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亲的黑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父亲的黑鱼读后感10篇

2018-03-20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父亲的黑鱼读后感10篇

  《父亲的黑鱼》是一本由巩高峰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的黑鱼》读后感(一):“鱼叔”巩高峰:人生并没有咸鱼翻身,只有逆流向前

  少时漂泊的艰辛离乡背井牵挂城市生活辛酸乡村故事的吊诡……他把自己所见所闻,细细密密地编织进这部作品里。

“鱼叔”红了,因为一条草鱼

  2017年6月7日,高考正当时。在扬州出差的巩高峰吃过早饭,从兜里拿出手机鬼使神差地发了一条微博:“快上考场了,好紧张。”

  中午,他和同事调侃着今年高考语文会出什么试题,顺手打开微博准备搜索一番,不断跳入眼帘的堪称“天文数字”的消息提醒,让他有些蒙圈。定睛一看,他的名字和“草鱼”、“诡异的光”一起上了热搜。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小说作品《一种美味》入选了高考浙江卷语文阅读理解题,难倒29万学子文章的结尾是“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睛里发出诡异的光”,最后一题问道:“诡异的光,指的是什么?”

  考试结束后,“浙江高考观光团”纷纷人肉到他的账号,“提刀”前来询问答案,还有不少孩子哀叹道:

  “十年寒窗苦读,败给一条草鱼”。

  “挨过了早高峰,错过了晚高峰,偏偏遇上了巩高峰”。

  几天后,话题继续发酵网友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脑洞来解释同时,一批“诡异的光”表情诞生,看起来十分魔性。

  一夜之间涨粉无数,巩高峰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红了,并且被封为“鱼叔”。

  很快,他的微博成为高中生和大学生逢考必拜的“许愿池”。大考过后,还会涌上一堆心想事成的孩子前来还愿。

不是锦鲤,没跃龙门,人生被十二年写作改写

  翻开“鱼叔”的人生履历,怎么看,都算不上一条运气上好的“锦鲤”。

  巩高峰出生在安徽泗县一个农村家庭,是一个从小被打到大的熊孩子,上房揭瓦,下河捉鱼都是拿手好戏

  初中毕业后,为了远走高飞,他前去省会城市的中专,读了自己并不喜欢,也不了解会计专业,一周七天,有五天都在崩溃。

  每天捏着鼻子去上课,在保证成绩合格的前提下,他把所有时间精力投入了最喜欢的两件事——看书和写字上。

  高数课上看《大太监李莲英》被老师没收,因为看的历史人物不入流”,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上语文课看贾平凹的《废都》,被老师抓到,教训年纪还轻不适合看。学校图书馆很小,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他差不多把里面三分之一的书都看完了。

  毕业后投身社会洪流,因为学历不高,性格倔强,又不肯以会计为业,巩高峰几乎只能找到流水线工人饭店服务员这种特别辛苦收入低廉的工种。

  他曾经被骗入传销组织,冒险逃脱。曾经在冬天卖馒头体会眉毛头发都结冰的辛酸。为了养活自己,他辗转多地,最后来到福州,拥有人生中第一份稳定工作——仓库管理员。

  虽然不用再奔波,工作却很枯燥,每天除了进货、出货,其余时间都在空虚无聊等待中度过。同事们为了打发时间,三五一伙地去网吧游戏,一打就是一个通宵。蛋他谢绝同事的邀请主动留在库房看门,借机拼命充电,读书写字,参加自考,一点点靠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晚上去自考夜校学习,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就偷偷摸摸地在底下写文章。同事下班吃吃喝喝时候,他骑着破自行车书店,见到好书就垫在屁股底下,一本一本,一直看到店铺打烊。攒了钱买到书就藏在枕头底下,觉得这样睡觉才踏实

  生活充满种种不易,读书和写作就这样成为现实世界的唯一出口。

  写得多了,自然发表冲动,但投出去的稿子多数是石沉大海,偶尔收到一封退稿信都美滋滋的——有退稿信,代表还有人留意自己。

  这孤独的写作一直持续到2005年,负责他专栏编辑给了他去杂志面试的机会。他果断辞去福州的工作,孤注一掷来到北京,凭着几年来积累的作品,获得了这份宝贵的工作。

  从工厂打工者到杂志编辑,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是奇迹一跃了。

  然而,这不是“鱼叔”的人生目标,只是他的人生中转站。

人生没有咸鱼翻身,只有逆流向前

  从福州前往北京,是“鱼叔”巩高峰的人生转折点,也是他文学生涯的正式起点

  每月操刀编辑发行量过百万册的杂志,数年之后,熟能生巧,“鱼叔”当然深知“鸡汤文”的强大市场号召力,但他追求的并不是成为这样的畅销书作者,出版“市面上那些挂着文学名头,实际上花里胡哨的鸡汤书”,他追求的是真正的写作,孤独但充满力量的文学创作

  “无论当一个作家有多尴尬,我依然希望以后更多人提起我时,说我是一个作家,哪怕前面加个‘不怎么样’的前缀。”

  这样悄无声息的写作坚持到今天,整整一个轮回12年。

  12年后,“鱼叔”收获了一批热爱他的文学作品的粉丝,也迎来了自己的创作爆发期,一年出版了五部作品,其中包括他最看重的短篇小说集《父亲的黑鱼》。

  懵懵懂调皮捣蛋的童年,漂泊不定又充满艰辛的工作经历,现在都成了文字萌芽的肥沃土壤

  做仓库管理员的时候,每天没有定点上下班的时间,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忙起来,过年也不能回家。凌晨起床卸货入库,累极了困极了的时候,他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没人能给出答案。

  但即使在最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也没有就此浑浑噩噩过下去,绝不允许这种生活消磨掉自己。人生总有光亮在前方,属于那个执着地向着前路走去的人。

  少时漂泊的艰辛、离乡背井的牵挂、城市生活的辛酸、乡村故事的吊诡……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细细密密地编织进这部作品里,展现低到尘埃里却仍然向着光亮前行的人性

  有读者评价道:“他用一支笔,造出一座桥,横跨两个世界。过去和现在交替在他的书里,里面没有青春的虚无缥缈,也没有都市灯红酒绿,但对于孩子们和大人们来说,或许这才是最贴近他们的故事。没有想到一位草根青年,能写出笔力如此浑厚,如此具有文学性的作品。”

  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数十家知名高校纷纷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前去与莘莘学子分享自己的“逆袭人生”。

  从默默无闻的流水线工人,到崭露头角的新锐作家,命运用一条草鱼把巩高峰送上了热搜,但人生并没有咸鱼翻身,只有逆流向前。

  希望就是这样,一直躲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寻找它的过程让人迷惘、崩溃,甚至绝望。其实,它就在前方的道路上。你不用总抱怨它何时会出现,只要一直往前走,有一天,它自然会跳出来,站到你面前。

  《父亲的黑鱼》读后感(二):高处不胜寒的鱼

  2017年高考的最大黑马并不是什么文科状元,而是被选中阅读理解的原作者:巩高峰。《一种美味》中一条眼睛闪着诡异的光的鱼,让他一夜爆红,多少人将一生记住这道诡异的光,也许也会从此不再吃“草鱼”。

  人生就是各种突如其来如意和不如意组成。就像我刚刚拿到《父亲的黑鱼》这本书时,里面夹着的书签是:万事如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祝福呢,因为时间的事情十之八九不随人愿,这也是巩高峰的短篇小说想要表达的。 巩高峰的每一篇短篇小说都是他本身的特色,就是撒发着诡异的光彩。每一个故事都是平实的开始诙谐发展,诡异地结束,或者说都没结局,像生活一样,一切都在继续……

  有几个故事看似诙谐可笑,甚至脱离现实生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对于未知事物,我一直抱有敬畏之心。宇宙中的很多奥秘并没有得到解答,很多故事并没有结束。 《父亲的黑鱼》是本短篇小说集,同名的小说的确非常出彩。拿到书,我最先看的这片文章,围绕着村里傻子追问自己为什么叫傻五的问题,展开整个故事。喝酒和摸鱼是父亲的两只脚,也是傻子的,两代人与生俱来爱好,在第三代人出生的一刻又重合了。展现了一种亲情,还有每个家庭都有戏剧性的生活在上演。在写作手法上,的确也参杂了作者本身最擅长的魔幻主义手法,最震撼的就是父亲酒醉后到看到黑鱼在河中撒子,下水去摸,却摸到了自己家的死婴——第四个孩子,自此后,再不喝酒也不摸鱼,话也不说。直到傻五的儿子出生,而且是个聪明灵力的男娃,父亲的心结才算打开,和傻五讲起来曾经的一切。传统的插叙手法,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语言诙谐而贴近生活。

  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或多或少对生活不满意,更有甚者,我们已经觉得足够努力了可是依然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这就是命运,不可违背的命运。文学创作中对于命运的抗争往往是以物以拖之,情节的辗转离奇都不会被怀疑。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却觉得似乎就是周围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文学也许高于生活,却也源于生活。比如书中的第一篇,就是以一种比较诙谐的对比房子和坟地的价格上升,反映了中国社会现在畸形的房价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后发现,自己的才华根本跟不上是房价的飙升。而买到房子之后,本就是为了一米阳光,这是自己最后的坚持,可是面对开发商的高额赔偿,所有人都让了步,阳光的价格因为房子的平米数而有所定义。其实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阳光等于自己的梦想,而在现实生活面前,梦想有了尽量,不复存在,可以买卖和妥协。

  关于爱情,其中也有一篇小说,这是个躲不开的主题女孩子从来没有想过会去男孩子的穷家乡,最后却是要送他的骨灰回去。而巩高峰总是让我们觉得这是发生在身边的,他依靠“拼一切”的社会时尚将一群年轻人的命运链接在一起。女孩漂亮男孩善良,拼旅游认识,相恋,最后为了爱情保护女孩子,男孩子献出生命。春运高峰导致,女孩子必须还要拼车才能回乡,而一起拼车的年轻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女朋友,却遇到网络走红的绝恋情人主角。路遇强盗,却不会估计爱情的伟大,最后大打出手。这种写作的手法是相当成熟的,而每一篇似乎都可以成为高考的阅读理解,总结中心思想

  巩高峰一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几乎每一篇都会涉及农村生活。《家丑》是通过农村里常见的通奸事件,而反映了对于干部职务争夺的激烈,不惜用老婆做诱饵。而这样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实实在在地声讨和经济赔偿来解决。男孩子因为和女朋友抢夺同一个职位失利而又失恋,回家中躲闲,却又遇到家丑。而处理方式之直接和赤裸裸,让他也就欣然接受社会的残忍,在事业面前,男女都一样,有人搭上爱情,有人搭上脸面和家庭,而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很正常地,这就是现实,丑和美不只是在家中,而是在心里。

  同样热门的话题,就是孩子对于父母感情失和的过激反应小学生在他父亲偷情必定会路过的玉米地里挖了9个陷阱,各个里面都是碎玻璃,父亲的确被惩罚了,可是还是母亲照顾和心疼,老师也中了招。这个孩子是学校的优等生,其实小说想表现的是无论学业多么优秀心理建设道德基础都来自于家庭。社会这些年经常会出现高材生故意伤害导致人死亡的事件,作者通过文章告诉读者,这样的思维方式只属于孩子,现在的很多高材生都是巨婴,做事做人都是孩子一样。

  巩高峰的这本书,每一个故事都反应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也几乎是没有答案,因为是非对错不是这个世界唯一检验事情的标准。对错自有公断,可是在人情法律不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是相互矛盾的。比如为了保护而去伤害,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伸张正义主体如果违反的法律,应该如何处置!这是社会问题,也是现今最大的矛盾。 我们生活在一个存在了很多“陷阱”的闪着诡异之光的社会里,我们都该如何自处呢?或者说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也许就是那条闪着光的草鱼,任命运的宰割,却愤然一波,无论前程如何,也要努力尝试……就连作者自己也答不出的题目,他这次给我们写了一本书。我推荐你看看。

  《父亲的黑鱼》读后感(三):这次,我想文学一点

  听说现在的读者要求很高,书评都不喜欢看长的,要看短的,不仅要看陌生人评论,还想看作者的想法

  嗯,要把鸡蛋和下蛋的鸡结合着瞄一眼。

  那你们瞄吧,有点长,看你们能不能看完。

  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梳理一下关于《父亲的黑鱼》。毕竟这本书,想了好几年,真的出成了,脑子里反倒有点乱。

  我从2005年秋天开始,很认真地跟自己商量,写点东西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之前倒是零散发表过小说,但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任何写作天赋。只是从小喜欢看书,无论是同学间流传的没有封皮和结尾的武侠小说,还是邻居家婶婶做鞋样子的半本《今古传奇》,甚至我姐姐她们流行的港台言情小说,来者不拒

  后来走上社会,一度混得温饱都成了问题,也没有中断阅读。几本盗版的王朔的小说集还是买得起的,无论搬家多少次,有一本一直留着纪念

  从来都是我从阅读里索取,我没对文字做过什么奉献。即使后来真的觉得工作辛苦,但时间很多——身无长物,浑身都是短板要弥补;明天苍白,可每天早上都在醒来;未来迷茫,但眼下一天又一天需要填充……

  看点书,写点字,目的不过是想把自己从脏兮兮的仓库里解救到敲着电脑的办公室。看不到哪天希望会来,谁知道呢,反正什么都不一定,开心就好。

  后来,真的写了好多,当然99%都扔了,因为自己也觉得写得太烂。

  还有一些,敢壮着胆子投稿的,99%又发表不了,也扔了。

  生活在变化,越来越好了。年龄在变化,越来越老了。体重也在变化,已经很难回到过去了。

  然后发现,发表过的小说,喜欢的篇章都够一本书的内容了,于是想着,要是在10年或者12年的时候,能出一本小说集,纪念那段除了喜欢没有任何目的的阅读+写东西的岁月,也是了却心头一个念。

  只是2009年之后,突然想法大变,跟变胖和变懒关系很大——就是突然不愿意再冥思苦想去抠字词句和灵感了。因为那几年其实发表了不少小说,可几乎没有任何反馈,自己也不知道谁看了那一篇又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是不是除了编辑,真的没人看过?

  那写字的意义在哪里?自慰么?

  于是就想跟生活一样,每天都接着地气,用聊天说话的方式来写东西。我希望有人跟我对话,起码让自己熬夜受苦磨出来的文字、情感、内涵,有人看,有人懂,有人说。

  不愿意用华丽句子矫情语言了,那还用情吗?当然要用,只是埋得再深一点。

  不想用小说技巧了,那还想让看的人有阅读快感吗?当然,自己先有阅读快感才行。

  不肯再埋头在小说堆里反复寻找风格和技术了,觉得真的实在没有天赋,放过自己吧,都三十岁了,跟谁过不去都不怕,不能跟自己过不去。

  之后,从《一觉睡到小时候》开始,解决三十岁的惑,盘点前半辈子的生活、心理、思绪。几乎一个生僻字词也没用,形容词都不多,技巧……本来也没几把刷子,不用。

  然后接着写了《把世界搞好啊,少年》,依旧,只是稍微话唠一点。

  到了《十八岁出门吃饭》,已经习惯这个方向,也越来越深信,我想要的写作,就是这样。谁都能看懂,谁也都可以理解,如果门槛到了这个低度,还是没有人看,没有人说,没有人懂,那就真的没有必要再继续,干脆写日记好了。

  没想到,我后来竟然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

  一直不知道到底一本书卖多少册算是畅销,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那么追求畅销,有人那么鄙视畅销。我中间派吧,当个墙头草对一个懒人来说,相对舒服一点。

  可是,真的很多人跟你交流,告诉你看了你的文字之后的想法、感慨,甚至自己做出的改变。还有不少人从中学开始,看到大学,然后到上班。

  如果以文字的方式介入了别人的成长,改变还是正面的,似乎也不应该矫情,毕竟我从来没有写作理论。一直以来就是怎么生活,怎么写,没有高于生活,也没有低于,这个舒适,让我又懒了几年。

  直到因为高考的“一条草鱼”和“诡异的光”,新经典的编辑跟我说想出一本短篇集。我心底里的一个想法,仿佛突然被唤醒。

  是的,我曾经很想有一本书,书里是自己最喜欢的10个或者12个短篇。

  这一次,我勇敢面对以往有点矫情的文学作品,不调整,不修正,不修饰。当初写完发表时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每个小说的每个段落,都是当时最本真的流淌,哪怕它很幼稚,甚至不成形。

  可它们,就是那条我走了没多远就调整了方向的路。

  所以这本书,我想文学一点,就像当初那几年坐在一个脏兮兮的仓库里,在库存单的空白背面写字的样子。即使有点白莲花,爱谁谁,我得先让自己高兴。

  如果寒酸,请原谅,没有什么天赋做基础。

  如果简陋,请原谅,底子就这么薄。

  如果不成熟,请原谅,我就这个水平。

  如果被戳到,请原谅,我本来谁也没想戳。

  如果觉得我还可以写得更好,一定要鼓励我。

  接下来,我准备往回调一调步子,一脚继续趟生活,用最直白的文字写生命体验。一脚还会尝试纯文学写作,毕竟,那里还是水草丰茂一些。在最没有希望的几年里,是它们陪着我走过的,没有嫌弃我,也没有放弃我。即使没有任何天赋,可它依旧给了我难忘。

  我喜欢跑步,左一脚右一脚深一脚浅一脚,有一天如果真的能跑到“小说家”的路牌,人生就完满了。

  如果跑不到,不是命不好,是现实就这是这样。现实当然会接受,一路都这么接受过来的。

  《父亲的黑鱼》读后感(四):小镇青年图鉴

  这本书里一共收录着以下几篇小说:《阳光多少钱一平米》《家丑》《睁大眼睛睡觉》《匍匐前进》《你掐我一下》《对不起只拼车》《谁的手》《姊妹花》《2008》《老巢》《燃烧》《父亲的黑鱼》。书里面的都是生命力旺盛的小人物,“打不死的小强”葛力,遭人算计的堂哥涂亮,小眼变大眼的眉佳,难兄难弟王东王西。

  在漫长的白天黑夜里,小地方滋滋生长的小伙子们,每天都在琢磨什么呢。

  在农村出生县城长大的我,就像井底之蛙,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这本《父亲的黑鱼》让人感同身受,流淌着一个个小人物琐碎的挣扎,这是无数小镇青年的故事。他们勾起儿时的回忆,不惊天动地,但是有趣。调皮的男孩子们挖陷阱,我们也是会挖坑搬砖,为什么觉得童年那么丰富灵动,可是一旦长大,县城完全就会变了一副样子。两个小兄弟精妙的计算陷阱的距离和设施,想起多年前,村子里很多调皮捣蛋的小子们,也总是聚在一起搞恶作剧。

  这些是在任何地方、任何家庭、任何人身上可能会发生的故事,“于廉”的故事带着一丝荒诞色彩,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那只手有一种世界世妙物语的感觉,

  少年时期好像一个闪电,一瞬间就过去了。曾经在北京工作几年,在帝都,每次看到气宇端宁的女子,会羡慕不已,后来我一事无成的回到家乡,发现这里也不愿意接纳自己,生活就是一个耳光接着一个耳光。

  小镇,那是我生命的来处。

  在都市打拼的小镇青年,就像一棵风雨里纤细的小树,人们在高楼投下的影子里屈服,每天都一样,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离家越近,离世界越远。小城里,只有几条街道,文化生活无比贫瘠,如果你是一个有些艺术品位的人,注定会被当做异类。

  这书让我想起顾长卫的电影,因为他关注小城普通人的精神生活,他说过一句话,人生是个笼子,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

  每一个人身上都又故事,不管是魔都里一掷千金的公子哥,还是每天要下地喂鸡喂鸭的小土妞。

  一个敏感忧郁的年轻人,不敢轻易向人诉说自己的愁苦或幸福。

  高等教育可以翻身把歌唱吗,太多太多的人,进不去也出不来。他们被周围世界压挤的喘不过气,出身寒微,心里藏着光芒万丈的理想。

  我想书里多次出现的语文老师,和蔼亲切,应该作者的求学生涯中一定遇到过一位这样的好老师吧。

  言守云的故事很感人,在高速路上泡面吃,接地气,符合生活事实。

  看似调侃的叙述,令人动容。

  娓娓道来的故事,不着痕迹的嘲讽,还原了小城青年的真实生活,痛苦也罢,淡然也好。那些小镇的时光,总与生命如影随形。

  我知道城市的深夜总是如此冷漠,也许这些话是那个被生活抽筋剥骨的男人的呓语,

  一层层的绝望,一层层的打击,我们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平凡人。还好有文字可以给我们安慰,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安慰。

  《姊妹花》写的很好玩,农村地区带孩子就是这个带法,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

  梦想之于我们,就像一个永远不会开屏的孔雀,虽然知道它就在那,可是却看不到最绚烂的羽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