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干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干法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0 20: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干法经典读后感10篇

  《干法》是一本由[日] 稻盛和夫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干法》读后感(一):“工作”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场修炼

  “工作”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场修炼

  《干法》稻盛和夫 --Jill

  稻盛和夫 先生的这本《干法》写的浅显易懂,其中的道理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实践。虽然如此,但是书中的一些论述还是给了我不少启示

  序言PXXII

  “心理还是不愿工作,但为了吃饭又不得不干,抱着这种心态,很多人都希望工作轻松而又能多种赚钱。不想受企业约束,只重视私人活动时间,只想埋头于个人兴趣,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富裕时代背景之下,深深渗透到了年轻人群体当中。”

  现在的中国,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生活在上海的孩子们家庭背景也越来越好,大家都不单单是为了生计在工作。这样的前提下,事情也会有两面性

  对于因为家庭背景好,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玩乐的年轻人来说,任何一份工作都只是混日子罢了,他们比起工作会带来的精神快乐或者挑战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可能;他们更在乎自己业余生活中吃喝玩乐。工作与他们,越轻松越好,工资高与低?其实很多年轻人也都已经不在乎了,不过是多点零花钱或者少一些罢了。

  对于特别清楚自己一生需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特别清楚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工作的付出,就不单单会把工作当做工作来看,更多地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这是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也是相吻合的。所以现在的世界,不断地涌现出不少年轻有为有理想,有创意,又有实干精神的新一代富豪。他们通常都是有着很强的社会使命感,他们通常都非常非常非常努力。他们聪明有钱,比普通人都更努力。这条基本是全世界新富豪都有的特征,和我们通常会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没关系。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优质的教育

  005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006

  “劳动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008

  “出色的工作为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

  013

  “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理由吧,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声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

  关于第一章内容。我最深的感悟是:工作其实就是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一样。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就正吻合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件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能力,真正了不起的人面对不管大事小事,都会以同样的态度和精神去面对。同样工作,因为它是一件持续长久的事,可能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加上随机的挑战性的大事来组成。所以如果可以出色完成工作的人,那么他的人生怎么可能会是失败的呢?这样的人有毅力去面对长期的事,有执行力去完成不管大小的事,有能力去克服各种挑战。所以,如果能把工作也当做一种修行来看待,那么这真正是最考验人的一项修炼,能通过的人也势必会是强大无比的存在

  064

  "你说你也想让自己的经营有余裕,但是怎样做才能使经营有余裕,方法千差万别。你的企业一定有适合你企业的做法,我无法教你。但是经营绝对要有余裕,你必须自己认真去想,认证去思考,这种思考是一切的开始"

  这是第三章内容中,最让我有感触的一段话,在稻盛和夫的后续中也有被提到。这句话中最触动我的是“方法千差万别”,是的,每个人的人生,遭遇的事情都是千差万别的,有经验的人能给遇到的永远都是他们的经验以及正确方向。现在的人总想着要是有人可以替我出主意就好了,或者是不是有人可以给我一个完全的方法。这样的人我的感受是:他们放弃了自己生活的主动权。让别人来代替自己思考,真的好吗?如果别人给了你建议,你真的会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实施吗?如果做了,结果并非是你想要的,那么你会抱怨么?如果成功了,这又真的是属于你的选择下的成功吗?你真的明白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建议吗?另外我想说的是,没有谁可以真的对你自己的事情感同身受,因为外部内部的条件都太多,千差万别的可能也会产生,其实并没有谁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现在所处的环境,所以如果是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抉择,请一定要想清楚这“千差万别”的方法中适合自己的那个。

  084

  “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台平凡,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所以,最终留在公司里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的,头脑迟钝的人”

  091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达到目标过程太长,也就是说,设置的目标过于远大,往往在中途就会遭遇挫折。”

  099

  “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104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111

  ““理想归理想,现实只能到此为止了,已经做了充分的努力,就到此为止吧。”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就一定会放弃最初的目标”

  关于第四章的内容,其实第一句话我是有一些异议的。我觉得稻盛和夫先生想表达中心思想更多的是,人不应该眼高手低,或者不应该太过于高估自己,做人踏实脚踏实地,任何事一步一步来,并且坚持到底才是最重要的。诚然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聪明的人,但是却鲜有成功的人。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因为觉得自己先天的条件很不错,而忘却了后天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就如同爱因斯坦所言“天才是1%的天赋+99%的努力”如果你的天赋都只埋没在思考中,想象中,不去实施,那么这一切都只会是美梦,和我们的生活并不会产生任何交集

  所以工作中,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信念,就去坚持就去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稻盛和夫先生也有在书中一一提到,比如分割目标,让目标具有挑战性等等,这和我们之前学到的目标管理SMART法则是有着相同核心思想的。

  155

  “在项目构思的开始阶段我会借用乐观派的力量,让他们当牵头人。但是,当这种构想进入具体计划时,再全部为头乐观派就很危险。因为乐观派的动力容易失控,陷入莽撞,或误入歧途。不过一位谨慎也不行。这些人在设想的困难和障碍面前,往往鼓不起实施的勇气,所以计划一旦进入实行阶段,又要回到乐观轮,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关于第六章,涉及到开拓新事业的部分,稻盛和夫先生给到的建议是“乐观构思,谨慎计划,乐观实行”。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

  全书读完之后,对我个人来说,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的确是打开了另一个关于“工作”的定义。我们通常都会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千里马还需伯乐”等等。当然一个人的运气,机遇相当重要,不过耐得住寂寞,努力着眼于当下的工作确实大部分人所做不到的。心思单纯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进入到“心流”状态自然也会更容易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自己的心洗净掏空,好好着眼于每一件小事。

  《干法》读后感(二):职场人的干法

  很久没有一本书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干法》做到了。《干法》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对书愈发挑剔的我一口气读完?

  火车人来人往,总算买到了靠窗的位置。以前没有买到靠窗的位置,总会和别人换,喜欢靠在窗前,低头埋首看旅途带的书,在眼困体乏之间,抬头看看窗外,思考也就随着远去的景物发散远方。

  《干法》到了忍住不看,就希望找个合适的时间,好好看看这本书。静静翻开书页,一个叫稻盛和夫的人,一个叫张旭明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遇了。

  稻盛君写过很多书,由于都是写给企业家高管们看的,所以如果你身边不是很多企业家高管朋友的话,能接触到他的书也是有限。不过有一个系列在朋友圈很流行,就是《活法》了。

  《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要如何地活着,人应该树立怎么样的人生态度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购买。《活法》的姐妹篇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干法》。

  倘若说《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态度问题,那么《干法》探讨的就是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的问题了。同样地,《干法》也是写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的,但是我看完后,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实在是浪费了,我认为更加适合正在职场奋斗屌丝们。

  1.人为什么要工作?

  刚看到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是愣了几秒,我还特意看看书名,以为买错买了成功学的书了。确认无误后,带着怀疑眼光小心翼翼地看每个字词,看看一个曾经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工作,得到一般的答案不外乎是为了食物,为了名为了利。但是稻盛君的回答有逼格: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认为工作能锻炼人性,磨砺心志的。我看到这,瞬间觉得稻盛君不是一本人,格局眼界非常了得。于是迫不及待继续往下看。

  2.如何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磨练心志,万一从事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怎么办?岂不是由磨砺变折磨了?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稻盛君给的的建议是让自己喜欢所从事的工作。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呢?那就是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变心态。由于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让他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很难的。别说喜欢,不消极怠工已经是很好了。然后这种心态去工作,是无法投入工作的。改变心态是投入工作的最快的方法。

  再则就是成为“自燃人”。稻盛君说人有三种,即点火就着的“自燃人”,点火也不着的“不燃人”,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人”。自燃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概念,因为我就是一个自燃人。让自己燃烧起来可以搅动一切。

  3.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咋一看,似乎很承重的话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身边的环境变得不再努力工作。稻盛君指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

  看完这句,压力迎面而来,但也有一丝惊喜,因为我又找到一条卓越道路了。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能做到的有多少人?但是能做到的觉得是卓越之人。

  我曾在所在的公司,包括现在的公司,都不提倡艰苦工作。公司大环境没有努力工作的氛围,你也不好意思努力工作。公司的新人也就没有机会积累努力工作的资本,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同时,我们的时代到处充斥着矫情做作、好吃懒做的社会风气,工作也是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能够下班正点走是王道,回去加班那不好意思了拜拜。所以提倡努力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4.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曾经我还一度认为不应该追求完美,至少完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曾经做过咨询顾问的同事建议我写方案先不管完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说。互联网思维狂刷朋友圈,工作也讲究迭代优化。我也在这种工作理念中慢慢妥协,不以追求完美主义了。

  可是稻盛君却主张完美主义,理由也很简单。

  一个产品,一项工作,只做了99%,如果1%出了差错,所有一切全部泡汤,这些太常见了。

  那怎么做到完美主义呢?稻盛君建议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做到“有意注意”,并在平时不断练习,养成习惯

  最后,就是要舍弃“最佳”,追求“完美”。“最佳”是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起来是最好的,在低水平的群体中也有“最佳”。“完美”具有绝对性,不同别人比较,依靠身价值而定。

  《干法》用简单的文字,诉说着深刻的思想,简单的道理。因为干法简单有效,倘若能认同稻盛提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干法一定干出一番新天地

  《干法》读后感(三):日本人的工作观——当工作成了信仰(内容梗概)

  友人到日本求学,虽厌于日本人的冷漠和对华歧视,却也惊佩日本人工作的“不要命”。《干法》从日本人自己的视角阐述了其工作观。稻盛和夫说极度愚直,努力的工作,上天也会降下奇迹。这似有一丝宗教信仰的意味,不过,人追求信仰为的也不过是内心的安宁平和,如果能在这种愚直的工作中找到价值感,找到平和,何尝不是从个体到社会的幸运。在方法论方面,稻盛和夫提出“想”的重要性。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想去解决”,不断的强化这种愿望,将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能激发创造力以及注意到平时无法注意的细节进而得出解决方法。其次他还提出要追求完美主义。关于这一点,考虑到讲求阴阳调和中庸之道和力求极致之美大概是中日文化的分水岭,我自己也抱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态度去看待其“完美”的诉求。无论对错,只是一个优秀公司运营尚且有其公司文化,一个崇尚完美的国度何其可怕。

  《干法》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所有的话语几乎像似洗脑的言语,充满了宗教性的朝圣,笃定的认定一切。

为什么工作

  工作是一种修行,提升自己的心志。出色的工作只有出色的人才可以完成更加努力的工作可以消除我们平日的烦恼,工作会变得有意思,也会获得别人正向的评价反馈不体验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就不会抓住真正的幸福,不幸的都是幸事努力工作的彼岸使美好的人生

如何投入工作

喜欢上自己的工作,迷恋自己的工作,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倾听产品的声音,若工作中遇到困难,应该走到产品中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成为自燃性的人,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站在更高和更远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成就自己的工作

不断的树立高目标必须不断的想,怎样能够实现高目标做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断持续坚持的力量反省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儿从应该达到未来的某一点儿到算 >> 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 >> 考虑用何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勤奋工作,比什么都重要。选 择不同的态度,走不同的道路,到达的终点也会大相径庭,无论人生还是生活,都是同样 的道理。

完成出色的工作

  《干法》读后感(五):干法的核心还是活法

  每当看到职人无所事事的刷手机,服务人员懒散傲慢的爱答不理,我都认为他们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但还要勉强死撑。结果就是不想干,但不得不干,还干的不快乐。

  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于面前的职业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于是大部分的职人就混的个普通平常。并不是我们没有机会拔尖,扪心自问,还是我们没有把事情做到最好吧。

  最好不是完成任务,不是通过审核,不是达到要求,最好是在你所属的环境范围内让其它人望尘莫及,把其他人甩开千里。举个例子就是羽田机场的清洁工新津春子,她能够准确快速地分析出污渍的产生原因和组成成分,然后从她那80多种清洁剂中选择性地使用,她能根据不同清洁剂对不同污渍的祛除能力,以及在不同材料上的作用特点,进行选择与搭配,新津春子把自己清洁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转换到我们每日接触的工作中。记得有位新人到岗,我和她说过这样的话,“excel是不是可以优化,让阅者了然;文件写作是不是可以达到文采奕奕,让读者欣赏;工作处理是不是可以快速、高效、解决问题,不给上司下属制造麻烦。”如我对新人所说,我们是不是做到了每次及每日的提升与进步,哪怕给excel的不同分类项目上个底色,这都是在探索让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按领导要求就可以了”“这是行业共识的啊”“差不多就行了”,其实这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状态,没有将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升到极致的高度,践行匠人思维。极致与匠人思维是在打造器物的过程中差一丝毫厘都是对自己信仰的亵渎,而我们早已没有了这般的苛刻与严谨。态度的不够坚定,意志的不够强大,其实就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而让自己变成了温水里的蛤蟆,濒死,将就,差不多的那一个。在一次次的差不多之后,我们也就变弱了。

  干法的核心还是活法,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其实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人生最难回答的问题,因为都怕那一诺之后的苦与难,在那付诸一生的宏大面前,我们都会变得怯懦。有的人一生也没能给自己一个答案,我想要什么,我怎么活。

  《干法》读后感(六):不想工作的来看啦,老稻教你创造奇迹

  老稻就想告诉你两件事,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普世观念中,工作要么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干;要么是希望努力工作,让公司上市,分得无限财富,然后退休享受。总之,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荣誉、保障,以及,不再工作。

  但是老稻告诉你,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圣经上说,亚当和夏娃被上帝赶出吃喝无忧的伊甸园,不得不开始工作,所以西方文明中认为工作是对人的一种惩罚。而在日本观念中,努力工作是获得尊重的方式。但是由于近期西风东渐,日本民众也有了和西方人一样的思想,才会变得不爱工作。

  老稻还说,工作能带给你很多,以他自己的例子,先是以工作改变了自己命运,而后靠着努力工作创建了京瓷这家大公司。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工作是一种修行,借着这种修行,能获得人格的提升,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

  如果上面你认同,可以看下面了,下面是老稻的工作方法论,也就是干法:

  1、热爱自己工作

  2、设定高目标

  3、坚持不懈

  4、不断创新改进

  5、追求完美

  详解一下,要充满对工作的热情,去工作就好像去谈恋爱;要设定一个高目标,世界第一,服务全人类,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人类的强烈的意愿能让很多事情变成现实;每一天都拼尽权利,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每日必前一天创新一点,改变一点,不断积累,将实现重大变革;产品要完美,从内而外。

  老稻在历次演讲中,都讲了自己听松下新之助演讲的故事,经营之神讲水库理论,让公司经营留有余裕,台下观众问,那应该怎么做才能有余额呢?松下说“你得去想啊”。观众们以为松下是忽悠他们,笑声一片。然而老稻听懂了,你得去想啊,某件事情做不出,不过是你没有去想,你的愿望不够强烈,当你日思夜想的时候,也就是能够实现的时候。

  老稻自己的数次实验突破都是这样,看似巧合,实际正是在坚持不懈中,日思夜想中,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突然出现,这在民众口中叫做——————奇迹!

  《干法》读后感(七):当我们在讨论工作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人,为什么要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钱而工作?为了更多的钱?

  也许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好在,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向智者借鉴思考,比如,向身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

  通读全书,稻盛先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怎样理解呢?也许一个经典的故事能给它更好的诠释: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项研究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在这里接受上帝的爱,心中就会激动不已,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瞧,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然,不同感受,也会带来不同的格局和未来。三位工人结局如何?不知。但对待工作的态度像极了第三位工人的稻盛先生,从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变成了经营之圣。

  一个人一生可以有很多种追求及欲望,但终其一生,目标终究是为自我实现,即“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而工作,恰好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极好的方式: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适应力,沟通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决断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而展示出来的价值也会不同程度上得到公司,社会乃至国家的肯定,这份肯定,也终将成为我们自我实现的阶梯。

  不管过去我们是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人的消极看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应向第三种工人学习了: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能力要用将来时。 “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 ”

  “先是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年,然后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 “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一路走来,稻盛先生正是通过这般的想法在工作中自我实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骄傲,又怎能甘于落后?也许我们成不了经营之圣,但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做到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在讨论工作时,我们在讨论什么?谈论目标,谈论欲望,谈论自我实现的自己。

  《干法》读后感(八):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如是说道。的确,芸芸众生是为了利益而如此奔波忙碌,从古至今,到东方到西方,就连丘吉尔也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大概这就是我们只能是芸芸众生,而不是稻盛和夫这般哲学家的原因。

  我向来讨厌鸡汤文,在刚读下去的时候我在书上标出的都是一些我觉得文章逻辑和语言上一些奇怪的地方。越读下去越了解他就越得承认他好厉害。发生在他身上的都是奇迹吗?我不由得如此感叹。稻盛和夫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信,这两家公司又都进入世界500强!2010年日本首相鸠山选中稻盛作为拯救日航的恺撒。要知道,日航都已经申请破产了啊,稻盛他居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使日航结束亏损,并创造了最高的利润。而且他居然没有要薪水!也就是说一个快80岁的老爷爷辛辛苦苦奋斗一年加班到深夜,真的不是为了钱啊,他真的不是为了利益。就连他开创第二家企业也想只是降低日本百姓的通讯费用。请问,你是来拯救世界的吗!

  一开始他还同我们一样,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对苦难,也觉得劳动是一件讨厌的事情,刚毕业的时候甚至都不容易找到工作,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公司还总不拖欠工资。我们大部分人应该会选择向他的同期好友一样离开另寻其他出路吧。然而他留下了,觉得既然无法离开,那就开始埋头工作吧。日本人所说的埋头工作那可真是要了命了,直接住在实验室,废寝忘食,还订阅最新的美国专业杂志的研究论文,一边翻字典一边阅读。机会从来都不是给无准备的人,大概是神灵也不忍他如此刻苦下去,他无意间踩到了松香就以此研究出了新型陶瓷,就这样拯救了公司。当时世界上除了爱迪生的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出了之外,就是他研究出了。一个门外汉,也没有像样的研究器械,没有一起研究的同事,这其中他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呢!当书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开始担心他没有时间去谈恋爱,最后会不会结婚。瞧,我已经变成了俗人,担心这些物质啊爱情啊之类的。事实证明,上帝会给勤奋的人最好的安排。

  稻盛和夫最让人惊讶的地方恐怕是他会给自己洗脑,洗涤和拷问自己的灵魂,一旦发现自己有贪图享乐的想法就谴责自己。像一个苦行僧般对待自己,节约,自律。我们小学的时候便在课本上学到“吾日三省吾身”,然而在自己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后还会如此每日反省么,反省自己是不是还有邪念,想要获得世人的褒赞,自己的动机是否还纯粹。中国儒者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后当你真的有能力做这些的时候,是否还有初心呢。

  这本书里的干货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我们曾熟知的,只是我们做不到,只是我们视而不见。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认真的去做。当然,即便我们做了,我们当然成为不了稻盛这样一名企业家哲学家,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开始学习他的理由。

  1. 真心的去热爱工作,做一行爱一行。

  2. 对每一件事开始认真,用心,刻苦。

  3. 不断的给自己设立高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

  4. 坚持,持续,事情总能见到转机。

  5. 追求完美主义,重视小的细节。

  6. 跳出思维的固定圈,多创新。

  7. 热情最重要,端正态度和工作方法。

  想要做什么事儿那就去吧,就算是煮一辈子的米饭,做一辈子的木匠,一辈子朝九晚五的上班,只要坚持用心的认真去做,那这就是匠心。在这样的社会依旧沉下心来去读一本书,种一亩田地,那你跟稻盛和夫也没有什么区别。先把拯救世界的事情交给别人吧,咱们先拯救自己。

  《干法》读后感(九):就像老年物理学家只致力于发现宇宙终极真理一样

  1.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企业家。虽然如此,这并不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 2. 本书最大的问题是表达。我从书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推断稻盛和夫先生有一个圆润完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本书在表达这方面内容时太过谦抑和含蓄,以致于读者没办法拼凑出先生的三观。这对于一本宣扬观念的书来讲是非常致命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庖丁解牛般地去抽丝剥茧,而只是去堆砌原则和态度,很容易变成心里鸡汤。本书非常不幸地就有这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此看完之后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3. 本书的第二大问题是不严谨。稻盛和夫先生回顾其成功的原因时,做了许多过于简单的归因,即把最后的成功仅归因于自己所说的某个原因。整本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述:“就是因为....我最后成功地....”。我个人对这种单一归因的做法不以为然。位高权重的老先生们也应当慎用这些吹牛式的表达,不然容易误导小朋友。 4. 虽然如此,这本书还是带给我一些启发和共鸣:(1)东西方文化对于工作的不同态度是一个有意思的提法(P8);(2)稻盛和夫先生集中精力思考攻破技术难题时所经历的顿悟时刻,我感同身受(P18);(3)关于工作的良性循环(喜欢 → 埋头工作 → 获得好评 → 更加喜欢工作)的讲法很有启发(P39);(4)自然型、可燃型和不然型的分类很有意思(P51);(5)勇于在“漩涡中心”工作的说法感同身受(P53);(6)单纯追求完美而不去比较的讲法非常同意(P136);(7)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的提法很有意思,虽然我并不完全赞同(P162)。(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 5. 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瑜不掩瑕,不值得读。

  《干法》读后感(十):干法 读书笔记

  这本书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职场书籍,而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帮我们构筑健康、积极、愚直的工作态度。稻盛和夫认为,工作是一种修行,是洗涤灵魂的过程。也是这本书里,稻盛和夫提出了“精进”的概念—一直辛苦的工作,总会让你的技术、思想有所进步。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磨砺灵魂—为什么工作

  1) 在互联网时代,依然需要工匠之心,而长久、持续、努力的工作是缔造匠心不可或缺的过程。

  2) 精进,持续工作能塑造一个人完美的品格和道德水准。

  3) 从古至今,日本人就认为,工作是修行;欧美人则认为工作是谋生的手段。

  二, 向神祈祷—如何工作

  1) 夜晚能听见产品哭泣的声音,你才能发现他的缺憾,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

  2) 极度认真地工作,相信工作现场有神明。

  3) 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向神祈祷,只有尽人事了,才能去听天命。

  4) 愚直、专业、真诚的工作能抵消人性中贪嗔痴这样的恶念。

  5) 悲观的计划,乐观地执行。

  三, 产品也有灵魂

  当你满怀爱意,并且深信工作现场有神明的眷顾,你就会让产品注入灵魂,就会和产品构筑一种奇妙美好的关系

  精进工作的要素

  第一, 精进的内涵就是要让工作变成一种修行。每一个工作者都该像农民一样,在土地上精耕细作,直到获得丰厚的收获。精进是愚直、真诚而专业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是实现人格的蜕变。

  案例

  稻盛和夫刚进入松风工业工作的时候,诸事不顺遂,想到过辞职,但最后还是留了下来,他决定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实现新的价值。那时候稻盛和夫还真的是极度认真的工作,他把锅碗瓢盆都搬到了公司,吃喝拉撒全都在公司里,经常一边吃饭一边做实验。

  咱上次说了,当时稻盛和夫的工作是研究新型陶瓷材料,也算上是世界先端技术了,稻盛和夫就这样艰苦研究,还订阅了很多关于新型陶瓷技术的美国专业杂志来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真的是“痴狂”地工作。

  后来,他果然独立研发出了镁橄榄石新型陶瓷材料,你可能不了解这个东西,但是我告诉你,当时只有牛叉闪闪的通用电气公司有这个技术,除此以外就是稻盛和夫了。

  第二, 相信工作现场有神明。

  这并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稻盛和夫认为,精进忘我地工作会为你的产品注入灵魂,这样你的产品才能趋于完美。他说,深夜能听见产品在哭泣,就是说,你会发现产品包含的不足之处,然后改进他,从而让消费者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案例

  《干法》里提到一个细节。就是在研发新型陶瓷的过程中,稻盛和夫必须解决一个黏性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就说,镁橄榄石这种材料粘合到一起,变成根面条一样才能使用。可是一般胶水沾不上,必须得找一个更坚固的材料。

  有一天,稻盛和夫一边散步一边冥思苦想,忽然走不动了,咋回事,鞋粘地上了,原来,他踩了一觉松香树脂,稻盛和夫立马顿悟,这东西就是最好的黏合材料啊。

  后来,稻盛和夫说,那一刻简直就是神的启示。只要拼命工作,就能获得好运。

  当然,这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现场有神明的含义。

  第三,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灵魂。稻盛和夫认为,充满形式感、精进的工作之后,你的产品就有生命力,如果你听到他们在哭泣,就能感知到他们身上存在缺憾,从而去改善他们,让他们变得完美无缺。

  案例

  有段时间,稻盛和夫发现京瓷的产品合格率很难提高,这时候怎么办?

  他在深夜走进了车间,用他自己的话说,迈开双腿,带着爱意,用谦虚的目光对产品仔细审视和观察,那时候就能听到产品哭泣的声音。然后你像一个医生一样,为他们做检查,给他们治好病。

  当时京瓷接了IBM的大单,公司都很高兴,弹冠相庆,但是等到交货的时候,IBM提出很多产品不合格,是不良品,都被退货,损失惨重啊。

  整个公司都陷入了绝望。这时候,稻盛和夫老师走进了现场,看见技术人员一个个萎靡不振,突然对他们说了句,你们向神祈祷了吗?

  起初大家都很困惑,以为老板走火入魔了,但稻盛和夫反复问大家这个问题,大家慢慢明白了什么。

  稻盛和夫自己解释说,向神祈祷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告诫员工,你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到了尽人事听天命的阶段,如果你们还没有尽人事,就请继续努力。

  反过来说,稻盛和夫认为,只有抱着强烈的愿望,才能获得神明的眷顾。

  如何实现精进地工作:

  1. 愚直、真诚、专业的工作。

  2. 不断树立高目标,不放松任何一丝一毫的进步。

  3. 自燃型人才必不可少,时刻满怀激情,燃烧自己的智慧和劳动。

  4. 放弃感性的烦恼。

  5.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6. 创新从不是一蹴而就能出现的,需要持续改善你的工作,精进努力。

  金句

  守破离这个词语一开始来自于日本的剑道,守的意思是,一开始要听老师的话,努力练习基础技能;破,就是说要不断突破,打破既有的规范,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离,就是当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尝试着去总结规律,实现创新。

  精进、职人精神能塑造你自己的人格。

  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个衰败的企业里,反而清醒了,只是因为不满意就辞职,那今后的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吧,不如埋头工作得好。

  上市是一个起点,上市之后,我不仅仅要为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谋取福利,还要对得起普通投资者,让他们生活幸福也是我的任务,所以我必须比以前更加倍努力的工作。

  你们向神祈祷了吗?

  夜晚,我能听见产品在哭泣的声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干法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