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想与乡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思想与乡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想与乡愁经典读后感10篇

  《思想乡愁》是一本由崔卫平著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一):小感想

  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看崔老师这本《思想与乡愁》是一个受启发经验,处在吸收和消化的阶段,有很多甚至仍然是没有理解的。 当这本书看到四分之一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它在为我打开另一扇窗,觉得给了我一丝光亮。 感想一:不要放过任何思维上的褶皱。 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习惯简单粗暴的思维,习惯了一眼扫过去,就给出一个结论。看了崔老师关于地震的几篇文章,尤其是关于范美忠的三篇,我才恍然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当别人多追问几句,我就感到慌张。乃是因为我和很多人一样,将某一个事件视作是光滑的,是简单的,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将这个事件的每个褶皱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进行分析——我想即使不具备完善思考能力,但至少应该有这种意识。 我自己最近越来越常见感慨是“无知无畏”。因为无知,所以简单而粗暴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或者攻击别人的立场或观点;而如果稍微抱着一点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大概也不会这样了。对一件事情前因后果等等的条分缕析远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叫嚣更有说服力。哦,对的,大家都来变成技术流吧。 感想二:从我们自身获得力量。 前一百页页看完的时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大概是与我最近的心理波动相关。就是看了这篇,让我觉得有另一扇窗在打开。就好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忽然就敞亮了。 关于如何做一个能从自己身上汲取力量的人,做一个真正具有美的人,如何在一个混乱环境中做好自己,成为对抗这种负面环境的积极力量。我想,独立全面的思考以及因之而产生的理性行动改变现状能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思考与行动都在日常的工作生活里,对美的追求也在这里。只有这样,这一切,才是有生气的,才是真实住在我们的生命里的,而不是漂浮着。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二):时光如水,局外之人

  最近重读了崔卫平的《思想与乡愁》,时光如水,睽隔数年重阅这本书籍,不禁怅叹良久!相较昔时的浅层阅读,今日之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人性之中的幽暗意识,不仅存在於当权统治者和技术官僚身上,而且普遍存在於狂热盲目、缺乏理性的顺民之中,不能不说,这是人性的阙失和人心的迷狂所致。

  崔卫平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引用过:台湾的思想史学者张灏先生,曾经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在人性方面不同立场做过深入研究,他提出了“幽暗意识”这个重要概念。他发现基督教文化是以人性的沉沦为出发点,因而着眼于生命的救赎;而儒家思想则是以“成德”为基点,导致人性做正面的肯定……”人性之幽暗,在不同的东西文明中的反差,给了我们以不寻常启示

  《思想与乡愁》是崔卫平的心路历程、时评、影评随笔小说评论等文章的集子,在其中有不少芜杂的成份,可以看出崔卫平先生从年轻时受到黑格尔、狄德罗、马克思、恩格斯等偏激哲学家政治掮客的不良影响,也有康拉德、哈维尔、米兰·昆德拉、以赛亚·伯林、汉娜·阿伦特、加缪、萨特、海德里希、海因里希·伯尔等不同倾向的思想者、哲学家、小说家的多重影响,有了一种多元价值观和人道主义情怀。她文笔凝练、优美,对事物有着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对电影语言人文底色有深入的研究,让人叹服不已!特别是她对人性的幽暗的深刻发掘,让她寻找到一条倾听内心声音之人性自觉,并在人道关怀领域和相关公民独立思考的思想交流中,使得人们发现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思考路径

  她推荐的不少作家如康拉德、加缪、海因里希·伯尔,都有相当不错的文本存世。加缪的《局外人》、《西福绪斯的神话》,就是看透世相的荒谬并从文本中的字里行间让人们去思索背后的悖论。《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一直渴望交流,他也经常和人说话,但他的性格和他的处境,还有他的思维方式、行动,都和周遭的环境扞格不入。他养成了一种冷漠性情,与周遭环境隔绝的内心世界,使他不愿与人多交淡……甚至是判他死刑无所谓,因为他已经感觉自己和世界无关。他发现人们可以在陌生死者的面前哭泣,之前之后又可以完全视若无睹谈笑风生老板对他请丧假表现出的不满,以及他的正常生活轨道往往被朋友所牵扯,并让其陷入漩涡中心。他对周遭发生的荒悖、离奇的事件被人们视作理所当然有所不满,但他并不因此卷入其间,甚至在莫名其妙的杀人(他的好友雷蒙情妇的弟弟带了一群阿拉伯人来报复,在海滨和他们打了一架。雷蒙被刺伤了胳膊,把手枪交给默尔索,默尔索不知道应不应该开枪。后来他被太阳光晒得头昏眼花,感到天旋地转,恍惚之中向刺伤雷蒙的的阿拉伯人开了5枪。)感到特别的愤恚……在审讯、庭审的过程中,检察官指控:“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法官不仅扭曲了事实,而且还将他在母丧时并未哭泣,次日又和女友前去游泳、看滑稽电影作为审判他的犯罪动机,这些荒谬而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都是默尔索麻木、浑噩而又清醒愤世的原因所在。默尔索拒绝了神父的临终祷告,决绝地放弃了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崔卫平还在书中有这样的表达:精神活动是一种追寻、追索,是向着未知世界的出发,是将混沌的变为有秩序的、将混乱的变为有形式的,而不是急于找到一个安身之地。她还引用台湾学者钱永祥先生的话:“即使在看不到前途情况下,也不要将自己弄得面目全非。”精神活动是我们向着未知之域进发,而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胡思乱想。

  崔卫平引用的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写的《安提戈涅》的故事,就是想借此表达一种西方文明精神中有的自我灵魂救赎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可以说是安提戈涅故事的楔子,这也是希腊悲剧常有的表现形式。俄狄浦斯的父亲忒拜城主拉伊俄斯被诅咒其子会“弑父娶母”,他得知这个诅咒十分恐惧,把亲生儿子俄狄浦斯丢弃在野外,任其自生自灭。谁料好心的牧羊人解救后送给异国城邦主科林斯国王。希腊女神赫拉为惩罚拉伊俄斯,让狮面人身的斯芬克斯下界到忒拜城,忒拜百姓惊恐万状、惶惶不安!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希望通过神谕找到击退斯芬克斯的方法,在走向特尔斐神庙的途中,与朝着忒拜城方向行走的俄狄浦斯狭路相逢。因为狭窄道路只能容纳一人通过,而两个人又互不认识对方,最终拉伊俄斯被杀死。在俄狄浦斯用智慧战胜了斯芬克斯,解民於倒悬之后,他继承了王位。之后俄狄浦斯与其王后(正是原拉伊俄斯的王后)育有二子二女,分别是安提戈涅、爱特奥克勒斯、波吕涅克斯、伊斯墨涅。由于俄狄浦斯不知其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衍,多年后瘟疫和饥荒又一次降临忒拜城。俄狄浦斯通过神谕知道自己是拉伊俄斯之子,得知这个不幸的事件和那个诅咒之后,俄狄浦斯懊悔不及,自剜双目,精神也因此变得多疑、失常,其母也羞惭自尽。

  这个故事就是俄狄浦斯逝后发生的,他们家族的诅咒并未结束,由于俄狄浦斯的卤莽,一个新的诅咒随之而来:俄狄浦斯的两名儿子将死於铁器之下……由于爱特奥克勒斯和波吕涅克斯争夺城邦领主之位,波吕涅克斯兵败遭到放逐,后又纠集人马再次攻打忒拜,结果双方战场同时将长矛刺进了对方的身体……之后,他们的舅父克瑞翁成了城邦领主。克瑞翁为树立威权和恐怖统治,下令不许任何人为波吕涅克斯收尸,却又为爱特奥克勒斯举行了盛大而隆重葬礼。希腊人那时有个朴素执着信念,对死者的身体不予以好好掩埋、安葬的话,是对死者的灵魂的不大敬。昔时曾有希腊军队大胜,而指挥官未将战场上的逝者掩埋,回国后竟被判处死刑的先例。而此时,克瑞翁这样做,明显是为了树威,加强自己并不牢靠的政治统驭能力的一种手段。安提戈涅不顾禁令,收葬了波吕涅克斯。克瑞翁下令将安提戈涅关在一个小黑屋中自生自灭……显然这是一种卑劣的杀人手段,又让人不好明斥其非的伎俩。克瑞翁得以统治城邦,虽然在后来良心发现而忏悔,却因为这种不端的恶行遭到天谴,妻子儿女相继死去,成了孤家寡人,不得不独自承担悲凉的晚景。

  由此可见,西方文明对於人的原罪和幽暗人性的发掘深度,早在希腊文明中神话、戏剧、哲学、雕塑等作品中有所阐扬和怵惕。在西方文化中,安提戈涅对城邦法的控诉被称为“安提戈涅之怨”,这种悲剧性的怨恨成为宪政、民主和法治的源头之一。而那句“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就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对善恶、人道关怀、人性幽暗的体悟与理性延展的体现

  《思想与乡愁》还对康拉德、索尔尼仁琴、海因里希·伯尔等人的作品及延伸有深入的思考,有意者可自去阅读体会。言尽於此,人性的幽暗可能是潜伏於内心不能轻易发觉的内在灵魂的缺失,也许这是上帝留给人类自我反思、观照、警惕的一种方式。唯有人性的自觉,体制的民主、自由与宪政的制衡,才能抑制人性之恶。至少是让人性之恶不能冲决一切,借革命人民之名,行不义之事,降汝之罚,任意、随意制造恐怖。借维持稳定之名,做尽违背道德底线与现代伦理的事。康德说“人是目的”,这是现代伦理学的基石,更是文明理性赋予我们的微茫之光。跟随着这道近乎微弱的文明理性之光,人类才能走过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的漫漫长夜,迎向有可能的世界文明史上新的曙光有识之士不可不谨识之!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三):个人觉得较差

  逻辑性较差,论点分散,论据不充分喜欢大段引用经典原文,但又有断章取义之嫌。有时候很怀疑作者是不是精确的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书中内容有很多政治电影的影评,应该说豆瓣这样类型网站已经分析得淋漓尽致了,所以再看作者写的难免有食之无味鸡肋的感觉。书中内容也有很多书评,无外乎被各位文化批评家们炒来炒去冷饭得不行的索尔仁尼琴啦,汉娜阿伦特啦,海子啦,每一篇一上来就是大篇幅的生平记载,让我几乎感觉是在看维基百科的人物介绍。作者本身的料似乎不多,总的来说,感觉作者是情绪多于思考。

  最关键的还是逻辑性较差,文风拖沓,用词华而不实,不讨喜。同为女性政治评论,龙应台和刘瑜的文章就nice多了。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四):人性中的幽暗时刻

  韩寒在接受凤凰网《非常道》栏目访谈时说:“最傻的人就是忧国忧民的人,因为国家根本不搭理你,而人民就更别提了,人民根本就不在意你。”,我们不能由得此得结论,他只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不然就不会有他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他也不会被评为《南方周末》2009年度人物。

  著名学者崔卫平在论及韩寒时称某种东西阻止了他有可能与别人一道发展天地,剥夺了他有可能与同胞一道享受丰富空间,因而也阻止了他这个人弹跳的高度。这个被拿走的深度和广度,是他所不知道的,但他也许意识到了这种缺乏。《思想与乡愁》也许就是韩寒身上被拿走的“深度和广度”一次努力拓展的尝试。崔卫平说:“我写文章说韩寒从私人完美走向公民人文主义,其实这正是我自己的道路。起码这本集子里的情况仍然是这样。”她所称的这本集子即她的新作《思想与乡愁》。

  谈及学者、深度、广度,总会让人联想到那些晦涩的学术名词、艰深的理论幸运的是崔卫平是学中文的出身,正业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教授,所以即使真的与艰深的理论相遇,她都会借用大多数人熟悉的小说,电影娓娓叙来,而她的关注的正是每个人的自身,而且往往是处于是某种困局中的自身,而对这种困局,也许每个人都会犹豫不决困惑不已,所以崔卫平的《思想与乡愁》称思想即处理自身的黑暗

  近些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莫过于汶川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同时发生的“范跑跑事件”则在人们的心中引发更大的“地震”,人们尽可以骂范美忠为什么可以这样无耻,但对何致于如此却没有更多地去追究。崔卫平一口气写了三篇关于“范美忠事件认识”,崔卫平得出的结论一点也不乐观,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范跑跑”,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幽暗的时刻”,她说,范跑跑的错不在于“跑”而在于将人性幽暗的事情处理得振振有词,在灾难发生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跑”的自由,但选择怎样的自由却是非常不等价的。每个人不仅要面对灾难发生时的选择,而且会面对良知历史(生命的长度)。在论及这些大道理时,崔卫平充分发挥了她在专业领域的专长,在她的论述是作为案例的小说和电影有:伏尔泰的《老实人》、加谬的《局外人》《鼠疫》等。

  当然能呈现人类幽暗的不只地震这样的天灾,还有战争这样的人祸,没有哪种人祸象战争这样让人更大程度地临生与死、走与留、抗拒还是顺从(《索菲•朔尔最后的日子》)、反思还是麻木(《朗读者》)。崔卫平从对战争的反思中得出一个永远“政治正确”的结论,那就是战争起因于人性本身的恶,而且是人类的个体来孤独地来承受这种恶的结果。

  除了在地震、战争这样的极端环境里人类的幽暗能立刻昭然若揭,即使在和平的水平里,人类的幽暗其实一直潜藏着,侍机出击。在《变乱之歌》里,崔卫平说:“诗人海子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天才的直实和诚实,有力地向人们揭示了人的双重性和存在,指出人自身的生命中那样昏暗晦涩的层面。”其实何用海子指出,顾城不是现成的例子吗?他有孩子般的天性,但他也会向最亲爱的人挥起斧子。《天使的倾斜》虽然解析的是梅尔维尔的《白鲸》,分析的是付成励挥向程春明的菜刀,但也可以作为顾城悲剧人生的诊断书。

  即使人置身于荒野之中,人类的幽暗也一样不会泯灭,甚至更为突现,因为“在人类生命的底部,蹲伏着昏暗和虚空。”,“也就是说,荒野是我们的命运,孤独是我们的命运,我们首先需要将这个命运担当起来,然后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给自己各种虚假的意义。”

  抛开极端环境(地震、战争、置身荒岛)、极端个体(诗人)、极端心情(愤怒),想要看看人类是怎么很轻易地变成纳粹分子的,只用看看德国电影《浪潮》就已经足够了,本来是老师心血来潮时的一次实验,五天之后,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如果处于二次时的德国马上就可以加入希特勒的党卫军,何以致此?崔卫平说:“所有导致灾难的因素,导致极权政府产生的因素,并不在别的地方,人们用不着别处去寻找它们的起源,而正是埋藏在人们自己的人性深处,与人们自己人性中的黑暗一一相对,在人们自身人性中拥有肥沃的土壤。”

  而极权政府一旦产生给人类所造成的伤害,人类的历史已经展示过无数次,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革时期的中国,波尔布特时期的柬埔寨,无一不是血流成河、人头落地,何致于此,崔卫平归因于恐惧,不只是被统治者恐惧,统治者一样恐惧:“统治者运用恐惧进行统治,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实际上统治者本身也处于恐惧之中……,于是恶性循环出现了——越是对公民实行强制,双方的恐惧感越增加,双方的恐惧感越增加,越是需要强制,此时社会处于一种奇怪的纠结状态:一方面是忍气吞声,是羞耻感和被压抑感,另一方面,却上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虽然崔卫平指出了人类自身种种的幽暗,但对怎么去除或者阻止人类身上的恶却没有提供答案,崔卫平翼希望于人类对自己灵魂的救赎渴望(《南京,南京》),人类美德的打磨,显得也有些太无力了吧,她不是不知道,许多的人从来没有天堂和地狱的概念,即使有也从来就不怕死了以后会下地狱。当然,这更可以归为人类的本身的恶,那就更没有解决的方案了。

  也许反思是人类唯一的出路,但好象反思是欧洲精神的传统,斯大林时期毁灭了无数的人,但造就了索尔仁尼琴这样的巨子,文革毁了无数的人,而我们的巨子又在哪里?

  发表于《能源评论》,请勿转载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五):不只朝“幽暗”伸出手

  在《思想与乡愁》这本书中,作者崔卫平的主要目的是要人们关注和参加公共生活,训练如何面对和处理人性“幽暗”。书中许多是崔卫平在大学授课的内容,这也正是她在传播给学生们的观点,而写作成文出版则是希望将这些观点传播得更远更广,以至于可以让像我这样不曾有机会听崔卫平先生讲课的人受惠。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某大学学生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崔卫平的书,结果被要求特别登记,留档给公安局(或者是其他什么局)。提到这个故事,其实说的是“崔卫平”这三个字的敏感性,不过《思想与乡愁》这本书并不敏感,它更多的只是提醒常识。

  为什么要关注和参加公共生活,崔卫平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引用了汉娜·阿伦特的观点,因为专注于私人事务的“私人性”是一种“被剥夺”的体现,所剥夺的是人人共同关心的事务,是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与空间,是体现自己更高价值的那些内容。阿伦特所参照的是希腊城邦中只能埋头干活但不得开口说话的奴隶。而在我们,中国俗语不乏这样的提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认瓦上霜”,但这种表面上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种自欺欺人。

  上个世纪中叶之前,身处各民族国家的犹太人便是因为只顾埋头自己赚钱,对周围社会政治不闻不问,到头来遭遇那样惨痛的经历。对照当下的中国社会,关注和参与公共生活更成为一种需要甚至是必要,从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然而,此时谈论“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于我似乎有点奢侈,没有理顺与自己的关系的我,很容易沉溺于自身的漩涡无法自拔。但另一方面,却又显得十分合适,这种讨论是从井外投入我正于此观天的井中一根绳索,无论如何给了苦于寻找出路的我一线希望,至少是一个选择。

  也许写一篇读后感正确的做法是认真介绍这本书,但这本书中许多内容、观点并不新颖,只是在缺乏常识的年代,它又必须不断被提醒。

  与刘瑜《送你一颗子弹》比,书中没有幽默、俏皮,更多是冷静、条理、理性,从书名的对比就可见一斑,崔卫平的《思想与乡愁》,与送人子弹的刘瑜。同样,本书中论述也多于叙事。因为刘瑜写留美生活,崔卫平更多是借由对电影、书籍、诗歌、作家的评析引申入“政治领域”,刘瑜则以所见所闻所经历来述说政治常识。这里把两本书对比,并非评优劣高下,只是说明阐释“政治”的不同方式。因为崔卫平和刘瑜,一个是78年读大学,一个75年才出生。不可否认,处于不同的年代将带来思想上的和思考上的差异。

  在同样提到面对“幽暗”时,《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刘瑜不认为寂寞可以克服,而应该是适应,“如同适应一种残疾”,她说“老一个人呆着会越来越傻”。

  崔卫平则将这看得更深刻和严重:“在无法得到他人的确证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思想感情陷入萎缩和瘫痪,陷入晦涩和虚无。在失去了他人共同拥有的世界之后,也失去了关于自身任何有意义的感觉”。因为“意义”是在与他人分享,与他们交流沟通中获得的。而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的一个废物,他去做什么就成为不可预期,如同陀翁所说“如果没有上帝,一切就成为可能的”。

  而在阿伦特看来“孤独”、“原子化的个人”是造成人们丧失常识及价值判断的根源。在“孤独”中久而久之,人们会变得迟钝麻木,进而不分善恶,不分是非,什么都无所谓。

  一个人习惯于践踏自己,自暴自弃,那他就会倾向于践踏他人,无视他人。

  对此,刘瑜的做法是“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人生若有知己相伴自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可求是只有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崔卫平则不只是“朝幽暗伸出手去”,她认为我们“需要一个低版本的人性观”。崔卫平认为“幽暗”提醒我们要结合人性、人心内部的缺陷来看待外部世界的问题,就着人性作一个彻底的反思。很多看起来是外部的灾难,正是由人本身、人性中的缺陷和堕落造成。人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格,但归根结蒂,那是有限的。与之相反,人的堕落却可以是无限的。必须有十分的警觉。自然这里要提到当权者,权力导致腐败,而绝对的权力更导致了绝对的腐败。

  而作为个人,需要做的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自觉负起责任,保持有足够的自觉和警醒。不只是一个人成为一支队伍,这个人还需要到公共生活中去,对之投以关注并且参与其中。因为,如果你没有力量,这个世界便没有力量。

  让我们回到开头,一个人想要活得真正舒坦舒心,需要理顺的不仅是与自己的关系,还需要理顺的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标题说对“幽暗”仅仅伸出手是不够的。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六):大感想

  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看崔老师这本《思想与乡愁》是一个受启发的经验,处在吸收和消化的阶段,有很多甚至仍然是没有理解的。

  当这本书看到四分之一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它在为我打开另一扇窗,觉得给了我一丝光亮。

  感想一:不要放过任何思维上的褶皱。

  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习惯了简单粗暴的思维,习惯了一眼扫过去,就给出一个结论。看了崔老师关于地震的几篇文章,尤其是关于范美忠的三篇,我才恍然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当别人多追问几句,我就感到慌张。乃是因为我和很多人一样,将某一个事件视作是光滑的,是简单的,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将这个事件的每个褶皱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进行分析——我想即使不具备完善的思考能力,但至少应该有这种意识。

  我自己最近越来越常见的感慨是“无知者无畏”。因为无知,所以简单而粗暴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或观点,或者攻击别人的立场或观点;而如果稍微抱着一点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大概也不会这样了。对一件事情前因后果等等的条分缕析远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叫嚣更有说服力。哦,对的,大家都来变成技术流吧。

  感想二:从我们自身获得力量。

  前一百页页看完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大概是与我最近的心理波动相关。就是看了这篇,让我觉得有另一扇窗在打开。就好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忽然就敞亮了。

  关于如何做一个能从自己身上汲取力量的人,做一个真正具有美的人,如何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中做好自己,成为对抗这种负面环境的积极力量。我想,独立而全面的思考以及因之而产生的理性行动是改变现状的能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思考与行动都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里,对美的追求也在这里。只有这样,这一切,才是有生气的,才是真实住在我们的生命里的,而不是漂浮着。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七):筆記

  - 在看這本書之前, 對崔衛平這名字的印象其實蠻模糊的。在網絡上會看到她發表的文章, 但一般在電腦前其實沒有心機看東西。微博也有關注, 但同樣的, 沒有加深印象。

  - 之前以為她是那種(只是)月旦時事的公共知識份子, 看罷這書, 感覺她人文氣息更重。書中對她的介紹, 包括她自己在後記中寫到, 她涉足的範疇很廣, 從文學到電影到性別議題...... 也許隨隨便便的給個人貼個標籤是個不太好的習慣吧, 尤其在這網絡的年代。

  - 最喜歡看的是書中第二輯與第三輯的文章, 從文學或歷史的不同故事, 引發出對社會、政治、藝術、人性的思考。作者多篇文章都提及東歐、俄羅斯/蘇聯、德國的文學作品或故事, 也許某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這輩知識份子的閱讀/成長印記。

  - 其中一篇叫"迷宮般的文化現代性", 就當代人被拋進現代性中要獨自面對個體的選擇時, 反思有人想從傳統文化尋找"精神家園"提出質疑, 無寧是對我在做的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提醒。

  - 作者始終關心現代化、社會政治制度, 以及在這當中個人的選擇。如果說每個人與其身處的時代總有著千絲萬柳的關係, 那這些關懷也是時代的印記吧。值得一提的是, 儘管作者的思想泉源很大程度上來自西方的現代思潮, 但她的著眼點不只是制度性的問題, 而更多是扣問個人在這大環境中的選擇與取態, 並認為一即彼、強調個人生活做起的重要性, 這和很多陳義甚高的推動社會改變的工作者有著不同的思考。

  - 在作者談論地震的文章, 以及及後談及人性的文章中, 多番比達她對大自然作為一種外在的、不可預測的、甚至恐怖的力量的存在。如果說傳統文化強調道法自然, 那起碼作者在本書中沒有認同這想法、還比較多談及'自然'對人的威脅。作為一個'人文學者', 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如果我們只重視人性或人本身, 其實走不出現代化的怪圈。處理不好與自然的關係, '理想的公共生活'其實是決乏出現的根本'原材料'---即人類生存的空間的。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八):作者的缺点

  在第40页,先指出语病,本文第一段第二句——“在很多人们看来”。本人有个室友,小范围公认语文水平较高,她认为这跟英语里的no student 和no students一样.........呵呵,好像都是多以点点和少一点点的差别,但是两者要遵循的语言规则不一样,多一点在中文里叫“重复赘余”,在英语里面的no后面接名词的单复数都符合语法,看似道道一样,实则标准不一。没校对出来就是没校对出来!

  这篇讲审美现代性的文章是为文艺辩护的。(倒数第二段:这就是我对于秋风先生所说的“我们大可不必有太多的文艺情怀”感到震惊的缘故。 像柏拉图似的如此敌视文艺,对于一个今天的自由主义者来说,显得十分古怪。)

  作者理由:文艺作品既反映当下社会现实,又体现文学艺术作品的自主要求。而这自主性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第一段“审美自主性意味着决定艺术作品成就的,不在于任何外部力量不在于是否表达了既定的社会道德观念,甚至不在于是否表现了某种现实。”这么一读,好像矛盾了.......

  接着看,“那种认为只有直接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作品才是有意义的观点,与艺术作品的自主要求是相冲突的。”直接反映的对立面是间接反映或者不反映.........“但是,如果脱离了当下现实的语境,不与当下现实进行有效对话,便缺少一种开放的精神,这样的作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依此做出排除,作者的观点是间接反映社会现实,倒数第三段给出支持“艺术作品看起来偏离社会,但却是对于特定社会的坚决批判”。

  在本文中,直接还是间接反映社会现实是文艺作品价值所在,直接了,就不叫文艺作品,间接了,才赋予文艺作品价值,才有“生命力”,对此做出区分十分关键,不然作者扯直了嗓子为文艺辩解个毛。作者的可惜之处在于主动放弃了辨析,任凭文章诘曲聱牙。

  很多人看出来了,作者逻辑能力偏弱。

  在第39页,“这套价值核心:”冒号后面的一段文字非常有趣,不再赘述,摆出观点后又充斥了“至于........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至于.........也是另外的问题”“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是另外的问题”。一共四条观点,每条中间都有这么一句,这些作者所谓的“在个人的阅读经验中,我觉得没有比钱先生所列举的这样几点,更为清晰集中地表述了这套价值的核心”。我想说这套价值核心太多前提预设,削弱了适用面,应用价值自然也贬值。

  从这里看得出,崔先生作为影评人谈及伦理哲学,犹如剃刀屠牛,力所不逮。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九):心之乡旅

  很抱歉的说读崔老师的书真的还刚开始,她的几首诗歌倒是真真的打动了我,关于爱情的,关于张枣的,极富音乐性和空间感和画面感,真情实意糅合其中,非常喜欢。只知道她是最早翻译哈维尔的。这本的后记竟然是10月中写的,书收到手里还是热的,就马上可以和作者交流,也是美事一桩啊。

  泛读了几篇,写阿赫玛托娃的一篇《思想与乡愁》相当赞,刚好在读晴朗李寒翻译的她的诗歌,对读下她的生平很是有趣。写诗的代价是很高的,要持续忠于自己的心,写出真实感受。尤其在苏联那样的环境中,如今想来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并锻造了人格与诗歌。到哪里可以免得了苦难呢,在这个罪恶充盈的世界,只是不同形式罢了,或者糖衣炮弹,或者赤裸裸的逼迫。

  引起我注意的是两篇是《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和写于今年5月19日的《你腹中有一千道光芒》,前一篇讲到反对拜物教,文化与审美,人性的锻造与刷新,离开物欲和生物学性,进入思想领域的微声呐喊是在2007年发出的。当年不少文化人士都不约而同的看到了心灵荒漠的干涸是物质供应不了的。今年的文字更进入到了灵魂这个字眼,承认我们是有灵的活人,在这个强制贯彻无神的唯物论时代,这是何等的洞见,只是到哪里去找寻我们的灵魂呢?你说进入“人本身”。你说涉及人本身的知识是最艰深的。只是你的追寻到此戛然而止,叫读者的我怅然若失。

  想到几年前看周国平先生的博客,他大概是国内解读尼采最好的哲学老师了吧,貌似他还是宁子的同学,为宁子《灵魂的高度》写过序言,他也是到了门槛上,完全可以窥见门内的情形,只差迈出过坎的那一步了。后来他为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写序,杨先生也是把人生看得透透的,关于生死,关于灵魂与肉体,都是只差一步,信心的一步,仿佛那门又是一转门,貌似进了又转了出来。他们貌似都晓得了,却又出来了。攀登学术也好、人性也好的高峰,如今看倒像是钟摆之旅,不见得都是螺旋式上升,可能是钟摆式从这端摆荡到那端。以俺浅见崔老师的峰值在哈耶克的引进上,对于人性、美学、自我的思考需要启示之光的照耀啊。

  又想到李银河先生,是不是研究一门学科终究有尽头呢?需要新的光照和启示呢?或者需要更大的勇气来面对尽头的真实呢?那么作为读者,我在想我可以做什么?呵呵~也不知道周国平先生现在如何了?当年我是为他祷告了的。嘿嘿。

  后记:今年读到的两本其他的书,和这几篇可以共鸣其中的几个论点,只是这几位是找到了立足点,当然也经过了崔老师正在进行的艰难的思考与心之乡旅。

  审美主义与神学的结合是神学思想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此处无法追究其中错综复杂的关联,我只想藉此提出一个问题:审美主义不管是有关基督教神学本身还是非基督教的主张,都隐然地构成了基督教神学的隐忧,前者将神学或信仰“感性化”,后者则以“感性化”当作对“灵性”或神圣做出的抵制。

  事实上,浪漫化的美学本身即创造了一种疏离的位置,将精神解放完全至于社会解放的范畴之外,信仰与现实无关,而且也不能成为现实,宗教审美化终将使宗教落入“二度疏离”的困境之中。 ---《上帝、关系与言说》

  信仰是一种思乡病。信仰是一种欲语难言的感觉。信仰是一种行动的趋向多于一种既定的立场,是一种预感多于是一种确实的东西。信仰是等待。信仰是穿越空间和时间的旅程。 布希拿《持续的信仰---《灵魂幸存者》

  补记:回应:2011-01-12 18:21:08 凯风  第一辑关于人性的探讨了无新意,后面两部分对于人性幽暗意识的深层次挖掘才真正显示了崔卫平的功底。

  是的,关于幽暗意识的部分是她思考的深处。是她求问的最高峰。

  只是依然混沌,“罪”这个词在光明中是如此明显,在黑暗中它是混沌而模糊的,叫人若即若离,不知道是人的一部分,还是要割去的一部分。就是是要如何对付这仿佛长在身体里的“幽暗意识”。

  保罗,诸多城市以他命名,影响了1000年欧洲历史的耶稣的使徒说过:“我真是苦啊,我里面是爱律法的,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 若我所作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 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 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 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既是这样,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 ”

  我和我里头罪。原来幽暗意识存在,就是保罗说的罪。罪又不是我。又在我里面胁迫我。总是胜过我,叫人苦恼无比。保罗用了一个比喻:“取死的身体”,指的是罗马的刑罚,就是把杀人犯所杀之人的尸体,和犯人绑在一起,让腐烂的尸体把这个犯人毒死。 这就是罪和人被捆绑在一起的情形描述。怎么办?

  世人总是做二元选择,还孩子还是洗澡水? 要么一起倒掉,要么一起保留。保罗的答案是,“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 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幽暗意识唯有到光明里,就烟消云散。 同样罪在基督里就被除却,生命却保留下来,洁白如雪,因为被他的血洗净。想起林语堂的一句:太阳升起来了,把蜡烛吹灭吧。

  又记:

  何卓恩先生的《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提到张灏提出的“幽暗意识”和现代化与传统双向批判“说。张灏与林毓生学术经历较近似,受殷海光启导,然后留学美国,最后将思考自由主义作为学术生命兴奋点。不同于林毓生的是张灏受到尼布尔神学自由主义影响较大。他对自由主义思想转进的贡献,最突出的是提出了”现代化与传统双向批判”说和

  “幽暗意识”说。 他通过探究尼布尔所阐扬的危机神学(crisis theology),危机神学的主旨是,人神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双重人性观为出发点,来论证和解释西方的民主观。从高调的民主观转向低调的民主观。尼布尔认为“人行正义的本能使民主成为可能,人行不义的本能使民主成为必需。”

  殷海光原是一中国乡村牧师之子,一生为自由呐喊奔走,穷经皓首,死而后已,很有趣的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皈依了上帝,回到了神的怀抱。所以说若一个人真的为自由执着,最后只能追溯到上帝那里,因为上帝是自由本体的真相。除非人只是口头说说,半途而废。那么就会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呵呵。

  《思想与乡愁》读后感(十):女性作家对于人性讨论的偏好

  对作者的了解不多,这是看过的第一本作者的著作,也许之前在其他期刊中看到过她的文章,只是一直没留意名字。

  找这本书来看是因为好像在最近一年的知识分子言论中作者的表达比较出彩,受到到不少的关注度。有意思的是我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个男性作家,翻开第一页才知道自己原来错的这么离谱。作者的那张照片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女性作家——龙应台。因为脸型与发型是那么的相似。而我在阅读过程中也有意无意的将作者的表达与龙应台的表达做了比较。

  应该说这是一本质量很高的杂集,因为很少有重复。在一般的选集里面作者为了突出主题,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复那些关键性的论据与结论,有时能够看到好几句甚至整段的文字是相同的,这一点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是没有看到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题却依旧能够如此鲜明。

  整本书主要的重心放在了人性之上,不管是社会实践入手,还是由文学还是影视作品引出,作者着眼的都是人性,要揭示的是人性,要评判的是人性,要赞美的也是人性。作者讨论了许多人性的阴暗面,但是多数时候批判的并不是人性的阴暗,在作者的眼里人性的缺陷不足,本就是人性的不足,过分的夸大人性的幽暗不可取,忽视它的存在也同样不现实。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体认,并以理性来克服。

  关于人性的主题其实在龙应台的文章也常常出现,我甚至觉得对这一主题的偏爱可能是女性作者与学者的一个特征,因为女性的细腻,对于生活敏感,让她们对于人有更多更深刻的观察。但是崔卫平的人性讨论与龙应台却又非常明显的不同。在更多的时候龙的讨论源自对于自己生活的感悟,有更多感性流露,文字也更温柔一些。而崔的讨论大部分时候来自阅读以及对社会的观察,有更多的理性色彩,文字也更冷峻一些。正想崔所说,她遇到问题会先想到书本,想到前人的认识,之后再开始自己的思考,这是受过专业性训练的结果。而龙则更多的是文学的出身,更强调灵动,而不是逻辑。

  最后摘上一段有意思的文字,我觉得挺能显出作者的性格特征:

  有一个人因为这样的事情感动过我:上大学的时候,在一次全班讨论中,我磕磕巴巴的发言,引起了班上某同学的不解与鄙夷。以为自视甚高的南京同学,嘴里发出了不屑的声响反复在提醒,我这个人最好躲到动力去,从此再不要开口。这时有人在一旁站出来说:“让她说完嘛。"这个人我深为感激与感动,为此,我嫁给他多年,后来分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