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成问题的问题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成问题的问题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0 20: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成问题的问题经典读后感10篇

  《不成问题问题》是一本由梅峰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一):如何改编一部电影

  重庆郊区一个依山傍水世外桃源般的“树华农场”,设备可观,水源很近,交通方便工人配备充足,可在经营到第三年的时候,却还是赔钱。那是什么问题呢?“原因简单,他们错用了人,场长,虽然是场长,是不能、不可、不会、不屑于到农场来监督指导一切的。”这个场长在经营赔钱,收留了流氓艺术家,股东换了新场长的情况下,又神奇的重新做回了场长!著名现代小说家老舍短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由梅峰编著,作者梅峰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研究外国电影史。梅峰编剧导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 》荣获台湾金马电影节最佳改编剧本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编剧奖。本部电影的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等所有主创几乎都是北京电影学院一线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学者身份注定这是一部带有强烈书卷气的艺术电影。

  该书是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 》工作版定稿剧本,根据老舍发表于1943年的同名小说改编。书中还收录了电影主创人员创作阐述,导演的重磅专访以及精选的幕后图稿,分镜头表等。可以说全方位的介绍了从小说到电影的制作历程

  书中图片

  电影分为三幕,分别介绍了三个人物。

  第一幕,丁务源,树华农场场长。他帮助股东儿子办寿宴,给股东小姐礼物,打牌给股东太太点炮,同时也和工人打成一片,是个大家都喜欢角色。只是这个处处圆滑的场长并不经营农场,让家禽、果园、菜园自由生长,工人自由工作。由于工人工资不高,他甚至纵容工人将农场的鸡蛋去卖,将白菜的外皮拿出去卖猪菜,造成农场更加赔钱。

  第二幕,秦妙斋,流氓艺术家。这个突然闯入的“艺术家”喜欢这个山清水秀地方,爱上了农场,但是他却在此白吃白住白拿,说会各种艺术,大家都没看过任何作品。“丁主任爱钱,秦妙斋爱名,内心上二人有极相近的地方,就是不惜用最卑鄙手段取得所爱的东西。”丁主任收留了他,他们成了好朋友。在三太太的撮合下,秦妙斋和佟小姐谈了一场恋爱,而宪兵队却来抓人,抓走了秦妙斋的朋友场面闹大了,股东们非常不满,场长职位岌岌可危

  第三幕 ,尤大兴,留学海归,新场长。新场长是专业的园艺师,实干家。来到农场就迫不及待的改革:辞退工人一批;贴上工作时间表,按时工作,不能随心所欲自由上下班;指导修剪枝叶科学种植养殖;严抓偷盗农作物行为……丁务源离开了,这里没他什么事了。几天下来,农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这个实干家给农场带来了希望。然而,由于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被秦妙斋的大字报淹没,工人罢工,几乎狼狈的离开农场。而丁主任又重新以副场长的名义回到了农场。

  电影表现了“决定一个人生状况的,是人情关系,而不是才能业务学识;一个人只有处事圆滑并拥有强大社会人脉关系,才可以在社会上寻求一席之地,否则,一切努力都只会是徒劳。”一切问题不要伤及面子,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打通了人际关系,就没有问题了。人际关系是主要问题,其他的,全部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有强大的讽刺意味

  小说是如何改编成电影的呢?

  把小说变成电影并不容易,编剧黄石说“毕竟文学可以用抽象笔墨漫画式的讲述一个故事,而电影需要真实逻辑支撑每个具体人物情节”。小说是作者通过文字描述故事表达情感,而电影则需要多方面部门的配合,需要演员的把整个人物形象和情节表演出来,同时还要有摄影的拍摄、美术的整体形象设计声音的配合,之后剪辑等等,是非复杂过程

  梅峰编导介绍了电影整体的表现风格:整体美学,在写实和写意之间找到平衡,要在古典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摄影上,室内,封闭感;美术上,朴素,努力营造现实的真实;声音上,要以同期声强化喜剧空间内部的吸引力,选取自然环境声,渲染气氛。减少音乐使用带来的主观诱导;整体视角观察式的,不要强化主观介入;从最终的完成性考量,即使电影对原作有所取舍,但始终还是要跟随、还原老舍先生作品的精神基调。

  改编中新增了两个女性角色,三太太和佟小姐两个人物,使剧情更加完整。最终影片确认由黑白色调拍摄,更贴近40年代实际情况,当时留下来的摄影和画面都是黑白的;在摄影设计上,摄影退后一步,越重要的事,摄像机就越后退,越是拍摄全景。用大量的远镜头,全镜头来表达,和小说中的第三人称的叙述保持一致;在拍摄中一部摄像机,采用了库克32毫米镜头,没用太多变焦,都是为了稳定的还原40年代的真实情况。

  本书的附录中还介绍了电影144分钟的分镜头表,标记了景别,内容,和时长,还有部分的拍摄计划表。对于电影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集中了影片相关的艺术资料,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了方便。也给大众上了生动的一课,全方位的见证了这部电影的诞生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二):“扑面而来的真实感”背后的故事

  十一月初有幸在南艺电影馆看了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点映。放映厅不算小,来的人很多,挤满整个屋子。因为不是阶梯座位,坐在后排,电影有些被阻挡。尽管如此,这部黑白色带有民国风慢节奏的电影吸引了我,感到耳目一新! 影片结束后,导演梅峰老师和影片中秦妙斋的扮演者张超来到现场,讲述影片创作理念回答观众问题。我因为有事,没听完答疑,匆匆离去。 时隔二十天机缘巧合,读到梅峰老师编著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弥补了心中的遗憾!这本书集合了导演、编剧,摄影、美术、造型、录音等影片主创人员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过程,以及原著小说和改编剧本的完整版,又收录三家媒体对导演梅峰的访谈,清晰完整再现了一部小说,如何从文学艺术过渡影像艺术的全过程,为读者研究电影,了解电影,提供了许多详实的资料。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先生在1943年写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抗战时期的重庆有个树华农场,物产丰富天时地利,却在管理人丁务源的带领下年年亏损。小说围绕农场亏损的现状,讽刺主任丁务源不经营生产,只经营人脉,新任主任尤大兴重视生产管理,却最终被迫离职的事实。 丁务源和尤大兴不同境遇对比,隐喻了在中国,“决定一个人生存状况的,是人情关系,而不是才能、业务,或学识;一个人只有处事圆滑并拥有强大的社会人脉关系,才可以在社会上寻求一席之地,否则,一切努力都只会是徒劳。” 梅峰导演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从事外国电影史论的教学,也从事编剧方面的教学工作。 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导师钟大丰评价梅峰:“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够把学者和艺术家两种身份较完美结合一身的电影人。” 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完美诠释了钟大丰教授的评价。 梅峰导演给影片定位诗意文人艺术电影,所以他主动限制自己使用今天的电影技术。他说:“镜头特漂亮、正反打弄得特准,控制观众的视点,通过音乐时时刻刻暗示观众,调动他们的情绪。今天的技术都能做到。我们放弃这套东西,大家就看看到底这个故事本身有没有趣味吧。” 1、一个褪去色彩的影片 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画面素雅清淡。整部影片用黑白灰来呈现,虽是黑白片,但不是对比度强烈的黑与白,是如中国山水画那种写意的色调颜色清淡,黑色饱和度低,灰色较多,画面上像浮着一层雾气,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情思在其中流动!老舍先生的小说发生时代背景是民国,一个距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时代,如何把握这个时代的真实感和距离感,导演和主创人员参考大量民国时期的资料,确定用黑白作为民国的色彩,因为采用“黑色电影”的艺术方法,可以写意的表达出影片中虚化的民国,同时中国传统的东方美学也在这一黑一白之间表现出来。

  2、一个褪去声效的影片 这部电影的节奏缓慢,人物行事慢,说话慢,没有强烈剧情冲突,没有惊心动魄的声音特效。这和当下影院里流行商业片形成鲜明对比。静,不闹腾!是这部艺术影片最显著特色! 录音指导郑嘉庆在回顾创作思路时说他第一次和导演梅峰老师沟通剧本,希望影片的声音风格是什么样的?梅老师回答非常简单、直接:“我希望这部影片的声音很干净,不要过多的修饰,最好能有一些符号性的表达。” 导演梅峰之所以定这样基调,因为他读懂了老舍!老舍一直在用局外人的身份写他笔下的丁务源和尤大兴,他要做的就是讲故事,用白描的手法去呈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其个中是非曲直作家并不表态。所以梅峰在评价老舍作品时,说了:“这部电影的基调,就是在哀其不幸感叹里,有悲伤同情”。 影片从头至尾都是采用自然环境的声音,渲染气氛,尽量减少音乐的使用带来的主观诱导。 3、一个褪去核心角色的影片 原小说以农场主任丁务源、全能艺术家秦妙斋、新任农场主任尤大兴,三个男性角色为中心展开叙事,用物产丰饶的农场经营状况为主线将三个人串联在一起。改编的剧本在结构上和原小说一脉相承,在人物塑造上,细化了原小说中面貌不清的股东,增加了许老板、佟老板、三姨太和佟逸芳等角色。 电影是一场三幕剧,每个角色都在自己的舞台主角,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情呈现自己独特的精神特质。创作者想表达,这就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呈现,没有黑白、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宿命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辛苦! 2017年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揭晓“天坛奖”,《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为获奖的唯一一部中国影片。饰演丁务源的范伟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编剧梅峰、黄石获得最佳编剧奖。范伟还凭此片获得第53届台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这些奖项论证了真正有艺术生命的影片,尽管褪去一切光华,依然可用它素朴的本质去博取观众的认可! 影片的摄影指导朱津京在书中说,拍摄时“始终秉持着扑面而来的真实感”。没错,尽管南艺电影馆的观影环境不是最佳状态,但是范伟饰演的“丁务源”,已经在那个雾气浓浓的清晨,带着草木清香鸡鸭的鸣叫,从银幕中走来,走进我的内心!

电影海报电影主创人员访谈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三):危险的自由

  从得知范伟凭《不成问题的问题》拿到金马奖影帝的一刻就立即决定要去影院看这部电影,及至终于有了院线排片——几乎都是非黄金时段,排片也称得上稀稀拉拉,才在一年多以后一个不太冷的冬日中午看到了。故事太意味深长,影片的美学风格又是如此独树一帜,看完几乎忘记观影的初衷欣赏范伟的演技,而是为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中国、故事里的历史未来感到一阵切肤的疼痛

  老舍先生的书看过了不少,怎么就错过了这一个?剧本是最近声名鹊起的梅峰操刀,做了哪些个性化的改编?视听语言如此深沉凝练,背后的考虑是什么?这些问题缠着人无计可消。直到发现出版社推出了这么一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实在雪中送炭

  没有按照编辑顺序阅读,而是跳过剧本先看了小说原作。因为喜欢一部电影而去看小说的原作,总是一个一边会心一笑,一边生出新的讶异的过程。小说写到树华农场的一物一景,脑海中总是电影里的一个个空镜头。通观全篇,给人强烈的隔岸观火之感,仿佛站在农场的最高处,看着下面的一片平静中的暗流涌动。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滑稽,让人齿冷,并没有太多值得同情——梅峰导演说老舍先生笔下还是有悲悯,我倒觉得并非如此,老舍先生笔下只有冷,又冷又锋利,让人心惊。我猜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老舍先生的东西,影视改编权几乎都被抢光了,却留下这么一篇遗珠。因为它一团和气,却危机四伏,它花团锦簇,却腐败溃烂。改编得太露,会显得太愤世;改编上藏得多了,又会显得浅薄——在今天的媒介环境里,越精彩的故事,改编起来就越危险。

  而身兼编剧和导演于一身的梅峰则说过,拍摄电影是一种危险的自由。所以有了这个剧本,有了这部电影。

  看剧本又是一重欢喜。整个故事里加了几个活色生香的人物,这里那里加上了满是生活情趣的小物什,台词有的完全原文,有的是编剧的手笔,竟然也能天衣无缝。我感到几个原作中在后台甚或是根本存在的人物,剧本里增加得极好,既让故事不那么纯然地寓言化漫画化,变得丰满圆熟,又和原来的故事贴合得恰到好处,毫不夹生,尤其是三太太的角色,举重若轻,竟像是给很多故事描出了更加清晰的线条,暧昧的依然暧昧,但想要凸显的东西也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寿生自然也是好,像给圆滑得略显油腻的丁主任加了那么一撮盐,他的亲信、他的跟班、让他多少放下点伪装的人,又勾连着许宅里的人和事,实在恰当。佟小姐,佟老爷,李会计莫不如是。正是剧本里这些丰富出来的枝蔓,包裹了看小说时候感到的凉薄,有了梅峰说为的“悲伤和同情”。

  而更有趣的是,剧本和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又有许多细微的不同,那些不同,很有意味。印象最深的是,许宅里的麻将局,丁主任从农场带了花来,什么花——小说里没有这一场戏,但关于树华农场的花,老舍先生还是颇舍得着墨的,尤其是从侧面写丁务源的经营之道时写到,股东们“谁的瓶里没有插过农场的大枝的桂花、腊梅、红白梅花,和大多的起楼子的芍药、牡丹与茶花?”可知农场盛产鲜花,丁主任又常常地向重庆城里送的。剧本里进许宅,见的人主要是女性,丁主任自然要带着鲜花来,带的是“一束水灵灵的蔷薇花”。电影里,丁务源带来的,却是一束芦苇——我以为是的,但根据摄影指导朱津京的创作谈,是一束《诗经》里走出来的白茅。印象颇深的是,电影中,丁务源风雅地说,“插在瓶子里,也是颇有野趣的。”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一捧白茅,让丁务源清高了一些,让整个电影的格调古雅了起来,也让观影的感受宁静深沉了下来。

  这种一读之下,忽然可以把所有的东西串联起来的感觉,十分酣畅。

  夸张一点地说,《不成问题的问题》作为一部电影,视听语言的美学风格似乎已经超越于故事之上了——这大概是因为,当代华语电影,仍旧执着于影像独特的美学风格的作品,实在少得不成比例,或者纯然堕入了诗化电影的自我封闭之中了。这本书收入了摄影、录音、美指、造型的几乎所有重要的电影工作部门的创作谈,也为喜爱这部电影的观众打开了不少新鲜的大门。从确定风格,搜集创作的来源,一点一点地时间到最终的完成,有技术化的描述,也有灵光迸发的、充满神秘的瞬间。民国“风物志”、战时的“室外桃源”、单机拍摄,少用正反打,选择黑白影像——这些选择意味着,尽管功课做得足够扎实,却仍要警惕落入窠臼和俗套,于危险处寻自由,由自由处造惊喜。可以说,这几位主创的创作谈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读完似乎打通了五感,对声色充满了接受和领会的新可能。而这一群电影学院青年教师组成的创作团队,也让人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在绝望中感到了很多希望。

  书中收录了三篇梅峰导演的访谈。其中自然会有一些重复,不过几位采访者还是功力颇深,还是让导演说出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最打动我的是他讲到了自己年轻时当公务员,到海拉尔去基层锻炼的经历——与天高地远的自然为伍,由空间的错位感,感受到了人生和命运的错位感——年轻的时候,一切的经历,都可以是滋养,读到这里,觉得很感动。

  访谈中被问及近期的创作计划,梅峰答下一部作品想做当代的东西,“大概会选择年轻人成长的、非常当下体验的东西。今天年轻人他们到底为什么而忧虑,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今天的年轻人平衡自己精神世界的方法是什么。”联想到梅峰的青年时代,联想到这本书里和他一起担当《不成问题的问题》编剧的年轻的黄石,甚至联想到了丁务源、尤大兴曾有过的青年时代,于是对这个创作计划的成果充满了期待。这又是一个危险的题材吧,但相信梅峰导演和提出了“新学院派”理念的那些电影工作者们,会用电影的自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当代青年人的精神图景。

  看完电影的那天,从黑白色的树华农场出来,是彩色的2017年末的北京,今年冬天的空气干净得很,但色彩多少还是惨淡。不成问题的问题,都被掩藏了,不懂事儿的内行,终究不知前程何处。我当时就在想,如果可能的话,再进影院看一遍吧,为这样一部好电影贡献一点票房也好,然而终究没抽出时间再去。不过现在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人,不失为另一种表达谢意的好方式。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四):领略金马奖剧本的改编之道

  小说变成电影并非易事,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学叙述简练成剧本叙述。在视觉上,观众需要看见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让范伟在第53届金马影展上斩获影帝殊荣,导演梅峰以及编剧黄石也获最佳改编剧本奖。这部电影除了有文学作品、优秀演员、专业团队的支撑,精彩的剧本改编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这部书集合了影片完整的剧本、原著小说、各主创人员的创作思路阐述、导演的深度访谈以及精选的幕后图稿、分镜头表、拍摄计划表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对影片比较完整、深入的梳理与整合,让人能够尽情领略金马剧本的改编之道。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发表于1943年,后来被收录在《贫血集》中。因为那段创作时期,老舍先生身体欠佳,作品产量不高,他自谦"其人贫血,其作品亦难健旺也"。

  小说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在大后方重庆树华农场里发生的故事。农场主任丁务源不善经营,却能一直被任职下去。因为他谙熟世故,处事圆滑,"没问题"是他的口头禅,对上送礼打点溜须拍马,对下放纵工人们偷鸡摸狗打牌旷工。在他的带领下,农场日渐亏损。后来场长和股东们不堪忍受农场现状,任命留洋博士尤大兴做新主任。新主任为人耿直,有学识,有才能,懂经营,在农场即将迎来盈利的新面貌时,却被挤兑走。丁务源继续风风光光做农场主任。农场又陷入了之前的怪圈:果子结得越多越赔钱。

  这篇作品几乎是中国人情社会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幽默讽刺的笔触,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这个社会,任你才华横溢、脚踏实地,不懂人情世故根本行不通。

  老舍是现代作家中被影视改编的大户,短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多年来却无人问津,影视改编权一直没卖出去。

  老舍的这部小说仅有两万多字,没有呈现太多复杂的社会景观,农场场长和所有的股东都没有姓名,想要改编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角度和艺术表达方式。

  小说变成电影并非易事,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学叙述简练成剧本叙述。在视觉上,观众需要看见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为了更加凸显丁务源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剧本在改编时加入了不同的人物衬托,比如股东许如海、三姨太太沈月媚、场主老板佟进贤以及其女儿佟逸芳等形象,他们是农场的高层,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农场内部的权利格局变化,只有丁务源在与不同的人物展开交际周旋时,才能让其展现不同的面孔,从而更加丰富立体人物形象。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视觉疲劳,让电影多一些空间上的转换,小说里一笔带过没有具体写的场景,都被"物质现实"还原出来,剧本创造了一个小说里没有的深宅大院,那是有钱人生活的地方,也是丁务源打点老爷们的地方。

  剧本在沿袭小说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保留了老舍幽默的语言风格,增添了更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角色,将亘古不变的中国式人情世故诠释得淋漓尽致。同时影片所呈现的黑白影像以及缓慢的叙事节奏让20世纪40年代的民国风貌更具代入感。

  在各种烂片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今的电影动不动就爱炫技,各种堆砌的高科技特效、宏大的场面、漂亮的镜头、华丽的配乐以及后期蹭热点无底线的话题宣传等数不胜数,似乎不这么做,就对不起"大片"二字。梅峰导演放弃了这些,就想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在摄影上没有太多的视觉刺激,注重语言、剧作以及节奏感,力求用最朴实的方法表现画面;在声音制作上,也没有太多修饰,干净直接却又有符号性的代表,加入了符合人物形象的猫头鹰、鸭子、钟表、风铃等声音元素;在美术方面,营造特定的空间感,各种藤制、竹制、木制为主的道具,突出地域特征和年代属性,极具"风物感"与真实性。

  这部影片的导演、编剧、摄影、美术、录音、造型等所有主创人员都是北京电影学院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也正是因为各主创人员对电影的精心创作打磨,以及所秉持的严谨艺术精神和学术态度,才成就了这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佳作。

  《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这部书不但可以让人揣摩文学经典的改编经过,同时也能了解电影的美学选择与创作思路,全方位见证《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电影的诞生过程。

  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太多丁务源这种左右逢源的空谈家,没什么大恶却一无是处,也有尤大兴一样不通人情的实干家,空有满腔热情却处处碰壁。我们对电影中的丁务源恨不起来,对尤大兴也没有太多同情,或许是因为我们对各种生存面孔早已司空见惯。

  令人意味深长的是剧本的改编并没有像小说一样通篇讽刺。据丁务源自己讲述,他在丢掉工作以后去重庆喝酒,回来渡船时掉进了江里,漂了一夜,一直没有醒来,被冲到了江水下游才得救。丢了工作又险些丧命的他,胡子拉碴、衣衫不整地回到农场,本想着要来同工人们告别,却意外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副主任的消息。或许在此之前的他,面对生存的压力,内心也是无可奈何的。

  丁务源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在遇到人生转折即将丢饭碗的大事时,也能够做到不慌不忙,淡然处之周旋。平时的他一贯坚信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但在真正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所有的人情世故都不值得一提,他终究也会被命运捉弄。一如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在各种房贷、车贷以及孩子教育的重压之下,八面玲珑又如何,处事圆滑又怎样?随便拎出哪一个社会问题不是事关自己生活的大问题?哪里有什么不成问题的问题,终究,生活里依然夹杂着心酸与无奈。

  这个黑色寓言般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民国时期,却依然能够影射出当下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忍不住深思感叹。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五):一部“中国味道”电影的幕后全解析

  截止到2017年11月底,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实现预期目标提早突破500亿元,预计2017全年票房能达到550亿元,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令全球瞩目。在热闹的电影市场上映的数百部电影里,绝大多数国产电影是学习、借鉴、模仿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产品,以快速的镜头剪辑、频繁的人物对白、喧嚣的背景音乐、刺激的电影画面来攫取观众的视听感知。如今的中国电影站在资本与艺术的十字路口徘徊, 中国电影应该是怎样的电影,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电影海报

  由梅峰导演、范伟主演,梅峰、黄石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在斩获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第53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后,于2017年11月21日在大陆公映,这部电影让观众获得一种新的体验,让人们看到了一幅中国式人情关系的画卷,黑白影像、极简镜头等等都让这部电影极具“中国味道”,优质的内容与适宜的形式和恰当的表达相得益彰,梅峰的这部电影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电影的前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通过阅读梅峰编著,后浪出版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这本书,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这部“中国味道”电影诞生的幕后全过程。本书收录了梅峰、黄石创作的完整剧本,且同步收录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权威版本为底本的老舍原著小说,读者通过品读剧本与小说两种形态的文本,感受文字与影像之间的差异,领略文学经典的改编之道;本书还收录了导演、编剧、摄影、声音、美术、造型等主创人员的幕后创作谈,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更好地让读者观众明白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四篇有关导演个人经历与创作表达、文学传统与现实观照、“新文人电影”美学风格等主题内容的导演专访,为更细致深入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和美学选择提供了途径。

从小说到剧本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先生发表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小说中树华农场是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微观缩影,丁务源、秦妙斋、尤大兴等人成为构成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小说用简洁、抽象的笔墨漫画式地讲述故事,深刻、尖锐、幽默又带有寓言色彩,小说用简洁的文字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电影是诉诸于观众视觉与听觉的艺术,需要建立一个真实可见的世界令观众信服,所以从小说到剧本,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做了改动。

  在内容上做加法,增加场景和丰富情感。小说的场景较为固定,基本上全部集中在树华农场,单一的场景容易让观众感到视觉疲劳,剧本中加入许宅使空间变化更丰富;原著只是讲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事情,编剧黄石为剧本增添新的女性人物来丰富和平衡整体的关系,三太太沈月媚在丁务源的任用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佟逸芳的出现则为影片提供了情感线,这样做无疑使剧情更丰富、更有层次。

  另外,编剧黄石在研读小说时根据出现的三位主要人物,采用了“去中心化”的叙事策略,将剧本设定为三幕剧的形式,即在每一幕出现一个新人物成为这一幕的“叙事中心”,而最终丁务源回来重新掌管农场,营造出一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效果,似乎从始至终整个农场什么都没发生,让人不禁唏嘘感慨。

佟湘芳与沈月媚来到树华农场

从剧本到影像

  需要用电影语言还原民国风貌,摄影指导朱津京为电影打造出极具个性化的影像风格。从镜头、视点、用光等多个方面思考如何选择:用20世纪50年的老库克(Cooke)镜头、单机拍摄、更多运用自然光,在视点方面选择向后退,以全景为主。因为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所以电影要以一种“观察式”的视角介入,这就需要摄像机的视点选择来实现,视点退让很好地制造出距离感,使得电影营造出“观察”的整体气氛,同时距离感也为演员创造角色提供了舒服的表演环境。

  《不成问题的问题》在黑白影像的选择上不仅制造了距离感,同时也带来历史的温暖感,民国时代虽距我们不足百年,但大众对民国的记忆大多是黑白的。这样的影像让人不禁想起费穆导演《小城之春》《孔夫子》的影像风格,梅峰导演重访经典电影的美学坐标,不以技术取胜,而以导演的社会观察力、社会判断力及美学创造征服观众。梅峰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这本书中就提出:

镜头特别漂亮,正反打弄得特准,控制观众的视点,通过音乐时时刻刻暗示观众,调动他们的情绪……我们的意图是,放弃这套东西,大家就看看到底这个故事本身有没有趣味吧。

  极简的镜头语言,客观的拍摄视角,简洁的黑白影像以及充满留白的布景陈设,所有的视觉呈现都是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和人物身上。

从历史到现实

  小说揭示了在中国生存重要的不是才能、学识和业务,重要的是强大的人脉关系。丁务源做人圆滑,四处逢迎,所以才能把农场管理者的位置坐稳。小说也深刻地揭露了中国人的性格弱点:人际关系是重要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其他的全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电影还原老舍先生作品的主题基调,梅峰很好地把影片的主题:只有把人情关系玩得转的人才能在中国社会游刃有余用影像呈现,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背景下生存规则的隐喻。

  导演在影片中也注入了自己的思考,在“哀其不幸”的感叹里,有悲伤与同情,影片最后是以尤大兴的房间结尾,表现出梅峰对知识分子的同情,这也揭示了影片的另一层主题:人生本来是怀着理想来的,结果最后面对的现实是仓皇不堪。

  从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拿奖拿到手软就可以看出电影主创团队的探索和尝试是成功的, 阅读《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可以看到创作团队为打造一部有“中国味道”的电影付出的不懈努力,他们通过重访经典电影的美学坐标,创造出既写意又写实,既古典又现代的影像风格,拍出了这一部有“中国味道”的电影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