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处有什么》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黑处有什么》的影评10篇

2018-03-08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处有什么》的影评10篇

  《黑处有什么》是一部由王一淳执导,苏晓彤 / 郭笑 / 陆琦蔚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处有什么》影评(一):黑处有啥?导演似乎也不想告诉我们

  这部电影我下了很久,今天才看完。分数给的6,我也不会把它加入我的收藏硬盘里。这部电影年代感强,有很多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一些共同的回忆,拍的很细致。剧情方面的话节奏很慢,剧情起伏不大,可以说基本没有大的高潮,这也是败笔。故事有几要素: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它谈不上是在讲故事,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主旨方面,电影有两条线,一条主线,少女成长烦恼,另一条却是不断发生的杀人案。里面不断的出现跟踪,色眯眯的看,性骚扰等等,体现出那时候压抑下的男人的饥渴,电影似乎有意识的诱导我们,杀人犯就在这群人中,然而到了影片最后字幕君直接来一句凶手于2015年被捕。不按通过前面的铺垫,观众观影思维出牌,莫名其妙。两条线似乎没有关联,也没有交点,显得整部影片只有前半段,没有后半段。

  人物方面,主角,曲靖,一个正值青春期的懵懂而又充满好奇而又被父母学校“压迫”的少女,塑造得很成功,她有抗争,只是不够彻底,但是这种不彻底的抗争才是最真实的。爸爸这一角色,从一开始就是书生气,迂腐,有点小无能,但是也是正直追求真理的人,也是那一堆警察中唯一以证据核心的,但是这人物塑造前面铺垫很多,随着影片戛然而止,未得到升华

  影片让人有点失落,前面有很多铺垫(比如女主角曾收到一个男人的一袋绿豆父亲破案,和那个男生之后的发展等等)以及很多人物的塑造随着影片的戛然而止,说不清道不明,观影人留下很多疑惑,有种感觉事情要开始高潮了,要揭秘了,但是故事就结束了。

  影片其实很多细节却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尽管整部电影基调并不是阴暗风格。敬老院老头叫主角关上门读金瓶梅,然后亲了一口主角还说爷爷喜欢你。还是张雪失踪后,家长不闻不问老师的毒瘤学说。还有电影里充斥着各种色色迷迷的周围群众。让人细思恐极。

  《黑处有什么》影评(二):绕过许多弯路的少女

  这部电影解答了我的一个问题—— 创作者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黑处有什么》的剧本作者就是导演王一淳,80%都来自于她自己的青春期经历。在现场回答问题的时候她说,她的父亲就像电影中一样,是小城镇的知识分子本事不大但心气很高,谁都瞧不上,爱卖弄。而她自己在13,4岁的时候开始质疑身边的许多事,叛逆脑子里很多想法,跟电影里的小女孩很像。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直有种奇妙的感觉,好像真得嗅到了水蜜桃一点点成熟起来的清香

  被大家称为“中国版《杀人回忆》”的原因,就是里面也牵涉到了一个小镇里的连环杀人案。受害者都是年轻女人,被扒光,强奸,大腿上被用刀划上了一个红叉叉。但跟冷色调的《杀人回忆》截然不同的是,这场杀人案从一开始就显得毫不沉重,而更像是一场闹剧。每次有女人被杀,镇上的人都会争着跑去看热闹,许多大妈看完之后连连叫着吃不下饭。它的意义在于—— 赤裸的女人身体有如一个幽深的洞口,让小女孩靖靖第一次意识到了作为女性诱惑力,和男人对女人的欲望,她还没怎么发育,但隐隐约约开始觉醒。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影片的重点——小女孩的生活。90年代的北方小镇,生活单调同时暗流涌动,新的思想开始冲击原有的传统观念男孩们开始模仿香港电影里的古惑仔,带着马仔打架闹事 ,模仿《大话西游》里的周星驰把棍子扛在肩上晃来晃去 ,满口不正宗的港台腔混搭,一个个都看上去好像条狗呀。而女孩们则在自己的房间墙上贴满了窦唯,王祖贤,林青霞的照片,唱小虎队,beyond的歌。而他们面对的,则是习惯了传统观念的长辈们。女孩子不要叉开腿坐在自行车上,不许烫头,生个女儿总是让他们忧心忡忡。而一口山西腔的女老师,在讲台慷慨激昂地念着赞扬雷锋的文章,大家都笑了。我们现在当然会觉得可笑,假积极,被洗脑,但她们就是这么长大的啊。

  当时代的浪潮涌到海滩上的时候,总是年轻的一辈先迎头而上,长辈们难免被甩在了后面,所以隔阂总会出现,不是什么新鲜事。更吸引我的是小女孩对自己女性身份的探索。她模仿自己身边年长一些的女伴,想买胸罩而不是背心,第一次涂上粉红色指甲油,还去理发店烫了头发

  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里离家出走的女伴坐在一面镜子前,平常放学路上遇到的怪叔叔,敬老院里亲了她一口的老头,还有神色诡异的理发师把她团团围住,眼光在她身上转来转去,而她身上有血涌出。女孩惊醒了,发现身下的床单已被血染红。其中的性意识,不言而喻

  而另一个很为影片增色的段落发生在录像厅。女孩一个人买了《蜜桃成熟时》的票,录像厅里,单身汉们抽着烟,带着女友来的男青年情难自抑,不断伸手抚摸。小女孩独自穿过了这群人,坐到了最前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屏幕,看着看着就哭了。脑中闪过一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黑处有什么》影评(三):少女成长的电影跟日本少女漫画一样会成为一种新类型

  这剧情贴了个查案的空壳,更多是家长里短,少女成长,感觉就是导演的个人青春纪念。剧情真没什么意思

  至于演员。女主的父亲这个演员选得太不合适了,其实里面所有的警察角色都不像,在我的周围,这些年所认识的警察,随便拉一个人来演,都完爆这些演员。女主的颜值和《少女哪吒》的女主差不多水平,大概导演是按着自己的样子找的,她当初也没想着在市场上有什么作为,甚至可能没想过会上院线,要不她一定考虑到小鲜肉、小鲜花(不是说非要出名的),就正如《谁不青春不迷茫》、《左耳》。这个看脸的年代,还是一开始就从脸出发比较保险一点。

  这个片子为什么被吹上天?它跟《白雾谜岸》、《所爱非人》这些被吹捧的网大差不多,在千篇一律的网大里,显得有点不一样,至少是像传统讲故事的手法,而非那些追求网感(其实是软情色、暴力、离奇、恶搞)的片子。《黑》的被抬高,只能说明了当下作者电影的质量普遍不高,矮子里挑个高佬不容易。这年头,院线太诱惑,网大够快捷,潜心做作者电影的已经很少,这些也是真正爱电影,想拍好电影的人,但爱跟能力是两码事,我爱美食代表我能做出一流美食,我爱音乐不代表我能谱出一首好曲。拍电影有三种人,一种是天才,一种是努力认真的中才,还有一种就是不认真也没讲故事能力的庸才。

  《少女哪吒》,尤其《七月与安生》的不小心引爆,预示着少女成长的电影跟日本少女漫画一样会成为国产片一种新类型。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欢迎更多的新类型。

  《黑处有什么》影评(四):观《黑处有什么》

  本来是准备第二天周六自己去看,临时师太约了我逛街,就一起看电影。没想到到了才发现包场了,只有我们两个人。看完庆幸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胆小

  电影里出现的时代元素好多,不同时间段的音乐,墙上的海报,新闻等等。我新奇地指着屏幕告诉师太这是王祖贤诶,崔健诶,英雄本色诶!好像是穿越回了那个年代。突然觉得,电影可以带来这样的感觉真好。

  女主角一直被爸妈嫌弃轻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还不如是一只狗。而这种封闭式的管理对我而言很有体会,我的初中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以至于说关于那时候的想法感受是想不起来什么了,只有墙上的刘亦菲海报了。

  电影恐怖地方在于经常会用诡异的音乐像观众提示什么,甚至于会让观众用犯罪人的视角来。小女孩觉得身边每个人都很可疑,到底是她自己的敏感神经,还是事实就是如此呢。

  那是一个谈性色变的年代。女孩的家庭避讳谈性,可是社会上的人明暗都在沉陷于这个。女孩拿着月经带玩都会被打,可是并没有人告诉她为什么不对。爸爸是一个合格的警察,可是他也有这很多家长的通病,霸道,不问原因,自以为是。女孩在敬老院的遭遇,翻字典查强奸(这个我也有过),看关于怀孕的书,在强奸杀人案的发生中开始了自己对性的启蒙。

  张雪真是一个很成熟的女生,也许她年纪本来就大,算不上成熟。她喜欢红楼梦,喜欢表演,喜欢橄榄树,那么文艺浪漫的女孩啊。中间师太猜测她可以会死,结果真是这样。可是我们看到结尾也没看出来女主协助张雪逃跑这点。

  喜欢女主的男生真的是好青涩我的天。看到女主收到情书那一瞬间觉得我的青春原来真的过去了。当年的悸动心跳都好久没有感受过了虽然我还是那个我。

  《黑处有什么》影评(五):一部披着犯罪悬疑外衣的青春犯罪片,黑处是少女成长的未知地带

  只花了三块九毛八看的电影,对于那些总拿值不值得回票价来衡量一部电影的观影者来说,我这次不用说肯定是值回票价了!就算先不说电影怎么样,就冲着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奖,就冲着姜文的那句“少有的那么沉着、那么坏、那么荒诞的作品。”我觉得就已经值回这三块九毛八了!

  好了,说回电影,最开始本片拿奖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中国版《杀人回忆》”,强奸杀人案,90年代的真实展现,悬疑,犯罪等等标签,这次去看的时候也以为是暗黑悬疑侦破系的,所以一个妹子问我电影是讲什么的适合她看吗,我说应该不合适你,你还是别看了所以最后我一个人看完了全片。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被那些宣传骗了!还是海报上的一行字最能体现电影的内容“蜜桃案中熟”!就是一部披着犯罪悬疑外衣的青春成长片!你拿犯罪片来审视它肯定是特别失望的,强奸杀人只是个小小的方面,除了有几个犯罪现场,在现场拍几张照,伪造几个凶手,几个警察的争论,其余时间更多的是一部懵懂市井的青春片,给人感觉就像是少女婉约版《阳光灿烂日子》,所以正确打开本片的方式,是用青春片的眼光!

  黑处有什么?有强奸杀人凶手?但我感觉导演更想表达的是黑处有少女成长过程中的隐秘地带,那些父母家庭学校社会教会不了她的隐秘地带!死人了怎么那么多人围观?强奸什么意思?没人会教你强奸什么意思,虽然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了,但还是得依靠字典来解决;拿个月经带甩甩怎么了?不能甩吗?坐自行车的时候叉腿坐怎么了?一定要侧着坐?不知道生孩子痛不痛只能问身边的“坏女生”;怎么生孩子呢?爸妈晚上在床上做些什么事?为什么别人能穿胸罩而我去买别人却不卖?以及,为什么男女之间就没有纯洁友谊了?怎么就没有了?他对我挺好的啊,很关心我,我们也有共同的爱好,为什么我们之间没有纯洁的友谊?为什么不让我和他在一起?赵雪的头发明明是烫过的不是直的为什么她爸爸偏说死者就是她?这些问题,这些黑处,满嘴只有大道理专制的爸爸不会告诉她,整天唠叨家务妈妈不会告诉她,在班上只讲毛泽东雷锋的老师们更不会告诉她,而她的同学,她身边的人,也和她一样到处都是黑处,也一样的不知道这些为什么。只能把这些疑惑这些欲望倾泻在稍微解放一点的录像厅。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她那么大了还有那么多基本问题都不知道呢?原因就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局限的,在家看个成熟点的录像都会被抓,学校教的都是毛泽东列林雷锋,组织看的电影都是“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无比正旋律,家长只看重你的成绩只知道唠叨灌输大道理,警察破案都是乱找凶手好交差,这样的被压抑被表面完美化的时代,年轻的这一代人,有太多太多的未知与疑惑,有太多太多的“黑处”!而凶杀,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个引子,引出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成长的“黑处”,所以,凶手找到了没有,怎么找到的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然而正是这个不那么重要,让很多人联想到了《杀人回忆》,看到了它的影子,然后以《杀人回忆》的标准角度去看这部电影,所以就有那么多的差评,导演自己也说了,这并不是”中国版的《杀人回忆》”,主题上和《杀人回忆》也大不相同。还有一点让本片很多差评的原因我个人猜想应该是本片是以女性成长的视角,基本上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马小军的那种冲动和狂放,更多的是以女生角度的心理懵懂,小鹿乱撞,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明显强烈,一般的男生或者说没这种经历的男生就很难看出其中的青春懵懂和慢慢成长。

  然而本片也不是说完美无缺,毫无缺点,我觉得本片最大的缺点就是本片要刻画要展现的那个时代总感觉在各方面都是轻轻一点,用力不够,不能完全深刻的反映处那个时代的突出特点,想说的方面很多,却都没有说好。可能这就是处女作导演的“通病”吧:总想表达的很多,到最后却都没表达好,总想展现很多技巧,最后都显得很刻意。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很有思想的青春片,比起那些撕逼堕胎出国死人的青春片实在是高出一个档次,一部在一个特定年代的青春成长片,蜜桃在案子中成长成熟,用一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未知的“黑处”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各个“黑处”。

  《黑处有什么》影评(六):专访‖王一淳:如果你好奇“白银杀人案”,这部电影给你讲

  采访、文/杀手里昂

  文章来源:《电影》杂志10月刊,微信公众号:dianying2001

  《黑处有什么》的剧本写完之后,王一淳拿给别人看,喜欢的人挺多,但就是没人掏钱拍。于是狠了狠心自掏腰包,花了300万拍完了这部电影。去年的FIRST青年影展上,王一淳凭借这部片子摘了个最佳导演奖,评委会主席姜文更是毫不吝啬对这部电影的褒奖,“《黑处有什么》是我见到的少有的那么沉着、又那么坏、那么荒诞的作品。”或许,姜文正是从导演王一淳作品中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因为无论是在青春题材还是时代反思上,《黑处有什么》都与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有很多相似之处。

  然而,《黑处有什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反青春片,一反青春片的纯真唯美,所有的细节都在提示你记起自以为忘记的那些少年时代的疼痛,弥漫着冰冷、黑暗、荒诞气息的国营工厂,加上始终潜伏在黑处的冷血连环杀手,该片可以看做是一部九十年代“白银”少女成长记。

  《黑处有什么》影评(七):你在芦苇里荡啊荡,我的心啊在凶手脸上晃啊晃——到底凶手是谁?

  看的见开头,没猜中这结尾——你在芦苇里荡啊荡,我的心啊在凶手脸上晃啊晃

  看到别人推荐《黑处有什么》这部电影,说是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了。满怀期待的怀着特别复古的心情去看。

  总体感觉是怅然若失的。说不上失望,就是觉得还能更好。

  先说好的地方吧。

  陶瓷脸盆,绿皮暖壶,蜂窝煤,自行车,音乐磁带,黄色录像带,21寸的小彩电,晾在门外的撑衣绳,月经条,种种原素拼凑并还原了上个世纪90十年代市井生活的氛围和场景,让我这个出生于80年代末期的人觉得特别亲切,有生活感,这故事就像是刚刚发生在我家隔壁,曲靖就是我邻居家经常在大门外叫我一起上学的发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更有甚者,现在去有的地方的村子里看看,有些家庭欠殷实的,现在也还是这个样子。

  曲靖对于生活的那种好奇心,那种欲言又止,那种什么都掌控不了的无力感,简直像极了我的青春期,可是自己那会儿没有曲靖那么乖,如果被父母管急了,忍不住会顶撞几句嘴,才没有曲靖那么低眉顺眼的去默默听从,现在看来,曲靖是好样的,父母再怎么管教,也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对自己好。可能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种性格,才让她面对喜欢的人被爸爸呵斥时无力反驳,才使她即使喜欢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看到男孩就立马掉头,即使想迈一步才最终又把脚缩回了去吧。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她自己一个人去影院看《蜜桃成熟时》时默默流泪的原因吧。当时在影院里我还纳闷为什么曲靖会哭的那么伤心。后来看了王导的访谈才知道,导演想跟观众表达的是,对爱情懵懵懂懂的曲靖看完蜜桃成熟时终于明白了爱情的甜蜜和美好,可是她已经失去机会了。

  当曲靖的爸爸知道曲靖竟然涂了指甲油之后,说了句“成什么样子,跟扣了死孩子眼睛似的”这句时,不禁要举旗呐喊了,天啊,太到位了,小时候,我只要一涂指甲油,偷着抹妈妈的口红,奶奶的嗔怪往往就是:你看看你,跟吃了死孩子似的。父辈们有着自己奇怪又坚韧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这个体系现在拿出来看可能觉得可笑也可怜,但放在当时的封闭的大环境下去思考,不禁对此也就多了份理解,还觉得有几分可爱。

  片中老师对于学生那种无形之中的冷暴力,像极了小时候我对于我弟弟不理不睬的可恶,立马就后悔的无地自容,看着那些受老师言语和暴力压迫的学生,突然脑海里浮现的是弟弟五六岁时候央求我陪他玩一局机关枪对决,我因为其耽误了我看电视剧而冷言拒绝之后,他独自站在角落,孤独无助的样子。哎……时间能倒回就好了。

  怅然若失的地方就是,片子打着青春和悬疑的旗号,什么是青春片来,个人理解就是早恋啊,基本没啥早恋的戏,大部分关于曲靖生活的镜头的堆叠,唯一能引起观众观赏兴趣的就是关于“凶手是谁”这个谜题了。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我紧张的伸出了自己的各种雷达探测系统,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幻想自己是编剧,会把谁写成凶手,同时,侦探人格开启,一个个场景进行排除和对比,刚开始觉得是那个偷西瓜的教务处主任,后来觉得那个理发店老板似乎更有作案动机,毕竟来这里烫头的都是时髦的年轻女子,劫色还能劫财。后来又出现了一个总是跟在曲靖张雪后面的傻子,我想,卧槽,凶手不会是他吧,这些女人死的太冤了,要不然他憨憨的样子就是装的,可是他为什么只杀张雪不杀曲靖啊,毕竟他都跟曲靖这么长时间了,好几次曲靖都是独自一个人。

  等到最后那几分钟,曲靖收到了张雪从海南寄来的明信片,心里有点放松,啊,张雪没死还好还好,可是到底谁是凶手呢,正想着,然后镜头就突然就到了曲靖自己一个人在芦苇荡里(凶手经常出没的地方)奔跑的场景,我正担心的想:你没事在这里面瞎跑什么啊,不知道前面几个女子都是在这里被杀的吗?这是凶手的根据地啊姑娘。字幕出来了:因为证据不足,赵飞被关押两个月后无罪释放。

  这就完了?我有点蒙,凶手还没找到啊导演!!悬疑在哪里!!

  虽然吐槽了这么多,这个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导演说这个片的确有点映射当年白银连环杀人案的意思,那么关于最后一个镜头我现在是这么理解的,曲靖在芦苇荡里奔跑的危险,就是当时白银地区的人们生活在那个地方的危险,看似平静的芦苇荡里有一个杀人凶手一直在,而看似平淡的白银市也一直有一个杀人凶手藏在暗处。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他还会不会出来,会不会再杀人,杀到什么时候。嗯,就冲这样一个有深度的结尾,我觉得也应该去看看,大陆值得看的片子真的不太多,这个水准已经够了。

  《黑处有什么》影评(八):黑处有的是什么?

  刚刚刷完《黑处有什么》,肯定说不上喜欢,作为一部导演的处女作,它有着小成本文艺片不可规避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在我看来,各路影评人对于它的评价有些过誉。

  看完全片,最喜欢的还是片名,黑处有什么?

  首先,它不是一部悬疑片,剧中接连出现的少女奸杀案只不过是串联起剧情的线索和大背景,甚至它和整个故事脉络结合的有些生硬,只充当了少女成长过程中最可怖的那一层有形或无形的危险和压力的幌子。这是一部生拉着悬疑和堆砌着90年代怀旧元素的青春片,讲的是少女的成长。

  黑处有什么?是男性对弱小女性的不怀好意的觊觎,是成人世界的谎言、欺骗,是危险、是不可知;同时也是对未来的追寻,是少女成长过程中蠢蠢欲动的思怀,是性,是性带来的欢愉和伤害,是压抑与反抗。

  用力过猛的尴尬演技和剪辑手法的稚嫩,让镜头拼接的有些破碎,大部分都是有上句没下句的不完整和不明所以感,直接导致了很多情绪的铺排都差那么一点点。这是一部讲青春讲成长的电影,有人会拿《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对比,只不过是换了女性视角,但它远不及姜文来的生猛,这生猛和雄性荷尔蒙无关,而是将青春里最原始的渴望展现出来,真诚、粗糙、朴实、奔放,但是很美。

  《黑处有什么》影评(九):中国式“少女的性启蒙之旅”

  一

  连着看这影片两遍,思绪在脑袋里翻滚。诚然,《黑处有什么》,故事的讲述、场景的剪接以及元素的运用还不够极致,但这都毫不妨碍这部影片独特的意义。

  有人说,这部披着悬疑和犯罪外衣的青春片,没有把悬疑和青春结合好,悬疑部分根本没有充分展现。

  我反而不这么看,既然悬疑是外衣,深藏的东西才是导演要表达的内核。况且影片悬疑不局限在对奸杀案的解答,而是对弥漫在那个时代困扰少女内心悬疑的探究。

  《黑处有什么》,从一桩奸杀案开始,但没有过多去展现奸杀案本身,最后甚至都不知道女死者究竟是谁,而是以另一位活着的少女的视角,去发掘那些习惯回避或刻意回避的暗藏之处。

  也是因为这个案件,女主人公曲靖才了解到“强奸”这个词的意思,后来因为梦见了失踪的闺蜜张雪,惨遭杀害,满面鲜血。惊醒后,茫然无措的她,迎来了少女的初潮。这个梦境的安排,导演王一淳用意颇深。

  二

  故事背景,在90年代初。在我印象中,80年代是比较淳朴相对简单的,也许是那时还小。

  步入90年代,画风就有点变了,很多东西突然涌到面前:随处可见的烫卷发、牛仔裤、游戏厅、录像厅、循环播放的流行歌曲……周围的一切,变得很新奇,目不暇接。

  那时,处在青春期的我们,一切刚刚打开,又没有完全打开,懵懵懂懂、跃跃欲试,又尚未定型。

  《黑处有什么》是属于女性体验的一部电影,它把深藏在少女内心欲言又止的秘密比较真实的艺术还原。

  这些压抑着的秘密,是少女青春期特有的,更是社会气氛所致。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如影随行的不安,比如:那个随时尾随的傻子、跟踪曲靖然后塞袋绿豆的人、抚摸着张雪肩膀的理发师、敬老院让曲靖读金瓶梅的老头,两眼发直盯着女孩裙底的卖冰棍的男人,……

  这些细节,荒诞但让人确信。对,就是那个蠢蠢欲动时代的样子。

  除了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的粗暴,也是这种孤独不安的来源。

  曲靖她爸虽然是那里唯一的大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是一介屌丝,在单位不被重用,在家里对女儿的教育也完全不合格。

  他跟女儿的交流,从头到尾,都是非常生硬的强加式,他叫女儿“小狗”,命令她不能叉着腿坐上自行车,斥责她涂指甲,大声咆哮“男女之间从来没有纯洁的友谊”……女儿的反问、追问,他从不认真问答,取而代之的是愤怒。

  虽然那个年代,父母陪伴在身边,但有些教育是缺席的,甚至是畸形的。尤其是“性”方面,更是“难言之隐”。

  初中二年级的曲靖,身体正处于发育变化期,关于性的启蒙,有来自半夜看的女人怀孕书、录像厅、词典查到的“强奸”二字,……唯独父母没起到作用,或只是反作用。

  越是压抑什么,越是好奇什么。

  影片后面,曲靖一个人,怯生生地来到录像厅看《蜜桃成熟时》,颇具仪式感,场景诡异,曲靖把当三级片当爱情片看,神情专注,泪流满面,让人心疼,引人深思。

  当然,电影不全是阴沉,也有温暖的片刻:家里平房上放声歌唱《对你爱不完》,躲雨时男孩塞进耳朵的《海阔天空》,……以及曲靖她爸教她骑自行车,帮她擦药的那些情节。

  但显然,那些无法回避的黑处,那些灵魂深处的不安,才是导演想要为我们揭开的。

  它让我们发觉:那些年,成长路上随时危机四伏,每个人都可能是凶手,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来自每个角落的冷暴力、对个体尊严的漠视;它更让我们知道:那些已经过去的黑处,其实在今天,依然在某些角落存在。

  黑处有什么,中国式“少女的性启蒙之旅”,非常特别的一部少女探索电影。

  《黑处有什么》影评(十):For a souvenir.

  整部电影最让我毛骨悚然的地方不是光天化日之下被奇怪的人跟踪,不是在敬老院做公益却被老头猥亵,也不是明显或暗示出的无处不在的恶意,而是那个疑似抛尸的现场摇身一变成为了正义的警示牌。

  “疑似抛尸现场”是什么意思:并不能确定是否是犯罪、预备犯罪、内心深处的恶意或者就是片名中的“黑处”。然后在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隐匿在了正能量的帷幕之后,一如矫情地念着学习雷锋课文的老师毫不留情地侮辱已经不幸“死去”的学生,一如想要保护自己的女儿的父母不惜牺牲一切美好的情感,一如每一个表面和善的社会狭缝中的市井小民将自己的怨气和邪念都以软暴力的形式加与于弱者身上。

  For a souvenir. 出自《Walk away》,是一首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歌曲:一位八岁的小女孩被父亲送给那些狗友强奸娱乐,但小女孩到最后也没有做出任何报复,作者为小女孩感到不值,写下这首小女孩最后报复了那些混蛋的结局。世界上就是充满了变态的人和阴暗的念想,但是请大家放心,因为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是无法保护好我们心爱的珍宝的。

  那么黑处有什么?大概是躲藏在正义背后的邪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