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10篇

2022-05-27 02: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10篇

  《水知道答案2》是一本由江本胜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50元,页数:1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一):水知道答案2

  水知道答案,知道你想要什么,不要什么。

  水知道答案,知道你的心在哪里

  ——(日)江本胜《水知道答案》、《水知道答案2》

  这两本书也是放在lib里很久很久了,突然某一天拿起来,却爱不释手。

  故事很简单,简单到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作者的说法去试验,但道理却是那么娓娓动听。作者拍摄了很多关于水的照片,从收集来的自来水,泉水,洗水,海水,污水……等各种形态的水做了如下试验1,把水分类装入试验容器类;2,把水的分类容器中放入不同的标签,放入冰箱形成结晶;3,拍摄形成的水结晶;4,对比各种不同水的不同组合结晶,归纳出结论。

  仅此而已的一个试验,却让人看到了各色各样的美妙无比的水结晶。中国人都知道水在古哲学里是有这很高的赞誉的,只是现代人只是把它当一种生活必需品来对待,忘记了祖训。作者通过对各种结晶的比较,然后重复多次的做了试验之后得出的结论是:1,谁也是有喜怒哀乐的,也是有感觉的。2,水是有跳动频率的。3,水是有感情的。其实这三个在某些人文学科类早已经被说明了,但江本胜却用他的实验给证明了水的上述三个结论,我们是该称他为科学家呢还是社会学家?

  在第二本书《水知道答案2》中,他更加归纳出水和人生活的关系,水和幸福的关系,水和理想,意志,斗志的关系。有点像邪教,但是我们试着做个实验看看,就能发现水真都有不同的结晶。在你结晶之前你对他的感情,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晶形状。虽然百度了一下他很多反对他的人,也很多观点。不过,我还是很感谢他对了我一些启示,关于水,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生活的方向,关于很多很多……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二):一水了悟——《水知道答案》一、二

  为什么女人就是喜欢和要求爱人对她不断地说:“我爱你”?答案:因为女人是水做的。这个笑话还真够冷的。

  需要解释的是,以上这个假设被我猜定为正确的,既然江本胜教授测试出被赋予美好意念的水的结晶将会是美纶美奂的,那被喻为水做的爱美的女人,何不是如水那般的敏感而喜好于被赞美和爱惜呢。更不论人体70%的份量,由水构成。如果水真的被证实是一种能量的载体,并且能对外部环境有着强烈的反应,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好好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以便好好地调整我们身体内这70%的水份,并且好好地去面对他人的那70%。

  同时,还有地球表面的那70%的生命之源——水。

  我曾经尝试仿造地做过一次体验。在将一瓶蒸馏水的外标签拆去,换了一个上面写有“喜悦”的白纸圈,当然,整个实验是在很不严谨的条件下进行的,然后我将这瓶“喜悦”放置在桌上一整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依照起床后一杯清水的习惯,我感受到的是这“喜悦”所透出与平常隔夜清水的平淡呆滞不同的一种跳跃感,仿佛口腔内充满着一个又一个精美充满活力的水晶体。

  当然,我亦清晰,这份“喜悦”的意念,我不但加入了水中,更重要的是我也加给了自己,也即俗话中的“心理作用”,不过无论怎样,这还是挺有趣的一个体验。

  更有趣的是,水如同音乐对人类的感触那样,完全的平等、完全的毫无国界。江本胜教授就如此进行着实验,将不同国家的文字,如“爱”、“感谢”等等美好的单词,贴在装有同一种水的器皿上,通过拍摄其水分子,发现水无疑是个语言高手,它们均呈现出一个个巧夺天工的华美结晶。

  音乐是通过频率的波动来传达内里的信息,那同样的,水也是经过这些的波动来接受和传达着世界的信息,作为地球表面最为明显的标志,水,收集了世界每一分每一秒的信息,然后他们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身体的内外,从这一点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视作地球、甚至是宇宙的整个完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点。

  蝴蝶效应的混沌理论,立刻又在水的流通与运行中,找到了依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舟,正是我们每一个的个体,更是我们所寄生的地球。在水H2O这个分子本身,并非有一个意念发射塔,它根本的本源是纯洁无瑕的,它的美丽、它的恐惧、它那些被拍摄下来活灵活现的表情和情绪、形状和身姿,无不是对外部环境变动的一个镜相反映。

  人类所做过的事情,简单的,如题目所点,水知道答案。

  当进入江本胜所揭示的精密美妙的水晶体世界后,你会对水所具备的纯真孩子气所折服,任何的快乐和痛苦,都将在它脸上一览无遗。它又像一个公正不阿的质检员那样,任由你使什么花招,都逃不过它锐利的触觉,是善良还是罪恶,它都会舍身取义地告诉你事实的真相。

  既然找到了水这个重要的环节,江本胜就不止停留在眼前那些个的玻璃器皿和超高倍的摄影机。他笃信水是来自宇宙中的彗星这个学论,因此,水也同时将宇宙的信息带来了地球,从这个角度上说,人除了利用那些无形的脉轮与宇宙沟流外,水这个无处不在的平常之物,似乎成为了一个可见又可用的渠道,打开宇宙之门。

  如同江本胜设想的那样,“我们总有一天会结束在地球上的短暂生命,飞向浩淼的宇宙”。至于将会是什么样的景像,他继续想像着:“到那时,我们就不在拥有现有的肉体,而是以水的姿态,化为水做的一抹晚霞”。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三):我爱伪科学

  说得难听点,这是本伪科学的书。说得好听点,这是本描述现象的书,如果是电影,我们可称之为记录片的那种类型。

  高中时候,因为“心动还是旗动”的问题,我开始怀疑自己有点“不好”,不仅不接受老师教导要以唯物观看待世界,还理所当然地认为看待世界本来就是心不心动的问题,于是走上不归路。经常一脸沉思的在校外穿行,被老师扣上了一顶早恋的帽子,但始终也抓不到早恋对象,于是只能对外公布“我的思想有问题”!所以对这类伪科学的书,我的接受能力完全不成问题。

  书里面并没有讲述,水结晶分子的各种深奥物理或化学问题,只是展示了受各种条件影响呈现不同形态的水结晶分子的图片。那些图片真的很美,而且绝对有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你会在心中受到启示。我们经常说,心态决定什么什么,看了这些照片,我是深信这个道理了。意识的作用有多大?再一次深深的震撼了我。

  文字部分,除了有讲述拍摄这些图片的起因以及关于拍摄的介绍,其它有关顺势疗法,循环流动原理,水可以复制信息,波动共鸣……等等,都是作者没有科学根据的胡说,增加点书的内容。如果你是个迷信科学的人,你也可以这么认为,权当别人讲故事得了。如果你是个混沌状态的人,你也可以把这些当真理来信。要我说,我也会当成故事看看,但也会相信意识的作用。

  1和2差别不太大,估计出2是因为有些图片1中没有,还有就是作者又有了点新的理解。如果可以,少打次车,走走路回家,也可以买买2看看。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四):一个未完成的试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金刚经》

  开始时间:2009年4月13日中午12:00

  结束时间:2009年4月18日早上06:30

  地点:中国南方城市茂名

  天气:21-26度(4月13日)

  早想做这个试验。从看完《水知道答案》之后就想做。看完这本书,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一次给一个学校做讲座时,给学生讲了水可以感知到文字、声音、不同的话语,水所处的不同的状况都会对水形成不同的影响,并且说,你可以自己做试验,拿两个杯子,里面装上米饭,你对不同杯子的米饭说不同的话,杯子里的米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学生一脸惊愕的神情。今年过节,一个多年未见的表哥回来,说话很投机,晚上住一起聊到四五点钟。我给他讲了许多我所知道的看起来很神秘的事,也提到这个试验,他听得很认真,完了的时候,他问:“你做试验了吗?”我迟疑了一会儿,说:“没有。”于是,我又再次想做这个试验。但因各种原因,都没有进行。这两天突然地决定,要做!现在各种条件都适合做这个试验。

  没有相同的杯子,于是去买了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把杯子洗干净,用餐纸擦干,以防水会对米饭有影响。盛了一碗米饭,分装在两个杯子里面,两只杯子的米饭一样的多。摆放在窗台的两边。现在,它们所处的环境基本上一模一样。本来想在杯子上贴上标签,以对它们有所区别,但想到可能文字会对米饭有影响,所以没有贴。我决定以后每天早、中、晚三次对其中一只杯子说话,我将对它说:good, wonderful, beautiful, excelent, great, gorgeous. 你真是太棒了!对另一个杯子我将置之不理。我不想对它说脏话,即便是做试验我也不想说脏话。

  一且做完之后,我拍了第一张照片。

  4月16日,中午下雨,关窗不及时,有雨进到杯子里面。我把两只杯子对换了一下位置,因为窗户是面北的,太阳的照射可能会有不同,这样可以起到平衡。我发现未讲话的杯子里的米饭上面长了黑色的菌毛(为了方便,就把这个杯子叫A,另一个叫B。),另一个里面有几颗米变黑。

  4月17日,A杯的米饭最上面几乎全黑了,下面整个布满了网状的细丝,很恐怖,B杯也有一些米变黑了,但整个看起来两者差别很明显,B要比A好些。

  当我看到A杯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中午的时候,我让四个学生来看这两个杯子的不同,他们很惊诧。他们走了后,我看电影《心灵捕手》,看到心理教授对Will不断地说“那不是你的错”,当最后Will抱着教授痛哭的时候,我眼泪也流了下来。影片结束的时候,我想到了那个上面长了黑毛的米饭的杯子,突然地,控制不住自己,痛哭起来,哭了半个来小时。我当时就想停止这个试验,我只想对那个杯子说:“对不起。”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哭,但是,当我第一眼看到杯子里面的米饭长了黑毛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难抑的悲伤。也许,我只想对这只杯子里面的米饭说“对不起”,那似乎是一种愧疚。也许,使我想到了我是否曾说过一起话或做过一些事,或许当时有各种的原因,但却并未意识到会像那A杯的米饭一样在一些人的心里产生影响,我现在还可以对这只变黑的米饭说“对不起”,可对过往的那些人,我将如何对他们说“对不起”,并且对有些事有些人,我将永没有机会说“对不起”。也许,我想到了我自己也如那A杯的米饭一样,遭受了太多的漠视,羞侮。我说不清楚,只是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痛哭过。

  今天早上,再去看那两只杯子,A杯上面布满了黑色的菌毛,下面布满了白色的如蛛丝状的细丝,而另一只杯子也有几处变质。但长了很多黑色菌毛的米饭的下部的颜色却很白,原来看起来还不错的那个杯子里的米饭却有几处发了霉,变了色。所以,这时倒也很难去说哪个会更好些。我想起了电影中,西恩教授和Will都曾经有过心灵创伤,受过父亲的虐待,也对他们产生过很深的影响,但又如何说这是坏事呢?也许没有这些经历,教授不会成为那么出色的心理教师,也许没有这些经历,Will也未必显示出他的天份。当Will问教授,他会选择什么工具时,教授说他选择皮带,Will说,他选择扳手。我没有选择,我只记得那时父亲喝过酒之后,让我和弟弟、妹妹并排站着,他用皮带抽我们三个。如今我已至而立之年,经过了许多的起伏,现在,我过得很好,并且相信以后会更好。我对父亲,只有崇敬与爱。或许,这就是生活。我不会为任何一件事到后悔、难过,我不会怨恨任何一个人,所有我想说的只是:是的,我经过了,我拥有了,那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也让我知道了谁最需要爱,让我知道我如何爱自己以及如何爱别人。

  我决定停止这个试验,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我早就相信这个试验所要说明的。我现在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了,就在去年,有一段时间其中一个按键有问题,按几次才打得出字,于是我和它说话,告诉它我喜欢它,我希望它好起来。我现在仍在使用它,按键没再出任何问题。我的手提电脑今年过节的时候,启动键出了问题,每次开机要按很多次才打得开。2月份的时候,我有次去电脑城,找到了一家可以修笔记本的店铺,我要了一张名片,我打算把电脑修一下。但在回来的路上我问自己,我是不相信自己还是不相信我的电脑?所以,在路上我把那张名片扔掉了。回来后我决定,每次开电脑的时候,我就对它说“太棒了!”我的确这样做了。现在每次开电脑的时候我都会说“太棒了”。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的电脑很正常,只要按一次就打得开。我的鼠标也有问题了,就在昨天晚上,电脑上不断地提示我插件不正常,不能使用。但我并不在意这些,我轻轻地摇摇它,对它说“太棒了,我爱你。”现在,我就在用这个鼠标,它很正常,没有一点问题。有一些东西,我相信。我想证明给别人吗?有什么意义呢?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佛不度人人自度。一切皆在于我。没有对与错,只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的权利。

  我要停止这个试验,我没办法正常地进行下去,我没办法像之前那样充满激情地对一个杯子说“太棒了”,而这样做却意味着对另一个杯子的忽视。而更多的时候,我都不由自主地更多地想着那个变黑的杯子,不由自主地多去看它两眼,不由自主地,我的眼中流露出太多的感情。而我知道,所有的我的这些不同都会对它们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已经没办法得到预设的结果。

  我决定停止这个试验,在这之前,我把它们摆放在眼前,我细细地看了它们很久,对它们说:“我爱你们!”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五):从精神角度表现作者对更大层面看法

  对水结晶的照片感觉解释更加牵强 每张照片都很美是真的 但这次关注的是精神层面 作为摄影集 确实让人震撼将水结晶拍的如此精致华美

  现代的生活方式 真的更适合人类吗?

  我和作者同样有疑惑 如何判定这个世界是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去发展?现实中我没有找到答案 也就是说 我没有证据证明人们现在比过去活得更好

  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厉害 我们的效率越来越高 我们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催生出不同的价值观 社会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 我们感觉到每一天都很紧张 节奏很快 作者抛出疑问:倘若某个环节出了差错 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会不会毁掉? 为了避免我们毁在这台机器上 我们可不可以用不使用现代文明的东西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比如回到自给自足的公社生产生活

  作者的假设很像村上春树在1Q84中提到的公社 有知识的人抛弃高薪职位和富足的生活 享受种植于田园 返璞归真的生活

  其实我想过 心灵和水结晶一样都需要得到净化 学会感恩 这一天即使到来了 也有挽救的可能性

  现在这样的体制 真的能让社会更美好吗?

  作者认为应该是越小越好的 现在看来我认同这样的观点 原因就是 内部矛盾太多的整体 无法发挥整体效率最大化 反向作用力导致整体效率降低 整体是病态的 即使组合起来也是多种疾病的混合体 个体的力量被抑制 整体便丧失了活性

  幸福和不幸 是对立的吗?

  不幸不是幸福的对立面 如果没有不幸 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 人生也就失去了希望 也就没有了期待和意义 期待才是一直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真的有人将你一生所有会的故事都讲给你听 也许人瞬间没有了活下去的愿望

  就这三个问题 每一个都是作者的思考 也确实 他想说的东西很多都已经在其他书中提到过 道理是相通的 同样一本书 包含的东西还有太多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六):如此灵动,如此美

  这一个午后,雾蒙蒙的,生出几许慵懒。在久违的图书馆里,在那些熟悉而又渐渐陌生的书架中,看到了这个系列的书。小女生的情怀,喜欢这样简单素雅的装帧,忍不住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慢慢的品味她。

  那些美丽的水结晶,那些美丽的文字,就如她的装帧一般,淡淡的流进心里。

  水是否真的有生命,我不在意;这是否是一部伪科学的书,我亦不在意。科学,有时候,一个太庄重的词却抹去了多少美好?就如伟大的探月,千年的嫦娥奔月最后成了坑坑洼洼的不毛之地,一个是科学,一个是美好。

  那些水结晶,千姿百态,有洁白莹润的,有棱角分明的,有魔鬼比例的;亦有无法成形的,畸形发展的,成形一半的。光光是这些图片,就让人叹文观止,而文字下配的那一两句话,更是发人深省。记忆最深的是那个幸福的水结晶:美丽、高贵、无懈可击;那个不幸的水结晶:竟然不是无法成形,而是成形了一半,而另一半正在拼命成形。是的,不幸和幸福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不幸是通向幸福的路途而已。

  还有那些关于美丽、智慧、爱、憎恶的结晶。这些水结晶分明就是人心,分明就是世界的缩影。

  一直认为水是灵动的,而《水知道答案》似乎把这一个词发挥到了极致。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如果我们在这里读懂了她,在生活中,她便会一点点的渗透我们,另我们亦变得灵动。

  真的很欢喜这本书,从装帧到图片再到文字。或许与对水的个人情怀有关吧。。。。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七):水结晶,波动,循环

  今天刚看完两册的《水知道答案》,为其中的科学研究不无震撼,更为作者通过水结晶而产生的对于生命的诠释而动容。即使对于水结晶的研究仍没有被一致认可,但是人类追求平和,追求爱与感谢的内心通过一张张水结晶的图而完全得以释放。这才是翻开这本书所产生的真正价值。

  水结晶,是水在结成冰后,再化成水这期间10秒钟所发生的一个快速状态,本书重点也就是讲了这10秒钟之间因为接触到不同的讯息而产生的不同的水结晶,从而带给我们对于生的启发。

  波动

  水结晶如何接受到不同的讯息,答案是波动。水结晶能感触到周遭的一切波动?你相信吗?至少,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全不概念。脑海中泛起的仅仅是自家周边,太阳之下,溅起涟漪,泛起微波的湖水。但此波动却与本书中所讲到的波动毫无干系。此书叙到,在冰化成水的10秒钟过程中,你试着对水说“感谢”,“爱”,“混蛋”,“喜欢”,亦或是给水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巴赫的《咏叹调》,更为石破天惊的给水看“感谢”,“爱”,“讨厌”等一系列文字,水会随应产生各种应景的变化和形态。言下之意,就是水是有生命力的,她感触到了你对于她的态度,这就是水对于波动的感受。水感受到的波动频率远远高于人类的想象。话至此,太多新的认识早已凌驾于我们本身的意识。震撼在于此之一。不需要必须去选择相信与否,而是震撼本身带给了我们沉思。我们在感慨水是我们生命之源之时,也同时感受到了水本身的生命力,就像一面镜子,照射出此时此刻人性的各个方面。或欢快,或哀伤,或感激,又或愤慨。。。生的本身不在于你做过什么,而在于你怎样应对现实的一切,水就是答案。

  循环

  感受到“讨厌”的波动后的水杂乱无章,感受到“感谢”的波动的水成美丽的六边形的水结晶,听过维尔瓦第《四季》的水结晶完全呈现出春的初开,夏的怒放,秋的成熟和冬的蛰伏。。。水结晶变化万千的百态所反应的就是循环。无非经历喜悦,经历悲伤,都是一循环的过程。经历悲伤,是为了蓄力,迎接下一个喜悦的时刻。生始死结,无非大自然循环过程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经历着生,更理应接受死。来生未知,但此生无憾。所以,生的本身不在于你做过什么,而在于你怎样应对现实的一切,水知道答案。

  地球70%的部分都是由水组成,人类70%的部分也由水组成。自然界如何应运而生,何时濒临灭亡,水知道答案。我们生,我们死,水知道我们想知道的答案。

  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始终活在自身的自我意识之中。现时的你,或者曾经的你,经历着或经历过喜悦和悲伤,也许始终无法自拔,水告诉着你你要的答案。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八):《水知道答案2》

  这项震惊世界的实验由日本研究水结晶的I.H.M综合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主持,已进行了10年。所有的这些风姿各异的水结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拍摄而成。在最初的观察中,研究员发现城市中被漂白的自来水几乎无法形成结晶;而只要是天然水,无论出自何处,他们所展现的结晶都异常美丽。当研究员异想天开地在实验水两边放上音箱,让水“听”音乐后,一个奇妙的现象产生了: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而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则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研究员进而在装水的瓶壁上贴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结晶破碎而零散。

  波动理论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处在波动的状态中,各自拥有一定的波长和固定的频率。不仅人们周围的物体呈波动状态,就连各种文字、声音、图像,以及我们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活动也呈现为一种波动状态。而构成人体的60~70%是水,地球表面也有70%被水覆盖,所以当人们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波动的时候,水却能感受到,并且受到强烈的影响。水结晶也许正是这些影响的信息记录。

  这些实验水结晶照片在日本公布并结集为《水知道答案》出版后,旋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江本胜博士多次受邀前往欧美展示水结晶照片并发表演讲。同时,水接受不同的信息,结晶就会呈现出不同形状的事实,启发了人们对很多社会现实思考的新角度。比如,当水“看”到“爱与感谢”时,会呈现出几乎接近完美的结晶,让人们联想到“爱”与“感谢”本是宇宙存在与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美好的情感与心念会对世界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爱与感谢”。这也回答了“世界为什么需要赞美”的疑问。

  《水知道答案》中的水结晶研究成果同时也对水科学研究的其他领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琼安·戴维斯女士一直从事河水的研究,她认为,水结晶的实验表明,“水其实对许多非常纤细而敏感的物质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因此我们通过更进一步的对水结晶的研究,可以告知科学家或有关单位,我们现有的水资源并未得到相应的保护。”同时,她还从水结晶出发号召“找回对水的崇敬之心”。

  联合国项目中国水务督察专家高中认为,“《水知道答案》可以说是一本很有想像力的关于水的‘奇妙之书’。”《水知道答案》用图片和文字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从点滴做起,创造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九):水什么答案也不知道

  对于这么畅销的伪科学读物,不拿来读一读,实在对不起江博士拍照的时间。纵使再伪科学,照片看看也还不错啦。

  可是为啥对伪科学这么不宽容呢?要是这样,对佛经,圣经和古兰经该怎么办呢?

  主要就是因为他以此牟利。为啥大家对中世纪的教会不待见,就是因为它成为为自己牟利的工具了。

  转载一份科学读物吧。

  =====================================================

  水什么答案也不知道

  拟南芥 发表于2011-08-23 14:25:30

  一本名为《水知道答案》的伪科学书籍居然长期盘踞人们的视野,书中认为水能感知人类的情感,因此产生美丑不同的结晶。水的特性确实奇妙,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千变万化的晶体,不过“感知情感”的说法纯属臆想。

  一位名为江本胜的日本人自1999年发表了一系列书籍来阐明他的观点。其中,《水知道答案》这本书尤其有名,不仅风靡日本,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很流行。在书中,江本胜提出,水不仅自己有喜怒哀乐,而且还能感知人类的感情。因为书中包含了许多漂亮的水结晶图片,所以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这本书被当成了一本科普读物。而在西方,大家仅仅把它看作一本图片集罢了。那么,这本书中的内容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江本胜其人

  江本胜本科毕业于横滨市立大学,专业是国际关系。1992年,他从印度的国际开放大学获得了替代医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at the Ope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for Alternative Medicine.)。替代医学是指那些不被科学界承认的医学理论和技术,而隶属于印度替代医学委员会(Indian Board of Alternative Medicien)的国际开放大学正是一所专门颁发替代医学“学位”的学校。只要通过互联网交上几百美元,不用上课也不用考试,就可以获得一个医学博士或是哲学博士的学位。根据夏威夷大学的Gary Greenberg考证,江本胜的博士学位就是用350美元买到的[1]。有媒体报道称,“太医”刘鸿章之子刘浡也是在这个学校获得的学位。[2]

  荒谬的发现

  江本胜最大的发现就是水可以产生和人类相似的感情。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在瓶装水外面贴上日文“感谢”的标签,瓶子里的水就会结出漂亮的晶体。而且把日文的“感谢”换成中文,英文,德文,法文,韩文以及意大利文,都会得到类似的结果。看到这里,这本书的大部分读者都应该感到羞愧才是。一团既没有感光细胞也没有语言中枢的水分子居然能看到并理解七国语言,实在不能不让人觉得肃然起敬。我沮丧地想,为什么很多人的身体70%是水,但却只知道“雅蔑蝶”呢?是不是他们脑子里的水分子不如江本胜实验室里的水分子聪明呢?

  水不仅能看懂和情感有关的词汇,还能识别历史人名。当江本胜在水容器上贴上希特勒的标签的时候,水会呈现出和“杀死你”类似的结晶;与此相反的是,当水看到特蕾莎修女的名字的时候,则会结出与“爱和感谢”相似的图案。看来水不仅可以认字,还学过现代史。也许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特蕾莎修女,水分子比他们都强。台湾作家洪志鹏曾经这样讽刺江本胜的研究:“接下来如果拿饭岛爱或小泽圆的照片来试试,搞不好水看了一阵子之后就会直接从瓶口射出来。”[4]

  江本博士不仅认为水分子能识文断字,还发现水能辨别不同种类的音乐。在播放了贝多芬的交响乐以后,水分子能结成美丽工整的晶体,不过,如果强迫让它们去“听”摇滚乐,它们就会结出难看的晶体以示抗议。

  这个发现也很惊人,因为问候和辱骂之间的界限相当清楚,而判断音乐是否美好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个体的主观感受。看起来在地球上存在了几十亿年的水分子和在地球上存在了68年的江本胜一样认为摇滚乐是年轻人的靡靡之音,不过,当天上的雪花开始从云层中结晶出来的时候,经历了冬日的惊雷和凄厉的狂风,为什么还能形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形状呢?

  晶体因何而成

  雪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过,科学家们也并非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主任Kenneth Lebbrecht就是研究水结晶的专家。他发现,水分子可以形成六角形的晶格结构,这些六角体有两个六角形的面和六个正方形的面。

  如果晶体向两个六角形的面的方向生长,就会变成一个柱状晶体;而如果向六个正方形面的方向生长,则会形成一个片状的六边形晶体。

  在此基础上,片状或柱状晶体还能长成更加复杂的结构,最终形成各式各样的雪花。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雪花形状的区别呢?Kenneth Lebbrecht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决定雪花形状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如果结晶温度在-5℃到-10℃之间,晶体更容易形成柱状或是针状的结构。而在-15℃左右的情况下,水气倾向于结成片状的雪花。至于雪花的复杂程度,则和湿度有关。湿度越小,雪花的形状就越简单。

  根据这些发现,Kenneth Lebbrecht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人为设定的条件来设计不同形状的雪花。

  “重大发现”不该如此“低调”

  江本胜直到今天也没有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所以我们不知道江本胜研究方法的细节。不过,发表论文,接受同行评议,才是科学家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正确做法。不愿意接受检验的“研究”连错误都谈不上。为什么江本胜会得出《水知道答案》中的结果?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江本胜有选择地挑出了他想要的图片。Lebbrecht认为,这很可能是“选择性研究”的结果:在播完了贝多芬的交响乐以后,从数百个晶体里选出了一些漂亮的晶体放在书里;在让水“听”完摇滚之后,则选择一些难看的晶体。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结论。[8]

  江本胜自己在采访中承认,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没有使用双盲的方法。所以,研究人员可能因为无意识地选择数据而影响研究结果。江本胜认为,实验员心里的想法也会影响水结晶的形状,所以他总是选择那些更希望研究成功的人,而非技术娴熟的人来做实验,这就相当于把没有进行双盲实验的危害放大了。[9]

  事实上,如果江本胜对自己的结果有点起码的信心,他就不会如此羞涩。如果他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确凿的证据,写成论文发表,并且经过科学界的检验,那么他获得的好处,将远比卖几本书大得多。以揭穿各种伪科学而闻名的魔术师詹姆斯•兰迪曾经公开宣布,如果江本胜可以在控制合理的双盲实验中证明他的理论,就给他100万美金,不过江本胜从未公开回应。[10]

  谎言的背后是经济利益

  有些人认为,“即使这是一个谎言,也是温情的”,“至少这本书教会了我们爱和感激”。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同样认为语文课本中那些编造的虚假的事实也可以起到教育学生的效果。不过可惜这种看法的前提就站不住脚,江本胜宣传自己的“研究结果”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他的公司正在出售一种“高能水”,这种水号称有着最完美的晶体结构,还可以延缓衰老,治愈疾病。这样的水自然价格不菲,一瓶227克(8盎司)的“高能水”的价格是35美元。[11] 为了让自己得利,通过谎言造成消费者的经济损失,这是一种怎样的“爱”。不过谣言粉碎机调查员十分肯定,爱与感激是那么得美好,所以传播它们并不需要建立在虚假的事实之上。我们还相信,求实和理性同样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通过谎言虚幻出的美只要轻轻一扎就会烟消云散。

  《水知道答案2》读后感(十):江本胜博士的简易哲学散文

  作者是日本的江本胜博士;最先听到此人此事此书,是从我所景仰敬佩的净空老法师的讲座里。江本胜博士从一颗微小的水滴所产生的结晶,将观照的心量扩大到地球和宇宙,不禁让我对日本这个充满悲音的民族多了一分祝福之心。

  全书有两本,每一本占着大部篇幅的是水结晶的图片。早把那些图片一一欣赏了,包括其下简短的说明,不能忘记它们带来的美妙的新异,和充满希望的想象。

  而那些散漫的文字,虽是美的,可乍一看去并不总是可亲的;一些涉及前沿科学领域的东西,有的即使是阅过,也仍是一知半解,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评说这个实验是伪科学的。当我也仔细看完短短的全文,不免也有些迷惑。的确,即使“现在最前沿的科学已经发展到不进入精神或意念等非肉眼可见的领域便无法解释很多东西的境地”了——从实验的操作,从不可控因素之多,从选择结晶照片的非常规方式,等等,这个实验的结论与其说是确定的,不如说启发性的,有待更多的验证,有待更先进的技术确定手段。江博士提出了一个好课题: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来做这个实验!相机的发展速度使这件事显得并非痴人说梦……所以把这两本书当作是江博士的简易哲学散文,似乎更合适。

  江博士一再提到幸福;赞同“如果不能与无限的存在成为一体,就没有真正的幸福”;及不能“在财富这类有限的东西中寻求无限的幸福”。这大概是令人会心一笑却绝难实行的真理吧。

  但不论江博士的实验究竟是不是科学的,不论江博士的哲思何时才能被科学旁证,我都愿意从此怀抱更积极美好的心态,使用更温熙和婉的语言,让内心时常“感谢和爱”——这个实验的好处显然是每个人可以即刻现证现知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