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0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10篇

  《人间失格》是一本由[日] 太宰治 / [法] 安德烈·纪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7-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失格》读后感(一):绝望之塔~重生之现

  《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一个碰着棉花都会受伤的男人,可以说是打开他的自诉,一种罪意识方式浓郁的低气压扑面而来

  到底是治愈还是致郁,从叶藏的童年开始,一路经过几次自杀后,发现完全取决于人,而不是这本书。 整本书的内容笼罩着负能量,充满着阴郁、厌世……这类散发着阴暗气息词汇~从叶藏身上影射他自己生活的渴求隐藏地比较深。

  从手记开始他心里产生的渴望恐惧以及嫌恶的种种矛盾心理人物之间的淡薄情感

  叙述自己是深处地狱塔下的边缘人,基于这种特殊的情感与矛盾的心理,用第一人称谈话式文体描写,有关自己独特思想信念,也因为其思想与信念的独特,使得平常人对其行为活动等难以理解

  看此书中很多的心里阴暗面里太多的两面表现,这些其实就是太宰治自己,每一段故事情节文字其实就是太宰治自我的挣扎告白。

  《人间失格》负面情绪影响比较深,当然也要看读到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他的绝望之塔住着都是一些精神边缘上的人,颓废到让人失去理性思维,不是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故事,各位点开之前还是先做好心准备,因为这个故事里能让你知道什么是冰冷地绝望!

  他认为的一个“充满了可耻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我觉得,身为人乃至已为成人,应该坦然地去接纳这个世界神经太过于敏感内心深处时不时地暗生痛处。 在太宰文学里,一切本应该正常人看起来太不过寻常的事,而在太宰治的第一人称中掩藏的却是如此不可理喻

  一个天生敏感体质人生,从童年时光极为敏感到39岁结束自己生命的,可以有对一切新鲜丑陋事物怀有一切求知,判别的正义感,一种为人高贵人格中不愿意去容忍丑恶天真纯净。 他对自己有深入认识了解人性越来越失望透顶。

  面对任何人和事都会观察入微的人,却又偏偏敏感如玻璃,一触即碎,把这个世界的阴暗面,虚伪面具后面全部一一呈现。

  用将近的一天从他的世界里脱离出来,剖析地如此深刻内心透彻看着身边周遭的一切,担心自己会抑郁么?

  生而为人,对不起” 他说: 每个人都得面临死亡,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我想说,生命本身的意义在于,一个鲜活的生命,从被孕育到成长过程都是不易的,不要轻言放弃,好好活着,没有什么大不了

  《人间失格》读后感(二):或许,这就是日本的一个小小缩影

  曾经一段时间我变得特别玻璃心。稍稍一点点的外界刺激都能够引得我心情失落很长时间,或许那只是一个不经意举动,一句漫不经心话语,甚至是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的字词,都能够影响我的情绪。

  狂躁、愤怒悲伤、绝望,种种的不良情绪就这样被我一一发泄出来,很多时候事情过后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举动。纵使这般折腾,有一个念头却是我从来都没有产生过的,那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或许我还没有经历过最为惨痛的绝望,或许是我这人本质上还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还或许是因为自小我老妈经常在我耳边唠叨的那句,“人有两件事绝对不可以去做,一件事是结束别人的生命,另一件事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这点上我倒是有些佩服我的老妈,人生存的底线就被她老人家这句话给精辟的概括出来了。

  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无限的可能。看看《活着》中的福贵,人生起起伏伏亲人悉数离去,不依然还在活着吗?中国人常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在苏童的笔下展现的是那样的真实

  或许真的是文化性格差异吧。日本这个国家的人似乎不是这样所想的,这一点单从他们每年节节攀升的自杀率就能够体现出来的,据说有本教人如何自杀的书居然登上过畅销书榜,真的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印象中的日本人什么时候都是讲究礼貌的,不管对外界的事物有何种不满言辞语句上总是要十分注重的,仿佛一种仪式一般。 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中是否也如同表面上一般的克制、平静不过表里不一的言行的确是能够把人逼疯的。

  就像是太宰治笔下《人间失格》中的阿叶。他本是一个富家的孩子,生的又好,也颇具才能。这样的条件照理来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可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孤独怯懦的人,自我欺骗,逃避现实、酗酒、自杀、染毒……似乎一切能够作腾人生的事情他都经历了,最终的结果是被送入了精神病院,似乎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够得到平静。

  在读《人间失格》之前,我并没有深思过日本这个国家高自杀率背后的原因,可是读完这本《人间失格》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太宰治笔下的阿叶,仿佛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书中的他最终染上的毒瘾,可其实是早在他还在家乡读书时就已经无法摆脱精神上的成瘾了。因为无法在表面上发泄自己的情绪与疑问,只能选择欺骗与逃避,在一次次的挑战世俗中获得发泄的满足快乐,纵使这会让自己弄的遍体鳞伤痛苦不堪,可就如吸食禁药一般让人欲罢不能

  据说作者太宰治在写完这部小说后选择了以自己结束生命的方式离开人世,我们并不知道究竟这部小说影响了他多少,或者是他的心情影响着这部小说。不过单是透过小说中的内容,都能够感到那种深深的绝望了。

  《人间失格》读后感(三):一部反衬世间百态的心理剧

  提起太宰治,我是不陌生的,他被誉为“私小说”领域天才。他写的《人间失格》是流传世界的文学经典。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被视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后人称其为“无赖大师”。

  《人间失格》以小说的形式讲述的是以“讨好别人”而伪装自己、躲避内心对社会、对他人恐惧的心路历程,通过主人翁的角度,反衬世间百态,给人以思考启迪

  本书的主人翁叶藏,从小体弱多病懦弱敏感,内心充满了对人、对社会的恐惧,为了获得生存,他通过扮演“小丑”取得他人的欢笑以隐藏内心的不安和恐惧。他从小就学会了用假装的笑脸博得家人欢心,在学校里他通过搞笑表演成为受欢迎学生,通过刻画搞笑的人物和故事的作文去获取老师的欢笑。高中时代起,他经常逃学,开始结交酒肉朋友,参加一些非法的集会活动;后来还与酒馆服务员恒子相约跳海自尽,然而恒子身亡,他被人救起。后被以教唆杀人的罪名短暂入狱。后来遇到爱情,本憧憬美好婚姻生活。然而结婚之后,他又因为纯洁妻子遭到卑鄙之人玷污而神情崩溃。他像看透人生无奈一样,沉湎于买春、酗酒、自杀、药物,最终一步步走向堕落,导致贫病交加,最终被送入疯人院。

  书中描述了一个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叶藏。他从小就对生活当中的很多事情怀有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看法,比如,他从小就觉得床单、枕套、被套都是无聊装饰品。直到将近二十岁的时候才意外发现这些居然都是实用品。还比如,他说,小时候最痛苦的记忆,其实是在自己家里吃饭的时候。这倒不是说他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而可能是他小时候一家十几口人围坐在昏暗房间,大家都以很严肃表情吃饭,一日三餐,遵循着时间聚集到一间昏暗的房子里,按正确顺序摆好饭菜,即使不想吃也一边无声的嚼着米饭,一边深深地低着头,这或许是为了向在家中蠢动的灵魂祈祷吧。打小时候起,对于家人活着有多痛苦、想些什么,我都丝毫不解。只是心怀恐惧,不堪忍受这种不融洽感,并在这种恐惧中变成一个扮丑逗笑的高手,总之,在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一个一句真话都不说的小孩

  叶藏的想法看起来很古怪,但是他的想法却是他内心中是的表达,他不愿意被他人看出自己这些真实的想法,所以他选择了通过扮演小丑逗笑以掩饰他真实的内心。

  叶藏的故事,实际上刻画了一个现实的人生百态,许多人都能从这部小说里找到类似影子。就像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所说的,就怕,读着读着,就对号入了座。显然,本书刻画的人物和故事具有深意,并不是一般的取悦他人的小说,而是一部刻画人物真实内心的写实之作。

  《人间失格》读后感(四):绝望下的呐喊

  从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人间失格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去翻开它。如果说有哪一部书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样,喊也喊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人间失格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人间失格的色调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以至于竟然不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要歇一歇,缓一缓,带给自己的冲击实在太大。读书最怕的是和作者产生共鸣,因为那样你一下子就陷进去了,无法自拔! 小时候的叶藏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敏感。虽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间,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离群索居的,与周围的人或者无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她的幸福观与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都大相径庭,并为此而彻夜难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这种状态,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的,一旦他表露这种想法的话,大概会被人当做精神病人送进冷冰冰的医院吧。他决定扮演一个小丑,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来取悦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周围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读到这里,心真的很难不痛,这本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不知道他的这种想法从何而来,消极悲观,你可以赋予他所有你能想得到的负面词汇,这或者已经注定了叶藏以后生命的悲剧。。。 我们无法去同情叶藏,因为你一旦开始同情,便代表着你开始思考,思考过后,你会骇然发现,你与叶藏并无不同,每天都带着一张假面具,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时无刻不活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累不累啊。。。 长大后的叶藏越发的颓废,逃课、酗酒、抽烟、娼妓,糜烂的生活像极了我们眼中坏小子形象。他陷得越来越深了,终于在某一天,与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叶藏还活着,只是这种活着真的是叶藏所需要的吗?行尸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 除了压抑,还是压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更能形容读人间失格的感觉。好吧,暂且歇一歇。 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这是他真是内心世界的独白吧,借着叶藏的口,讲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然后毅然决然的走向死亡,那个活着更加冷冰冰但是对他来说是最好归宿的世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蔬菜,关心每一个关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 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间失格》读后感(五):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对突然发生的事情,会在脑海中重演,就是刚刚做的一件事或者刚刚经历的事情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已经做过了或者经历过了,会感觉到彷徨无助

  就像《人间失格》小说的主人公叶藏在开篇用一句话就否定了他自己整个人生,“我度过了耻辱的一生”。在整篇小说中主人公叶藏都在过着一种消极的人生,从来没有积极的为自己争取过,每天都过着求死的念头;但是相反《人间失格》的姐妹篇《背德者》的主人公米歇尔一直表现的求生的意志。这就让我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小A从小出生在不愁吃穿的家庭,所以小A的手上拿着一幅好牌;相反小B呢?因为自己身体原因,只能整天卧床享受不到新鲜的空气阳光的照晒还有雨露的滋养,这样的小B手里无疑拿着了一幅烂牌;但是人的一生还很长,并不能从眼前的得失判断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从这两本书的主人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人对待生活的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态度

  《人间失格》的作者太宰治,(1909―1948)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称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太宰治向世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留下众多不朽佳作。其多数作品采用“私小说”的自我告白形式,充满了纯粹敏锐感受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背德者》的作者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其作品凭着对真理的满腔热爱,敏锐洞察宗教、家庭、爱情、性、政治等各类问题,宣扬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直面人性中的无限可能,深远地影响了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成为西方同时代作家及后世作家的精神导师。

  人和人的差距本来不是很大,一开始只是存在很小的差异,但是这小小的差异却造成了人生的巨大差别,就像我们刚毕业的时候,在工资薪水上没有多大的差异,但是到十年后,你却发现你和你同学却拉开了人生的高度。就像《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叶藏一样,一开始只是逃学,发展到后来社会上的恶习样样都来,直到失去朋友、家人甚至妻子,这也是造成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主要问题,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想着去死,甚至自杀了两次都没有结果,直到最后家人把叶藏送入精神病院,都已经不在关心。在生命的最后,叶藏连问了神几个为什么的问题?可是如果你连你自己的人生都不争取,神又有什么决定替你争取呢?就像我们活着世上的每一个人,如果遇到和你休戚相关的升职加薪的问题你都不积极的争取,那谁又关心你的升职加薪呢?

  《背德者》的主人公米歇尔就是一种完全相反的人生态度,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连医生都不能断定他的病能不能好的时候,他却给了自己的最大的信心,不断的突破内心的自我防线,在坚持的路上一走再走,内心只有一句话,坚持下去,走下去,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矗立的高山。凭着内心的信仰,终于达到成功的彼岸,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最后直到米歇尔的病痊愈,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这就是不放弃的结果,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就踌躇不前,导致失去了最佳的机会,所以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要学习《背德者》中米歇尔的精神,不放弃,坚持下去,也许明天你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人间失格》和《背德者》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你一开始抓了一手好牌,也不一定能打出好的结局;相反一开始抓了一副烂牌的人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却打出了光明的前景。

  《人间失格》读后感(六):生而为人

  

生而为人

前天终于结束了接连17天的加班,几项重要工作都以完成收尾,到了等待验收的阶段。能撑过来这十几天的高强度加班真是一个奇迹,但也耗尽了我的所有精力。于是,昨天我睡了一整天。今天略微恢复了一些精力,但心情依然有些郁郁的。索性拿出这本《人间失格》,重新体味一下生而为人的痛苦。

  最近一直在关注知乎的一个问题“出身能占成功多大因素?”,虽然也有一些人用自己的自身经历试图告诉大家,单靠努力、不靠出身也能获得成功,我自己也留言说还是相信努力的,但不得不承认,我和那几位持积极态度的答主,所取得的微小成绩,既不会有多少人关注,在大家的眼里也算不上多大的成就。最近见过了很多事,一些能力、态度都不是特别突出的人,因为出身因素一提再提,而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机会自己除了努力工作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办法争取。逐渐也意识到了,可能终我一生的努力,都够不到别人的起点。生而为一个穷人,真的很对不起。

  认识的一个朋友最近说:“有句话叫,处级干部是干出来的,厅级干部是配出来的,部级干部是生出来的。”刚听到时我有些诧异,但略微思索了一下,发现虽然不是全部,但这句话距离实际情况还真的很近。和我们说这句话的人,是我们之中最早提拔,级别最高的。同时也是第一个放弃的,已经递交辞职报告的他,正在等待上级的审核。我真的很羡慕他的洒脱,说放弃就真能放弃了。而我,连放弃的心思都不敢有,过了20多年考低保为生的日子,能有现在这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赚着相对优厚的薪水,已经可以说是跨越了两个阶级。现在因为买房需要还借款的我,根本没有底气说辞职就辞职。而且,父母刚刚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为了他们我连想都不敢想放弃,只好咬牙挺着,连续不断的加班,一个人干着其他局两三个人的工作,只为今后能有一丝发展的可能。生而为一个穷人,什么都得靠自己打拼,我很抱歉。

人间失格

  第一次读《人间失格》是在我的低潮期,辞掉一个薪水微薄的工作,还没有找到收入来源的那时,本身就消极的不行,看到书中对人类生活充满恐惧与不安的叶藏,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世间的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现实社会的冷酷和残忍,我同叶藏一样的怯懦和敏感、困惑与迷失。

  《人间失格》发表之后不久,太宰治就自杀身亡了。而我却并没有向他那样走向叛逆与放逐,巧合和幸运之下,我得到了这份工作,得到了一个可以展现能力的平台。我的确是幸运的,但这份幸运是靠坚守得来的,长时间的努力,面对挫折时的坚韧,经受打击依然不放弃,这是因为这些,我才等到了成功的机会。生而为人,还是得努力一些。

  日本的大作家都很迷恋自杀,太宰治留下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投河了,三岛由纪夫围着“七生报国”切腹自杀,川端康成更厉害,早早就说“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最后口含煤气管自杀果然没留下遗书。真如樱花一般,绮丽绚烂、转瞬即逝。

  中国的民族性格就要坚韧的多,《活着》里的富贵,一家老小饿死、抽血抽死、吃豆子撑死都没能击倒他,依旧顽强的活着。《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几经离乱,社会文化变迁、传统宗族崩溃、战乱不休,儿子女儿,死的死、吸毒的吸毒,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底线。经过文革的汪曾祺能写出《受戒》这样超然事外的作品,受过迫害季羡林于绝望中见到希望,写出了《牛棚杂忆》。我们也该这样,生而为人,要坚韧。

  或许,终我一生都到达不了别人的起点,或许,我积攒多年都赶不上别人的零花钱。但我知道,不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出更多的能力,我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生而为人,要为自己而努力。

  星云敬上

  2017.12.10

  《人间失格》读后感(七):人间 ,失格!

  最近三原色幼儿园事件持续发酵,很多人用到了人间失格这个词汇,其实这个词是太宰治的一本书的名字。机缘巧合,看到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人间失格》。这本书除了收录了《人间失格》以外还收录了它的姐妹篇《背德者》。 这两部作品都是有作者的自传的性质,我们看到书中的相似之处,《人间失格》中的男主人公叶藏小时候被自己的女佣侵犯,长大后还遭到一个叫做阿哲的女佣的伤害。《背德者》中的米歇尔是一个对儿童有迷恋的情结的人。我想这也许就是这两本书被称为姐妹篇的原因之一吧。 《人间失格》是很好读的,我比较喜欢这种行文结构,也在这一本书中看到了很多作者的感悟。有时候,我们就是灵魂和躯壳做着不一样的事情,有不一样的心理。叶藏小时候通过搞笑扮丑来适应这个他感到迷惑的人间,想通过取悦别人,来让自己内在的灵魂生活在暗处,让人们发现不了他内在的真实。一个像是天才一样的少年,用古怪的方法在生活,对于人类的虚伪,让他产生的,不仅仅是厌离感,还有深深的恐惧。他自己是无助的,是对人不信任的,是拖着自己不能适应这个人间的灵魂,战战兢兢地生活的。他的人生是那么不一样,他像一个失败者一样生存下去,其实就是像是搭积木,一开始的一个地方缺了一片,勉强搭起来的积木也是一个不堪入目的成品。 叶藏是嫌弃自己的,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废人了,他最后沉迷于吗啡的注射,被自己的朋友骗到了精神病医院。他的人生遇到的好人,都是残破生活中的女人,只有这样有缺失的,不幸福的人才能嗅到他身上不幸的味道并被他吸引。 叶藏有一个美好的容貌,有一个富裕的家庭,在学校里有好的课业,可是这是怎样残破潦倒的一生啊。一个好像是失去了灵魂的浮萍,在大海一样的人世间,随波逐流,没有好的方向,即使遇到一点点的暖流,也不能改变他灰暗的旅程,也不能抹亮这灰暗的基调。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说,好像自己被从里面捏破了,所有的东西都碎掉了。在这个失格的人间,多少孩子的无声的呐喊都化作心中的哽咽,最后像是伴随一生的恶,在身体里生了越来越恶的疮,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读后感(八):《人间失格》和《背德者》为什么被称为姊妹篇?

  《人间失格》和《背德者》被称为姊妹篇,通过阅读我得出了二者有以下几点相似之处,仅供参考。

  相同之处一:两位作者几乎都处于同一个时代。太宰治(1909-1948),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称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

  安德烈.纪徳(1869-1951),法国作家,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其作品凭借着对真理的满腔热爱,敏锐洞察宗教、家庭、爱情、性、政治等各类问题,宣扬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直面人性中的无限可能,深远地影响了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成为西方同时代作家及后世作家的精神导师。

  两位作家都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于战争中人们受到的伤害和经历过的绝望深入骨髓,所以都很好的在两部作品中体现了出来。

  相同之处二:两本书采取的写作结构都是一致的。都是借用别人日记或口述的方式,然后通过第一人称表述出来,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把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想法更直观的表达出来,而有些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也只有第一人称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而不至于出现一些不可信或者虚假的内容。比如《人间失格》中是借作者之笔来记录一个叫叶藏的人从小到大如何逐渐变得怯懦,阴暗,最后以至于堕落而不可自拔的人生历程。《背德者》则是由作者自己充当主人公米歇尔的朋友来倾听并记录他的努力追寻自由的过程,最后却一无所有。

  相同之处三:两本书都是一部悲剧。写的都是主人公如何从开始的对幸福和爱的渴望,以至于最后歇斯底里的追寻,逃避,最后变得一无是处,一无所有的地步。

  相同之处四:两本书都描写了两个绝望的灵魂。在《人间失格》里的叶藏从小就用谄媚讨好的方式希求在人间寻得一点温暖和爱,然而当爱和温暖真的降临时,他却变得畏畏缩缩,并且一再的逃避,采取一切方式来麻痹自己,放任自流。用文中的一句话说,就是“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由此可见叶藏的可悲之处。

  《背德者》中的米歇尔对于自己拥有的苦心经营的幸福生活视而不见,却一直疯狂而荒谬的去寻找自己所谓的自由,一度放任自己的灵魂,一步步沦陷,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失去了曾经的幸福和最爱的人,而由此获取的自由却毫无价值。他说,“擅长争取自由算不了什么,最难的是擅长运用自由。”所以他最后“有了这种无处可用的自由,日子反而更难过了。”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失去你,赢得世界又如何?”

  相同之处五:两部作品都等同于两位作者的自传。太宰治将自己的一生巧妙的借《人间失格》而勾勒出来,所以读叶藏就是读作者太宰治的一生。太宰治一生同样处于这样的怯懦,恐惧,黑暗的世界里,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一点人间温情和爱的光芒,尽管他直至最后还一直试图寻求着幸福的光临,然而终于事与愿违,所以他选择了自杀来解脱这悲惨而沉重的苦难的一生。

  《背德者》则是安德烈.纪徳借米歇尔的倾诉,把自己一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极度渴望和追寻赋予在内,从而为他在文学思想史上奠定了基础。而这部作品对于人的思想指导意义更是不可忽视的,里边的尤其有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

  “人身上还有别的显著之处。他们却不敢,不敢翻过这一页。效仿原则我称之为畏惧原则。害怕自己被孤立,完全找不着自我。我非常厌恶这种精神上的广场恐惧症:这是最大的懦弱。却不知人向来是独自进行发明创造的!”

  当我以前觉得自己一个人不合群的时候,我现在可以坦然的面对一切了。毕竟能够把孤独甘之如饴,不但是你勇敢的开始,也是你创造力爆发的开始啊。

  《人间失格》读后感(九):碰到棉花都会痛的人——《人间失格》

  “就怕,读着读着,就对号入座了。”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 这是封面上的两句话,一读,触动心灵。 朋友说这本书不要轻易去读,因为这本书有很大的忧郁的意味。 然而我还是执意的把这本书读完。 它正文开头第一句是“我度过了耻辱的一生。”说这句话的人是叶藏,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的这一生到底是怎么样以至于他说是耻辱的一生呢? 这令我这个读者很好奇。 接着读下去,进而了解。 叶藏是一个富人家的孩子,不懂贫穷的滋味,不懂饥饿的滋味,他甚至不懂人类这种生物。他从小不愁吃穿,从小就不懂父母,也不会跟父母深入沟通。他多次提到不明白父母的心思,也不敢跟他们说心里话。 生活的周周让他学会了伪装、欺骗、阿谀奉承。有一次父亲的演讲实质上很不好,父亲的朋友在回来的路上说着父亲的坏话,可是上门拜访父亲时却一脸笑意地说:“今晚的演讲很成功!” 他那时就想:“人们互相欺骗,并且奇怪地谁也没有受伤,仿佛没有觉察到他们在互相欺骗一样。”于是他在这样相似的生活列子下也学会了欺骗,他觉得欺骗似乎让自己更受别人的喜爱,他把装傻逗乐变成与人交往的技法。 我们都知道有时候善良的欺骗是必须的,但是过度的欺骗就是无耻的欺骗,无耻的欺骗是不可原谅的。 欺骗和伪装使他害怕被人识破,他越来越恐惧人类。因为他恐惧人类发现他的伪装,他发现人类的欺骗太多,他不知道去相信哪一句话。 后来一个叫竹一得同学发现了叶藏的欺骗,他开始和竹一熟识。跟竹一认识之后,叶藏去学了画漫画。 竹一说叶藏是一个招女人迷恋的人。确实,这一说法成了事实。 他开始还会躲避女人对他的暧昧,后来由于每天得见面,避不开,又因家里减少了生活费的供给,他跟多个女人开始了纠缠,尽管他口口声声说着这些女人的坏话。 他说他从小就很了解女人,他对女人的评价不是特别好。但是这可怜的人,他生活的见识使他变敏感极了。他在跟 诈骗犯的妻子在一起是感觉到幸福的,但是他在第二天清早得匆忙离开幸福,真的,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多么可怜,有多么无奈。我印象最深也就是这句话。 叶藏在生活中过于放肆自己,身体、心理都已经是一种颓靡状态。 叶藏后来变成了“废人”,他自己觉得这的确像是一个喜剧名词。 对于他来说,已不再有什么幸福与不幸了。所以他连胆小鬼都不是了。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在他一直过着地狱般生活的这个所谓“人”的世界里,这或许是唯一可以视为真理的一句话。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人间失格》读后感(十):“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与朋友谈论到《人间失格》时,她告诉了我一句她不知在哪读到的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听到这句话的当时,我有一点懵,还有一一股沧桑、悲凉的气息扑面而来,久久不能散去......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叶藏是一个单纯的孩子......”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注定会给叶藏带来一定的心理包袱。同时,也会让他变得“似我非我”......

  当父亲笑着询问一个个孩子需要什么礼物时,我想叶藏一定是非常开心的,但这开心带着惶恐,带着忧伤。对于这个谨慎而胆小的孩子来说,亲情是他非常渴望却又恐惧着的东西。以至于时常“扮丑”来取悦他人。“这很无趣,不是吗?真搞不懂这些大人的世界。”

  回答要什么礼物时,叶藏是楞然的,或许不太想过多的吸引家人的目光。

  “还是书吧。”大哥严肃地说道。

  “是吗?”父亲大为扫兴,甚至没写下来,就啪的合上了本子。

  是不是可以被认为是父亲以及兄长对他深深的期待,却因怒其不争?

  那天夜里,一个内心孤寂的小男孩,为了迎合父亲的想法,轻轻的爬起来走向客厅,在父亲的记事本中写下了——“狮子舞”

  “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的活着......”

  缺乏爱,也缺乏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

  为了逃离这个世界,逃离对人类的恐惧,“我”选择了与“同类”交往。在“我”的眼里,她们散发着“圣母玛利亚的圣光”

  与常子一同跳海,一同逃离这个世界。常子深爱着他,而他也带着无尽的孤独与绝望。常子的爱,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救赎。但当唯一的救赎消失,“我”却幸存,便会演变成深层次的自我厌弃。而唯一的朋友——崛木,也是在“一边互相蔑视着对方后与之往来,并互相作践下去”。在这种情生活的常态下,逐渐体会到,人间,失格。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

  读完这本书,一种压抑感随之而来。这是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条条框框下,才致使一个纯真的孩子逐渐失去自我,迷失自我。家庭的阴暗,社会的假象,无一不在向我诉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我”仅能孤单的活在这个世界,卑微而自由......

  我一直在想,怎么才算是“丧失为人的资格”或许是没有思想,没有目标,没有留恋,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行走在这个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