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不见的城市》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看不见的城市》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看不见的城市》的读后感10篇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本由[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一):旅行者

  这是一本从目录就开始惊艳的书,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我停下来记下自己喜欢的篇章,到后来发现几乎每个都喜欢,恨不得在每一篇后写点东西

  最给人感官刺激的当然是想象力。这本书不是一首主歌和副歌分明曲子,那样的曲子深入人心为人传唱的只是它相对出彩的副歌部分,这本书像一首民谣,没有主歌和副歌的区别,每一句歌词每一个调子都撩人心弦,虽然是一段一段的循环,但每次循环都是一种完全不同感觉。最最震撼到我的是城市与欲望之五,不同民族男子梦到同一个女子,他们按照梦中追逐她的路线建造出一个城市,深深被这一段诡谲又浪漫想象所折服。

  每章节前后都有马可波罗和可汗的对话,他们的对话像两个哲学家的对话,有些片段读到真的让人激动不已感慨自己有多么幸运看了这本书。比如他说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我曾经有过一些朦朦胧胧的感受,但是这些感受像一根细丝轻微摆动让人心痒,想抓住它而不得,它总是一闪而过。但是读到这些片段,仿佛以前那根丝清晰地浮现出来,经他的梳理形成一张网,连往日我在试图捕捉这些细丝的情景都浮现出来。

  当然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目录部分,除了某些书刻意排一些奇形怪状的目录,这本书的目录安排真的让人眼前一亮,细想也很有道理。除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每章节都是不一样主题,并且每一章的最后一篇都是新的一篇,所以读每一个篇章时都不会腻,而且知道最后会有惊喜出现,就像拆礼物一样。

  高中为了文学常识题背了卡尔维诺作品名字,这本书总是在第一个出现,匠心独运的著作真的只有看了才知道为什么经典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二):看不见的城市中

  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但又不能说我是个读过很多书的人,一个“过”字包含了许多意义,在我看来,意味着走心。可能是我时常抱着一种局外人态度,许多书都不能引起共鸣——那种出于心灵的震动,指尖的刺痛,一种直击心灵的颤栗。

  但世间优秀作品是那么多,随着读书量的增长,我也找到了些终属于我的书。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讲述的是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他一路走过来见过的许多城市的故事,这些城市是一个个象征陌生却又似曾相识。这种感觉很奇怪,仿佛是在做一个梦。梦里,一些奇形怪状的孔明灯悬挂在虚空之中,场景的闪烁变幻,你抓不住却又不想放过。广场上的一角有个长椅,一个年迈的老人坐在那里,一个中年妇女牵着狗走过去,这个城市虽然陌生,但这些场景却又是那样熟悉,这种复杂的心情让人忍不住深究。

  卡尔维诺是少有的闻名世界小说家,善于用故事来引起人们思考。正如他所说,他从不会直接告诉读者什么,所有的道理需要自己去挖掘,当你领悟了什么后,他也不会说这就是他想说的,因为一百个读者眼中既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我时常惊叹他的大脑里装的故事是如此之多,如此精彩绝伦。他笔下的分成两半的子爵用两个“半人”告诉我善恶其实并不对立,如赫拉克利特所说,“善恶为一,正如上坡下坡时同一条路,不知何为恶,焉知何为善?”两个人讨论了善恶,只不过前者用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后者用了一句箴言,这便是他的风格了。《树上的男爵》使我明白了一种保持自我的不妥协;《不存在骑士》让我感知意志力量;《看不见的城市》让我体会了城市与自我。

  说到城市,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词语,他包罗万象变幻莫测。在空间上,他是静止的,在时间上,他是不断流动变化。卡尔维诺在这本书里教了我们如何寻找一个城市。他的踪迹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数据里,而是在楼梯的扶手,栏杆的锈迹,街道的砖块间,甚至是呼吸空气的流动速度里,所以城市是看不见的,只是感受到的。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有孤独归宿,有每个城市与人的缩影。马可波罗是孤独的,一个人传洋过海来到这神秘的东方大陆。忽必烈是孤独的,他是尊贵王者,无人能与之并肩,身后只有万骨枯。两个孤独的人谈论着不存在的城市。忽必烈说,“我不信你”。马可波罗并不在意的继续讲述。

  在这些城市中,个人的因素很少,人总是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这每一群体中,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与无数的人无数次擦肩而过,无数次的觉得那个人似曾相识,但我从未回过头去,也许是疲惫,或是害怕。

  孤独是可怕的,没有体会过孤独的人才会说希望或者追求孤独。你没法形容万家灯火亮起时,你孤身一人图书馆出来不知去哪的感受,正如自己一个人抱着爆米花去看了一场一个人的电影,你会无比想家却又不想回去。孤独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孤独是场必修课。我们需要在漫长岁月中不断与自己磨合直到达成和解。经过如此,你会发现周边的世界与以前是那么不一样,你会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内在,一个之前看不见的城市。

  我不追求孤独,只是在孤独中安身立命,不断探寻自我,借着书籍音乐、电影或是什么。只要有共鸣与碰撞,都会感受到交流乐趣,《看不见的城市》对我就是这样一本书,谨以共享。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三):看不见的城市

  理想中看这本书的场景应该是在飞机上,为了让我的思绪一起飘荡~所以我忍着,直到这次飞往厦门的3小时航行上,我以为再合适不过。薄薄的一本,我却花了三段旅程才将它看完。着实没有办法,书中描述的众多场景画面感太强,我简单的思绪很容易随着作者一起代入无人之境~很有意思,阶梯式的目录记录了55个女性名字城市的描写(请原谅我一个名字也没记住)~

率先奉上自己对卡尔维诺五体投地的崇拜,短小精悍的篇章中,无不体现着他精准缜密的逻辑以及精妙绝伦的想象,更牛的是,他太聪明了,云淡风轻的,毫不做作的嵌入了很多牛逼哲学意境文笔优美,我一度有些困惑,到底是卡尔维诺本身的文字底蕴还是张密作为译者翻译的太到位?经善意的大神点拨,我还是把手中的玫瑰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四):另一座城市

  除却《局外人》,我很久没有如此认真地看完一本书。

  夜里我躺在床上无法成眠,每每回想起白天游经的一切,往事历历在目。我想,假使我当时不一意孤行往这条路走去,不计较路的尽头是否有我驻足的风景,假使一个念头刹那之间席卷了我的脑袋让我不知所以朝另一条路上赶去,又会是怎样一番滋味。我不知道,路不会告诉我答案,它更在乎真实的存在,就算我不曾踏过它的每一颗尘土,它也有自己的方式存在。但我知道,路的开始就意味着它将通往另一座城市。

  很久以前陪她走过故乡小镇的每一条巷弄,我可以闭着眼依着她的发香寻到她的院子。后来我们彼此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做着相同的梦,今日与我插肩而过的行人明晨就站在街角向她问路--我们密不可分的牵连化作城市的轮廓和欲望,一同淹没在时代的大潮之下。我闭上眼,能够回忆起小镇我们经常并肩散步的那条街道--杂货店过后是一家粉馆,我曾面对着她坐在角落埋怨肉太少而汤太多;之后是一家银行,再之后是一家裁缝店,我不知道里面的陈设,只因你说这样的店面终会淘汰;再往后是几家鞋店,你不爱时髦,对橱窗里五颜六色高跟鞋提不起精神;旁边是湖南商人开的百货店,湖南人谋生能力很强,他们可以在商品小额的差价中谋得暴利发家致富;最后才是街边小贩摆弄的水果摊,比超市里的要便宜不少,而且我喜欢看你和他们打交道斤斤计较为一两毛钱生硬还价的侧脸。哦,我忘了这中间还有一条胡同以及它象征性的黄昏,那是我第一次吻你的地方

  我终于到过很多不一样的城市,至少它们在呈现给我的表面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年轮,它不会像说书人一般直白地跟你吐露,它的历史埋藏在每一个地标背面,每一条街道的街灯下,还有每一个酒吧杯子里。再看不到几个壮汉一言不合相互用啤酒瓶敲脑袋的场景,再听不到夜半无眠街道上哒哒的马蹄声,再读不出十字街头路标的含义。我有勇气给你提笔写信,我说我梦见了你的城市,其实与我周围并无二致,可能就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大楼外墙下哭泣,被同一个我给描写在书的开始作为一个伏笔,而你,我却始终不曾遇见一样的你。

  那是一个下雨的晚上,我在公交站牌等着末班车回到我的房子,一个撑伞的女人站在我的旁边,我们彼此静穆着,隔着一个都不知道的故事。雨开始变成豆子,砸在脸上愈发僵硬,她往我迈了一个步子,和我平分了干燥的空间。我们相顾一笑,我才看到她的脸上有你的模样。后来我们又在图书馆的二楼遇见,又在咖啡馆的临窗座上邂逅,还在清晨慢跑的公园碰到。我逐渐知晓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小,或许我们早就在某个时辰相识了,或许我翻过的书被她捧在手里视同珍宝--只差一个契机,让我们彼此吐露过去未来而已。她问起你的消息,我不清楚我有没有笑,我望着熟悉的街道熟悉的过客,说你在另一座城市。

  那么我和你到底隔了多远呢?一声叹息罢了。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五):一千零一个城市。

  一千零一个城市

  城市是敞开的,经得起你不断定义、筑造,又不断地推翻、重建,直到这些词语林林总总融成一片,横无际涯。

  我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用太多夸张的词汇,比如伟大奇妙精美等等,来形容《看不见的城市》,但毫无疑问,它极尽所能地满足了我对城市的理解与想象。

  一

  我在这本书的目录上停留了好长一会,“城市与记忆之一,城市与记忆之二,……,城市与记忆之五”,“城市与欲望”,“城市与符号”,“轻盈的城市”,“城市与贸易”,“城市与眼睛”,“城市与名字”,“城市与死者”,“城市与天空”,“连绵的城市”,“隐蔽的城市”,十一个系列,每系列五个片段,呈现数列阶梯状排列的美感。我有预感将被结构魔力攫取。

  继而发现,阅读这本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顺序阅读,不断在十一个系列中跳跃。这时候自己喜欢先不看片段的题目,而边读边猜测此章属于哪一个系列,阅后再证实,往往十之八九是猜对的,似乎也与作者有了一种“相视一笑”的了然之感。一种是按系列阅读,脉络分明,更有整体感。如果要用一个模型譬喻这本书的结构,我会选择DNA的分子结构,四级:五个片段组成一个系列是一级结构;十一个系列盘绕形成“城市”与“其他”的双螺旋结构是二级结构;系列与系列之间进一步扭曲相互作用是三级、四级结构,彼此之间时而松弛时而紧绷的张力导致了更多变化。

  二

  提起和城市有关的书籍,我会想起《东京梦华录》,那是一部极其详实、细腻地勾画城市的记忆之书,说不尽的雕梁画栋流水美食繁华一梦,都成千秋纸上尘。

  《死于威尼斯》,主人公尾随心中的水仙美少年在街巷中迷路跌撞,威尼斯的没落贵族金碧辉煌憔悴地浸没在黄昏中,一切只褪剩淡淡的影子,像将明将灭的灵魂,十分动人

  还有提及帝王聆听游僧旅途见闻(《看不见的城市》中忽必烈听取马可波罗的行纪汇报)的《舅舅情人》:

  有一天,有一位锡兰的游方僧到长安来。皇帝久仰高僧的大名,请他到宫里宣讲佛法。那和尚在皇帝对面坐下,没有讲佛家的经典,也没有讲佛陀事迹,只是讲了他一路上所见所闻。他说月圆的夜晚航行在热带的海面上船尾拖着磷光的航迹。还说在晨光熹微的时候,在船上看到珊礁上的食蟹猴。那些猴子长着狗的脸,在礁盘上伸爪捕鱼。他谈到热带雨林里的食人树。暖水河里比车轮还大的莲花。南方的夜晚,空气里充满了花香美人鱼浮上水面月光下展示她的娇躯。皇上富有天下,却没见过这样的景观。他起初想把这胡说八道的和尚斩首,后来又变了主意,放他走了。

  王小波受卡尔维诺影响极大肯定的,但这个故事和《看不见的城市》有没有关系我就不敢肯定了。

  但突然就喜欢上了这样讲故事的方式,你可以把《看不见的城市》当作是一本小说,充满了虚构的情节与想象;一部游记,化身马可波罗,在忽必烈的朝堂上从行囊里掏出一件件物品,再加以手势、跳跃和喊叫描述旅程;或者一首长诗,在动人的意象、精致的词句间嗅到雨后落日时分华美寂寥气息,都可以,因为它是些可调换、移动、倒置的碎片,它描述的不是任何一座城市,又是任何一座城市。但它有结构,十分精巧的结构。我自己粗略地判断小说是否优秀有两条标准,一是否可以绘制出一个交错的人物关系图(人物彼此联系,没有“多余”的),而概括的情节是联系人物之间的“箭头”(举例:鲁迅的《药》);二是否可以绘制出漂亮的结构,可推这本《看不见的城市》。

  三

  在这本我们都喜欢也将一直喜欢下去的马可波罗和忽必烈大汗对话集中,卡尔维诺说,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记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看到的城市,都像一座巨大的衣冠冢,过往的时间细密的累加重合在每一寸空间内,你或许能侥幸数清城堡的八万块红砖,却不会知道一个失手打破就此埋在土里的酒杯,不会知道它所承载的枪林弹雨。

  它既是过去的城市,也是现在的城市,同时是未来的城市。它们在时间、空间上重叠、关联、对望,却“并不相爱”,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譬若崇惠禅师云:“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它显现为一座城市,而我在它的每一细微的纹理和砖瓦中都看到了意义与价值。

  当我们爬山涉水、翻山越岭经过那么多城镇,看过无数港口扬帆的船只,却蓦然发现自己站在孩提时终日奔跑过的家门前的小广场。旅行是不断往前,同时不断回溯,走向的下一座城市也许是自己的下一段过去,而如今已是他人的现在,它们短暂易逝,互相更换。

  或者自始自终只有一座城市,它有无数面镜子照射自身,映出影子,从而变形、衍生出其他城市,以有限折射出无限,最终变成无穷的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一分虚构,两分记忆,三分寓意。马可波罗的汇报适用于任何一座城市,又与每一座城市都有出入。你在其中晃荡、摸索、迷失,你可以步步跟随,可以驻留,也可以拔腿就跑。

  那么城市到底是什么,在卡尔维诺笔下,它是记忆与欲望的集合体,自以为是的符号的整体,是一个即无止境又无形状的废墟,是不断建立和扩张的沙堡,是你记忆中的确凿可信,是你玫瑰色不切实际的幻影。

  四

  有趣的事:在豆瓣读书《看不见的城市》条目下的论坛有一则旅游广告:“清明假期张家界这座小城欢迎您”。也许这本书适合为任何一座城市提供旅游宣传,假想每一座城市都像卡尔维诺般描述自己,拥有一个姑娘的名字,那样一本宣传小册子一定有意思得很。

  “当卡尔维诺少年,终于找到了他的伊西朵拉城,将会有什么事情在一夕间发生?”——匡匡如此问。

  有白雪辜负的城市,有寒雨年年应节的城市,还有的开满了四季的花。此城轰华绚烂,彼城寂静清扬,可幸少年还有漫漫长路可浪游,从此从此不回头。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六):熟悉的事物,陌生的眼睛

  远游归来的人,带来了邈远的讯息,也带来了新奇,如达尔文,如马可•波罗。

  远方,因为未知,比起黄金白银,更能勾起一个统治者的好奇之心。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让马可▪波罗如山鲁佐德般,对着威严的国王,讲述一个又一个城市的样貌。

  有的披上了月光,有的镶满了贝壳,有的深入水井,还有的建筑在云端之上……

  小说家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冲破了现实的界限。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忽必烈说得直白:骗人的,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地方。

  可是,它真的是虚构出来的吗?它的深层含义,隐藏在表象之上。

  可汗说:“还有一个地方,你从未讲过——威尼斯。”

  马可•波罗回答:“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也许,我不愿意全部讲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或者,在我讲述其它城市的时候,我已经在一点点失去她。”

  原来,66座城池并不是遗世而独立,她有现实的蓝图——威尼斯。

  水上倒影,来往的船只,纵横交错的街道……无不是威尼斯的影子。

  我尤其喜欢那座到处是明信片的城市,旅客在游览的时候,会看见一张张发黄的明信片,它们上面的图画是它旧日的面貌:同一个广场,音乐台现在改建了天桥,两位撑着白色太阳伞的女子所在的地方是现在的军需工厂。

  古老的明信片像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固执的用一些小物件,还原记忆。

  卡尔维诺处于20世纪,一个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狂飙突进,让一些城市慢慢的失去了她应有的品质。

  就像朱天心在《古都》里描述的主人公,从国外回来后,记忆中的台北不见了,她坐在101大楼的繁华废墟旁边,大声哭泣道:“这是哪里?不是我的家”。

  城市,由旧变新,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但也不小心抹掉了差异化,变得单一,雷同。缺乏想象力。

  一样的车站,一样的街道,一样的高楼大厦,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

  而《看不见的城市》却呈现了一种多元化的视角,每一座城市组合在一起,缤纷多姿,像一窜珍珠。

  与其说是作者天马行空的臆想,毋宁说是一种异乡化的眼光,就像书中提到的,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因为,陌生带来了不同。因为看得不同,因而我们会想得不同。倒过来说,即使是看熟悉的事物,也可以找出不同的观点。

  看不见的城市成为了陌生之地的代名词,她有一种孤独隔绝的性格,可以对抗一切没有美感的东西,也可以重建心中的乌托邦。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七):失望,没标题

  我打分还是很主观,就三星。有《不存在的骑士》打底,我对卡尔维诺这本口碑最好的书其实是满怀期待的。结果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无聊到极致反而看到什么都想发火、怒气冲冲的状态。所以不管不顾丢下它去洗澡了。我觉得,文学不该是这样的。但文学应该是什么样?我一边洗澡还一边说服自己,这本《看不见的城市》就是集不可捉摸的意象为一体,唤起读者的想象,从精神层面上给人以焕然一新的观感,要说文学,它还真的很文学,纯文学。但我就是不喜欢!欣赏不来啊!作者所描绘的每一座城市都不是我向往的,我在每一座城市里都看见流离、失望、虚假、幻灭和恐惧,它们好像是建筑在沙堆上的,风一吹便改变了它们的形状,除了一个名字,它们千变万化。城市可以不同,可以相同,可以集万千不同而成为整体上的相同,也可以由细微的相同组成意识上的不同,但是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这些城市,没有一座是让我觉得安全、向往、久居而不烦腻的啊,甚至没有一座,可以比得上我居住的小城。

  平心静气后觉得后面的部分又可以勉强读下去了。读完没什么感想,草草了事,失望透顶。这些建筑在想象上的城市,也许不纯粹是想象,它们在某一个状态里表现了我们现今城市繁华表象下掩藏的空虚与无聊。但是我就呵呵了,我真是小清新不来啊,恕我城市进展水平追不上大都市,这种空虚我没有心思去体验。一座城池,这几个字就给人以唯美的观感,我喜欢的就是这种唯一又具体的城市精神,城市的实体其实只是物质而已,真正动人心魄的,是我们这些居住者和向往者为它丰满的肉体,以及和人类一般性格各异的灵魂。把高楼重建,把河流重挖,我们可以重塑一座一模一样的城市的空壳,但是我们拥有的并不是那个名字所代表的城。卡尔维诺这本书,的确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是越读就越觉得它太形式化了,它的结构不是使它更加精妙,而是把它框死了。越读越觉得这些城市千人一面,再难激起我的想象,我也不会再为之想象,因为没有任何意义。下次读他的书,还是要从《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入手。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八):应当细细品味的寓言故事

  很遗憾阅读这本书的时间是在端午节贵阳往返郑州的飞机上,飞机上的阅读需要人在巨大的发动机轰鸣下镇定自若,这一次还顺带要忍受牙齿的疼痛,尽管阅读的过程感觉作者仿佛是个预言家,书中想象出的城市与我们今天城市的形态何其相像,但我仍没有爱上这本书。

  在想要把这本书记录到豆瓣阅读的过程中,细细翻开自己在飞机上度过的一个个可汗与马可得对话,到处都是一个描述过去,又在预言未来的寓言故事,关于城市、关于旅行、关于地狱与天堂。

  “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吗?”可汗要问他的话也可以换成:“你是为了找回你的未来而旅行吗?”

  马可得回到则是:“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P27

  既然如此,就无需将珍诺比亚划归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城市范畴,按照这种类别区分城市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要区分,则另有两类:一类是经历岁月沧桑,而继续让欲望决定自己形态的城市;另一类是要么被欲望抹杀掉,要么将欲望抹杀掉的城市。——P36

  他说:“如果最后的目的地只能是地狱,那么一切都没有用,在那个城市的地下,我们将被海潮卷进越来越紧的漩涡。”

  波罗说:“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P166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九):矛盾的共生

  猝不及防的感冒了一场,昏昏沉沉的下午昏昏沉沉地读了这本《看不见的城市》,也许是因为我庸俗的头脑完全跟不上卡尔维诺的思维,一口气读下来,并没有完全弄懂内容究竟想表达什么,却还是被大大地震撼了一把。书中马可波罗游历了帝国的城市,在忽必烈汗面前一一讲述所见所闻,大汗的心中有一座完美的城市,他反复的询问马可可曾到过,而马可的每一番描述都无法道出这样的城市,他口中的城市总是承载着迥然相异的面貌,信任与欺骗,真实与虚幻,浅显与深奥,希望与绝望,智慧与愚昧,开化与野蛮,直到生与死,地狱与现世等等,矛盾的两面背道而驰,但任何一面离开了彼此却又丧失了本身的意义,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真正完美的城市是不可能存在的,是看不见的城市。也许不是很贴切,但是此番感触,让我想起了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里特的一个系列作品,主旨大致是“物距最近,心距最远”, 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零距离接触两样东西之间,其实存在着遥远的心理距离,比如靴子和脚,乳房与衣服,如果孤立地将双方放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违和感。思维惯势让我们的感官选择性地屏蔽了一些矛盾的存在,矛盾的双方反倒达成了和谐状态,也正是这样,让一切追求绝对完美的努力变成了徒劳吧!很不错地一次阅读体验,有很多有意思的段落值得反复回味,年中还会拜读,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希望会有更多的感触!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十):看不见的城市

  这是一个很敷衍的时代,漫画会比长诗更深入人心。

  如果把我的一生写成一本书,我希望那本书可以取名为《我,堂吉诃德》。

  像堂吉诃德一般去追求爱情与荣誉,一个名词就是这样被时间稀释去的,变成一个你们都不相信的笑话。

  这是绝望吗?不,这是一种飞蛾扑火般的信仰。比绝望更可怕的是,没有信仰。仿佛历经千辛万难才换来一次拨开云雾的豁然。

  如一个虔诚的圣徒,匍匐在追寻的脚下,生生不息,乐此不疲。

  并非不想喧嚣,只是浮华太过于刺眼。

  并非不愿发光,只是诱惑太过于直白。

  那么痛快地承认吧,我的朋友。

  其实你和我一样擅长伪装,精于在人群面前保持另外一幅皮相。

  自负不过由于内心过度的自卑,倔强不过由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不顾一切也无法换来我的一次妥协,这是你的绝望。其实,我同情你,却不是心疼。因为我心高气傲,但没有觉得理所当然,总之是我的错,我知道。容天下之大不忍,我佩服你。

  我以真主的名义发誓,我愿意活得真实。那些所有期盼的不过是你人格的对立面,不会怪你,是我太执着。

  什么是成长?就是不断的用一个观念去推翻前一个观念,却越来越豁然开朗,容得下的观念越来越多,慢慢堆积起来的生存单位。

  暗夜拉开序幕,吞噬一切的虚无,这不过是一场无法预料结局的徒步,徒劳无功也罢,你终究得满心欢喜的接受最后的审判,终生没有机会诉讼。于是在每一个寡情的黄昏或者晚上,你渴求向他人互诉衷肠。

  然后你发现,只不过是丢了最后关于神秘的那个砝码,只是在做一场无用功。

  你是不是在悲伤?愁云萧森,暮色苍茫。

  你眉头紧锁,黯然惆怅落,不见花色。

  我涉江而来,却拂不去你的一丝失落。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愿消逝于弯月下。

  见证一场繁华后的幻灭,不过过眼云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多愁。执念,纠缠,涅槃。

  在希伯来语中,沉默与毁坏享有同样的词根。

  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一种执念的稀释,总需要不断的误导和岔路,被无限的时间和语言经手。

  于是,人总是欺骗自己。当面对某种极端的情况时却抢着站在绝对理性的角度,假装不动情,以求不败,以求安全。只不过是内心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假装事不关己,然后高高挂起。不过是想当个不远不近距离恰好的伪君子。

  我笑了,伪善者!

  所以你很难抑制一种恶意,尤其在这个以自由为口号的时代,用戏噱的口吻去嘲弄罢沉重的一切,然后信步走开。你期望爱情,可是又习惯鄙夷或者嘲笑那些看上去不值得和愚蠢的爱情,从而间接地告诉每一个人:我没有投入到任何一种爱或事物里,但是我很安全。

  人生最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来的,不是苦难本身怎么样,而是从苦难中获得思考,哪怕是另一种思维。诚如佛家般若,我们未来的欢欣,如果能像穿透乌云的阳光,才能倍见光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