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6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精选10篇

  《门口的野蛮人》是一本由布赖恩·伯勒 / 约翰·希利亚尔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一):关于此书的四个问题

  一本纪录片式的巨著,记录了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RJR Nabisco)的来龙去脉,这场价值25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被称为“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其规模之大直到十七年后才被刷新,这场大收购将几乎所有华尔街的知名金融大鳄系数卷入其中,它标志着美国80年代企业并购浪潮的最高潮,也最大程度的揭露出商业和金融世界的血腥和贪婪

  1、80年代末美国为什么会出现企业并购浪潮?

  (1)股市低迷,华尔街被迫转型。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股票交易量骤减,美国大公司没有动力发行新股,华尔街只能转向只赚不赔的并购业务。并购是华尔街的法宝,因为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华尔街都能赚到手续费,包括咨询费、业务剥离费和借贷费用。整个80年代,这些费用都促使华尔街快速发展起来。

  (2)蓝筹股出现估值洼地,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好机遇

  (3)垃圾债券盛行,为杠杆收购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最终使得华尔街停下并购脚步的也正是之后垃圾债券市场的震荡(垃圾债券违约)。

  2、何为杠杆收购?何为”野蛮人“?

  (1)杠杆收购(LBO):收购方在金融机构帮助下,以借债方式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收购公司股票从而取得公司控制权,随后通过削减财务预算、出售部分业务等方式偿还债务。

  (2)根据收购方不同,可以分为管理层杠杆收购、外部方杠杆收购,若外部方并未得到公司内部认可而强行收购,则可归为恶意收购,收购方即被称作”野蛮人“。

  (3)LBO好处:金融机构将获得巨额的贷款利息、手续费(债券发行费、咨询费、管理费等)以及品牌声誉;债务使企业变得更加精简和节俭;主导LBO的管理层将变得极其富有;股价拉升有利于股东短期利益迅速增长

  (4)LBO坏处:高筑的债台会使得公司被迫削减研发费用和其他方面的预算,从而削弱公司竞争力,RJR-Rabisco后来的衰落正是印证;管理层、公司员工职位不保。

  3、这场收购的博弈关键因素有哪些?

  (1)资金:德崇证券作为“垃圾债券之王“为KKR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弹药;

  (2)人才:KKR雇佣了4家投资银行,未免显得冗余,但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守,不让优秀人才成为自己对手

  (3)信息:任何成功的杠杆收购都离不开一些列数据预测(利润、销量、现金流),这些数据可以揭示一个公司最多能够偿还多少负债而不影响经营,公司内部财务信息的缺失差点让KKR输掉了这场战争;一个正确的竞标价格意味着一切,对于对手投标价格的知晓左右着这场战斗进程

  (4)公关:约翰逊对媒体口若悬河使其站在舆论风口浪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董事会的最终站队。

  4、这场收购的评价

  一方面,这场收购具有自上而下的偶然性。在这场通过垃圾债券完成的巨额杠杆收购中,我们可以窥见时代环境对金融界及实业界的影响,”喧嚣的80年代“是”赌场社会“,投资银行家们既充当庄家,同时又是炼金士,他们编造荒诞的方案,引诱公司管理层上钩。如果不是股市低迷造成蓝筹股被低估,如果不是华尔街制造出垃圾债券这一杠杆收购的资金引擎,那么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收购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另一方面,这场收购具有自下而上必然性。在这场犹如野兽追捕、分食猎物的激战中, 人类对于名利亘古不变的贪婪本性暴露无疑,管理层、董事会、投行、商业银行等各方无不进行着精密的利益算计,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这便是这场收购的微观基础,它决定了收购发生的必然性,即使没有约翰逊这个带有喜剧色彩悲情CEO“开门揖盗”,但我相信也一定会有其他的“理性人”发现市场的错误从而演绎另一版本的“门口的野蛮人”。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二):“联盟”与“部落”

  杠杆收购,仅是一种金融工具,本来是帮助企业成长壮大的“神器”,因为某些理念区别,变成释放贪婪的“邪物”。工具本身没有正邪之分,关键是使用的人。

  管理层也好,董事会也罢,关注的是公司的壮大与发展,以给股东越来越多的回报目标;投行、基金、咨询、银行等本应是“联盟”的一员,做好支持工作。但仅仅想着自己的手续费,咨询费,利息,名声等,一念之差,就成了兵临城下的“部落”,急不可待得想入城瓜分钱粮。而管理层心中也有恶魔,这就合成了真正的“魔兽世界”

  而结局呢,其中风云人物,在这场大战中,尔虞我诈,各施其能,大有华山论剑之感,但20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江山代有新人出,所有故事随风而去江湖上只留下此书还记载着回忆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三):一场疯狂的资本游戏

  一场疯狂的资本游戏

  评《门口的野蛮人》

  这是一场疯狂的资本游戏,游戏中的形形色色都可以在现在的产业界、金融界等行业中得到印证。门口的野蛮人?他们不是什么好人,至少对于一个想搞实业的CEO来说,对于一个忠诚于企业,并且想在企业中有所发展、长期依托下去的普通员工来说。在华尔街,那些野蛮人是不怀好意的收购者,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未来,企业员工的稳定,他们的想法就是想通过收购大捞一把,然后急冲冲地离开,留下一个破败的企业、烂摊子。

  罗斯 •约翰逊是这场收购的主角,他是将公司这艘大船推向站场的船长;尽管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在这场收购中损失惨重,尽管公司中的员工在诅咒罗斯这个推手,但罗斯最终不算太差的结局和他一厢情愿的自以为豪的心态让我觉得:他已经逃脱了惩罚。将近40岁的时候,这个即将成为里根时代商业楷模人物,还是默默无闻一家猎头公司成为了约翰逊生命的拐点,凭借这次机会,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标牌公司的总裁,接着鲸吞了纳贝斯克公司,最后借着雷诺兹公司的变革,一举成为了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的首要人物,疯狂的游戏就要开始了。

  由于企业经营不善,罗斯决定要开始进行杠杆收购了,176亿美元的杠杆收购将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的公司收购!科尔伯格—克拉维斯(KKR)、所罗门、第一波士顿这几只杠杆收购的巨鲨闻到了腥味,虎视眈眈地向亚特兰大聚拢,华尔街也开始沸腾了!这些资本家们没有把公司的经营当回事,他们就是为了这个能挣钱的游戏,这个挣完钱就扔掉公司的游戏:一旦谁赢得了游戏,在盈利渺茫的情况下,他们会找机会立刻把公司卖掉,然后虎视眈眈地寻找下一个猎物。在游戏的过程中,看起来眼花缭乱手段,透露出来的确实资本家们对金钱的贪婪成性:高管奢侈豪华生活,竞购方不择手段地得到信息,甚至在媒体的信息发布上还故意造假……

  这是一场失控的资本游戏,游戏结束了,我发现没有一家是赢家。有的人输掉了公司,有的人得到了公司却背上了债务,最可怜的是那些普通的企业员工们,他们失去了他们曾经忠诚工作的公司,他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只有那些可恶的高管们,却还无耻享受着高额的退休金和补贴。

  对于企业来说,金融手段固然是发财的捷径,但并非长久之计、长远之谋。资产与资本并不对等,管理资产如走楼梯,管理资本如坐电梯经济身体,如果想身体好,还是应该多走楼梯,少坐电梯。资本的残酷可见一斑,而要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首先要做好资产的管理,少玩资本的游戏。

  游戏结束了,对于结果,我还是很不痛快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四):有关华尔街的80年代和中国的新世纪

  不得不说的是,阅读此书是一个琐碎繁杂的过程。

  一如书中所展现出来的百态人生,数之不尽。

  但是,如果与作者们的尽心尽力想比起来的话,读者的这点小哀怨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了,呵呵。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比对的是中国人写的例如《做单》、《圈子圈套》。

  虽然,这两者的行业差距相差太大。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这些书讲的还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如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又具备了可比性。

  有意思的是,国人写书的角度更多的是站在一个谋略家的角度,可以规划设计各种各样的“局”,让对手或者猎物一个个地钻进来。

  而从门口野蛮人这本书中,各个混乱不堪,英雄草蜢的线索中,时刻体现出来的是分中带合,合中带分。

  总的来说,这本纪实色彩浓重的商战小说,把我们带入了那个go go year的浮华黑暗一角。随着收购的进展,每天都有新的人想加入进来,也有老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退了出去。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对于多线路的描述,令我啧啧称奇,虽然我一再地使用混乱不堪一词,但那只代表主人公们的生活和勾心斗角,而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阅读流畅性。从目录前面,冗余的人物关系名单就可看出,这场世纪收购所牵涉的面之广,这不仅仅是RJR纳贝斯克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战争,也是华尔街之间、华尔街与大企业之间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战争。从一个杠杆收购引发的导火索开始,到最后的收尾,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收购实例,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在掩卷之余,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命题,如果RJR这样的收购发生在中国,最终会以怎样的结果收场?政府是否会借助行政管辖的权利对此事作出判决?民众是否会以请愿的方式对这此收购严加抵制?这么大一笔钱,究竟会以何种方式进行融资?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说,华尔街的金融完全是源于个体活动范畴内自下而上的自利行为。当然,既然是自利,那么贪婪就无可避免,但是如果从好的方面来说,自由、创新这两点是无人能出其右的,而这两点又是华尔街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两个制胜法宝。

  把法律交给政府、道德交给媒体、金钱交给企业,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大家都能认同的东西,在实施过程中注定是条崎岖不堪的小路

  小记:最后提一下20周年版的翻译。说到这件事情,不禁想起,自己曾经读过最早的翻译版本,但是可惜的是,我翻了大概两个篇章之后就被书中拗口的人名和扭捏的翻译所打败,遂作罢。想来这已经是发生在3年前的事情了,感慨一下,时间真快,呵呵~~~~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五):闲话《门口的野蛮人》

  其实是一本很多人都读过的老书了。看这本书跨了一年,上一次翻开,还是去年8月一个闷热的晚上。作为一名在国企上班、6点就闪人的老宅男,晚饭无聊的趿拉着拖鞋,进了中财后面大钟寺城铁旁边的COSTA COFFEE,一边翻着,一边心想国企的生活也真是不错啊,舒服,呆着挺好……这时候电话响了,现在公司的HR说,明天你来终面吧。尼玛啊刚刚培养出对国企的热爱好不好

  怀念住在学校边上的日子,学校里漂亮师妹多的乌泱乌泱的啊唉。扯远了扯远了。

  由于对交易细节没有做更多的查证,本文闲扯的基础仅限于这本书。

  (一)关于内容

  这本书把历史上最有名的杠杆收购,即KKR收购纳贝斯克案,写成了一个好读的故事。80年代,美国生产奥利奥饼干、乐事薯片和骆驼香烟的纳贝斯克公司,因为食品和烟草业务的充裕现金流,过着非常不错的日子,直到它的CEO决定发动一场管理层收购。华尔街当时的知名机构几乎都卷入了这场收购,竞购者大概分成四组:聘用协利(雷曼兄弟前身)做顾问的纳贝斯克管理层、杠杆收购大佬KKR(80年代,这些公司还没有被称为PE)、第一波士顿和它拉来的投资者、KKR的对头弗斯特曼(中途退出)。经过激烈的角逐,KKR队在与管理层队的最后较量中胜出,以108美元/股,总价250亿美元购得纳贝斯克。

  作为一本畅销的商业图书,《门口的野蛮人》的落笔的重点是人物的活动和对话紧张气氛的渲染,着重展现的是谈判、谋划的过程和各方的活动,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不能指望书里展现太多的技术细节,开篇就放一堆财务报表的书估计也很难畅销。还有一本写单笔收购交易的畅销书也不错,关于米塔尔收购安塞乐交易的《冷酷钢铁》。

  关于这笔交易的数据和技术性描述,主要集中在“尾声”和“后记”两个部分。

  (二)关于杠杆收购的争议

  交易发生的时点,正是杠杆收购活动的顶峰。除了这笔巨额交易不断登上诸如《时代》等重量杂志封面之外,美国业界当时已对杠杆收购本身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反对者认为,杠杆收购创造的“价值”只是增加收购者的个人财富,对于企业本身或整个商业社会并无好处。

  抛开复杂的技术名词,杠杆收购大致就是收购方大量举债、用各种借来的钱购买企业的交易。重要的可能有两点,一是杠杆收购中收购方借钱的数额一般远远超过自有资金,偿还有压力;二是成功的交易里,这些债务偿还的资金来源多是被收购公司,两种方式比较常见,一是将被收购公司分拆,出售部分甚至全部资产,得来现金还债,二是依靠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还债,前者可能更多一些。

  抓住杠杆收购的上述特征,至少能够部分理解杠杆收购遭到反对的原因。杠杆收购者向公司董事会推销方案的核心是“改善”二字:通过分拆出售“改善”被低估资产的市场价值,通过更换管理层“改善”经营,削减成本,提升盈利。听起来这当然不是坏事,但收购者不是慈善家,“改善”终究是为了先将收购中借的债还本付息,还完债后再尽可能多的取得属于自己的利。“改善”可能将一家运营情况较为稳定的大企业拆解的支离破碎,也可能在严厉的降低成本政策之下大量裁员或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于是在被收购企业的一般员工和社会公众眼中,杠杆收购的结果就是好好的企业被拆碎,原来温和的老板换成裁员专业户,而这一切只换来与他们无关的、少数人的财富。

  任何一笔交易都会招来利益损失者的反对,杠杆收购也不例外。

  (三)关于本交易

  野蛮人在书中即是指代伺机收购企业而“不管人家愿不愿意”的收购者们,在本书出版后这一释义被广泛接受,并且外延有所扩大。

  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罗马帝国衰亡史》时,曾在序言中对Barbarian即“野蛮人”一词做了专门讨论。“在古代史中,罗马人把帝国以外的民族一律称作野蛮人,这显然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因此,后来在英语中Barbarian也具有了“非罗马人”的含义”。

  KKR作为在收购阶段的胜者,其实并没有那么“野蛮”。其一,KKR最终报价低于对手4美元/股而获得董事会的支持最终胜出,其方案的合理性功不可没:承诺只出售纳贝斯克不超过20%的业务基本保持公司完整、书面承诺股东收到25%利润、给普通员工充分补偿。作为正式的方案,这些承诺确实是以诚意和周到的考虑打动了董事会。其二,KKR在最关键的融资能力上完全过硬,高达200亿美元的举债,过程算是干脆利索。

  (四)交易之后

  之所以称说KKR是“收购阶段”的胜利者,是因为收购之后的事情并不太顺利。总结下来内外因素都有。

  “内因”其实触到了杠杆收购的基本问题:被收购企业在沉重的债务压力下,不得不大力削减成本,但偿债压力过大,管理层很可能做的“过头”而犯错。本案中纳贝斯克被收购后的新任CEO为了提高现金流以偿还债务,一方面提高产品售价,另一方面削减营销费用。由于奥利奥饼干、乐事薯片等著名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这两项措施短期内有效,但时间一长,即使是最忠诚的消费者也会转向其他品牌。

  “外因”包括收购后垃圾债券市场整体恶化,货币环境趋紧导致再融资困难,竞争对手、也是更加强悍的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趁机将万宝路香烟降价以打击纳贝斯克的烟草业务等等。

  最终这场收购盛宴在光环退去之后,KKR最终在这笔交易中算是勉强盈亏平衡。

  (五)关于几个人物

  1、罗斯约翰逊:枭雄的AB面

  约翰逊是纳贝斯克的CEO,收购的发动者,喜欢私人飞机和名车豪宅。多数的评论已经给他定了性:“一个贪婪的、奢侈成性的管理者”。交易过程中,《时代》把他的照片登上了封面,配上的标题叫做“贪婪的游戏”。

  约翰逊的喜好“奢侈”确实属实,但这只是A面,他的性格中存在着非常令人折服的另一面:心胸宽广、天性乐观、极少动怒、大而化之、慷慨大方。事实上,他的B面颇具大将之风,王侯之气。

  几个简单的事例就能反映他的性格:输给KKR是他职业生涯的终结,意味着他在商业世界彻底出局,而他能第二天就心平气和的到机场迎接前来接管公司的KKR的人,而且衷心对胜者表示祝贺,毫无成见,这种气量绝不是能装出来的,也不是普通人能有的;交易结束20年后,痛骂他的那期《时代》杂志依然在书架上摆着,可能是好大喜功者的做法,却更可能是能容下批评者的行为;约翰逊喜欢奢侈,更喜欢把奢侈的享受分给他的朋友和团队,湾流喷气机和高档公寓大家有份,并不打算独享。

  更重要的是,约翰逊的奢侈是建立在他对公司的卓越领导之上:先有公司稳健的业务发展和良好的现金流,再有烧钱的公司飞机和公寓。拿公司的钱大手大脚虽然不是值得赞誉的做法,不过先能挣后能花、为公司挣的钱远远比花的多,应该也不算什么罪大恶极之事。

  2、弗斯特曼:坚持原则的魅力

  弗斯特曼不是主角。

  弗斯特曼领导的公司当时在街上也颇具实力和影响力,弗斯特曼本人不喜欢KKR,痛恨垃圾债券。作为核心商业价值的信奉者和这一原则的坚持者,他认为垃圾债券支撑下的杠杆收购除了让少数人发财之外,并不能真正创造价值。在这场交易中,他不是主角,但他做到了坚持原则。

  弗斯特曼出于“不能输给KKR”和“不能缺席最大的杠杆收购”两个理由加入了收购战,他当然很想拿下。但是无论胜利本身的诱惑或是投行的游说,始终没有让弗大爷改变不用垃圾债券的原则。在付出了大量努力之后,弗斯特曼发现必须使用垃圾债券才能筹到足够的杠杆,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退出。

  为了原则的重大放弃和牺牲利益,值得收到一点尊敬。

  3、马赫:隐忍和坚持的力量

  马赫更不是主角。

  他的身份是第一波士顿并购部门的主管,在克拉维斯和几家顶级投行CEO级别的人物中间,这个职位显然不会特别显眼。马赫当时的处境非常困难:作为后备的继任者,马赫在前两名主管离开后开始负责第一波士顿的并购部门。而离任的两人,则是当时华尔街如雷贯耳的顶级并购大佬,是他们支撑了第一波士顿的并购部门,离开时也带走了大批优秀员工和重要客户,给马赫留下一个烂摊子。

  马赫一面需要苦口婆心的劝每一个职级的员工留在第一波士顿,另一面需要拼命寻找新客户支撑部门业务。加入纳贝斯克争夺战的初衷,可能仅仅是为了避免自己的部门被彻底扔进垃圾堆。作为后来的仓促加入者,马赫带着第一波士顿拼命的搜集数据、设计方案、寻找任何可能的投资者,试图赶上投标的截止期。输在起跑线上的第一波士顿当然不会有最后的胜算,但还是拿出了像样方案让投标进入了下一轮。这支“配角”队伍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竞购失败之后,内外交困的马赫依然坚持着,而且结果不错,第一波士顿的并购部门当年在街上依然跑在前面。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六):人生境遇 无法揣测

  本文写的是一个小烟厂从最初建立都被资本吞并的全过程。

  这个小烟厂的起身也是普通的小作坊,当时一个人改进了烟草的方式,使得烟草大卖,最后成立了烟草公司,成为了全美最畅销的香烟。

  接着就是衰落的过程,其实万事万物达到顶峰之后总是免不了会出现这个问题。

  就是时机的错过,和管理层的混乱,以及内部争权问题。

  首先是时机问题。这家烟厂并不能很好的抓住每一个时机。最开始是因为国家对于香烟的禁令,因为抽烟和癌症被证明了某种关系,所以国家不再允许烟草厂做广告。所以,这个时候的万宝路积极地开拓了海外市场,虽然国内万宝路还不是第一名,但是海外却攫取了最大的财富。这是这家烟草公司因为本身镇子里的人守旧,不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东西,所以导致他们的香烟跟不上时代,海外又丢失了大量的资产。最后被万宝路在销量上远远地超过。

  其次是管理层的混乱,这个可以说可以跟内部挣权问题放在一起。因为烟厂的继承人相继一起死了三个,所以公司聘任了一个年级比较大的ceo,但是这位ceo的野心很大,不愿意权利旁落,所以就导致公司内部的几个继承人互相争斗,在烟草销售的环节上搞手脚,而真正为了公司好的人却得不到重用。最后年界60岁的现任ceo只能继续当他的ceo,而下面的人继续战斗不止。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来说,这种内耗对于企业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但是恰恰它就不幸地发生在了这家烟草公司。

  到了中期的时候,公司开始改组,收购了北方最大的一家消费品公司。

  当时原本的管理层不得不把位置让给对方公司,这位管理层与对方约定好,可以活得公司三个荣誉主席的位置,在当天的辞职演讲上,该高管慷慨激昂地说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在演讲完在后台哭泣了起来。现任ceo违约不让他当荣誉主席,他拿着当时谈条件的录音作为威胁,成功的夺得了席位。

  合并公司的原本CEO也不是好惹的人,他与现任ceo之间的战争愈演愈恶劣。

  他们一个周末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泛舟,一个喜欢呼朋引伴结交各种人。

  原本ceo也是一个狠角色,因为现在的公司被烟草公司合并所以原本公司的高层丧失了很多的权利。他开了一个小型的派对,给每一个人发一个牌子,上面记了几个数字,分别是,他们曾经被别的公司收购最后反而吞并对方公司的时间。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现任ceo威尔逊做派蛮横,更是在无烟雪茄的问题上得罪了所有的董事。最后他争取不到股东的选票,最后只能自己辞职,让一切都不那么难看。而原本的ceo约翰逊顺利地又吞并了一家管理层。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七):新版门口的野蛮人感受

  3周前,收到了华章经管重译的新书《门口的野蛮人》20周年版,几年前曾经看过该书的旧译,本以为新书无非纠错顺句之类的无所趣意,勿需费心阅读,略翻数页后,新译作对这场20年前事件的重绘和译者的用心,不得不让人正襟危坐,重新审视杠杆收购领域曾经最为辉煌的故事。 在这场充斥着欺骗、贪婪的杠杆收购中,华尔街玩家,就是书名要描述的哪些野蛮人们所代表的资本本性表露无疑,这些野蛮人所追求的只是快速的增值;而公司的管理层和创立者这些“公司人”的愿望是基业长青,他们为股东负责是公司真正的主人;不过,也有令人意外的时刻,在这场kkr主导的收购之战中,本来目标不同的两种人居然会在人类本身的贪欲下,成为一个潜在的共同体,一切源于,获得公司股权或者期权后,可以产生巨额的财富。 原因在于书中写道“首席执行官通过杠杆收购明白了2个道理:第一,积累巨额财富不是靠工资或者奖金,而是持有股权;第二,杠杆收购不是获得公司股权的唯一方式,股票期权也是。” 杠杆收购好坏的意义和价值确实难以判断。好的案例无非在于,收购方再次转手后,获得巨额的资本回报;而管理方通过持股或者“金色降落伞”等类似的制度安排,也能分得一杯羹。这似乎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皆大欢喜的结局,而失败的案例没有人愿意去思考或者回忆。 华尔街是一个健忘的地方,在本次收购中的所罗门兄弟、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从来不会考虑公司长远的前途,而只是争论应得的手续费、咨询服务费等等华尔街的模式真正的价值可见一斑。本书也是了解这些投资银行真正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因此,重读新版译作,唯一不同的感受是,以前只是想通过一个案例了解杠杆收购的一个全貌,而现在更看重如何对企业进行估值和管理运营,并坚定的认为,这才是核心。这也是判断一次杠杆收购能否成功的真正关键,因此得到的体会很难说是更进一步,只是对事件过程中华尔街的资本理性认识更加清楚,规模越大,华尔街收取的服务费越多,而公司背上的负债越沉重,迟早有一天会压垮这个目标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故事最大的收获在于,当你了解了资本人或者公司人真正的需求和利益来源的时候,可能你更加能够准确的评估资产和公司的价值。特别有意思的是,书中记录了当时在评估公司的时候,收购方与巴菲特的一段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基本道出了投资的真谛。 巴菲特对这家烟草为主营业务公司的评价是,由于拥有稳定的现金流,是极好的收购标的,但是因为它是向用户兜售“癌症”这种死亡的门票,所以巴菲特本人没有兴趣。显然这是满足巴菲特认为好的标的的几个条件:有丰富而稳定的现金流;在烟草行业中有强大的定价权优势,也就是巴菲特常说的护城河;另外公司负债与长期国债利率的比较有优势。 其实几年前,巴菲特本人对于杠杆收购领域还有更为准确的评价。巴菲特认为,要避免从杠杆收购公司手中接收企业。因为,这些公司更关注的是退出策略。因为大多数杠杆收购公司对公司的运作,不是为了让企业真正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仅仅是为了钱,这也正是野蛮人们的本质。 很多时候,杠杆收购所扮演的是公司杀手的角色。这些野蛮人,一般看重那些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比如在公共事业领域或者消费领域,这些企业一般有隐蔽的、潜在低估的资产、或者更大的成本约束空间。 当发现这样的企业后,杠杆收购公司会去寻求企业管理层的协助,看是否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公司的潜力所在和提升估值的真实空间。如果管理层乐于合作,那么可以通过利益捆绑的方式成为共谋。如果管理层拒绝,那么久踢开这些人,强行收购公司并将管理层扫地出门。 这个时候,野蛮人们开始了他们所谓的管理。出售哪些之前看重的优质资产,换回现金偿还收购欠下的债务,赢得去多元化经营的美名。更换一些屠夫形的管理层,这些人大多数是外行,运用裁员、削减激励等措施,严格的控制成本。从而在债务负担减少,市场估值提升,或者经济周期良好时段,再次出售公司的股权获得暴利。 从杠杆收购公司的操作方法来看,基本上是在压榨一个公司的积累。他们就像吸血虫一样,吸干宿主的一切,宿主没有用的时候将其抛弃,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样就不难理解,巴菲特为什么厌恶杠杆收购公司,也从来买有从这些人手里买过一家公司。 对于杠杆收购,没有那么高深,其实就是收购方使用一定的现金比例入股,辅以通过借贷或者发行有价证券筹集另外资金的方式获得标的物品的所有权,然后通过重组公司业务或者改善经营,挖掘出公司潜在的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估值后,再出售相应的股权获得快速的高投资回报。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及80年代杠杆收购在华尔街的神话,杠杆收购许多成功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成为许多投行和公司高管的巨额财富来源之一。 但请不要认为,杠杆收购是多么高深的事情。就你我个人来讲,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在中国各地。个人房地产交易,其实就类似杠杆收购。个人通过部分首付,然后通过获得银行借贷,获得房屋所有权后,一方面开展租赁的经营,另外待房价抬升后,以更高的溢价出售房产以获得资本收益。华尔街刚刚收购这帮人干的就是这个工作,只是他们会用看起来更迷惑人的有价证券资产组合来描述,规模更大而已,从而可以解决所谓的银行家或者投资银行家的各种贪婪需求。

  微信公众号:xiongmaolicai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八):读《门口的野蛮人》

  自从去年年底宝能系收购万科的消息传出,“万宝大战”成为舆论热点,吸引了全社会的眼球。从王石的情怀到资本的野蛮论,各有说辞,个中细节不足为外人道也。但这肯定不会是个例,资本与实业的碰撞或融合是他们天然的属性决定的,这场戏20世纪80年代已在美国轰轰烈烈的上演过。这本《门口的野蛮人》详细的叙述了80年代末华尔街最大的一起杠杆收购案-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作者并没有给杠杆收购做任何粉饰,直白的揭露了收购各方在金钱与声望的驱使下如何完成并购,以及野蛮收购以后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逐步拆分与没落。

  全书将近1000页,并不算薄,它从本书的第一主人公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罗斯 约翰逊的发家史说起,充分展示了人物背景。约翰逊是个销售奇才,但在出道前6-10年在会计的位置上默默无闻,直到他转到销售的职位后,人生突然顺风顺水;靠着自己出色的销售能力以及在纽约上流圈子的混迹,不到几年就成为了标牌公司的CEO,接着在标牌被纳贝斯克收购后,他又神奇般的扳倒原CEO,成为了纳贝斯克-标牌集团的老板;接着又促成了纳贝斯克这个食品公司与烟草巨头雷诺兹的合并收购,约翰逊又凭着自己的左右逢源在18个月内踢走了集团CEO,顺利上位,充分展示了他能折腾、会折腾的特点。交代清了公司于约翰逊的背景后,就会发现约翰逊最终促成这次杠杆收购可以说是必然。

  这里简单说下什么是杠杆收购,华尔街的金主(包括投资银行、垃圾债券发行商等)联合公司管理层通过借债的方式将公司整体收购,变为私人企业;接着投资方通过企业整合、拆分变卖、抬高股价后再卖出取得巨额利润,这个过程中华尔街银行家、公司管理层、董事会各方都能赚的盆满钵满。在企业估值明显偏低的80年代,这样的收购十分有利可图。所以当约翰逊几经斟酌最终决定进行杠杆收购时,这次即将成为史上最高额的收购马上吸引了华尔街大批投机者,简直是一块大肥肉。

  接着书中详细的记叙了收购过程的每个细节。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几家投机方如何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的相互竞争,充满了算计、欺骗、威胁、利诱,可以说非常赤裸的写出了华尔街投机者的真实面目,让人读来非常唏嘘,每一次收购的完成,华尔街挣得几十上百倍的利润、公司管理层与董事会各个成为亿万富翁、股票持有者赚得丰厚利润,看似皆大欢喜。但看回公司本身,收购后管理层大换血、业务被拆分变卖,公司由于背负的巨额债务无力再关注产品与营销,逐步的被再次收购,最终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这个美国前50名的企业逐步没落、消失。每个人都赚钱了,只有企业作为一个实体付出了代价。

  美国向来是宣扬自由市场的国家,亚当斯密说自由市场经济的魔力在于每个人在只考虑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同时可以达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但杠杆收购的出现似乎并不符合,就好像自由市场也会经历周期甚至崩溃,杠杆收购可能就是自由市场在不断自我学习强化以及自我更新过程中感染的病毒吧。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九):揭开杠杆收购的真相

  江山/文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够使公司在强烈竞争环境下还依然持续产生强大的获利能力,这无疑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个人而言,财富积累永远是奋斗的理由,不论多么地阴险或者狡诈,毕竟这是一个只看结果的年代,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幅收购油画正式展演。而企业的那种获利能力随收购者的来访愈发强悍。

  虽然笔者拿到这本书已经有20多天,但迟迟不敢下笔,总觉得这本书太厚重了,里面承载的东西不止是我们这些小辈能了解的,而且还是发生在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更加怀疑高处不胜寒的财富堆积是否真的就是那般激励,野蛮并毫无人性。也许阅读会让我们了解那场最为著名的雷诺兹-纳贝斯克并购战争,但其中那些来龙去脉的真相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或者实践。在寻找更多的野蛮人时,也在不断地把自己包裹成近似财富的追随者,让资本性的本质贪婪地吸吮大脑中的财富意识,重新审视杠杆收购的精彩与完整。

  书中首先为我们引出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门口的野蛮人"其实就是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从而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1988年的集团争夺战。从标牌公司到纳贝斯克再到雷诺兹,每一次联姻都是因为约翰逊先生的传奇性格决定了这一个团队的成长与发展。接下来,KKR为了重新夺回在当时那个领域的霸主地位,不得不打败那些所谓的竞争对手。从此,一个个资本家的发家史正式记录那些杀人于无形的规则中,风声水起。

  从第12章开始,这些野蛮人在华尔街肆意流窜,各种收购信息被泄露,财务运行开始疲软。到18章的兵临城下,最后一次收购价成为命运决战之巅,匪夷所思的收场,出人意料的结果,比类型小说更加紧实有力的情节,让我们在这次杠杆收购再一次领略全球金融中心的魅力与疯狂。关于这次收购,说白了就是一帮高级经理人在华尔街银行家的帮助下,用贷款从公司股东手中收购公司股票的做法。看似简单却藏有不为人知的真相,原来财富的积累不光是通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去创造出的工资和奖金,而更多的则是持有股权和期权的选择。

  步入90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华尔街野蛮人已经走向衰落,而留给他们的也只有更加疯狂和贪婪的新一代。也许掌门人时时在变,但唯一不变的却是通过杠杆收购而积累财富的本能。全书通过这个点来告诉我们一个新的世界,杠杆收购不仅仅在美国,也在中国,就在我们身边。所以与人有关的情节都必须引人入胜,把故事演给我们看,一出纸上的金融战争。

  《门口的野蛮人》读后感(十):蛇已经死了,它的尾巴还在动

  ——读《门口的野蛮人》

  触摸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的经济脉搏不是任何一个对国际形势、对经济起起落落都热衷的人们所能做到的,更不要说普通民众。那么今天绝对是个例外,因为触须世界里,那些停搁于表象世界的,关于对经济对博弈的种种听闻与揣摩都能在《门口的野蛮人》这一完完全全地影像化并真实化的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从而也使任何一个普通的阅读者都能够通过这样一次简单之简单的阅读而轻易获得那些曾经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事实。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的企业并购狂潮,或者说是由专营投机的金融大亨们自导自演的骇人听闻的疯狂游戏,而游戏的最终结果是他们或者各得其所,或者一败涂地,或者……只是当浪涛与浮华烟消云散之后,当参与者的成败荣辱都将被尘世遗忘之后,还有谁会记得那场风风雨雨曾经怎样影响了华尔街的整个金融经济运行轨迹,如何制约了每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又怎样极其严重地威胁到任何一个以薪酬谋求一日三餐养家糊口的普通劳动者。

  那是一次可怕又可悲的杠杆博弈游戏。任何一个卷入其中的人与集团都无法全身而退。而这本《门口的野蛮人》恰恰就是把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这一80年代最大资本并购案例的细枝末节,以及这一游戏的法则与游戏中大小玩家的手段、伎俩等种种淋漓尽致地再现的文本。其中不乏缜密的商业伦理、公司理财以及投资银行学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还揭露了这场博弈中交战各方不仅仅是为了争夺一家大公司,更多的是为了争得既得利益甚至是整个华尔街的统治地位。

  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阅读。不论从视觉冲击还是从思想认知。扣人心弦的故事演进过程中,也让读者见识到高层社会交际、博弈、谈判、智慧、技艺的种种,并从中得到很多过去的工作和学习所不曾涉猎的知识。这本身已经完全超出了今天大众阅读者对文本的期待。

  在本书的最后,20年后当记者再一次采访到挑起那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业事件的主角约翰逊时,他一厢情愿的侃侃而谈:“那些股东们呐,他们依然喜欢我。这场收购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太棒了。”他无心之失的辩解甚至从来不反躬自省的轻慢举止实在令我愤慨。而只有曾任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首席执行官的史蒂夫戈德斯通说出了所有的事实:“自从那场收购结束后,这家公司给每个在它身上倾注了心血的人带来的只有痛苦。”

  于是,我笃信了“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门口的野蛮人”的说法。

  合上书,似乎还有一种惊秫在心——蛇已经死了,它的尾巴还在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