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4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经典读后感10篇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是一本由木卫二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一):让木卫二把你的生命延长三倍

  知道今天谁在中国的巡回现场最火热吗? 小李子? 不,是木卫二!

  如果中国还剩最后一个独立影评人的话,那我猜想,很可能就是木卫二。在如今这种狂热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还能保持爱电影的初衷,用笔写心的影评人,比功夫熊猫还少了。

  木卫二并非中年大叔,可我也喜欢叫他“二锅”,透着一股子小清新亲切感,随时可以坦然交流的那种。他本人的颜值完全可以充当豆瓣的代言人。阳光正太男,斯斯文文,这么多年了还有点青葱和羞涩,让人一见面就想勾搭(吃饭)。虽然我能见到他的机会也不多,也就是上海电影节时碰个头,但能和二锅当面聊电影,聊电影圈、影评圈里的事儿,总是一个难忘得夜晚。

  在见不到二锅的日子里,还好有他的文字陪伴。最近木卫二开了外挂,一口气出了两本个人文集:《身不在场》和《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忙着荐书活动,正在全国巡游,实在是影迷之福,豆瓣之光。

  或许你曾经在豆瓣上读过二锅的影评,但这两本书还是不同于网上留下的痕迹,经过时间的冲刷,对电影的重新解读,也是对自己的又一次审视。譬如李沧东的《薄荷糖》,06年的木卫二看了第一遍,写下了自己的感悟,08年再看时,自己的眼界固然发生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心态里多了些银幕外的观察。

  这是生活的延续,“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正如杨德昌在《一一》里的珍藏,浓缩的热爱,在压实的密度里发酵

  木卫二并不常写那些好莱坞大片,他的文字,多是日韩、台湾和欧洲艺术片上逗留,这和豆瓣们的口味十分相近。当中国电影在热钱中疯狂滋生时,主动远离院线片,也就意味着远离“利润”,这需要不小的勇气名利二字,木卫二即便做不到彻底的淡泊,也足以让我附议自惭。

  《身不在场》来自科恩兄弟影片《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以及托德·海因斯的《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这两部影片我也很喜欢。其实关于 not there 我一直觉翻译成“在别处”最恰当,这也和电影的动机相符,别处才是真正的生命,“木卫二”也并非地球嘛。

  二锅的这两本书,《身》是文集荟选,集合了2005-2015年这十年他的文章。其中不少欧洲影片我也写过,看着每篇影评的署名时间,颇有感触(这十年也是我从网上转到媒体写作时候)。如果说第一本书看到的是一个昨天的,成长中的木卫二;那第二本新写的《独立日》里,就是一个今天的,淡定的木卫二。当过金马评委的他,又回到了原点,把《堕落天使》、《独立时代》这些“冷门”的小径重走了一遍,告诉你错过风景有多么好。

  独自一人在家时,捧起这两本装帧清新的文集,读上一段,你会感谢木卫二的娓娓道来。没有激愤的吐槽,也没有辞藻的堆砌,干干净净的,不紧不慢,就像在树影斑斓的小路上骑着自行车

  最后,送上二锅的私照一张。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他,千万别忘勾搭他。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IyOTg0OA==&mid=402564264&idx=1&sn=80490d00a464b7550caefc24b39a6932#rd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二):这一剂凤凰花味的安利,来自日光绵绵的海边

  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

  哦,你知道啊……

  那么,你见过凤凰花味的安利吗?

  随着年纪渐长,发现自己书籍需求量呈几何倍数锐减。特别是过了三十岁,整个人心浮气躁,非情节跌宕起伏故事不看,更别提杂文散文诗集影评——哦,不太看影评不代表不太看电影——花一两个小时,一动不动地窝在沙发里,体验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还是非享受的一件事,看到感人至深处,落下一两滴咸湿眼泪,自己就把自己给感动了

  所以这本书的副标题《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一下子就戳中了我。那么影评到底是个啥呢?个人觉得应该就是安利。是一个当事人吃了后,觉得这玩意好得必须要跟人“分享”才生产出来的文字。各种影评人写出来的“安利”,也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比如有些人直男地特别彻底,写出来的影评满满的“机油火药”味,女性读者一点儿带入感也没有,根本看不写去,但男性读者看了却热血沸腾,荷尔蒙喷薄而出;还有一些人,特别是女影评人,盛产“巧克力蛋糕”味的安利,追随她们的也多是一些热衷甜腻口味的少女心。这本影评集的作者似乎是介入他们二者间的存在,他“直”地不那么彻底的存在。既有小姐妹般细腻动人的体感描述,让人看了后迫不及待想去看推荐的电影;也有在一段文章里炫富装逼的片名罗列和地毯式对比,对观影数量不那么多的读者来说,就像遭到了1万点的暴击——反正我看到这样的文字是直接跳过的。

  我觉得,这部影评集是凤凰花味的,里面有大量岛上吹来的海洋气息,炫丽色彩花朵清香。仿佛作者就是一位跟自己去海边小城度假的闺蜜。路过一家电影放映厅的时候,他转过头来问我:这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很不错,你一定会喜欢的,要不要进去看看?他的话随着海风和若有似无的花香飘进我的耳朵,让我像受了蛊惑一般随他走进黑暗的影厅。

  人生苦短,遇到好的安利,该吃就吃了吧。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三):何止三倍

  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的东西是很难的。我对当时之我的回忆、纸面上现在蹦出的当时之我、和现在之我,三者的交叠,经常让居中的那个理性心力交瘁。回忆就像季风,风雨刮过一片旧未触碰的记忆之陆,那里便又开始发芽结果,一季又一季,层层叠叠的植被生长、凋落,那厚厚的腐殖质,便是记忆的渊坟。

  有勇气走向自己的记忆丛林的人,都很勇敢。修改一篇自己写过的文章,尤其困难。你背负刀剪、背上行囊,踏上蜿蜒的小径,去寻找那根原初的、遍历枯荣的、躲藏在万千树木之中的“原木”,你要重新修剪它的枝桠,让它衬着时新的口味,或者现在的你对大众口味不屑一顾,你也要暗自思量,偷下手脚,免得留下当初勇立潮头的痕迹。

  不是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而是关于电影的写作和记忆。你在电影中失去的两小时生命,电影用光影原料回报你,配上自己的泪水电影院的地毯味、哲学家的说教、和……眸中耳中那微微的震颤,成为一座你自己的森林。每当季风之雨降下,它就复活,所以,何止三倍。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四):读完可以活到三百岁的书你还不买?

  这书定价有点贵,但读完可以活到三百岁(原因见标题)还是很超值的。

  如果作者早生两千多年把它献给秦始皇,可能我们中华民族现在已经统一全世界了也不一定。

  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尽的绫罗绸缎,也许木星第二号卫星正是始皇帝回馈他的封地。

  想想开心,当然想到这些都没有实现也难免要替他惋惜一番。

  但是我相信,在某一个平行宇宙里,作者一定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说回当下时空的木卫二,自打我来北京第一个月就认识了。

  那时候我在网易上班,他跑来给我的女同事送东西。

  后来很自然的传了一段绯闻,再后来又和我另外一个女同事传了更长一段绯闻。

  连我妹都是他的绯闻前女友,可认识六七年也没见他正经谈过什么恋爱

  我猜他把生命都交付予了电影。

  当时我们一群人都写影评,在影评人这个称谓还没那么负面的年代

  我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看法,但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喝酒。

  从五道口喝到三里屯,从天堂超市喝到大跃啤酒,从千杯不醉喝到几杯就散了。

  如今有的当了导演,有的做了编剧,有的去电影学院扮禽兽,还有的成了营销狗,但他还在写影评。

  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坚持都算是壮举!

  不信你坚持早起一礼拜试试看。

  但是写影评能挣几个钱啊?

  他怎么活到今天、天天还有酒喝的,这对我来说是个迷。

  而且这两年他又开始玩摄影,据说单反穷三代啊真要命

  搞不好他是个隐形的富二代也未可知。

  每次喝酒雷公都要问:给你多少钱让你夸一个电影你能干

  每次他都一脸天真的摇摇头。

  我想说,雷公啊,有这闲工夫,你直接把酒钱结了不就好了吗!

  说了这么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说那句老话:

  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自有二锅头……

  所以少年读书吧,别问为什么,为了那身后的万千少女。。。

  其实我本来是想严肃认真的写一篇书评,甚至在写之前还特意翻了翻这本书,

  五分钟之后我改变主意了,因为这书的内容我不太好评价——有一半的电影我都没看过啊……

  我也不知道在电影圈、从业者和观众都如此浮躁的当下,看这些电影、读这些影评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觉得他们都是英雄,而写这本书的人大概就是盖世英雄。

  《大圣归来》卖8亿的时候我老板对我讲,在电影行业里还是有人埋头苦干认真做好电影的,你要去寻找他们,因为他们才有可能带你看奇迹

  希望认真做事的人都能收获好结果,为了出这本书木卫二一整年都没怎么出去浪了,我可以证明

  要知道这是一本读完可以活到三百岁的书啊!你们还不赶紧去下单,还有闲工夫在这里滚床单?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五):全职影评人不写枪稿、不拿红包能活下去吗?

  一个人写字,光靠稿费生活,其实基本上不太可能,或者很难,尤其是一个影评人,尤其是一个不写烂片的影评人。然而,他活下来了,一写就写了十余年。他叫,木卫二,大家叫“二锅”(二哥)。

  佩服二锅,写字快,行文轻巧,情绪节制,很少苦大仇深的无产阶级革命文风,似他故乡的南方气候,黏稠而不潮湿,轻快而不轻浮,常有清风拂面,值得咀嚼的暗流涌动。在豆瓣影评还经常能上头条的七、八年前,他差不多形成了自己风格,吸足了五湖四海粉丝,专栏、约稿纷至沓来,他还是谨慎地写,选择性供稿,品质底线第一。

  最近,二锅一鼓作气,精挑细选出了《身不在场》《独立日》两本书,把很多影评人吓蒙了,有一本还是专门出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阅读物的“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做工质感俱佳。二锅这么勤奋高产,让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二锅字美,南方人的笔触,心细,笔真,涓滴意念无声,似春日野径无形风花,沁人心脾,尤其擅写日韩、台湾片子。睡前翻着他的书,本来只想看一两篇就熄灯的,翻着翻着,就舍不得放下了,就像坐在一个安静的讲述者旁边围炉饮茶,一次次地续杯,不到结尾,舍不得打断。

  是的,在看脸的世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二锅,人帅,斯斯文文、端端正正那种帅气,穿上中山装就可以演个民国小生,以至于有人怀疑豆瓣七八万粉丝中,一半是冲着他颜值来的。

  很多国产电影水军、偶像的脑残粉在攻击批评院线电影的影评人时,除了“你行你来”“No Can No BB”,偶尔也会说影评人们嘴巴毒,是因为他们人穷、长得不行,歪瓜裂枣、胖丑、秃顶之类一大堆人身攻击的话,他们错了,在我认识的影评人里,很多人挺帅,尤其二锅,不用保养都是影评人里的颜值担当,

  二锅老家在东南沿海,草木丰茂的太平洋边上,一个曾经在古代非常伟大的港口城市,对面不远就是风和日丽的台湾,他会讲闽南语,看台湾方言电影,听闽南语歌曲,几乎无障碍。他最爱导演之一是侯孝贤,这几年他进军业余摄影圈,那些安静的照片越来越好看,大概就是受了侯孝贤、是枝裕和这些人的电影浸染。

  影评人初次见面,经常问,你最早怎么接触电影的呀,除了差不多共同的露天电影记忆,二锅居然没怎么进过90年代市井气十足,烟熏火燎、脚汗狐臭弥漫的录像厅,他居然是通过家用录像机,这么有钱,让人以为他是“富二代”什么的,他说不是,应该是当地经济发达,家用录像机比较普及。在我的故乡,遥远的西南少数民族山区,80末、90年代,买得起录像机的人,多半是包工头、万元户这些先富阶层。

  二锅这两年写字的速度有点下降,原因一,自媒体冲击,平面媒体争相倒闭,很多专栏被取消;原因二,二锅的底线太牢实,坚持不写烂片颂歌,偶尔写点院线电影,多半是恨铁不成钢的鞭笞,他不愿意和拿红包、写枪稿那帮人混迹。可是,即使这样,这个人还在写着,也不出来上班,还是活得好好的。

  二锅人斯文,身上没江湖气,酒量却惊人,大家都不知道,几杯或者几瓶才能让他投降,往往是跟他一起痛饮的人不行了,他还没进入状态。有时想,当所有人都醉得不省人事,只有他一个人醒在灯火阑珊处时,脑袋里是不是在放映着属于他自己的电影。

  但愿有朝一日,他能把相片上的静态画面输出成活动影像,给大家看看。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六):电影是他的木星

  (文/杨时旸)

  有人说,影评的时代过去了。语气里都是萧索和酸楚。就如同在中国,真的有过那样一个属于影评的时代,曾轰轰烈烈地降临过一样。其实,那都是错觉。所谓影评的时代,从未到来,也终将不会出现。影评,不应该是爆炸性的大张旗鼓,它本就如同涓涓细流,漫浸但终能侵蚀。而影评人也应该如此,把独立的评述当做一种绵长的工作。木卫二大致懂得这个道理,从那些绵密的文字当中,你能看出某些近乎于持之以恒的小小野心。但凡你算个影迷,你就终究躲不开他的影评。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的很多角落里,冷不丁地就会撞见这颗星宿的名字。而这颗星球已经兀自旋转了多年。

  某种程度上说,我算是木卫二的编辑——之一。这本书里的很多篇章都经我手最早发表于我供职的媒体。直到如今,我仍然记得我们商量那些选题时的情景。他是我合作过的,为数不多的不拖稿的作者。从这一点来看,电影和写作之于他,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那仍然是一种长久的爱好。

  记得当初第一次找他约稿,在豆瓣给他发了豆邮,我语气里都是假惺惺地客套,他回复的都是干巴巴的疑问,他询问了体例和稿费,强调了一下专栏中不给电影打分的原则,一副公事公办、不容商议的外交部发言人语调。其实,这样很好,他让我感到他尊重自己的工作,把写作影评当做一件正经的事情。在北京,自称或者被称为影评人的人和雾霾天一样从不稀缺,很多人拿拿红包,写写软稿,自己糊弄自己。而影评对于木卫二,绝非如此,他有着不同的态度和野心,他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仅靠稿费生活的影评人。这一点,在帝都,算是个小小的奇迹。

  只有靠写字为生的人才会明白,写专栏是会写死人的。这份工作需要一种近乎禅意的定力,需要经常说服自己,所做的一切终有意义。一篇篇地累加,他给我负责的专栏写了不少,木卫二的文字,是那种作为职业编辑很希望见到的。它们准确而干净,泛着微妙的情绪,在即将翻飞的时刻又能及时隐忍在波澜不惊之中,有留白的意境。他极少惊叹,即便对一部影片爱得深切,他也极少提及史论,即便从字里行间能看出他阅片的系统。对于编辑来讲,这样的文字省心省力,本身就有内在的份量和轻盈的外表。

  他热爱电影、写作和拍照,像一款古典的文艺青年,所以,很多人觉得,他应该是那种沉浸甚至执拗于电影的人。其实,他远比人们想象的有趣得多。

  后来,我们相互熟识,偶尔聊天,见面,在一个又一个有趣或者无聊的微信群里邂逅。这个来自福建的年轻人,斯文而温婉,说话低声,眼神腼腆。福建这个地方,长久以来给我的印象是,从那里出来的人,大多在继承家中的生意——运动鞋或者奇怪的男装品牌什么的,即便不如此,也正在跃跃欲试自己做些生意,目标仍然是运动鞋或者奇怪的男装品牌什么的,而从这种固执的偏见出发,木卫二像是个出生地的奇怪叛徒,一个逃离者和游弋者,奔逃出实用主义的大本营,转而操持起影评人这个无用、暧昧又充满失败者气息的行当。

  他居住在北京最为声色犬马却也土气横秋的三里屯,每天路过那间日后声名大噪的优衣库试衣间,终日游走在电影院和小酒馆,看着一部又一部欧容和是枝裕和,仰头灌下一杯又一杯酷烈的龙舌兰,透过眼镜冲你腼腆地笑笑,再老道地舔掉手背上的咸盐。他几乎从未有过一份“正经”的工作。写作、喝酒、拍照和看电影,构成了他生活中最重的比例。这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终将传为都市传说一样的段子流传下去。对于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他从未炫耀或者抱怨,似乎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他生活中唯一的选择,有某种命定的感觉。这样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能和你融会贯通时,和你碰一杯,不能交互时,他自己将一切一饮而尽就好。就像这本书中所选择的那些电影,有些,和大众有关,有些是他执拗的趣味。

  我知道,他对于电影的热爱,但我们在生活中,几乎从未言及过“热爱”这个词汇。它幼稚、低级,充满表演性,对于一个把看电影当做每天功课的人来说,说热爱都有些撑不起那种情感。那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割舍更无须言说。

  更多的时候,我更乐于嘲讽某部电影多么多么难看,然后就见到木卫二发来一个贱嗖嗖的GIF表情,在电影之外,他是个表情包收藏家,以至于我一直想怂恿他,试着只用那些贱萌表情包写一篇影评试试反响。

  木卫二写过的文章很多,曾经问他,为什么不出版?他说,很多前辈老师都还没有出版。他有他自己表达敬意的方式。他跟我念叨着哪篇文章和哪个阶段的文字算是有些影评的影子,而哪些只能算是粗略的感悟。有反思精神这件事,在这个圈子里,算是稀缺的美德。比起大张旗鼓的炫耀和叫卖,这种小心翼翼更加可爱。

  这书的副标题出自杨德昌的电影《一一》,但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电影的人来说,这句话有更为切身的意义。生命的长度是固定的,但是它的维度、密度和丰沛程度,会因为我们的选择而迥然不同。电影,是得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沛的东西。每一个喜爱电影和阅读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投入一段光影,进入一段故事,我们自己就交付了一段生命换取了另外的生命。在光影中,我们可以担任警探侦破一个案件,可以作为杀手亡命天涯,我们得以走进未来,也能够回到过去。在虚构之中的游荡,会漾开我们现实生命之中的水纹,这就是“延长生命”的意味,也是电影的曼妙。对于木卫二来说,电影是他敝帚自珍的礼物,对于影迷来说,他的影评是另一种赠予。

  这几年,中国电影突然间变得轰轰烈烈,犹如一件国家大事般盛况空前。这个黑暗中的艺术,突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社交化、扁平化,充满算计和无聊。而木卫二在这本书中让观看电影回归了一种近乎私密的审美可能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这个戴眼镜的男人,还将继续默默地奔走在去往电影院的路上,然后安静地把影评散落进茫茫比特海。电影是他的木星,他终日绕它旋转,无休无止,如同宿命。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七):他人的电影和你的生活

  在一个周六的天还没亮的清早,我被设定的闹钟叫醒,迷迷糊糊的开车去远在十几公里路程的新家面见新的园丁。这次搬家的动机很简单,我再也无法忍受一天把接近两个小时的生命浪费在拥挤的101高速公路上。说起来讽刺,作为一个当今最庞大的网络上的帝国公司的一颗小螺丝,在工作上我们研究的是如何让一个请求能提高几个微秒的性能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对漫长以小时级别衡量的通勤束手无策。这个庞大的公司把它所在的小镇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白天监狱。从早上7点到晚上八点,它的员工只能待在里面,除非他能够忍受在高速公路上龟速爬行。

  在见完园丁后,按计划我准备去附近的宜家选购点东西,在路边一家美式快餐店里吞下一份油腻的早餐后,手机上的地图告诉我宜家是早上10点才开门。于是我才意识到我需要在这个简陋的快餐店就着一杯劣质的咖啡度过一个小时,在飞快刷完社交网络上的三大俗-晒旅游景点,嗮美事,嗮娃,以及扫过了一系列的鸡汤后,我想起了木老师给之前寄的我的书稿独立日。

  2003年的浙大校园网上,当时的木卫二还不是现在大家熟知的MovieL的名号。记得初次对他有印象,是当时电影版中有个叫SleepForest的网友贴得一篇篇关于岩井俊二电影的长文。当时因为网络速度的提升和视频文件压缩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网上下载还算清晰版的电影变成了可能。在这之前需要攒钱去买画质模糊不清字幕粗制滥造的VCD青年,当时只需要借这免费的校内局域网就可以下载到各种电影电视剧动画等。这几乎是给一帮在校有无穷需要消磨时光的学生们打开了生活中的一扇窗,一个新的世界。当初浙大飘渺水云间中最火的三个版之一就是媒体资讯版,这个大家交流各种下载资源的版面。而作为媒体资讯版的兄弟版电影版,与其说它是电影评论,它更像是一个大家推荐片子和交流观后感的地方。在当时大家阅片量都少得可怜的时代,谁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能够对各种经典电影导演如数家珍,能够热情洋溢地书写文字,谁就是电影版的大拿。SleepForest就是在当时版面上出现的。当时引起大家注意的并不是他的阅片视野,而是他实在是太能写了。记得当时版里的好网友“在水中”就经常向我提起SleepForest说他每个帖子都是洋洋洒洒数千字,读起来非常带感。所以在下一轮版主的选举流程中,我就拉拢他做了小弟,成了新一任的版大版二,后来我们又拉进了另一个女写手“Alty”成了版三。于是乎,和以往电影版版主们重管理不同的,这一任是真正的影评写手版主们。就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版面由原来的工业界制作人引导,一下子换成了作者电影人的导向。

  那时的校园电影评论在本来就刚刚起步的内地电影评论界背景下是一片蛮荒之地。有个笑话,每周必有一个月经贴是来写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的。所以当时的我们难免幼稚地给自己背负上了普罗米修斯的使命。年轻的人总以为需要改变的是他人的观念。我当初总是持有根据自己的电影启蒙得到的一个观点,为什么普通人喜欢看爆米花电影和商业大片,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过真正拥有艺术价值的好片。一旦他们机缘巧合地看过几个真正的好片后,他们就会感觉无脑爆米花电影片如同嚼蜡。的确当时的我在生活中也是这么身体力行的,而且有了几个成功的例子。比如我某个大学室友看了我推荐的“天堂电影院”后,他看到影片中失恋的主人公躺在码头上呼喊着来场大雨吧,然后影片中真的迎面而来了一场大雨。我室友对这个场面回味无穷,后来特意向我感叹道这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美妙的电影。如今的我,身边的同事或者普通朋友偶尔得知我还是个电影迷要求推荐电影的时候,我总会笑笑先问他们喜欢看哪类的电影再给出相应的中规中矩的推荐。

  最初的木卫二和我,就是属于那种自以为背负着天大的使命的理想主义者。我们一边孜孜不倦地下载着各种资源(当初媒体资源版的FTP站点还给我们开了VIP专线),一边忙着把各种好片介绍到版面来。从已经影史上已经盖棺定论的名家,费里尼,伯格曼,安东尼奥尼,特吕弗,黑泽明,塔可夫斯基,或者是已经成名但还处于创作旺盛期的导演,比如当时的大卫林奇,侯孝贤,王家卫,还有我们敏锐地捕捉到当时刚在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导演,比如刚刚以“远方”在戛纳一战成名的锡兰,还有以处女作“回归”捧得金狮的萨金塞夫,还有当时的国内第六代电影人比如贾樟柯,娄烨,都曾经是我们力推的对象。当时版面上还有很多其它迷恋电影的人,除去评论外,更多的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讨论,给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影片和导演座次。另外就是对如何评价一个片子是好片还是烂片的无休止地论战。在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上,最终达成了共识,作为对电影的主观感受,我们尊重每个人对电影的主观评价,但是最终我们无法避免要把电影放在艺术评判的价值体系上。在这样一个体系里,还是能够把这个作品和其它作品做精确的比较而确定它相应的位置。

  和我注重欧洲电影不同的是,当时木卫二的视野更关注在东亚电影。通过他的一系列文章,我得以认识了一些日本的年轻导演,比如黑泽清,青山之治,周防正行, 桥口亮辅等。木卫二的文字细腻却不做作,文采飞扬却又不失率真。从他的影评中有着对电影实在的一一对应,却又能巧妙的回避泄漏情节。即便是你没看过电影本身,在读他的文字的时候,你还是能够感受到字底下电影跳动的脉搏,好比是电影作者在透过电影和文字的双重介质后,还能神奇地在你耳边喃喃自语。当你回头看完电影后,你对电影的直接感受又能和木卫二的理解形成另一层面上的共鸣。这让电影这种单方向传输的艺术形式通过影评人的这一层达到了沟通的可能,我们不再成为电影散场后孤独的岛屿。当初我读到木卫二写青山之治的“人造天堂”的影评时候,除去赞叹他的文字写得精妙以外,这本电影已经在我脑海里深深留下木卫二的观感。后来留学在美国大农村一个百无聊赖的深夜我看完“人造天堂”后,它里面描绘的人生的孤独感以及最后逆境救赎的光亮,让我又回想起了木卫二的文字。在把那篇影评找出来后一口气读了好几遍还不够,还隔着时差在MSN上和木卫二讨论起来。

  当时的电影版就像我们几个人一起做了一个关于电影的白日梦,就像贝托鲁奇的“梦想家”里的青年们一样,电影被我们当作了对抗有着条条框框的社会,以及我们被设计好的人生。 在当时这个只有三条成功之路,读研,出国,进外企,的校园里,这个梦终究是要醒来的。所以之后人见人爱的版三“Alty”事业节节高,成为了名誉业界的天使投资人张洁。而我则上了人生最大的一条贼船,去美国读PhD,去践行杨德昌的名言“和结婚一样,去美国也是一个可以让你以为一切都可以重来的幻觉”,而木卫二苦于专业的局限,先是回到了老家,从事一份事业单位工作。他并没有向我们抱怨什么,但这其中的委屈和幸苦,在之后他的一篇网络日志中流露出来,就像理想主义遭受的挫折一样,他写到家里人辛辛苦苦送他去大学读书,寒窗四年后,他回到老家后,家里人还需要到处送礼才把他塞进了这个事业单位。我们这一代本来的人生,似乎也可以用当年大家毕业用来自嘲的引据经典“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来完结。可是木卫二还想继续理想主义一点,就像某本不能说的电影中的主人公“余虹”那句我还想再活得激烈一点。一年后在网上再碰到木卫二的时候,他已经辞去了老家的工作,跑到杭州,做起了全职影评人,然后因为杭州的电影资源不够,他又跑到了北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影评人“北漂”。我和他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大的交际,但他就是一个在文字中藏不住自己的人,当时读着他的影评和日志,还是能感受到他当时的生活的幸苦。无数被拖欠的稿费,约了稿死命催却在交稿后玩失踪的无良编辑,网上专门给他所有影评打上无用标签的黑子们,以及无休止地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搬家的颠簸。以致于一段时间我都能担心他的生活,生怕有一天他就会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当时我和另一个共同网上好友罗绫谈起木卫二的事情,我们觉得他应该向现实低点头,找个稳定的单位挂靠下,生活和电影,到底先有了生活,还是先有了电影,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然的。我在30岁的一篇人生总结中,谈到电影在我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反思我年轻的时候电影先行的生活状态,最后谈到电影回归到生活的爱好后的坦然。这正是我当时对苦闷的木卫二的建议,首先我们需要享受生活后,才能去更好的享受电影。然而这被西雅图另一位挚友“有钱姐”恶狠狠地解读为“以前一穷二白的时候,你是痛苦地热爱着电影,现在有钱后,就在这里大谈人生鸡汤,才能真正坐在电影院欣赏电影。这论调实在是狗屎”。后来我反思,这也许是自己无法摆脱的与生俱来的中产阶级和一心想成为知识分子的矛盾印记。电影和生活,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先后。就好比,对于一个敏感苦闷的少年来说,“四百击”可以是他的全部,对于一个视恶疾俗的青年来说,“麻将”可以是他的生活中的一道光亮,而对身处左派运动潮流中的普通人来说,“鲸鱼马戏团”又可以是启明的圣经。和我现在看完这些电影后沏茶谈笑风声相比,他们是不是应该有比我更直接的体验。

  就好比“独立日”中的木卫二提起的“无姓之人”一样,在每一个辗转反侧难于入睡的深夜,我们是不是会和尼莫一样,给自己以往的人生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如果。这些如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着私密的遗憾,所以我们需要有电影这样一个能制造一个又一个“白日梦”的机器。就像杨德昌借他电影中的人物口中述说的一样“电影,让我们人生延长了三倍”,这也是“独立日”这个书的起源。作为一个看着木卫二一步步走上了全职影评人的朋友,在我眼中,他永远不是他所处的同代影评中最完美的一个,论文字的精巧和理论阐述,我更喜欢科班出身吴觉人,他也没有像Magasa那样各种典故信手捏来的知识厚度。但他的文字无时无刻地反射着影片本身对他的冲击。当初我们在版面最痛恨地就是不看片就能胡诌出一大段的网友,这后来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隐性的道德行规,所以仔细看他的文字,总能看到和电影中一些不为人知的冷门细节回应,那些让我不时让我会心一笑的细节。

  回到文章的开头,当我在一个简陋的美式快餐店,就着一杯劣质的咖啡,读完“独立日”后。我起身到了宜家,穿过了一个个摆设地玲琅满目的房间,在结账长队中,在我前面的一对情侣仿佛是从“和莎莫的500天”中走出来一样,一个一手一个冰淇淋,结账的机器坏了,热恋中的他们就仿佛静止在这个时空中。而我却早已经走神回到了木卫二的“独立日”,仿佛看到了锡兰“远方”中清冷早晨白雪皑皑的伊斯坦布尔海边长凳上抽了一口劣质香烟的摄影师。我很喜欢木卫二在书中写的关于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的那段,“这部电影很轻盈,也很安静,你可以享受这段放任自流的时光。像黄狸猫爬过窗台,像黑暗中投来的一束光”。 在漫长如同排队的当下平庸的生活中,我不停咀嚼着这句话,就像看到“醉乡民谣”中的“有趣的失败者”卢因.戴维斯的生活在我面前上演,仿佛木卫二成为了我生命中的某个如果,这也是“独立日”对我的意义。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八):不一样的影评世界

  文/文小妖

  这是一个电影泛滥,吐槽泛滥的年代,看电影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与此同时,各种影评吐槽也如影随形,有好有坏,有的是专门为该电影服务的宣传“媒子”,有的则是玩票心态的随意吐槽。然则,与众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影评不同的是,木卫二的影评款式质朴深刻。

  面对日新月异更新的各类电影,木卫二似乎无动于衷,仍在固守着他有些不合时宜的对电影的审美观和独特观点。这种执着,使得这本《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影评集成为了一本特立独行的电影文化书籍,他看待电影不是肤浅片面的感官视觉享受,而是直指生命内核的犀利剖析,在他的影评里,读到的不再是对一部电影的观后感,而是一种深度的电影文化。

  我并不认为这本集子里的每篇影评都写得好。有几篇写法太过于疏离,外观更像一种自说自话式的自我散文。可是读到《堕落天使》的影评《王家卫的电影总是诠释孤独》时,我心肃然,一直想要表达却无从言说的感觉,被木卫二流畅深刻的表达击中灵魂,引发共鸣。此后的阅读,渐入佳境。木卫二懂得王家卫,他懂得王家卫多变的镜头下想要表达出的思想主题。电影的画面一帧帧地划过,影像在动,木卫二却能抓住流动中的静止,挖出核心,一丝丝剖析出来,予人一种别有韵味的感觉。木卫二写道,“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在诠释孤独。”我觉得木卫二的影评何尝不是在诠释另一种孤独,一份我执我素的孤独,这孤独是对影评的执着,一写就是好多年的光阴,在那个光影十色的电影世界里,他的沉迷与独行,构成了一个影像连接文化的世界,为此,他乐此不疲。

  在看了太多,剧透、吐槽、抒发情感的影评后,再来对比木卫二的影评,可以发现,他的影评始于个人也终于个人,皆从微观边缘处落笔,清晰呈现出很多不易擦肩,亦或是微妙难言的角落,体积纤小,却掷地有声。他善于揭示幽微,以微观直指整体核心,这也许就是他影评的独到之处,也是对书名《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最好诠释。

  我很喜欢他在《伟大的线条动画》里写道的那句话:“前一种动画是好看,但只是好看而已;后一种是耐看,值得反复观看,经得起琢磨推敲。”这句话不仅可以说动画,也可以说电影、书籍亦或其他。的确,任何事物只有把握住了核心和细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磨练,那才是真正的经典。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九):说不出的答案,投射到电影上来交流,这样才没有那么孤独。

  这是一本由观众角度出发、服务于观众的集子,书中电影大部分是近年风靡于文艺青年间的国内外文艺片,最近一部甚至是2015年的《海街日记》。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出发,我对书的副标题深有同感。看电影就像经历了许多别人的、不同的、浓缩的人生,看的电影多了,就像经历了多倍的人生。一些朋友,十分痴迷看书看电影,但却过分投入、承担不了那么重的人生,走火入魔,将电影过分带到真实的生活中,无法面对现实。如果这样,那就和十年前的“网瘾少年”一样,只不过最终变成了中年、老年。

  作者的影评,基本上都是写他主观上对这几十部电影的感性认识,看过这些电影的读者的确是会被勾起观影时的感触,也对影片多了一种见解。其次再加上几句导演背景和拍摄花絮,前后加上朋友家里设置的影院、国内一些放映独立电影的影院介绍等,就写了一本经验分享集,甚至说替影迷写出了一本观影日记。

  前几天在上影节论坛上,李安说:“人生找不到什么答案,道可道非常道。如果你一定要讲出一个所以然的话,可以娱乐大家而且有启发,那就需要一个故事。”无论是什么类型,电影最终要说的都是人性,说的是人的故事,这才令观众心生感慨印象深刻。有一些东西说不出来,那大家就投射到电影、艺术这样的东西上来交流,多少缓解一下内心的孤独。

  “你通过故事的假象,在黑黑的屋子里面和大家做默默的沟通,这对我来讲才是最真诚可贵的,我觉得电影也是这样。……因为人不是看两三分钟的MTV,而他在电影里面看的是自己,所以要拍跟我们的情怀、思绪有关系的东西。”电影不应仅是电影人和观众的释放方式,更应该给观众们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力量,这样的电影才有意义。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十):影像者木卫二(非书评)

  独立日的名字让人想起《独立时代》,木卫二最喜欢的导演的作品。我和他结识于曾经的电影维基网站,那时最深的印象是,他是“杨德昌”词条细致的撰写者,爱好台湾、日本电影,欧洲文艺片,后来在南都开专栏,写“文艺补白”,在电影媒体上为人熟知。受他的熏陶,我看了是枝裕和,锡兰,河濑直美,有相似味道。

  结识地早,对他的经历略知一些,我甚至看过他最早在百度上的博客,他写自己在某个地方报当记者,采访动物园,应是社会新闻,但文章充满文艺调调,读来感觉真实的世界被加上一层模糊光圈,他竟有这样的才能。应该是没有干太久就离开了那报纸,直接去了北京,在自由撰稿人这个名号在今天都不很普遍的中国,他选择了这条路,且一干就是近十年之久。木卫二应该是个蛮固执的人。

  他勤奋,业内公认,我相信在他关注的领域,应该是没什么未听过的事,他逐渐以一种不掩饰个人情绪、从内容情节等层面分析影片的风格知名,最红的时候甚至被卷入几次争议,那同时也是豆瓣人气最火的几年。木卫二经历了电影平台的一些变迁,博客,时光网,豆瓣,直到现在他也开了自己的微信号。现在木卫二似乎影评写得少了,倒时常在朋友圈看到他的摄影作品,拍了很多的北京。二零一四年冬天我们见过一面,那时他似乎在纠结一个问题,要不要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毕竟待了很久了。

  那次会面给我一个感受,他好像也没那么固执了,还会问问别人建议,我想去别的地方,你觉得怎么样?

  他说话有轻微闽南口音,曾看他多次写文章表达记忆中的故乡,他看侯孝贤会觉得亲切,地震、海啸是离少年的他不远的事;他乐于助人,曾在微博上几次艾特我和其他一些电影人士,可惜我无意以此为职业,辜负他好意;他也爱好组局,那时我也才知道,北京影评圈有如此多的派别;上影节也是他和各地影评人看片交游的好时候,这帮人聚在一起,连玩桌游都是和电影相关的。后来他倒也不组局了,常在豆瓣上喊话,三里屯,谁中午有空一起吃饭?

  不过这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那时的大家似乎无限年轻。后来有人做了电影杂志,视频,策划,其它职业,等等。大家各自妥善处理着电影和人生的关系。

  木卫二还是与电影为伍,和影像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多年来的成果这次集结出版,带着一些仪式感,这对一位影评人来说,应该是件再酷不过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