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地图》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间地图》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4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地图》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地图》是一本由[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7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地图》读后感(一):2011年新版序言/大卫•克里斯蒂安

  《时间地图》首版于2004年。令我欣喜的是,人们对其评价甚佳。这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本以为人们尤其是历史学家会反对这种“宇宙史”,亦即关于某种全部时间的历史之概念。一定会有人对大历史的概念持怀疑态度,一定也会有人对行文中的某些部分挑刺,但是大多数评论家似乎相信,本书并非荒谬无稽,实际上能产生有趣见解。有些人更加热情洋溢地把大历史视为历史学界激动人心的新领域世界史学家尤其是慨然表示,这种慷慨体现在《时间地图》荣获了世界史协会(WHA)2004年度最佳世界史出版物奖。另外,《时间地图》被翻译为西班牙语和中文,这意味着已能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三种语言读到本书,《时间地图》也因此走向了世界。本书的韩文版也即将问世。

  《时间地图》读后感(二):《时间地图》:130亿年也不过是春宵一刻

  《时间地图》:130亿年也不过是春宵一刻

  130亿年,是宇宙创生到今天的距离,这个时间距离,已经藐远到不可想象地步,而即使如此,它相对于宇宙的时间,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用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所著的《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本书所涵盖的130亿似乎只是春宵一刻罢了。”(P563)。这本书,也以这句话作为它的结尾。

  大卫·克里斯蒂安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大历史”的概念,而这个“大历史”显然与华裔学者黄仁宇所说的“大历史”还不是一回事。黄仁宇所谓的“大历史”是从“小事件中看大道理”,这才有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风格,而实际上黄仁宇专注于对明朝这一个看似没有什么特点年代的细究严查,更多地像是对西方历史学的一次依样画葫芦,因为西方有一个重要的中世纪结束的历史转折点,大致的年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这一时点,世界近代史的欧亚格局,也由这一个节点规定,这个时间点在1453年。所以,西方历史中,将与这一时间点相近的1500年作为近代史的开端

  而万历十五年的时间对应的是1587年,黄仁宇将之定性为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端,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是黄仁宇努力中国近代史向上溯源拉扯,以接近于西方近代史的开端年代1500年。从这个角度上讲,黄仁宇在“大历史”研究上并没有什么创新的意味,只不过他在尽力把中国历史拉到西方主流历史的框架模式里。而实际上,中国近代史开启的年代,还需要到1840年才能够让我们看到足够的巨大的跃迁。

  与黄仁宇不同的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真正落脚的是体量的巨大,这本书把宇宙诞生于130亿年前的那一刻,作为它的大历史的开启年代。他在《时间地图》这本书中,从宇宙洪荒时代高度压缩的一个点开始,然后开始了大爆炸,直到星系产生,地球出现生物萌芽,人类现身,这一部分占了全书的将近一半的篇幅。而它的结尾,还预测了我们的这个星球及所身处的宇宙的未来,这同样是一个惊人漫长的时间段。在一个无法预知的总的宇宙时间段里,已经过去了的130亿年已经是遥不可及了,而人类出现的历史,只不过五千多年,这个时间,相对于130亿年,简直是闪电一般的纤细的瘦身模样。这样,《时间地图》的容量是巨大的,但是,既然我们是人类,还是将前面的宇宙生成史与人类进化史剔出我们的关注目标,这样,《时间地图》这本书要瘦身许多。

  个人觉得,大历史也不应该或不需要将宇宙生成史纳入到人类历史中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宇宙生成史是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一种获得科学界共识的定论,就像人类的远古史划分的年代一样,都是由国际机构进行了专家认定,是大家共同必须认同的。而人类历史就不同了,因为它的复杂性,可谓各有各的看法,这才是历史被认为是“任人打扮小姑娘原因。”显然,宇宙史的确定性与人类史的多元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因此,在《时间地图》里,我们可以把宇宙史暂时剔出我们关注的范围(因为这是公共真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本历史著作要对人类历史进行怎么样的阐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贯人类发展史的时候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现代革命”,作者指出,“在过去的1000年里,特别是在过去的300年里,人类历史发生前所未有的更迅速、更实质的转型。人类跨越了一道全新的门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在描述这种转型时,我有意贴上了一个含糊的标签——现代革命。”(P391)。

  大致可以看出,作者提出的“现代革命”,就是指今天我们现代社会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时间地图》已经把它对人类历史的考察,简化成今天的全球化社会是如何演变出来的。对这个问题,作为一名中国人,也的确是非常关注的。

  作者充分认识到,这个“现代革命”是由欧洲主导的,这也是欧洲中心论施加于历史的必然影响。作者对此阐述道:“关于现代革命的叙事经常是从一个(通常欲说还休)的假设开始的,这个假设就是现代化是由欧洲社会创造出来的,因此,这便意味着解释现代化就是要考察欧洲的历史。”(P409)。

  在“欧洲中心论”受到质疑的新的历史体系下,作者显然有一些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改变欧洲主导了近代现代性的产生,也就是主导了“现代革命”的横空出世。但作者对此作了某种修正,在并不忽视欧洲在现代革命中的特殊作用的时候,更多地是在世界史的范围内,考察现代革命的产生问题。

  作者的这种研究探讨正是我们中国人关注的是什么让近代中国滑入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作者在分析中指出,近代导致西方强盛根本性原因是创新,而创新的原因,是因为欧洲在近代崛起过程中,成为全球网络的枢纽。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一直处于全球网络的边缘位置。在1000年以前的数世纪里,伊斯兰世界成为欧亚科学和商业的中心。“正是在这里,而不是在欧洲,古典地中海哲学和科学的最大成就为未来而得以保存。在公元1000年,无可怀疑非洲–欧亚四墺既宅的枢纽位于伊斯兰世界”(P432)。

  伊斯兰世界是交换中心,但作者指出,“它们的引力中心却在印度和中国。”(P432)。作者在全球体系范围内,认为中国在历史上远比欧洲要发达富有创新。

  那么,为什么中国没有迈上创新步伐,担当引领世界发展的职责呢?作者认为,伊斯兰世界以及这一世界后边的引力中心中国,不具备产生现代革命的能量动力

  那么,什么是引发现代革命的动力呢?作者显然认为这一动力唯一存在于欧洲社会体系中,欧洲为什么能够担当现代革命的动力源的职责?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1500年开启的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认为这一时代的突出贡献是:首次出现了全球性网络。而这一时点,正是我们在上面所说的西方历史中的一个迈向近代化的标志性节点,作者在书中也进行了总结:“16世纪早期大西洋两岸的连接(实际上就是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与美洲的相连——评者注)是一个具有真正世界史意义事件,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尤其是那些遵循马克思传统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过去1000年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绝非偶然。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言:‘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解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P443)

  伊斯兰世界的枢纽中心到欧洲的枢纽中心转换的逻辑关系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西方触角缩回了欧洲版图,而欧洲人为了继续去寻找伊斯兰世界背后的那个引力中心,就是东方帝国,而不道不绕道大西洋,寻找前往东方的路径,正是伊斯兰世界封堵了欧洲人进向东方的陆路,才开启了海路的近代化探险之旅。正是这一变化,“数千年来一直处在非洲–欧洲交换网络边缘的欧洲到了16世纪突然幸运发现自己处在历史上最大的、最变化莫测的全球交换的枢纽。”(P453)

  在分析了这一世界枢纽位置的逆转式位移之后,作者道出了创新的原生动力问题,“在不同共同体之间信息交换的数量和多样化是创新速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P456)。

  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现代革命的关键性动力问题,就是“商业交换”,与之相对应的是,东方的停滞不前,是采取的是一种“收取贡赋行为”。这样,作者便提出了一个欧洲在近代史阶段为何会反超伊斯兰枢纽与东方引力中心的原因——“现代革命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那些经济建立在商业交换而不是较为传统的收取贡赋行为——如对土地征税——基础上的国家,它们的军事和经济影响力上升了。”(P436)

  作者在全书中,基本是按照这样的脉络体系,论证了欧洲一直采取的是商业交换手段,促成了创新的原生动力,从而导致了在近代史上的“现代革命”。相比之下,中国在宋朝的商业化和创新的范围十分惊人,几乎已经走到了工业革命的边缘,但是在元明清之后,中国再度统一,“政治税收又回到了更为传统的贡赋资源上”(P441),缺乏了欧洲后来居上的关键动力——商业交换。

  作者按照自己归纳出的商业交换与贡赋体系的对垒,来论证西方与东方选择方向的不同导致的进步与退步落差,构成了这本书中里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分析。而作者的这个分析工具,一直适用到前苏联的社会体制。他认为:“许多传统贡赋世界的特性保留在20世纪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了。”(P524)“国家控制的社会结构似乎焕发出了一种赶超资本主义的动力。他们在企业家方面匮乏,通过系统的高水平教育、引进现代化技术以及国家大规模、有组织不遗余力坚定不移地利用现代交通技术而得到弥补。但是创新乏力,这种曾经让农耕文明时代的创新缓慢下来的同样特性,使他们的生产水平、创新以及军事实力最终还是落后于他们的资本主义竞争对手。……从长远看,动员力不能弥补创新之乏力。”(P525)。

  作者在论述欧洲崛起的关键原因不能不让我们受到一种深刻启迪,而在书中,作者由于在全球史的角度去考察过去一直处于分割状态东西方史,便有了一种对东西方社会制度比较天平,能够让我们看清这背后是由一种什么样的原生态力量,操纵着东西方社会走向了不同的命运。作者贯穿在全书中的理论线索是相当明晰的,就是西方崛起是源自于西方社会的技术创新,而创新的动力,则是源自于西方的“商业交换”,而不是东方的贡赋体系,这种观点,也许并不新鲜,但却能自成一说地说明了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当然,在作者的体系里,认为中国的统一是导致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总之,作者在这本书里,按照“时间链条”,把宇宙创生以来的所有时间段,都纳入了自己的审视范围,同时,它还将全球的巨大空间体量,作为全书的“空间维度”,来对照东西方的发展历程上的此消彼长的态势波动。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一段蒙昧阶段,西方人开始了向东方学习的历程,开启了文艺复兴之旅,当时连文艺复兴精神指引,都是从伊斯兰世界那里拿过去的,如果西方人闭关守国,那么,就不能有欧洲的崛起。同样,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有过落后的过去,但中国人勇于吸收世界的进步思想,还是踏上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学习别人,并不是耻辱,西方人也有不耻下问的过去,才有了后来的天地逆转。全球互通与沟联是一个大势所趋,而中国的改革开放、融入到全球的选择,正是一次顺应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的规律,通过《时间地图》,给了我们如是的启迪。至于书中的自然与宇宙发展史,我们人类真的难以去改变什么,唯一的使命,就是学会去承应。我们毕竟难以改变自然的命运,但是人类自己的命运,那些包裹在自然命运之下的个体部落的命运,我们却是有很大发言权的。探讨这份发言权,应该是历史的终极任务吧。

  ?[5C�i�

  《时间地图》读后感(三):《时间地图》:一本大书,从宇宙起源讲到未来社会

  文/吴情

  近代以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学术队伍的不断壮大,学科制度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各式各样的二级学科、甚至一级学科不断出现,此之谓专业。有人专修美国革命史、有人主要的学术兴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有人的目光,只停留在基因工程。学科制度化或专业,确实为信息的精确化、深入化提供了宝贵源泉,使得我们对某些具体而微的事情了解得愈发透彻、(接近)全面。不过,我们是否太过专注,忽略了其他值得关注的事物呢?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的《时间地图》(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一书,便是对该问题的回答。克里斯蒂安的博士专业是俄罗斯历史,他以一篇研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改革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先后来到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在麦考瑞大学,他在讲授俄罗斯历史外,还为学生开设了“大历史”课程,受到热烈欢迎,在去美国后,他又继续对“大历史”的探索,最终出版《时间地图》,这一标志性的著作,从宇宙起源讲到未来社会的构想。

  在克里斯蒂安看来,所谓“大历史”(Big History),区别于“小历史”,后者既包括狭义上的历史学——研究人类发生过什么,以及对研究的研究,又包括专注于某一学科内部的历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生物学史、电力学史等等。作为一门学问,大历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跨学科性,它将属于制度化的学科内知识进行了整合,纳入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叙事框架,以时间为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卷。在该画卷中,人类的活动不再居于叙述的中心位置,人类只不过是物种之一,偶然来到地球——这一太阳系行星上,而非具有必然性。

  在笔者看来,有必要将大历史与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通识教育改革进行比较。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为例,大学在本科阶段为学生开设各式各样的课,涵盖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等,使学生能形成广阔的视野,保持对世界的开放和好奇,从而帮助学生在本科之后的学习中、在硕、博阶段确定自己的专业志向。不过,大历史却与此不同,它是一门课程,尽管内容涵盖量几乎等同于通识教育改革中多门课内容量的综合——当然,可能因此不得不简而又简。

  如前所述,大历史建构了相对统一的叙事框架,营造出一种宏大叙事。虽然近些年来学术界对宏大叙事主要持负面态度,但克里斯蒂安认为,宏大叙事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宏大叙事,或元叙事,“存在着,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我们或许可以驯化它们,但决不能把它们一笔抹杀。”另外,某种程度上,“正是宏大叙事为那些在当今(不太丰富)的历史教学课程中苦苦挣扎的其他历史创造了更大空间。”

  当深陷某个专业(魅力或僵局)中,我们可能会在无意间忽视其他的风景。这个时候,不妨接触大历史,暂时摆脱日趋狭隘的思想焦点,接触宇宙间关于起源与发展的种种学科学问。尽管学科制度化日益明显,但相较专家,门外汉,似乎总能收获颇丰——这没有任何贬义。即便大历史带有现代神话的影子——需考证之,检验之,践行之,但不足以让人过度忧虑;有时,在摒弃五花八门的细节后,事物的本质特征能以清晰、简单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透过大历史,我们可以领略宇宙间诸多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并将其移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移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活动中。对制度化的学科来说,大历史是反动的,然而,也要承认,虽显反动,但大历史,不可或缺,富有启发性意义。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时间地图》读后感(四):这是时间的容器,追忆瞬间

  “如果把130亿年比喻成13年的话,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太阳系出现在4.5年前,最早的生命有机体出现在4年前,恐龙大约在3个星期前灭绝,最早的智人在非洲化大约在50分钟以前……人类登月,电子革命……都只不过是最后1秒钟的事。 ” ——摘录 最初看到这本书,不免觉得克里斯蒂安有点夸下海口。要知道出名如《人类简史》,作者也足足用了四百三十页的篇幅来叙述关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而这本只六百多页的书涉及的内容却还相当广泛地包括了自然界的天文地理物理等,而不仅仅是人类史,实在难以置信。但正如他所说:“作为一本历史书,为什么不能从宇宙的起源讲起呢?”勇气之大让人忍不住惊叹。 大历史的磅礴感,的确是其区别于一众历史读物的最大特点。130亿年的历史能够浓缩在一本能“随身携带”的书中,克里斯蒂安精湛的写作功力和才学于此可见一斑。130亿年时间,在作者的眼中不过是一瞬间的短暂历程。130亿年究竟有多长?读过这本书,我想借用大文豪苏轼的一句话来回答:自其变者而观之,则万物曾不能以一瞬。《时间地图》恰恰正是从历史长流的演变角度来叙写的。作者笔下的宇宙大爆炸恒星起源、物种进化、时代变革乃至对未来的猜想,无一不是从变化中写起。其中发生的各种大事如生命出现、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等,更是字字敲心,能让我们从完整的意义上理解了作者的思辩见解。一本书,既很有历史感,也很有现实感,非常难得,这才是这本书真正的精神底色。 在每一篇目中,作者将时间重新定义成一幅幅地图。在这些地图中,它们昭示了变化不仅是人类的,也是宇宙的,甚至是宇宙之外的。以第11章“渐行渐远的现代化”为例,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串联了从现代性前夜世界的游牧农耕文明冲突和奴隶贸易实质写到现代革命中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无论是西方抑或是东方的历史,这样的时间地理跨度使得《时间地图》涉及的多种历史文化事件和时间空间节点,都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变迁烙印,构成了更加丰富的张力与空间,都为本书增添了多种魅力。 作者看待历史的角度是既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当事人;既有美国人谨慎求实的眼光,又用异域的视角去审视它。我感觉这样来写才能看到一个相对客观相对真实相对全面的宇宙历史。这才是真正的大历史,这才是重新定义了时间的大历史奠基作——《时间地图》 读此书,一卷在手,切切然,仿佛亲身置于历史潮流当中。诚然,书中有着许多人吐槽过的结构松散,主线不明朗的缺点,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把它作为专业类科普读物去读去领悟欣赏。 (写在后面:《时间简史》可以说是一本我一直拖了很长时间才断断续续看完的书,可能是它涉及的知识层面太多需要一一消化的缘故,虽然过程漫长但感触亦颇多:我们在时间长河所要匆匆走过的一切,便是这样的一种大历史。)

  《时间地图》读后感(五):推荐序/威廉•麦克尼尔

  《时间地图》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综合成了一篇宏伟壮丽而又通俗易懂的叙述。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类似于17世纪艾萨克·牛顿运用匀速运动定律将地球与天体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方式,甚至更接近于19世纪达尔文所取得的成就,即用进化的过程来展现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联系。

  《时间地图》读后感(六):现代创世故事

  现代创世故事——读《时间地图》

  文/凡悦颜

  就像没有一个地理学家讲课时只使用一张街道地图一样,大卫•克里斯蒂安也主张从总体上观察历史,这就是时间地图的由来。作为“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不满足于大部分历史学家只教授某个国家或某个时间段的历史,因此他大胆做出尝试,试图打破各学科间的界限,整合知识碎片,让大家以更宏大的视角看待过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都在《时间地图》一书中进行了系统的解答,让读者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由此便可以更好的站在以往的经验、智识上进行科研或是指导生活。

  之所以说《时间地图》是一个创世故事,对比的是现代人们推崇的创世神话,作者在文字叙述上也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较为通俗。相比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来说,本书从宇宙大爆炸,能量与物质的产生角度讲述这个世界从无到有的过程,其间不论从质子、中子、光量子和电子的出现,还是从核聚变释放能量到超新星爆炸新元素的产生,都基本与现在所知道的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知识相吻合,也因此更有说服力,也更接近真理。说它“现代” ,主要是从视角方面,全书站在21世纪的角度,以历史学家的观点研究大历史,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涵盖面非常广,串联起来的各学科知识也足以供读者做梳理补充。

  全书脉络清晰,分六部分进行,从无生命宇宙到地球上的生命,再到早期人类和全新世,最后重点讲了近代的全球化、商业化以及惊人的发展速度,并用预测未来收尾。思路完整,配合着逐渐细化的年表,让人对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研究特定事情,或者看世界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正如推荐者所言,如果把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的130亿年更换时间尺度为13年,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核武器到人类登月和电子革命不过是一秒前的事情。想想是不是既刺激又迷人?全书就是这样,循循善诱,让读者一边阅读、一边梳理,知识性和趣味性都不错,就算不是专业人员也可以有所收获。

  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越深入越能将以往读到的东西精简、系统化,从而为自己所用。书中提到的农业起源问题,在郑也夫老先生著作的《文明是副产品》一书中也有相关内容,对比一读,则更加深了印象。关于“驯化”这个词,最初引起注意是《小王子》中的王子与狐狸,从中体会到驯化是相互的,一方离了另一方就过不好;而后扩展到农业起源方面,郑老先生提到了人类与动植物间的驯化,印证了以往的猜想,并通过数据和例子加深了印象;而今再遇到相关问题,因为有了之前的基础,看待问题就会深入了。驯化让人们获得更多、更稳定的食物供给,也为定居提供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驯化会产生遗传变化,不只是动植物,人类的身体的适应性,包括文化和行为上的适应性都会受到影响。

  这个现代创世故事中,对未来的预测也引人思考。日益加大的财富差距与可持续发展必将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时间地图》将各学科进行了统一,配合众多的图表以及章小结、延伸阅读,打开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会激发大家完善故事、创造故事勇气。

  《时间地图》读后感(七):大历史,一次跨学科的尝试

  《时间地图》作为大历史的开创之作,从现代创世神话讲起——宇宙大爆炸论、现代进化论、板块构造学说等等,讲述了自宇宙学的大爆炸、地球产生直至20世纪近130亿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将如此之多的内容容纳在一本书之中,不得不说作者的功力深厚。然而这本书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它的具体内容——若单纯说内容,本书成书于十多年之前了,书中的许多内容在这十多年当中早已普及,但是大卫·克里斯蒂安在书中所提出的这种跨学科的、整合性的“大历史”观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当今专业化、专门化日益严重的时代尤甚。因而这本书对我们更深的启发可能正在于此。

  本书的前两部分主要讲述了现代的创世神话。和基督教、犹太教等传统宗教亦或是中国的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相比,本书选择了另一种创世神话,即现今不断发展的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如宇宙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所建造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比起神话、文学色彩更浓厚的传统宗教创世论等,这种现代创世说似乎有着更强的科学性与说服力,它被诸多数据支撑并且仍旧在不断被完善。在这种现代创世论下,大历史解读了许多以往世界史研究无法解读的事实或者说故事。它将宇宙学等纳入历史学的范畴,无疑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的时空范围,亦可以如书中所说,它变换了历史研究的时间尺度。

  但似乎让人感觉前两部分更像是对于宇宙学、天文学等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者说他们的学科史的一种整合,如果是这样,那么或许去阅读相关的宇宙学或者地质学等的科普类著作会使得我们对于这部分的历史的了解更为深入。这也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即作为大历史研究,其定义到底是如何?大历史,将别的自然学科的历史纳入其写作范围,无可否认,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并且也符合其对于跨学科、普遍主义的尝试。但是,当作为历史学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如何避免这种简单的堆砌整合的嫌疑,真正具有大历史的风格?或者说,面对各个学科的研究对于人类、宇宙生命的不断探索的成果,如何以大历史的研究方法去处理?这点在书中做的可能并不是非常地到位,但这也是所有跨学科的尝试中非常困难的一点,因而也有情可原。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表示的,这部分需要大历史研究者们不断去摸索尝试。

  再者,当我们讨论或者学习大历史时,我们要如何对待“大历史”观念?是作为一种基础的史观的素养,还是认为其是一门需要研修的专业?而若将“大历史”看作需要研究的专业,大历史是否最后也会走向学科专业化的倾向?因而,在提出大历史的观念之后,在其传播的过程中,老师、学生乃至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如何看待大历史或许也会影响大历史未来的走向。当然,我们更期待,大历史最终像作者在附录三所提出的那样,真正成为跨学科、普遍的、协同的讲述好的起源故事的大历史。如此,或许大历史不仅仅是学科细化之下历史学科的跨学科尝试,更能够为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借鉴。

  《时间地图》读后感(八):大历史:上帝视角的自然人文历史

  本书向我们描述的是一个“从宇宙到我们今日世界之形成,拢共分几步?”的大故事。

  至少前三章我都在纪录频道看到过相关的纪录片,有兴趣的可以先搜来看看,影像展现极其精彩,本书内容则可视为片子的脚本相辅相成读来更加轻松易懂。

  全书就像一个从远到近、宏观到微观、布景到主角的收缩式长镜头,以科学考据的风格为观众忠实展现出宇宙创世→地球形成→生命起源→人类进化→农业社会→商业社会→工业社会全历程,最后作者秉持他一贯的风格小小的、理性地为我们展望了这整个世界将会走向的未来,并提出自己的警示。

  书本以10亿年为尺度单位,划出一个130亿年跨度的时间年表,这就相当于我们熟知的那句: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于是,从神的视角俯看下来:13年前宇宙大爆炸,4年半前太阳系形成地球出生,4年前地球上萌出了生命,经历了一次物种大灭绝后,3天前我们的直接祖先“人亚科原人”登场,50分钟前做为现代人类源始的“智人”在非洲踏出他们的足迹,之后扩张迁徙、扩张迁徙,同时进化强大、进化强大,就这样没有对手的人类占领了地球。到了5分钟前我们开始搞农业社会,3分钟前为了方便串联我们创造出文字,6秒钟前我们脑洞大开来了一场工业革命,这个厉害了,从此就像乘上光速飞船我们嗖嗖地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地球,2秒钟前膨胀太快的我们来了两场世界大战轰炸出我们今天这个虽不完美但大体稳定的世界秩序,也就是在这时,我们学会使用宇宙起源时的爆炸力,换句话说,我们拥有了毁灭自身及方圆一个地球范围内所有的危险创造力。书上还说依上面的尺度,太阳翘掉也就只剩4、5年的事了,颤抖吧人类!你们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哟→_→活是活不长久的,你们可以挑一种喜欢的死法。

  综观全书叙述详尽条理清晰、范围全面科学严谨,以知识普及为标准,并没有讲到艰难深度的专业内容,是一本很适合做为高中阶段科普教材的大众读物。严苛评级可以给★★★☆。最后吐槽一句:中信的书标价太贵不亲民!

  800字凑齐,打完收功,淑华,赠书给我哟(づ ●─● )づ

  《时间地图》读后感(九):大历史框架下的时间地图

  从小特别喜欢历史,读过很多的中外历史,在阅读中逐渐从追求对具体事件的了解向希望建构起框架性的知识体系过渡,于是开始寻找这方面的书籍来阅读,正好接触了到了这本《时间地图》,它就是我所需要的在大历史格局下看待世界发展历史脉络的著作。

  这本书与我以往所读的历史类书籍很不相同,开卷的第一篇居然是将宇宙与时间空间的起源,历史居然可以这么写!然而细想却又觉得极有道理,那些难道不正是构成历史的起源吗?对于历史的框架和系统观念的建立正应从一切的本初开始,作者就这样一下拓展了我对于历史的局限性认识,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接下来由宇宙而地球,由地球而人类,由远世而近世,作者以极富条理性的笔触将我们从宏观概念带入对人类发展历程的探索。

  一般来说历史属于文科范畴,作者的这种写法却打破了这一学科界限,不再只停留在对人文科学现象的总结与归纳上,而是融合了天体、自然、地质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概念,将我们传统的历史观念放大了宇宙观上,然后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对整个历史框架的探索。这种对历史的思考方式似乎在中国历史学者的著作里比较少见。这种跨专业跨学科的能力也彰显了作者的大师风范。

  在具体的论述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有几部分内容。比如作者所提出的早期的农业技术按照现代标准应该属于园艺而非农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观点,读来感觉颇为新鲜。再比如作者在论述疾病时,将多个大陆多种文明多个王朝的情况进行了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比较和说明,帮助我们在脑海里建立起对疾病与人类发展关系的脉络性的认识。虽然此前阅读过的《全球通史》也有这类就某一事物发展而进行的横向论述,但是感觉那仍然还局限在人文领域内,同时在纵向发展上还缺乏架构性。

  另外这本书借助了大量的图表来进行分析,使得这种分析看起来更具科学性,这也是传统的历史著作里比较少的,事实上客观而具体的数字往往比对事物的形象描述更具有说服力,除非你能够提出他所采用的数字基础存在错误,否则要想驳倒作者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这比中国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过多的关注人“怎么想”更具有客观性,我觉得中国的历史学者应该借鉴这一研究方法。我个人非常赞赏这一分析方法,觉得比我们那种比较“唯心”的、看起来总感觉似是而非的历史研究更加严谨。

  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也做出了他对未来发展的推测,虽然不知道其预测的准确程度,但是这种基于大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总结所做出的预测自然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时间地图》读后感(十):穿越时空的会面——阅读《时间地图》初感

  《时间地图》一书是由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所著,由中信出版集团旗下的知名品牌“见识城邦”所推出的主打系列“见识丛书”的第一本。

  作为本系列的开山之作,喜欢历史的我对于本书有着特别的期待。在初步阅读之后,我也认为本书是十分值得推荐的。

  首先,本书的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历史观点与众不同,他不拘泥于从小处书写历史,而是从广阔的视野当中俯视历史,把历史贯穿统一起来,从大的方面感知历史的存在。他的这种历史观念也得到了比尔•盖茨等等众多知名人士的推崇。

  其次,本书作为大历史的开山之作,描述了从宇宙诞生之日起到现今的所有历史。将这些历史浓缩在了短短的几百页纸当中,让人极为惊讶!在没有阅读本书时,总以为几百页的内容来讲整个宇宙的历史只能是泛泛之谈。但是,在初步阅读之后,发现本书的知识面十分广泛,从历史学、考古学,再到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等,都有涉及。而且作者还能把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融汇在一起,打破了原本学科之间的界限。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知识储备之丰富,以及其擅于融合各科知识于一体的本领。尤其是本书所着眼的高度,让读者能够在更高的一个维度里来看待我们的地球和我们生存的宇宙。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看待世界和问题的全新的、更高的角度。

  再次,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我从哪里来;第三,要到哪里去。似乎都可以在本书当中找到答案。给喜欢历史和哲学的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能给看到本书的所有人带来启示,引起人们的深思。使得人们可以用本书当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和高度,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现实社会。

  最后,再来夸赞一下中信出版集团的编辑们和本书的译者。他们对于本书的整体把握相当到位。编辑们从选题论证到组稿、审核,再到排版、校对、装帧设计,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些都可以从我拿到手里的书籍当中看得出来。再来说说译者,感觉本书的译者对于本书的翻译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语句通顺、流畅,表达准确。真正做到了翻译外文作品的标准,“信、达、雅”。在这里给本书的编辑们还有译者点赞。

  本书让我又重新的、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并让我丰富并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本书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用心地阅读。在此,我向所有爱读书的读者朋友们大力推荐本书。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