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非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出非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6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出非洲》读后感精选10篇

  《走出非洲》是一本由(丹麦)卡伦·布里克森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非洲》读后感(一):似曾相识燕归来

  "I had a farm in Africa at the foot of the Ngong Hill. The Equator runs across these highlands, a hundred miles to the north, and the farm lay at an altitude of over six thousand feet. In the day-time you felt that you had got high up; near to the sun, but the early mornings and evenings were limpid and restful, and the nights were cold"

  “爱情,若是放在非洲大草原上,则更有荡气回肠的魄力,一如飞行员带着女主人飞跃广袤的非洲大地的壮丽;若是在乱世之中,则是怎样的坚韧不催的刻骨铭心,一如Australia里面Sarah Ashley和Joe在大雨中的相拥相泣。唯有普普通通的白头偕老,不为人所知”

  《走出非洲》读后感(二):翻译的有很多错误,看英文版和中文版,看到的不是同一本书。

  The Natives have, far less than the white people, the sense of risks in life. Sometimes on a Safari, or on the farm, in a moment of extreme tension, I have met the eyes of my Native companions, and have felt that we were at a great distance from one another, and that they were wondering at my apprehension of our risk. It made me reflect that perhaps they

  were, in life itself, within their own element, such as we can never be, like fishes in deep water which for the life of them cannot understand our fear of drowning. This assurance, this art of swimming, they had, I thought, because they had preserved a knowledge that was lost to us by our first parents;

  翻译的非常糟糕

  译文:白人在生活中的冒险精神远胜于土著,...他们对我们的冒险精神无法理解..在生活中,他们或许在本质更喜欢深水下的鱼。...

  看了中文没看懂,于是去看英文版了,发现英文版比中文版都好懂。

  《走出非洲》读后感(三):OUT OF AFRICA

  基库尤是东非著名民族,肯尼亚中部,从事农业为主

  夏母巴:斯瓦西里语,农田

  万有引力在精神上的法则,它能将你的心吸引过来

  只要男人保持男子气概,决不能受到轻视,决不能被拒之千里,女人几乎不可能激怒真正的男子汉

  玩扑克牌老手——他不在乎你揣测他手中的牌好坏与否,只要让你猜不透他真正的底牌就好了。

  非洲:上帝魔鬼永恒的共同存在权威,不是彼此的永恒,而是旅进旅退的共同永恒

  他无心与周围世界发生任何接触,他经历过的遭遇已经伤他太深了

  普罗米修斯宣言:痛苦是我的要素,一如仇恨是你的要素。即使今日你将我肢解,我也不屑一顾

  他生活的早年,内心稍有些扭曲或封闭;而现在,正常的事变的非正常了。而他以自己孤傲的心,感受到了这层隔膜。当他发现自己与整个世界不协调时,便认定世界才是扭曲的

  钟在非洲高原纯属摆设。一年里,你完全可以按照太阳位置知道准确时间

  停顿,是为交谈开拓更广的言路

  穆斯林不吃任何外人宰杀的肉类,也不得接触狗类

  典型女性特征:全身心地进行保护自己,以保全所谓的完美无缺同时全力以赴地决意进攻

  鹿是最不靠谱动物

  只有上帝和圣母才不眨眼睛

  一种景观的消逝,正是另一种景观的开始

  一个白人若想表达他对你的亲,会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而非洲人则会说:“我们不会想念你,因为你会忘记我们。”

  梦真正的美妙之处在于无限自由梦境

  对非洲人而言,用来抗衡存在之灾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换位,他不追究一个行为动机

  草原上的尸体上空盘旋的苍鹰,它们将向你指明狮子捕杀物的确切方位

  恩戈马——土风晚会

  世界上真正的贵族与真正的无产者都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悲剧。对于他们来说,悲剧就是上帝的基本信条、生存的基调——低音调

  常年居住在大都市人们可谓苦不堪言,就像是被奴役的奴隶,在一切运动之中,他们只知道一维空间事情。他们沿着一条直线行走,恰似被一根线所牵引着的木偶

  纳特隆湖盛产碱,湖底和湖岸有如白色的混凝土,散发出浓烈的碱味这里生活着成千上万只火烈鸟

  他不试图打发时光,而是坐下来,过日子

  我征服了一切,却站在了墓群中间

  寄希望于生命重复,是因为他虚度了年华碌碌无为,了其残生

  无论是优雅力度,还是生命力黑色都是不可比拟的

  在超凡天体的运动周期中,自有能使人的精神亢奋到某种未知高度力量

  我想,哨子未必没有可能是他自己扔掉的,因为他无力让着哨子与他生存的其他思想协调、相一致

  它雄浑,极富男子汗气魄,足以震慑、融化女人的心

  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那段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远远先于我预示了我的离别

  基库尤人,死者陈尸野外,任凭鬣狗秃鹫处理

  所罗门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之子,以智慧著称

  要能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特别心境,并非很多人感知到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你若怀着这种心理状态去寻觅先兆,答案不会使你失望的,它随需求自然结果而至

  凡是不可预见的、与任何条文及理由相悖(bei)的东西,都是上帝的行为,意即不可抗拒之力

  在我看来,这种朝气,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不仅仅令人肃然起敬,而且是一种荣耀,一种魅力

  所罗门国王:懒散的人说,一只狮子正在路上,狮子是在马路

  《走出非洲》读后感(四):三毛和走出非洲

  在读第二遍,理由当然是喜欢

  关于《走出非洲》电影知名度和美誉度已远远超出了小说,我,即是通过电影才转回头阅读小说的。甚至于梅姨塑造的女主角影响力也超过了小说的作者,当然,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花费两秒种,打下这个名字,凯伦.布里克森----并且记住这个名字,以示我对作者的尊重。这个智慧、果敢的女人,以她的亲身经历和睿智,为我们描述了一段非洲传奇

  我相信,每个客居非洲,并曾经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都会关注这本著作。譬如三毛。

  凯伦拥有恩戈庄园,作为男爵夫人的她,是庄园的女主人,以种植咖啡树为生,有愿意为她耕种的佃农、有依附她生存的土著、也有忠诚的仆人,她已经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址,如果不是庄园破产,无法给股东回报,即便是丹尼斯的死,也不会使她离开这块热土。三毛极其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农场,她曾寄希望于通过买彩票一夜暴富,而有能力购买一块土地,日思夜想执念成痴,称之为相思农场。

  荷西热爱潜水,像凯伦忧忌丹尼斯的飞行一样,三毛在给家人的一封信中,也同样表示了自己的忧虑,爱于斯,则命丧于斯----(荷西迟早会死在海里------大意)。最终,这两位优秀的运动爱好者,都毫无征兆地死于自己最热爱的事业

  凯伦在离开非洲时,向一位印度铁匠赠送礼物,为了满足铁匠想要一枚宝石戒指愿望,她变卖了家具所得才凑够了戒指的钱,我想,咖啡豆的收入终没给她带来财富,否则,不至于如此落魄。三毛在她决定永远离开加纳利岛时,她将自己的一套美丽的海景房贱卖给一对年轻夫妇,并且,她已经通过银行朋友把房款换成美元,且能带出境,可最终,她又将这笔钱换回西毕,存在当地银行。回台后,三毛曾看中一套二手房,当时没有积蓄,哭着向父母恳求,求他们资助买下这套房子,她的钱在加纳利的银行里,一时取不出。在三毛后来的书里,也没有交代这笔钱的用处。总之,走出“非洲”时,唯有一堆“宝贝”相携。

  和凯伦一样,三毛也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女人,她的母亲曾说,虽然三毛的西班牙语不怎么样,但让人哭让人笑都随她。电影里有一个画面,丹尼斯沉浸在凯伦讲述的故事里,夜已深,篝火正旺,那个讲述和聆听的人都成了永恒。

  关于生命的价值意义,凯伦在”我不让你流逝,除非你赐福于我“一章中说“寄希望于生命的重复,是因为他虚度了年华,碌碌无为,了其残生”。相比较生命的长度,她更在意的是这人生走此一遭的质量。她活过一遭,生命中有过爱,没有虚度光阴曾经快乐充实,有满载的记忆,足矣。对于生命,三毛也有同样的见解,她对姐姐田心优裕单调的上班族生活不予认同,有次,她说,自己活这一年,抵得过别人十年甚至二十年一成不变的生活,烟花绚烂一瞬,生命中已没有引得她再次燃烧的事情。

  《走出非洲》的语言很美,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伤痛,有生离死别,却没有眼泪横飞。凯伦用平静优美的语言叙述这一切,她热爱非洲这片土地的程度,不亚于她对丹尼斯的爱,从文字的篇幅可以看出,她曾深情而迷恋地说”这青草是我,这空气是我,这远处隐隐的群山是我,这疲乏不堪的牛群是我。我深深呼吸着,这透过荆棘树袭来的阵阵轻风。“

  最后,我要狠狠地痛批陕师大出版社的译本,错误太多!校对不严,编审失职!出版社让我指出错误之处,也许我读的是盗版呢。我挑了三处以为作证,表示以后留心避开陕师大出版社的书。

  《走出非洲》读后感(五):走走停停看世界

  找完专业书,在图书馆乱转,想再借几本文学书籍休息时看看。被《走出非洲》淡黄色原野清新封面吸引,翻开看看,丹麦人?北欧作家写作风格我还是挺喜欢的。诺贝尔奖?那文字应该也不错咯。短篇小故事?恰好是用来休闲看看的绝佳选择。于是将它和一众专业书籍一起借出。然后在书架上闲置了一星期——闲的时间都玩手机去啦,内心愧疚之余决定早些看完归还书库。

  第一篇恩戈庄园雄伟辽阔风景就将我震慑住了,同时对作者也无限敬佩,边写景边叙事竟然能写长达四页,而且毫不让人感到厌倦,作者功底让人羡慕。在娓娓道来中,我似乎正站在作者身边,随着他在庄园中各处走动,听他介绍这片让他自豪的土地。我穿行在“夏姆巴”中,看着身边的土著们忙碌地劳作;我穿行在内罗毕大街小巷,既看白人区的繁华,也看土著和移民区的混乱;我随着作者与友人们去野外打猎,也看他和仆人们温和有礼的交往

  这样的主人公与儒勒·凡尔纳笔下爱探险、风度翩翩绅士毫无二致,所以当我发现我一直以为的“他”其实是“她”时,内心既惊讶豁然开朗。女性居然也能在非洲大地上独自拥有并管理自己的庄园和仆人?在那个时代,我以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是惊讶的来源。而作者是女性则解释了我对于这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温柔细腻、娓娓道来口吻的原因。因此,对卡伦·布里克森愈发敬佩,她是和三毛一样在非洲生活过的女性啊,身体里也藏着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灵魂

  她当医生为当地土著力所能及地疗伤治病,她举办舞会与土著们共同跳舞围着篝火狂欢,她怀揣着一颗平等博爱之心,与许多土著们建立了深厚友谊。以一个女性的角色走走停停,在陌生国度开启新的事业,结识善意而陌生的人,既享受自然的静谧与凶险,也享受庄园生活的热烈平淡。在离开时以自己的才华将其记录下来,留作纪念

  这样的故事最让我心动。看着看着就觉得莫名熟悉,文风,就是文风。不紧不慢,淡淡叙述的口吻,和前些日子一直在看的杨绛先生作品极其相似。这么一想,愈发觉得卡伦的性格、待人处事的风格与杨绛先生并无差别,两个人的身影竟然跨越了种族渐渐重叠在了一起(我大概是疯了)。

  好想当这样的女人啊,自由又睿智,简直完美

  :最喜欢《艾萨的故事》,命运悲苦的艾萨和杨先生笔下的老王同样让人心碎。

  《走出非洲》读后感(六):伊萨克•迪内森:赞美光明

  伊萨克•迪内森:赞美光明

  卡森·麦卡勒斯

  选自《抵押出去的心》

  1938年,我拜访了在查尔斯顿拥有一间极好书店的几位朋友。在逗留的第一晚,他们问我是否读过《走出非洲》,我说我没读过。他们告诉我这是本特别美的书,必须要读一下。我扭转头去,说我现在根本不在读书的状态上——因为那时候我刚刚写完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我曾想当然地以为,《走出非洲》这本书是有关草原大狩猎游戏之类的,而我并不喜欢读到那些仅仅因为比赛就要被射杀的动物们。整个周末大家都在推荐《走出非洲》,星期天当我要离开的时候,他们悄悄地将《走出非洲》放进了我的挎包里,什么都没说。我丈夫开车,于是我就得闲来读书了。我打开第一页:

  在非洲,我有一座贡嘎山脚下的农庄。赤道线横贯过这片向北延绵一百英里的高地,农庄坐落在海拔六千英尺的地方。白天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离太阳很近,但在清晨和傍晚,却是毅然决然的安静祥和。深夜里会冷。

  地理学上的位置与大地的海拔,创造出一处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独一无二的景致。这块土地毫不丰腴,四处土壤亦不肥沃,这是被六千英尺的海拔蒸馏净化过的非洲,就像是那个大陆上一块被萃取过的强韧的本色土地。色彩的基调是干燥焦黑的,好似陶器上的那些颜色。树木有着透亮、晶莹、精致的叶片,形状与欧洲的树木全然不同。这儿的树既不分叉也不成盖,却是一层一层水平分隔开来,此种生态给了独自生长的高大树木们棕榈树的形貌,或者某种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气氛——就好像全副武装的大帆船上所有的帆都已经上了桅杆那样。在森林边缘上有种奇异景象,仿佛整座森林都在微微颤动着。在大平原的草地上到处都是扭曲的、毫无遮掩的刺荆棘,草带着清香,味道好似百里香和泥沼地里的桃金娘。在有些地方草的味道太浓烈,浓得直刺人的鼻腔。所有在大平原上或者野生丛林里那些匍匐植物藤蔓上找到的花,都娇小玲珑得像是来自山岭高地。只有在漫长雨季伊始时,才会有一些巨大的、气味很重的百合花会在平原上绽开。这里视野辽远,几近无际。你看到的每一样事物都隐含着伟大、自由以及无与伦比的高贵。

  我们下午很早就开车启程,这本伟大的书中的诗性和真实使我感到晕眩,甚至天黑了之后,我还打开车灯,继续读这本《走出非洲》。我一直都觉得这种美丽和真实没有办法延续,但是翻过一页又一页,我只是变得更加着魔沉迷。读到接近尾声时,我确信伊萨克•迪内森给非洲大陆写了一本了不起的挽歌,确信这位杰出、突出的作家能给读者一个净化、升华的保证。她的朴实与“无与伦比的高贵”使我意识到,这是我一生中所读过的最为烁烁生辉的书之一。

  那些燃烧着的荒漠、原始丛林和山岭开启了我向往非洲的心。使我开启这颗心的,还有那些动物们,那位光芒四射的存在——伊萨克•迪内森,以及那些农妇、医生、猎狮者。就因为《走出非洲》,我爱上了伊萨克•迪内森。如果她愿意骑车穿越一大片玉米地,我也愿意骑上车跟随着她。她的狗、她的农庄和“露露” 都变成了我的朋友,那些她那么喜爱的当地人——法什、卡曼特、还有农场上所有的其他人——我也全都喜爱。我读《走出非洲》读得过多,太过喜欢这本书,以至于作者变成了我想象中的朋友。尽管我从未给她写过信或者渴望去拜访她,她仍旧在那里,带着她的内敛、她的沉静,还有她那伟大的、使我安心舒适的智慧。这本书中闪耀着她的人性,在那片伟大而悲壮的大陆上,她的人民成为了我的人民,她的风景成为了我的风景。

  显而易见,我想要去读她的其他著作,我所读的下一本书是《七个哥特传说》。与《走出非洲》的闪耀相比,《七个哥特传说》这本书具有明显不同的特质。它们杰出、克制,每一篇都给出深思熟虑的艺术作品该有的氛围。从她漂亮文体那陌生的、古雅的特性之中,人们意识到作者本人是在用一门外语写作。它们有一种清晰的、如硫磺灼烧般的特性。当我身体不舒服或者对这个世界感觉沮丧时,我就去读《走出非洲》,它使我感觉舒适,并且支持我的内心,从来都不曾失败过;当我想从我那肉身中抽离出来时,我会读《七个哥特传说》或者《冬天的故事》;而后来的时候,我会去读《最后的传说》。

  大约两年前,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我是其中的一名会员——给我写信,说学会已经授予伊萨克•迪内森荣誉会员称号和并邀其前来访问。我对见她一面这件事颇有些踌躇,因为伊萨克•迪内森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如此根深蒂固,我担心真实将会对这一印象造成干扰。但是,我还是去了那场晚宴。在鸡尾酒会时间里,当我遇到学会主席时,便向他提了一个不情之请。我问他,在晚宴聚会的时候,我能否坐在她旁边。出乎我意料之外并使我倍感欣喜的是,学会主席说她也提出想要挨着我坐,因此桌子上的座位牌已经如愿摆好了。他同样也对我提问,请教我们应该怎样称呼她,因为她的名字是卡伦•布里克森—芬内克男爵夫人。我能够跟他说的全部就只是,在第一次聚会上,我不会去叫她“布奇” ”。我说:“我觉得其中最好的是‘布里克森’,因此我将会称呼她‘布里克森’。”我就是这么叫的,直到我们讨论如何直呼其名的问题时,她请求我喊她谭雅——这是她的英文名字。

  人们还能怎样想象一位闪耀的存在呢?我只见过一张她二十岁上下时的照片:身体结实、充满活力,极为漂亮,带着她的其中一只苏格兰猎鹿犬,站在非洲原始丛林的树荫里。我并未具象化地去想象过她这个人。当我遇见她的时候,她看上去非常非常虚弱、衰老,不过,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的脸色红润,就好像哪间老教堂里燃着的蜡烛。当我看到她的脆弱时,我的心颤抖了。

  当她在那晚的学会晚宴上讲话时,我以前在那儿从未见过的事情发生了——当她完成演讲时,每一位会员都起立鼓掌,向她致敬。

  用餐时,她说想见见玛丽莲•梦露。因为我见过玛丽莲几次,加上亚瑟•米勒 当时就坐在旁边一桌,我就跟她说,我觉得这件事要安排好是非常容易的。我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想象中的朋友——伊萨克•迪内森,请她与玛丽莲•梦露和亚瑟•米勒一起在我家里共进午餐。

  谭雅是个特别健谈的人,相当喜欢说话。有着漂亮蓝色眼睛的玛丽莲和我们所有其他在场的人一样,以一种听故事的方式聆听着那些以“很久很久以前……”起头的事。谭雅聊到她的朋友贝克莱•科勒和丹尼斯•芬奇-哈顿 。她说话时总是那么热情且温暖,听众们完全想不到去尝试打断她的讲话,或者转换她那奇迹般精彩的话题。

  谭雅只吃牡蛎,只喝香槟。在午餐会上,我们准备了很多的牡蛎,还给大胃口的食客备好了特大号的蛋奶酥。亚瑟问她究竟是哪个医生告诉她除了牡蛎和香槟之外其余一概不用的营养食谱,她看着他,回答得相当直爽:“医生?医生们可被我的食谱给吓破了胆。这不过是因为我爱香槟,我爱牡蛎,它们同我是完全合拍的。”稍后,她补充道:“不过,有些令人感到伤心的是,如果牡蛎不当季,那么,在那沉闷的好几个月里,我就不得不回到芦笋上面去了。”亚瑟提到某些有关蛋白质的东西,而谭雅应道:“关于那个,我可是一点儿都不懂,但是,我老了,我只吃我想吃的东西和那些跟我合拍的东西。”然后,她就又回到关于非洲朋友的记忆碎片中去了。

  与非白人在一起,对她而言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我的管家埃达就不是白人。我的园丁杰西和山姆也都不是。午餐过后,每个人都载歌载舞、尽情狂欢。埃达的一位朋友带来一台摄影棚用的摄影机,那里面存下了谭雅和玛丽莲、我和亚瑟跳舞的影象、以及全体围成大圈跳舞的热烈场面。我喜欢回忆这件事,因为我之后再也没和谭雅见过面。作家们之间很少写信,我们的交流虽不频繁,却也毫不含糊。在我生病的时候,她给我捎来花束和她在昂斯塔德海岸 的照片,还有她的奶牛和心爱的狗儿的可爱照片。

  去年,在我被邀请去英格兰参加切尔滕纳姆大学庆典讲座时,我给谭雅写信,问她是否可能跟我在伦敦相会。我收到克拉拉的回信,说她不仅不能来伦敦,而且现在几乎已不能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了。那之后不久,我从报纸上读到,这位最闪耀的存在去世了。

  在伦敦,塞西尔•比顿 给我打了电话,说他在谭雅过世前两周,跟她一起待了一个下午。他邀我去喝茶。于是,我到了塞西尔那奇异的屋子里。起居室的墙壁镶了黑色天鹅绒,墙上挂了一张由碧碧•贝拉尔 所画的、壮观大气的塞西尔肖像画,是橙色的。贝拉尔是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已经去世差不多十年了。在这一氛围之下,我仿佛能看到满是活力的谭雅正以那漂亮雅致的动作喝着香槟酒,以此代茶,同时向听众们施展魔力,使他们沉迷在她那些已然久远的故事传说之中。我能够想象,她会很享受这儿的装饰风格。

  塞西尔说,她去世前两周时,他人在丹麦。他跟谭雅通了电话,告诉她自己在西班牙有个约会。谭雅听了便说:“嗯,那就意味着,塞西尔,我再也见不到你了,这使我感到很伤心呢。”于是,塞西尔取消了他在西班牙的约会。在他有空租一辆车开去昂斯塔德海岸之前,她又打电话回来说:“塞西尔,我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不希望我们的友谊仅以上一个电话那样令人倍感失望的注脚来结束。”塞西尔说:“我正要动身前往昂斯塔德海岸,今天下午应该就可以见到你了。”谭雅在房门口见了他,还有那位司机。当他看见她时,向着她深深鞠了一躬。塞西尔问她是否正受到病痛折磨。她说他们给她用的药量很足,以至于她完全都不会有疼痛。塞西尔给了我她最后一些照片的拷贝:谭雅年长且高雅,置身于心爱的收藏物、祖先们的画像、枝形吊灯和那些漂亮的旧家具之中。克拉拉后来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谭雅被安葬在她最喜爱的山毛榉树下,就在昂斯塔德海岸的海滩附近。

  《走出非洲》读后感(七):一个丰富的人

  二战之前,这位来自芬兰的白人女性,还有着公爵夫人这种花哨的贵族头衔,却写出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的非洲土著、索马里人、印度人……

  看她的这本书,我有一种在看马尔克斯的感觉。他们都展现了一个与我所熟悉的、当今世界所谓主流文明截然不同的一种或多种文明,从他们的长相、着装、生活习惯到价值观、信仰、做事方式,全部与我们如此不同。这种不同,即使在今天的世界里,在很多人眼里,都会被视为异己,于是贬低之排斥之,别提去理解和欣赏它了。

  为什么她有能力去认识这么多与她不同的人?她能从一句话、一个动作捕捉出那个人的特质,然后用流畅生动的文字表述出来。于是我读到的这本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书,里面没有白人殖民者所常见的傲慢与偏见,而是理解和温柔的爱。

  这个女人在看到世界的险恶后,决定以“哈!哈!”大笑地方式回击。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她更清楚地看见了何以为人。于是她也能看见身边其他那些人,那个悲剧演员,那个叫卡曼坦的土著小孩,她的仆人法拉赫,甚至她的动物们和野外的动物们,一座山,她统统能从中看到人性的丰富之处,像她自己一样,一个丰富的人。

  《走出非洲》读后感(八):在非洲,轮回代替了死亡

  在完全进入《走出非洲》的阅读状态之后,我全身一直在静静地沸腾着,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书了。

  海明威笔下的大海,不会比一个真正的老水手所看到的更辽阔,而饱经沧桑的老水手,却无法像作家一样生动细致地描述他的所见所得。那些动听的故事往往是沉默的,对阅读者来说,最幸运的便是许多精彩绝伦的好故事,恰恰发生在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身上。

  本书作者卡伦,就是一个有故事而又会讲故事的人。

  1885年,卡伦诞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一个贵族家庭。1914年,29岁新婚的她前往非洲,在那里生活了近二十年,在肯尼亚建起了自己的咖啡农场。直到1932年农场经营失败,飞行员情人丹尼斯坠机身亡,她才只身回到丹麦。

  人类历史上,当一种文明占据上风的时候,其他文明总逃不了俯首称臣或被蚕食的命运。卡伦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从不把那些自己不理解的行为定性为野蛮,而是当作另一种文明充分给予尊重。其实纵观时间长河,不到终结之日,没人能肯定到底哪一方才是胜利者。我总是相信,谁通晓自然的奥秘,谁就离宇宙中心更近。

  可爱的土著们认为,既然飞上天空见不到上帝,那创造飞机就没有任何意义。她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

  羚羊鲁鲁,我梦寐以求的灵兽,我曾经无数次幻想着与这样一只生物为伴:它愿意接受我的食物,但不存在驯服和忠诚这回事,它有自己的骄傲,与我作为各自独立完整的生命存在。卡伦温柔而坚毅,善良而不滥情,收养羚羊鲁鲁,代表了她内心柔软的部分;另一方面,她虽然无比同情自己的耕牛,却因为庄园的活计太多而不让它们有丝毫停歇。

  卡曼坦,一个非常普通、在自己族群中被轻视的土著孩子,却在她的慧眼之下变成了一个天才厨师和神医,无师自通做出了连王子都赞不绝口的肉汤。

  老克努森,一生不曾向命运低头,直到临终前,他还认真地计划把那依万霞湖底(现译作纳瓦莎湖)万顷的鸟粪淤泥挖出来。他就带着这个伟大的秘密溘然长逝。

  在即将离开庄园的窘迫之际,卡伦变卖了最后一点家产,给追随自己多年的庄园铁匠买了一枚红宝石戒指;管家法拉赫非常明白她的心意,每天穿着最华丽的衣服去内罗毕的办事处完成庄园的交接事项。

  贵族到哪里都是贵族,即使经营失败,尊严毫发无伤。

  多么遗憾啊,最后没有跳成的那一场“恩戈马”土风舞,一定会是毕生未见的奇景。

  在非洲,生命平等得到了最高体现。人们猎杀动物为生,死后也会把自己的躯体毫无保留地交还非洲大地,而使者就是秃鹫、狮子、鬣狗或者泥土本身。他们与自然是一种公平清正的交换关系,彼此相依为命,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屠戮,没有谁压榨谁,没有谁掠夺谁。在非洲,没有绝对的死亡,生与死只是一种交接,生命永不结束,只在万物之间轮回。

  【恰恰是在那些漫长的时日里,我们所有的人融成一个整体。将来就是到了另一个星球上,我们互相都能认出来。那里万物都互相呼唤:自鸣钟和我的书本在呼唤,草地上瘦骨嶙峋的牛群和哀伤的吉库尤老人在呼唤:‘你当年也在那里,你也是恩戈庄园的一部分。’那个灾年终于赐福于我们,又流逝而去。”…我的生命啊,我不让你流逝,除非赐福于我;而一旦得到你赐予的福气,我当让你离去。】

  这些字句中闪现的灵光,是非洲赋予她的,还是她的灵魂深处本来就带有非洲的气息?从一个爱慕虚荣的贵族小姐变成一个坚强笃定的女人,我相信她的心本来就不甘羁绊,她的灵魂与非洲有着遥远的呼应——人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自己心灵的投射。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人性与尊严反而大放异彩。非洲试图以残酷步步逼退她心中的温柔,她则以坚韧之弦奏响自己的生命华彩。

  在以往的阅读中我忙于追逐情节,对场景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总是一眼掠过,可是这本书的场景如此精彩,丝毫不比人物刻画逊色:紫色渐变的天空,空气在夜晚冻结成一块坚固的寒冰,第二天太阳的温度让它们重新融化…我把那些描述风景的段落看了一遍又一遍,直至能够完全融入其中。

  【在这样的景色以及这里的生活中,最使人难忘的便是天空。当你回首在非洲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一种感觉倏然而过:自己恍若曾一度生活在空中。天空不是浅蓝色,便是紫罗兰色。大片大片的云彩,轻柔而瞬息万变,在空中升腾、飘荡。苍穹充满着蓝色的活力,将近处的山脉与林莽涂上了鲜亮、深沉的蓝色。正午的天空十分活跃,像喷薄而出的滚滚岩浆,又像一池碧水潺潺流动,闪耀着、起伏着、放射着。它返照出的一切景物都放大了,变幻出奇妙的海市蜃楼。在这样高渺的天空,你尽可自由自在地呼吸。你的心境无比轻松,充满自信。在非洲高原,你早晨一睁眼就会感到:呵,我在这里,在我最应该在的地方。】

  我仿佛就站在卡伦身边,目睹这一切的发生。我帮她手举灯盏照亮狮子,和她一起面对遭遇蝗灾时的焦虑和无奈,跟她并肩看“恩戈马”,那是非洲给予她的最高荣耀。

  我在想我是不是走错了方向?我是不是已经失去了阅读非洲的资格,错过了认识非洲最好的机会?在我年轻的时候,在非洲年轻的时候,我不曾与它相遇,真是一生的莫大损失。那里有我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图景,我想提着长矛去围捕狮子,想踏着露水深重的草地走进萤火虫森林,想与草丛、与斑马、与恩戈庄园、与整个非洲大陆一起,虔诚地向上帝祈求珍贵的雨水。

  卡伦笔下的非洲,与现在已经相隔整整一百年,不过,即使那样的非洲已经完全消失,曾经的存在也能让我感到安慰。

  很幸运的是,我这几天同时在看另一本非洲经典《夜航西飞》,丹尼斯也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综合起来,有了一个比较丰满的印象。仔细看完对他的描写,会觉得他命中注定只属于非洲。这位英俊出色的运动家、优秀勇敢的飞行员,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被海明威、英国王子等人引为挚友,短短半生极尽辉煌。为生存而委曲求全,是高贵干净的灵魂难以忍受的。在内罗毕看过未来要长期居住的房子后,他陷入了对安稳未来的沮丧,而坠机事件紧随其后,仿佛是非洲以一种坚决而不容拒绝的方式将他永远地留了下来。他们一贯是飞行伉俪,那趟致命之旅中他却坚决不带卡伦同行,似乎也是冥冥之中感受到了非洲的召唤。他注定是一个不能落地久居的人,尤其不能着陆于平庸萎顿的中年之地。

  确切的死讯让卡伦莫名的烦乱和疑云尘埃落定,书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描述心情的词句,她第一时间回到了庄园,并且向他的好朋友们回忆他曾经的遗愿,在旁人看来坚强又冷静。可她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在山顶一片茫茫迷雾中坚持到最后一刻,只为给爱人寻找一块视野最开阔的墓地。这其中的深情,让任何词句都沦为矫情。

  年少浅薄时,偏爱那些惊心动魄、特立独行甚至刻意与众不同的文字,等阅历渐长,才开始读懂这种平淡中饱含的深意,无声的悲哀比呼天抢地嚎啕大哭更令人动容。

  我总会想到《飞天红猪侠》里难忘的一幕:在高得难以企及的云层之上,所有坠毁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完好无损地从云上浮出,已经牺牲的飞行员们端坐其中,表情平静,保持着刚出发的姿态,静静地浮上更高更远的天空,最后组成了环绕地球的一条流云。

  “一定要先看原著再看电影!”

  原著描绘了整个非洲大草原壮阔的生命图景,而电影仅仅截取了其中的爱情枝节。与如此壮阔的生命比起来,爱情只能是装点其上的华丽饰品,无法撼动厚重丰富的生命本身。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我是先看电影后看小说,因为电影看得索然无味,实在不能忍受“水准如此之低的东西竟变成一代名著”,看了原著,才明白电影不可能拍出原著想要传达的东西。而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物刚一出场就被我精准地对上了每个演员的脸,所以得到的体验也非常有限。

  不过,《走出非洲》却是一部让我看过电影之后还能不受人物形象影响的伟大作品。同样是很早就看过电影,但在阅读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我完全没有把作者的形象和电影的扮演者梅姨联系起来,脑海中另一张脸却渐渐清晰——珍·古道尔,她是唯一让我觉得与心目中的卡伦形象较匹配的女性,也许是因为她们共有的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温度越来越低了,此刻我脚趾冰凉,内心却升腾着一团火焰,多么庆幸自己热爱阅读啊,多么庆幸赶上了丰饶的阅读时代。

  最后向本书的译者郑重致谢,如此流畅细腻的文笔,与阅读母语没有区别。

  《走出非洲》读后感(九):生命像交响乐的女人

  我是先看了电影版的《走出非洲》,后又因一位大学老师的强烈推荐,又读了《走出非洲》的原著。可惜,读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编辑与译者的水平有待商榷。

  大学时,因一位老师启蒙,比较关注外国著作中译版的质量问题,本以为,像《走出非洲》这样名著,怎么差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不会连“象”与“像”不分,也不会出现语句读起来不通顺的毛病。所以,买外国译著,挑对出版社才是王道。因此,读完陕西师范大学版本的《走出非洲》以后,我第一件事就下单买了译文版的。

  虽然我所读的版本漏洞比较大,但瑕不掩瑜,卡伦·克里布森笔下的非洲风光与土著,令我“爱不释卷”。非洲因她的笔墨灵动、神圣、思辨。她是白人、男爵夫人、庄园主人,在那个时代与背景下,她却从未用俯视、优越、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殖民地非洲的人事物,即使在面对土著的误解之时,她依然以一种平和、好奇、欣赏的态度去与这片土地交流、融合。

  “辽阔风景线上的渺小生灵,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非洲。”她用心倾情去观察非洲的每一个生灵,即便是非洲的一棵树,她都能像一位知己般,道出它们的背后故事,尤其是她笔下的土著人,仿若发光的精灵,也仿若镀金的菩萨,具有古老哲学的精神、对生活朴实的热爱。

  “他们具备真正的勇气:面临危险所表现出的由衷热情——对他们命运的宣告所作出的创造性回答——打底回应天堂之声的声音。”

  “他心中肯定坚持认为万事都有限度,无需浪费时间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

  “索马里的习俗同时又是一种源于自然的需求,那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它凝聚着宗教和策略,又有如芭蕾舞剧。人们执著而灵巧地,一丝不苟地将这种习俗运用于不同的领域。”

  诸如此类精彩的议论性描写太多了,卡伦是真切地爱上这片土地,她早就在这片土地买好了墓地,她死后也要葬在这片土地上,可惜后来种种发生——离婚、情人逝世、庄园遭遇天灾等等,让她不得不出售庄园,变卖家具,离开非洲。

  在她离开之前,还为其庄园的工人奔走,直至找到一片收留他们所有人土地,还为了实现打铁工人的拥有一枚戒指的愿望,她变卖家具才凑足钱买了一枚镶有红宝石的戒指,作为打铁工人临别的礼物······她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对那片土地的人也爱得真情实意。

  但无论多么不舍,总要告别。“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那段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预示了我的离别。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当我开始向命运妥协,当变卖庄园的谈判拉开序幕,大地的景观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非洲大地的景观开始变化了,也恰是,相较于初到非洲的她,她对非洲的态度以及非洲土著对她的态度,都在变化了,他们从刚开始的不信任与排斥到信任与喜爱。

  “在你能说自己不虚此生之前,你的生活已成为了真正应该过两遍的生活。一曲咏叹调,你可以从头再唱,但一部完整的乐章——交响乐或五幕悲剧——你怎么能重复呢?寄希望于生命的重复,是因为他虚度了年华,碌碌无为,了其残生。”

  卡伦的人生,绝对是一部交响乐。1963年,丹麦政府将卡伦在非洲曾经居住的庄园赠与肯尼亚政府以纪念肯尼亚独立,1985年,该庄园正式建为卡伦·布力圣博物馆。卡伦的交响乐也得以传唱。

  《走出非洲》读后感(十):每周一书《走出非洲》

  这是一部很久之前就知道名字的当代文学史上分量不轻的作品,一直想读,拖了很久之后,决定还是读掉吧。

  读完之后,掩上书本,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洲是一个神秘的大陆,我们听了太多太多的传说,却谁也没有在那里生活过。我们都知道那里是一个好地方,但谁也没有想过在自己的旅行计划中加入非洲某地作为一站。在我们眼里,非洲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名词而已。

  卡伦·布里克森却在非洲生活多年,她不是在非洲蜻蜓点水般地玩几天,看看动物大迁徙之类的,也不是背包客,在非洲一路流浪几个月,看看世俗文化,而是真真正正地呆在非洲,经营自己的咖啡庄园,她已经融入了当地的圈子,当地人,在非洲的白人,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她的笔下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的突兀。

  整部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更像一本自传体的散文,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只是纪录作者在非洲生活这么多年的一些心得,非洲的动物,非洲的天气,庄园里的奴仆们,当地的土著们,来到非洲的欧洲人们,都是作者书中的题材,作者也不是刻意提到他们,只是写着写着正好写到而已。这种随心所欲的写法和思想正是这本书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有些事情如果是太刻意了就显得不那么有趣了。随性、自然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可能这也和作者相关,如果是一个专业作者,被条条框框束缚的话,自然也写不出这么有灵性的文字了。

  最后的走出非洲,其实是逃离非洲,作者因为咖啡庄园收入不佳,入不敷出,最终选择了黯然离开,让人明白非洲也不一定是一片人人都可以发财的热土,自然最终还是可能无情地抛弃你。这才是真正的非洲,自然决胜的地方。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少,不值得一提,那些可笑的理念比如人定胜天之类的实在是笑话。

  作者虽然不是专业的作家,但文笔极其优美,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流畅,优雅,对于非洲景色的描写实在是太让人叫绝了。每到读到这些描写的时候,我总是会停下来,闭上眼睛,仿佛真的可以看到那样的景色一般,这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描写,真实地,不带技巧的,却可以直指人心。

  唯一遗憾的是我看的毕竟是翻译的版本,如果是原版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意境。或者更能感受到非洲无与伦比的魅力。也许这将是我下一个目标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