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皮娜》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皮娜》观后感10篇

2018-03-13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皮娜》观后感10篇

  《皮娜》是一部由维姆·文德斯执导,Regina Advento / 玛洛·艾劳多 / Ruth Amarante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歌舞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皮娜》观后感(一):舞舞舞:肉身的轻盈灵魂舞蹈

  纪录片创作者如王兵,可以对着一个老人拍上几小时,再有赫尔佐格,他会还原真实情境,亲自上阵。而在文德斯这边,如果对《皮娜》了解无多,光是那一系列舞蹈作品,电影确实会制造不小的理解障碍诚实的说,在观看《皮娜》之前,我对现代舞蹈了解无多。相反,我对文德斯及其作品的了解要远多于皮娜。这就制造了一种无奈,观影时不可避免出现矛盾分裂。到底是应该关注电影技巧,还是感受舞蹈本身?看完《皮娜》至今,这个问题始终困扰了我。

  之所以选择3D方式去呈现,文德斯的用意很简单,那就是制造接近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里头可以包括剧场、露天舞台以及天然外景。如果只是针对第一项,那很多人会特别困惑。既然只是要制造一个银幕上的“剧场”,那么,文德斯为何不直接号召大家去剧院,去支持皮娜的剧团。好在,《皮娜》里出现了更为复杂环境场地,这是再精致的舞台设计也无法做到的,3D也算得偿所愿。

  皮娜的爱情伤痛

  除了朋友同事的访谈,电影主要由皮娜的舞蹈创作组成。按照年份顺序,《皮娜》挑选了开场的《春之祭》,一片泥土,一块红布,上面是一群袒露的舞者,他们表达自己的欢喜、惊恐脆弱;中间的《穆勒咖啡馆》,阿莫多瓦的《对她说》已经有过展示,椅子、转门、嗜睡的女儿瘦骨嶙峋的皮娜;结尾的《月圆》,独舞、巨大岩石大雨从天而降感情澎湃。片中,这三部作品得到了充分展示,另外还有穿插《交际场》、《呼吸》等众多作品片段,几乎可以说令人眼花缭乱

  很难去描述这些作品的情感内核,因为即便有一大段文字介绍,你也需要通过现场观看,让自己和演员、作品达成沟通,进行情感的互动。况且,由于现代舞蹈的特性,皮娜的舞蹈剧场显然不会去表现一个家喻户晓童话故事。他们的主人公抽象男人女人,是广义的人类群体。在我看来,多数皮娜的舞蹈都包含了Love and Bruises,爱与伤,由男女爱情所引发的痛苦。那可以是忧伤,是不眠,是绝望的抽搐,比如《穆勒咖啡馆》。然后还有暴力、欢喜以及幽默,由于现代舞蹈追求灵与肉的结合,即舞者最好能完全忠于自己的感受,表现灵魂里的东西。所以,当肢体动作变得激烈,皮娜又加入了重复相同人物、重复的行为,进而制造出震撼效果,引导或者强迫舞者和观众一同思考

  《春之祭》的不安,《穆勒咖啡馆》的伤感,《交际场》的纷乱和怪现状,再到压轴狂欢的《月圆》,电影截取了舞蹈的精华部分,在短时间内,追求最大化的冲击。如果对皮娜有所了解,那么它会是一场盛宴。如果一无所知,那也没关系,正如人与人之间的邂逅,其实都是偶然与巧合。你可以去试着理解皮娜,感受舞蹈。皮娜相信舞蹈的力量是来自灵魂,而不是要多高超的技艺。剧团里固然有俊男美女,但更多的是接近于普通人,并没有定下一个万中选一的高标准。借助新老两版本的《交际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皮娜眼中的舞蹈。她推出一个老人版,舞者的年纪都在五六十岁,然后是一个青春版,舞者的年龄大约在十四五岁。皮娜对他们没什么特别要求,只需要一定的舞蹈基础,然后就可以登台表演了。这的确制造了一种感觉人人都可以跳舞,可以表演上佳的舞蹈作品。

  皮娜的舞蹈观念还表现在舞台布景上,她很少会中规中矩,舞台总是破碎的,被某种加入的东西所打破。像《春之祭》的泥土、《穆勒咖啡馆》里的凌乱桌椅、《月圆》里的水和岩石。这些外部因素会让观众感到新奇,进而产生诡异体验,他们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真实时空

  除了巡回演出,皮娜暴露在公众视线面前的机会并不多。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为何在《皮娜》里,反而不大看得着皮娜。一方面这与她个人习好有关,很多人都不清楚她的私人生活,就好像,她的生活就应该全部是舞蹈一样。舞蹈是她最好的爱人,其他都退居其次。另一方面,从不被接受到拥有一块阵地,现代舞蹈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皮娜也曾遭遇过咒骂和口水过往经历也让皮娜更潜心于创作,去追去完美和自我超越

  文德斯的如影随形

  影片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没有追忆生平,更没有刻意去交代创作动机。皮娜出现在了巨大海报上,她好像消失不见了。于是,文德斯开始寻找皮娜,就像《寻找小津》。如果一一去阐释皮娜作品的主题动机,那么文德斯估计要拍上十几个小时。而关于皮娜舞蹈作品的纯粹纪录,先前也早已有过。文德斯做的就是一次集中展示,面向了解和不了解皮娜的观众,展示她的舞蹈魅力。只不过,他把对象框在了与皮娜有紧密联系人身上。

  在《寻找小津》时代,除了受访人,文德斯还描绘了一幅有趣的东京画。影片保持了他在路上旅行的体验,充满了东方风情。而在《皮娜》,这一部分生活内容被抽去,公路旅行被引为舞蹈灵魂的游荡,就像一言难尽的现代舞蹈。可能考虑观众对剧场的束缚有所顾忌,皮娜的舞者还出现在了城市街景当中,此外还有树林草地高山。他们穿越了山山水水,略显抽象。

  时间永远是一个微妙的东西,就像它带走了皮娜。当许多人感动于街头舞者的旁若无物,面对时间的流逝,其实在《爱丽丝城市漫游记》时代,伍珀塔尔标志的悬空列车就已经出现在文德斯的镜头里。闪光灯亮起的刹那,文德斯也暴露了他的摄影爱好。每一张照片的背后,它到底有着什么故事——就像在皮娜的黑白照片和简单影像背后,她到底去了哪里。

  在《皮娜》里,里头并没有普通人去追忆皮娜。来自剧团的叙述者性别不同,肤色、语言也不同。他们安静地坐着,让文德斯摆拍,特写镜头捕捉到了他们的表情变化,然后画外音响起。文德斯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意思明白。舞蹈无国界,舞者也不需要言语。这些人无惧大特写,没有对话旁白,他们只需要肢体说话,用肢体的能量证明舞蹈的价值意义。舞蹈可以存在于灵魂之间,作为连通生者与逝者的精神纽带。至于信念和能量源自何处,那显然只能是皮娜,她就在他们彼此之间。追忆起与皮娜在一起的时光,皮娜好像就在他们身边。

  与受访人的简单言语相比,他们的作品更具说服力。在电影里,文德斯选择用皮娜的舞蹈作品去表现皮娜本人,而不是死板的自传谱写。这一次,舞者是对着摄像机表演,或者也可以说,摄像机解放了舞者。毕竟与人眼相比,摄像机有着更为惊人的表现力,比如看得更远,可以定格,可以倒放。在《皮娜》里,很多时候,摄像机就跟着舞者,流畅地移动着。也有演员冲着镜头跑来,这就是一览无遗的展示。我们可以把文德斯的镜头理念理解为影子,依附在了演员的形体身上。

  3D技术的余虑

  如果把3D想象为崭新的技术,那其实是大错特错。3D技术早在几十年前就问世了,有些劣质的恐怖片最喜欢玩这一套。玩的还就是一个分层,人物在前面,背景在后面。如果文德斯只打算进行现代舞蹈的扫盲,那么2D的《皮娜》一样可以做到,就像在电脑上看预告片那样。有些人就更加直接,《皮娜》的所有精华就在预告片里头,而在电影里,它被分割为碎片,有意去制造所谓的张力和表现力。

  《皮娜》用3D拍摄再造了舞台,舞台有如构建在观众眼前。要知道在剧场里,演员的肢体表现是重心,而在电影里,表情也可以捕捉得到。这在剧场里用肉眼就做不到,除非是多媒体互动呈现。跟话剧、舞台剧等形式一样,舞蹈也是面对观众的舞台艺术,它只敞开一面。然而《皮娜》打破了这个概念,摄像机也可以跑到舞台上面去,贴到演员身边,灵活自如

  在打破空间概念上,3D技术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舞台之外有露天的人造舞台,另外还有自然舞台,没有任何的摆设。尽管在舞台搭设、道具使用以及舞蹈编排上,文德斯的作用为零。他只需要对素材进行删减,然后寻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发挥空间,那里有城市的街头一角,还有不时出现的列车。当三部分内容交互呈现,观众可以进一步感受到3D镜头下的舞蹈魅力。

  但无论3D技术再怎么逼真,摘去眼镜,观众看到的还是叠影。如果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去感受皮娜的舞蹈,那观众为何不回到剧场里头。进电影院去感受舞蹈的魅力,这听起来始终是个荒谬的推论,与打开电视看电影等行为无异。换句话说,《皮娜》所有的优点都是来自现代舞蹈,文德斯的作用不大。在镜头后面,文德斯选择了隐藏自己,让皮娜的作品去说明皮娜。看它是什么,她就是什么。

  如此看来,《皮娜》就好像不再是纯粹的电影,我坚信电影可以接着拍上几小时,也可以分成短片,放在艺术场馆里循环放映。可能皮娜走得有些意外,对文德斯的创作造成了不小影响。如果皮娜还在,可以想见电影会呈现另一种形式。我们没有看到文德斯对《皮娜》发表什么看法,至少不如他对小津的好奇思索。造成这种局面可能有一点原因,电影开拍没多久,皮娜就去世了。这部电影的初衷发生改变,变成了众人悼念追忆的形式,而不是一名优秀的作者,他经过时沉淀,寻找到了最合适的方式去表现纪录。

  好在对我来说,《皮娜》可以是失重,可以是狂欢,可以是演员透过身体传达出来的喜悦和忧伤,也可以是力量乃至是形体美本身。至于拥有优雅气质的皮娜本人,电影好像有意去回避,所以,看得见她或者看不见她,她的舞蹈又是什么,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感受到不一样的舞蹈力量,感受到皮娜的舞蹈灵魂。【城市画报 283期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966511/】

  《皮娜》观后感(二):dance, dance, otherwise we're lost

  2012年1月7号纽约西村,我在IFC电影院门口排队等了半小时,无聊地看着街对面。那里停着一辆黑色敞棚跑车,车主是个一身红衣,长发梳小辫的黑人大叔,放着吵闹的说唱音乐。他从车上下来,惆怅地看着球场上的小孩们,看了很久。我说他是个过气的说唱明星啥的吧,我朋友说,没准是个街头毒贩。

  进场后,导演本人站在黑色幕布前,银白色头发,系着蓝色围巾。讲在25年前,他跟女友去威尼斯玩,被拉去看了Pina的《穆勒咖啡馆》。开场只5分钟,他就发现自己坐在椅子边上,眼里充满了泪水。而这种直接击中他内心的东西,他并不知道是什么。这样的时刻理性分析被抛在了后面。

  第二天他约了Pina出来喝咖啡.高高的,瘦瘦的Pina,有着洞察一切的大眼睛。“在她的凝视下,我好像光着身子一样。她话很少,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我就只好不停地说话。我说,我要为你拍一部电影”。

  时隔一年以后,他再见到Pina.她说,哦,你是那个拍电影的人。

  他们两个人的合作就开始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拍摄手法。用导演的话说(注:已经有豆友的评论提到类似观点),电影有它的局限,是二维的,无法表现对舞蹈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空间感”。 直到3D技术发展成熟,舞台上的纱才变得伸手可及,舞者旋转起来,才会带着风声擦肩而过,Full Moon里面的水花才会四处飞溅。

  可惜Pina在电影开拍前突然离世,这部片子成为爱她的舞者和导演本人的一种纪念。片中那些舞蹈的选取和编排已经不能反映Pina的想法。只在片尾,Pina出来舞了一小段,那是早期录下的黑白影像,配上旁白”dance, dance, otherwise we're lost"。

  用片中好几个舞者分享的话,Pina对他们说,当你还不知道怎么跳的时候,"dance for love";在外界给你设置了种种障碍的时候,“either go against or through it"; 在你害羞的时候,找出”what you're afraid of";在你脆弱的时候,不要忘记你也很强大,“find your strength"。Pina是一个多好的老师,就是那种”在她的凝视中,我好像光着身子“一样的感觉,她看见脆弱,害怕,各种障碍,再让人从心里找到爱,美,快乐,和力量。

  这可以是信念,是寄托,是精神的力量,是”抓着头发把自己拖着离开地面“,是”想像自己是一朵阳光下盛开的花“,是”爱上一头傻乎乎的河马“(注,这些都是片中的舞蹈片段)。是那个黑人大叔开车来看小孩在街头打球。是我坐在黑暗中的100分钟里,几次哭得稀里哗啦,最后静默起来,对自己说”work, work, otherwise I'm lost"。

  《皮娜》观后感(三):Set you free,both body and mind

  直到影片最后,Pina的身影才以黑白映画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中的大荧幕中,并喊出:“跳吧,跳吧,否则我们便会迷失”这样的主旨。我不得不大呼过瘾,即便知道是文德斯导演,但我仍没想到自己会对一部纪录片如痴如醉,何况影片本身还是有关我完全陌生的现代舞领域。

  虽然影片以“PINA”为片名,但电影本身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这位大舞蹈家正面的描述,甚至通过他人侧面的描述也极为有限,有的只是从短短90分钟影片中欣赏到她一个又一个作品中去窥探这位伟大舞者的内心世界。有人抱怨这是一部伪纪录片,看过之后对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且对所介绍的这位主角的任何生平信息都没有了解,更为过分的是文德斯甚至都没有通过字幕的形式为我们介绍pina的生平。不过在我看来,这并非因为文德斯是一个不责任的导演,更不是因为自己和pina良好的私人关系而自以为是的认为全世界所有的观众都应当对这位舞者的生平了如指掌,而是这一切都是文德斯的刻意为之,在他看来,一个舞者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是她的作品和她的精神,这和一位伟大的导演如出一辙,他更想要让观众沉浸于完完全全的舞蹈世界中去感知pina的内心,而不想要让其它的东西去分散你的注意力。

  过去一直觉得任何舞蹈离开音乐之后都会显得苍白,这部片子过后我的这种观点并未有所改变甚至有所加强。其实早在文德斯和pina之前100多年的另一位德国伟大的思想者尼采就将音乐凌驾于其它艺术形式之上,在他的二元冲动说中,音乐属于“事物本质”的酒神范畴,而其它的艺术都归于“事物现象”的日神范畴。而这部影片中的音乐部分和舞蹈可谓浑然天成,美不胜收。

  对于一个此前从未正儿八经看过现代舞的我来说,这部纪录片几乎每一个舞蹈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个舞者的伟大,到最后在于他不仅仅只是一个舞者,而是一个思想者,通篇的舞蹈和舞者的叙述让我可以彻底的感受到pina作为一个思想者的痛苦、欢愉、愤怒、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奋力挣脱。正所谓不癫狂,不成佛,任何一个天才可以成就伟大,癫狂必不可少。

  ina用她编排的每一个舞蹈都在告诉我们,她对于自由的不懈追求,而文德斯也正是想用这部片子来告诉我们,舞蹈的终极目的在于set you free,both body and mind,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皮娜》观后感(四):Tanzt, tanzt, sonst sind wir verloren.

  (去年电影节后写的,copy来这儿吧。)

  怎么说呢,其实一直都不敢写影评,写过一点点观后感,是为了怕忘记。而《Pina》,它令我如此感动,以至更倾向于不要去谈论它。所有的言语都会带来破碎。如果可以的话,应该用目光,用神态,用动作,用旋律,用一小段舞蹈来描绘,如同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的无声对谈,如同片中各位舞者为pina所做的那样。

  但是今天看到一篇评论,看完居然有点生气,呵呵。什么嘛~神马叫做千姿百态的跌倒多美?神马叫做中产阶级自怜综合症?神马叫做扼杀想像力的3D?让人几乎要怀疑该作者是唱着红歌长大的,只有革命没有情绪。居然还提到卡洛斯绍拉的《弗拉门戈,弗拉门戈》呢,那是一回事儿么?

  绍拉通过影像的手段,表现弗拉门戈的动人之处,而文德斯通过影像和舞蹈,表现pina。pina生前一度排斥将作品影像化,应该就是明白影像作为一种再现手段对舞蹈这一表达方式的损伤。尤其对于剧场化的pina式舞剧来说,影像再现只能损伤其本质。《直到世界尽头》中文德斯曾提出了影像对文字力量的损伤,他一定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选用了3D的方式,将舞台的景深效果尽可能再现出来。这部电影中文德斯将自己本身的位置放得很低微,使影像让位于舞蹈,其场面调度,声光环境,镜头处理都为舞蹈而铺陈,更多是通过pina编导的舞蹈本身来述说,以其自身力量发声。

  除却舞蹈本身的表现力之外,影片的动人之处还来自于它的结构。从最早与pina一起合作的朋友,到初期排演的舞者,到继任者,到新招募的年轻演员们,他们依序在pina编导的舞剧中出现——切换到个人表情特写——追忆某一处感受最深的pina的印迹——然后是一段献予pina的舞蹈。他们各自表达了pina希望他们留存的东西——每个人身上的独特之处,pina通过舞蹈给予他们自由,令他们找到自己,接纳自己,并在舞台中展现自己。在此意义上,pina更像是一位精神导师而不仅仅是一位舞蹈编导。这也正是pina的伟大之处,发现并尊重每个个体独特的美,知晓其中的脆弱,直面它而不是畏惧它,将其幻化成撼动人心的力量。

  舞者的出场顺序有隐藏的时间线。在《交际场》老年与青年两种不同版本的切换中,完成了更新换代的过程。一个舞团,从开创,到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同仁们,到招募入才华横溢的演员,到培养下一代续任者,到新鲜血液加入,到舞团的孩子诞生、长大、又融入到舞团中,pina此刻又成为一个机构的组织者和凝聚力,带领着这些舞者共同挥洒在舞台上,随时间维度前行,从而使灯光下虚幻抽象的世界完整。

  影片以《春之祭》开场,贯穿pina的各部创作,步向尾声《圆月》。圆月带来潮汐,充满丰沛的自然界力量,生机勃勃,年轻,强壮,拥有梦想。从春之祭的敬畏,穆勒咖啡馆的逃避,交际场的嘲讽,进入到对生命欢愉的歌颂。月光下万物峥嵘,人生华美,肆意快乐,但这并不代表着没有伤痛,我们仍有负累,仍会挣扎。

  末尾是pina的黑白影像,她说:“跳舞,跳舞,不然我们就会迷失。”

  《皮娜》观后感(五):身体之诗

  首先感谢李思思 小姐,跟我说可以免费带我去看,让我订个时间,二话不说,就现在这场,于是立刻冲去LES HALLES。午夜场加上昨晚没睡多久着实有点撑不住,好在开场就是春之祭和咖啡馆,到了满月的时已经无比兴奋了,水的轨迹绝美。导演算是非常忠实“原作”,电影的语言运用的极少。今夜算是难以入眠了。

  观影的时候到也思考了很多问题,

  音乐与舞蹈, 建筑与舞蹈,空间与舞蹈,现代艺术与舞蹈。

  现代舞做为一支现代艺术,在手法上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对于材质,材料的实验,往往不追求过于复杂,而是纯净的使用,这点在她的作品里不难发现,这些元素大多用的非常PURE,不含一丝杂质,往往连舞者的服装的极其简单,甚至没有鞋,记得那段30分钟的春之祭的短片第三段里,亚裔舞者甚至是裸条那段高潮部分的,大有去除一切杂质,追求纯净身体的诗意之感。

  并不了解片中对于舞蹈在不同场景,场地下的实验,是导演的用意还是PINA本来就有此做法,这种场景变换,场景与行为的冲突也算是行为艺术里常见的手法,这种不同根艺术之间的混合使用更是现代艺术最最重要的创造。

  现代舞与现代建筑,特别是国际主义这一派系里,算是非常符合PINA编舞纯净的质感,建筑为其提供了更为均质的空间。自然光的摄入有别于舞台上人造灯光单一的质感。

  作为一部向Pina Bausch致敬的影片,作为纪录片惯例的采访部分被做的相当精致,过度也十分流畅。电影词汇的运用被缩减的尽可能的少,更多的是舞台,表演艺术的范畴,毕竟对于我来说,电影是远远比不上这类实景艺术的,就像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里说的,LES IMAGES,CE SONT LES MENSONGE (影像都是虚假的),我想凡是亲身看过THEATRE OPERA BALLET的都会有同感,那种置身于现场的气势,震慑力,已经那种实感所带来的灵性,是电影这种经过无数后期处理的艺术远远不能相比的。(纯粹己见) 简单的说,看看这些实景艺术的价位和参与的人群层次也就十分明了了。

  其实都是一堆废话,这种劣质的语言在这“身体之诗”“歌唱的肉体”面前是何等的无力,赶紧去看现场吧!!!

  发一下牢骚,

  感觉现在电影院对声音实在太不重视了,

  大多只追求那些顺势的快感,

  简单的说,

  我们在看一些大场面的灾难或者战争题材上,

  还勉强可以感受电影院音响系统的,

  毕竟这些气势上的东西其实是最好实现的,

  而看这些完全是音乐构成的电影,

  就深感郁闷了。

  音箱整个解析,

  对于中高频的表现,

  声场的宽广上(毕竟电影SALLE本身已经提供非常优越的环境,却只有这点质感),

  完全无法满意,

  很想大叫这什么东西啊。

  一点细节都没有,

  音乐可是舞蹈的灵魂啊。

  听的太不爽了,

  赶紧出原声吧。

  到是电影原声起码得2CD。

  《皮娜》观后感(六):舞舞舞,活下去 [猫]

  你喜不喜欢3D《皮娜》,取决于你爱不爱现代舞。

  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皮娜编排的舞蹈片段,夹杂有片段中出现的舞者来谈心得。这电影拍成3D,就是造福人类的事情,因为你可以想象自己在现场看皮娜剧团的舞蹈场面,而且摄影效果和角度,还有剪辑,会加重舞蹈的戏剧性。看之前,我很好奇一部纪录片如何展现“皮娜其人”,看完明白,如果你想了解一位艺术家,还是去看他的作品吧,尤其是女艺术家——她们更容易保持纯粹,艺品人品合一。

  如片中所言,皮娜的作品讲的都是爱,痛苦,孤独这些,我还感觉到抗拒“麻木”、“濒死状态”的生命力,即使在她呈现的爱之场景中,还分相恋的痛苦、单恋的互相折磨、初恋的新鲜、两性的关系、恋物的痴迷……是的,对于爱的各方面,皮娜都很有激情和耐心去表达。皮娜本人的片段很少,当她舞蹈时,她闭上双眼,整个人沉浸在一种完满的状态中,她的心装着舞台设计中的整个世界;当她停下时,她那双大眼睛左顾右盼,敏感,多情,充满智慧和理性:这样一个人,她的生命是多么丰富。她瘦瘦的身体,让我感觉她就会那样速速燃尽生命,不会久活。但她的灵魂不仅燃尽了自己的身体,还借用其他舞者的身体和精神,创造出意蕴无限的美。她用洞察力挖掘到其他舞者灵魂里的东西,又因材施教地让它们经由肢体语言释放出来。我想,在皮娜身边工作过的舞者,生命都会被改变——因为你的本我已经完全呈向外在的世界。而他们的生命,又成为皮娜个体生命的拓展和延续。

  看到皮娜那些超现实的舞台场景——在荒野中,在岩石边,在半封闭的房间,在行于高架轨道的翻转电车下……我又想起伊莎多拉•邓肯,她当年的梦想,是复活希腊时代的美,无论是场景设计还是舞蹈编排,她多半靠着自己或少数朋友的力量,相比较,皮娜幸运很多,她有个庞大的舞蹈团体公司,有投资场景的资金,有拍舞蹈纪录片的电影新技术,舞者们也能领会她的各种想象,各种要求,她还能从他们身上获取灵感,哪怕对方只是做了几个表达快乐的动作。对于邓肯,我们却只能在文字记录及照片、图画中想象她的舞蹈,她的思想。如今的观众是幸福的。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看到他们的舞蹈,比如《穆勒咖啡屋》里,在爱中孤独纠缠、相遇又擦身而过的人们;《满月》里的纯然生命力;穿职业套装的芸芸众生同一的生命轨迹以及平衡破坏后的不确定状态……我能感受到一些东西,但是我无法用文字清楚表达,或者大脑无法全然领会,心灵却能接收更多的信息。我被感动,我流泪却不知为何流泪。皮娜的舞蹈直接与我们的心灵交流,她要说的,都编进了舞蹈,不用多加一个文字。

  所以我明白皮娜的生命里一定有许多关于爱情的遗憾,还有一些压抑、阴影、向往,甚至还有对身体之欠然的嗟叹。所以她要不停地工作,工作,工作,那样她才不会迷茫,才能活着。或者,那些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能消解掉,不再是痛苦。

  Dance, 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http://www.xiami.com/album/440689

  原声试听

  《皮娜》观后感(七):皮娜·鲍什

  有些喜出望外,有些黯然失落。 毕竟这是第一次看到皮娜鲍什,这个传奇的杰出舞蹈家。最初知道这个人是朋友微微推荐给我。有一年皮娜在香港演出她曾去观看,回来给我讲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这和传统的现在舞完全不同,在煤矿上舞,马路上跳。他不在是传统的脱离现象一辛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这让我对此充满了期待,电影虽打着皮娜名字但真正的皮娜没出现几分钟,更多的是怀念即表达她的精神思想,除了三段皮娜代表作品,之外基本由帕塔舞蹈在通过语言舞蹈表达,几度独舞有爆发的地方让人倾倒,团队追求再度返回舞蹈的戏剧传统和表现主义的传统的方式讲叙他们皮娜给他们的影响。在肢体舞动,以另一种方式注入人文气息。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动作一排人用手表现的四季, 表现高兴的动作的男人, 像鲤鱼跳龙门的动作 ,钢铁官子下的芭蕾 ,山坡上的男独舞 ,重复的腿, 重复的板凳,重复的失重, 还一个女性身体的力量等等.....

  就电影的本身来说,说不是上是好不好,起码在舞台的线、形都打破了。传统的舞蹈构图不那么容易体现了。我们看到是镜头交换。包括特写表情语言。但有意思的是气氛的渲染、形象的塑造,都成了特写。而且他这个他这3D眼镜有意思的, 左是冷色 右是暖色。看得我是经常左右换换,不太自然。文德斯是从电影制作人角度来看皮娜。每个人都有她的个性,作品体现的只是一方面,发现她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作品的风格。皮娜话特别少,总是很安静地坐着,但和演员交流时话就特别多,突然想到什么,就会把一个女演员叫到身边,然后和她聊,有时候聊着聊着,那个女演员会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和她聊过之后,演员再回到舞台上,就会特别有感觉。她是用痛苦来表现舞蹈,或许形式不重要。就像电影里皮那的话。她说到说话的本身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传达的思想。

  其实看皮娜的舞台形象,不需要更多的技术呈现,她已经是三面的了,不是3D,有可能是5D。电影有几张照片她深凹的双眼明亮而深不可测,在她气质里面一直包含着羞涩和害怕。她为人亲和,同时对陌生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让我想起盖特·魏格尔特在皮娜摄影展写道:“对于一位杰出舞蹈家如此恢弘庞杂的毕生之作,想要近似地再现和阐释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徒劳地寻找一种最终注定失败的纪录方法相比,摄影所要记取的则是另外一种品质——艺术的自律。仅仅通过一张照片来捕捉整场舞蹈表演的本质,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意图,同时它也必不可少,假使人们坚持用一种绝对尺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的话。”

  电影中的皮娜出现很少,手臂随情绪的流淌舞动,神情时而悲伤、时而恣意。那些忘情的时刻,天地间仿佛只有她一人以舞蹈。这个画面是电影结束,皮娜不到2分钟的黑白独舞。她大概非常明白纯粹的价值,即使在表达狂喜与沉痛的强烈对比时,她也不希望使用过分夸张的色彩来烘托那种已经燃烧了的内在情绪。

  阿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里。阿莫多瓦在这部绚烂的西班牙异色电影里选取了皮娜·鲍什最绝望的作品—《穆勒咖啡馆》。皮娜·鲍什紧闭双眼,低垂着双手,在舞台上奔跑着,并痛苦不堪地撞墙,一个男人不断地将她身前的椅子清除掉。他们之间没有交流,那个男人更像是个隐身人,像皮娜·鲍什个人记忆里的暴力符号;这部明显带有自传风格的作品,在另一个更年轻的女舞者现身后得到了印证:这场属于少女般的梦幻被男人窥视着、吞噬着。

  《穆勒咖啡馆》无意识地脆弱地影子一样地游荡在咖啡馆里,与一对男女形成对照。这对男女,互相需要又互相拒绝,处于爱、恨和冷漠的矛盾中,他们在咖啡馆里仿佛演绎着一幕故事,一幕亲近而暴力的情感戏剧,这段戏完全由两人的关系所控制,皮娜的独舞仿佛完全不被注意。然而,这段舞却因为她的存在让人难以忘却,她的飘忽、她的失忆,似乎成了一个活着的死亡的象征。她在那里,可见又不可见,既靠近又遥远。

  《春之季》在我眼里经典作品,也是电影的开始。使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呈现着完美的音乐性和时间感。又一次用身体将这个故事书写到了地面上:一开始光滑的地面到最后变成了一片混乱的战场。泥土沾到了女人们薄薄的衣衫上,涂满了她们的面颊,沾满男人们裸露的上身。人对大地的崇拜,像是一个男女共同的仪式,仪式结束之后两性就又重新回到原来的分离。一段表现性很强的舞蹈将男人和女人完全不同的个性清晰地刻画这里两者都被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和束缚力的节奏,女人们则恐惧地围成一个小圈子,她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向男人的头领那里去接受那条裙子。他躺在裙子上,这是他有权决定牺牲者的象征。当男头领将献祭牺牲者交回到那群目瞪口呆的女人手中的时候,她在她们惊讶的注视下开始了死亡的舞蹈。

  在看了众多视频资料资料后我得出的是皮娜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破碎的舞蹈剧场 二是:对两性与暴力的深刻表现 三是:对重复的偏爱 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为何而动,为何而舞,揭示的是两性永远互动的主体,表现出来的是终极的人文关怀。

  我眼中的皮娜·鲍什

  皮娜·鲍什在我印象里不会像法斯宾德那样,经常愤怒到想用镜头射杀面前的演员。皮娜·鲍什的神经质的疯癫是内敛的,她总是看上去疲惫不堪苍白的脸上混杂着感激与疲惫。她紧张不安地抽烟,然后用更极端的舞蹈呈现给大家。 她有着瘦弱的身躯爆发出一出又一出多变而奇特的舞蹈幻影,那种张力令人难以相信地感情共鸣,这些大多都是关于痛苦的。

  皮娜·鲍什动作走位营造一种氛围或者讲述一个概念,动作上也不是一味追求优美、流畅,而是有许多模拟日常生活的动作。 德国作为现代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却一直在战争的阴影下发展缓慢,充满了悲观色彩的情调。在德国理性的传统下,德国现代舞者最先确立了动作规范和对本体进行理论分析,虽然其舞蹈宗旨是非理性的,强调个人情感的自我体验。

  皮娜·鲍什引入了新的方法,她会对舞者提问,比如:你所理解的爱是什么?你为什么感到骄傲?舞者会回答这些问题,并用动作来表达,而她只坐在那里观察。她的善于观察和挑选动作是出了名的。她几乎不示范任何动作,她只是坐在那里,抽着烟,看着、同时在小笔记本上记录,思考。这是她个人开始新的剧场美学——舞蹈剧场的一个具体转变。

  皮娜·鲍什完全讲述了德国女人如何解放自己的身体,比如亚洲的那种玲珑身材,欧洲舞蹈里女人的性感的胸部,皮娜把世人对女人的概念完全剥离,这个女人什么都没有,没有漂亮的脸蛋,甚至没有胸,她打破了这些无意义的符号,性别的符号,她告诉观众,人性是立体的、抽象的,不是表象所看到的,你看她所表现的痛苦,都是视觉上最美的那一面,但是这个美接受起来会有很多的困难。她没有放弃,虽然她始终都在挣扎,但是她很执著,也很勇敢。

  《皮娜》观后感(八):没有意义

  不知道为什么去看《Pina》这样的电影,从没听过皮娜这个名字,对现代舞也没有兴趣,但这确实是我果断地去看了的片子之一(大部分片子我是先下载很多日后才去看的)。

  很难评判这部电影好还是坏,就像我无法用“好、坏”这样的字眼去评价《十三钗》这样的电影。后者是因为看懂了故事,但似乎丧失了评判的标准,前者是因为也许根本没看懂;后者让我拼命去怀疑张艺谋拍这部片子的意义,前者让我觉得,不一定什么东西都是要有意义的。

  从感官上来讲,一开始,这确实是一部枯燥的片子,我甚至怀疑我是否要看下去,然后开始想,这部片子的受众到底有哪些。但在煎熬着看完开始那一段抽象化意识化让人拼命思考想象却什么也抓不住的舞蹈(后来知道这个舞蹈叫做《春之祭》)之后,我开始进入状态,慢慢的被吸引。

  我不了解舞种和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但我觉得现代舞不同于任何一种民族舞或者伦巴、恰恰等能叫出名字的舞种,他不是一种程式化的舞蹈,他更接近于电影,只是更纯粹,他用身体的语言以及各种场景、声音去表达一种情感,他是穿越种族、民族、文化而能够被广泛接受和理解的。

  镜头前的每一个舞者(演员)都给我一种平静但平静背后却蕴藏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冲动的感觉。虽然,德国的女人真的不怎么好看,强悍而不柔美。而皮娜的灵魂似乎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

  从舞者的回忆和舞蹈片段去展示皮娜的生平和她的追求,我想,这部片子的目的达到了。

  据说,这部片子在欧洲上映的时候是3D版,我想,也只有3D版才能更能表达舞蹈,让你去触摸舞者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来看,3D对于舞蹈来说,比电影更加重要。因为声音可以简单的通过听觉的感应触动人的感觉和回忆,但舞蹈似乎更加难以通过现代的介质去感知,去感同身受,因为他是一种更饱满,更丰富,更激烈的碰撞与表达。

  另外这部片子出现了很多城市、工业化的场景,就在这样的场景下,舞者却能更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非常奇特。

  也许,舞蹈并不需要意义,就像皮娜所说的:

  “我不关心人怎么动,我关心的是人为何而动

  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请不要讨论我作品的意义,我没想过

  ……

  脚步经常从其他地方而来,绝不是来自腿部。”

  也许舞蹈的存在就因为我们要生存,我们必须迈开脚步;我们迈开脚步,有时候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必须迈开脚步,以表示我们的存在。

  感谢这部片子让我对舞蹈有了更多的感受。

  最后,我想说,那种不穿鞋子,穿着宽松的裤子走在木地板或者草坪上的感觉,真好!

  《皮娜》观后感(九):舞蹈太美

  非常精彩的一部片,让我这个一点都不懂舞蹈的门外汉看得都很尽兴。。。影片起初,我以为pina是各位舞蹈家精神上的一种追求,看到后来才知道她是她们的老师,她们的团长,一位令他们敬畏的艺术家。

  影片起初有个男的在电梯上慢慢重复做动作,外面是那种温暖的阳光,加上那个背景实在是太美了。。。后面,还有更精彩的,每一团员跳的舞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有个女的在上悬挂列车后,模仿机器人的声音那段,我简直是笑抽了。。。还有个跳芭蕾的女生,后面背景是那种工厂,她外后面退步迂回的时候,真是说不出的美感。。。群魔乱舞的时候也是很好看的,有一出是往岩石上面泼水,后面所有的男生在水里面像青蛙一样匍匐前进。。。唔。。。舞蹈真是太美了。。。

  《皮娜》观后感(十):经历一场情感桑拿--观电影“皮娜”有感

  看这部电影,不是因为我知道现代舞大师皮娜,或者喜欢现代舞,而是一直喜欢导演文德斯的电影,我对于舞蹈知之甚少,平时也就看点好莱坞的歌舞片,也曾经和太大爷附庸风雅的跑去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看过芭蕾,结果却在昂贵的第二排座位上成功的打起了呼噜,然后尴尬的在周围人的鄙视下抵抗着浓浓睡意,好不容易抗倒了终场。没有想到在今天这个失眠的晚上的“皮娜”这部纪录片却让我感受到了现代舞的魅力。

  文德斯的这部纪录片刚要开拍前几天,皮娜鲍什却因癌症去世了,这纪录片就成了对皮娜的“追忆片”。有很多她舞蹈团员对她的回忆,皮娜在片中出现的镜头并不多,但你依然可以发现,虽然她年纪很大了,却依然可说是个气质出众的美女。特别是她双漂亮,多情,敏感的大眼睛,充满了洞察力,她能看出一个舞者灵魂里独特的地方,并帮助他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她的舞蹈团里高矮胖瘦,年轻,年迈的都有。也许他们没有漂亮的肢体,但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特质,而这些都很好的融入了他们的舞蹈表达中,显的那么自然。在舞台上他们是独立的人。“所有的训练无法抹杀‘人’的味道。”就象台湾的现代舞蹈家林怀民书里说的一样。

  片中有着很多皮娜的经典舞蹈片段,刚开始看时,作为理科生的我总试图去收集舞者肢体所表达的内容和场景上的各种细节,然后总想理性的去思考和解构所看的舞蹈。但是却感到各种理解都是那么的片面,无力和牵强。后来看到片中皮娜说:“春天意味着什么?这给人带来什么感觉?你们想到春天就想到了什么?……华尔兹意味着什么?这个词激发了什么?”。她一直在讲的是感受,是feeling。我突然意识到我用理性的分析和解构来了解她的舞蹈是多么愚蠢的事情。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去感受(feeling)那些舞者通过空间,肢体,动作,表情来表达的那些复杂而饱满的情绪!而你去体会感受舞者传递出来的情绪,是感受和理解她的舞蹈的关键。

  当你打开心灵,只去感受,去捕捉舞者表达的情绪时,你一下就融入了她的舞蹈之中,整个舞蹈在你面前豁然贯通,你感受到舞者的欢愉,惊喜,痛苦,悲伤,彷徨,迷茫,麻木,孤独,挣扎,不屈,坚持,和很多文字无法表达,理智无法领会,但心灵却能清晰的接收到的东西。你已收到舞者传递的内容,你流泪却不知道为何流泪,你微笑却不知为何微笑。你知道皮娜的舞者已经通过舞蹈和我们的心灵做了交流。一段舞蹈后,舞者带领着你经历着各种情绪的冲击,孤独,痛苦,悲伤,欢愉纷至沓来,如同饮一杯好年份的红酒,各种味道在舌间萦绕,如同闻一瓶名贵的香水,前调,中调,后调各种芬芳让你陶醉。不知不觉中,你好象被舞者带领经历一场情绪上的桑拿。结束时,感到精神上精疲力竭,却又酣畅淋漓。而这样的精神体验,在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里已是非常的难得。

  皮娜的舞者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来自世界各地,据说年纪几乎都在30岁以上,他们身形不一,各有特质。这就是皮娜的态度,她要挖掘和展现作为个人的舞者的不同特质。比起漂亮的肢体,皮娜更看重舞者背后的个人经历。一段大场面的群舞,你可以去感受整体带给你的感觉,也可以紧盯一个,或几个舞者,感受他们的故事。就象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大故事,一个个小人物构成的大的世界。哪怕一样的动作,但每个舞者给你的感受都不一样,他们不再是舞台上的符号,而是可以和你心灵沟通的不同的人。每个都不同!只这点,皮娜的很多舞蹈就值得你一看再看,同一场“穆勒咖啡馆”你眼中不同的焦点,就是不同的故事。我倒是希望有机会能去影院看场3D的,不知国内什么时候会引进啊。

  最后还是要感谢“文德斯”拍了这么好的电影,感谢皮娜创作了那么多好的舞蹈,不过建议看的同学找个安静的时间和情绪去观看。这样才容易有好的体会,如果我是在一个心情烦躁,时间匆忙的下午看的,说不定认为现代舞就是一群疯子在发疯呢!

  .电影的原声音乐非常棒,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找来听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皮娜》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