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等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等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5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等待经典读后感10篇

  《等待》是一本由哈金著作,時報出版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台幣 280,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等待》读后感(一):贊!

  (2001-12-17)

  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 呼! 好久沒有這種暢快的感覺了!! 我想, 譯者也是大陸人, 讓這本書也加分不少, 在文化語言的表達上, 靈動而精準. 平時我看書, 老是一面讀著, 一面想著一些我自己的事, 一些感慨與自言自語總是會在過程中不斷發生, 看完後, 我就能把這些想法寫下來, 做為我在這裡的產出. 但今天, 我專心地看著這本書, 完全無暇想別的事, 文及至此時, 我竟寫不出什麼東西了. 一直以來, 我都是在等待的人吧. 本書也一直描述著等待的無奈與疲累, 但在結尾時, 才表現: 原來主角從來不是在等待, 而是被等待. 而被等待, 是多麼辛苦而壓力的事啊. 誰又值得誰等呢? 等待讓被等待的人, 來不及冷靜思考, 毅然選擇了等待的結束, 結束終於來臨時, 真有這麼美好嗎? 這故事的邏輯和<圍城>頗近似, 但更血淋淋些, 你一直期待的那件事, 倒底是你自己期待, 還是對方期待? 事情終於發生, 又恨不得逃出來, 那這麼長久以來的等待是一場笑話嗎? 本書的一句話, 嚇得我冷汗直流, <時間證明不了任何東西>, 我一直以為我等的那個人辜負了我, 無情的中止了我的等待, 但其實或許, 他根本不要我, 也不需要我的等待啊. 每個人原來都是這麼孤獨. 我第一次讀哈金的書, 覺得真的很棒, 是我近二三年來, 看過最贊的一本書! 12/17

  《等待》读后感(二):怨憎会,爱别离

  一部优秀小说里,作者以双重身份出现,作为讲述者的人性和作为创造者的神性,可以创造一个笔下世界和许多个性独立人物,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一个纷繁复杂几乎可以逼真的社会环境,可以创造出一种强烈宿命感,令人不得不相信,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命运本该如此。犹如福楼拜为之哭泣《包法利夫人》,写到最后,他哀伤到痛哭的说:包法利夫人要死了,她不得不死,又如千红一哭的曹雪芹,他一手安排了人物的风光一时,也不得不亲手毁掉一切,让她悲惨的死去,仿佛人物已经脱离作者而在虚构的世界里有了自己的宿命,作者首先打动了自己,然后才能打动读者,这样的小说读起来总是很过瘾,令人久久难忘

  哈金的《等待》就是这样一部小说,我前后读了两个月,读了两遍,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常常会在不经意时想起它,挥之不去

  他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在特殊时期的一桩离婚,军医孔林打算和原配离婚和同事结合,因为是军医,因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因为本人的软弱,这场离婚用了整整十八年,在十八年的等待中,每个人都耗尽了青春热情以及最重要的:爱的能力,终于,十八年后,婚姻自然解除了,爱情变了,他老了,等待中该到来的一切都随岁月飘走了,他开始怀疑一切曾经坚信不疑信念绝望的开始另一场等待....

  孔林性格是软弱的,注定了一生悲剧,他无条件的屈服于时代,屈服于命运,害怕做一丝一毫抗争,有时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往往以痛悔告终,软弱的人通常都是善良的,懦弱的,以至于他不配享有爱的幸福,只受尽了漫长的爱的折磨。在懦弱的等待中,他女儿长大了,情人被人奸污,自己身体也垮掉了,终于等到的梦幻情人因为漫长的折磨而变成凶悍无趣的中年妇女,十八年来,他都在想象美好生活,到头来却两手空空,怀疑一切之后,又开始另一场等待--等着情人死去,他可以和原配安度晚年。读完小说有种无穷无尽悲哀,但又是如此的真实

  历史车轮隆隆而过,将若蝼蚁般无足轻重的个人生活一个个碾成碎沫,俗话说,『拧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在我个人阅读经历中,没有比破坏剥夺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尤其是爱情,更能激起我对某些时代的愤怒了,而我又最讨厌两类『文革文学』,一种是『忆苦思甜型』一种是『强烈控诉型』,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那会把批判降到和被批判者同样低级程度严重削弱批判的力量,在《等待》这部小说里,哈金甚少交代和时代有关背景--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他笔下的体制和人的互动没那么强烈,这场悲剧初看像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自我的画地为牢,掩卷稍加思索就会感到,在那个时代无孔不入控制下,个人生活在一件件小事中被体制撕成碎片恐怖与悲哀,善良而软弱的人,虽不会有耀眼目的人生际遇,但也绝不该被剥夺平凡的小幸福,而事实却是循规蹈矩弱小者悲剧一生,胆大妄为泼皮无赖者却一路青云直上,赢得金钱美女,无需多说,这是畸形社会才有的必然

  哈金平静的叙述,甚少用长句和华丽的辞章,却激情暗涌,你看着他一步步的把生活展开、一步步把它送上悲剧的征途,一切的转变是如此自然、逼真,人说爱情可以永恒,《等待》告诉你,在漫长的等待和折磨中,人会失去生活的激情、失去爱的能力,会对一切放诸四海皆准的信念,产生强烈的错愕和怀疑,爱会转化为无尽的怨恨,彻底改变一个人,终于可以合法的和曼娜结婚,孔林感到若有所失的空虚,曼娜则将过去的等待化作一腔怨愤,变成一个庸俗无趣的女人。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变化不是戏剧性的一朝一夕,而是融于每日每夜每分每秒的生活中聚沙成塔,一点一点形成的。这不是如张爱玲所说成功来得晚,欢乐会减半,而是欢乐会全部的消失化为空虚和怨愤,所以,生在一个不用为爱情等待的时代的人们,没有时代要求的必要,不要再互相折磨彼此了。

  我更能欣赏这样反思时代苦难作品,它的力量是巨大普适恒久的,远远胜过咒骂控诉式的宣泄。故事发生在中国某个特定时期,哈金用英文写作用英文思考,很显然在这部小说里,这表现为一种优势,从而令这部小说超越了时代。那个时代的特定语言曾经铺天盖地,以至于从那个时代生活过来者,想用中文表达时就很难逃脱那个时代语言风格印记

  去年的香港书展,请到哈金做了场报告,谈到创作,他说好的小说开头犹如一束强光贯穿全书的前半部分,而好的结尾则从后向前与之汇合,《等待》就完美诠释了这一写作技巧,小说的开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梁文道在介绍哈金时说,没有中文小说是这样开始的:

  『每年夏天,孔林都回鹅庄和妻子淑玉离婚』

  小说的结尾也很棒,用了两个段落,就轻松的跳出了『文革时代』的苑囿,将『等待』升华到人生哲学高度,变得格外意味深长

  在漫长的等待结束时,他终于离婚成功,娶了一同等待了十八年的曼娜,但他已经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拷问灵魂,感到等待的徒劳之余怀疑爱情是否是种幻觉,那种感受,既不是收获快乐,也没有成功忽然到来的失落和空虚,比这两者都可怕,他开始怀疑自己半生以来对人生的判断,开始后悔自己走过的人生---这是多么可怕,他已经快要五十岁了,开始怀疑人生怀疑爱情,而这种怀疑就算三十岁开始都有些晚 了。终于等来的曼娜和他结婚后,变老,变得庸俗,从青春少女变成一个泼妇,而且,高龄而生完孩子后,诱发了她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时日无多。文章的结尾,孔林去探望前妻,感受到一种平静的天伦之乐,他又开始等待,等着曼娜死去让他能够重新回到前妻身边,过一种宁静麻木的晚年生活,你会眼睁睁看着一个生命的逝去,虽然他肉体依然存活,但已经没有了爱和热情。

  这个结尾太震撼了,对此你可以做许多理解,可以理解为时代造就了他和两个女人的悲剧,也可以理解为是他性格的悲剧,和时代无关--不是有很多王八蛋都过得很好吗?时代悲剧暗含着对不合理制度的强烈愤慨,而性格悲剧更能唤醒大多数人的共鸣,这样小说就很丰富很立体也很显功力了。

  哈金的语言很特别,用的都是最平常的词和句式,表达出一种举重若轻的气魄,例如小说的开始,有这样一段:

  『如今,他父母早已故去,女儿孔华也中学毕业了。他寻思着,这个家已经不需要他来支持,他该去开始自己的生活了。无论如何他应该把自己从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中解放出来』

  读下去你会发现,全书都是这样的语言构成的,英文原版亦是如此简单明了,这样的作品超越了时代和国籍,可以畅销许多国家,备受欢迎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等待》读后感(三):等待归于虚无?

  小说最后,孔林对自己十八年的等待和爱情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把等待归于虚无。不该如此吧。

  孔林是爱吴曼娜的。不过在婚后,吴曼娜在孔林的眼里,变得善妒、斤斤计较并且脆弱敏感。他不能感受到她的曼妙可爱了。但是这是规律吧?只有童话故事里王子公主在一起后,才会“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常常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调侃。

  孔林在婚后尤其是两个儿子出生后承包了家里的全部家务,还要带儿子,还要承受曼娜的性情大变。所以他就怀疑自己了。他认为是曼娜追他的,而他只是被爱,他懊恼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去爱一次。他不爱曼娜吗?18年只是为了等待而等待?我不相信。当曼娜身边出现了其他男人时,孔林不是觉得不安吗?不是会因为曼娜寝食难安吗?当曼娜不在他身边时,他不是会思念她吗?当曼娜难堪时,孔林不是会完全的为她设想吗?孔林在脑海里仔细搜索,不是觉得没有旁人可以代替曼娜吗?如果这都不算爱,那我就不懂了。那后来孔林想回到淑玉身边又算什么?他对淑玉真是一点儿爱情都没有。不过是淑玉很能干,给他生的女儿华也在工作了,她俩都不会给他带来负担,而是给他舒适感,是他的安全区罢了。这种转变只能说是一个人在某个生命的罅隙放飞自我的想法,趋利避害属性带来的吧。之前的十八年他们可以不顾流言蜚语,那个年代禁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曼娜垂留的两年里,为何不能相濡以沫?他们现在不过是要适应新的生活,重新去爱彼此。不能因为现在他们生活变成一地鸡毛就说他们没有爱情了,甚至否定了之前为了在一起而努力的年年岁岁。就像《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不能因为他们最终的分开而断定他们的结合是一无是处的。那些因彼此而幸福的时刻,一个一个串起来,是他们生命里闪闪发光的珍珠。而这,证明人之所以为人。

  如果说这等待是虚无的,倒不如干脆一点,归结到生命的虚无。那么每个人都是一样了,起点一样,伴随着啼哭呱呱坠地,终点相同,无声无痕地埋入尘土滋味在那无数个瞬间里。

  但这是孔林的想法,未必代表哈金也这么认为。哈哈。

  《等待》读后感(四):Journal of Reading -- 哈金的<Waiting>

  Lin Kong, 一个在省城工作的军医, 爱上了护士Manna Wu, 为了能共同生活在一起, 他不得不先离掉自己父母包办的妻子Shuyu. 文革时期的中国, 离婚既新鲜也不容易. Shuyu和女儿住在乡下, Lin就每年夏天回去离婚, 离了足足有18年.

  哈金的小说《Waiting》, 讲的就是这18年的等待.

  Lin Kong是老实人, 农民子弟, 知识分子, 又是部队的小干部, 当这种人的生命同时遇到两个女人, 自然会有故事. 而这样的故事, 往往最意味深长. 一个是焕发着青青春意的女护士, 一个是相夫教子种好田的小脚婆, Lin Kong面对这样的选择, 也就是人性的弱点到了被拷问的时候. 而这样的拷问又被哈金一次次增加难度. Manna Wu爱上Lin Kong之前, 曾经被初恋男友刻骨铭心的抛弃; 爱上Lin Kong之后, 又被部队战友铭心刻骨的强奸, 发展到最后, "等待"已成必然. 对她来说, 除了他, 已经一无所有.

  huyu是三个主角里篇幅给的最少的, 即使每年夏天等到Lin Kong从城里回来, 团聚在一起, 也永远都是做饭种田铺床洗脚, 连和丈夫睡在一张床上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自始至终她并没有埋怨或牢骚. 和Manna Wu一样, 她除了Lin Kong别无所有, 也别无所求. 这一点, 她自己很清楚, 以致于每年在法庭上的那场离婚官司都因为她的沉默不语无疾而终. Shuyu的偏执自有她的道理. 只要在"理论"上我们还是夫妻, 你怎样我都接受.

  可以说, 这样的故事, 若是放到现在的中国, 没人愿意写成小说, 因为实在普遍. 吸引当下作家眼球的, 是比这复杂的多, 精彩的多, "深刻"的多的故事. 但是在文革的中国, 离婚是多么不平常的事物. 有一天, Lin Kong终于发现自己上了国家级的报纸, 成了新闻人物. 法庭内外聚集了成群的看客. 除了被看成当代的"陈世美", 他也很及时的变成了穷极无聊的人们的谈资. 在这个时候, 法庭扮演的角色, 是救赎者: "你已经遗忘了你的阶级出身. 你正在仿效的, 是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 在你将要坠入罪恶的深渊并无法自拔之前, 法庭规劝你赶紧醒过来吧."

  Lin Kong并没有醒来. 正像法官说的, 他正在坠入一个深渊, 但他并不觉得罪恶. 相反, 这是对幸福的追求. 当然, 幸福的到来永远不比人们的憧憬来的简单. 18年的等待谈何容易. 有时候, Lin Kong觉得不能就这样把自己个人的幸福构筑在Manna Wu如此痛苦的等待上. 他开始希望别人能娶她, 或是她能够嫁给别人. 他甚至亲自做媒, 把她介绍给自己的表弟. 这样的努力终究是徒劳的, 仿佛冥冥中总有一只手在掌握着人的命运. 而他们的命运, 只能是等待.

  文革, 不但给数不清的中国人带来过难以愈合的心灵伤痛, 也同样给数不清的中国艺术家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作家和导演们仍在苦心竭虑的从文革中"吸取教训", 汲取力量的时候, 哈金关注的既不是批斗, 也不是运动. 他知道, 时代的悲剧只有在人的个体命运上才能得以体现. 比时代和运动更需要抒写和揭露的, 是"人性"这一永恒存在的主题. 人性, 并不会因为一场革命而变的丑陋, 也同样不会因为新时代的来临而变的高尚.

  故事进入80年代. Lin Kong的婚最终是离成了, 怎么离的留待大家揭晓. 可离了婚的Lin Kong并没有得到幸福. Manna Wu生了一对龙凤胎以后却得了绝症, 眼看就没几天活头, 整天心焦气躁的斗气吵架, 一直吵到Lin的出走. 出走是假的, 他只是在河边坐了一会. 但就这么会工夫, 凉风一吹眼泪一洒, 他明白过来了. 一辈子, 除了等, 他什么也没得到. 他甚至发现, 跟两个女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 都没有真正尝过爱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

  是啊,你等待這多年,可是等的甚麼?

  這個問題使他感到害怕,因為它意味著那多年他等的是錯誤的東西。

  讓我告訴你真正發生了些甚麼,那個聲音說。那多年你麻木不仁地等待,好

  像一個夢遊者,左右著你的是別人的意見、外部的壓力、自己的幻想、你完全認

  同的官方的清規戒律。你被自己的挫折和消極所誤導,以為你被禁止得到的就是

  你的心注定要擁抱的。

  林感到驚惶。一時間他不知道說甚麼是好,隨即他咒罵起自己來﹕白痴,你

  等待了十八年,卻不知道等甚麼!十八年,你一生最好的年華,過去了,浪費了,

  卻給你帶來了這倒霉的婚姻。你真是個大白痴!

  …………

  他恍然大悟,他從來沒有全心全意愛過一個女人,而總是被人愛的。……

  他的本能和熱戀的能力早在它們有機會開花以前就枯萎了。要是他一生中僅僅

  深情地愛過一次就好了,哪怕它也許會讓他心碎,讓他腦痴,讓他神魂顛倒! (巫宁坤 译)

  读哈金的《Waiting》, 并不会让你因为故事的起伏大呼过瘾, 也不会魂牵梦绕的替主人公的命运担忧. 你会感到是在听一个耄耋老人耐心而平静的讲述他年轻的往事, 娓娓道来, 却始终揪着你的心走. Lin Kong的命运不得不让每个人都想一想, 自己这短暂的一生究竟会有多少年是在等待中荒渡?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小说的最后, Shuyu借由女儿之口告诉Lin Kong, 她在家很幸福, 并且会在春天的时候来看他和孩子们. "她说她会等你,"女儿说道, "我们都会等你的." 然而, 她等的又是什么? 是等Manna Wu的死? 还是等Lin Kong回来? 抑或是等待戈多?

  23 Apr 2005, Melbourne.

  《等待》读后感(五):多年以後的我們

  花了兩天讀完這故事,我原本以為,也就是萬千世界中的一瞥。一個懦弱的男人、鄉下原配和城裏情人,發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大城小鎮邊,再正常不過的三角愛情。可是,《等待》,三個人十八年的等待,上一代走了,下一代出生的出生,長大的長大,時間就這樣無情的洗盡了鉛華,留下唯美和不再存在幻想的真實。我也在想,今日,我們是不是還可以等待?

  因為政策的原因,這個男人要和原配離婚,必須有十八年的分居生活。於是,他和城裏的女人,不可以牽手、不可以接吻、不可以發生關係,晚飯后的散步成了約會唯一的內容,革命友誼的口號可以寥慰心靈的孤獨和渴求(或許,他並不真的孤獨,又或者他不需要安慰吧〉,多年來唯一一起在外吃的一頓飯,居然還是日後強姦了女人的“兄弟”,這情節的安排,多少有些諷刺。我還很是詫異,這樣的感情如何維持了十八年,這個懦弱的男人,回去鄉下就開不了口離婚,回到城裏就只能用“xx同志”開頭寫情書;知道女人多少因為自己的無知和軟弱被強姦,居然什麼也沒做,連痛心疾首、垂心頓足下也沒有;為女人安排相親,對象竟然是自己的表兄!我真懷疑,這個男人的問題不僅是性格上的懦弱,生理上也有冷淡的傾向。

  於是,在交給歲月年華十八張珍貴的時簽之後,他終于和原配離了婚,和女人有了正式的名分。婚后的生活居然沒有讓他開心起來。那個原本溫柔善良體貼的女人,也逃不拖年歲的積壓,變得粗暴、蠻橫、不講理,原來得到的時候,他已經失去了一切。好在,還有一雙兒子,一個懂事的女兒和一個更加“懂事”的原配,居然為他的酒後亂語興奮激動不已(因為他說他想回家),我真害怕世上的男人都這般模樣。我尤其欣賞作品快結束時對他心理的一段剖析:原來他這生根本沒有愛過。十八年,儅我們以為為了愛情苦苦守候多年,原來,我們也“已失去了愛的能力。”

  愛的能力,愛的能力......我不禁想象,若是這故事發生在這般繁雜和“進步”的當下:我們先假設,它還有發生的可能。我想我可以勾畫這樣的情節吧,在夢裏,在半夢不醒的時候,我可以寫下這樣的劇本,即便它離現實有些遙遠,但終究在不可相信的混沌之間,有著人類最原始的情感真實,可以傻傻地呈現這種等待的真實。我笑了,想起這樣的真實,我欣慰地笑了。

  然而,我們真的會在這樣的等待中迎接到愛的死亡嗎?

  不知道,終究,等待不會是愛的結局,愛的結局是什麼?廝守嗎?分別嗎?一生嗎?一刻嗎?當下的世道,該是沒有這些莫名其妙的規定可以隔開兩個“可能相愛”的人了,可我們之間,為什麽還有跨不過的溝?

  不知道,思考總是用沒有答案作為結局,讓我質疑思考的必要。可是,可以不思考嗎?像那個強姦了女人的軍人一樣,用人類原始的野蠻痛快地活著,似乎,瀟灑,也夠快樂。

  若是那樣,這世界,這情愛之間的事,倒是簡單了,好辦了。可是這樣的快樂有普世的價值嗎?我們不能拿來教育羞澀的孩子們。我們為什麽要這樣高尚的活著?普世,沒有這麼偉大,誠然,市儈也不容易。這不是矛盾嗎?當然,不矛盾,沒有痛苦憂傷,我們怎麼知道快樂和幸福什麼滋味?

  就這樣,守望下去吧,既是幽憂也算優游。

  ——不再相信等待的時候,我們都老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等待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