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10篇

2018-03-21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10篇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是一本由[日] 大岛祥誉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一):让你身价飙升的高效路径:麦肯锡流笔记术

  01

  提起麦肯锡,你会想到什么?贺涵、唐晶一般的职场精英人士?还是令人乍舌的高薪?抑或是……其他听起来就高大上的东东?

  凡此种种,都是因为背后有“麦肯锡水准”的思维慎密、超有品质问题解决方案支撑。据了解,一个领域普通人多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麦肯锡们的精英们通常仅用3-6个月就可以有效解决。

  机缘巧合,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几位麦肯锡的同事,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沟通,了解到他们本身绝非人们想象中的天才异类。

  但是,他们确实个个思维卓绝,逻辑缜密,字字珠玑。对此,他们很平淡地说,“这其实是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实践结果。”

  那么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如何实现的呢?

  通常,你会得到他们的回答是,“利用科学方法充分思考”。

  听起来很普通的一个回答。

  但是,后来经过和他们一起合作,了解他们在项目中对于思考力的“极限性”,也就是明白了为什么麦肯锡出具的方案更让人们叹服。而这其中艰苦卓绝的思考过程,也在他们的笔记上呈现得淋漓尽致

  换句话说,在麦肯锡,记笔记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

  02

  你可能会问:你不会搞错了吧?这么高薪的高大上的方案,难道通过记笔记就能实现?是不是有些痴人说梦?

  还真不是。

  以往,我们对于笔记的使用,主要在这几个场景:1、上课记笔记;2、会议记笔记;3、习惯好一些的还会在看书的时候书页边上或摘录本上记笔记,记下有启发句子表达观点看法;4、周末去超市采购,可能会提前列个清单,提醒我们购物时候,不要落下东西等等。

  笔记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帮我们记忆。而在麦肯锡,其笔记法之所以值钱,就是因为,他们不把笔记按照一般的使用方法来用。

  麦肯锡的笔记方法,目的很明确——用来解决问题。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正是一本介绍如何用3种笔记,4个步骤,做出麦肯锡流的”解决问题的笔记“的方法书。

  在麦肯锡,将笔记作为“思考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其流程包括:定义真正的问题,整理问题的结构,找出事实并根据事实得出解释,在笔记上写出能解决问题的行动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者是大岛祥誉,他曾经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拥有非常丰富的咨询经验。他著有《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麦肯锡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等多部麦肯锡方法类书籍,是他多年工作经验和思考的结晶。

  其中,《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是最接地气的一本。原因在于,他将麦肯锡工作的思考过程,通过“记笔记的方法”,迫使思考者(尤其是小白用户)通过这一形式,逐步提高自身思维能力

  03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全书共分了四章,分别从心态、方法、技巧、功用四个层面介绍了麦肯锡流笔记术的使用技巧。

  想要具有卓尔不群的思考力,对于记笔记的心态首先要端正,要将使用笔记和解决问题、整理思路、寻找新发现等行动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

  1、一边思考假设一边做笔记。比如,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下雨天,人们做公交车上班,都容易迟到?就可能会先做出一个假设:因为天气不好,公交车车速比较慢,所以会迟到。

  2、追求成果.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我们时刻要想到,做笔记是为了解决目的.不是解决问题本身. 有位小朋友妈妈为了考察小朋友上课有没有好好听讲,查看了她的笔记本,结果发现她的笔记记得零散,就训斥她,"你上课一定没有好好听课,要不笔记怎么会记不全?"过段时间,妈妈发现笔记记得非常缜密,小朋友的成绩却下降了.这就是因为小朋友把笔记的目的由之初的掌握知识,变为现在的为了给妈妈看的结果。

  3、用故事线思考.这种笔记的特色在于,不是静态的只看过去的状态,而应该动态地让各种要素在笔记上活跃起来,创建出"为创建美好未来而作的笔记",让笔记成为一个描写解决问题的故事的脚本。

  简单来说,就是要“行动之前,思维先行”。进入具体记笔记的环节,方法和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记是思维的载体。大岛将其分为四步笔记法,解决问题。

  tep1 找出真正的问题的笔记

  这一环节的笔记关键在于思考“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主要要用到”横线笔记“和”方格笔记“。

  这一环节中是解决问题的初始环节,对于后续解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被”表象问题“所迷惑,而真正的问题是可能隐藏得更深。

  举个例子,“下雨天公车通常会晚点”,这个原因表面看起来是“天气不好,影响了公车的速度。”实际上,我们利用箭头思考笔记法等思考工具,可以逐一分析得出,造成公车晚点的原因,其实是用户都选择赶前一班车,而随身携带的雨具等物品,致使到站上下车的时间拉长,因此,最终造成了公车晚点。

  tep2建立解决办法的假设的笔记

  在这一阶段,有两个关键点。在麦肯锡经常用到在“横线笔记”+“方格笔记”。

  关键1:将关注信息分为“事实”“解释”“行动”三组。在麦肯锡常用的思考工具里,即“空雨伞”图表。

  关键2是要思考故事线。“故事线”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用来概括解决问题过程的“起承转合的脚本”。

  但在制定故事线之初,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概念比如说,我们假设“通过加强对城市专卖店的销售支援来提高A商品的销量”,就可以通过挑选几家城市部专卖店进行访问,验证顾客对应是否会影响销量。

  tep3验证假设的笔记

  在对假设进行验证阶段,“横线笔记”成为这一阶段的得力工具,主要用于到现场获取一手资料。它确保了事务本身的客观性。

  同时需要我们事前在笔记上做好提问列表,并在现场通过不断的追问让提问进一步升华,由此来让验证的结果更为精准

  比如,为了验证”二手物品收购率不高是不是因为收购的价格太低“这个假设,可以从收购价格、顾客的活动空间,顾客是否有足够多符合要求的二手物品出售等多个角度追问,最终得出答案

  这里也特别彰显了麦肯锡思维的严谨性,不轻信任何经过加工的“二手资料“,采用实证考察的方法,不断寻找事务的真相

  特别要说明的是,如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假设验证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多次的“建立假设与验证”之后,才能提出更精确的假设。

  这是麦肯锡流不断极致自己思考,加大精度的一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肌肉,可以多问自己几个“so what”, 不断深化结论。也可以请教周边思考力强的友人,给出反馈建议提升思考力。

  tep4 用来取得成果的笔记

  在这个取得成果的阶段,麦肯锡流常用的是“麦肯锡笔记”“方格笔记”,概要笔记法成为展现成果的首选。

  具体来说,非常有名的“金字塔表格形式”和“加重号形式”都是能够一目了然展现成果的具体方式

  而在支撑结论的论点整理时,采用“一个图表,一条信息”的原则,同时,用“3的乘方法则”展开,会让整个交付物的信息更清晰,充满说服力。之后才是将笔记转化为精美的ppt,呈现在观众面前。

  如此四步,通过梳理麦肯锡流的笔记术过程,可以清晰看到最终的结果的得出,经历了缜密的思考过程,最集约、有效地将问题的解决和呈现统一到一个过程中。

  作为思维训练的初学者,可以对照书中的每一步具体笔记方法,以及更多的麦肯锡思考工具,从模仿开始,不断精进自己的思考力。

  甚至还可以利用笔记术,整顿自己的内心,获得美好的人生

  04

  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在《跃迁》一书中曾讲到,现在人想要快速晋升为“高手”,必须摒弃之前主要考验大脑记忆能力的学习方法,加强知识的“调用”和“整合”能力。

  同样的,若想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笔记的功能也必须进化。用笔记单纯用来存储、记忆的时代已经故去,笔记应该用来整理思绪,解决问题。因为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实际上在最初做笔记的阶段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笔记是决策过程的呈现。透过现象本质。“就算没有实物点笔记本,只要掌握了笔记思考法的技巧,”一样可以晋升为解决问题的达人

  这样实用的方法,很有必要现在就练起来。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二):如何提升思考力?最低成本、最简单的思考工具原来是它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健忘是我们大脑的本能,学过的知识一天以后将会被我们大脑遗忘掉74%,一周以后遗忘87%,这也能解释我们为什么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都记不住,不是我们笨,而是我们大脑本身就具备这种健忘的本能。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用写的方式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功能,自古以来众所周知。但是怎么写、如何写、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记住呢?《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告诉我们:写笔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我们思考,取得最终成果。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作者大岛祥誉,Senju Human Design Works 董事长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学院,后取得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MBA学位、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学位。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之后供职于美世人资源咨询公司、华信惠悦咨询公司、环球创投、三和综合研究所等企业。2002年独立创业,从事高管培训组织变革咨询、队伍建构及领导开发等咨询服务

  写笔记难道不是把书中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就行了吗?把开会的内容记录一下就好了吗?都不是《麦肯锡教我的思考笔记》告诉我们写笔记的目的是整理思路,与别人分享共享信息和想法,作为制作材料基础。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掌握三种心态,四个步骤,最终让笔记成为指导行动的好帮手。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的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

  隐性思维显性化:

  什么是隐性思维显性化?就是把我们的思想转化成语言,再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说你饿了,这是一种感觉,一种想法,把你饿了说出来这是转化成语言,用文字体现出来,是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当然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肯定不会像你饿了这么简单,我们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那我们如何将那些复杂的事情隐形思维显性化呢?

  我们首先需要掌握写笔记过程中的三个心态:边思考边做笔记;追求成果;用故事线思考;

  边思考边做笔记: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比如我想每天跑5公里减肥,但是我做不到?这是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大岛祥誉告诉我们需要对问题提出假设,5公里路线太长?没有时间跑?跑步的方法不对?不想付出行动?这是针对问题提出假设的过程。有了假设问题我解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假如你是每天下班太晚,回家还要哄孩子,没有时间跑步,那我么你可以把跑步的时间改成早晨跑,如果每天跑身体吃不消,我们可以一 三 五跑。最后每周一三五早晨跑五公里,你发现没有问题,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记笔记不是目的,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才是写笔记真正目的。

  追求成果:像第三者回报的目的。做笔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整理思路,并把整理出来的思路和别人分享,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知识。费曼技巧告诉我们,把学过的知识,遇到的问题像一个8岁的孩子一样描述出来,能够检验我们的学习工作成果。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要想象你是在像第三者汇报。用以教为学更能生动的说明这个问题,在教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不足,并予以改正,最终取得成果。像喜欢写作小伙伴都知道,如果一味地闷头写作是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你需要得到真正的反馈,得到高手的反馈才能更好的明白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小的反馈是我们成功路上的试脚石。反馈需要我们在写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想象你怎样说别人才能听懂,听明白。换句话说就是不要以自己想说的为主题,而应该以能够让对方接受的内容为主体

  用故事线思考:不能拘泥于眼前情况,而应该放眼整体地解决问题,对思考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和单纯的用嘴上说我喜欢写作相比,用笔实际的写作,可以更加刺激大脑的思考,更容易使你建立起来解决问题的整体概念图,写一篇文章之前需要构思,构思出整体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思考的线,比如写一篇书评,需要我们引题,破题,介绍主线,作者,亮点解读,立意这六个步骤,每次写书评之前都想到这六部,当你写到100篇时,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写书评的成果。我们常说“思考训练非常重要”,但是,实际上思考训练并非只是在我们脑中进行的,已取得成果为目的动手使用笔记进行的思考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没有哪一本书能够真正教会你思考的逻辑。

  显性思维结构化

  文字呈现出来的笔记,需要我们加以整理,就像《金字塔结构》中强调的,结论优先。把结论整理出来再用案例证明,事实说话,就像我们写书评的过程中亮点解读这一步,亮点相当于结论,解读是解释亮点的原因,显性思维结构化需要我们运用笔记中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确定问题的本质,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总结成果。问题是什么?问题等于表面问题与事物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且可视化。

  什么是事物应有的状态?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信息可以分为两类,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描述信息又分为评价信息和记述信息。评价信息是评价事物的好坏,比如这盆花真漂亮。记述信息是不包含评价好坏的消息,比如一瓶水,一个孩子。而规范信息则是表现出事物应有的状态,或者应该采取的行动,比如你应该现在睡觉,我公司规定员工8点必须到单位。这就是事物应有的状态。而表面问题就像是,他生病了。生病了是表面现象,应该去看医生。问题是他现在还在上班,他应该怎么去医院。打车?坐公交?这就是问题。

  建立假设和验证假设和前面的边思考边做笔记的步骤有异曲同工之处,我再次就不重复赘述。重点强调一下总结成果。总结成果能够很好的帮我们找出行动的死角,因为无法看到具体事物,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善,而《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真正目的,是要我们通过记笔记的方式找到自己真正的不足,从而取得成果。就好像我们用眼睛看一本书,看完觉得好有道理,这本书写的很好,第二天就忘记了,但是如果读完一本书写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这会让我们记忆非常深刻,就像毛主席说的,不动笔墨不看书。

  当我们遇到“困难 ”和“必须解决的事情”时候,往往选择逃避和视而不见,就算心理很清楚应该积极的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眼前有更轻松的选择,人类往往还是会选择眼前的快乐,正式因为人类大脑有健忘的本性,所以才需要一个能够让自己行动起来的机制,而写笔记是促进行最低成本,最简单的思考工具。

  写笔记是一种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写笔记不是单纯的收集文字信息,就像一本书放在那里是数据,一本书看过是信息,一本书看过并指导我们的行动才是知识,而笔记就是让数据指导我们行动的过程,让我们战胜大脑健忘的本能,写笔记是一种让身体适应习惯的过程,习惯是事物总是会被我们大脑素熟记,写笔记不能让我们一夜暴富,但是日积月累的笔记可以成我们思想的指引着,行动的指南针,写笔记也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成长方式,用笔记见证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像吃饭睡觉样自然。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三):4个步骤3种笔记思考法,让你遇到问题不再困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老话,我们从学生时期就听过,老师也在不断的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但出了校园后,很多人都忘了这个习惯。但即便是这样,在生活中遇到理不清头绪的事,一些人还是会选择一支笔,一个本子来整理自己的思绪。像是利用自问自答式的记录,或是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找到困扰我们的问题。

  虽然记笔记的形式能够缓解我们的情绪,找到困扰我们的问题,那么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是否也可以通过记笔记的形式来解决呢?因为之前一直只是这样想,并没有可参考的事例,所以在看到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时,我发现我找到了如何去做的方法。

  大岛祥誉不仅是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顾问,著有《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麦肯锡问题解决方法与技巧》等书,还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一书中,首次公开了麦肯锡精英们都在实践的笔记思考法。

  他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笔记是我们的“第二大脑”,而笔记思考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最关键方法。他在书中把“A商品销售不佳”的事例与笔记思考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结合在一起,详细讲述了我们要如何运用笔记思考法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问题。

  在我们利用笔记思考法解决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记录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成果。如果笔记无法解决问题,理清思路,那么不管笔记做的多漂亮,那它也是一个无用的笔记,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单纯的使用笔记,而不是用它进行思考。

  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笔记思考法呢?

  一般来说,我们解决问题需要四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验证假设(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成果,确定实行方案

  1、发现真正问题,运用横线笔记法

  在用横线笔记时,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横线笔记的作用是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而这些信息的分类可运用“2W1H”法,即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

  针对“A商品销售不佳”的这个问题,就可以将收集来的信息运用横线笔记的“2W1H”法,进行分类处理

  将信息分类之后,我们需要从Where(问题所在)中寻找答案,而不是着急的从Why(原因)、How(对策)处入手,只有找到问题出在何处,才可以找到真正的原因和对策,否则的话,找到再多的原因和对策,也只是徒加收集信息的难度,而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部销量和专卖店销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那么A商品城市部专卖店销售方法就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找到这个新的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建立假设了。

  2、建立假设(针对真正问题提出的暂时性解决方法),运用方格笔记建立假设

  用方格笔记建立假设时,我们需要用“空雨伞”图表对事实、解释、行动三个方面进行分组。

天空有乌云(事实)——看样子要下雨(解释)——需要带雨伞(行动)

  对于前面提到的“A商品的城市部专卖店销售方法”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用“是否应该提高A商品城市部的销售”这样提问形式的标签作为假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制作标签时要用具体语言概括标签内容,而“好标签”的提问形式的标准则是选用一条信息的具体表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我们为了回答提问的问题时,就在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了。

  针对“是否应该提高A商品城市部的销售”的这个标签,我们就可以用“空雨伞”图表对应的三个方面进行笔记分析。

  通过信息分组,我们可以猜测要想解决“A商品销量不佳”的问题,可以建立“对城市专卖店的销售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援”的假设。

  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到这里,在进行下一步的验证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根据假设描绘解决问题的故事线,也就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起承转合”。

  针对“A商品销售不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找到Issue(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和假设(为了解决问题的暂时方案),接下来就是描绘解决问题的整体故事线。

  3、验证假设,用横线笔记验证假设的问题

  要想验证步骤二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将这个“假设”带来现场进行验证。

  验证这个“假设”时,我们需要运用横线笔记,在去往现场验证之前,需要先做好提问列表,让“2W1H”三个要素完全结合起来,通过对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的提问来验证这个假设。

  为了更加有效的验证假设,我们在现场也需要对假设提问不断地提出更优秀的问题,有时为了找到真正的问题,需要重复“五次为什么”。

  如,针对A商品销售不佳的商场,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与A商品类似但销量很好的商品”,如果有那是为什么呢?得到进一步回答“顾客喜欢用样本”,我们可以再重复问为什么,进行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试用样品可增加销售量”,这样就会得到“试用样品可使顾客得到安慰”。这样我们就通过不停的追问,加深了验证,得到了最终答案。

  4、总结成果,运用麦肯锡笔记

  在验证解决问题的假设之后,就要进行总结了。在进行概括总结时,我们可以选择“加重号形式”或“金字塔表格形式”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前者能锻炼我们概括能力,后者能够增强说服力,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思路结构。

  用“加重号”做笔记时,需在笔记的左侧写上“关于问题的概括”,右侧使用加重号“·”按照主张(结论)→ 根据(现状的事实根据)→理由(解释与意义)的顺序来简单概括问题,在笔记的最下方,将要做的事或需要思考事情的方向引向成果。

  用“金字塔表格”做笔记时,也需要将主张、理由、根据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金字塔最上方的主张应该是关键信息,如A商品销售不佳的这个事件的主张应该是“加强对城市部专卖店的销售支援和售后服务能够提升A商品的销量”,之后就是列出导致这一主张的理由和事实根据。

  到这里我们就把A商品销售不佳的这个问题解决了, 而我们使用麦肯锡流“三个笔记法”取得的结果向他人进行汇报,能展现出我们的思路清晰,表达有逻辑性,采取的行动具有说服力。

  学会了解决问题所需的4个步骤3个笔记思考法之后,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也不会慌张害怕了,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四):做生活黑客,在信息时代学会做笔记,让工作事半功倍!

  记笔记,这听起来不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在读书期间,只有女生才会老老实实的记笔记。在很多人眼里,记笔记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只是把黑板上的板书一模一样抄一遍,别人说的话记下来,这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对记笔记是这样理解的话,我想说,你可能不会记笔记。因为真正记笔记绝对不是如同机器人一样机械地做摘抄。真正记笔记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做记录,更是对自己的想法做记录。

  达· 芬奇一生都在做笔记,他的笔记本看起来杂乱无章,上面全是各种似乎互不相干的心得、想法、实验记录和设计。但是达· 芬奇的笔记本却最值得后人读,他手画的人体解剖图堪称艺术品,他不经意间迸发出的精妙想法人们根本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的。达· 芬奇笔记的唯一问题是没有经过整理——因为他想法太多实在来不及整理——有人说如果他整理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可以提前三十年。

  钱钟书不藏书,再好的书也是看完就顺手送人。但他读书几乎必做笔记,读书笔记永远保留,随时拿出来用。据说杨绛先生在整理钱钟书笔记,光读书心得就有20册,2000多页。

  费米的笔记本更是一个传奇。传说,费米喜欢每周跟一帮学生聚会,一般是让一个学生提出某一方向的物理问题,然后费米就会找出自己在这方面的笔记——上面写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到临终之前,他仍然在试图整理笔记本。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便捷的获取海量资讯,却不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好比手握宝藏,却没有打开宝藏的钥匙。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信息呢?只有一个方法:做笔记。《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告诉你:笔记是信息处理和思维提升的有效工具。

  这本书作者是大岛祥誉,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2002年独立创业,从事高管培训,组织变革咨询,队伍建构以及领导力开发等咨询服务。

  这本书讲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种笔记方法核心在于"记笔记=解决问题"。我们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思考。"这本书要教给你如何将笔记作为"思考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只要按照4个步骤记笔记,你就能理清思绪,解决一切难题。

  03.

  记笔记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那么在记笔记时,你需要具备三种心态。

1. 一边思考假设一边做笔记

  一切都从假设开始,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所谓的假设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针对"问题"提出"暂时的答案"。就像侦探剧在破案的时候,先假设凶手是这样行凶杀人的,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在假设的基础上做推理,寻找线索。

  但是,这个假设也不能随意假设。大岛祥誉认为"假设=暂时的答案"也是通过"只要这样做,出于这样的理由,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的理论分析建立起来的,而不是毫无依据,完全立不住脚的假设。

  之所以要建立假设,是为了发现问题,找到最关键的课题。如果没有建立假设直接收集信息,做分析,你就会陷入信息漩涡当中,永无止境的在收集信息,不知道要收集到什么程度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这个月A产品销量不佳。如果没有假设,直接找资料,你会发现要找的资料很多,可能是市场,可能是产品说明,可能是文案设计等等。这样下去,问题还没有解决,全时间都花在查资料上了。

  相反,如果你根据目前的情况,找到可能性最高的假设来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验证,找出最有可能的假设,你就能很容易能找到真正的问题。

  还是上面例子,为什么A产品销量不佳?可能有三个原因:市场不景气;A产品过时了;产品功能难以传达给顾客。根据这三个原因再做分析,今年市场总体保持良好,其他竞争对手并没有受到影响;A产品的同类竞争者也有3家,说明产品并没有过时,那么最有可能的假设就是"产品功能,顾客难以理解"。接着,你就要验证这个假设是否合理,可以实地去分店考察,与客户面对面交流验证假设。

  记笔记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用笔记定义真正问题,明确列出解决问题的概要,然后根据笔记上的内容解决问题。在记笔记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保持假设意识,而不是埋头做抄写作业。

2.追求成果

  我们之所以记笔记,是为了加深思考假设,整理思路,最后展现结果。用一个等式来讲"记笔记=成果"。就像图书馆拥有很多藏书,若没有书架,书籍就无法整理归纳,图书管理员无法核对藏书情况,读者无法找到想要借阅的书。

  记笔记也是,你记笔记是为了展现成果,能够在开会,读书分享,做企划方案的时候派上用场,能够用清晰的思路展现给他人看。

  所以你在记笔记的时候,要时刻保持"像第三者汇报"的意识。想想笔记上的内容,别人能看明白,听得懂吗?

3.用故事线思考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首先登场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起),然后每个人物带来各种问题(承),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转),登场人物开始新的旅程(合)。

  一个好的故事必须要有起承转合,记笔记也需要。因为记笔记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故事线,有剧本。

  还是拿上面A产品销量不佳为例。你找到真正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开始执行。这一个过程就能组成故事线。

(起)解决A产品销量不佳的关键是产品功能,顾客无法理解(承)通过对产品功能改进来提高销量(转)验证改良功能后,客户的满意情况(合)将人员和预算重点分配到解析产品功能上。

  大岛祥誉认为:故事线思考,是指在看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部分,而是在把握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事物所处的状况,然后思考事物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来讲就是:笔记作为一个描写解决问题故事的脚本。

  03.

  前面我们已经明白记笔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记笔记呢?《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提供4个步骤,分别为:

1.定义问题

  用where,why,how方式找出真正的问题。

  where(问题所在):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why(原因):每个问题对应的原因是什么?

  how(对策):每个问题可以采取什么对策?

  很多人认为where,why,how这三个当中,最重要的是why和how。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是where,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你找不到核心问题,不管你找多少why和how都无法解决问题。

  正如毛泽东爷爷说的一句话: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记笔记就是对信息的整理,找到矛盾之处,找到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2. 建立解决方案假设

  用"空雨伞",把信息分为"事实","解释","行动"三组。"空雨伞"是指:天空有乌云(事实)——看起来要下雨(解释)——应该要带雨伞(行动)。在建立解决办法假设的时候,使用空雨伞可以很容易建立最终行动。如图所示:

  空雨伞关键在于:你要客观地分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哪些是行动。不能将三者混淆。就像拼图一样,明明这块是森林,要拿绿色的拼图块,而你拿一块红色房子的拼图块混进去。

3. 验证假设

  为了验证假设,需要现场调查。能否获得有价值的线索在于事前准备。

  去现场调查之前,先拟定问题列表,这样做可以有针对性提问,也不会因为现场出现临时状况,漏掉重要的问题。就像访谈节目,主持人采访嘉宾之前,肯定要先列出要问的问题,再做采访。如图所示作者验证假说提问列表:

  那么,如何有效验证假设呢?在现场不断的提出"为什么"。

  比如A产品销量不佳,你提出了"有没有与A商品相似且销量很好的商品"的提问,如果回答是"B销量很好",你就要接着问"这是为什么?""顾客都怎么购买B产品"。

  不要满足只提出一个问题,而是保持追问的态度,一步步加深验证的深度。只有不断地问"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办”也就出来了。

4·对解决方案进行总结

  定义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后要得出结论,用金字塔原理将你的笔记变成总结报告。金字塔原理就是把主张,理由,事实三个部分组合而成。如图所示:

  一个好的总结报告,只有解决对策是不够的,你必须要列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客观事实,告诉别人:这个解决方案是根据事实得出来。就像警察治坏人的罪,只说一句你是凶手,法律无法制裁,你需要提供证据,法官根据证据判刑。通过金字塔原理做总结方案,可以使你的提案更有逻辑和说服力,简单易懂。

  .

  万维钢老师说:”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地摸索总结,甚至直接为其内容做出贡献,才能逐渐掌握。如果你的全部知识技能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你凭什么拿比农民工高好几倍的工资?”

  我觉得这段话说出了记笔记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会上网,想要什么信息都可以找到,凭什么要给你高工资呢?拉开与农民工差距在于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使用笔记将脑中的想法转化成文字,写在笔记本上,让自己混沌的思考直观化,思考问题的结构,建设假设并验证,这样不管面对什么情况都能找到有效解决。正如大前研一所说:笔记术不是用来记下别人说的话,而是用来整理自己的思绪。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五):2018,你需要掌握的笔记思考法

  提到做笔记,许多人立刻想到的或许是上学时经常使用的课堂笔记。笔记上写满了老师所说的知识点,是期末复习时必不可少的“利器”之一。步入社会后,我们更熟悉的是印象笔记:to do list等工具,会想到做笔记可能也只是在会议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其实,笔记本可以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中,作者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笔记术。这种笔记术出乎意料地简单,只需要一支笔、一个本子,加上麦肯锡流的逻辑思考法,便能够瞬间整理思绪,切实地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这本书的作者大岛祥誉,在麦肯锡公司任职期间主要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他在刚刚进入麦肯锡工作的时候,亲眼见到前辈们只是使用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就能够找出问题的本质,之后迅速付诸行动。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向大家介绍了“麦肯锡流的笔记思考法”,“笔记思考法”主要使用3种笔记:横线笔记,方格笔记,以及麦肯锡原创的“麦肯锡笔记”,每一种笔记都有不同的特征和使用方法。使用笔记本最关键的步骤就在于思考,将自己脑中的想法转化成文字,写在笔记本上,让自己混沌的思考直观化,思考问题的结构、建立假设并验证,让你尔不管面对什么情况都能够找出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可以帮你有效解决问题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一、在使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你要明白“麦肯锡流笔记思考法”的真正主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笔记不是为了记录过去,而是为了创建更好的未来”。

  正是为了这个主题,麦肯锡流笔记思考法坚持以“取得成果”为使用笔记的目的,因此在笔记的使用方法上和一般的笔记术完全不同。

  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1.一边思考假设一边做笔记。

  一切都是从假设开始,这是解决问题的大前提。所谓假设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针对“问题”提出的“暂时的答案”。

  但是,即便是要是的答案,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找个答案。麦肯锡所说的“假设=暂时地答案”也是通过“只要这样做,出于这样的理由,就会得出这样的结果”的理论分析建立起来的。

  2.追求成果。

  只有在以取得成果为目的做笔记时,才能够称之为“解决问题的笔记术”。

  这里所说的成果,指的是向除自己以外的第三者(上司、同事、客户等)发表企划、回答问题、报告。也就是说,是与面向自身的思考完全反向的行为。

  3.用故事线思考。

  所谓用故事线思考,是指再看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部分,而要在把握整体轻狂的基础上分析事物所处的状况,然后思考事物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你需要准备哪三种笔记?

  作者大岛祥誉根据他在麦肯锡的工作经验,按照解决问题的流程分别使用三种笔记。

  收集信息时使用的是“横线笔记”,为了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整理思路时使用的是“方格笔记”,为了在实际发表成果、建立表格时使用的是原创的“麦肯锡笔记”。

  横线笔记和方格笔记我们都好理解,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麦肯锡笔记。麦肯锡笔记基本来说属于“方格笔记”,但最上方有写“标题”的地方,中央是用来画图表(图解)的长方形框,最下方是用来标记出处的位置。利用“一个图表,一条信息”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描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要素,完全是“解决问题的笔记”。

  如下图:

  三、如何利用这三种笔记解决问题?

  第一步:找出真正的问题。主要使用横线笔记和方格笔记,通过收集信息思考三个问题,分别是Where(问题所在)、 Why (原因)和How(对策)。

  在寻找真正问题的时候的关键,首先是思考Where(问题所在),换句话说,就是找出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没有找到Where(问题所在)就开始思考Why(原因)和How(对策),那么原因和对策会缺少针对性,而且从中提取出的也千差万别。

  第二步:建立解决办法的假设。主要使用方格笔记。在这个阶段不必再收集新的信息,而是用第一步中找出的“Where(问题所在),将关注的信息分为“事实”“解释”“行动”三组。

  用麦肯锡经常使用,如今在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现场都十分常见的“空雨伞”的图表,可以非常轻松地对“事实”“解释”“行动”进行分组。

  天空有乌云(事实)→看样子要下雨(解释)→应该带雨伞(行动)

  像这样“空雨伞”的图表,在对眼前发生的事实做出解释,导出必要的行动时非常方便。在建立解决办法假设的阶段,使用这个图表可以很容易地建立最终的行动=建立解决办法的假设。

  第三步:验证假设。主要使用横线笔记。要想知道在第二步通过分组找出的与解决办法相关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将这个“假设”带到现场进行验证,虽然还有其他验证假设的方法,但带着假设和笔记本亲自前往现场是最基本的做法。

  在这个时候,麦肯锡的员工一定会使用“横线笔记”,使用这种笔记即便在办公室之外也能够将信息一字不漏地全部记录下来。根据作者的经验,当需要记录大量信息的时候横线笔记是用起来最方便的。

  当然也有使用录音笔来记录之后总结成问题的方法,但作者认为还是实时观察对方的表情、语调以及态度然后进行记录的这种做法更容易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为了在现场验证“假设”,事先准备一个“提问列表笔记”尤为重要。

  在麦肯锡有一条很重要的法则,那就是“没有‘提问列表笔记’就不能去现场调查”。

  为什么“提问列表笔记”这么重要呢?因为要想让“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这三个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必须充分地准备提问和做假设。

  第四步:取得成果。主要使用麦肯锡笔记和方格笔记,这一环节的关键是经常建立概要笔记。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使用笔记才能够提前把握成果呢?秘就在于要时刻有“概括”的意识。所谓“概括”指的是将主要内容简单地总结到一起,但麦肯锡流笔记术中所说的概括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咨询顾问这一行业中,有一个用来做“提案”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所有的“事实”和“支撑事实的理由”都被概括在―个金字塔表格里,概括的意识,就相当于这个金字塔表格。

  也就是说,将信息用简单易懂的形式综合起来,使其能够立刻刻传达给对方,这个过程就是“概括”。

  在解决问题的流程中,通过建立这样的“概括笔记”,在整个流程验证结束的时候,重新命名概括的内容(内容不变,重新命名),就可以直接将这些内容作为最终成果进行发表和报告。

  这样做可以防止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和最终成果之间出现偏差,还可以节省制作资料的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麦肯锡流笔记思考法”,当你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只在脑海中思考“应该这样做”,并且在思考很模糊的时候就贸然采取行动。应该首先准备一个笔记,把想法写在上面。

  当你动手做笔记的时候,麦肯锡流的笔记思考法就会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你能够顺利地开始行动并取得成果。

  2018,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解决问题的笔记术吧。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六):透过笔记学思维

  

01

2016年至今,我参加的网络上或付费、或免费公开课不下100场,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公开课是讲如何做笔记的:方格笔记、手绘笔记、手账、视觉化笔记、康奈尔笔记……老师拿出来的笔记范本,那真是一个漂亮,色彩、字体、版式布局都是恰到好处。再看看自己的笔记,简直惨不忍睹,字迹潦草不说,还到处都有涂涂抹抹的痕迹。在强烈的视觉对比之下,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自己也能做出这样漂亮的笔记来。

  本子与笔都买了不少,也花了时间去琢磨怎么排版、怎么写、怎么画,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花在笔记装饰上的时间,已远远超过了我阅读的时间。我开始怀疑,这样做笔记究竟有没有意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经常在网上开公开课的朋友。大家熟悉后,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他听后,拿出了两份笔记,一份整洁漂亮、一份随意潦草,告诉我:整洁漂亮的笔记用来上课展示,可能一个月会做一两份;随意潦草的笔记是自己每天都使用的。他还告诉我,自己展示的笔记还不够完美,是自己慢慢画的。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特别精致的笔记,大部分是请专业绘画人员绘制的。

  他反问我:你记笔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好看吗?是为了拿出来展示,让他人评论吗?如果不是,你为什么要过分的追求笔记的好看与否?

  他的话,一语点醒我这个梦中人。自此,我依然去听各种笔记公开课,学习怎么做笔记。只是不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整洁美观上,而放在了怎么提升笔记在生活与工作中的作用。

02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一本讲解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员工是如何做笔记以及用笔记推进自己工作的书籍,名字叫《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麦肯锡公司以其专业、高效的工作作风及成果闻名于世,它的一些工作理念、方法对于其他公司或个人,也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常常受到世人的追捧。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作者是大岛祥誉先生,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院,后取得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MBA学位、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学位。他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之后供职于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华信惠悦咨询公司、环球创投、三和综合研究所等企业。现为Senju Human Design Works 董事长。

  大岛祥誉先生根据他在麦肯锡公司工作的亲身经历,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介绍了麦肯锡职员做笔记的目的,方法与规则以及如何使用笔记,作者把这些统称之为麦肯锡笔记术。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列举了一些麦肯锡精英的笔记术。

  回到开头,我那位开网络公开课的朋友的问题:你记笔记的目的是什么?大岛祥誉先生告诉我们,在麦肯锡公司,咨询顾问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将笔记作为“思考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和学生用来提高学习效率或职场人士用来整理工作信息的而做的笔记是完全不一样的。

  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多人,很多公司都是按照收集信息、整理分析、思考对策、最终实施这个流程来解决问题,但是在麦肯锡公司看来,这个流程有一个缺陷,容易陷入“试错”的漩涡中去。麦肯锡公司认为,为了解决问题,思考是很重要的,但是仅仅只在头脑中进行思考是不够的。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需要利用笔记来整理自己的思路,即在思考对策与最终实施之间,加入用笔记整理思路和建立假设并验证的过程。这是因为将思考转化为语言文字,可以摆脱思维混乱的状态,从而获得本质且清晰的思考。

03

  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麦肯锡公司的咨询顾问们做笔记时,不只记录收集到的信息,即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还会思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并写在笔记本上。他们做笔记时会遵循三个原则:

  1 一边思考假设,一边做笔记:这里的假设,是指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暂时的答案”。

  2 追求成果:麦肯锡咨询顾问们做笔记,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他们的笔记要时刻能帮助他们向第三者汇报,并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利用笔记向第三者展示。

  3 用故事线思考:因为随时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利用笔记向第三者展示,因此要让笔记流动起来。而采用故事线思考能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用故事线思考,指的是在看事物的时候,不要只看一部分,而是要在把握整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麦肯锡公司将解决问题分为四个步骤,与此对应的每个步骤也都有相应的笔记方法:

  第一步 发现真正问题的笔记使用方法

  在这个阶段,咨询顾问们一般使用的是横线笔记本和方格笔记本。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分类信息,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将问题分为二类,一种是表象的,称作为“反应型”问题。这类问题容易发现,也能迅速采取行动解决,但是这类问题很难彻底解决,常常会像打地鼠一样换一种形式再次出现。

  另一种问题是本质的,称作为“率先型”问题。这种问题是我们通过主动分析,找出现状与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到的。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发现、确定的真正问题。

  第二步 建立假设的笔记使用方法

  这个阶段,咨询顾问们一般使用的是方格笔记本。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即“如果这样做或许能够解决问题”。

  建立假设不是随便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介绍了一种常用的模型:“空雨伞”模型。这种模型表示的流程是先列出“事实”,然后对事实做出“解释”,最后提出解决“行动”。如:

  事实:天空有乌云

  解释:可能要下雨

  行动:应该带雨伞

  这个模型的关键之处,是要将第一步收集的信息,按照“事实”、“解释”、“行动”进行准确的分组,要区分哪些信息是事实,哪些信息是解释,哪些信息又是行动。如果将属于解释的信息分到了事实这一组,那么对于最后提出的行动会造成偏差。比如,我每次出门都不会下雨,这样的信息应该属于解释信息,但是如将它归于事实组:天空有乌云,我每次出门都不会下雨,这样在提出解决行动的时候就会造成偏差。

  当我们利用“空雨伞”模型建立了解决问题的假设之后,还有一件事要做,根据假设思考执行解决方案的故事线。这个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麦肯锡咨询顾问们做笔记时用故事线思考的具体内容。

  第三步 验证假设的笔记使用方法

  这个阶段,咨询顾问们一般使用的是横线笔记本。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验证我们在第二步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假设。主要的做法是带着假设和笔记本到现场,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从而验证自己的假设。

  这一步最为关键的是事前要准备好问题,从针对假设提出的问题之中得到的回答,如果和假设之间没有矛盾,那么就能够验证这个假设是有效的,进而迅速的执行解决方案。

  第四步 验证假设(解决方案)之后取得成果的笔记使用方法

  这个阶段,咨询顾问们一般使用的是麦肯锡笔记本或者方格笔记本。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总结概要,形成最终的成果,咨询报告,提交给雇主。

  在麦肯锡,整理最终发表的资料时,第一步是使用笔记本彻底的整理思路,描绘出完整的故事线,并依照“一个图表,一条信息”的原则描绘图表草图,最后才是制作PPT。

04

  笔记对麦肯锡的那些咨询顾问而言,只是一种完成工作目标的工具。大岛祥誉先生也一直强调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工作取得成果,因此笔记写的乱一点,丑一点,都无所谓。与做一份漂亮的笔记相比,大岛祥誉先生认为能够促进思考、找到崭新创意的笔记更加重要。

  如今,网络上关于笔记的格式、笔记本的选择、做笔记时的要求,依然有很多人在讨论,研究,也有很多针对这些内容开设的课程,但是通过阅读《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不是做笔记的真正的主题,真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做笔记。《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与其说是在介绍麦肯锡咨询顾问如何做笔记,使用笔记,不如说是在借笔记向我们展示麦肯锡的一种工作思维模式:如何解决一个问题。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七):你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为啥没有阅读量?

  初学写作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理论够正确,论据够充分,例子够丰富,可是发表出来以后,阅读量少的可怜。自己写的很辛苦,可是读者根本不买账。不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解决呢?

  这几天在看《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没想到我却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里是这样说的:“不要以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为主体,而应该以能够让对方接受的内容为主体。” 放到写作里是不是也很正确?你写的东西读者不接受,再好都没用。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者是大岛祥誉,是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MBA、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2002年独立创业。初入麦肯锡的时候被麦肯锡的笔记术震惊,后来感叹于麦肯锡笔记术强大的作用,因此写了这本书,旨在向大家传达“解决问题”的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通过四个章节、三个部分的内容将“解决问题”的笔记思考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一章讲述了笔记思考法的理论基础,第二、三章具体讲述了“解决问题”笔记思考法的使用步骤和技巧,第四章对整本书进行了升华,笔记思考法不仅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自身魅力,整顿内心、促进自省,从而获得美好的人生。

  其实,里面介绍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取得成果”为导向的笔记思考法里面的很多技巧,对于提高写作的质量,提高阅读量,也是非常有用的,不信?那请接着看!

  第一点:建立假设的“空”“雨”“伞”的方法。“空”“雨”“伞”的方法,是麦肯锡公司常用的整理信息建立假设的方法,将关注的信息,分为“事实”“解释”“行动”三组,从而建立其正确的逻辑链,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天空有乌云(事实)-----看样子要下雨(解释)-------应该带雨伞(行动)

  如果我们的写作思路按照这个逻辑来写,也会非常的好。比如,写关于拖延症的文章,如果参考这个逻辑的话,可以这样写:

  很多人存在拖延症(事实)-------与完美主义情结有关(解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行动)

  使用这个逻辑线,再加上自媒体写作的常用方法,举上几个领家哥哥、亲戚家妹妹的故事,那绝对比你分析一堆拖延症的可能原因,再给出一堆改善拖延症的方法更吸引人,也更容易传播!

  第二点:3的乘方法则。3的乘方法则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在制作笔记或图表的时候,都是以”3”为基础展开,一个层级,只分3条来叙述,按照3的2次方9,3的3次方27,这样的规律展开。

  “3”确实是个神奇的数字,中国古代也特别崇尚“三”,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都只可以生下一个数字,到了三就可以生万物了。

  两个显得太少,四个又显得太多,所以很多文章里也会分三点进行阐述。比如:剽悍一只猫最近进行的2017年的年底分享,也是每一个论点都分三点阐述,虽然个别论点里面会有第二条参见第一条,第三条参见第一条,这样“无耻”的说法,不过也充分说明网络牛人都是很重视3点这个原则的。

  所以,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遵循“3的乘方法则”,我们的文章也会显得结构更合理,更有美感。

  第三点:PIT原则。这个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里称为PTI原则,是在资料准备过程中的原则。“P是Person(想要传达的人)、T是 Timing(能够传达的时间)、I是Interest(对方的兴趣)。PTI的原则就是从一开始就要对”向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传达最有效”了然于胸,这样准备过程才能事半功倍。

  不过我觉的对于写作来说,改成PIT原则可能更合适些,第一,更容易记。PIT,pit,有意义,好记。第二,时间循序更合理。准备资料的时候,是先确定客户,再确定向客户交成果的时间,最后是准备。而写作的时候,是先写文章,后发布。第三,写作时的写作方式,远比发布时间更重要些。

  对于写作来说,应用PIT原则就是:第一,在你开始写作之前,要先想好可能的受众,你这篇文章是准备给大学生看,还是职场人士看;第二,是要了解这群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写成鸡汤文还是鸡血文?第三,决定你的发布时间,励志的鸡血文最好在早晨发,温情的鸡汤文可能睡前发更合适。

  初学写作确实不容易,不过如果使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里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思考方法,选择一个读者的问题进行解决,用“空”“雨”“伞”的逻辑来组织文章,用“3的乘方法则”和“PIT原则”来书写文章,那么这篇文章绝对就是一篇有干货、有内容,清晰明白,读者易于接受的文章,阅读量自然就上来了,不是么?比如,我这篇文章(恬不知耻脸)!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八):你相信一本笔记可以搞定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吗?

  追求事业成功的我们就好比在大海中破浪前行的船,航行的目的地永远指向“解决问题”。在越来越重视结果的职场生态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成了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虽然很多励志故事中告诉我们“过程比结果重要”,但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却总是“没有结果就一切免谈”。那些仅重视过程而缺乏成果输出的人,往往在职场中被冠以“缺乏能力”、“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等负面标签。最终受到领导重用的则是那些能够积极思考并解决工作中问题的员工。试想一下,哪个领导会不喜欢能够高效解决问题的员工呢?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李嘉诚

  航行的船舶经常会遇到激流暗礁、暴风骤雨,甚至在大海中迷失方向,同样,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勇气与毅力固然重要,但清晰的思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像“愚公移山”这种靠努力感动上天,最终移山开路的童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思路决定出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全部体现在他的思考方式上。幸运的是,与表达、记忆等能力一样,思考的能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掌握的。

要想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要刻意去教,而应当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使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模式。——彼得.圣吉

  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就是一本讲述如何通过笔记工具提高思考能力,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实用手册。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一书中,大岛祥誉为大家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笔记思考法。这种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按照“设定问题和Issue→整理课题并分解其结构→搜寻现场的信息→建立解决方案→验证假设→决定解决方案→实行解决方案”的基本思路,用“1支笔+3个笔记本+4个步骤”,帮助我们轻松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者大岛祥誉是Senju Human Design Works董事长。他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院,后取得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MBA学位、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高管培训、组织开发与人才培养咨询师工作。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之后供职于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William M. Mercer)、华信惠悦咨询公司(Watson Wyatt)、环球创投(Global Venture Capital)、三和综合研究所等企业。2002年独立创业,继续从事高管培训、组织变革咨询、队伍建构及领导力开发等咨询服务。他总结多年的咨询从业经验,先后出版了《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力》等多本畅销著作。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全书共四章,分别介绍了“笔记思考前的准备工作”,“笔记思考法的具体方法步骤”,“笔记思考法的应用技巧”以及“利用笔记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一是,改变了对“笔记功能”的印象——笔记不仅是用来记录的,更是用来帮助思考的;二是,加深了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我们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从根本上解决最本质的问题;三是,掌握了新的“磨炼自己”的方法——利用笔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用笔记辅助思考

  大家对记笔记一定都不陌生,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训练用笔记记录课堂知识,工作后也会在会议、访谈等场合进行笔记记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笔记是一个关于记录的重要工具。然而,《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一书告诉我们,笔记不仅能用来记录,更能辅助思考,锻炼思维,帮助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有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提高记忆。大家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已经成为家长劝孩子写作业的口头禅,事实真是这样吗?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书写有利于记忆是有非常坚实的科学根据的。人类的记忆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陈述性记忆,即信息通过大脑中“海马体”的过滤,重要信息被记录在“大脑新皮质”中。另一种是动作性记忆,即通过位于更深处的控制人类运动所必须的肌肉的“大脑基底核”和“小脑”的神经回路网来进行记忆。由于陈述性记忆会过滤很多信息,因此,动作性的记忆更容易被记住,比如骑车的技术,一旦学会终生难忘。这就是为什么要鼓励大家亲手记录笔记的原因。

  二是,以问题为核心。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问题意识,专注于解决各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十分复杂,很难全部在大脑中完成。《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紧紧围绕“解决问题”这个主题,将笔记与思考相结合,从信息收集、发现问题,到建立并验证假设、再到汇报资料的制作,把笔记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帮助我们轻松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三是,锻炼思维,提高效率。每个人在解决问题时都有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一旦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将很难改变。《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介绍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熟练掌握这些笔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大脑回路,从而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

用笔记发现本质问题

  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这些情况: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同一部门反复出问题,同一流程接连出问题,解决旧问题紧接着就暴露出新的问题。如果你也遇到同样的状况,那么很可能是你并没有发现“本质问题”。

  我们可以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为“本质问题”和“表面问题”。前者是后者的根源,后者由前者引起,是前者的表现。如果无法精准定位“本质问题”,而总是围绕“表面问题”做文章,那么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因此,发现“本质问题”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介绍了定位“本质问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收集信息。尽可能详细的收集相关信息,用笔记记录细节。这时不要过早对问题做出判断,否则固化思维很可能限制你的思想,从而影响对新的信息的接受和解读;第二步是信息分类。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问题所在(where)”、“原因(why)”、“解决办法(how)”分为三类,其中后两类既可以辅助判断本质问题,又可以为接下来建立假设做准备,是不可缺少的;第三步是找出本质问题。在第二步中,你会发现“问题所在(where)”中往往不只一个问题,“表面问题”在鱼目混珠。为了找到本质问题,大岛祥誉建议,对收集信息的关联性做综合性判断,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本质问题。通过大量阅读以往案例,或者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可以快速积累寻找本质问题的经验。

  举个例子,在解决“产品销量下降”这个问题时,我们在“问题所在(where)”中收集到“一线城市销量很好”、“专卖店的销量很好”和“量版式店的销量差”等信息,我们就有理由判断“一线城市销量好是因为专卖店多,而二三线城市销量差是因为专卖店少”,这就是可能的本质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出与之对应的“原因(why)”和“解决办法(how)”,交叉验证本质问题,并为后面的建立假设、验证假设做好准备。

用笔记磨炼自己

  没有人是天生的胜利者,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己。大岛祥誉为我们介绍了一个用笔记磨炼自己的有效方法。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笔记记录下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高效解决问题,还能够方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过去的经验,温故而知新。养成每天运用“笔记思考法”的习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自省的笔记,指的是用笔记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记录下来。这样做能够使你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了解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整顿内心的笔记,指的是内心烦躁或恐惧时,把那些问题和烦恼记录下来,等心情平静后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做可以避免因心情浮躁做出错误的决定,帮助我们整理糟糕的心情。

  通读《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你会发现,一本笔记并不足以改变一切。但只要为思想插上笔记的翅膀,你就可以告别“手忙脚乱”,告别“畏缩不前”,告别那个在工作中不自信、不自知、不自驱的自己。最终,你必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九):笔记+逻辑思考,让你从本质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绛先生在为《钱钟书手稿集》所作序文中写道: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这就是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记忆。那么,为什么伴随着“写”这个动作,记忆效果就会好呢?这其实与我们大脑的工作程序有关。记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陈述性记忆”,也就是“用大脑记住”,比如读、背诵,所有信息会经过“海马”的过滤,所以想要记住的东西不一定都被记忆下来。 而记忆的另一种类型是“动作性记忆”,也就是“用身体记住”,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此时不需要经过海马过滤,而是通过“大脑基底核”和“小脑”的神经回路网进行处理,当动作被记忆在神经回路网里之后就很难被忘掉。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小时候背诵的诗词,长大了会忘,而小时候学会骑自行车,长大了,就算很久不骑,想骑的时候还是会骑。 所以,前面我们提到的“写笔记”这个动作,不仅是用大脑记住,而且还使用了身体的一部分——手。所以,不仅更有利于记忆的固定,还会使思维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就是一种为了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而存在的一种思考方式。借由笔记这种有形的物品,将你的思考从大脑中抽离出来,转变成文字和图表,使其可视化、具体化和条理化,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使你最终能够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的作者大岛祥誉,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是一位资深管理咨询师,他将在麦肯锡学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结合自身的经验,著成《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问题解决方法与技巧》等书。而《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则是极具针对性的一本书,那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像麦肯锡的咨询师一样,利用笔记思考法来高效解决问题。

  作者从心态、方法、技巧、功用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分别对应书中的四个章节。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 第一部分:心态 这个部分可以看做是使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解决问题的准备工作,一个是物质上的准备,一个是精神上的准备。 1. 物质上的准备 如果你愿意,可以准备3个笔记本: 横线笔记:用于收集信息 方格笔记:用于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麦肯锡笔记:用于发表成果

  当然,如果你觉得用3个笔记太麻烦,也可以只用一个方格笔记本。 2. 精神上的准备 你需要认识到,笔记,并不是只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加深思考,整理思路,解决问题,可以看作你的“第二大脑”,所以笔记乱一点也无妨,因为整洁并不是目的。 第二部分:方法 这个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用一个具体的案例-“A商品销量不佳”,对如何使用笔记思考法解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方法的精髓。作者将笔记思考法解决问题分成了4个步骤: 第1步:设定本质问题 用横线笔记全面收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成三类:问题所在(Where)、原因(Why)和对策(How),写在方格本中。对于“A商品销量不佳”这个问题,首先将收集到的信息分成了下面三类,并逐条列出: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区分三种信息,不要混淆。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整理思路,找到真正的问题,也就是论点,然后通过分析与有关联的因素,修正认知偏差,进而建立假设。 按照上述方法,作者发现“城市部销量很好”与“专卖店的销量很好”似乎存在关联性,那就可以将上述两点提取出来——“城市部专卖店的销售方法”作为问题所在(Where),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城市部专卖店的销售方法能够提供什么灵感? 第2步:建立假设 建立的假设最好选取提问形式,而且要具体。 对于前面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是否应该提高A商品城市部的销量”这样一个提问式的标签作为假设,进而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对城市部专卖店的销售支援来提高A商品的销量。 用方格笔记对关注的信息按照“事实”、“解释”和“行动”进行分组,也就是列出常说的“空雨伞”图表。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区分主观判断与事实,不要将不通的问题和信息分到一起。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成果产生偏差,比如说不要将“每次我带伞出门都不会下雨”这种解释分到“事实”这一组里,因为这只是个人主观上的看法。 好了,现在假设建立以后,还需要根据假设描绘出解决问题的整体的故事线,也就是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起、承、转、合,此时要用到的是横线笔记和方格笔记。 基于前面建立的假设,我们可以这样描绘解决这个问题的故事线: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验证假设来确认这个故事线是否正确。 第3步:验证假设 为了验证假设,需要我们带着这个假设再去现场调查,此时用到的是横线笔记。 能否获得有价值的线索关键在于两点,一个是事前准备,一个是临场发挥。 关于事前准备,在你去现场调查之前一定要在横线笔记上拟定提问列表,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设定问题,也不会因为到了现场出现的各种状况而漏掉某些重要的问题,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战,这和访谈节目主持人在采访嘉宾之前一定要做功课是一个道理。 针对上述“加强对城市部专卖店的销售支援可以提高A商品的销量”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列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城市部专卖店接待顾客的平均时长是多少? 问题2:城市部专卖店的接待内容是什么? 问题3:如何应对顾客的疑问? 然后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到了现场,此时,考验提问功力的时候到了,就像一位好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能够通过不断地追问,挖掘嘉宾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我们在现场访问的时候,也需要通过不断地追问来一步步地接近问题的本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重复5次为什么”的提问方式。比如当我们提出“有没有与A商品相似且销量很好的商品?”这个问题之后,可以采用如下的追问方式:

  我们由问题A引出了问题B,得到答案之后,就会得出一个假设:A商品虽然价格比B商品低,却销量不佳的原因是没有试用品,接着我们用问题C对试用品问题进行再次提问,验证了假设,从而得到了最终原因就是A商品没有试用品。 可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3次追问就可以得到最终答案,而对于更加复杂的问题,可能就需要重复5次问为什么,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 第4步:总结成果 那么,现在就到了总结成果这一步,一般来说,给客户的提供的提案是以PPT的形式呈现的,这里还需要用笔记本建立概要,也就是相当于用笔记打草稿,需要用到的是麦肯锡笔记和方格笔记。 具体来说,可以先建立一个提案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中将“事实”和“支撑事实的理由”全都概括进来,这里作者提出了两种方法,一个是“加重号形式”,一个是“金字塔结构”。

  这两种方法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从上至下,按照“3的乘方法则”,依次列出主张、理由和根据,是从成果的雏形倒推回去,推算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做可以使你的提案更有逻辑和说服力,简单易懂,因为客户想要看到的就是有理有据的分析。

  这时,你就可以开始制作提交给客户的PPT了,在制作的过程中要遵循3个原则: 原则1:PTI视角 首先需要你思考向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传达最有效。 原则2:一个图表、一条信息 最本质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像晶体一样美丽而又具有强度,所以制作展示资料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为了得到晶体而进行的提纯过程,提纯的过程就是提炼要点、去除杂质信息的过程,如果你觉得结晶化的过程难以理解,那么把这看作蒸馏酒的过程,是不是更好理解呢。 原则3:3的乘方法则 就是用“3的乘方”来构成和展开成果,限定了范围,可以强迫你提炼信息,防止毫无节制地添加成果,使你的工作既高效又有品质。 至此,使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按照上述4个步骤,已经将前面提到的“A商品销量不佳”的问题解决,我们来总结一下整个流程:

  第三部分:技巧 技巧1:活用“3C”框架 从上述麦肯锡笔记法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中,可以发现几乎哪一步都少不了分组归类,这里作者介绍了一个重要的技巧——活用“3C”框架,就是将公司、顾客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分别列出来,这样可以全面、公正地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高估自己和自己公司的强项,从而做出客观的评价。

  这种方法在你想要跳槽的时候,非常有效。作者举例进行了说明:如何在跳槽时提出自己的强项。

  不仅是跳槽,在开始任何行动之前,都可以在笔记上采用“3C”框架整理自己的强项和弱点。 技巧2:合并同类项 用笔记本还可以解决时间管理问题,当你记录了时间使用情况以后,合并同类项,将同样的事情整合到同一个时间。比如之前你随时使用Foxmail接收邮件,一看到有新邮件就立刻进行回复,这样做会让收发邮件这项浮浅工作占用你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那么不如将收发邮件的时间固定在合适的时间,比如上班后和下班前,或者午饭前和午饭后,这样其他时间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深度工作。 第四部分:功用 这一部分作者主要围绕如何使笔记思考法让你的生活更好来谈,不管是笔记大小的选择,还是选择做“一本派”或“两本派”,还是使用笔记思考法自省或是整顿你的内心,都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笔记思考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介绍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作者大岛祥誉将“写笔记”在解决问题时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取出来,从设定本质问题、到建立假设和验证假设,再到最后的总结成果,作者用一个贯穿始终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其中,逻辑思考法是笔记法解决问题的关键。 跟随作者的思路,我们将会学习麦肯锡咨询师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但是,掌握了方法论还远远不够,关键还要看你如何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活用,它不仅可以用在工作中,也可以用在生活中。 最后,不要忘了,使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活用笔记思考法,让它成为你工作中的利器,让笔记既成为工作的起点,也成为解决问题的终点。

  所有文字首发于微信公众号:coffee爱读书(只荐好书,只捞干货)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十):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帮你升职加薪!

  职场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三流员工无视问题,二流员工上报问题,一流员工解决问题。”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说过:“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

  可见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是职场中最重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升职加薪当然不是问题了。那么如何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就是一本教会大家通过笔记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书,是培养解决力很好的一本书。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者是大岛祥誉,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2002年独立创业。初入麦肯锡的时候,他被麦肯锡的笔记术震惊,后来感叹于麦肯锡笔记术强大的作用,因此写了这本书,旨在向大家传达“解决问题”的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通过四个章节、三个部分的内容将“解决问题”的笔记思考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一章讲述了笔记思考法的理论基础,第二、三章具体讲述了“解决问题”笔记思考法的使用步骤和技巧,第四章对整本书进行了升华,笔记思考法不仅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自身魅力,整顿内心、促进自省,从而获得美好的人生。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使用笔记来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

  我们的大脑在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脑干,是原始大脑,负责我们的生命中枢,一部分是大脑边缘系统,负责我们的情绪情感等,一部分是新皮质层,负责思考和记忆等。

  其中作为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的海马,会过滤我们大脑的信息,只将它认为重要性最高的内容在大脑新皮质中长期保存下来,而其他的部分就自然遗忘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了应付考试突击背下来的东西,很快就会还给书本一样。

  但是我们的身体动作是脑基底核和小脑来处理,信息不会被海马过滤,因此,我们学会的动作,比如游泳,比如骑自行车,即便长久不用,你也很快能够找回感觉。

  通过记笔记来解决问题的思考法,它的理论基础就是:记笔记的这个动作本身,调动了我们大脑的更多部分,更有利于记忆的固定,也更易于思路的理清。

  其次,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使用笔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具体技巧。

  第一步:找出真正的问题(定义什么是本质的问题?)

  主要使用的笔记本:横线笔记本+方格笔记本

  具体方法:使用横线笔记本调查获取信息,使用方格笔记本整理信息。

  获取的信息要尽量全面,包括:

  1.从客户、上司那里获得的关于问题的信息,如:“问题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意图”“解决问题的时限目标”等

  2.从前辈或者专家那里获得的意见和建议,如:“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一般存在于什么地方”

  3.从过去的案例和报告中获得的经验。

  信息获取全面之后,就是整理,整理要按照“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来区分,进行思路整理。

  这样整理后的信息清晰明白,更容易发现关联,找出真正的问题。

  比如书中举的例子,针对A商品销量不佳的状况,获得的信息就整理成下图的样子,就很容易地发现了真正的问题——可能和销售模式相关,也许城市部专卖店的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第二步:建立假设(针对问题暂定的解决办法)

  主要使用的笔记本:方格笔记本。

  找到真正的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建立“如果这样做或许能够解决问题”的假设。

  具体方法:针对上一步找出的真正的问题,找出与它相关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分为“事实”“解释”“行动”三组,使用“空雨伞”图表的方法来组织,建立假设。

天空有乌云(事实)——看样子要下雨(解释)——应该带雨伞(行动)

  这样一组织,就很容易建立“最终的行动=解决办法”的假设。

  这一步的关键是不要将不同的问题和信息分到一起,只关注真正的问题及与其相关的信息。比如,“天空有乌云”这个事实,如果加上“我每次带伞都不会下雨”这样的解释,就可能引出错误的假设。

  为了提醒自己这一点,可以在笔记本的这一页面的左侧部分做一个标签来帮助自己确认“这是关于什么内容的信息”,最好画一条竖线来对页面划分。

  比如,针对A商品城市部专卖店的销售方法这个问题,建立假设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下图。最后获得“通过对城市部专卖店的销售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援,可以提高A商品的销量”这样的假设。

  第三步:验证假设(这个暂定的解决办法会不会有效)

  主要使用笔记本:横线笔记本。

  具体方法:现场调查,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关键1 事前在笔记本上列好提问列表。

  使用笔记本事先列好现场调查的提问列表,可以使调查更全面更细致。

  列提问列表也是遵循针对“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这三个方面来提问。

  下图是针对第二步得出的“加强对城市部专门店的销售支援可以提高A商品销量”的假设进行现场验证时制订的提问列表。

  关键2 通过不断追问让提问进一步升华。

  就是针对别人的回答,多问几次为什么?从而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比如,针对“有没有和A商品相似且销量很好的商品?”得到答案“B商品销量很好”。

  接着追问“为什么呢?”,得到答案“很多人在试用过B商品的样品后会选择购买”。

  接着追问“这是为什么呢?”,得到答案“通过试用样品,顾客可以获得安心感。”

  第四步:总结成果(假设验证成功后,将解决方案的资料总结并进行发表)。

  主要使用的笔记本:“麦肯锡笔记本(麦肯锡公司特制的一种笔记本,与方格笔记本相似,但是最上面会有一条标题栏)”或方格笔记本。

  假设验证成功之后,也就是确定了解决办法有效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把这个解决办法提交上去了,这就是总结成果的过程。

  这里也有几条原则:

  1.用“加重号形式”来概括

  将自己在脑海中整理问题的结构,用加重号的形式在笔记本上逐条写下来。加重号可以用黑色小点表示。看看下面这张笔记,你就很清楚了。

  2.用金字塔结构增强说服力

  顾名思义,金字塔结构就是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的图标,最上方是作为主张的关键信息,下方是支撑它的理由和作为根据的事实。

  下图就是解决A商品销量不佳的问题的金字塔图表。

  3.“3的乘方法则”

  3的乘方法则非常简单,就是在制作笔记或图表的时候,都是以”3”为基础展开,一个层级,只分3条来叙述,按照3的2次方9,3的3次方27,这样的规律展开。

  上面用加重号形式概括的图表,也是“3的乘方法则”的完美体现哦!

  4.一个图表、一条信息

  这个原则也非常简单,就是一张图表只表达一个主要内容,也就是一条信息,用一句话的标题就能把它概括出来,这样做出来的总结资料才能清楚明白,易于接受。

  本文所有的配图,都是这个原则的完美体现哦。

  看完全文,你是不是会说这就是接决问题的套路啊!我看完以后也不能立马提高解决力啊!

  没错,这确实只是解决问题的套路。但是,千万不要小巧这些套路。麦肯锡公司从1926年创立,依靠几代的员工,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总结出这些套路。而初入麦肯锡的员工通过几天的培训学会这些套路后,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进行实践训练,就可以迅速成长为解决问题的专家。

  这些套路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精华,使用它们进行训练,可以帮你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解决力。

  看完这篇文章或者甚至看完全书,都不会让你的解决力立马提高,但是一旦你将这些方法使用起来,使用“3个笔记本(横线笔记、方格笔记、麦肯锡笔记)、4个步骤(找出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取的成果)”,你的解决力就进入了迅速提升的通道。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升职、加薪还会远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