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快乐童年的秘密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快乐童年的秘密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5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快乐童年的秘密经典读后感10篇

  《快乐童年秘密》是一本由史蒂夫•比达尔夫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一):优质父母太难得,投胎是个技术

  现在有句很流行的话:投胎是个技术活儿。这句话听起来很像调侃,其实还真不是。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人生辛酸苦辣,是无数成年人对人生的准确感悟

  我在婚前属于比较冷清的那种女孩,从小到大都是中性风。我对孩子兴趣爱心,是在我生了两个孩子之后被可爱的孩子一点点激发出来的。现在的我虽然说不上母爱泛滥,但是已经达到一个母亲正常水平了。所以我会对各种社会新闻可怜的孩子充满了同情心,由此也认识到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太过艰辛了。投胎是个技术活儿,是我看到关于儿童的负面新闻时想到最多的一句话

  我不想一一列举那些丧尽天良的人对孩子的各种暴行,即使在我们的身边也时不时存在着对于孩子的各种殴打辱骂和贬低。尤其让人难过无奈的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亲人,也会对孩子造成很多本可避免的伤害冷漠高傲成年人,总是不屑于学习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他们往往带着自己童年的阴影,裹夹着生活巨大压力,对孩子蛮横而粗暴

  就在昨天晚上,我的两岁的小女儿尿到了地板上,她爷爷气急败坏的说:“昨天就尿了一条裤子,今天又尿到地上,怎么越长越打卦(傻)了呢?”

  我的孩子很少尿裤子,最近几个月已经会说“尿泡泡”并且自己会边去小马桶那脱裤子边提醒自己“憋住憋住”。这两天,她的姑姑和小表姐来家小住,大人精力自然分散,孩子尿了两次裤子和地板,就得到了她爷爷这样的评价。这就是帮我带了两个孩子的我的公婆

  晚上孩子因为白天玩的太兴奋,中间醒了两次并且哭闹,我和老公赶紧哄。左哄右哄不管事,老公扬起手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当然是害怕并且疼的,再抱起来哄就不敢哭了。这就是公认的宠爱照顾孩子的我的老公。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懦弱的人,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却做了无数次毫无道理的忍让。我在学着做一个尽量好一点的妈妈,家里的育儿书籍好多好多本,但是我很难改变老公和公婆的教育理念做法。他们总是自信自己做的很对,从来也不看书学习不想改变。所以我的两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我的双目注视下,养成了一个又一个本该避免的坏习惯。当妈妈真是一个受累不讨好的辛苦活儿,我没有办法亲手抚平孩子成长道路中的每一个波折,只能希望孩子能自我治愈自我成长,尽量的健康快乐。

  《快乐童年的秘密》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和他的妻子莎罗.比达尔夫共同编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共分15章,全方位的介绍了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诸多条件,并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方法作者特别注意到儿童成长大环境的重要性,介绍到了家庭形态和儿童托管。作者对不同阶段儿童的想法有着很生动的事例描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这是一本很全面的书,对会影响到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要素都有较系统的阐述。如果由孩子的父母两人一起来学习讨论实践,想必会有很好的效果。希望更多的中国家长能放下自己毫无道理傲慢,认识到中国儿童教育的落后现状积极学习育儿知识。从小处来说这将对家里的孩子意义重大,往大了讲,父母教育理念的提升对整个社会也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如果每个孩子的父母都能真心爱自己的孩子,都能把养育教育孩子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对待,那么投胎这件事的难度想必会大大降低了。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二):快乐是一种能力

  看到书名,想起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是每个人心里最纯真回忆生命最初几年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经过很多专家学者的印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这是绝大多数父母关心问题。爱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吗?不够科学家通过实验展示给我们:给小动物充足食物,水,睡眠。而没有肢体接触和抚摸,这些小动物很快就死去了。

  所以在孩子还是小婴儿时,时常与她/他目光接触,微笑,与她/他说话,和她/他交流,让她/他感受到她/他是受欢迎的,她/他是被喜欢的,她/他是被爱的。这样的孩子身心愉悦身体免疫力增强,生长速度也快。

  无疑,上述的做法也是大多数父母能够做到的。

  仍然有很多人不快乐,即使她/他拥有一份不错工作,一对爱她/他的父母友善朋友,可爱的儿女。她/他仍然觉得不快乐。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很多人内心思维模式就是不快乐的。他们从小被输入了不快乐的模式,现在不过是按照这个模式生活着。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想起来中学时候父亲问过了我的成绩后对我说的: 不够聪明,可以努力

  我想起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对我的评语:说话不利索,吞吞吐吐,犹犹豫豫。

  我想起十几岁时不爱吃肉,挑食,爸爸说:你挑食,你以后就跟谁谁是的,不长个了。

  从那时起,我在心里记住了我不聪明,我说话不行,我得少说话。我长不高了。

  至今。

  中考时我的成绩是全校第一,也是全乡第一,是乡里唯一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也许可以这样解释,是不够聪明啊,勤奋补来的。

  表达能力差?倒不如说是关上了心门。

  个子呢,真的没长高,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如妈妈高。

  作者说:

  “负面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最稳定的,最难以改变的。这些话就像在孩子内向播下了种子,会生根发芽,不断素质孩子的自我形象,并最终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看到这里,心有戚戚焉。也许在那时那刻,父母那么说是有他们的道理,也许他们指出来想让我能有所提高和改变。只是这种评语对我的影响那么深,深到自己几乎都忘记了。

  就像一种催眠,“家长经常不知不觉地灌输给孩子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会伴随其一生,除非孩子有意识地去抵抗”

  作者揭示了一个又一个方面研究成果,我看的入迷,如同一块海绵吸水一样恨不得把这些都记在心里。他说出了很多我的心声,比如情绪——情绪是我们活着的一个标志。关于情绪,“我们真正想要孩子获得的是有能力应对生活带来的各种感觉……快乐是目标,但是如果能够体验各种情绪,并与各种情绪和谐相处,这样才能经常保持快乐。”

  这和黄庭禅的主旨不谋而合,情绪是一种能量,让这个能量自由的来去。如同我们不能阻止树上的每片树叶都不被风吹动一样,我们也不能阻挡心头的能量涌动。在任何情绪涌动的当下,都能保持自在,才是解脱之道。

  作者写了十分,我能够阐述的10分之一分还不到,看过之后的一点随想聊以为记。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三):让快乐为孩子的人生打底

  我想起初为人母时,对于宝宝,之前任何不切实际想象烟消云散,只留下四个字“健康、快乐”,然而,随着宝宝渐渐长大成个小小人小朋友青少年,我们的期待要求会不断提升。这并不单单意味人类贪婪本性和欲求不满,而是身为大社会、小家庭的一个个体,我们不得不努力不断的融入社会并寻求与之和谐共处的相处之道。问题不断产生,亟待我们去关注解决,毕竟,孩子才是我们毕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值得更多的了解和投入

  对人类来说,快乐与年龄几乎是成负增长关系的。刚出生的宝宝只需要满足其最基本的吃喝拉撒就心满意足了,慢慢的开始需要父母的爱抚和互动,再长大需求更多,苦闹和撒泼的理由也会越来越多,成年人哭闹的次数并不多,但不代表我们是快乐的,更多时候,我们把不快乐的情绪内在消化或堆积起来。史蒂夫•比达尔夫的《快乐童年的秘密》或许会给父母们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并非万能,但是哪怕只是为你开一扇窗,也足够我们一窥如何让孩子更加快乐的秘密。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十五章,采取的是常见理论案例解析的形式,多方面、全方位的展示孩子的特性教导父母如何在顺应天性基础上引导孩子,改变与孩子相处中困惑、易怒、失控情形。全书的内容应该说足够全面和生动,远超“快乐”这一单一主题,但是细想之下又不难发现,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希望他达成的人生目标,也无非是以快乐为最高要旨。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个章节题目拎出来都很抽象,比如“孩子和情绪”、“家庭形态”、“温柔的爱”……但是,不要被这些题目吓倒,看下去你就会明白,作者给出的解释和对策都极其细致实用,再举几个例子吧,比如“孩子与电视,大争论”、“单亲妈妈如何养育男孩”……实用性和可操作毋庸置疑

  但是,没有事物完美的,本书也同样略有缺陷。本书成书时间较早,距今已超过十年,尽管新版已经多做修改,但书中难免还有理念和案例与时代脱节的情况产生。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四):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生活方式吗?请从童年开始

  “烦!烦!烦!”

  这几年来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可能就是这个“烦”字了。“我烦。”“我很烦。”“烦死了“……这些负面的词语几乎快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了。

  工作中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家庭中的烦恼、交往中的烦恼……在这个压力日益山大的社会中,快乐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寻,而烦恼却总是如影随形般的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心情低落,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但是我们的身边也不乏一些开朗乐观的人,他们的内心拥有强大精神力量,即面对任何困难挫折也都永远从容面对。

  一个人烦恼的多少其实与他拥有的身外之物数量并不成比例决定我们快乐与否的条件在于你是否有一个快乐的思维模式。

  孩子是父母血脉的延续,是父母最爱的人。我想全体下的父母只要是爱孩子的,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烦恼,快乐的度过一生。但是我们既然生活在一个不容易快乐的时代,又不能凭一己之力去一下子改变这个时代。那么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去赋予孩子快乐的能力,培养出一个拥有快乐性格的孩子。

  《快乐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出自澳大利亚著名亲子畅销书作家史蒂夫.比达尔夫的笔下。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十五个章节。每一章的主题都相当于是一节亲子家庭教育课。从孩子一出生起到正式成年整个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生活、教育、社会交往等多方面问题,分阶段的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解决方法。目的就在于教会父母如何正确对待亲子关系,让孩子不仅仅是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更要拥有整个快乐的人生。

  读过此书后,感觉作者给出的建议与方法是十分中肯的。既不像几十年前教育方式的粗暴、严厉、刻板,也不是当下有些父母推崇的那种撒手散养,一味的对孩子放任自流

  作者认为教育孩子不是单纯对孩子的控制与支配,也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和自己相处以及如何同其他人相处的。这是一种坚定地爱,它真正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快乐、轻松的生活,而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去喜爱他们,去培养出一个拥有快乐性格的孩子。

  作为父母,没有什么比抚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更加重要的了。希望这本《快乐童年的秘密》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们未来成为更加快乐的人。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五):快乐童年的秘密

  这是一本让你和你的孩子学会快乐生活的经典著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得到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的作序推荐

  作者比达尔夫的这本书将很多经典的育儿理论融合在丰富的案例和故事当中,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育儿方法。

  我们用了数月的时间翻译此书,因为我们相信,本书不仅会让那些正在困惑中的家长受到启发,让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也会让“熊孩子”们变得懂礼貌、守规则,最终帮助大家建立更加健康的家庭模式。

  希望此书能让更多的中国家庭获益,帮助父母培养出更多的快乐儿童!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六):让快乐成为人生的底色

  “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你只是虚度了它。无论你怎么活,只要不快乐,你就没有生活过。……”俞洪敏在为《快乐童年的秘密》写的推荐序里引用了葡萄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这首小诗,他说他非常喜欢这首诗,而我想说的是这首诗又提醒了我该如何对待我的每一天—那就是要快乐。无论是晴天下雨还是忙碌空闲,只要是活着,时间就会前进,它始终在后面推着你,谁都没有本事让它停下来(在这一点上大家终于公平了)。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让自己快乐。

  但是,什么是快乐呢?脸上的微笑,内心的知足,事业的成功,家庭的美满,还是丰衣足食,天下太平的生活?相信拥有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走过漫漫人生路,老人们会给年轻人一些忠告,其中如何让生活、工作少走一些弯路占了一大部分。而已为成人的我们,关注的焦点则是在孩子身上,我们总想着如何告诉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的成长、学业少走一些弯路,不要像曾经的我们。目前最流行的教育观念就是让孩子快乐,尤其是孩子的童年,快乐的童年是孩子一生的基础,如何去做,初为人父母的我们在自己摸索的过程中,多读书,多读教育类书籍是什么必要的。

  《快乐童年的秘密》为我们讲述了让孩子和父母更幸福的15堂课。分为上下篇,上篇—快乐儿童的秘密,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儿童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惹得你暴跳如雷,他们如何会情绪不稳定?是不是因为父母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然后通过语言、行动一遍遍的催眠孩子:你不行,你是个讨厌鬼,你不听话肯定会失败;是不是因为父母总是以为了他有好的物质生活为借口而不着家?是不是因为父母自己总是脾气暴躁容易抱怨,还将责任推给别人甚至孩子?这一篇里,作者建议家长们也去回想自己的童年,是不是跟孩子们遇到的情况一样,换作是我们自己的话,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呢。换位思考这一点让我很是触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不是物品,和成人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凭借大嗓门、长得高就欺负他们。我们要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他们的童年绘上快乐的底色,让他们无论是在挫折中,还是在顺境里,心底都有一片快乐的源泉。

  有了上一篇的思考为基础,本书的下篇—快乐儿童深度解密为我们展开了如何去做,给孩子温柔而又坚定的爱,让孩子有孩子的空间,大人有大人的生活,不混淆,不强行进入,给孩子一个充满爱而又独立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作者就孩子该由谁管也做了详细的分析解说。大人们可以多看多了解,对比分析,得出自己的育儿新经。

  孩子就像小树苗,并不是只有在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多种环境因素齐全的情况下才能茁壮成长,他们也需要面对挫折和风浪,我们大人要像太阳那样,永远不放弃用阳光为他们照射,有时会有乌云挡住我们,但是不要怕,你的阳光最终都会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他们知道,因此心里不会害怕。快乐就好比阳光,有了快乐作底色,任何困难,孩子都可以克服。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七):“站起来,想一想”管教方法的第一次运用

  昨天晚上,我第一次使用“站起来,想一想”的方法对彩彩进行了管教。

  最近几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彩彩总是会闹脾气,一会儿让爸爸喂一会儿让妈妈喂。有一次晚饭没吃好,临睡前吃了一块老婆饼才睡。

  昨天晚上,她故技重施,吃了两口菜之后就歪在椅子上吭叽着不喝粥。我在旁边连哄带劝,把菜放在盛了粥的小勺上想喂给她,彩彩大喊着:“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边喊边用她的筷子去拨勺子里的菜。菜掉到了粥碗里,她又用筷子使劲划拉碗里的粥,我越让她停她越使劲,眼看着粥就要洒出来了。我用手里的筷子敲了她的手,她马上哭起来,眼泪一串串的落下来。我抱她到她姐姐的房间,一边走一边说:“既然不吃饭,那就找个地方冷静一下,等想明白了再吃。”她哭的更大声了。

  我把她放在床上,并坐在床边看着她,制止她下床。彩彩一直在哭,我反复对她说:“你冷静一下,想想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你想好了就告诉我,我带你去吃饭。没想好之前只能在这待着。”

  其实我心里很没底,我在《快乐童年的秘密》上在电视上看过这个办法的实施过程,我一直觉得它很难奏效,所以我从来没有使用过。孩子不乖,我作为妈妈很多时候是知道深层次原因的。比如这一次,彩彩不好好吃饭,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通过这个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另一部分原因是她还想着过后吃老婆饼。我们哄孩子的办法以转移孩子注意力为主,有时候也吼叫威胁要打她屁股。各种办法轮着使用,不管用的时候就会对孩子妥协。

  我刚把孩子带进房间,我大女儿也跟进来,怎么也不肯出去,我老公也要求由他来哄孩子,我把他赶出去了。彩彩大约两分钟后停止了哭闹,脸上还挂着泪珠。

  她说:“我要找爸爸!”

  我说:“不行!在你想明白之前,只能在这待着。你可以在吃完饭后和爸爸玩。”

  她沉默了一小会儿,说:“妈妈,我想明白了!”

  虽然知道她是在敷衍我,但我还是立刻抱起她,对她说:“好的,你想明白自己做的不对了,就可以出去吃饭了。”

  我带她到小餐桌旁,她立刻爬上旁边的沙发说:“我不吃饭!”我说:“那你还是没想明白,还要再到小屋里想一想。”我抱起她,她又开始哭。我反复对她说:“你好好想想,想吃饭了就告诉我,我们立刻出去。”。

  这次哭的时间更短,大约一分钟后,彩彩停止哭泣。

  她说:“妈妈,我要找姑姑。”

  我说:“吃完饭你可以姑姑,但是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吃饭,要么在这里。”

  彩彩转了转小眼珠:“妈妈,我吃饱了。”

  我说:“你没有吃饱,晚饭是定时定量的,必须好好吃才叫吃饱。”

  我转头去看书,她蹭过来抱我的胳膊。我把她放回床里,告诉她:在想好了要好好吃饭之前,只能在这坐着。

  又过了一分钟不到,彩彩说:“妈妈,我想好了,我去吃饭。”

  我觉得这次她是真的冷静下来了。我抱起她说:“你想好了要吃饭了是吗?那我们出去吧!”坐到儿童餐椅上,彩彩要求让爸爸喂饭,我没有强求。接下来的整晚她都很乖。我觉得这一次的管教是成功的。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八):可以打可以骂,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很爱他。

  孩子是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孩子很容易变成大人的出气筒,你用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一个三岁小孩,劈头盖脸打他耳光,威胁他不许哭,否则就不要他了。他不好好吃饭,你一巴掌过去打得他哭得背过气;他不睡觉,你用力的把他摔在床上,他的脚折成一个奇怪的角度。或是一本正经的告诉他,你不是亲生的,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这是虐待!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虐待!我是听不得小孩撕心裂肺的哭的,心里会很烦,既然你这么心狠的对待他,为什么要把他生下来?为什么人一生下来就会哭,是因为人生的折磨和考验就此开始。一到六岁本来应该是像皇帝一样享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快乐的童年,可是,总有一些小孩妈不疼、爸不爱的,能好好长大已是不易。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有小孩,我会怎样爱他、教育他呢?反正不会像我妈那样,打了我又抱着我哭,她打我的时候我恨死她了,等到她抱着我哭的时候我的恨意已经烟消云散了,导致我形成了现在这种易怒发狂、反复无常的性格。

  我不爱逗小孩,再亲的亲戚家的小孩都一样。因为小孩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思考,会表达,你根本不知道你逗他他会配合你还是翻脸哭闹,我是应付不来的。而且我也没觉得小孩会“拍手手”、“拜拜”有什么可爱和值得夸耀,你给他教,他就会学会啊。每家小孩都会有一个给大家拍手手、拜拜的阶段吧?既然所有小孩都会就没必要拿出来表演了吧。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心里牢记一个准则:我家的小孩不是宠物,没有义务为任何人表演,他高兴了不用你要求他自己也会拍手手玩。他不高兴凭什么给你拍手手?而多少父母做了外人的帮凶,逼着孩子给客人跳舞、唱歌,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他的一切让你感到骄傲的是他的本领,不是你的功劳。你难道忘了,你已经生下他好久好久了,他已经脱离母体了,他会自由的呼吸,自由的思考,而不是你的傀儡。

  孩子是上天的馈赠,是爱的结晶,让他有一个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是你的义务。首先,不要无故惩罚他、贬低他。孩子需要你保护他免遭外来的伤害,可是来自于你的伤害呢?很多妈妈会说,我的孩子只能我打,别人一根头发都动不得。父母有权利打自己的孩子吗?不见得。他做了错事,他不学习,你可以打他,除此之外,万万不可。否则他会在你年老的时候打回来。或者干脆不管你。你对另一半的不满,通通发泄在孩子身上,“你怎么跟你那该死的老爸一模一样?”、“你长大了能有出息才怪!”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强的心理暗示,从而自暴自弃。

  其次,孩子需要的是爱和陪伴。看到别人家精力旺盛的小孩玩闹,我会心想,你就不能消停会儿安静的坐一会儿吗?小孩其实也很孤独,如果大人不理他,让他自己玩,他也会很失落。他会想办法搞出点动静,吸引你,哪怕是过来训斥他。跟我们单身狗发朋友圈求点赞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想要有人注意到我们。你每天只用花半个小时的时间陪他说说话,听他在学校的故事,和他做朋友,等他慢慢长大,他也会跟你有话可说,不是越来越沉默寡言。沟通交流才是维系感情的唯一办法。有些小孩很早就出去上学,住宿舍,每个月才回来一次,跟父母的交流很少,他就会寻求同龄人的感情,等他越长越大,就会对父母越来越不耐烦,把同学情、朋友情看的比亲情还重要,这是很冒险的,一旦沾染上恶习,就会误入歧途。

  再次,要做个坚定的父母。父母要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如果将来我教育孩子,另一半说,别怕,爸爸护着你。我绝对会扇死另一半!把他教育好了再教育孩子!我最讨厌嬉皮笑脸的人,小孩子做错了事就一定要打!哪能由着他的性子?一棵树还得修修剪剪,否则都会长歪了,何况孩子。最重要的是诚实的品格,做错了事不要紧,但是推到别人头上,就该打。说谎骗人更是要打!欺负别人、说脏话,打上加打!一定要给小孩定规矩,他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就要通过打来长长记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你的另一半处好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小孩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孩是很懂得察言观色的,他们也有一颗敏感的心,不要以为他们不知道。尽量不要吵架,就算吵,也要告诉小孩没事的,爸爸妈妈在讨论问题。我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我都恨死我爸了,有一次,他的单位发了方便面,我就不给我爸吃,我妈反而训斥我,说他毕竟是你爸爸,你怎么能这么对他呢?我很茫然,不是你天天在我耳边灌输爸爸有多不负责任,多可恨吗?怎么反过来怪我不爱爸爸?所以别你俩吵完跟没事人一样,小孩会当真的。

  不过话说回来,家就不是讲理记仇的地方,我家姐弟三个哪个不是被我妈从小打到大?上了初中才好了点。但是我们现在感情特别好,我们都会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妈,我爸原来跟我们都不怎么亲近,现在也成天念叨,怎么都不给他打电话?人是忘性很大的动物,好了伤疤忘了疼,给两颗甜枣就忘了之前挨得胖揍。磕磕绊绊总是情,日子太平淡也没什么意思。但是,爱,一定是维系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因素,你可以越来越讨厌发福的另一半,越来越管不住长大的孩子,但你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你很爱他。他们也会回馈你同样的爱。这就是快乐童年的秘密。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面临刚刚降临在人世的宝宝,人们总是忘掉了一切烦恼,但是当孩子渐渐有了意识并学会思考,这就成了最令父母头疼的时刻。每一个家长,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哪怕付出自己的全部。但是有些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得在后来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都需要正能量来填满世界,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犯错,活到老学到老,重要的是父母是如何看待这一切的。

  一个人未来的性格完全取决于他的家庭环境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在孩子童年时期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品行,有助于后来在社会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童年本身就是快乐的代名词,但是如今的家长总会教子心切,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训斥孩子。哪怕一句特别微不足道的训斥,都可能给孩子留下永恒的伤害。从小我学习就非常差,每次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必定会遭到父母的严厉打击,其实我挺清醒活到现在我的思想不至于扭曲。其实我这么说严重了,现在要想找到一个童年时没挨过家长骂的几乎等同于大海捞针。

  这本书告诉那些未来即将要成为父母的人们,从此刻起不要再犯错了,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他们负责是父母的职责。孩子是上天赐予人们的礼物,绝对不是负担,只有用真正的爱,才能养育出一个健康的人。孩子犯错当然要说,怎么说成了最值得家长思考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不再犯错,难道训斥过后孩子就一定会改正么,也许他们将来不会去做了,但是他们的内心并不是认为这件事是错的,而是因为惧怕训斥而不去做,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适得其反。

  大部分人不会去为了教育孩子而去买书籍学习之类的,因为他们觉得有幼儿园帮助他们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哪怕是能力最强的老师有时所说的话也不如父母有说服力。为了自己的孩子,值得去花精力仔细研究一下,不要等到无法挽回的时候再去寻找原因。

  这本书对于早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也十分具有反思意义,本书结合了漫画来讽刺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也许当你有了孙子的时候,你会跟你的儿女反思错误,解开之前的心结,让儿女不再犯自己犯下的错误,这也说明,教育是相互的,只有为了别人好,自己才会变得更好。

  《快乐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十):快乐的种子

  当活到为人父母的年纪,对生活中什么重要已经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名与利固然被世人狂热的追逐,但这些最终还是为了转化成一种感受——“快乐”。快乐是人类心灵获得满足的重要情绪,更是一种能力,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管是顺利抑或坎坷,能够达观积极的面对生活的人,我都深感佩服。作为妈妈,对孩子的期许也不在于一定要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而是拥有独立并且快乐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形成务必要在童年为其奠基,而在这一目标下,家长要怎么做,《快乐童年的秘密》通过15个章节,恰似15堂快乐课程,给家长提供了极具可行性的指导方案。

  书是很有分量的厚重,但阅读却并不艰难。作者很有幽默感,叙述方式直白平浅,像和读者面对面聊家常一样。在讲述方法论的同时,引入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作为佐证,客观且具有说服力,还有许多生动的美式漫画插画,使得读者轻松的联想到自己的亲子关系,更直观的理解到平时与孩子的互动存在哪些问题。

  书中讲到时下最热的一个幼儿教育名词“正面表达”,我们往往要求孩子“不准这样”、“那个不行”,孩子没有服从就会发脾气。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物、许多行为,对大人来说是司空见惯、不言自明的,但对孩子来说很陌生,仍然需要学习和训练,只告诉孩子不准做而不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孩子会迷茫且无所适从,在家长的禁止和喊叫中逐渐丧失自信、缩手缩脚、越做越错。正面表达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然”。

  作者通过实验数据证实,孩子除了吃饱穿暖等物质需求之外,精神层面最需求的就是爱与陪伴,本质上不用花费大人多少时间,但必须高效,而不是一边看着手机和电视的时候一边随口的敷衍。对孩子的各种情绪及其根源,本书逐一列出,并给出引导方法。在一些特殊情境中,例如孩子在社会生活中遭遇不愉快时,家长应如何处理。同时还探讨了家庭生活中,家长尤其是父亲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孩子建立好爱的联结。此外,本书还从性别区分、年龄阶段讲解了一些养育要点。可以说对大部分我们在亲子关系中遇到的问题都有涉及,同时也给出了很有启发意义的引导。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可能会向身边为人父母的朋友不断的安利本书,相信他们阅读过也不会怪我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养育孩子不能照本宣科,孩子的成长没有指定的模式,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作者也不可能给出一个万能的解答公式。但认真读完本书,家长一定能寻找到一些灵感,调整和优化与孩子互动的方式,用正面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而这份爱,就是快乐的种子,终会成长为情绪的挺拔主干,伴随孩子的一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