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憩园》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憩园》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8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憩园》经典读后感10篇

  《憩园》是一本由巴 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7.00,页数:1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憩园》读后感(一):憩园之二死

  前前后后读完了憩园,小说不长,中篇几十万字,平平淡淡的叙述氛围之中却又时而泛起波澜,尤其是在后半段,当杨家小孩娓娓道来自己身世后,一而再再而三事故袭来之时,就像是幽静恬淡小河舟船,时不时竟被怪异妖风摇晃。这晃荡说大不大,因为实在是没有对整个小说的氛围营造造成剧烈影响;但说小也不小,因为毕竟是对小说的发展有了影响了。

  印象深刻的两次晃动的变故,有二死。

  其一是杨三老爷的死讯突然被告知一事。这不仅使小说中的"食客"我被震惊了,小说外的"看客"我,也惊诧了。虽然两个"我"可能多多少少也料到了这个"罪恶至极"的人的下场不会太好,但没有预想到的是,作者竟会如此之快便安排了他的死期,一切都是匆匆忙忙,而且对此没有正面的描写。不仅杨三老爷的死讯是毫不相干外人多次打听才被知晓的,甚至如果尸骨遗骸没人问及的话,都不会被人们关心。若是反观以前杨三老爷的浮华豪奢生活,这是何等凄惨啊 !

  再者就是憩园小主人的死讯了。虎少爷的死同样是来得十分突然,在憩园主人面临我这个"食客"即将离别之际,整个憩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气雾,猛的,被用力撕开了一个豁口,之后,整个小说的情感走向发生变化。虽然老姚和太太尽力掩饰哀伤,可酒后真言,难以克制,终于,老姚这个憩园主人在送别我的那天早上没能支撑起来,只能由太太来延续这种本该是另一种忧伤的憩园气氛。而"我"和憩园的其他非主人之辈,却是有着和憩园主人不同感受。虽然在刚听闻噩耗之际,"我"作为老姚之友还是感到痛苦惊愕的,但随后"我"也说了,过几天,我也会和下人们一样觉得"报应分明"的。这便又是不一样的情感了。

  巴金在这里,便戛然而止了。在"我"离开了憩园,离开了这个洪水变故的地方时候,只提到了曾经杨三老爷寄居的大仙祠,如今同他的身子一样,碎成了渣滓了。

  《憩园》读后感(二):命运在自己手上

  "世界生命里,最富有悲剧性格的是爱。爱是幻象的产物,也是醒悟的根源。"

  巴金的这一篇《憩园》。姚诵诗人性中有太多权利欲望,其太太昭华有自己的灵魂却泯灭于琐碎现实,其独子小虎一直被家人溺爱都没能长大,杨梦痴的人生充满谎言,杨小少爷则有自然亲情之心……所以后来小虎溺水而亡和姚诵诗的教育有莫大责任,昭华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出路日复一日寂寞下去,杨梦痴只能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终得疾病而死也只能怪自己,倒是杨小少爷以一颗天真自然之心还有一片未来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不好的现实你应当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应当将其蜕变成好的现实。

  《憩园》读后感(三):关于艺术虚构与现实生活关系的探讨——读《憩园》

  《憩园》是巴金先生最后所著的小说之一。

  《憩园》作为中篇小说,相对于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的《雾》、《雨》、《电》而言似乎名声不大,但实际上《憩园》并不逊色于前二者,与《第四病室》、《寒夜》并称为人间三部曲。《憩园》创作于1944年,共三十六章,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诉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

  此书以“我”为线人,一步步勾勒出故事轮廓。(下文所提及的“我”均指黎先生。)我在外面混了十六年回到抗战期间变成了“大后方”的家乡来,可是我却像个异乡人,没有稳定的食宿。有一天就在我埋头逛街的时候,我意外地遇到同学姚国栋。他辞官回家后便靠着父亲遗下的七八百亩田过安闲日子,并在五年前买下了杨家公馆。在得知我目前的生活状况后,他邀请我到杨家公馆(他家的憩园)里暂住一段日子,提供安静环境叫我写小说。

  一进门,我便被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吸引过去,他缠着要折花园的一枝茶花,可被众人阻挠。而后经过一番接触,得知他是原先公馆主人之一的杨老三的小儿子(寒儿)。但仍旧不大清楚事情的由来,我无法按捺自己的好奇心,从杨家公馆的仆人和小孩的身世上了解到:杨老三曾经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靠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财产吃喝嫖赌,最后钱花完了,就开始典当妻子的陪嫁品。妻子以为他在外面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加之以维护夫妻间临近崩溃边缘婚姻,便无所怨言地献出自己仅剩的首饰,可后来发现杨老三在外头租了小公馆包养情妇。这么一来杨老三彻底失去了妻子和长子信任,即使他到死的那一刻也没能得到他们的宽恕

  可杨家小孩是一个例外,他知道父亲过去做了很多错事,但不至于大义灭亲置之不理。况且父亲并不赞成卖掉公馆,因为祖父在生时说过不能卖公馆,但当时他已经败光了所有家产,在家已无权势。到后来被赶出来,小孩四处找寻父亲的身影,知道他喜欢憩园的茶花便每周摘取一枝给他,知道他病了便欲请假带他去看医生。面对如此懂事的孩儿,杨老三实在不忍心一再拖累他,于是选择出走,四处游荡,只要不让儿子找到便可。

  在这一系列真相被挖掘出来的同时中,我(黎先生)在杨家公馆憩园里也看到了朋友姚国栋和他妻子万昭华以及原妻遗子小虎三者性格冲突带来的家庭矛盾。姚国栋生性自负,对小虎管教疏忽,而作为后母的万昭华多番劝告丈夫得不到理解。久而久之,小虎终日沉迷于生母家的赌局,吃喝玩乐。最终,暴戾自负的性格把小虎推上了死亡的道路

  短短的几个月,我看到了两个家庭的变化,看尽了人情冷暖。随着我的离开,故事也走到了尽头。

  贯穿全书,杨老三是一个深入人心传奇人物。而艺术与生活的冲突、融合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地震撼。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谈谈艺术(文中“艺术”偏向于文学之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第一,艺术源于生活。人们都说,文学是作家白日梦,而“梦”的根基就是现实生活。作为游离于现实与幻想两个境界中的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并将某些深刻的记忆转化为作品素材相信是著下精彩作品不可或缺的一步。无论从人物原型还是故事情节上,《憩园》都说明了这一点。

  对杨老三传神描绘的背后是巴金对真实生活中的五叔的深刻认识。所以,不可否认杨老三的原型就是巴金的五叔。他是巴金第二个祖母唯一的孩子,长得清秀聪明,加之以官僚地主封建家庭的环境,祖父溺爱他。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学会了许多事情,嫖、赌、吃、喝,无一不精。渐渐,他花光了祖父的钱,开始拿他妻子的陪奁换钱花,在外头租了所小公馆与意中人过上了小日子。可他不久就因为骗去妻子的首饰无法交还,引起妻子大吵大闹,终于在祖父面前露出马脚,现了原型,被祖父训斥。甚至到最后因为被赶出家门,无法谋生,四处偷窃被拘捕于牢狱之中。在一个被批注上改造意义的地方,五叔的惰性怂恿他以装病逃脱劳役之苦,可也正是如此在狱中感染了疾病,不久后死去。

  这些情节仿佛跟书中杨老三的遭遇一模一样。确实,它就是由巴金本人离乡十九年后返乡参加五叔的葬礼回忆起五叔的一生所联想到的。不是架空的虚构,而是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交接下的真实的触觉。同时,这个故事在相近的背景下不断地影响着下一代人,姚国栋的儿子小虎。姚国栋就像是巴金的祖父,而小虎则像是年少的五叔,他们又在上演一出活生生的家庭悲剧。因为无知的溺爱和宽恕,许多人的人生却似无条件的代入一般,一代又一代,一步步沉沦,造成不可估量震撼

  第二,艺术高于生活。巴赫金认为:虚构之所以是必须的,是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作家才能展示他认为有价值东西简单地说,艺术不纯粹是生活的复制品,它有自己的精神内涵和意义,超越生活而存在含蓄体现对生命和人生的态度

  在人物原型塑造的基础丰富周围环境,使故事更具戏剧性,情节上更引人入胜。从《憩园》的写作背景上看,除去杨老三和他的情妇在现实生活中有相近的原型人物外,姚国栋、万昭华、小虎、杨家小孩、杨老三刻薄的长子等都是虚构的人物。且不说其他人,就杨老三的长子而言,他在整个小说中体现的是与传统的孝义背离的鲜明性格。之所以这样设计,想必是想印证一句已久为流传的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现实生活中五叔的儿子对于自己父亲的态度并没有那么决绝,最多便是无所谓生死、不关心罢,但绝不会当面恶语相加,做到赶出家门如此恩断义绝。所以,巴金先生坦诚,他正是想通过这么一个人物说出自己的心声:不必受封建礼教的桎梏,秉承愚孝的陋习。从小说到现实生活穿插了两个时代特点,封建势力在当时已经成了纸老虎,它不可能强迫大多数年轻人在愚忠愚孝的招牌下牺牲自己所宝贵的一切。因此,也为长子苛刻言行的存在增强了可能性必然性。另一方面,长子的疾言厉色俨然激化了读者对杨老三过往所作所为兴趣,从而引起读者对他现在的“可怜”与将要被挖掘出来的“可恨”两者间相互抗衡的情绪起伏。

  还有一个关键的虚构人物,那便是杨家小孩。一个失败的父亲,怎会有个如此懂事的儿子?巴金说:“我创造他,只是为了帮助杨老三。”确实,有了这样一个小孩,作者更容易把杨梦痴的性格写得明显。没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领都使不出来。儿子爱父亲是人之常情。可像“寒儿”那样依恋父亲、原谅父亲、痴心盼望父亲会心转意、苦苦地四处寻找父亲、一心一意要改变父亲命运,这就不是“常情”了。没有杨家小孩的固执与仁爱,杨老三的过去就不会如此细腻地被外界所感知。同样,没有这种多角度的描绘和紧密联系的人物烘托,这个故事不会如此发人深省第三者视角,加之以侦探似的笔法阐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回忆。

  之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这与其表达方式以及表达的内涵有着密切联系。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想象和虚构之所以必须,是因为其补偿了现实生活难以实现和难以满足的欲望和理想。《憩园》是巴金的现实生活与幻想的结合,其结局可谓是与五叔本人的收场有着明显差别的一次对现实生活的改编,微妙而真实。表面上,它貌似应该是两个家庭的悲剧,杨老三死了,小虎也死了,没有丝毫明亮感情色彩。但相对于现实,杨老三的死并无五叔那般广为人知,在杨家小孩和一般人眼中他仅是失踪而已,没有找到父亲的“大喜”,亦没有失去父亲的“大悲”。五叔可看作是“无儿无女”,而杨老三却有一个爱他的“寒儿”,这两者微妙的差别,由故事中到故事以外看到的是人间亲情温暖残余,对物欲横流的世界的沉思。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更符合真实的“大团圆”结局,没有太过形式的哀悼,只是平静结束罢了。

  第三,艺术与生活交融,两境难辨,共鸣更深。前文所提及的“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早已为众人所知。而笔者一再探讨此,皆因书中所著甚为扑朔迷离,一时难辨何处为虚构、何处又为现实。所以笔者认为,这着实可谓是艺术造诣的最高境界。《憩园》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以旁人的视觉解说故事的由来,而却又给人一种“我”就是我,“我”不是我的错觉。当然,前一个“我”指代黎先生,而后一个则是指巴金先生了。对于这一点,巴金先生也提及过:“黎先生可能是我,也可能不是我”。

  之所以说“可能是我”,这是从小说的某些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细节分析得出的结论。巴金先生从前也常在朋友家中做“食客”,他也曾改名“黎德瑞”……这些生活细节都与小说中所言吻合。除了从小说创作的背景中能够找到大量巴金先生的足迹外,人物性格更是直截了当表现了他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憎。

  其中,较为明显的有两处。其一是对金钱看法。黎先生在得知姚国栋不听妻子劝告,依旧我行我素放纵儿子小虎任意妄为后,一下冲动说出了埋在心底逆耳忠言:“……你以为赵家现在有钱,那么他们就永远有钱,永远看着别人连饭都吃不饱,他们自己一事不做,年年买田,他们儿子、孙子、曾孙、重孙都永远有钱,都永远赌钱、看戏……吗?你以为我们人吃的是钱,睡的是钱,把钱当作父母,一辈子抱住钱啃吗?”此言何其慷慨激昂?其实,这不仅仅是黎先生对姚国栋的一番劝告,更是巴金先生对现实社会的愤慨。对于五叔的死,他并没有怀旧的感情,因为这个结局早已料到。但五叔死了还有千千万万个“五叔”,他们继续走着五叔的路。有些地主靠着剥削越来越富,越无顾忌地作威作福;有不少人仍旧把金钱看成是万能的宝贝,为了它他们甚至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仿佛一个个都成了金钱的傀儡。巴金先生见到了过去的幽灵,出没于现时的生活中。然而,他仅能借黎先生之口来警醒这一类人。此刻的他便是黎先生,黎先生就是他。

  至于另一点便是对乡土的感情。黎先生说过关于“那个有钱的叔父”要“卖掉的房子”的话,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个唯一可以使我记起我幼年的东西也给他们毁掉了”。这其实也隐藏了巴金先生的个人情绪在里面。“憩园”其实是他家花园的名字。在他再次回到成都之时,儿时生活的憩园已经不在,而道路、店铺也俨然不同于往时。正如小说开头所言,这是我生长的地方,可是这里的一切都带着不欢迎我的样子。周围环境的巨变使失去了对故乡应有的归属感,只剩无法言喻的怀旧情怀,剪不断,理还乱。

  纵观全书,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情感,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点。但为何又说“我”不是我呢?巴金先生说道:“甚至在二十年前我也不会温情到他那个程度,为了迁就心地单纯的杨家小孩,居然心甘情愿把拯救那个无可救药的寄生虫的担子跳到自己肩上”。确实,在现实生活中鲜有陌生人愿意无缘无故地给予他人帮助。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自己仅是一名寄住朋友家的食客,即无权,又无势,终究是心有余力不足。这一点又是合乎常理的。

  但无论黎先生是不是现实中的巴金先生,这种扑朔迷离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读者去思考更深层的东西:造成一个人命运波折的是什么?也就是,艺术在这里超越生活而存在的意义。

  《憩园》读后感(四):《憩园》总评

  《憩园》单论构思,无疑具备了一流小说的潜质。曲折的情节在平淡的气氛中缓缓展开,完全可以慢悠悠地娓娓道来。

  作者在小说开头部分的几次虚写颇有意境:刚到达憩园时,看到的“怪癖”小孩要“我”帮他折花的事,虽然令人好奇,但轻描淡写,分寸把握得很好;主人热情的接待,舒适的环境,一切似乎无比和谐,但与家仆们的谈话仿佛撬开了主人家庭中,和谐的表面下痛苦与不安的一角,但也是一闪而过,注意力立刻随着主人的探望而转移。这是很好地初步引入矛盾的写法。

  可惜作者把持不住,很快便把“大仙祠”交代了出来。这本身倒也没什么,但是杨家孩子和老人在大仙祠里的一段几近于肉麻的对话,可谓败笔。我觉得这可能会让很多读者失去对杨老汉父子的遭遇感情上的共鸣。杨家的描写虽然是本书的核心之一,但不能不说是失败了——至少在我眼里是失败了。

  作者陷入了多重矛盾:杨老汉到底是可恶还是可怜——如果说仅仅因为他的悲惨现状,而不去追究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败家行为的责任,这是毫无道理的。他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如果家人还是毫无怨言地接受他,那就等于上天给他的惩罚,很大一部分却落到了他无辜的(同时也是他恶行受害者的)家人身上。这是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读者所难以接受的。反观杨老汉的妻子在整个故事中的做法,可谓仁至义尽,尽到了一个妻子能尽到的所有责任;最后采取决绝态度,可以说是她的基本人权。杨老汉的长子,虽然行为“过激”,但是要看到,这“过激”既是对父亲真实的愤怒的流露,更是为了保护他母亲不得不如此。杨家孩子(次子)的立场,理性、成熟得有点不合情理——一般成年人很难达到,也许很多“洞悉人性”的作家也做不到。相反,“我”作为一位作家,理应是整部小说中最明白事理的人,这件事上的想法、评判,却非常简单愚昧。

  写姚家内部的时候,作者对姚太太的描写传神而可信。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女性,姚太太知书达理、和蔼可亲。作为丈夫的贤内助,把一个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有难以解脱的苦衷。所以“我”向她表达理解之情后,两人仿佛成为知音。这可以说是买点,不能不引起读者无限遐思;但两人又很自觉地把一切理性地限制在友谊的范围以内。可以吐露却无法倾诉,可以精神上支持却无法给予承诺——这种微妙的精神出轨,被作者用各种手法(语言、肢体动作、眼神、写景物——睹物思人、“我”的思绪。。。)成功地传达出来。但描写的分寸把握得很好。总而言之,在做着笔下,一个引读者敬慕的姚太太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塑造的姚先生的形象,大体上也是可信的——一个行动上大大咧咧的人,在有些事情上很糊涂(小虎的教育问题上),但是仿佛在某些方面有很明白事理(对太太的爱,对潦倒的“我”才华的赏识,特别是救助前屋主杨老汉)。但是细节欠缺,比如对小虎的教育问题,对姚先生内心真实想法的揭示(从而会导致对他性格的揭示)还不够深入;反而因为作者在对话中总是急于给“我”大段独白的机会,更加破坏了对他溺爱小虎的心理进行展现的机会。于是姚先生的形象仿佛多少飘在了空中。

  这也暴露了巴金的一大缺点:有时会不善于倾听;特别是急于推销自己观点的时候。

  《憩园》中,“我”被定位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姚太太也点出“我相信你们小说家看事情比平常人深得多。平常人只会看表面,你们还要发掘人心。。。”一开始,“我”似乎真的是目光犀利,可惜当各种隐情都被我发掘出来后(不过只跟人谈几次话就行了,未免简单得有点像现代的RPG游戏),“我”就开始变得幼稚。可以找到问题,但看不到本质;还心存幻想,不切实际地憧憬,并根据这幼稚的指导思想行事。但是这种小说毕竟终究要进入一个死胡同的——作为一个穷困潦倒的小知识分子,自己尚且寄人篱下才能有些许舒适的生活,又有何力量去帮助苦难深重的人呢?作者似乎多少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不给小说中“我”一个实践自己幼稚计划的机会——某种意义上挽救了整部小说。

  巴金的毛病就是抒情太直白、经常让人觉得多愁善感。可以说《憩园》的素材不错,构思也颇具匠心,情节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最后部分的处理)。可是具体到写作技巧上,明显逊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在今天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艺术性不够,这点上,作家自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但无论如何,巴金还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因为他的作品最有良心。他的作品中永远有一个自责的“我”,这些我在鲁迅的书里看不到(永远在骂别人),在钱钟书的书里看不到(别人都不如他聪明),在沈从文的书里更看不到(他甚至不给别人指责他的机会,已然成为一个老滑头)。。。巴金在这点上是清醒的,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可爱、可敬之处。因此,我从来将他看做中国现代文学的良心。

  《憩园》读后感(五):浅析《憩园》中的昭华的人物形象

  《憩园》这部中篇小说是巴金先生后期的代表作,也是先生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成文于1944年作者与爱妻萧珊在“花园小憩”蜜月之时。也并由“花园小憩”四字中取出二字,“憩园”来作为小说的题目。

  《憩园》可以说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也可已算是独立成篇。在1940年完结《秋》后又经过四年,作者的创作技巧日趋成熟,思想内涵也更加深邃、全面。《憩园》一改《激流》中非此即彼的风格,它更深刻的表现出人性的复杂,用剧中人物的既可恨又可悲来批判吃人的传统制度,,更真实,感情也更加强烈。

  《憩园》的结构是很巧妙的,采用复调的手法,以现在憩园主人的儿子小虎的生活状态来解释憩园原主人杨梦痴的悲惨下场,又反之于是小虎将来命运。深刻的剖析了旧中国那种“福荫后人、长宜子孙”的大家庭思想模式弊端。应该说也不是作者刻意安排,因为这种现象在当时实在比比皆是。

  巴老总说:“我不是艺术家”,这句话我们既不能理解为是他的自谦之词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而是表现出了巴老的意识风格的基本要素。他只是不会去极力的修饰词语玩弄技巧,刻意的追求文学技巧在他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读《憩园》时绝对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女人,一直穿浅色旗袍配绒线衫,脸上一直带着笑很好亲近的相当漂亮的女人。文中的“我”会这样说:“她每一笑,房里便显得明亮多了,同时我心上那个‘莫名的重压’也似乎轻了……是一副使人眼睛明亮的图画罢……”

  她是憩园新主人的第二任妻子万昭华。文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善良,当听人叙述杨梦痴的堕落过程和对憩园的珍爱后,发自内心的说想要把憩园还回去,虽然她跟本做不了主。她善待下人,尽心尽力的想要教好丈夫前妻的儿子,极力想和丈夫前妻的娘家交好,及时换来的总是冷漠与鄙夷。她不常说话,但多一出口便很经典。

  “写小说的人都怀得有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不然一个人的肚子里怎么能容得下许多人的不幸,一个人的笔下怎能宣泄许多人的悲哀?”

  “我相信你们小说家看事情比平常人深得多。平常人只会看表面,你们还要发掘人心。我想你们的生活也很苦,看得太深了恐怕还是痛苦多,欢乐少。”

  “人世间的事情纵然苦多乐少,不见得事事如意。可是你们写小说的人却可以给人间多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

  这些话个人推测是萧珊对巴金先生讲的话的加工版,正因为这样的一些话加上巴金先生的一些思考,《激流》中的觉新便免遭死亡厄运。一如巴金先生在书中设置的作家“我”将笔下的那个善良的瞎女人和车夫的原设悲惨结局改成充满光明希望的结局。

  “我奇怪人对人为什么要这样残酷……为什么人对人不能够更好一点,一定要互相仇恨呢?”

  “宽恕第一,何况是对待自家人。”

  “你们是医治人类心灵的医生。至少我服过你们的药。我觉得你们把人们的心拉拢了,让人们互相了解。你们就像在寒天送碳,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

  “要活得痛快点,活有意义点……帮助人,把自己的东西那给人家,让哭得发笑,饿的饱足,冷的温暖。那些笑声和喜色不就是最好的酬劳!”

  昭华太善良,所以说得出这样的话。可是她也太软弱缺少气魄,她的视野太小缺乏反抗精神,她的太多想法也难以付诸行动,她走不出自己不知不觉为自己设定的命运。不会做一个即使前途一片迷茫但仍带着热切理想出发的娜拉。

  《憩园》中另外也出现了几位女性,比如杨梦痴的软弱没主见的妻子,还有他很有人情味儿漂亮但贪图享乐富贵的情人老五,小虎仗势欺人飞扬跋扈的外婆,作者所用笔墨极少,却将人物形象勾勒的极致。

  与《激流》中的女性形象相比,昭华不像琴和淑英那么果敢,满载着激情与梦想。没有鸣凤破釜沉舟,宁为玉碎的勇气。她同可人的瑞珏一样,善良、贤惠、宽厚待人、忍气吞声。被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们,尔虞我诈的伪善们摧残着。这些并不能抹杀她们的可爱之处,不要对作品中的人物太过苛刻,在昭华身上我们要寻找的是她的人性的光辉,和间接体现出的那位世纪老人的人性光辉。

  参考文献: 《巴金小说艺术论》 袁振声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年11月版

  《还魂草》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4月版

  《巴金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 1988年1月版

  《憩园》读后感(六):求解!!!

  《憩园》巴金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图书馆挑这本书,是因为单纯觉得书很精致,漂亮,就想借来翻翻,看下能否看得进名家的书。花了几个小时,看完,颇有感触,又不知从何说起。 杨梦痴,第一次这个名字出现在那棵茶树上,我以为这不是他的真名,心想,谁会取这样的名字。诚然,并非如此,读到文末,我觉得这名字可能的寓意是这个人物的一生吧,也可能是这小说的一个浓缩,痴人说梦。 最后的落款是1944年,在这之前,我真的分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时期的故事,有点像近代,又有点像现代。小说的主线围绕作家黎先生寄住在朋友家憩园写小说,碰到的事,包括朋友的家庭,杨家少爷的回忆,明明都是很平常的家事,平铺直叙中又有悬念,环环相扣,让人不忍释卷。小说看完,我有一些不解一直盘旋在脑海里。第一,作为父亲,作为丈夫,杨梦痴是不称职的,甚至令人可恶,可是作者通过描写三少爷对他父亲的深刻感情,反而对这个恶人有了一丝怜悯之心,我就问自己,一个一直在犯错的人,凭什么得到黎先生,他朋友及昭华的可怜,我能想到的是,可怜的应该是三少爷吧!第二,黎先生对昭华是什么感情,作者的对黎先生关于昭华的心理描写都是非常澎湃的,她的一颦一笑,她的寥寥几句话,都能拨动他的薪心弦。同时,我也非常同情昭华,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作为续铉的妻子,丈夫很爱她,丈夫前任的婆家很厌恶她,甚至不惜用教坏自己外孙小虎来诋毁她。因为丈夫对她无微不至的爱,加上她本身的性格,使得丈夫对小虎的纵容让昭华很纠结,很矛盾,很痛苦,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每次写到小虎的顽劣,都会为昭华揪心,感同身受。第三,有一个情节,杨梦痴的情妇,后来寄了几万块钱的支票给他,在商场遇见的场景,他说:反倒是这种人更有情意,是要表达什么?!整部小说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旧社会的封建思想?三少爷对父亲的纯粹亲情?还是小说就是作者内心矛盾的另一种体现,或许他自己也没想明白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