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小的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小的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4 20: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小的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小小的事》是一本由[澳]梅尔·特里贡宁著作,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硬壳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小的事》读后感(一):这部作品终于得以出版,然而作者已经因抑郁症离开世界

  一本没有文字的书

  一个小男孩内心世界

  《小小的事》全书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几百张插图表现的,是一个小男孩抑郁

  因为成绩不好,小男孩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找到朋友,也没有办法融入集体。他内心的焦虑恐慌被作者用周围的黑色暗影表现了出来。这些影子不断在他周围浮现,贴近他的身体,夺走属于他的一部分

  然而叙事并没有完全偏向主人公,作者在表现小男孩忧愁同时,也表现出他的情绪对周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作品无意责怪任何一个人,只是传达出每个人都在经历苦痛——因为黑色的暗影也在小男孩同学的身旁浮现。

  这样的故事架构很容易让人想到因抑郁症自杀的作者梅尔·特里贡宁。这个笑容好看的澳大利亚女孩,在2014年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姐姐维奥莱特·特里贡宁在采访中也谈到了故事中的小主人公,认为这个小男孩,并不能完全代表梅尔。

  “可能这是她的感受,但我并不认为她在着手绘制这部作品的时候是抑郁的。她了解绝望孤独,我们也都会在各自生命的某一个阶段经历那种孤独,但她的抑郁症,是在很短的时间出现并发作的。”

  与现实生活中结局不同,这本书并不是完全的黑暗。当小男孩阅读或者与外界交流时,那些暗影会离他而去。这似乎是一种隐喻,就好像这些能够致人于死地的黑暗精灵,也能够被更强大力量控制

  故事的最后,小男孩得到了帮助,他和姐姐分享了彼此的忧愁以及对自我的破碎认知。他看到了周围人的脆弱,这种联结让他明白自己并不孤独。

  “我只是做了梅尔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

  虽然在《小小的事》的封面上没有体现,但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位作者。梅尔·特里贡宁自杀后,她的家人一直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完成,而这个愿望也确实实现了。

  维奥莱特说当家人得知陈志勇会帮助姐姐完成遗作的时候,“妈妈和我在厨房里围着跳起了舞”。“我相信梅尔知道陈志勇愿意帮助她,一定很开心……她会在天上,知晓这一切。”

  陈志勇是澳大利亚华裔画家,擅长用无字的图画表达情感。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极高的口碑,国内读者最为熟知的可能是那本《抵岸》。他和梅尔很早之前就认识,梅尔也曾向他寻求过建议。陈志勇看过当时的初稿后深受感动,把它推荐给了Allen & Unwin出版社

  “梅尔习惯用柔性石墨在中等重量的画纸上渲染,在仔细评判了梅尔的初稿后,我意识到自己熟悉这种技术,有能力进行模拟。可能不完全契合,但能够让读者在不注意差别情况完整阅读。幸运的是,梅尔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就好像她已经告诉了我应该怎样去做。”

  梅尔自杀后,陈志勇帮她完成了书稿中的三幅画作以及其他后续事宜。这是一件很难也很重要的事情,毕竟他需要淡化自己的主观色彩,让整部作品变得完整。

  “我在处理这些画作的时候,总会想象梅尔挑剔眼光,就好像她在注视着我的每一根线条笔触。这是一次奇特的经历,我不能向她求教或是核准……而她的缺席,会让我想要更加努力。”

  他并没有在采访中透露完成的究竟是哪三幅作品,可能在他的心里,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完成了梅尔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连封面上出现自己的名字,也是不能接受的。

  明白自己并不孤独

  2014年五月的一个周末,在刚刚出院后不久,梅尔·特里贡宁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年,她31岁。

  她的姐姐维奥莱特从没有想过梅尔会选择自杀,因为她谈起这本书的时候总是兴致昂扬,也知道这本书能够帮助许多人,甚至为了专心完成这本书,辞掉了自己正式的工作。然而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梅尔越来越多地将自己隔离起来。除了依靠社交网络联系外,她很少花时间和朋友聚会,因为觉得会浪费宝贵创作时间。

  2014年,维奥莱特结婚,“我试着不去责怪自己,但总觉得我从家里搬出去,包括最近结婚,都会让她感觉到更深的孤独。”梅尔生日那天,维奥莱特和母亲安排全家人去了游乐场,“我依然清楚记得在过山车上侧身看到梅尔的脸,那张脸上充满了喜悦。”

  生日后不久,梅尔的病情急转直下。她没有了笑容,不怎么说话,开始整夜失眠。“那天晚上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我问她是否想聊一会,她拒绝了。我拥抱她,她也紧紧抱着我,从来都没有抱得那样紧。我对她说明天下班之后会再来,她说这是个很棒的主意。但第二天早上,妈妈打电话,告诉我梅尔选择了自杀。”

  维奥莱特很庆幸梅尔留下了这样的作品,也明白应该做一些什么。她希望用梅尔留下的书,尽力帮助其他家庭了解有关精神疾病常识,同时为精神疾病的治疗谋求更好的资源。“分享你的感受,明白自己并不孤独。这一点,对于那些不理解自己感受,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感受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维奥莱特说整本书里她最喜欢的,就是下面这幅画。小男孩安静地睡着,那些影子一般的怪兽离他很远。

  《小小的事》读后感(二):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不免经常被一些小事支配着自己的心情学习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甚至天气不好也能致郁我们一整天。当偶然的失落,变成持续的焦虑、沮丧痛苦,甚至陷入不断地自我否定时,我们很可能就已经进入了抑郁的状态,即便在他人看来我们还是那个大大咧咧的乐天派。

  “你这都是小事,不开心睡一觉就好了。”这样一句简单粗暴的话,让本来就处在情绪低谷的人不想再解释什么。

  深陷抑郁的感受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很难向他人解释自己怎么了,也对他人眼中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反复折磨着自己感到难以启齿,但那些骤然熄灭的熠熠明星:张国荣、乔任梁、金钟铉、查斯特·贝宁顿......却用无声的悲剧告诉我们抑郁症究竟会带来多大的伤害

  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心情,图像却能完美地讲述出来。

  《小小的事》就是这样一部用图像替代文字的无声绘本,书中没有一句对话和旁白,仅仅用百余幅黑白灰的图画,讲述了一个破碎的小男孩的故事。这些图画沉默、无声,却有着呐喊的力量,叫醒每一个陷入焦虑与孤独的人,重新找到与自己、与世界共处的方法

未读·文艺家《小小的事》

  在这部绘本中,作者用细腻的画笔描绘了一个敏感悲伤的男孩,小小的男孩有着小小的心事,他不知道如何融入集体,成绩也不太好,总是在笨拙的努力着,沮丧着失落着。渐渐地,男孩发现自己身边出现一些朦胧的暗影,它们像小怪兽一般尾随着男孩。更让男孩害怕的是,他看到自己的身体正在破碎,从而深深陷入焦虑和恐慌,无法入睡......直到男孩的姐姐发现他的异常,陷入孤独的男孩第一次敞开心扉倾诉自己沉重秘密

  故事中那个破碎的男孩像一面镜子,在他身上,我们仿佛看到自己:有谁不曾感受沮丧和痛苦呢?有谁不曾陷入失落与焦虑?有谁不曾沉入黑暗,孤独行走?

《小小的事》内页插图

  故事的最后,男孩还是那个破碎的男孩,暗影依旧附着在他身边,伤痛不会消失。但当他拾起自己的破碎,即便痛也要坚强的走下去时,不就是拥有了对抗抑郁的力量,开始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了吗?

  可惜的是,当我们翻开这本《小小的事》,为小男孩的故事感动流泪,被极具张力的图像震撼地说不出话时,它的作者早已不在人世

  《小小的事》的作者梅尔·特里贡宁,是一位80后澳大利亚绘本作家,她的笑容总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很难想象,阳光开朗的梅尔在即将完成《小小的事》创作时,因突发的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这个仅差几张插图就完整的动人故事。

作者梅尔·特里贡宁

  梅尔离开人世后,梅尔的姐姐和出版公司为实现她最大的愿望——出版这部她曾为其努力八年之久的作品,找到非常欣赏梅尔的前辈著名的绘本大师陈志勇,帮助补完梅尔的插图,这部小书终于得以顺利出版。

  “这本书是梅尔真正想留下的东西,它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关心彼此,分享感受,明白自己并不孤独。”梅尔的最亲密的人、她的姐姐维奥莱特说。

梅尔在姐姐的婚礼

  作为一部直抵人们内心最深处的绘本作品,《小小的事》用精妙的图像符号向我们传达了沮丧、焦虑、悲伤、失落、孤独等真实的情绪和心理感受,这些情绪在孩童时代就进入我们心中,长大成人投入社会生活的我们,则肩负着更多压力和伤痛,有些伤痛在经历时光的冲刷早已消逝,但有些伤痕却会永远印刻在我们心里。

  低落的心情、一件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仿佛有着把人击倒的力量,让我们感到身心支离破碎,只得把伤口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早已破败不堪的自己。

  受伤的身体会痊愈,但破碎的心不会自动愈合,心中的痛也不会消失,唯有敞开心扉,与他人分享,释放心中的苦闷才能接受阳光、拥抱美好,才有力勇敢地站起来,继续走下去。

《小小的事》内页插图

  《小小的事》一经出版便获得了2016年澳大利亚图书管理员最佳推荐奖、2017年澳大利亚图书设计协会最佳设计绘本短名单、2017年澳大利亚童书委员克莱顿奖短名单,同时还获得了精神健康公益组织支持,让更多饱受心理病症折磨的人,通过这本书和公益组织的帮助,重新接纳自己、拥抱生活。

  2018年3月,《小小的事》在中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上市出版,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一致好评,而中文版的《小小的事》也在3月由未读·文艺家编辑出版,并邀请到陈志勇为本书撰写序言。

  陈志勇曾在采访中给予了这部优秀绘本无比真挚评价:“最好的艺术会替那些沉默的群体发声,《小小的事》就是其中之一。”

《小小的事》内页插图

  虽然梅尔选择了离开人世,但她把心中所有想说的话都交付给故事中的男孩,让《小小的事》这部无声却充满力量的绘本故事把勇气带给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让经历过沮丧与痛苦的你和我,带着这份勇气继续走下去。

  一如国外读者对《小小的事》的评论

“即便身处逆境,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本书。不管你的年纪有多大,都会被书中无声的叙述感染。希望它会变成一种轻柔的提醒,让我们去关心身边的人,问问他们是否还好,告诉他们还有希望。不管那些恶魔是偶尔出现还是经久徘徊,都会有办法让他们远离。”

  让莱昂纳德·科恩的名句,来诠释梅尔笔下那个破碎的男孩的故事吧: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小小的事9.5[澳]梅尔·特里贡宁 / 2018 /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小小的事》读后感(三):愿所有受伤的灵魂都得到安放

  最初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因为看到了陈志勇的名字。他的绘本《抵岸》获奖无数,他出任过《机器人总动员》的造型设计,他参与创作的动画短片《失物招领》还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陈志勇善于运用奇幻元素,通过巧妙的构思与细腻的笔触展示那种不可言说的情感。后来才发现他并不是本书的作者,他只是作为顾问完成了本书的收尾补完工作。而真正的作者梅尔·特里贡宁则是在本书即将完成时,因为抑郁症而自杀身亡。 看完本书以前,很难想象仅用黑白灰三色,一本三十几页几乎没有任何文字的绘本能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看过之后,你会发现,它不单单成功讲述了一个故事,还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 故事很简单:小男孩没有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这让他很困扰。而接连的测验成绩不佳更是让他眉头紧锁。他在自己身上发现了裂痕,周围冒出些奇异生物不断啃食着他。他感到焦虑与自卑。他因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遮遮掩掩。慢慢的小男孩身上的裂痕越来越大,奇异的生物渐渐将他包围。直到他的姐姐发现了他的异样,小男孩这才向她坦露了实情。了解的情况的姐姐为了说服小男孩,撸起了袖子,向他显示了自己身上的裂痕。原来姐姐拼命练琴却收效甚微,自卑与焦虑也早已让她伤痕累累。在家人的关怀与开导下小男孩终于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有自己无法解决烦恼。故事的最后他不再困扰,积极的开始了新的生活。 书中困扰小男孩的都是小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它们有极强的杀伤力,它们频繁的向我们揭示自身的不足,使我们陷入自我否定的痛苦循环中。我们忽略了“人无完人”这句老话,不断地苛责自己。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明白这些不完美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就是美丑善恶的融合体。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 因为事小,也很容易让我们放松警惕,忽略我们的冷漠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想起了那个小孩救鱼的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在退潮的海滩上,拣起那些被冲到岸上的鱼,往大海里扔。有人说:“别傻了,那么多鱼你是扔不完的。没人会注意你的。”小男孩边继续往海里扔鱼儿,边回答说:“我扔进去一条,就可以救一条小鱼啊!这条鱼在乎,这条鱼也在乎啊!”有时候你的袖手旁观就意味着世界末日,而一句“你还好吗?”或者一个微笑也许就足以拯救一个受伤的灵魂。 虽然没有体验过抑郁症患者的感受,但是我切实感受到了那种焦虑与无助。饱受精神疾病折磨最终选择了自杀,而书中却留下了一个积极正面的结局。这大概就是他对这个自己即将离去世界的最美好的祝愿:愿所有受伤的灵魂都得到安放。

  《小小的事》读后感(四):我们都不完美,我们都曾破碎

  没有字的图像小说,看一遍不超过半小时,却会被书里的情绪抓住,久久不能散去。故事很简单,正如书名《小小的事》,作者用几百张黑白插图,细细地描绘了一个被情绪怪兽笼罩小男孩的点点滴滴。

  谈这本书,离不开谈背后的故事。作者梅尔身患抑郁症,她用八年来画这本书,似乎每一幅都在帮助抵抗她自己心底的怪兽。遗憾的是,书在接近完成之时,梅尔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我非常喜欢的绘本作者陈志勇,帮助她完成了最后三幅画作。他没有透露是自己帮助完成的是哪几幅,也没有在作者一栏署名。他选择隐藏在梅尔身后,尽量用梅尔的笔触,去完成了这本书。

  尽管这是一本出自抑郁症患者有关抑郁症的绘本,但整个绘本的基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灰暗。梅尔一心想要传达的,是抑郁症患者的细微感受。他们可能不那么灵活甚至有些笨拙,他们可能不那么聪明甚至不讨人喜欢,他们在人群中感到孤独、不合群,他们会被小小的事情击中,他们会看到破碎的自己,他们会怀疑自己,他们会被小怪兽一般的阴影一步步吞噬,似乎走到哪里都无法逃脱。梅尔用她的笔触,精准表达着小男孩的自卑、焦虑、伤心和绝望。故事的最后,梅尔善良地给了小男孩转机,他的姐姐走进了他的世界,他们分享了彼此的情绪,小男孩发现,姐姐同样不完美,同样有破碎的心情,同样有小怪兽跟随。小男孩开始有些释然,至少,他并不是完全的另类,至少,他不是孤独一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得抑郁症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摘录了一些回答:

  “就连平平淡淡的味道都会失去。吃饭像嚼蜡,因为必须活着,可以吃一天一次,或者一天吃多次,吃到吐。”

  “不能挣扎,一挣扎就痛苦,会失眠,会害怕,半夜三更梦中惊醒,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诺大的世界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连呼吸都觉得累。”

  “对一切都没有感受。”

  “任何事情都显得没有'干脆消失掉好了'更有意义。”

  抑郁症是一种有着生理因素的疾病,这意味着,没有得过这个病的人,想要完全感同身受,是有难度的。事实上,即便是没有抑郁症的我们,身处低谷时的感受,也常常觉得很难有人理解。所以我在想,像《小小的事》这样的绘本其实会抚慰到有过同样感受的读者们吧。“独苦苦不如众苦苦”,孤单感会放大所有负面情绪。有多少被抑郁折磨的人,无法分享、接受,甚至描述他们的情绪,而知道人群中并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些奇怪的感受,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受苦,知道有人能透彻地描述和体会这些情绪,这本身就是一种治愈。

  很喜欢结局的几幅画面,小男孩终于可以在情绪怪兽的陪伴下安然入睡,终于可以鼓起勇气去拍拍人群中同样不完美的其他人的肩。不是每个人都会得抑郁症,但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被抑郁的情绪笼罩,我们都不完美,我们都曾破碎,而我们,终究都要学会接受这一切。

  正如陈志勇所说:“最好的艺术会替那些沉默的群体发声,《小小的事》就是其中之一。梅尔的努力虽没有挽留住她自己的生命,却留给了世人如此美好的一本书。我想,天堂里的她,也一定可以安息了。

  《小小的事》读后感(五):在最黑暗处见到细小的光

  之前在一家韩国企业工作,因为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很多出发时是正确的事都以糟糕的结果收尾。在公司里慢慢就有了一种做多错多的感觉。一开始没留意,时间长了,这种感觉蔓延到了自己生活的各个细节——我尽量不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不再组织朋友间的聚会;甚至打篮球时都潜意识的回避着队友的传球。。。

  所以看到这本小书,感觉有人从内心画出了自己的委屈,10分钟看了一遍,然后用20分钟又看了一遍,再然后一幅画一幅画的慢慢看了很长时间。

  黑白为底本身就流露着格格不入,像极了画里小男孩的性格。他找不到可以讨好其他人的方法,尴尬的尝试后遇到了各种冷漠的回应,一次当众摔倒之后,他的脚底开始出现了像黑色小鱼的动物,越来越多,开始慢慢的啃食他的完整和自信。他把情绪发泄到更弱的弱者身上——拒绝了一个主动来关心他的小女孩。这种暴躁又增添了黑色小鱼的存在,成群的小鱼围着他,似乎画面外面都有了窃窃私语一样的背景音。小男孩开始怀疑自己,这样的怀疑带来的又是更多的不自信,他的成绩开始越来越糟糕,糟糕的成绩又让他更加不自信。。。

  当然故事还是有个完满的收尾,所有的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最后小男孩懂得了每个人都有的自卑和不完美,只是大家更知道如何像没有事情一样适应周围的群体,他也懂得了只能靠自己去战胜这一切。

  故事并不励志,也不是碗鸡汤,它只是一个大孩子自己的经历,用了最直白的手法给读者倾诉。作者就像是你最好的那个朋友,他倾诉,但是知道你也在这种地方摔倒过。无论你是否已经爬了起来,你都值得仔细听听他的讲述。或许这个故事会让你想起你曾经面对的成长的困惑,你也曾无从诉说的时候,自己躲在黑暗的屋子里用被子蒙住头想要逃避周围的一切,也有过自暴自弃。但一定会有个收获,那就是你并不孤单,你的成长一定对得起少年时的所有苦难。

  《小小的事》读后感(六):《小小的事》--和那些分崩离析的小小的自我

  人的一生,面对的事,多数是小小的事,不足为他人道的事,即便遇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剧变,每一点应对的智慧、经验和能力,也都是从小小的事中不断深化自我而获得,直至完成成长,甚至由于种种原因的相互作用彻底变成另外一种样子。而这一类的过程,常常太过痛苦,让人难受到开始质疑自我,开始认定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乃至未来,都不会再成为一个能令自己满意的自我。所以有的时候,也会有人选择放弃······

  调动起每一点可以显得在笑的面部肌肉试图加入同学们的谈话,却自带冷场体质,留下的是被无视的羞赧;集体活动中被当作“透明人”,试图证明自己反而当众失手,即使得到了帮助,心里也满是懊恼和不安;越是心急,越是努力想把接下来的事情做好,越是难以如愿--这时,心里那些代表负面情绪的、阴郁的、不规则的黑色小恶魔就已经潜伏在一边了,它们此时尚且胆小,只能在阴影里潜滋暗长,在人难以注视到自我的部位悄悄啃噬,却阴魂不散,“如影随形”。不过,要是连友善的安慰和召唤都没能让人把这些小恶魔暂时忘掉,事情就会开始棘手:那些小小的事无可言说,那些小小的伤口惯例应该由自己包扎,只是这时,心里的质疑和烦躁就更加难以压抑了,一个原本自信友善的自我,开始分崩离析,陷入到“觉得自己不发脾气根本没人会搭理,发了脾气却又害怕自己会被人讨厌更加不被在意”的怪圈里。而这就更糟了,因为不知不觉间,要是连自己都对受伤害的痛楚感到“习惯”了的话,甚至不会去想“照朋友这面‘镜子’”,就不会发现,自己早已经被小恶魔一般的情绪撕扯的面目全非了。只要有人想听自己讲话,反而要肆无忌惮的宣泄,“伤害他们,让他们感受自己的痛楚!”但是,但是······

  这个世界终是让每一个小小的自我显得那么孤独。

  也许一个温暖的被窝里,一盏小灯的光,足够照亮一本书,就能将那些小恶魔阻挡在外,让这个临时的小世界显得那么平和。

  而一旦再度看到自己的伤,隐痛犹在,无人诉说。

  此刻每一个未被光明填满的黑暗角落,似乎都充斥着那些变得愈来愈大的黑色恶魔。

  --那么,这个时候只能用泪水对抗,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脆弱?

  --就算说出来,至亲至爱的人,又能帮助自己什么呢?

  直到看到他们的疤痕,知道了他们曾在经历的种种碎裂与重组间反复的矛盾和纠结,知道了他们求仁得仁的成功背后是努力刻苦地付出以及同样地遍体鳞伤,知道了他们也曾遇见过类似的“小小的事”面临着相同的困境······

  那么,就算是小恶魔们同时钻回产生他们的那个小小的自己的心里,就算自己也不知道分崩离析后的自己以后想变成什么样子,至少要先更有勇气、更坦诚地对待自己和亲人们啊!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得掉这些小恶魔的,因为成长的道路上,永远没有尽头,心中再次出现缝隙被小恶魔作用也是可能会发生的事,只要,尽量调节自己,和它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好。何况经历过这样的成长,似乎也能更容易地发现别人身边聚集的小恶魔了呢,发现别人也容易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呐,要不要谈谈?”

  《小小的事》读后感(七):我们都可能是受害者,也都可能是加害者

  因为对陈志勇作品的喜爱和信任,我翻开了这本他推荐及作序的书—— 梅尔· 特里贡宁的《小小的事》。

  陈志勇在序中说,梅尔在创作时一直和精神疾病做斗争,在创作这部作品未完之时选择了自杀。陈志勇按照她生前留下的草稿,帮她完成了几幅未完成的插图,使得这本书得以出版。

  我很难想象梅尔选择自杀时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梅尔的姐姐说,她在创作这本书时欣喜万分,甚至辞去工作专心创作。可是就在这样的心情下,梅尔还是选择了留下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离世。猜测她结束生命时的心情,整个人会感到不寒而栗。

  01.抑郁——加害者?被害者?

  这位作者是因为抑郁症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抑郁、自闭、交流障碍等多发而且年轻化的今天,我们仍然还是把他们当作边缘化的少数群体对待,试图“同化”他们,迫使他们加入自己的“主流文化”。

  但是,当我们站在一个文化的制高点上去评判他人“不够乐观、阳光、消极、孤僻”时,我们扮演的其实是加害者的角色,我们在给我们并不了解的群体施加压力,强迫他们融入我们看似“正确”的、主流群体之中。

  我也曾经,或者一直有意无意地扮演过加害者的角色。

  所以看到这本书中,被群体孤立的男孩,面对着身体的日渐破碎,心里十分内疚和战栗。

  梅尔的画十分细腻和注重气氛的营造,分格式表现男孩的心理、身体变化,都让人觉得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黑白的绘画,黑灰的阴影似乎要让人吸进她的世界里似的。而我自己被埋在内心深洞里的曾被孤立、被别人嘲笑“胖”“不合群”“没用”的东西也被吸了出来。而我也曾经在减肥成功,在自己性格变得“乐观开朗”后,也去指责过别人“难以交流”,这些东西都像黑洞似的在我心底里急速旋转,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我确确实实,既做过被害者,也做过加害者。

  02 这本书,孩子看得懂吗?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作者描绘的细腻,让自己感到害怕。于是也一直思考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适合给孩子看吗?他们看了会不会对里面逼真的画面感到害怕?能理解这个故事吗?

  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童书的发展趋势。

  曾经的童书是教育功能大于阅读概念,里面孩子的形象都是天使一般,积极、勇敢、善良、兼具了世界上所有完美的品质。渐渐的,作家们发现书中“好孩子”的形象和现实中的孩子脱离,于是开始描写了贴近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形象,淘气、顽皮、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也会胆小和软弱。

  直至20世纪5、60年代开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城市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孩子们所面对的危机也愈加深刻——家庭分崩离析、父母离婚、社会压力、死亡、性的困惑、孤独、心理问题、自杀等问题也开始被儿童文学作者们关注。

  在意识形态相对比较开放和多元的欧美,在儿童文学中探讨家庭组成的新形式、同性恋和性别认知障碍、描写因心理疾病而自杀的作品已经层出不穷,这一类题材在国内还很少。

  我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儿童文学不应当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幻想中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而是以孩子们能够明白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社会、理解生命和人生、理解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的关系

  孩子的世界观不应当和成人脱节,童书应当帮助孩子所处的世界可能会面临到的问题,培养他们尝试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并不会因为现实世界并非童书中天真浪漫的幻想世界不同而苦恼,他们在书中所获取的经验也会帮助他们平缓地进入成长的过度时期。

  现在很多家长还是追求孩子的进口零食和补习班,忽视孩子们的心灵问题(很多父母在成长时,他们的父母也没有这个要是,所以这一块非常欠缺)。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图形感知的思维大于语言逻辑的思维能力,很难清晰地向家长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困惑。图画则是和他们沟通的很好的方式,孩子们需要借助图像来帮助他们舒缓心理的压力,帮助自己了解不同的心理状态。

  03 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

  写了很多关于童书和绘本的文章后,总有家长会问:“给孩子读绘本,有用吗?”

  很多家长对“有用”的定义在于,读了这本书可以认识多少字,可以帮助孩子懂得多少知识等上面。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这本书通篇没有字,是一本“无字书”,可是“没有什么用了”。可是追求实用性的教育功能,真是孩子所需要的“有用”吗?

  在我们邻国日本,虽然作为高教育水平的先进国家,高自杀率已经众所周知,而其中年轻人(15~34岁)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比率占据最高。已经不能单从年轻人学历的高低而进行评判了。

  而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十分突出,患有心理疾病而自杀的比率也在逐渐上升。

  但我们对心理问题还不够重视,总是认为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小事”,到最后往往压死骆驼的,都是最后一根稻草。

  这本书虽然看得我非常难过,像梗在喉咙里似的倾吐不出来。但是书的结尾让我感觉非常棒。

  前半部分会让人觉得,没错,这就是我,就是孤独的、不被人注意的、容易被忽略的我,但是书最后却发现,原来不止是我,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即是加害者,又是被加害者,我们都一样。

  因为我们都一样,所以才能互相理解,才能互相懂得对方的痛苦,不是吗?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太深了,不适合孩子读,那么看看台湾著名绘本阅读推广人郝广才怎么说:

  一本好书未必能找到最完美的解释,也未必能回答孩子的疑问。但它能提供一个“体会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打开情感的出口和入口。

  也许有人会问:“孩子读这么深刻的作品,能了解其中的寓意吗?”为什么不能?孩子并不是有吃有喝,大呼小叫就会快乐。他们其实有能力也愿意思考接受复杂的挑战,他们也常问一些深刻的问题。

  —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

  孩子或许读完这本书,一时还不能明白故事的内涵。不过也正因为没有字,所以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阐释解读,在自己不停的阐释过程中,他们会对自己的心理了解更加深入,对于别人的心情的想象也越来越清晰。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发展出自己的思考,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为了不去做一个伤害别人的人,我该如何和别人交往呢?如果我受到了伤害,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在这个连大人都充满精神危机,时刻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惑而无法释放的今日,我们有什么不让孩子懂得关注自己内心问题的理由呢?

  04

  所有的问题都有多个角度

  这本书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东西可以介绍给大家,比如它的题目,英文是“small things”,中文是“小小的事”,每个看似不经意的事情,但我们都不知道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最基本的我觉得,保持善意,不要让别人和自己感到难过、痛苦。

  还有关于“无字书”,绘本里有一个比较小众的分类是“无字绘本”,也是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疼,不知如何给孩子读的书。

  还有里面关于我们对于心理和身体的关系,也有很多事情可以探讨。

  因为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曾经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她告诉我,有抑郁倾向的人不是因为自己不想快乐,而是脑垂体无法分泌一种物质,所以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吃任何东西都会吐,也总想要自杀。后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有所好转。

  所以书中关于男孩身体的“异变”,我想作者一定是深有感触,才能刻画出这么渗入到骨髓里的作品。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值得快乐和幸福。”

  ——敬上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童话与绘本之森】,作者孔阳君

  一个专注分享儿童文学专业知识的平台,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小小的事》读后感(八):有裂痕,也有光

  看完后真的非常非常的心疼。

  绘本故事其实特别简单。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但读起来有点压抑的故事。

  在一开始你便看见了一个小孩子在群体间的那份孤独。他一个人待在一边,挣扎后展现出笑容想融入同学,但是并没有。他像是句点王一样出现在原本的圈子里,他融不进任何一个群体。他的成绩变得不好。黑暗在他周围汇集成小小的碎片 ,他带着自己的黑暗碎片们独来独往。在这种孤独的心情里,在不被接纳的状态下 ,他感受到了围绕着自己的黑暗,看见了自己身上的裂痕。他责怪姐姐,拒绝来自于她的好意,也将怒气发给别人。再后来,因为姐姐,他发现原来有着裂痕的人不止自己,再在路上观察,原来带着黑暗碎片行走的人也不是只有自己,于是,他重新踏出了交流那一步。

  简单来聊一下喜欢的与不喜欢的点吧。

  喜欢的地方在于,首先,全书所蕴含的感情非常的真实,细腻。文字难以描述的伤感,被黑白灰的图片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一直都觉得在生活里,相较于可以和他人坦诚聊起来的话题,其实更多时刻里我们所拥有的的恐怕还是那些不可言说的情绪。比如说孤独感,比如说悲伤,比如说失败感,然而这些不能说出来的伤感,无法讲出口的难过,却在说起来后轻易的被别人划分进另一种情感“矫情”里。交不到朋友,融合不进集体,好成绩慢慢变差,感觉自己很孤独,生活中找不到乐趣……点点滴滴的负面情绪在他人眼中都是不严重的甚至矫情的小事,哪怕说出来也不一定会被理解,甚至自己也不愿意讲出来。所以只能留在心里,只能靠自己来排解。而排解不去的坏情绪又有可能使自己将这种坏脾气发泄给别人,再次被误解孤立,慢慢变成一种恶性循环。

  另一个非常喜欢的点在于结局。结局里小孩子虽然跨出一步,开始与人交流,可是他依旧是有裂痕的,被黑暗碎片们包围的小孩。

  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个结局的。很多书到最后结局大多都是“最终主角战胜了抑郁,变得阳光起来,和别人聊了朋友blabla的”。相对于这样完全变得阳光的结局,本书的结局显然更加真实。生活里影响你的小事情不会消失,无法言说的情感不会消逝,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就从被小事困扰到抑郁的样子因为几句话就突然就变得不去在乎,变得阳光。所以本书这样带有一丝希望,可是小男孩依旧是之前有裂痕有黑暗的真实结局反而更让我喜欢。

  不喜欢的地方也是在于故事本身。

  在最后,小男孩的姐姐给小男孩看了自己的裂痕,小男孩于是静静思考后就明白原来大家都这样,第二天就可以感受到原来别人身边也有黑暗。这个情节对我来说我觉得进展的有点快,。在小男孩前面表现看来,他后来是带有抗拒与愤怒的,那么我感觉后来他一下子便接受这种裂痕,并且愿意去观察他人这样的情节,有一点点进展太快了吧。

  去年年中有一位朋友因为抑郁去世,后来与另一个朋友提起时,都觉得我们安慰了那么最后到底为什么呐。看过这本书才明白,其实我们的安慰对于当事人太无力了。那些黑暗的小细节带来的力量或许不是一句两句安慰便可以解决的。但是我还是希望,看过书的你可以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宽慰吧。

  最后,对于看到本书的你我想说,如果你在之前不能理解抑郁者,那么希望在读过本书后,你不会轻易的讲出“这种小事有什么可抑郁的”之类的话。如果你正在抑郁的黑暗里挣扎,希望你可以借此阅读收获到一些力量,拥有一些走出来的信心。

  《小小的事》读后感(九):这是一粒治愈的药丸,也是一面残酷的镜子

  由于工作关系,生活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很难有完整的时间将一件属于自己的事做得完满,所以养成了碎片化的习惯:在Kindle或阅读软件上零碎地看书、用工作的空闲写一点短小的故事、抽烟的时候理清这样那样的流程,或是刷微博、公众号看科普文章。

  在这样碎片化的生活环境里,几乎从没想过挤出时间,去阅读一本绘本。曾经狭隘地认为,绘本的实用性低于其他书籍,它更像是一粒药丸,治愈人生旅途里某一个持续萌动的情绪。对于患有生存焦虑的人而言,阅读绘本似乎有些“不务正业”——直到翻开这本《小小的事》。

  与其说得到了一颗药丸,不如说得到了一面镜子。

  几百张黑白插图,凝聚出了一本四十多页的无声宣言。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没有一个字的故事里,读到孤独、无助、痛苦、挣扎、对生存环境的焦虑和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伤害。对其中一部分人而言,故事最终走向了光明,小主人公似乎能够得到治愈。但对另一些人而言,故事的结局甚至比开场更为绝望。

  在和同样遭受过痛苦侵袭的姐姐促膝长谈,又在能够理解他心情的家人的呵护关怀下,小男孩儿获得了抵御怪物的力量,将那些持续蚕食他精神的黑色小兽推离身体,并和自己曾经伤害过的好友重新走到了一起。但与此同时,他也看见了世界的真正面貌,看到每个人身上的孤独,看到无数怪物在不遗余力地摧毁构成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分子。

  这时候的小男孩儿,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这个世界,如实反映着所有人的苦痛,也映照着曾认为绘本不过是一粒药丸,此时却反复阅读每一页图画的自己。

  小男孩儿经历的一切,都能从过去的生活里找到影子。渴望融入圈子,因而不断变更自己的形状,结果却求无所获;受伤后产生自我认知混乱,深陷自己的小世界,对外界传来的任何声响反应过激;在反复尝试扭转心态不成后,变得过于敏感较真,以至于无意识伤害他人……当小男孩儿对练琴的姐姐发怒、对曾经的好友发火时,就像看见了自己,而直到现在,我仍然在不断重复着这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最终又促成了焦灼的生存焦虑。

  生存焦虑,横亘在现今社会几乎所有人心里。

  如同故事的结局,小男孩儿看见了其他人的痛苦,或多或少,每个孩子身上都附着着以精神为粮食的黑色怪物。他走到朋友身边,希望用父母和姐姐给与他的力量,帮助对方走出阴影。画作到这里戛然而止,我们不知道小男孩儿是否成功。

  而无论小男孩儿是否成功,可以看到的是,即便他得到了家人的鼓励,紧随在他身后的怪物仍然存在。它们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

  这就是整个世界在作者眼里的模样,残损、无助,人和人互相扶持,同样也互相伤害。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灵魂,从孩童时代开始,每个人都被无数小小的怪物啃食着精神,每个人都试图抵御痛苦,却只能做到与之勉力拉锯。

  作为一粒药丸,《小小的事》让人看到希望,看到温水般的爱与关怀。

  作为一面镜子,《小小的事》也让人看到,是什么样诡谲的力量,促成了梅尔的死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