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鼎立南极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鼎立南极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鼎立南极读后感精选10篇

  《鼎立南极》是一本由张锐锋著作,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鼎立南极》读后感(一):“南极精神”、科学之美及其他——读张锐锋报告文学《鼎立南极》(段崇轩)

  “南极精神”、科学之美及其他——读张锐锋报告文学《鼎立南极》(段崇轩)

  多年前曾读过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报告文学《伟大的悲剧》,给予我的震撼、遐想至今还能忆起。整整100年前的1912年1月16日,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等一行五人,历尽艰险终于抵达南极。但万万没有想到,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探险家在一个月之前已先行到达这里,并留下了国旗、帐篷、书信等等。在探险角逐中惜败的斯科特等,满怀沉痛、悲哀、失望打道回府,与冰雪、风暴、寒冷、疾病等搏斗了两个多月,最终一个个倒在了归途中,留下了他们采集的矿物标本、写下的日记、书信等。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踏上南极之巅,它显示了西方人执著的探险精神和坚强的生命力量。这篇作品像一粒种子,深埋在了心里,常常让我想到那个遥远、寒冷、神秘的冰雪世界,常常让我猜想现在的南极不知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西方人在那里一定又有重大“斩获”,中国人在那里又有什么作为呢?科学报道自然偶尔有之,但文学创作却向来鲜见。

  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张锐锋的长篇报告文学《鼎立南极》,作品以宏阔的视角和刚健的叙事,全景式地勾勒了中国南极科考30年的卓越历程,重点描述了考察格罗夫山、登顶冰穹A,建立昆仑站的三大“战役”,全力刻画了科考队员的非凡业绩、感人形象和崇高精神,深入揭示了南极科考重要的、丰富的、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显示了作家对这一题材准确、艺术的把握能力,填补了当下文学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渴望。当然,南极以及科考,是一个高难度的题材领域,因为作家是很难有机会深入现场生活的,锐锋自然也没有去过南极,这就给作家提出了一个挑战:你一方面要尊重自然、人物、科学的真实,不能随意想象、虚构;另一方面又要发挥作家的思想艺术创造能力,使陌生的自然和理性的科考,变成真实、鲜活的文学形象和准确、生动的艺术叙事。锐锋凭借他多年的创作经验,较成功地处理了科学与艺术、思想与形象等关系,但也依然存在着形象单薄、细节较少、想象欠缺等缺憾。如果锐锋真能去一趟南极,这部报告文学一定会是另一种面貌。

  张锐锋是文学上的多面手。他以诗歌出道,继而专攻散文,成为“文化大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热衷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创作过反映现实题材的报告文学《堕落的版图》、《黑色818》等。不管是散文、诗歌,还是报告文学,他的创作总是呈现出一种自己的风格,独特的意象、澎湃的诗情和强健的理性,表现出某种大家风采来。这部《鼎立南极》同样体现了他鲜明的艺术个性,

  《鼎立南极》努力发掘和讴歌了一种卓然超群的“南极精神”。100年来,一代一代的探险家、科学家不断踏上南极、深入内陆;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科考先进国家,倾注全力、精心筹划,在南极科考、建站,不断扩大地盘和成果。南极科考,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价值,同时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意义。其重要性与航天飞行、飞船绕月等相媲美。中国的南极科考,虽然晚于其他先进国家,但从1984年编队赴南极洲综合考察之后,30年来已进行了26次科考,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个科考站。在地质学、气象学、冰川学、海洋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随着国力的强盛,已理所当然地进入南极科考领域的“第一方阵”,成为南极科考强国。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和精神,在支撑在南极科考者呢?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1994年就指出:“我们南极考察队员振兴中华、为国争光、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南极精神’,牵动和凝聚了亿万人民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为推动和发展我国南极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的层面对南极科考队员精神的宏观概括。锐锋则进一步指出:“‘南极精神’的内核是:为了国家荣誉、国家利益,每一个科考参与者锻造出的不懈努力、无私奉献和科学理性的精神”。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精神特征,往往是特定环境和特定工作不断培育而形成的。想一想,在南极那样一个冰天雪地、古老空旷的世界中,又从事着极其危险、艰难、细致的劳动和工作,面对着酷寒、疾病、烦躁、孤独等等种种极限挑战。人的心理、情感和精神怎样能不发生变化,作为科学家的那种性格和精神又怎样能不呈现出来?这是一个与世俗生活完全隔绝的地方,更是一个催生崇高精神的所在。在书中,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张青松,在第一次赴南极科考时,给党支部的信里就写下了这样的话:“此次南极之行,我一定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顺利归来。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作为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极的标记。”这就是科学家知难而上、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雪龙”号科考船轮机长赵勇,他曾经为养家糊口而辞职,到国外的船舶公司去打工,但当南极考察需要他时又迅速归队;他曾经下决心留在上海奉侍病危的老母亲,而当科考队整装待发的时候,他又抹着眼泪登上了自己的岗位。科考队员都是尘世之人,都有人间牵挂、七情六欲,但面对科学事业的召唤,他们服从的必然是国家的利益。机械师、“老南极”徐霞兴,在驾驶雪地车运送建站物质中,突然掉入冰海中。外国科考队员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几乎无一生还。但徐霞兴硬是凭借他的勇敢、机智、经验,撞破天窗,死里逃生。艰苦的环境、危险的工作,锻造了他的力量和智慧。出生于1971年的年轻队长琚宜太,重任在肩、老成持重,领导有方、工作果断,在一系列科考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工作,使这位年轻队长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有如战场对人的锤炼。一个群体的精神特征,就是每个成员精神性格的相加和凝聚。从科考工作的职业层面看,我觉得“南极精神”还可以作出这样的阐述:在艰苦卓绝的探险和科考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体现人的生命力量和智慧。科考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是凡人,在南极环境中是英雄。

  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表现。《鼎立南极》从文本结构上看,就显得宏阔严谨而重心突出,有一种理性之美。全书共四章。第一章“遥远的南极”,写南极景观,人类的猜想、探险,中国人的足迹等,就像一个超长焦镜头,展示了一个邈远、宏大的背景。第二章“格罗夫”、第三章“冰穹A”,是南极科考中的两大“亮点”,刻画了众多英模人物,讲述了不少南极科普知识。读来别有趣味、启人心智。第四章“昆仑出”,是全书的高潮,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昆仑站建设的艰难历程、感人故事、重大意义等。就像换用了广角镜头,全场扫描、焦点放大,给人一种惊讶和震撼。正文前后,还有“缘起”、“自序”,“南极科考大事记”、“后记”。安排井然有序。此外,全书还配有近八十幅南极科考照片,图文并茂、锦上添花,更给这部诗情与理性兼具的作品,平添了一种色彩和趣味。锐锋的散文语言,浑厚、抒情、洒脱、理性,而在这部报告文学中,他的叙述语言既保持了自己的特点,又分明变得简约而理性,形成了一种宏阔、简练、诗情、超拔的叙事风格。这与南极科考这一题材的特性有关,更与锐锋追求科学与文学高度融合的境界有关。

  《鼎立南极》读后感(二):中国人为什么去南极——长篇报告文学《鼎立南极》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人为什么去南极——长篇报告文学《鼎立南极》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光临本书的研讨会。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所要说的,已经写入了他的作品,当他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他所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

  剩下的都是多余的话。

  今天,我就说几句多余的话,但是多余不等于无意义。我想说的是,中国人为什么去南极?这一话题既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本书写作的意义所在。它既是一个具体的实用主义价值的命题,也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和文化的悬念。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 对于人类来说,南极是最后一个未知的大陆,它蕴藏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知识,因而它对于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补充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通过自身的存在,不断满足人类探索未知的欲望与好奇心。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他者的角度,让我们能够获得另一种看待自己的目光,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活动以及其他生活细节。

  2. 南极汇集了众多的科学前沿学科,冰川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高空大气物理学、地磁学、地质学、天体化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尤其是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以及与人类活动的联系,牵动了全球科学家、政治家和关注人类命运的人们的神经。它的每一个哪怕是极小的发现,都与人类共同的命运息息相关。南极独特的环境,提供了一个无法复制的天然实验室和科学资料库,因而它很快成为探险时代之后科学圣地。

  3. 每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的出现,都拖着长长的国家影子。它使得南极科考具有科学之外不可替代的政治辐射力。我们知道,在地球上,南极是最后一块未被分割的大陆,它也自然资源蕴藏量最大的陆地之一。因而,南极科考队的考察活动象征着一个国家在南极的实际存在,并暗含着主权要求和利益相关国对于资源的觊觎。所以,南极科学考察实际上代表着强烈的国家意志,其科学考察的贡献律和研究成果的竞争,实质上决定着考察国在南极存在的质量。

  4. 中国进入南极考察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关注度。南极考察一直置于全世界的镁光灯下,它的每一个细小的举措都会被放大,因而具有增强影响力的焦点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获得了大国形象的品牌广告效果,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象征,展示了中国迅速增强的综合国力。

  5. 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的考察活动,实质上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展开过程。考察队员自强不息、不畏艰险、追求卓越的精神,彰显了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传承。考察队员的非凡表现暗示了自身所携带的背景文化,经受了南极严酷环境的考验。他们所创造的“南极精神”,为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

  6. 中国的南极科考,激发了全民族关注南极的热情,因而它具有极大的科学普及价值。尤其是它唤起了一代青少年对南极的向往,这是一次理想主义的注入,一次意义非凡的科学沐浴,也提供了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新契机。它将对国家的未来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7. 南极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一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定居者。因而它没有国界、没有市场、没有货币,也没有人类的生产活动。处于南极的科考工作者,不得不退回到人类原初的状态,重新缔造一种适于严酷环境中生存的生活准则和价值体系。节约、简朴、环保、和平互助、真诚合作、资源共享和面对困境的无私支援,成为基本行为规则和新律法。这种全新的价值体系,是对迄今形成的自私狭隘、利益至上、异质文化之间的不断冲突的现代文明的一种批判,同时它为人类的和平合作精神和文明进程,塑造了新典范和新理想。

  8. 中华民族没有探险传统,中国文化中缺少为认识未知和追求客观真理而献身的基因。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蹈海骑鲸,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是为了行万里路,广增见识,实现一个传统儒生自我完成的愿望,以获得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圆满……从南极地名的命名可见,这里充斥着西方地名,没有中国痕迹。中国人去南极考察,不仅限于科学考察,由于南极特殊的环境条件,它还具有探险的性质,因而它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血液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这意义上说,中国人的南极考察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我的这些理解,也许仅仅是南极科考意义的一部分。很多意义只有在过程中逐步显现,或者永远隐藏其中。我们的目光短浅,不可能扫视到所有角落。

  我想,作为本书的作者,不应该说的更多了。在这次研讨会上,我的任务是倾听、更多地倾听。一切赞美、肯定和批评对我来说同等重要,赞美和肯定使我倍感鼓舞,批评则能使我在以后的创作中获益。

  因此,我把更多的宝贵时间留给各位嘉宾。

  谢谢各位!

  《鼎立南极》读后感(三):《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表彰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获奖作品的决定,授予176部作品“优秀作品奖”,其中包括图书作品30部。集团子公司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榜上有名,这也是我省时隔2届计11年之后再次捧杯“五个一工程”的唯一图书类作品。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全景记录了中国南极科考不同阶段的伟大成就,突出描写了昆仑站建站产生的全球性非凡意义。全书重点着眼于南极内陆考察的三大阶段,以纪实笔法描述了这项伟大行动取得成功的全部过程。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此次获奖,是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下取得的。其间,人民社精心编辑,潜心打造,出品人惠西平,总策划宋亚萍,责任编辑宋亚萍、李向晨、周远,多次与作者细心琢磨完善稿件,并辅之以南极队员拍摄的近百幅精美图片,历时两年得以面世。

  该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关注。《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西安日报》《山西日报》《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20多家主要媒体和报刊进行了报道,刊发专访,刊登书摘。新浪网、凤凰网、西部网等多家网站对图书或活动进行了连载或报道。《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刊发较大篇幅的评论文章。

  2012年5月13日,人民社与山西文学院在京共同举办了《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创研部主任梁鸿鹰,新闻出版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王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周明、李炳银,资深南极科考队员琚宜太、秦为稼、胡建民及在京媒体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鼎立南极》读后感(四):研讨会五月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夏明勤) 日前,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及山西文学院共同举办的报告文学《鼎立南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建明,新闻出版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王然,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吴丰宽等出席;南极科考队员琚宜太、秦为稼、胡健民应邀到会。

  何建明、梁鸿鹰、王然、周明、何西来、李朝全、张胜友等数十位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由张锐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一书,全景记录了中国南极科考不同阶段的成就,梳理了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到昆仑站的全过程,尤其昆仑站既是中国在南极最高点上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也是世界各国首次在南极海拔最高的冰雪内陆建立的科考站。无论从建站难度、科学价值上都开创了新纪元,它意味着我国从此进入了极地科考第一方阵,并在很多领域领先于世界。本书重点着眼于南极内陆考察的三大阶段——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以纪实的笔法描述这个伟大行动取得成功的全部过程,《鼎立南极》真实反映了南极队员的奉献精神和普世价值。

  据悉,该书已被列入陕西省报送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本好书”书目,同时被确定为全国农家书屋书籍并做重点推荐

  《鼎立南极》读后感(五):科学与文学探险的重大成果——读张锐锋新著《鼎立南极》(王国伟)

  科学与文学探险的重大成果——读张锐锋新著《鼎立南极》(王国伟)

  人类在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向往更大的自由(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的冲动。这种冲动大多时会表现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知。而这种对未知的、极致的事物与思想的执着追求,也正是人类得以不断扩展自己的生存领地、不断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不断在精神世界飞翔、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始动力。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人类找到了通往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更高层面、更远境界的途径——那就是科学与文学。如果说我曾经还对这样的观念和思想有过怀疑或不自信的话,在读罢张锐锋新著《鼎立南极》之后,我开始坚定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再为自己思想中的某些迷惑而动摇。因为这部书直接印证了我曾想到的一些问题的答案。

  “从审美的角度看,科学发现和文学写作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性。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显现自己的结构之美、表述之美、陌生之美、思想之美。在许多科学家看来,审美准则同样是科学的最高准则。”这是张锐锋在《鼎立南极》自序中的开篇之语。这样的论断不仅直接点明了本书的特色与价值,同时也指出了人类在探求终极之美进程中的必然之路——文学与科学的并行不悖与共生同一。他也由此开始了以文学的精神去领略、书写科学之美和探险之旅。

  我们知道,南极洲,不仅对中国人,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上的最后的未知地、最后的极地。或许,它还将是拯救人类的最后的基地。人类从未停止过探险的脚步,但对南极的涉足、认知与科考,仅仅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对中国人来讲,则更晚更短。但是中国人艰苦奋斗、后发争先的民族精神在对南极科考的进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1980年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登陆南极洲,到1985年中国在南极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的建立;从1989年中国人第一次徒步到达南极点并在南极点升起五星红旗,到2009年中国科考队登顶南极最高点——冰穹A并在南极大陆海拔最高处建立昆仑站,仅仅短短30年时间,而这30年,正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30年。对于中国南极科考来说,这30年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崛起的步伐。昆仑站的建立,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南极科考的“第一方阵”,标志着由南极科考大国迈进了南极科考强国。不仅是一个特殊地理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华民族在南极建立起来的伟大精神坐标和里程碑!这30年的历程中包含了多少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故事,经历了多少惊魂动魄、艰险卓绝的时光啊。而在这些故事与经历中升华并树立起来的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同样是指引国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力量。

  然而,长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南极知之甚少,对中国南极科考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知之甚少,对南极科考队员身上发生和经历过的故事知之甚少。如今,《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全面梳理了中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到昆仑站的全过程,着眼于南极内陆考察的三大阶段: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 A、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将昆仑站建站这一伟大事件的全貌呈现于世,为我们揭开了南极的神秘面纱,打开了一扇走进南极、了解南极、关注南极的大门。《鼎立南极》不仅兼具科普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也将科学与文学以一种创新的探险性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创新文本。

  我想,一定会有很多的读者会将这部书归类为纪实文学。这并没有错。众所周知,张锐锋是中国新散文运动的开创者和发起人之一,是新散文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性作家。他的新散文创作彻底颠覆了传统散文创作的固有模式和桎梏,其散文作品以超长的规模、宏伟的结构、细腻的描述、理性的思维、哲理的思辨、智慧的思想在新散文运动中独树一帜,几于终极。充分体现了张锐锋在文学创作上勇于探索与创新的自觉性。而探索和创新无疑也正是推动科学与文学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更愿意将《鼎立南极》看作是张锐锋在大散文创作中的又一次新的挑战,是一次散文与纪实文学熔炼汇铸的文学上的探险性实践,可以说,这是一部以南极科考为内容的纪实性的大散文,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以大散文格调构建创作的纪实文学。而他在纪实文本中所焕发出来的文学精神,在我看来,依然挥洒着他在散文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大格局、大气魄、大纵横、大性情的恢弘气度,他在作品中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生动的笔触,深刻展现出了中国南极科考人在地球极地的终极体验中,人性深处的璀璨之火,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科学与文学的理性思辨与智慧之光,体现出作家对科学理念的勇于探索和对文学创新的执着追求。由张锐锋创作这部《鼎立南极》,可谓是历史机遇的必然。在我看来,这部书不仅脉络清晰地记录了“中华天鼎”鼎立南极的历程,同时也是科学之极、文学之极、地理之极三极风云聚会的成果。因此,《鼎立南极》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学性、文学性、纪实性、思想性高度结合的优秀文本。

  当然,作为出版该书的陕西人民出版社,无疑也是慧眼独到、玉成大功的优秀出版社。

  《鼎立南极》读后感(六):极地之魅——读张锐锋《鼎立南极》有感 文 / 闫海育

  极地之魅——读张锐锋《鼎立南极》有感 文 / 闫海育

  在我人生过去的时段,南极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和南极科考是一个艰险的名词那样,只隐约闪现在一些冰川覆盖、企鹅穿行、靠常人之力根本无法企及的图影记忆之中。对南极之美,也就不存在任何的渴望,不过一些惊叹而已。那时,再壮观的极光、蓝冰、亘古雪原的诱惑,都只能是一种静态的美,激发不了心动的微澜。

  因写作的缘故,结识张锐锋时,他已是声名显赫的中国“新散文”运动的开创者和发起人之一。曾经读过他的一些散文,对他以宏大的结构、独特的思考对抗传统散文写作的精神高山仰止。一次朋友聚会,席间,张锐锋谈起最近正在着手写作一部南极科考的作品,使我又一次对他抬起仰望的眼神。我与南极的遥不可测,因为张锐锋此时的谈话而在瞬间拉近了距离。南极科考是一项科学命题,他将如何以文学之美去表现科学之美?在期待通过作品亲近南极、探寻科考的同时,我又多了一种新的期待。

  记得金汝平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起:锐锋是一个贪婪的“知识狂”,对什么知识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兴趣。有时他看数学、高等物理方面的书,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鬼才知道他从那里吸收了什么东西。可能这些知识对他的思维方式有所帮助,体现在散文中,那就是东南西北,上天入地,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极度自由。当我翻开《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即刻被海洋学、地质学、冰川学、气象学、陨石学等诸多知识所围困与袭击。我相信,张锐锋如果没有平时“贪婪”的科学知识的积累,完成这本书的难度至少要放大10倍。而完成了这本书,在他著名作家的冠冕之上,理应再增加一道科学家的光环。正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高空大气物理学家杨惠根所言:“这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描写南极科考工作的纪实文学作品,可谓一部兼有科普价值、文学意义和思想品质的纪实作品。”

  深读《鼎立南极》,感受极地之魅。“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极地一直在想象之中如梦似幻。”我们决不能低估人类的想象力。在科学之力尚不能抵达南极之时,古希腊人已经猜想世界最南端的未知国必定存在另一块陆地。而中国古代的《山海经》更是认为那里存在着拥有翅膀但不会飞翔的食鱼动物,居然与企鹅的形象不谋而合。

  极地之魅首先在其神秘。跟随张锐锋在作品开篇对南极景象的描述,“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的光明更多,也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的温暖更少。”“另一些日子,这里却变成世界上最长的黑夜,浩瀚的星群在天幕上宛若永明灯,华美的图案来自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更古老的岁月。”“那就是壮美的极光。以黄色、绿色、蓝色或紫色等组成的恢弘光带,从高空倾泻而下,好像银河之水混合着天上的各种颜色浇灌到这块冰原上。它有时呈带状,有时呈弧状,有时则变幻成射线状或火焰状……它千姿百态,变化莫测。它有时快速跃动,有时又像巨大的软体动物在天空中缓缓蠕动。这是光的独幕剧,光的舞蹈,不断变换形象和步伐,展现出捉摸不定的惊艳之美。”这就是南极,一片亘古被冰雪主宰的荒原,一处我们只能用幻想去构思的缥缈之地。当南极以文字的形式铺陈在我们眼前时,我们也仅仅撕去了她的第一层面纱。

  极地之魅其次在于探险。愈是神秘的地方,愈能激发人类探险的热情,但“科学探险的道路注定是惊心动魄的,没有危险也就失去了魅力”。从传说中公元65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人乘原始的独木舟顺着暴风雨漂流,第一次试图接近南极;到文艺复兴激活西方人的探险精神,英国著名航海家库克船长三次越过南极圈,却在仅差200多公里处与南极大陆失之交臂;直到1911年,挪威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才在北极犬的帮助下真正抵达南极。而仅比阿蒙森晚34天到达南极的斯科特探险队,却在暴风雪的袭击与饥寒交迫中,散尽了生命的热能,永远留在了被冰雪覆盖的南极。这些伟大的探险家,都将被南极所铭记。张锐锋在序言中自问:“人类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里?南极究竟存在着什么令人着迷的东西?如果说,地理大发现缘于黄金的诱惑,那么,南极拥有什么诱惑?探险家们难道仅仅是为了争个先到之名?答案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并在思考之后作答:“南极存在着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值得人们付出代价。这一切,也许是来源于人类更为高贵的精神。”

  极地之魅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鼎立南极》以纪实的笔触和宏阔的视角,生动记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家参加国外考察队首次到南极考察,直至建立长城站、中山站,特别是成功登顶号称“不可接近之极”的冰穹A,高耸中华天鼎,建立昆仑站的全过程。过程是一种表象,精神才是内在的支撑。初探南极的董兆乾、张青松,第一个徒步到达南极点的秦大河,“雪龙”号船长沈权、王建忠、袁绍宏,轮机长赵勇,科考队长琚宜太,机械师徐霞兴,研究员胡健民、孙波,格罗夫山科学考察的开创者刘小汉,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首任昆仑站站长李院生……一个个科考英雄的形象,在一次次与狂风巨浪的搏斗中,一次次冷酷冰原的历险中,愈发熠熠生辉。琚宜太说过:“在别人眼中,我们也许是一些随时准备牺牲的敢死队员,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实际上我们也有脆弱的时候。”正因为有了人性的脆弱,英雄的形象才显得真实而丰满。读一读赵勇写给母亲的日记,听一听魏文良讲述62小时勇闯西风带的往事,想一想徐霞兴驾驶雪地车沉陷大海命悬一线死里逃生的奇迹,再坚硬的心也会因此流泪。

  采访过程中,张锐锋是真的被“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没有任何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仅凭借简陋的设备,在先后十余年时间里,穿越气候恶劣、风暴肆虐、凶险奇绝的冰雪极地,开辟了从东南极深入内陆腹地的地面通道”的精神打动了,所以他说:“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的人,是英雄。能冷静地战胜死亡的人,更是英雄。”所以他说:“我发现,中国确有这样一个不为浮躁社会环境所动的特殊群体——南极科学考察者。”

  《鼎立南极》读后感(七):《鼎立南极》诞生记(张锐锋)

  《鼎立南极》诞生记(张锐锋)

  几年前的某一天,时任《十月》杂志副主编的周晓枫女士给我来电话,希望给他们新开辟的栏目《科技工作者纪事》写篇东西。周晓枫女士是一位著名散文家,也是我的老朋友,我的第一部书就是她的责任编辑,那时她还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她说,希望找一个对科技感兴趣的作家做这件事情,并提出了几个采访项目,征求我的意见。其中的一个南极科考一项让我心动,我决定开始采访和收集资料。

  一部作品的诞生和一个生命的诞生一样,它的孕育充满了偶然性。这一写作任务不在我的计划中,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来从事这一命题作文的写作。我之所以对南极科考兴趣盎然,是因为南极大陆独特的魅力和这一科考工作所具有的探险性以及它所涉及的多种学科。尤其是近年来科学界对全球环境和人类未来命运的普遍关注,使南极科考成为世界目光投射的聚焦点。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这一舞台上登场,既是一个科技事件,也是一个政治事件和文化事件。因为中华民族缺少探险传统,中国文化中缺少为认识未知和追求客观真理而献身的基因。从南极地名的命名可见,这里充斥着西方地名,一直缺少中国痕迹。

  我接受任务后匆忙赶赴上海,见到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先生,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高空大气物理学家,中国极光观测和研究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北极黄河站首任站长兼首席科学家以及多次前往南极,并担任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先生文静、谦虚,很有亲和力,我们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朋友。这给我的采访工作带来极大的愉快。我首先捕捉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中的一个片断,即第22次科考队格罗夫山考察队。格罗夫山地区位于南极腹地,属于东南极冰盖内陆的冰原岛峰群,共有独立的冰原岛峰64座,是目前东南极地区极少数尚未有任何国家开展正规科学考察的地区之一。中国在1998年-2000年两次由刘小汉博士带队对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在陨石、地质、冰盖和土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此外,成功的地形图测绘也在国际南极事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我采访了22次队格罗夫考察队的队长琚宜太先生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胡健民先生,两位科学家给我详细描绘了他们的考察历程以及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件细节。我被他们的真诚所感动,也被他们在格罗夫山区考察的经历所感动。然后,我开始大量查阅关于南极的各种资料,在杨惠根先生的帮助下还找到了许多关于南极科考之后科学家们撰写的论文,涉及到十几个学科。一些论文专业性很强,阅读起来十分困难,为此我请教了有关学科的专家。尤其是地质科学方面的问题,我不断打扰胡健民先生,他反复给我讲解,从不厌倦,有些问题几乎是从基础原理讲起,让我大长见识。他的好脾气和真诚的耐心,还有我们因此建立的友谊,让我永远铭刻在心。

  这样,我写完了第一篇关于中国南极科考方面的纪实文学作品《通往格罗夫之路》。我本以为已经顺利完成任务,但很快周晓枫女士觉得南极考察还有很多值得开掘的东西,我所写的仅仅是冰山一角。于是我再次领命前往采访,这一次显得轻车熟路,心里也比较踏实。这一次,我一连拜访、采访了十几位“老南极”,包括“雪龙号”船长、轮机长、机械师以及来自各地的科考队员。他们给我讲述了大量南极故事,生动、具体、感人。我还采访了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的建设者,他们在建设这一处于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具有历史意义的科考站过程中,在极度严寒和高原低氧的环境条件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建站任务。

  我开始写作前,一遍遍翻阅资料,细心地看完了显得有点琐碎的南极考察简报,分析科考队每一天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工作进程。有时需要面对地图,对他们每一天到达的地方作出标志,以便能够想象他们的处境。仅仅凭借被采访者的讲述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资料比对和推理想象,将那些讲述的环境还原成一个三维实境,反复设定各种场景的可能状况,然后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以塑造一连串具有形象感的南极故事。对于纪实文学写作来说,没有丰富的资料和合理的推理,就不可能有建立具有现场感的时空。缺乏资料就会缺乏真实,缺乏真实就失去了文学的灵魂。

  这几篇系列文章在《十月》杂志发表之后,我认为已经完成了任务。重要的是,我在采访和查阅各种书籍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虽然未能前往南极,感觉到自己早已身临其境。我和很多人谈论南极的时候,他们都惊讶地问我:你什么时候去了南极?我们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这时,我会故作神秘,不做回答。一次,一位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遇到我,告诉我,他阅读了《十月》杂志上刊载的这几篇文章,试探地问我,关于中国南极科考的纪实文学,是不是继续写下去?我说,还不知道,也许会再写一点。他又建议,是不是可以做成一部完整的书?这样的书一定会有读者,说不定还可以畅销。

  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我的几个朋友帮我联系了几家出版社,都答应出版,甚至一家出版社已经排版和设计封面,但迟迟不见签约付印。我曾询问了几次,都没有明确的答复,也许他们对市场仍缺乏信心。还有一家出版社表示了极大兴趣,并答应很快签订出版合同。就在这个时候,我和一位出版家朋友说起此事,他立即建议我给陕西人民出版社,并愿意牵线搭桥、玉成此事。他给出的理由是,大社名社不会对某一图书给与足够重视,但陕西人民出版社肯定会将此书做成精品。

  这样我便将稿件转给陕西社。很快验证朋友所言不虚。总编辑宋亚萍女士、责任编辑李向晨先生为此书付出了大量心血,从本书的整体结构、顺序编排、章节调整、内容补充、小标题的设置以及种种细节,不断与我沟通,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有时我都感到厌倦了,觉得没有必要再作改动和补充了,他们仍然以真诚和耐心说服我。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很快见到图书,但是出版方一点都不着急,他们仍然在不断提出修改建议。单是封面设计一项就几易其稿,我看到的至少有五个方案。尤其是李向晨先生,他的从容不迫和慢工出细活儿的态度,差不多令我由爱生恨。

  经过将近两年的打磨,《鼎立南极》终于问世。我已经出版了差不多20本书了,但是这一部的出笼显得如此曲折,其过程几乎像南极科考一样充满了曲折和悬念。不论怎样,这部书的写作和出版,对于我都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因而它带给我更多的惊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