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活物》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4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物》的读后感10篇

  《活物》是一本由福冈伸一著作,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物》读后感(一):在飞芒活动中写的读后感

  通过猜书名的活动,再一次获得了一本书(《活物》)的奖励。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名字会是武士道,但收到书以后,才发现确实和日本有关系作者是日本人福冈伸一(一个科学家)。

  人虽然能够在一眨眼的工夫内就把生物与非生物区分开来,但是,是根据什么进行区分的呢?所谓的生命究竟是什么?这本书通过先贤的故事,通过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基因遗传原理的发现,细胞膜构成和作用研究,生命的时间性等案例,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通俗优美文字揭开了分子生物学上的最大奥秘。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活物,什么叫做生命。

  这本书适合刚刚接触了生物的初中阅读。同样也能给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提供一些思考角度。我认为作者的描述中,包含着很多的哲学思想。无论是生命的自我复制,还是生命的自我平衡。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出来。这本书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科普书籍。而是对哲学、对人生的思考。

  所谓的生命,就是活物。那所谓的人生呢?其实也是一个活物,也是存在于自我的完善。在书中生命的奥秘都是由生物实验室所揭示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是实验室中的英雄。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有更多的人,没有人知晓他们的名字。或者说他们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的时候,别人先成功了。他们的名字虽然没有列入英雄的榜单,但是其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在书中首先提到的作者的老乡野口英世就是这样科学史册里的倒霉蛋儿。

  其实在咱们中国。经常说某一项课题某人也有贡献,也许他的贡献是主要的,但是由于身份地位原因。他的贡献被剥夺了。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生物学史还是文学史。终归是英雄与普通人共同书写的历史。

  这本书中流畅优美的文字。讲述伟大的科学家与离成功一步之遥的失败者合作与追寻。让我不禁想到中国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的科普读物了。期待中国的科普作品

  :其实在咱们中国对失败者还是比较宽容的。比如说楚汉争霸的项羽,再比如说因物理上结仇的杨振宁与李政道。

  原文链接

  《活物》读后感(二):生物学的英雄与倒霉蛋

  王一方老师是科学出身,他为本书撰写了书评,摘录如下

  一、关于这本书的阅读

  在我看来,这本书有两条阅读线索,一条是讲故事,作者讲述20世纪分子生物实验室里发生的惊天故事;第二条是医学人文(哲学)探索,作者归纳了50年来实验生物学家们对于生命进化逻辑的揭示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层思考。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最适合有一定生物学知识背景的读者细细咀嚼。

  二、关于生物学历史上的倒霉蛋

  过去的一百年里,生命的奥秘都是生物实验室揭示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得主也都是实验室里的英雄,最显赫的人物当然就是发现蛋白体双螺旋结构的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森了,然而,那些终生默默奋斗在实验室里,却一名不闻的“倒霉蛋”呢?没有人知晓他们的生命光彩,其实,他们与成功只有半步之遥,他们的名字虽然没有列入英雄榜,但他们的贡献却不可磨灭,即使是双螺旋结构这样的世纪大发现,关键构想来源于威尔金森实验室的女生物学家弗兰克琳的那张著名的X衍射(螺旋型配对关系)照片,而且“英雄”们当时是以非正常渠道获得(甚至可以算是窃取)了这张关键照片。结果弗兰克琳在压抑中死于乳腺癌,完全与这个伟大的发现无缘,而沃森等三人踏上了斯德哥尔摩市政大厅的红地毯,接受国王的授奖。作为日籍生物学家,民族意识驱使福冈伸一孜孜不忘在辉煌的生物学演进史里寻找早年日本学者身影,结果发现世纪初烟叶病毒研究攻坚阶段的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实验团队里,有一位叫野口英世的日本人做过突出贡献,这让他兴奋不已,后来,他还在学校图书馆走廊里找到了野口的雕像,新版的1000元日币上印着野口的画像,每年去纽约曼哈顿观光的日本游客成群结队地涌到洛克菲勒大学图书馆去瞻仰野口,但这所大学的师生却没有几个人了解日本游客来朝拜的是什么人,因为,他只是科学史册里的倒霉蛋。同样,世界上第一位意识到DNA是遗传基因的奥斯瓦尔德•艾弗里也在洛克菲勒大学的生物实验楼里工作了42年(1913~1955),因为他的谦逊低调内向,未能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1945年曾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科普利奖,他懒得去领,结果由皇家学会会长亲自送到他的实验室),人们也就无情地将他归于“倒霉蛋”的行列。综观20世纪的生物学史,不仅是英雄书写的历史,也是倒霉蛋书写的历史。但是,势利的人们却只顾欢呼那几位被加冕的英雄。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哀

  《活物》读后感(三):这到底是本什么书呢?总结如下

  1.人类寻找生命密码的故事妙趣横生、悬疑迭出、动人心魄,描写了自然界神奇残酷,展现了人性博大自私,讲述了科学对人类生命的拯救无奈,是一部充满梦想绝望、欢歌与悲伤理性诗意的新科普穿越小说

  2.本书不仅受到大众读者的热烈追捧,长期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而且不可思议地获得了文艺界的高度赞赏。

  3.在日本东贩株式会社组织的第26次年度图书调查活动——“2007年作家就选这三本:本年度留下最深印象的娱乐大作”中,接受调查的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等151位文艺界菁英,普遍评价本书是“一部超越单纯的科学读物的条条框框的力作”,最终授予其“新书大奖”的称号

  4.此外,本书因“科学式的推理极好地推翻了现在的生命观念,引发受工具理性控制的人们对生命和自我认同的再思考”,荣获第29届三多利文艺奖,被视为是一部“向人的内心渗入”的完美作品。

  5.作者福冈伸一是日本著名生物学家,哈佛大学博士研究员。他不仅具有极其深厚学术修养,更具有深邃活跃思维,和连一线作家也赞叹不已的文学天赋,他是读者最欢迎的科普小说家,而他的作品被誉为“优秀科学家写的充满智慧的文学作品”。

  《活物》读后感(四):日本小书店评出2008年十大畅销图书

  日本小书店评出2008年十大畅销图书

  排名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1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J.K.罗琳 静山社

  2 圆梦的象 水野敬也 飞鸟新社

  3 烦恼力 姜尚中 集英社

  4 不要在银行存钱 胜间和代 光文社

  5 流星情思 东野圭吾 讲谈社

  6 日常活跃的暴力与袭击 伊坂幸太郎 祥传社

  7 O血型人的自我说明书 Jamais Jamais 文艺社

  8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福冈伸一 讲谈社

  9 没有从心里照顾智障孩子 裴岩奈奈 集英社

  10 B血型人的自我说明书 Jamais Jamais 文艺社

  第8名即《活物》,这个排行榜还不包括日本亚马逊的销售,日本亚马逊本书是五星级图书,有300多的读者评论

  《活物》读后感(五):活物

  两大看点:

  1科学事业的“职场”轶事与“潜规则”。

  科学发现与科研成果总是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但科研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科学家的行为并不总是崇高,甚至是卑劣 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夸张地说,它不逊色于商界的尔虞我诈,政界的勾心斗角

  2生命本质特征深入特浅出的详细诠释

  外行绝对可以看得懂,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由此产生兴趣,从而带你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作者引用并介绍的薛定谔关于生命的思考,是一处亮点。生命体是有序的的系统,为了维持有序性,必须要克服熵增。

  一个很著名很古老问题:一条船A如果不断地更换木板,换完最后一块木板后,它还是A船吗?

  生命体就像是A船,只不过木板是细胞,确切地说是DNA及相关蛋白质,甚至可追可溯到原子。用同位素标记跟踪的方法,你会发现,比如脂肪分子,即便是在身体没有需求其提供能量的时候,脂肪分子也是在进行着看似没有必要动态更新,而不是安分守己老实待命。就像那些船上的木板,即便没有坏,也处在不断被替换掉的进程中。

  《活物》读后感(六):科技时代人类的自我认同-吴国盛2003年

  科技时代人类的自我认同

  引子

  在寻求基因工程的人文立场,以应对日益加速发展的基因技术,或一般的生物技术所带来的诸多社会伦理问题之时,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人类自身。人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

  一、科学成为主要的认同渠道

  科技时代人类通过科技或者主要通过科技自我认同。从前,“人是什么”是哲学、伦理学、法学、宗教艺术的重要主题。从希腊以来,“认识自己”被认为是最高的智慧。但是今天,无形之中,人类更多的被看成一个生物物种,看成由DNA决定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对象。科学的眼光、科学的视角,开始在人的自我认同的活动之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近代生命科学一步步克服了传统的阻力,最后通过实验医学的进步,实现了科学对人是什么的独家解释权。

  二、然而科技已经使人性失重

  科学在双重意义上使人性失重:科学的解释本质上是一种还原论的解释,它抽掉了万物的质的差异,把它们还原到量的层次上进处理。这种解释进入生命科学之后,生命的多样性开始受到忽视,它的齐一性、同一性得到了认同。进入人的科学之后,人性之独特性开始消失。所有适合于其他生命的研究和处理方式被认为原则上对人也适合。从尸体解剖到活体解剖,从器官移植到基因改造,从试管婴儿到克隆人。人性的坚硬重量在悄悄丧失,在现代生命科学面前,它竟然是可穿透的,它原则上没有重量。

  但是科学的行为方式本身也要求一个合法性说明,科学本身来自何方?这是科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正是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回归人性的一条道路。但是,许多现代人似乎认为科学所代表的是一种天经地义,是客观真理,否定它具有其人性的历史的文化根源。它是超越的、普遍的。

  三、因此通过科技自我认同,乃是一种自欺和自我否定。

  科学无法将人置于它应有的地位上去,这个应有的地位包括,它也是科学的生产之地,是科学得以成为可能地方

  四、传统的人文学科必须加入到人的自我认同的活动中来,并发挥主要作用。

  关于人的认同可以提出如下两条原则:人是进化的产物,这不只是说,我们是同根同源的万事万物的一种,也提醒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时间是人类形成以及人类自我认同的前提。任何把历时的(diachronic)事件还原成共时(synchronous)事件的办法,都不足规定人的本质。现代生物技术不能破坏进化的链条。

  把人视为生物机器的科学方面有它局部的合理性,但是它必须受制于由人文传统所规定的人的本质,而不是相反。对人文传统的每一种突破都必须谨慎速度尽量放慢。人文传统必须对速度越来越快的科技创新形成制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