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通行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通行证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0 20: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通行证的读后感10篇

  《孤独通行证》是一本由[德]亚瑟·叔本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一):不停地阅读别人,却从来不会被别人阅读

  孤独于我来说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上一次感受到孤独的时候我已不记得。

  《孤独通行证》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我们在热闹失去的,必将在孤独中重新拥有。只有在孤独的时候,你的头脑清醒,你的脑子才有空间去想一些事情。

  《孤独通行证》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所著。前阵子刚读完我喜欢哲学家尼采的一些书,而尼采受叔本华影响最大。

  本书分为三个通行指南,一是孤独是生命礼物,二是人性的,更人性的,三是孤独必然战胜庸俗。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因为看哲学书是件费脑子的事情,需要对其中的话语翻来覆去思考,我懒,我不想去想这些道理

  打开这本书,我沿着目录挑看自己喜欢的章节,而这本书的编排正合我的口味独立成篇,对哪个感兴趣就可以翻到哪页来看,对自己想不明白,看不懂的事情,翻到此章去找你所需的答案

  根据我自己现在的状态,对本书第284页所讲关于阅读的事情非常有兴趣。标题是《阅读与经验之合力也比不上独立思考》,一语道破了我现在的状况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很多书,有的细细看了一遍,有的囫囵吞枣的看了一下。有时候我就反问自己,我看了这些书,然后写一些文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值得?只为得到一份“免费的午餐”?是否把现阶段目标给搞乱了?一本接着一本看,自己去思考了没有?带着这些迷惑,我认认真真的读了这篇文字。

思想之人的作品与其他庸人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主题鲜明内容明确,以及由此而来的清晰流畅科学的思想者和受教育不多的人对待知识一样,而且是在更大程度上这样做。虽然他需要很多知识,必须大量阅读,但他的头脑却可以足够强大控制、吸收这些知识,能够将其并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使其服务他有机统一、无限的洞察力。

  我现在状态就是读了一堆书,脑子里有无数个线头,东扯一段,西扯一段。都没有有效的联接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会造成看 过的书跟没看过的一样,相信很多人和我会相同感触。我们甚至都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看一本书,目的是什么。我现在就像迷路的人,在阅读的迷宫里把自己搞晕。看到一本书就往脑子里装,装、装、装,把脑袋撑大,像个智障儿。如果自己还没有强大的控制吸收知识的能力,还是少读一些书,而是把一本好书多读几遍的更效果

  我忘记自己在哪里听到一句话,他说,我不怕读一百本书的人,我怕把一本书读一百遍的人。这句话也暗合读书要思考的道理。

  适时候要把脑袋放空一下,适时候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汽车,如果你总是不停的行驶而不停下来保养一下,这辆车会很快的受损,会给司机带来很大危险

  我想说,这本书我没有白读。我想说,我的大脑需要保养了。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二):叔本华的这本哲学书很深奥,但却能让你读上瘾

  这世界上没有让人不感兴趣的精华之作,如果你不感兴趣,只是因为还没找到感兴趣的理由

  日前,由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联手制作的《国家宝藏节目,获得了广泛好评。节目将严肃沉重文物与娱乐节目相结合,连接古今成功激发了无数人的人文情怀文化自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评论这档节目时指出,“文物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有人对文物不感兴趣,有可能是没有找到自身与文物的连接点。”

  哲学作为一种研究基本和普遍问题的严肃学科,其内涵深度与文物比肩。其晦涩、深奥,也如文物一般,让很多人对其望而却步、将其束之高阁。而亚瑟·叔本华的《孤独通行证》一书,则与《国家宝藏》节目有异曲同工之妙。

  该书以时下最普遍的“孤独感”为切入点,打破哲学的严肃面具、打通哲学与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让哲学世界的五彩斑斓与生活相连。

  本书的作者亚瑟·叔本华,是阐述“孤独”这一哲学课题的最佳人选,是沟通哲学与生活的最佳引路者。

  他有着深厚的哲学功底,名噪全欧,誉满天下,影响了数位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不仅如此,他自童年起便与孤独为伴,是最了解“孤独”的人:性格易怒忧郁父亲在叔本华很小的时候便溺水身亡;颇具名气作家母亲虽与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坛名家交好,却始终与叔本华有着很深的隔阂。而叔本华本人不仅遗传了父亲的自闭与忧郁,而且其对哲学的研究,更是沉寂了三十多年才最终得到认可。这一切,都使得他的孤独深入骨髓,使得他对孤独的研究直抵“七寸”。

  如今,“孤独”横行,众人避之如瘟。而与孤独朝夕相处了一辈子的叔本华,却在本书中第一次提出: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它源自人性,它的高贵足以战胜世间一切庸俗。

  不仅如此,对于究竟如何获得这个礼物、如何以正确心态拥抱这个礼物、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礼物,叔本华从哲学角度出发,追本溯源,在书中给出了三条指南。

  指南一: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孤独并非形单影只表象,而是一种高贵、强大的心理状态。

  叔本华在本书开篇即指出:如果你足够孤独,这是你的荣幸,亦是上帝对你勤奋的奖赏。因为孤独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培养才能习得的,孤独是伟大灵魂显著特征。但叔本华亦指出,孤独并不意味着封闭,孤独的最高境界是可以在喧嚣与孤独中自由出入。

  也就是说,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不论你是长袖善舞还是惯于沉默,不论你享受灯红酒绿还是离群索居,只要你安得住内心平静,你就可以习得孤独。

  指南二:人性的,更人性

  孤独的人很可怜?不!那是你自己瞧不起自己!叔本华甚至在本书中公然鼓励“孤独”。

  作为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叔本华认为“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人要想建功立业,需要的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个人要想著书立说,需要的是一个卓越的头脑。而这些都是“自我”的东西,与别人的看法毫无关系

  换句话说,越孤独越成功。

  其实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从来不看电视,中国近代史学者、作家兼大师李敖从不用电脑……他们很孤独,但他们很享受孤独,他们的成功也源自这种孤独。

  指南三:孤独必然战胜庸俗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是叔本华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论断。在他看来,孤独是高贵的,也只有高贵的人才有能力享受“孤独”。

  叔本华在书中以豪猪为例,剖析了这种以刺痛换取温暖的庸俗,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体内不缺乏热量的高贵之人人,才能超脱于群体之外,不必为点滴的温暖而屈膝低头。

  哲学作为一门研究万物演化总规律等基本问题的学科,源于生活又远高于生活,但哲学存在终极意义在于指导生活。

  亚瑟·叔本华的《孤独通行证》一书,从时下人们关心的“孤独”问题出发,联通哲学与生活,让读者带着问题与好奇自发地进行纵深探索顺藤摸瓜地“找到”孤独表象背后深奥的哲学意义。

  这种推己及人、由浅入深的结构方式,注定了它绝非是一本简单的哲学入门书,而是一本可以让你读上瘾、提升你的思想高度的巨著。它很深奥,但它讲的都是你的事儿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三):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善待她

  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大概我们都有过某种时刻,打开私密的日记本,写上“此时,我感到孤独”之类的文字。

1、孤独初长成

  孤独具体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小时候,是无法参与到别的小朋友游戏中;长大了,是无法参与到朋友们讨论话题时。因为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需要努力的在群体中去寻找存在感以及认同感。

  但是,每个人又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此要获得认同感,就需要与这个群体中的人具有相同的认知水平或者类似经历以引起共鸣。然而,这并不容易

  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在《孤独通行证》上说:“所有社会团体都必然要求成员之间互相迁就而后忍让,这是它存在的首要条件。”而一旦我们不愿意做出迁就或者忍让,我们便会被周围人议论为格格不入曾经,我就身陷这种既不愿迁就又害怕遭到周围人议论之中。

  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班里总共四个女生,巧合的是我被分在了另外一个专业宿舍。因此,我总是一个人去上课下课。

  要知道,我之前最怕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办事。并且,我还怕的就是别人向我问候一句“你一个人呀?”

  其实现在想想,我是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很孤单。那一段时间,对我来说异常难熬,我试着去将就她们的时间,密切关注跟随她们的行程,尽管有些活动我并不乐于参与,我也会尽量试着与她们抱团。当她们临时决定行动未带上我时,便会触动我敏感神经,让我黯然伤神好一阵子。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身心俱疲。

2、在孤独中成长

  现在读到《孤独通行证》,“除了自己,一个人不能与任何人——甚至包括他的朋友伴侣——达到最完美和谐。因为,人与人之间个性气质不同总是会带来某些程度的不协调,即使只是轻微的不协调。”

  回想那时候的感觉是多么的诚实幸运的是,后来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慢慢的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承受孤独的能力。当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时,你会想方设法来丰富自己的精神,填满自己的灵魂。你会发现你的需求慢慢的都能通过自身得到解决,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同时也越来越被认可。

  然而,这并不是要求我们生来就需要绝对的孤独来逃离群体。首先是因为人类本身还是属于群居动物;另一方面,一个人思想的成熟,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碰撞。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而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也是一种不健康表现

  作者建议:“可以把部分孤独带到社会交往中,学会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最后总结出来便是:“社会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通过与其保持适当距离取暖,而不是靠的太近导致灼伤自己,然后就逃离到寒冷的孤独中颤抖,大声抱怨那灼热的火苗”。

3、享受孤独,升华内心

  此刻,耳边响起“孤单是一个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的旋律,出自我很喜欢的一个已故歌手阿桑的“叶子”。

  曾经,我热烈期盼狂欢,然而狂欢后的孤独使空虚感更为强烈。远不如,先丰富自己的内心,再约上几个志同道合好友,一起把酒言欢来的豪放。于是,我试着不再强融别人的圈子,转战自己内心的小世界。

  才发现,原来我需要一个人做的事情有很多呀!

  工作之后一点点的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生活中亲手做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菜;在纸上随心所欲的画着各种线条,再拿着彩铅一点一点的给自己的画涂上各种颜色组合;健身来探知自己身体极限;读着一本与自己灵魂接近的好书,等等等等,都足以让我做完这些之余感到一种无比的满足,这种满足,来源于精神,并且是别人拿不去的。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即加深了孤独,又减少了孤独。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一个人在家刷着朋友圈时,看到一群人或举杯开怀、或高歌一曲、或在优美风景下摆着好看的Pose,此时你的内心还能平静如水么?应该已经孤独泛滥了吧。

  但为什么又说可以减少孤独呢?

  因为你有可能正在一个兴趣群里跟着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交流最近作品的心得,分享某道美味做法,这些共鸣也许是你在身边的朋友中无法找到的。此刻,你的内心世界是五彩斑斓的。

4、孤独必然战胜庸俗

  一个人如果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孤独时光,总是试图通过肤浅的社交逃避自己内心的空虚,那么久而久之,你可能就会沦入庸俗之道,人生黯然无光。

  书中也多处强调“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其实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中庸的人,所以面对这么绝对的语句,多少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了解到叔本华的人物生平之后,我理解了他说的这句话。

  现在,众所周知,亚瑟·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但是,这个名誉却是在他人生的后十年才获得的。纵观叔本华的一生,可围绕着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来展述。

  在他26岁到31岁期间完成了该书第一版,却无人问津。此刻他是孤独的,并评价该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便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虽因这本书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资格,最终也因思想无法得到认同而被迫凄凉离开

  53岁时,出版《论意志的自由》《论道德基础》,同样无人问津。

  56岁时,再次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时,第一版已绝版,这版的购买者也寥寥无几

  63岁时,叔本华以格言体编写上书的《附录与补遗》,那个时代终于看到了他,因此瞬间出名,被评论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

  71岁时,《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轰动,在最后的生涯终于得到了声望。

  因肺炎恶化,叔本华享年72岁。

  这便是这个哲学家的一生。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获得成功时,他引用了彼德拉克的一句名言:“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

  作者经历的一生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最终用作品向全世界证明了他的不俗。《孤独通行证》这本书是作者的心历路程的印证,通过其智慧给予读者强大的思想支撑。当你感到无聊时,当你觉得孤独时,当你感到不被理解时,当你看不清自己的位置时,你都可以翻开这本书,也许里面刚好就有治愈你的良方。

  如何利用孤独这张通行证,来战胜庸俗,获得精神的财富,也许就是这本书的价值体现。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四):这本书并不是叔本华写的

  1.无论你是百度或是Google或是在任何地方用任何搜索引擎你都无法在叔本华的名下找到一本他的作品名字叫做《孤独通行证》,是的,他生前并未用任何一种文字写下过一本名为《孤独通行证》的书,无论是中文、英语还是他的母语德语。

  2.这本冠名叔本华作品的书只是中国当代的一个(群)人编著的,无论是从出版社的宣传中或者是在书的里里外外,你都无法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水平如何,他们是以怎样的尺度对叔本华的文章进行选取和断章的,甚至,在这样一本没有声明每篇文章引用的是叔本华的哪本书的哪一页的书里,验证、追问这些文字是不是叔本华本人真的曾经写过的都能成为一种玩法。

  这样一本书,你真的敢买吗?

  3.如果你将这本书当成叔本华能为之负责的哲学作品的话,那想必是要失望的了。万一万一,你将这本书扔出窗外的时候想破口大骂的话,请一定一定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亲爱、可爱的本华大叔可是万万不能背了这个黑锅的。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五):好的孤独

  好的孤独

  《孤独通行证》的英文名是lonely pass,因为最近在参加全球统考,便在祈祷能够顺利地都pass,所以喜欢这本书哈哈,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与暗示呢。粉色的扉页和封面很配,少女心会泛滥,特意拆下书封看了他原来的封面,蓝紫色竟也是如此好看。喜欢它的设计和装帧,但是唯一的小遗憾是没有书签(真是强烈呼吁出版社们能够加上书签呀),强迫症觉得没有书签的书就不完整了。之前还蛮少接触哲学书的,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但是软萌的粉色可能会改变我对哲学的印象吧。

  但是这种观点极强的书就特别容易引起我的不同想法。仅看了第一篇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了。

  通行指南一中的第一篇是“孤独的人并不可耻”,其实这个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再新颖了。而且作者在阐述的过程中,有些句子还是过于绝对,不敢苟同。比如作者认为“若有人能够尽早地适应孤独甚至喜欢独处,那他就犹如得到了一座金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那些过于孤僻的人他们喜欢独处,可是他们是否获得了精神财富呢?对于独处,其实分为2类人:一种是本身性格所致,而另一种是在自己获得极大的满足之后不再需要与人交往来满足自己,所以他们喜欢独处。是的,我强调了“获得极大满足之后”,人与人的交往实质上皆有利益原因,而自己需要那样的交往带来的“好处”,所以自己选择融入——也可能会是一种忍受。只有在自己不需要了,才可能真正心神空净,其实就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然而不敢想象,当每一个人都达到这种状态了的时候,这个社会又会怎么样——人人在享受着孤独,没有交流,没有情感的沟通,不需要语言,这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社会。

  我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但不会被他所牵制。世界上存在一种“好的孤独”(还没来得及看《好的孤独》),在我看来那是一种能够避开浮躁、不阿谀奉承、不虚情假意、不投机取巧这样的状态,人可以安于自己独处的时光,去做自己的事情,但又能轻易地融入社会,在与人相处时能够真诚并坦然。而不是那种消极的归隐,在我看来,不是所有的“隐士”都是高尚的代表。人在实现自我之后,应该再去实现社会价值。在当前的社会现状下——物质资源没有极大丰富,需要更多的是能贡献自己的人。但是这不代表不需要孤独。孤独一直都会存在,一天24小时,你会有自己的孤独时刻,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去静享那样的时间而不是担心和害怕自己被主流所隔离。我们非圣贤,没有那么高的追求,保持自我的健康就已经足够——在社会中能够游刃有余,在自己的世界里能够不卑不亢地保持“慎独”。

  作者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说“与社会保持必要的距离,不至于离得太近”这一最后的建议我是支持的。这总算是“接地气地”给了一个我们普通人比较明智的建议。

  不过还是建议读者可以适当阅读这本书,只切记保持自己的“独立”,不要被洗脑,当作是一场思想的交流,可能还是会比较有意思的吧~(想到了之前看的《思想的盛宴》)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六):不要害怕孤独,它是你最后的自我

  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痛苦等等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孤独,当我们陷入孤独这种情绪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想的是怎么样去改变孤独的状态,而不是像哲学家那样去思索孤独这种情绪。其实也不能怪我们,因为“枪打出头鸟”的思想已经在我们的内心里根深蒂固。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整个的社会,我们大多数人想的是如何将自己融入大众的群体,哪怕自己是对的,也会在别人的目光中妥协,也许有类似与亚瑟.叔本华这样的特例,但终究寥寥无几。

  几乎所有的人都害怕孤独!早在人类遥远的进化史上,这一点就已经刻画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中!在远古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获得生存的机会,任你如何有智慧有能力,在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依靠群体的力量是无法获得生存机会的。但是总当物质文明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后,思想就开始展现自己的力量,于是哲学诞生了,亚瑟.叔本华的思想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来的很多哲学家的学说都深受他的影响。想想他的那句“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成为自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的确,我们好像一支都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小时候父母师长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少年时让我们不能早恋以免影响学习;成年后絮叨着我们早日结婚生子……这些有什么使我们自主决定的么,或许有,但是你能确定你做决定的时候完全尊重了自己内心么?的确,当我们没有人生经验的时候这些师长们的经验在人生路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力量。但是我们成年了以后,已经完全有了自己的阅历,可我们又何尝不是再继续着长辈们口中的幸福?读完这本书,仿佛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们感到孤独、痛苦的时候就是我们潜意识中那股不甘心在升腾。原来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居然就是这个人最幸福,最智慧的时候!

  从小就被教育要和大家一样,至少不要出入太多,于是我们乖乖的上学,压抑自己的个性,只为了成为家人和老师眼中的乖乖仔,有时候有疑惑也不会提出来,久而久之我们似乎都成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人,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么?有共性而没有个性?也许我们该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在叔本华的文字中表示,当一个人顾得的时候,就是他对于外界所需求的元素最少的时候,我想了很久,还真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我们缺少什么,我们都可以通过交流去解决,而我们不需要交流来解决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确是最幸福的。这也是叔本华想要告诉我们的关于孤独的最好解释。只有在你孤独的时候,你才会和内心的自己独处;你才能探索到自己的本心。所以不要害怕孤独,它是我们最后的自我。

  有人说叔本华的学说就是唯心主义,不否认这一观点。但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又在哪里?只不过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罢了。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孤独也不例外,也许在叔本华眼中最幸福的孤独也许是另一部分人最可怕的东西,但是无论喜欢还是畏惧都无所谓,做好你自己想做的事情,认真的找一个不会受到别人干扰的地方,想一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如同你在读的这本《孤独通行证》一样,你可以说它是一本经典之作,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平庸之书。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七):孤独中追求自己~

  看到书名《孤独通行证》我的脑海里浮现的一个人的孤独背影,终将逝去的青春年华,连尾巴都快看不见的感觉,孤独是什么呢?

  两个人一起就不会有孤独感么?

  会有痛苦么?

  孤独和自由又是怎样的联系?

  关乎我们的生存问题?

  ……

  决定看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这位名声大噪的作者叔本华,一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喜欢大师的作品,与之共勉。

  这是一本通行证指南,分三节。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每个人活在当下的时候会被不幸的或者痛苦的人或者事物所折磨,精神上备受煎熬,过不去的坎儿,需要承受能力强的支撑下去,不能垮塌,这就是人生在世所不能逃避的现实

  看到别人比我们自己更加不幸的时候,心里才会稍微安慰一些,更多时候比较看问题,现在对方的立场,发现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是痛苦相对减少了。

  人性的,更人性的。

  性格,就是每个人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那么,人的生命连同自己的智力,都具有一种清晰明确的特征。

  叔本华所理解的人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是有着非常善良仁爱的一面,也有着极端卑劣邪恶的一面,说得很有道理。

  当我们面对自己或者别人的时候,总会碰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为利益关系折腰的人,变得贪婪,极其渴望地自找烦恼,甚至愤怒,恐惧,疑虑,甚至嫉妒悲伤,最后变得孤独……

  精神的孤独延续到最后,就是肉体的毁灭。

  一个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的人,即使出现厌世自愿放弃生命的人,一定有他的理由,比如肉体的痛苦超过了精神的痛苦,或者精神恐惧超越了死亡的恐惧,那么孤独的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孤独必然战胜庸俗

  我理解的庸俗和庸人是一致对外的,看不到自身的问题。

  就像叔本华的这本书一样,看到的孤独是有解的,自我升华排除万难都可以行得通,如果你还在孤独中徘徊,请你看看这本通行证,帮你摆脱孤独,学会品味人生!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八):孤独——与自己的独处时刻

  临近年末,将《孤独通行证》作为2017年最后一本书。这本书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著,其实之前对他并不了解,于是百度了他的简介:

  “在哲学家当中,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叔本华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与众不同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家中大多数都是乐观主义者,而叔本华却是个悲观主义者。与康德、黑格尔相比,他不属于“学院派人士”,但又不完全在“学院派传统”之外。”

  书的扉页写道:这是一本简单的哲学书。但当翻开它,真正读起来才发现,有许多地方还是难以理解。所以读完,只能选自己理解了的、思想上赞同的观点来写。

  全书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孤独是生命的通行证》让你深入认识孤独,坦然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孤独时刻;第二章《人性的,更人性的》讲述了赤裸裸的人性弱点,带你更全面读懂人性;第三章《孤独必然战胜庸俗》教你度过孤独的方法,助你学会与一切美好的事物为伍。

  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时刻,很多人都无法承受孤独。于是便在孤独中寻求外界刺激,以此来麻木自己,让自己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没有时间清醒。比如通过酒精的力量麻痹思想,通过追剧让虚幻暂时填充思想,这样仿佛活在了另外的世界,让自己不自觉地被这些东西拽着。但是一旦这种麻醉失效,便无所事事,内心充满恐惧。正如作者所说“陷入一种悲惨的萎靡浑噩中”,在浑噩中中挣扎、逃离,但却无济于事。无法自救,所以转而希望从外部汲取帮助。渴望陪伴正是出于害怕一个人的孤独、凄凉,正是缺乏忍受孤独的能力,所以开始无效、牵强的社交,狂欢也成了一群人的孤单。年轻时,当然不能完全与社会割裂,要学会在社交中把部分孤独带入,即与人相处时保持适当距离。这样不会因为孤独而寒冷,也不会因为离得太近被灼伤。

  人生是一段旅程,童年时代我们看世界是澄澈的、清晰的、真切的、专注的,没有任何的干扰;青年时代我们渴望美好、追求美好,因而忽略了世界万物本身的不美好;到了后半生老年时代,激情、欲望减少,更多的是宁静与平和。在前半生中我们害怕孤独,在后半生中我们泰然自若,开始享受孤独。正所谓“青春是骚动不安的时期,暮年是恬静安详的季节”,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的精神状态与实际年龄相符,既无需过早地少年老成,也不要在年老时仍然愤愤不平,这样才能活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健康是快乐的源泉,是幸福的前提。没有健康,一切为0,人们有时候最大的愚蠢是为了功名、财富而放弃健康。健康又分为两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有恙我们往往很容易感受到,而心理不健康却总是迟迟未觉。痛苦、无聊是心理有恙的表现,要治疗这种“疾病”最好的方法便是——精神财富。精神越丰富,留给无聊的空间便越小。愚人往往在重压下呻吟,而智者则会通过丰富的思想脱离乏味的处境。这种精神财富的获取只能依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别人。

  孤独,其实是与自己为伴,与自己相处。我们不仅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而且要学会接纳它。在孤独中,丰富自己的内在思想,以此来充盈自己,度过孤独。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九):在危机面前,我们如何应对?

  前两天,中兴42岁员工跳楼自杀的消息让我们悲怆愤慨,为什么我们这么悲怆呢?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十分感同身受吧,因为当下这个人在自杀前面临的焦虑、危机、绝望,我们的人生中也经常会遇到。虽说我们没到42岁,别说我们不存在这样的中年危机。翻开微信,到处都是80后如何摆脱油腻男,第一批90后已经秃头了,各类报导层出不穷,……让焦虑的人们焦虑得无以复加。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哲学是一剂良药,叔本华的《孤独通行证》就是其中最好的药物之一。亚瑟•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非理性主义哲学开创者。在看《孤独通行证》之前,我略微知道他的生平,知道他出生于一个富裕但畸形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但因疯狂而投水自杀,留给他的只有丰富的遗产让他终身过着富裕生活,而他的母亲和他关系不好直至破裂。我想,这样一个人,他对孤独的看法应该很消极吧,家庭给不了他温暖和关爱,命运却又给他大量闲暇让他不至于因生计奔波而无暇思考。我也知道,深受他影响的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尼采,因疯狂而自杀。我害怕消极,所以我从未翻开他的书

  但是当我阅读全书,我发现这是一本很积极的书。

  “积极”是《孤独通行证》全篇体现出的人生态度。关于幸福,他告诉我们幸福不在于世俗奢华,而在于我们自身,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思想,一切都依靠自己,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如果我们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减少自己的欲求,这才是最大的自由和幸福;关于痛苦,他告诉我们痛苦和不幸对人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于抑制骄傲之心,避免肆无忌惮,并且避免无聊,假如所有愿望都能即时满足的话,人生会无聊至死。所以,当我们认识到痛苦和不幸的积极意义的话,就可以调节对生活的期望,将生活的不快看做正常,人生的痛苦就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关于人生,他认为人生虚无,但这种虚无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虚无,而是从时间的概念出发,昔日存在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今日存在的东西他日必将化为乌有,所以人生的最高智慧在于享受当下。在生命的旅程中,每一时刻都有它的独特之处,生活在当下。即便是人生无多的老年人,正是人生中最适合哲学沉思的时候。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引我们的人生,我们何愁找不到人生的幸福。《孤独通行证》和当下其他畅销书不一样,其他畅销书如果比作热闹都市里的各种霓虹,绚烂无比,却只是锦上添花,而《孤独通行证》就像是商场背后一条孤僻的毫无人烟的小路上唯一的路灯,虽然昏弱,却能指明回家的路途。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这样独自走在偏僻小道上的时段,在这些时刻,如有它作为指引,会减少你的很多孤独、危险、茫然。

  除此之外,叔本华还用1/3的篇幅批判了当下某些人热衷的“旅行”、“阅读”等行为。他认为,虽然阅读让我们学习他人的思想和思维,对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有所帮助,但长久阅读,对我们的思考能力却毫无进益,用中国古语来说,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劝诫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思考,要阅读经典,因为好书读得再多也不多,而坏书读得再少也不少,在我们有限的人生中,应该尽可能的读好书,也就是那些经过岁月沉淀的经典。

  有的人认为,哲学那么枯燥难懂,所以一听说这本《孤独通行证》是哲学家的著作就望难却步。但你完全不要有这样的担心,全书的语言自然、流畅、平实,毕竟叔本华自己在文中就这样认为:越是伟大的作家,越能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把他最为深刻的思想表达出来。他的逻辑也十分清晰明确,不会为了故作高深像某些哲学家采用“非B是非A的条件”这样的说法,他在书里批判了这样的哲学家,所采用的都是A产生B的直白说法,可以说是十分简单。

  原韩国女总统朴槿惠在狱中时说哲学拯救了她,如果你觉得迷茫、焦虑、绝望,不妨看看这本《孤独通行证》。当下我们的焦虑让我们只愿看各种干货,但我们也需要这样一本“闲书”,毕竟,各种用过强心剂药品的人,更需要的是治疗后漫长的养生。

  《孤独通行证》读后感(十):每个人终将面对孤独,愿您在这静寂中开出绚烂的花朵

  《孤独通行证》是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哲思采珠。大家熟知的哲学家尼采深受他的哲学理论的影响。虽然这是几乎两个世纪以前的人的思想,但其中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解读,如果能细细品味理解,那么,对现代生活在信息爆炸下浮躁甚至狂躁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良方。

  开篇,点题。“简而言之,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在独处的时候,可怜的人会感受到自己全部苦难的重担,有智慧的人则喜欢这种孤独的崇高和伟大。”人从生下来作为一个幼小的个体,需要在父母家人的呵护,在成长过程中会遇见志同道合的玩伴、相见恨晚的爱人,接着步入社会职业相关的交际、后来生育后代再陪伴他们成长。似乎孤独的时刻并不多,直至耄耋之年余下自己孤身一人的时刻。但人们为什么在这长长的生命过程中,时不时地感到孤独?不同智慧等级的人面对这种孤独又作何感受?书中给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假若一个人自身拥有足够的精神内涵,能够免除与这些人交往的必要性,这无疑是一大幸事。”“若有人能够尽早地适应孤独甚至喜欢独处,那他就犹如得到一座金矿。”看吧,其实为了让大家能理解,作者也不能免俗地用“金矿”来比喻这种快乐呀!

  但,孤独并不是一个逃避的理由。叔本华说,“如果你因为发现人类社会是如此不尽如人意,而感到自己更加适合遁入孤独,那么你就是一个不能长期忍受孤独沉闷压抑的人,尤其在你年轻的时候。” 他更提倡一种”有节制的、具有保护性的与人交往的方式“,译者细心地附上一个小贴示,可以去找找”莫拉丹值得一读的剧本《咖啡厅,或新喜剧》中,第一幕的第二场和第三场中,D.佩德罗“的戏份。

  书中还看到一处让我觉得”心有戚戚焉“的话,”动物在某一方面比我们更具有真正的智慧——我指的就是, 它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安稳宁静地享受现在的时刻。似乎只有动物才享有的这种心灵的 安宁常让我们感到羞愧,因为我们的忧心和思虑常让我们骚动不安并心生不满。“”动物的快乐是没有预期的,因此也不会被扣除,当它降临时说完整无损的。同样,不幸也只是以其固有的重量压迫动物,而人对将要发生的不幸的恐惧,却使这种压力严重到十倍以上。”以前我跟朋友谈起生物的等级,觉得其实猫狗的进化等级某些方面要高于人类,就是指的对待幸福和不幸的态度。对待自己子女上, 动物在子女不能自理的时候照顾它们, 然而一旦它们独立以后立刻驱逐让子女离开自己身边。相比现在那些养育着中年啃老族的老人们,动物这点上是不是更进化呢。

  书中后面多次提到,人类追寻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自我,在自身中寻找或获得幸福。而大量的阅读与独立的思考,是建立自我的好途径。

  人生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希望人们在履行世俗赋予的使命同时,尽量给自己留一些时间和空间,与自己安静地对话,找到心灵真正的栖息之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