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如不遇倾城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如不遇倾城色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0: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如不遇倾城色的读后感10篇

  《不如不遇倾城色》是一本由倾蓝紫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188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如不遇倾城色》读后感(一):这书写得很唯美

  换个颜色角度重新看历史也能得个好心情啊。

  单看目录,就觉得很美。

  目录

  人间最美的颜色

  先秦的紫,未花时采

  一株紫茎 挟兰而生——屈原

  风起于青萍之末——宋玉

  秦的黑,是夜

  汉代的蓝,一朵深渊

  大风起兮飞扬——刘邦

  汉宫有水 锦水有鸳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

  不如不遇倾城色——刘彻

  我闻其声 载坐载起——张衡

  蓝田日暖 沧海日明

  白,临石见海的时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

  繁弦既抑,雅韵乃扬——蔡邕

  月明正在梨花上——蔡文姬

  青 朝雨洒路的魏

  风尘不起 天气清凉——曹丕

  明月高楼 流光正徘徊——曹植

  哀笑动梁尘 急觞荡幽默——王粲

  每一相思 行里命驾——嵇康

  万籁生山 一星在水——阮籍

  晋的绿 合掌白莲花未开

  河阳看花过,意不问潘安

  明月空庭,如水对华年——陆家兄弟

  天气清和 野有菊花——陶渊明

  揉蓝绿色曲尘开 静见三星入坐来

  这是里面的书摘:

  所以如果说中国是一幅画的话,那么先秦,磨好了墨,铺开了纸张,而秦始皇拿起笔来在纸上起了一个黑色的色块,他不像以往的人再画一朵花,见惯了百花花瓣的曲线的人们困惑了,所以不能分明

  而刘邦明白秦始皇的意思,他知道这是一座山,于是他顺势在山下画上了水,水映照着蓝天,山上画上了云,云行在天下,人们终于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幅山水的大画卷。所以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人都开始任意泼墨于此。

  百花齐放的角度终究是近视,人们再画只能再起一朵花,间或再停一只鸟,是绚烂的花鸟画,但终究不能宏大。

  而山水画,是远观,也可近视,亦可在见不着的地方写意,而什么都不想画的时候,反而是更意味深长的留白。而百花依然可以齐放在山下,流水边,茅窗之下。

  所以秦的心胸远大,起笔的时候就看到了那远方的山景,风景绵延万重的画卷。

  只是他不是一个好画家,光见到山,没见到水,也不知留白,光知道泼墨,泼成了夜。

  而秦的夜很短,因为按捺不住的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长力量

  所以秦始皇还没来得及巡视完他的王土,他的儿子还未建完那奢华的阿房宫,诗人还没来得及存在英雄振臂一呼,就过去了。

  迎来了蓝色的汉的黎明。

  又有

  蓝色有爱而含情,就像汉。

  若说秦是山水画里的山,那么汉就是山水画里的蓝天清水。一水萦蓝,群峰耸翠,让人见着而心目俱宽。

  秦亡于不能让天下人有私情,如此界限分明的江山,碰着有情的刘邦,也就豁朗一声,如玻璃缸破了,里面的水喷溅出来,化为无限的山水。

  那汉,山与山之间,各占天下,亦棱角分明,却不相隔,中间低的地方有水亦有桥,高的地方有云,总之皆是情谊

  有秩序,也有人情,所以汉代的人间再唱诗的时候,不再说“帝力于我何有哉”,只说自己如鱼:“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天下的世界,鱼有鱼路,虾有虾径,人有人道。

  《不如不遇倾城色》读后感(二):倾城色,谁的字句倾我心?

  文字是有色彩的!色彩是动人的!

  紫色高贵

  蓝色,静谧

  白色自由

  黑色,深沉

  绿色,恬然……

  每一个朝代又何尝没有自己的颜色?

  它们走马观花式的趟过岁月长河,在人类的历史上霸占了自己的篇幅,让人们去看清它的色彩,读懂它的文字。而每一个朝代总有那么一些人,洋洋洒洒几千言,左右了你的思想。他们是嚣张的,留下诗篇赖在你记忆的深处,挥之不去

  为何不去听一下“一朵深渊色”抑或“合掌白莲花未开”?

  《不如不遇倾城色》读后感(三):我爱你,与你无关

  小说欢乐的说,女主思维很欢脱,所以搞得三个男主很纠结。女主作为一个花妖,换了三次真身,换一个招惹一个,每一个都被她整惨了,偏偏当事人浑然不知说实话,我也是看一个男主就喜欢一个,所以看到最后也没看出来哪个是亲儿子(所以作者其实就是没写完吧)。到最后,三个当事人终于聚头,才知道,女主是没有心的,她的心是金刚钻,不会动情没有意外,这都是魔界的阴谋。仙妖冥三大巨头被封魔窟,天帝在女主的心中放入了可有自己名字的金刚钻。呐,作者明显点出天帝是主角,所以她这样说:“爱情只有输赢,没有对错。你赢了,爱情便是你的奖杯,你输了,爱情便是你的坟墓。”

  这也是她一直信奉的理念:“ 我爱你,与你无关”

  《不如不遇倾城色》读后感(四):着了色的时代?

  其实按着作者的意思,这书应该是关于一些诗人与诗的文字。在作者看来他们是人间最美的颜色,散发出一份倾城倾国的摄魄动魂华彩。

  读完全文,却多是杂七杂八感觉……纵观作者大致写了先秦、秦、汉、汉末魏初、魏、晋等几个朝代的历史,和这个朝代广为人知的某几个文人学士的生平掌故。如果按上架分类文学评论定义,那么此文与分类相去实在是远了点。基本上没有评论,最多的是大段大段的原文引用,只是作者自己一个人自在那里颇似渊博的大秀诗词曲赋。作者古诗词知识丰富看出来是真的。可是在她大秀诗词的同时,是不是正欠了一些思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欲要普罗大众接受,就得写一些普罗大众所能理解的文字。而那众多原文引用的诗及词章,没有任何注脚解释,使人读起来对文义生涩难明,这最是本书的一大败笔。

  在作者的描述里,每个朝代都有了代表它们的颜色,先秦紫,秦黑,汉蓝,汉末魏初白,魏青,晋绿。我愣是读不明白,这些朝代的历史与这么些颜色代表有什么样密切关联与类比关系?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差,抑或作者写得让我太过费解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写书者,写出来的东西令到很多人难以明白,感觉总是不大好。惟一感觉受用的倒是转入每节的人物评论之后,还能借着文字品出一点历史知识的趣味,在我看来,这是本书可读性至强处了。

  通篇用词绚丽,颇多有古曲意味,但更多有使人不明所言之意。

  《不如不遇倾城色》读后感(五):如花的文字、如画的倾诉

  古典的文字或曲调,总能莫名勾起我一副心怀。

  徜徉文字的清明典雅里,心步步沦陷在史歌般的过往与画卷,仿佛点点笔墨里有自己在身临其境的观摩与参与。

  复古的情愫在我身上一场浓烈。一有文字、二有曲目、三有服饰、四有景观

  我喜欢古香古色古韵故址有关的一切。

  古香,我沉迷于明灭交替的回忆

  古色,我钟情于丹青交错的萦绕。

  古韵,我醉心于幽幽缠绵旋律

  故址,我倚重于苍茫沉淀的过往。

  缘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我简单告诉自己

  我在读此书的过程中,享受的是心情的清明与淡雅世俗于我早已隔离,那是与古人同语、与历史共沉的一种痴忘。

  幻想在眼前,就那么情不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