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蒙的红楼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蒙的红楼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蒙的红楼梦经典读后感10篇

  《王蒙的红楼梦》是一本由王蒙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的287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0-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蒙的红楼梦》读后感(一):红楼一梦又一梦

  恰逢春花初谢,一边跟着王蒙品红楼,一边竟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怀,终究,还是中了黛玉的蛊。

  毛主席说,中国有什么了不起?中国就是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还有部《红楼梦》。

  第一次看王蒙讲红楼,有些全新的生命体验。王蒙坚持自我认知,亦不随意诋毁他人的红学研究,这首先是值得推崇的做学问之大家风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出自红楼,反观红学亦是如此。“世事洞明”这部谜一般的小说实在太难,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版本理解百家争鸣,才有红学百花齐放的今天。

  之前读刘心武的红楼系列比较多,对比王蒙的评说,既有相通,比如绣春囊事件邢对王“下战表”;也有对立,比如对薛宝钗的考评,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到对宝钗正面评价比较多的文字

  王蒙对曹公并非一味地歌颂,有时也会针砭时弊地提出疑问和质疑。比如尤二姐和尤三姐的传奇性,以及对甄宝玉的刻画。又有些时候,王蒙的分析会跳出《红楼梦》本身,结合很多社会现象进行评说,比如平儿的“鸽派仁政”和“中庸之道”,旁征博引,令人思路视野大开。王蒙的文学功底着实了得,用词洒脱得心应手,大量排比句、排比词有如排山倒海气势,直让人痛快淋漓,大呼过瘾!

  很多文字,跟着红学大家的细致分析才越发砸么出味道来。但是自己永远砸么不了这么细碎,永远只是以门外之汉的身段看看热闹罢了。

  《王蒙的红楼梦》读后感(二):在红楼里再梦一回——评《王蒙的红楼梦》

  从某种程度看,小说与人生一样,都是对时光精雕细刻,所以有些书对于有些人来说,一读就是一辈子,比如《红楼梦》对于王蒙。用王蒙先生自己的话讲,就是:“我把说《红楼梦》作为我的一件常务,常活儿,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于是,继对红楼研究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红楼启示录》、《王蒙活说红楼梦》、《王蒙评点红楼梦》之后,他又将自己在《名家论坛节目中的红楼梦二十七讲集合成册,为广大红迷和读者奉献出《王蒙的红楼梦》。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但能品读出王蒙先生一生与《红楼梦》的心灵碰撞,更能看到作者结合自己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磨砺与感悟,再度体会红楼中的那些梦,让其观点有的有了更深的深度、有的有了更新的角度、有的有了更人性的广度,而所有这些都有王蒙先生自己的独特风格,并用通俗易懂的时代语言讲述出来,让广大读者即便是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也能很好的享受精神的盛宴。

  王蒙先生之所以对《红楼梦》如此情有独钟,是因为在他看来,《红楼梦》不仅伟大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它有一种别的书上所没有的“人生质感”,“如果说《红楼梦》是一件纺织品,你一摸,里面既有人的感觉,也有世界的感觉,也有春夏秋冬的感觉,也有悲欢离合的感觉”。所以《红楼梦》有一种与人生的同质性,在红楼中你可以随时感悟人生,随着年龄增长相同情节、相同的人物不同感触,“读《红楼梦》,就是与《红楼梦》作者的一次对话,一次“经验交流”。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红楼梦》的经验,以《红楼梦》的经验去验证、补充启迪自己的经验。你的经验,你的人生便无比地丰富了,鲜活了”。

  通过《王蒙的红楼梦》一书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学者型的作家,王蒙对理解《红楼梦》的写作境界艺术匠心独特的优势,在七十多岁的高龄依然能用青春视角解读《红楼梦》,尤其是爱情部分,说明在学术研究中,积累与融汇是相辅相成的、同等重要的,而且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是最夺目的。当一个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品味书中的况味,那么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书中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

  而更令我们惊讶的是,王蒙先生一生品红楼,这次的二十七讲也是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可在他看来,《红楼梦》其实什么也没有告诉你。“你永远为之争论,为之痛苦,你说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他而不是她。你更弄不明白,究竟是谁比谁好一些或者不好一些谁比谁可爱一些或者不可爱一些究竟哪一段更真实一些还是哪一段更假语村言……”

  而当我们仔细想想,这话没错啊,其实这不就是人生么。

  《王蒙的红楼梦》读后感(三):听王蒙讲《红楼梦》

  老实说我喜欢王蒙。为什么喜欢一位作家还得加一句“老实说”呢?只因为有许多读者不喜欢他,说他太聪明了,聪明到了“老奸巨猾”的程度。

  王蒙有点另类。上学时就参加了革命的外围组织,20不到就是北京一个区的团干部;搞政治的,却喜欢文学,《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一炮打红,连毛泽东都知道了这个小青年,却由此被打成右派;帽子摘了,却全家迁徙新疆,一呆就是近20年,一口地道的维吾尔语;文革结束,举家回京,作品如井喷,短、中、长篇小说,出一部红一部,又被任命为文化部长;官运不长,又回复文坛,创作丝毫未现疲态,文体更加丰富,还去各地举办讲座,我就在上海图书馆聆听过他的教诲欣赏了他的风采

  喜欢他什么呢?早期的那种激情,就像那本长篇小说的书名《青春万岁》,这种激情一直贯穿到如今,还在影响着我。喜欢他对生活始终保持着热情,因此也保持着干劲,即使最落难的时候,也是笑面对人生,白天打蜂窝煤,晚上挑油灯,迅疾书。现在有许多作家已经很久没有作品问世了,对比一下,王蒙完全可以当“劳动模范”,就像60年前的老舍先生一样。还喜欢他不但有生活的热情,更有思想的鲜活和深度,所以读他的东西,哪怕是短短的随感一类,都不会没有收获。他的思维新鲜绝对超过了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

  “老奸巨猾”其实是他一种生存智慧。他在体制缝隙里寻找着言论空间。他从来不把话说破,说绝,可是你只要往深处想想,就不难得出一个个“惊 世骇俗”的结论。难怪“左派”说他“右”,“右派”说他“左”。我相信他是有正义感的。那年部长们集体去“慰问”“共和国英雄”,他却以病为由推脱了;上面恼火,也无可奈何。这可能也是他匆匆被免职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尊敬“斗士”,可是也缺少不了那些和体制周旋并为万千读者奉上精神食粮的“智士”,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瓦解不合理体制的“志士”呀。

  年前读了《王蒙的红楼梦》,这是他在山东教育电视台讲座的汇编。

  提到赫赫有名的《红楼梦》,我又要“老实说”了。知道它是中国文化长廊的奇葩瑰宝,知道它是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也下过许多次决心,可最后正襟危坐,打开皇皇巨著,都是半途而废。也许因为太浮 躁,也许对于生活的细微末节总是调动不起兴趣,又或许通过其它渠道,对它的情节已经烂熟于心,唤不起阅读热情了。我想听听王蒙对《红楼梦》的解读,其实是更想听听这个聪明人通过这本书对人生的阐述吧。

  书有27讲,就说一点体会最深的。

  有一首“好了歌”,都说是《红楼梦》全书的精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一般说,这首歌道尽了人生的荒谬、虚无,而这也是《红楼梦》所要表达的。你想烈火烹油般的贾府几个回合下来便是“白茫茫大地干净”,岂不正最生动地说明了“四大皆空”这个最深刻的生命哲理?小说充满了悲凉感、屈辱感、荒谬感和罪恶感,即使描写的是最红火的场面,笔端还是流露出“好景不常在”的忧郁。有时想想,人对所有的身外之物真不要那么“执着”,一切的“好”都是一个“了”呀。

  但是王蒙作了另一种阐释。他说,其实“好”就是“好”,“了”就是“了”,不能因为有了个“了”,就否认了“好”的意义。《红楼梦》里同样写了许多充满青春热情的欢乐场面,对高质量物质生活做了许多细腻之极的渲染,无不显示了对生命的爱恋感和亲近感。生命是个过程,“了”只是它的结果;不能因为结果是个“了”,而忽视了对过程本身的追求

  王蒙的阐述未必有多么高深,但是却是个提醒。注意了一下,电子邮件也好,微博微信也好,互相转发的心灵鸡汤里,类似《好了歌》的内容不少,这对于告诫我们抑制过多的欲望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当然有好处,但强调过了头,就会滋生“人生虚无”一类“负能量”,更有甚者把“知足常乐”曲解为无聊、无趣、无味混日子。我想,“了”当然是生命的必然,生命注定是以悲剧告终的。但是正因为有了一个“了”字,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未了”的日子。知足常乐。什么才是“足”呢?除了超越自身能力、糟蹋资源、有害无益的“享受”,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都应该去追求。尤其在精神领域这一块,更有许多可以开拓的空间,就不应该轻易满足,而放弃努力探索的可能。到了该“了”的日子,说走就走,决不拖泥带水(当然要老天爷的恩赐了);而还没有“了”的时候,就争取做到“好”上加“好”。

  虚无里的充实,荒谬里的眷恋,这大概是王蒙谱写的《好了歌》的主题吧。就这一点,王蒙就够聪明了。

  《王蒙的红楼梦》读后感(四):真正的“我读”——王蒙说红楼“往事

  王蒙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是《风筝飘带》,散见于《新时期争鸣作品》,那是1996年,“捉襟见肘”的爱情及约会,让人深刻了一下,新时代自由恋爱的释放过程也如此坎坷。再优雅些的形象则来自《王诗谢画》,旧体诗加其友人并幼女之画,以游记诗为多,多七言,文彩相映,相得益彰。以我的蛛丝马迹记忆判断出两点:王先生十年前是没有说红楼的,王先生对爱情观有独到见解的。王先生并谦虚地说人生七十也未必读懂许些,可信。

  另则,著名红学专家教授郭豫适在《拟曹雪芹“答客问”》中提到,刘心武先生的研究属索隐派,虽然其本人并不承认,还特意提到刘先生说王蒙先生不懂红楼梦,郭先生的论断是索隐派的研究是不科学的,没有前途的。以逻辑关系反证说明王蒙先生的讲评是有一定道理的。

  综合以上两则,我判断王蒙先生的红楼梦理解是有道理的。而我是真的没有从头到尾读过《红楼梦》的,准确的说只读到第十八回,大观园题诗,同感于贾政对宝玉之态度,非是一味泄气,这身不肖与玩世,还是有一定才情的。

  这个讲评本:语言轻松,以老王自居,偶夹有现代元素,顾左右而言他,实有迂回之效;挖掘细腻,有玉无玉探讨许多,找到了很重要的题眼,而是主人公宿命隐含的结局,凤姐找贾母的频率多也能阐明一些道理;立场冷眼,不入“戏”,冷眼旁观,大有指点迷津之意,这种叙述感觉非常好;融会贯通,以引诗为例,信手拈来,如写后面一连贯如黛玉、香菱、晴雯等死去时的前引,而诗无疑是《红楼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分析深刻,不单单用主流的几元论梳理,而是就事就人就情而论,黛玉的性格变化、葬花的表面理解、抄检的权力迷雾等等,确有独到之处,对于“不奴隶,毋宁死”,难道不含有中国人的一点劣根性吗?既是批判也是对当时客观的评价。

  不敢说太多,因为自己相对于《红楼梦》太幼稚,不读的原因确实感觉儿女情长太多,琐碎细事太多,远不如男人赞歌的《三国演义》痛快,而读不下去,也不如《西游记》的天马行空风景仙境的优美描写,而且红学由来已久,前人大学问者,今人厚积者灿若星河,岂容竖子无礼?——最喜欢骆玉笙先生的京韵大鼓《宝玉探晴雯》和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段,一则以悲,冷雨凄风花落去也,一则以喜,正所谓人生若如初相逢。这便也是人生不可获缺的元素,只是有人的平平凡凡,有人轰轰烈烈而已。

  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如他所言,六七百年后,便有了这《红楼梦》,悲喜荣衰之众生梦,弥歌荒野,洞唱市井,何其弘也!

  《王蒙的红楼梦》读后感(五):平平淡淡

  印象最深的就是王老华丽丽的排比,大段大段的修辞,来描述特色,人物,事件。

  王老只是称自己为“红迷”,只是热爱红楼中的一员,姿态放得很低。说自己不研究什么明清史不解密不索引,也读别人的红楼论调,时而觉得这家有道理,时而觉得那家有意思,这点倒是比一些红楼大家大放厥词要好得多。

  不过由于此书是讲说本,很多地方颠来倒去的重复,特别是全书后三分之一处,像说到贾母的精明等。

  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真的就像是大家在饭桌上闲来聊起红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