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内参》经典读后感10篇
《男女内参》是一本由不加V / 木子美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女内参》读后感(一):五味杂陈的读后感
首先没想到现在此类中心思想的书也可以正大光明地出版了,但可能是我实在是太落伍了……
一开始是为了猎奇看看里面写些什么,然后发现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么一群人,热衷于约炮却避讳谈感情,一天好几场大家都心照不宣且乐此不疲。我以为在巴黎自己已经算是对这种现象看得比以前开很多、对这种想法的人见怪不怪了,但没想到在北京(上海等等可能都一样的)还有那么多人是以一种我觉得是很西化的方式生活着的。
读这本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对作者持一种批判态度,觉得如果是一男一女你情我愿那也没关系,但如果还有第三方会受到伤害,那就不好了。像她里面提到和有妇之夫上床,我就觉得太过分。当然了可能那位妇其实也不一定是什么省油的灯……反正看了这书对很多概念都觉得幻灭了……
不过最终还是给了书四个星,因为我觉得不管作者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她显然是一个不愿受到男权社会束缚的“新女性”。不愿意被男人指使着做这做那忍辱负重做什么贤妻良母,而是在私生活中掌握着尽可能多的主动权,秉持着和对方平等的一种姿态(至少书中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
而且她在书中经常评论男人,有不少片段都非常犀利。在过往的书本中往往是由男性来描写、评论女性的身体、性格种种,看到这样一本书,顿觉心中的郁结之气有所消散了。
《男女内参》读后感(二):徘徊在爱与性的边缘
徘徊在爱与性的边缘
【文】王传言
木子美出书了,这次却将很多人蒙在了鼓里。她以“不加V”的名字出版了《男女内参》,让整个燥热的夏季再次添上了一把火。同样相似的是这次她没有依靠任何工具营销只是现代网络工具微博,据说此举还带动了高晓松的新书销售,这可谓“无心插柳”之举。而将书名定义为“内参”二字鲜明地表彰着作者本人的一贯风格,让人无限联想起2003年的《遗情书》中的前卫和大胆,但此书不同,抛弃了之前那种依靠“前卫、小资、敏感”,取而代之的却是庖丁解牛式的鞭辟入里,对于男欢女爱有着独到的解释。这也难怪读者感叹此书是“男人看了学怎么安全泡妞,女人还能学学怎么分辨屌丝与潜力股。”
对于都市男女之间的爱与性的阴阳交割,无不是影视与书籍的最大卖点。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可谓个中高手,他的作品《男人这东西》、《丈夫这东西》、《失乐园》等无不将男人的本性晾晒在世人的眼中。但这些解释和说教尽管只是“一衣带水”的国度但也有些格格不入。反而,木老师的作品有着更多自身的生命体验,乃是从实际的都市生活中感叹总结男女之道,尤其是关于爱与性的关系。从书籍中的篇目上便抓人眼球,勾人魂魄,“女人的性派对”、“我们的性仪式”,作者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性的“爱好”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性的观点,可谓直指我心,也让众多伪君子们斯文扫地。
西谚有云:灵之于肉,并不比肉少。言外之意是性的成分远非爱的割裂,而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爱与性应该是一体的而不是割裂的。犹如作者在一篇题为《做爱的朋友行不行》的小散文里写道:“我还记得那年夏天,一个认识多年的做爱的朋友在我温柔地望着他时,忽然说:‘我们不适合谈恋爱,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我悄悄地关上房门走了,关上手机,蒸发在人群拥挤的地铁里。亲爱的,你太不讲义气了,我对你那么信任,你却担心我爱上你。”这无不是对于爱和性关系的经典阐释:男人来自火星,是主性的;女人来自金星,是主爱的。
当然,也会有人问:自己根本没有谈恋爱呢,这本书的意义对我何在?这种质问不无道理,但难道你真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准备一辈子不接触男女之事吗?于是,迎刃而解。《男女内参》如此,你终于发现了沉寂九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微博达人的“不加V”已然没有了当初的模样,也呈现给你面前一本关于男欢女爱的“宝典”。
《男女内参》读后感(三):高贵冷艳到让我无法直视
因为有人推荐说书中详细描写了热爱巴黎欧莱雅和阿玛尼的精致男子,你一定要去看。于是我看完了,没给一星是因为这本书能让我从头笑到尾,所以还好了。然后我又去看了作者的照片,感慨原来现在的果儿都是这个样子,那么喜爱掳狗尿苔的摇滚狗看来也不过如此。这个世界应该不会好了。要是祖国什么时候也能出个像Nancy那样水准的骨肉皮的话,我应该还是会相信这年代有人能做好民谣的。
这么说吧,你回家看到门口有不是你的双粉色高跟鞋,卧室门锁着,心理活动是”我居然被背叛了,我要进去和那婊子大吵大闹一架“,而不是”还好我及时发现了这傻逼是个没品味的家伙,能和这种傻逼谈恋爱看来我也是傻逼,赶紧分手,呵呵。“,所以你被人嘲笑说没眼光没水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男女内参》读后感(四):如此,连我一个基佬都有所动容
初识不加v是在去年的微博了,那时她刚磕掉了两颗门牙。在微博上张着血盆大口晒伤口。我承认我是带着猎奇的心态关注她的。因为此前她太有名了,但是又有名的让人不知道真伪。
于是就关注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她晒猫,晒大猫、小四和小六。晒被猫尿湿的被子,晒猫去势后器官。这让我想起我的生活,因为我也有一只流浪猫,一只宠物狗还有一只流浪狗。每天在毛发纷飞的床上睡觉,在猫尿味中骂骂咧咧。
而我真正佩服木老师是因为她不凡的鉴别力,微博向来新闻多,于是转来转去,转到木老师那里,木老师说“假的”,果不其然,日后就证明是假的,比如那个自杀时间,比如后来的六六斗小三。再后来就是重量级的方韩之战,本来我对那秃头的方舟子是一点好感没有的,况且大学时我还爱读韩寒,觉得那是我们80后的骄傲。只是,木老师加入后,我就只信任木老师了,不信你看。所有的倒韩派中,个个被骂的很惨,只有木老师岿然不动。不得不让我感叹,那么多的男人,比不得一个木子美。
而木老师最好玩的是她的真性情。在淘宝上淘200块4件的衣服,一件一件的穿出来晒,被网友取笑揶揄她都能一一化解。好比《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任你千军万马,我都一招致敌,化解于无形。当然对付无脑的韩粉她也多用此招。像李秋水临终前骂灵鹫宫众人一样“萤烛之光怎敢与日月争辉”?
她自是她心中的日月,无人堪敌,在微博界打遍公知无敌手,飞机滴水照,路金波闭关,无一不是被她逼的无路可退。一句话,微博PK木老师无疑是自寻死路。看她微博骂那些道貌岸然的公知,倒有当年孔明骂死王朗之势。
但木老师又不纯是微博骂人,那是无聊的男人才干的蠢事,木老师骂人纯粹是打打牙祭。她也爱真的打牙祭,吃个考乳鸽,打包个白斩鸡。白斩鸡那次最搞笑。看完后,我就想怎么能有这么可爱的女人,能作这么可爱的事,还能这么可爱的写出来啊。
当然木老师爱刷屏,经常微博一开,满眼都是不加v。但不舍得取消关注,取消了去哪再找这么可爱的人啊。
《男女内参》正在看,跟微博上的口吻不一样。个人爱看微博。但书必须得买。因为爱木老师自由的养猫,自由的淘宝,自由的骂人。而且在书中她还那么深情的说:亲爱的,你太不讲义气了,我对你那么信任,你却担心我爱上你。
如此,连我一个基佬都有所动容。
《男女内参》读后感(五):另一种清新之美。
看完了不加v的《男女内参》,顿觉眼目清新啊,喜欢这样不好为人师的平等尊重的态度,如今,太多的情感专家啊心理专家啊大师啊…给大众灌多了心灵鸡汤,审美疲劳也罢,太多太久难免食之无味。
而不加V的文字的味道刚刚好,没有特别辛酸麻辣的,让人忍不住要多喝凉白开来漱口;没有语重心长似的苦口婆心,让人敬而远之。有的不过经验和经历之谈,辨是非,不走极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而且不难看出木老师的胸怀是很大度友好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不逞强,不示弱,不摆受害者心理和救世主心理这样不靠谱的谱。不仅经济独立,难得的是思想独立,智商和情商都十分到位,也算木老师四十而不惑了吗?
嘿嘿。这样的女子惹人爱,又不让人觉得腻。
《男女内参》读后感(六):每天看一篇
书买过来蛮久了,但一直还没看完,想起来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篇。
很早之前,听到木子美这个名字,其实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对,确切的说是象征——性的符号。她像一个怪异的,特立独行的作品突兀的出现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
知道不加V就是木子美之后,我加了她的关注,成了脑残粉(黑线)。
呵呵,于是我的微博常常满屏都是不加V,这就是她刷屏的结果。特别是到了半夜时分。
看了几篇她的微博之后,渐渐发现对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发现她其实真的一点也不“脑残”,反而给人感觉多了一点真实,一点睿智,是个条理清晰,思维敏捷的女子。
后来,她开始满屏满屏的刷她的新书《男女内参》。
已经很久没买实体书的我买了一本,带着猎奇心理,带着看毛片的那种偷偷摸摸的刺激。
但看了几篇之后,我发现,我错了。
这是一种错觉吗?
带着她独有的一种幽默感,带有一种通透的恬淡,一种不咄咄逼人的内敛。
想起原本她那“前卫”的行为,那种夸张,那种气焰,那种不顾世俗的泼辣,好像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有人说她变了,名字也由木子美变成了不加V。
其实,我原来对木子美也不曾了解过。
现在对不加V也没有特别的去了解,
我只是想说,《男女内参》这本书还不错,值得一看。
《男女内参》读后感(七):问世间情为何物?——《男女内参》阅读记
问世间情为何物?
——《男女内参》阅读记
近日逛了逛时尚廊和三联书店,发现《男女内参》在时尚廊的月销售榜上位居榜首,大概有“根据地”的缘故;三联书店里该书只见一本,是在两摞平放书籍的夹缝中发现的,不知是销得太快还是本就不多,幸亏这本书没有简略到省去书脊上的内容,以致能从夹缝中将其辨出。
记得参加那天在时尚廊新书推介会,感觉现场并不如料想的有趣。林楚方和不加v倒像是一对生疏而熟稔的男女,在读者面前聊起了羞涩的性爱,很像在聊两人之前或者今后的床上性事。关注当晚不加v的微博,两位似乎也进行了试爱,真是身先示范啊,由此则更加钦佩不加v的“少想多做”。
然而,不加v老师“想”的也并不少,不然何来这本《男女内参》呢。
初知不加v是在大学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叫她木子美,我觉得名字很美,然后有《性爱日记》出版,我大概也正受着陈冠希艳照流出的刺激,对性爱有些懵懂的认识。后来陈冠希在娱乐圈抽插,几番折腾,但始终不知木子美出走何处,杳无音讯。而今谋面不加v,俨然教授男女之事已是“行为世范”的老师了。岁月催人,不加v已不是当年尝尽性事的初体验者,她已经总结了一套性事礼仪,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她轻松地描述下为读者有了一定的参考。
《男女内参》,名字有点像《**内参》,似乎是神秘不可近的高级保密文件,又像是只有宫廷才有的《春宫图》文本解密,这是对男女之事的崇敬吗?其实不过是对时下年轻男女性事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历和教训,并从中总结了一些观点,这就是不加v老师的房中术授受初衷吧。
我一向崇尚独立自由,因为得了一些名家的只言片语就更加坚信。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徐志摩在一次讲演中告诫女学生们要成为现代独立女性。我想说,不加v老师便是这样一个女性。在《男女内参·AA男女》中,她说“放弃买单权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还讲了一次她是如何跟一位男士连开房费都AA制的经历。她的独立延伸到感情乃至性。
我坚持独立的观念,又常因接触到的女性不独立而苦恼。然后开始苦口劝其独立,慢慢地有点像老式士族爱好执笔教育小夫人习文摹字。现在想来,于女性的独立,不加v老师绝对是位模范。为能使独立的精神得到宣传,我便向周身的女友们推荐《男女内参》一阅。
有些女孩儿爱看美剧,我就说《内参》中颇多篇幅写到《欲望都市》、《绝望主妇》,看来作者也是一位美剧迷,或许你们有共同嗜好,你没总结的爱情经,书中可能有你欲语不能的精辟妙句。
有些女孩儿好为功利,我就说《内参》中写的都是些你没有经历过的名利场,看看作者的经历吧,她说女人的胃比阴道有原则!
有些女孩儿真的很爱吃,就连接吻都像在吃东西,说味蕾的快感比下边来得更快更省力气。我就接着说,不如看看《内参》吧,看看作者是否能教你下边来得更快更省力……
当然我也有男朋友,我向他们推荐《AV知己》,这让女人更了解大环境下的男人,也让男人更了解小环境下的自己。记得大学时,舍友们就曾有这方面的考虑,如今看到女作者的成文,真是让人欣喜,每一句都说到了男读者的心里。当然还有《穿上丝袜好不好》、《一切尽在不言中》等等篇目也都非常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男人的性心理。
作者写性事,色而不淫,乱中求稳,间或谈些政经时事如《公款恋爱》、《纠结的房事》、《经济危机时的男欢女爱》等;有感性的冲动,厉声疾呼《再不做爱就老了》、《别叫我捧场》,惊叫《怪叔叔来了》、《最怕回床客》,有理性的思考,《男人装不装》、《不租半张床》、《做爱的朋友行不行》、《动机不纯》;其次还分享了不少技巧,《乱搞时间表》、《过冬情人计划》、《男人情书模板》等。
当然还有很多精彩的篇目如《办公室的狗血剧情》、《上车上车震》、《纯爱不死》、《前情后补》、《远情不如近邻》、《新式门当户对》、《新婚姻自由论》、《虐恋与家暴》、《新政害婚》、《激情犯罪》、《阿桑奇难过美人关》、《道士李一达人秀》……不一而足,有些发生在床帏,有些发生在密友间的讨论,有些则是作者坐下来静静地回忆。每篇都是千数来字的小文,既适合快速阅读,又常常让人搁在枕边思索,读来不缓不急,像是一场慢旅行,走一段看到好的风景就停下来,或有新奇的见闻,或有难得一见的风俗,或单单是纯美的自然景观。然而又不脱节,不停止思考,永远处于进行时。
说完内容返回来说体例,作者将全书分为12个部分,因此用英文Part一词,而不是chapter,不知是编辑为之还是作者意图,反正书摆在这里,他们最后达成一致。本文上述所列篇目并非目录显示,而是分散在各个部分当中。这里不妨把12个部分的名称一次罗列在此:
女人的性派对、关系如何开始、我们的性仪式、心动与行动、寻欢作乐的人、有时感觉很糟、还是想有爱、相亲不相爱、婚姻如战场、婚姻论不尽、罪与罚的社会、权利与选择。
当然,本人愚见觉得篇目的分类并非“十全九美”,不赘述。
另外,该书既无序言也无后记,初觉是编书仓促想必遗落了,后来才想到大概可见一位独立女性与当今社会的关系,尤其于男人们真是“炙手可热”,敢上她的身,不敢上她的书吗?要是有李银河老师作序再好不过,不过还是让她老人家享享清静吧。我且把“少想多做”的赠言当做序言。
由里及表,最后说说封皮。据作者介绍书封上的素描是自己的小作:一张双人床,床上是家里的两只小猫,拖拽到地的薄被,一本翻开的书籍,两只整齐的枕头。书封上中部位有书中摘句,竖排,自右向左。“不加v 作品”之后写到“人的一生,常常花很多时间去确定一份爱情,此时爱不爱,彼时还爱不爱。”
我想这就是作者始终的思索,人浮于事,还是要问“情为何物?”
@凡客天下行 2012.8.29晨 于 北京寓所
《男女内参》读后感(八):不加V:男权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虽然我木有在微博上@ 木姐姐,但我在人人网上发了内参的照片,顺便号召了下广大同学踊跃购买用以学习。
貌似木姐姐有可能会看到这篇文不通句不顺的小文,所以此时,写的也颇为忐忑。算不上书评,叨唠几句小感想吧。
对木姐姐,有种近乎纯天然的亲近之感。不知是因为什么。无论“木子美”这个名字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在我的感受中,她是个聪慧而又犀利、有点儿得理不饶人的猫样女人。
读《内参》,就是在“读”这个猫样女人。读书,就是在读另一个人的经历,感情,灵魂。文字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读《内参》时,我也在感受木姐姐的感受,听她讲她遇到的事,见过的人,她的所思所见。
曾经,在懵懂之时,那风靡全球的《欲望都市》成为了我作为女性的情感启蒙老师——好吧,我是内心发育晚;当下,亦从木姐姐的文字中获得颇多感受。木姐姐确实可称得上中国的萨曼莎,独立、坚强、不靠男人而活的女性。不加V与很多这样的女性一起,构成了男权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也正因于此,有人非议亦属正常。
数年前的”木子美“,只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打破常规的女人,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力量下,她成了一个片面而偏激的形象;如今,不加V还是那个木子美,却有血有肉,鲜活可爱。
我想,我与很多喜欢不加V的人一样:小木童鞋,支持你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唯愿你快乐幸福。
另,同意她微博所说:三色猫最聪明,智商甩出其他猫好几条街。
《男女内参》读后感(九):有一天啊,不加V..............
她做了许多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她说了许多我想说却不晓得如何措辞的话。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样一个女人。我想说。要是世间有天使这样的说法。我希望天使都是木子美那样的。那么热情,那么自由,那么透彻,那么爱谁谁。
叫我如何不爱这样一个女人。女人羞辱她,贬低她,只是因为不了解她,男人敢这样的事却都是因为她瞧不上这些男人。要是人生能交换我是多么想做这样一个女人。
她有没有缺点?呵,不要太多。可是那么多行人匆匆过,你可有看过一眼。你盯着这样一个女人的缺点,是因为她说了和你的曾经拥有,还是她不要和你天长地久。放下吧,朋友。你不算犯了什么错。只是你不配长期持有木子美。
生活里,我为了三餐艰苦打拼,过着我不算情愿的日子。看见木子美的生活态度和文章让我好生钦佩。这种感觉如同:赖宁的故事,达芬奇画蛋,张海迪姐姐,第二次握手,物种起源,奥巴马当选一样。。。。。。让我或XXX或XXX或XXX。
总之我知道,木子美带给我的感受是一次丰富关于成长的蜕化过程。我无以为报。但是深感有责任,更加努力的工作。
好有一天,不像不加V。。。。。。。。。。
《男女内参》读后感(十):性福并不是幸福
最初想要看这本书的动机是因网上对其内容及其作者评价的良莠不齐引发我去读的欲望,进而也了解了此书的作者:木子美,一个性生活丰富而泛滥却公然将其性爱以日记方式刊登网络的女作家。书还未读完,便以一种绝望而愤怒的心与其说是排斥这个人不如说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痛恨。作为一个90后的经过新思想、新潮流、新时尚熏陶下的年青一代,虽然我在性格上依旧是个保守的人,但在思想上对性爱问题并不遮遮掩掩。虽然现在这种婚前婚后性行为,性出轨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已不再让人听后瞠目结舌,但这种方式确实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爱情的美好、婚姻的和谐。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提出,性解放的思想也逐渐出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加剧,更多的人以一夜情、出轨的方式宣泄精神上的压力。一个人可以有多个性交对象,像木子美一类,性交者多达几十个,有的是已婚人士,有的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这种没有爱的性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畸形的性发展,现如今已经到了有些混乱的状态。即便在性开放,性发达的欧洲国家,也罕见这种状况,曾有美国性专家对中国这种性发展感到震惊,对于快餐式的性方式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不是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性解放,是思想上的解放,解放而不淫放,自由而不混乱。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受封建礼教思想束缚千年的中国仍然保存着东方女性含蓄而内敛的个性,三从四德,礼义廉耻,不仅仅对于女性而言,同样适用于男性,这是一个东方古国,泱泱华夏民族应该发扬和传承的道德观。
木子美曾也是一个内秀稳重之人,奈何受到感情的创伤以滥性的方式报复男人,报复社会。性爱,性爱,有性也有爱,性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没有爱的性,即便肉体上得到快感,精神上得到放松,灵魂上得到宣泄,但性交之后,没有爱的失落感与寂寞感依旧挥之不去。久而久之,恶性循环,那么,这样的人又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人的高等体现在哪里呢?
看这本书的过程一种压抑感总萦绕在心头,让人不禁对社会失望,对爱情绝望。古人流传下来的那些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爱情词句在当下又值几钱?“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又在哪里?那些“愿我如星君如月 ,夜夜流光相皎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愿望遭到质疑。问世间情为何物?是否真有此物?徒增人们对爱情,对婚姻的不安全感。那些曾风靡年轻一代代人的琼瑶爱情文学书籍,在这种社会状态下被嗤之以鼻,那种对从一而终爱情的美好向往与追求便成了痴人说梦的不切实际。
曾经认识的一个男性网友和我聊性,他提到自己有过三个性伙伴,加上现在的女朋友一共是四个。而他的女朋友在即将成为妻子身份的同时,他依旧乐此不疲的在网络上群求有一夜情的女人。当然这种行为是在偷偷地进行着,他之前的一夜情也从没跟女友提及。而他的女友在与他性爱时也不是处子之身,对此他毫无要求也不介意,我问他为什么不一心一意忠于爱情,忠于妻子,即将进入婚姻殿堂依旧我行我素,生活不检点,他的回答让我叹息:“因为生活无聊”。难道除了性交就再也找不到生活中其他的乐趣了么?那我也只能说这个网友自身就是个无聊之人。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婚姻不仅仅是传宗接代,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慢慢品味的幸福。试想,当你结束了一天的疲惫工作后回到家,妻子给你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当你回家后,出差的妻子给你留了很多贴在不同地方的便利贴,嘱咐你多喝水,多吃水果,多休息,少上网之类的关心之语时,那是从心底发出来的关心,是让你心存感动和温暖的,是依旧会让你心动的情愫,这便是爱情,是有性无情无法做到的,无法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而这种幸福,你为何不知满足,不懂珍惜,非要亲手毁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