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尚书译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尚书译注》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4 20: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尚书译注》的读后感10篇

  《尚书译注》是一本由李民 / 王健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1.00,页数:4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尚书译注》读后感(一):大禹谟讲义

  历来都有对《大禹谟》的质疑,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证这篇文章的不合时宜。顾颉刚先生认为,这篇文章所提出的五行观念是战国人才有的,所谓六府不过是五行加上农业而已。后来的颜元也将六府三事当作自己学派的不传之秘,虽然自己的学生李塨早已经在南方知道《大禹谟》靠不住了。清人对于《古文尚书》的仇恨关键还不在于六府三事,而是在于程朱将其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当成了传道要诀,对此清代学者只要证伪此篇,就能推翻程朱的学术基础

  当下总是有一些学者企图通过别门秘籍来试图说明两千年学术的虚妄,其风气大概是源自于清代学者,既然阎若璩能够证伪古文尚书,那么康有为就可以将古文经全部指认为新学伪经,当然到了钱玄同、顾颉刚直接将今古文经全部打到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逻辑,也就说两千年人的眼睛都是瞎子,必须靠清人和民国学才能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怪不得梁启超、胡适等人将清代学术等同于启蒙运动,其原因就在于清代人敢于疑经疑古,敢于反传统。这样的学风怎么就不能开出五四运动的激进主义呢?我们看到那些疑古派皆将自己的学术上溯到清代,撰写了为数不少的清代学术歌颂文章,想来原因就在于清代的疑经疑古了。现代知识分子当然可以将其看做是启蒙运动,但是我们必须说人家那是反满革命,利用考证来反抗满清统治,秀才造反的高级形式

  如果疑经疑古在清代还属于反抗清政府的隐匿形式的话,那么民国以降的疑经疑古其目的就非常可疑了。五四之后,反传统的主要方式就是胡适提倡的可学考据,但是满清已经推翻了,还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还要通过皓首穷经来隐藏自己的政治观点吗?经学作为传统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不是已经在“民国”失去了政治合法性了吗?为什么还有包括胡适、顾颉刚和傅斯年等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敌视和推枯拉朽般的批判呢?今天,我们早已经失去了经学在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人们已经不用科举考试了,为何还有人对于读经(读书)大加指责,或者冷嘲热讽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越是得不到,越是表现出某种嫉恨。现代知识分子因为放弃了传统德性,所以在现代也不招人待见。虽然他们号称是学苏格拉底,做城邦的牛虻,但是他们所做的无非就是败坏青年人的德性,引进外来的新神(德先生赛先生),而且反客为主,不仅将主人赶出大学,而且还要将孔夫子挖坟掘墓,李代桃僵——君如不信,请看今天所谓的教主大儒,昔日谁没干过批儒批孔,若不是当年因批孔批儒才读了写四书五经,今日怎好冒充大儒,祸国殃民呢?反正胡适、傅斯年、郭沫若都是国学大师了,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吐槽半天,主要还是想说明,大禹谟还是一篇值得注意的文献,至少这篇文章就算从东晋开始,到今天也已经一千七百年了,历代对于《大禹谟》的解释汗牛充栋。哪怕一朝证伪,也说明不了这篇文章在历史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还是回到文本中,看看这篇《大禹谟》到底说了什么,为何会在历史中产生如许多的影响

  一

  如果说尧舜禅让还没有太多的疑窦的话,那么《大禹谟》中,虞舜与夏禹之间的关系,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在这篇《大禹谟》中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全文的重心,强调了君主如何才能获得百姓信任。虞舜伯夷说的是保持君主的德性,知人善任就可以了。而夏禹则是提出六府三事作为君主的职责。第二部分是虞舜也同唐尧一样提出继承问题,夏禹表示谦让,并推荐皋陶。然后是虞舜对于皋陶的赞颂,皋陶立刻也谦虚了几句,认为赏罚是君主的职责。并认为这是虞舜的治理有效的表现。第三部分,这是非常突兀表示了,虞舜要将王位让给夏禹,来报答他治理洪水功劳。然后讲述了一大堆君主德性的言辞。夏禹又是再三的推辞。但是,在虞舜的强力要求下,还是将王位让给了夏禹。如果按照《尧典》来说,这基本上就结束了,但是这里又增加了第四部分。也就是虞舜在禅让后,竟然让夏禹去讨伐三苗。如果我们对于《舜典》还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三苗正是与共工、鲧并称的四凶之一。为何在《舜典》中还是四凶之一,到了《大禹谟》就变成了苗族了。当然,在一开始征伐中夏禹是企图用军事手段进行征服,但是与鲧治水一样,没有成功。在伯益的暗示下,告诉夏禹虞舜是如何登上王位的。于是就班师回朝了,而虞舜则通过修文教,而三苗顺服了。

  二

  通过上述叙述,就会发现与尧舜禅让有着非常多的疑点。我们面对上面叙述中的疑问,还是仔细阅读文本,看看是否能从细节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第一部分出场的人物主要是夏禹、虞舜和益三个人。虞舜是《尧典》《舜典》的主人公就不需要介绍了。夏禹是鲧的儿子,是夏启的父亲,在虞舜任命下负责治理洪水,是虞舜的司空。益在《舜典》中是负责管理山川鸟兽的虞官。如果从同音的角度上,还有一个伯夷,是负责祭祀工作的。如果从专业角度说,益作为虞官是否能够提出应该选贤任能的话,我觉得是存有疑问的。如果换做是伯夷来说,也就是专门负责祭祀,那么他的任务就是负责人事工作,对于选贤任能是有发言权的。不管怎么说,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三个人物,都在谈论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虞舜和伯益两个人谈得比较虚,而夏禹说的比较实在

  我们先看虞舜是如何说的。他认为,唐尧能够选贤任能,从民间提拔人才,天下四方平安无事。听从众人意见,舍弃自己的见解,遵从别人的正确意见。这些话说出来后,我就感觉到,虞舜这哪里是在追捧唐尧呢,完全是在为其提拔自己而歌功颂德嘛!不虐待无依无靠的人,不冷落贫穷困苦的人。这虽然是在赞颂唐尧,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想到虞舜所生活家庭,如果不是唐尧将其从中提拔上来,他现在应该还是那个样子吧!

  很显然,伯益是听出虞舜言下之意,所以就顺着虞舜来赞扬唐尧的伟大德行广大,圣明威武,皇天眷顾,使他富有四海。这是在赞颂唐尧还是在赞颂虞舜?如果不是虞舜英明神武,又如何能够登上王位,如何从一个穷家小子成为富有四海的君主?而夏禹则像是讽刺伯益,说从顺善道就吉利,从顺恶道就凶险。这岂不是在说,顺从虞舜就能够升官发财,暗指伯益拍马屁无耻吗?反过来,不顺从虞舜可不就是倒霉了,如自己的父亲鲧和共工,也不能说不顺从,只是王位竞争者而已,就被虞舜流放到四夷了。很明显,夏禹言中是有怨愤之意。

  对此,伯益怎么会听不出来,他立刻就对虞舜讲,要谨慎,要戒惧啊!我们必须追问,这不是在谈论国家如何治理吗?虞舜不是提出要选贤任能,野无遗贤吗?这又何须戒惧谨慎,伯益这是要暗示什么?什么叫警惕不要出现失误,不要放弃原则制度?难道他是在听完夏禹的讲辞后,要虞舜警惕政治复辟吗?这就要求虞舜作为无产阶级领导人,应该保持先进性,不要放纵游逸,不要过度享乐。对同志应该如春风温暖,对敌人秋风落叶般地残酷。虽然虞舜你是从人民群众中来,但是不要完全被人民群众牵着鼻子走,不要为了追求百姓的赞誉而违背常道,也不要因为纵欲而惹怒百姓。这样坚持不懈努力,而且对于政治不懈怠的话,就能够使四方来朝。

  在伯益提出治理意见之后,夏禹明显不以为然,于是提出自己对于政治的看法。他认为,国家治理应该着重六府三事,分别是金木水火土谷和正德、厚生、利用这加起来九件事。如果按照顺序将这九件事做好,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戴。然后,再教导民众奖善罚恶,才能使百姓远离邪恶

  对于夏禹提出的主张,我一直都存有疑问,六府究竟是指什么,五行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对于百姓来说有什么用?相反,夏禹为何提出要谨慎教育百姓,让百姓拥有德行。在《尧典》《舜典》中,都是强调了唐尧虞舜的德性,在此基础上提到百姓民风淳朴。而不是君主强调应该加强民众的道德教育。因为只有由己才能达人,未闻可以不言修身,而先言教育百姓的。

  而虞舜的回答,是说六府三事确实是治理百姓的方法。但是,他却没有将伯益和夏禹的讲辞相互对比,而是直接肯定了夏禹的治国方法。这也为后文中,虞舜将王位传给夏禹做了铺垫。

  三

  这是全文的核心所在,出场的人物主要是虞舜、夏禹和皋陶。皋陶是作为虞舜政府中的典刑官,负责处理刑事案件。虞舜和夏禹是上文已经出现的人物,我们就不多做介绍了。在这里,虞舜直接提出夏禹来接手王位。而夏禹提出了推辞意见。如果与唐尧加以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这里省去了向四岳百官询问的过程,也省略了让夏禹从基层开始锻炼,与四方诸侯交接的过程,直接就提出让夏禹继位。

  对此,夏禹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他立刻表示自己的得行不足以继承王位。因此,在文章中他推荐了皋陶作为王位的继承人。虞舜立刻就开始评价皋陶的功绩,认为他能够用刑法辅助教化,从而是百姓免于刑戮,这是皋陶的功劳所在。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替虞舜处理鲧的人,恰恰也是皋陶。换句话说,虽然下命令流放鲧的是虞舜,但是执行者却是皋陶。那么,我们就必须问,夏禹是真心推荐皋陶吗?

  有参政经验的人都知道,司法系统人员,如果秉公执法就难免的最权贵,遭到来自于政治体制内部的压制。也就是说,夏禹看到了皋陶在整个体制内是最为虚弱环节,最容易遭到来自于官僚体制的联合反对,所以他才推荐了皋陶作为虞舜的继承者。无论从哪个角度,夏禹推荐皋陶都不是出自好心

  皋陶是非常明白夏禹的用心,于是就将自己对于刑法的功劳推给了虞舜的教化,认为国家能够省刑罚,是因为虞舜能够对待臣下简约,控制民众宽容那个,惩罚不连带子孙,奖赏延续后代。爱惜民众的德性,自然就能够协和百姓,百姓也自然不会触犯法律。按照皋陶的说法,都是虞舜实行德政的贡献。虞舜听了之后万分高兴,于是就说,能够使自己如愿地治理天下,四方百姓都能相应,都是因为皋陶的贡献。

  如果按照文章来看,虞舜本来是想要夏禹来继承王位,但是在其推荐皋陶之后,就变成了皋陶歌颂虞舜的德性,而将继承之事放到一边了。也就是说,虞舜确实认为皋陶在法制上有突出贡献,这一点并没有太多的异议。那么,按照文意继续推论的话,就应该是虞舜提拔皋陶来接管王位。但是,下面的故事发生了逆转。

  四

  在这一部分中,虞舜并没有承上文中对于皋陶的称赞,而是回过头来对于夏禹治水进行了不惜余力的赞颂。这就像伯益、皋陶对于虞舜的赞颂一样。问题在于,虞舜随后的讲辞非常值得玩味。

  虞舜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这句话背后有多少的无奈,我们都知道唐尧的时候洪水就已经泛滥了,所以才派鲧去治水,失败后被流放到四夷。于是,夏禹就顺利成章地接替了父亲治水的工作,而且将洪水治理成功了。仅就此功劳而言,虞舜就没有做到。所以,他暗示了夏禹的谦虚是有本钱的,治水的功劳是没有人能够夺走,所以没有人能够与夏禹争能争功。因此,将王位传给夏禹,是上天的安排,而不是虞舜自己的心意。然后虞舜就教导夏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君主。

  这时候,夏禹依然在推辞王位,希望通过占卜来决定未来王位的继承者。如果,我们仔细读这段讲辞,就会发现夏禹的桀骜不驯,至少在面对虞舜的屡次禅让的请求,他都用坚决语气加以拒绝。最后,虞舜要求夏禹继承王位,并在百官面前行禅让大礼。这里,可以与尧舜禅让进行对比,尧舜之间是翁婿关系,禅让之事虽然是国之大事,但也是家庭内部的传承。但到了虞舜夏禹之际,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继承关系,反而类似于竞争关系。虞舜的讲辞中,所透露出来的并不是提拔,而是不得已的无奈。

  五

  最后一部分是夏禹伐三苗,主要的人物还是开始的虞舜、伯益和夏禹。夏禹虽然继位,但是虞舜仍然健在,所以下令新君去讨伐三苗。如果跟后来的《泰誓》和《牧誓》相比就会发现,其中讲辞非常类似,只不过周武王讨伐的是纣王,而夏禹讨伐的是三苗而已。这个三苗是否与虞舜流放四凶的三苗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次讨伐是虞舜下令,让夏禹讨伐跟自己父亲鲧一同被流放的三苗,这个意义就非常不一般了。

  跟所有的征伐一样,夏禹向士兵强调了讨伐的意义,在于伐无道而就有道。但是,非常可疑的在于,这次讨伐并没有成功。这就与后来的汤伐桀,武王伐纣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三苗无道的话,为何有道的明君夏禹却无能为力呢?这时候,伯益就对夏禹出了个主意,告诉他虞舜是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和政治问题的。夏禹听完后,就立刻班师回朝了。也就是说,夏禹自己宣告讨伐的失败。而虞舜只是在自己的朝堂中大施文教,宫廷中跳舞,三苗就乖乖归顺了。这样的对比,象征了实行文教的虞舜与实行无力征伐的夏禹之间的胜负。

  结语

  通读全篇之后,我们发现也许因为夏禹与虞舜有杀父之仇,所以在其他如伯益、皋陶赞颂虞舜之德时,选择了沉默和反抗。凭借着治水之功,他胁迫虞舜禅位给他,但是他还是缺乏治理的经验,于是就出现了征伐三苗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夏禹往往仰仗的不是德性,而是武力。对此,《大禹谟》中对于夏禹这种仗势欺人进行了隐微的批判,告诫夏禹哪怕是获得了王位,依然要按照唐尧虞舜之德,勉励行政,而不是夸耀自己的武力和功绩。

  对此,我们不难看到政治中微妙难言的部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能感觉到作为官二代的夏禹,对于平民出身虞舜的不服气。因此,屡次以谦卑的形象来挟制虞舜禅让,但是在登位之后,却无法真正实现德政。对此,我们不免称赞唐尧选贤任能,而不是唯才是举的政治方针。虞舜在选拔继承人的时候,就不能延续唐尧的原则,这也是伯益在开始希望虞舜能够坚持的原则。但是,我们看到虞舜的妥协,导致了夏禹的继位,也反映出贵族对于平民政治的复辟。

  就像凯撒意味着罗马共和国的终结一样,夏禹的儿子启,最终终结了原始共和制,将国家改造成了君主制。这一巨大的改变,与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一样具有深远影响。所以,虽然后世有很多人追思尧舜之德,却很少将其推及夏禹,其原因就在于人们还是追思德性之治,而不是感念因功而获勋。

  《尚书译注》读后感(二):皋陶谟讲义

  在《大禹谟》中,皋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虞舜推选夏禹作为继承者时,夏禹就推荐了皋陶替代自己。虽然,虞舜仍旧是让夏禹继位,但是很明显皋陶和伯益与夏禹一道都是王位的竞争者。在虞舜继位后,就将竞争者放逐,但是夏禹如何处理与皋陶之间的关系呢?

  在《皋陶谟》中,我们看到的是夏禹向皋陶请教如何治理国家,从两人的讲辞中,我们很容易区分出皋陶是教导者,而夏禹是学习跟从者。也就是说,皋陶在智慧和德性上都要远超夏禹。这篇讲辞,可以看做是哲人对于君主的教导,是希望他能够明智地管理国家。在强调德性和知人善任后,皋陶着重讲述了九德,与最初的德性相呼应。文章末尾询问夏禹是否能够执行。

  一

  同《尧典》《舜典》一样,前面都是要歌颂古代圣王的德性,希望君主能够顺守圣王传统。夏禹就询问如何才能顺从圣王传统,皋陶就教导夏禹说,需要谨慎地保有德性,宽和地对待百姓,如此才能修文教以来远人。

  再进一步,就是需要知人善任和安抚民众,这也是《尧典》《舜典》的核心所在。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但对此夏禹是充满了疑问,认为唐尧虞舜未必能够做得到。我们就不免想到,夏禹估计是想起了自己父亲鲧被驱逐的往事。因此会认为圣王在知人善任上并非无可指摘。于是,继续质疑皋陶,认为如果圣王宽厚待民,那为何要流放三苗。如果知人善任,为何会选拔驩兜共工,然后又流放他们。

  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夏禹对于唐尧虞舜并不服气,也对于皋陶的教诲表示质疑。这些话,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夏禹其实对于继承传统表示极大的怀疑。所以,他会废除禅让制,其有远自。

  二

  对于来自夏禹的质疑,皋陶于是搬出九德的教诲。也就是说,刚才夏禹质疑圣王选拔人才的标准,那么皋陶就将圣王选拔人才的标准一一列举,一共有九条,故称为九德。他们分别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如果君主能够实践其中的三德,就能保持自己的采邑。如果做到六德,就能使四方诸侯归顺。如果能够做到九德,那么就算是知人善任,能使贤人在位,能够斥退小人了。如果兢兢业业保持九种德性,那么这就是上天安排给君主的功业了。

  至于说如何安抚民众,皋陶提出上天为人类安排了五伦,并安排君主和大臣来敷教百姓,使其信守五伦。如此,才能君臣同德,天下一心。通过爵位来奖励有德,通过刑法来惩罚无道。如此才能天听自民听,上天厌恶的也是百姓厌恶的,上天喜欢的也是百姓喜欢的,按照百姓所信守的一切,那么君主也就能够保持德性不衰了。

  这时候,皋陶反问夏禹,难道九德五伦不可以施行?夏禹连忙回答,按照您所提出的主张,天下一定能够太平。而皋陶也顺坡下驴,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见识,只是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协助君主来治理天下!

  结语

  《皋陶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起初皋陶提出保有德性和安抚民众,遭到了夏禹的质疑。为解除夏禹的疑问,皋陶对于九德和五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也是为了呼应前文中的德性与民众。

  夏禹前后态度的转变,则象征了君主应该接受哲人的教诲,才能够拥有德行,进一步说才能更好地治理百姓。哲人与君主的不同,其实就在于他能够看到并理解九德与五伦,而君主在接受哲人的教诲之后,才能理解和明白两者。如此看,就会发现皋陶扮演的易经并非虞舜朝的司法官员,而是作为君主的教师了。

  《尚书译注》读后感(三):益稷讲义

  这篇虽然是以伯益和后稷为篇名,但是主体还是夏禹的自我表功。而伯益和后稷不过是辅佐夏禹治水,打猎和播种五谷而已。所以,此篇虽然今文以为并入皋陶,但是我觉得此篇更多是对于夏禹功绩的追述。

  一

  此篇可以看做是夏禹向唐尧述职,也就是说君主通过巡狩四方来考察诸侯,通过述职来考察大臣。此篇中虞舜要夏禹讲一下自己的工作,就非常类似于现代的述职。

  夏禹说自己在洪水漫天的时候,乘坐四种交通工具来考察天下山川丘陵,勘察道路,制作路标。并将许多河道疏通,使洪水得以流入江河。然后同伯益一同打猎,同后稷一同播种五谷,让百姓有吃有穿。民众从而能够安居乐业。于是皋陶就夸奖夏禹,说他做了天大的好事。但夏禹随后,就对虞舜说,天子也要谨慎自己的帝位!此言非常突兀,好像在质疑虞舜并没有什么功绩。

  于是虞舜就开始自辩,认为任命大臣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样就能够安邦治国,通过制礼作乐,使百姓接受教化。如果有过失,那么大臣需要帮助来纠正。然后,话锋一转,就提到如果一些好散布谗言的人,如果他们不明察自己作为臣子的职务和行为,那么就用鞭刑来教育他们,并把他们的罪行记录下来,但不要将其置于死地。正确的言行要鼓励,错误的言行要惩罚。这难道不是在警告夏禹需要谨言慎行,不要事事挑衅吗?

  但是,夏禹显然不吃这一套,他继续说虞舜您如果能够知人善任,博采众长,并考察他们的功绩,那么天下谁不恭敬您的旨意。但是,如果您不能分辨善恶,反而使好人坏人同样晋用,那么结果必然是徒劳无功的。从这个角度看,夏禹的用意明显是在于后者,也就是说他认为虞舜不辨忠奸,所以导致小人在朝。这个夏禹到底在说谁呢?

  二

  对于夏禹的挑衅,虞舜只好作出回应。说起来虞舜还真不好处理,毕竟丹朱是自己的大舅子,又是唐尧的儿子。如果自己处理了这个官二代,如何向死去的唐尧汇报呢?但是,夏禹却对此问题纠缠不清,这当然是要报流放鲧的一箭之仇,但是虞舜又不能不回答。于是,他说像丹朱这种泼皮无赖,只好惩罚,并剥夺他的继承权。

  夏禹近乎逼宫,说自己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全心全意治理洪水。辅佐天子制定国策,划分十二州,并驱逐三苗。这些当然都是夏禹的功劳,但是也没有必要天天挂在嘴边。虞舜知人善任,当然要去除丹朱,任用你夏禹,但是也不是这么一个要官的法儿啊!

  被逼的没有办法,虞舜说这些都是你的功劳,我会让皋陶将他们刻在器物上,让人们知道你的功劳。但是,我们知道皋陶是作为司法官员,其所作的无非是刑鼎。将夏禹刻在刑鼎上难道是表彰夏禹的功绩?

  三

  周围的百官看到夏禹与虞舜两个人的对答,就开始插科打诨,夔开始吹拉弹唱,歌颂虞舜的功绩。虞舜在跟随夔的音乐,也开始抒发自己的郁闷,说如果大臣们都听话,那么君主就能振奋。反过来说,君主郁闷,还不是夏禹惹得气。

  皋陶也顺此歌颂,记住虞舜的教诲,天子统帅大臣来治理国家,要谨慎对待制定的法律!凡事要反复考察自省才能成功,要谦恭啊!此处明显是讽刺夏禹,认为他对于虞舜不够恭敬。然后,他继续唱如果天子圣明,大臣贤良,天下就能太平。如果天子懈怠,那么大臣就会懈怠,那么天下事情就会荒废。这也是提醒夏禹,应该恭敬天子,否则天下就会变的动荡。

  虞舜当然听出言外之意,就顺坡下驴说,对啊对啊,恭敬地各司其职吧!这无疑是提醒夏禹应该知道自己的本分,不要天天没事找事。

  结语

  这一篇的内容,要远远比《皋陶谟》显得复杂和多元,这里主要的人物并非是标题中的伯益和后稷,而是夏禹和虞舜。两个人争先表达自己对于天下的功劳,但是又相互不服气。而且夏禹因为流放父亲,所以一直对唐尧虞舜耿耿于怀,所以多次出言讽刺虞舜不能知人善任,不能像处理共工、鲧那样处理丹朱。

  对此,虞舜也有说不出的苦衷,毕竟唐尧选拔自己作为接班人,但自己上任后就将大舅子同四凶一样流放,显然就会有伤翁婿之情,也会搞到夫妻不和。但是,在夏禹的逼问下,他又不能不处理丹朱问题。而百官也对于两人的争议,表示谨慎的对待,到最后夔和皋陶两人才将这次争议平息下来。但是,我们看到虞舜与夏禹之间的争斗已经非常激烈和白热化了。

  《尚书译注》读后感(四):孔子编定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尚书》

  《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原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为一部多体裁上古历史文献集,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我国历代国家治理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并列。《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上”也,表示尊信的意味;《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即 “公开的皇室卷宗”。《尚书》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皇室文献,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汉人传说先秦时《书》10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今天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西汉时期,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另有相传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尚书译注》读后感(五):不太明白

  1,商书《高宗肜日》题注曰“.....《高宗肜日》应是后人记述祖庚肜祭武丁时,祖己戒王的记录”那么问题就来了:

  文曰“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注释里,将“乃训于王”的“王”注释为武丁。但译文却是这样翻译的“祖己说:要先告诫王,端正祭礼活动。于是教导商王祖庚说....”联系题注,显然是注释出错了。“王”应指祖庚才对。

  2,周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土洛,....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①。王若曰:孟侯②,朕其弟③,小子封④。....惟时叙,乃寡兄勖⑤,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注释:

  ①洪:代替。郑玄注曰“洪,代。言周公代成王诰。”

  ②孟侯,《汉书.地理志》云:“周公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颜师古注:“孟,长也。言为诸侯之长。”

  ③朕,我,指周公。其,王引之《经传释词》谓:“之也。”

  ④小子,古代对年轻人的称呼。封,康叔的名字。

  ⑤寡,读为嘏,大也。寡兄,大兄,即周武王。

  译文“三月初,周公开始谋划在东方的洛水便营建新的大都城,....周公慰劳了所有人,然后代替成王发表训词,宣告治理国家的大道理。王这样说“诸侯之长啊,我的弟弟,年轻的封呀!....继承文王的事业,你的长兄武王勤勉不止,因此,才将你这年轻的封,分封在东方。”

  注释②里已说明,这是周公代成王向康叔发表的一篇训词。按周公、康叔,皆武王弟,成王叔。那么接下来的“(成)王曰”怎么可能称呼康叔为“我的弟弟”呢?何况后面已有“你的长兄武王勤勉不止”一句。这不是很矛盾吗?注释③里也有标注“朕,周公。”。明显“王若曰”以下皆是成王诰命,只不过托由周公之口说出而已。虽然注释里已经说明了这篇《康诰》上下文不衔接,有很多疑点,但依旧如此翻译,是不是有点不妥呢?

  《尚书译注》读后感(六):《尚书尧典》讲义

  《尚书》自古难言,一是在于文辞古奥,常人难以理解,次为事情简要,不知从何说起。最近读《尚书》感觉这两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尝试对整个文本进行疏解。

  一、唐尧颂词

  唐尧被看做是能够恪守传统,拥有道德的君主。他能够任用贤臣良相,从而可以亲睦九族,进而推行到百姓之间,在推行到天下,使天下民风淳朴。仔细阅读这一章就能感觉到与《大学》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的顺序非常类似,本章也是从唐尧个人的道德品质谈起,然后认为他能够选贤任能,所以能够将天下治理好。两方面相比较,发现《大学》与《尧典》不同的地方在于,《大学》强调的是个人的修身,而《尧典》更多的强调了唐尧的选贤任能,从而通过推己及人,将家族治理、国家治理和天下治理结合起来。

  二、安民授时

  上文是综述唐尧的德性,本章则是对于唐尧治国行为的展开。本章则是讲述了唐尧安排羲和二氏族处理四时的农业生产生活。今天生活在城市之中,就不是特别在意四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了。但是,我们回顾以往,就会发现古人为了农业生产,制定了历法,并安排有专人进行负责,提醒民众应该及时进行农业生产。这里,我们看到四季与天文、地理、鸟兽与人类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想象得到传统中天人合一,恰恰就是指这种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的生活。

  三、帝尧选贤

  在安排好民众的基本生活后,唐尧开始为民众选拔管理人才。但是,在四岳等人推选出来的,皆不令唐尧满意。

  这里放齐推选朱启明,唐尧认为朱启明校长傲慢,而且喜欢打官司,所以不是合适的人选。

  然后驩兜推荐共工,认为共工积累了很多的业绩。但是唐尧认为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虽然看似恭顺,但是内心傲慢得连上天都不在乎。

  最后,唐尧向四岳询问谁可以治理漫天的洪水。四岳向唐尧推荐鲧。但是唐尧认为鲧不能承收天命,反而毁败族类,所以不想同意。但是四岳坚持要推荐鲧,唐尧不得已同意鲧去治理洪水,结果治理了九年也没有成功。

  四、虞舜继位

  上面提到的朱启明、公共和鲧,虽然唐尧选拔作为管理者,但是也有考察三人,并作为自己继承人的想法。但是,放齐、驩兜和四岳似乎是没有明白唐尧的意图,所以推荐的都是一些看似有能力的人,但是唐尧往往是从道德品质上对三人进行了批评。从侧面可以看出唐尧选拔人才的标准在于道德品质而不是个人的能力。那么,究竟选择什么人继位呢?

  所以,唐尧先对四岳提到继承问题,希望四岳能够接任,但是我们看到上章中四岳推荐鲧的情况,已经说明四岳不能知人善任了。所以,四岳连忙拒绝唐尧的说法。唐尧在此百官四岳之中选择不出来后,提示四岳可以从民间寻找合适的人选。这时候,四岳才向唐尧推荐虞舜。在唐尧的追问下,四岳向其介绍虞舜的为人,说他是瞽叟的儿子,父母都是比较愚蠢,而弟弟象又非常的骄蛮。对此,我们不妨想想《哈利波特》中小波特在姨夫姨妈家的情况,想想哈利波特的那个肥胖的表哥,基本上虞舜所处的就是大体类似的环境。但是,虞舜却能在其中生活的很好,并能够使他们和睦相处,不至于为奸作恶。

  唐尧听完之后,虽然觉得虞舜为人还不错,但是他还要继续亲自考察虞舜,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虞舜,考察他齐家管理的能力。虽然,面对的是唐尧的女儿,但是虞舜依然能够很好地将家庭管理好。从中,不难发现虞舜在齐家方面的才能了。

  《尚书译注》读后感(七):舜典讲义

  唐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虞舜,固然是要考察他的齐家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给予他进入政治舞台的资格。虽然,虞舜并没有政治血统,但是作为唐尧的女婿,当然也可以作为政治接班人之一了。当代政治中,也不乏女婿接班的例子,可想这个传统有多么的悠久和丰厚了。

  一

  像《尧典》一样,本篇是以虞舜的颂词为始,认为他与唐尧一样圣明,智慧谦逊,美好德性,连朝堂都有所耳闻。这里与《尧典》中,唐尧与四岳的对话可以相互参照。至于他被任命官职,则不妨看做是唐尧选贤任能的延续,毕竟朱启明、共工和鲧都不令人满意,那么虞舜作为自己的女婿自然成为合法的接班人,正所谓选贤不避亲——公务员招考中往往举贤不避亲,难道是源自唐尧虞舜?

  二

  虞舜曾经在家的时候,饱受父母欺凌,兄弟象的压迫,其中诸种不堪的情景,请参考《哈利波特》中姨夫姨妈及表哥对哈利的欺压。但是,虞舜并没有因此发展出各式各样的巫术来回报父母兄弟,反而更加恭顺,使家庭和睦。这里可以想到中西文化的不同,要是简爱则说不准会喊出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话来。

  唐尧首先任命虞舜去做百揆,也就是总管各式各样的事务。虞舜既然能够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都能做的井井有条,何况唐尧统治下的朝廷呢。这是对内,还有对外,唐尧看到虞舜能够顺利接管朝政后,就让他转而负责结交四方诸侯。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内安然后就要考虑四方诸侯,很明显四岳原来看好的继承人是鲧,百官看好的继承人是朱启明和共工。当百官摆平后,就需要面对四岳的压力。不过,看样子虞舜与四岳也达成协议,来朝的诸侯都同意支持虞舜了。

  最后就是处理大事的能力,《舜典》这里是说唐尧安排其在山脚,他能够在风雨雷电中不迷失方向。当然,我们不可能将其作为写实,而应该看做是象征。也就是说,虞舜即便是位置低下,但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也能把握好政治方向,不失去正确的政治道路。如此,唐尧才敢把帝位传给虞舜。这里,我就想到《教父》中,老教父晚年丧子之后,虽然没有退休,但是把实际的工作交给了迈克尔,让他处理实际的政治工作,并将手中的政治筹码一一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在老考利昂死后,迈克尔必须面对来自各个家族的攻击和来自于家族内部的反叛,所以可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但是迈克尔顺利地完成了考验,并为自己的家族报了一箭之仇。顺利地接掌了整个家族的权力。这一点,非常像唐尧对于虞舜的接班培养。当然,最后还是需要一道手续,也就是正式的权力交接。唐尧在公开场合,对于虞舜说,我已经考察你三年了,从你的言行德性考虑,认为你有能力取得功业,可以继任王位了。但是,虞舜表示谦逊,认为自己才德不足,将王位让与有德之人。具体的情景可以参考孟子对于尧舜禅让的描述,也就是虞舜避居河东,但是百官朝虞舜,不朝丹朱。这是形象地描述了虞舜谦让的故事。

  三

  尽然虞舜谦让,但是还是继承了王位。这里主要需要关注的是虞舜与唐尧的关系,他与百官和诸侯的关系。前者是新旧王的交替,按照孔子的说法,新王三年无改旧王之政。表示政治上的顺承关系。另外,就是政治仪式,新王向天地山川告命,以象征自己接管王位。在此基础上,他接见四方诸侯,并颁赐圭玉。

  下一步就是四方巡狩,一方面是查知四方物产,另一方面则是观察四岳履职情况,并对于四方山川分别献祭。如此四年后,四方诸侯分别到中央述职,并接受虞舜对他们的考察。《尧典》中,只是简单区分了四岳,到了《舜典》则将天下根据山川划分为十二州。想来这也是四方巡狩的成果,不再用四岳来管理天下诸侯,而是继续分职,安排十二州来管理,这样就进一步架空了唐尧时期粗放的地方管理制度,使四岳虽有其职务,但实际地方管理的职责已经转到十二州牧手中。

  至于对诸侯的考察,好的当然是赏赐,但是做的不好的就需要惩罚。因此虞舜制定了五刑来警醒世人。在下一步就是清洗当年的竞争者了。刑法是为了惩罚恶德,于是虞舜就向原来王位继承者共工及其推荐者驩兜、鲧以及三苗流放到三危。这里,我其实一直都有阴谋论的想象。唐尧希望选贤任能,但是放齐、驩兜和四岳的推举,都令人不太满意。至少,这些被推荐人大多数都是官二代、富二代,而且德性堪忧。于是屌丝虞舜在迎娶唐尧二女之后,顺利上位、

  但是等待他的是整个已经腐化的官僚体系和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因此,虞舜选择了清洗竞争者,杀鸡给猴看的政治手段来震慑既得利益集团。通过设置刑法和流放四凶,来整顿早已废弛的纲纪。这是在架空四岳,设置十二州牧的相关措施。

  四

  尽管如此,虞舜知道整治纲纪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是他还是尊重唐尧原有的政治利益,所以虽然设立了事儿州牧,但是并未继续清理内政机构,而是沿用了唐尧时期的旧有官僚。但是,在虞舜继位二十八年后,唐尧才过世。虞舜才真正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削除既得利益集团,进行政治机构调整。

  政治任命非常有意思,虽然钱穆认为虞舜设立的官职太过缜密,不像远古政治时所能安排。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政治确实是因职务而任命官员,各司其职的局面。只是,职务更加具体,加上原来的十二州牧和四岳,一共是二十二人,这组成了虞舜时期的政府。不过,四岳的职责,似乎从原来的四方诸侯管理者,转而成为了虞舜的顾问,这样以来他们的实际政治地位还是大大下降了。

  结语

  历史上唐尧虞舜禅让,一直被人们所歌颂,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唐尧在年老时,曾经想要政治改革,但是却被原来百官和四岳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所阻碍。因此,他看到从统治阶层内部选拔继承人,是无法完成政治改革的任务,所以从平民中提拔了虞舜来完成自己所设想的政治改革。

  虞舜在继位之后,首先是设置了十二州牧来架空四岳的统治。为了保全唐尧的面子,所以就在其过世后,才真正大刀阔斧进行内政改革。任命真正能够做实事的官员,黜罚那些人浮于事的官僚。这场政治改革,却被尧舜禅让这个迷人的故事所掩盖,真是令人掩卷叹息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