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夜》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夜》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4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夜》的读后感10篇

  《黑夜》是一本由[美]埃利·威塞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1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夜》读后感(一):为记忆遗忘而作的证词

  《黑夜》是一本回忆录,两三个小时便能看完,可以算是篇幅不长的小书。然而它所承载的事实伤痛确实极为沉重的。它记录作者作为集中营幸存者的,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纳粹对于犹太民族的迫害,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等,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停留在课本书页中的历史。我们很少接触到那些曾经受害者,很少听到他们的亲身体验,而随着岁月流逝,这些鲜活的历史见证者正在逐渐减少。“遗忘意味危险和侮辱。忘记死去的人相当于再一次杀害他们。”也许这是作者埃利·维塞尔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

  埃利·维塞尔生于匈牙利,二战期间全家被关入集中营,侥幸生还后,在巴黎完成学业,后移居美国。他一直致力于改善犹太人及其他受迫害族群的处境,呼吁谴责暴力仇恨,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作者的叙述流畅,从平静小镇人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到被圈禁在固定区域,佩戴黄星标志手无寸铁的人们最终被迫踏上前往集中营的道路。在集中营度过的第一夜让作者的一生成为漫长的黑夜,被加上七重封印。他的信仰在一个幼小孩子被吊死后崩溃,心灵枯萎了,除了肉体伤害,心灵更是留下了永久的伤痕。我曾看过茨威格的一个短篇《象棋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被纳粹抓捕,用长久让他独处空无一物的房间精神刑讯法折磨着他,他为了排遣无聊反复练习象棋棋谱。最终虽然获救,有着高超的象棋技巧,精神却留下了极大的损伤和空缺,无法弥补。《黑夜》的作者在15岁少年时代经历了超出想象的折磨,因此,尽管他一再希望客观的记录,愤恨、无奈的情绪仍从字里行间溢出。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烟。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孩子的脸,在静默的蓝天下,他们的身体渐渐蜷曲。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火焰,从此以后一直在消耗着我的信仰的火焰。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黑色沉默,永远剥夺了我生的欲望的黑色的沉默。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时刻,我的上帝我的灵魂被谋杀,我的梦想化为荒漠。

  我永远不会忘记,哪怕注定与上帝活得一样久。永远不会。”

  反映二战纳粹恶行的影片文学作品很多,比如《穿条纹睡衣男孩》、《美丽心灵》、《安妮日记》等,他们都描述绝对的恶对人们的摧残,用直接或者委婉的方式呼吁大家正视这段历史,不要忘记曾经人性黑暗与倒退。恶之所以能横行霸道,是因为人给了它滋长的空间,我们应该不停地反思这段错误,让尸骨无存的人们,让敢于作证的人们,让付诸笔端记录下 的东西,获得某种意义。为奇迹得以存在意义,为生命脆弱得到呵护,为人性之恶得以涤荡的意义。

  《黑夜》是他的第一部著作,记载了他和全家,以及很多匈牙利的犹太人被纳粹迫害,进入集中营,到德国战败,他们得以释放的经过。他的记录冷静真实,以较为克制的态度描写了自己及身边的人所遭受的一切人为给与的灾难。他认为:“泛滥与贫乏一样有害。在两者之间,应当选择适当的度,我们希望记忆能接近真实。”每一次回忆对受害者而言都是痛苦的,但为了一份责任,让人们不要遗忘逝者和铭记历史不再重蹈覆辙的责任,他不惜自我折磨选择作证。因为“他要为了今天的年轻人,为了明天将要出生的孩子——他不愿自己的过去成为他们的未来。”

  中华民族也曾在被侵略的战争失去了无数的血肉同胞,作为国家一份子,我们也同样责无旁贷,要时刻警惕压迫与专权,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黑夜》读后感(二):人类历史文明的黑夜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的代表作《黑夜》,真实再现了埃利·威塞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痛苦生活经历。相比那些在战争期间失去生命的不计其数的人们,埃利·威塞尔是幸运的,也是一个奇迹。他经过了灾难,最终活了下来,并终身致力于犹太人和其他弱小的受迫害的民族的命运不遗余力的呼吁和平、反对暴力,谴责黑暗与仇恨。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更要善待生命,懂得珍惜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来之不易,唯有如同作者埃利·威塞尔那样积极生活态度,人类文明的希望才能延续下去。

  全书以莫谢执事这位贫穷的犹太教堂打杂人对十三岁的“我”学习《卡巴拉经》的启发而展开。从1941年开始,到1945年为止,埃利·威塞尔将他在二战后的生活真实记录,字里行间既有残忍也有慈悲,既有苦难,也有信念,既有执着有勇气。真实的经历,真切情感,有份量的叙述,让人感动和震憾。

  读这本书会让人心理上很沉重,甚至有些压抑,这样真实的场景实在在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也不是人心坏了,而是人人都自危,人人要活命,是要先生存,还是先发展,正如女性在面对心仪的物品,恨不能个个都拥有抉择——看似不过是二选一的答案,却透射出人类对自身的不自信。如果没有了制约的强权,如果没有了理性约束,又怎么会有德国希特勒统治下对犹太这个民族及其他国家的民众犯下如此令人发指的滔天之罪?

  《黑夜》里描写的各种场景让人潸然泪下,老父亲临死前一直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埃利泽,而儿了却因为害怕挨打而不敢去握住父亲的手。战争将人性中真、善、美的优良品质压抑至如此境地,幸而,集中营这样的地方,仍时时有人性的光辉在闪耀。埃利泽受到莫名毒打时,有来自陌生的同在集中营受折磨之人的善意鼓励。因着这些许的心理支持力量,作者挺过了那段可怕时光。书里描写了巧取豪夺的“牙医”,残忍冷酷的将活婴儿丢进火堆的德国军官,为了一口面包,父亲将少得可怜的面包分给自己的孩子,而另一些饥饿的人直接掠夺......战争让身处其间的每个人都成了牺牲品,如同埃利·威塞尔一般的可怕经历不要再在我们及下一代身上发生。让生活充满爱,让战争不再成为人类自毁的借口,这些黑暗充满恐惧成长记忆永不在我们的身边重现。这也是也是对拥有具有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上层权利者的爱好和平的人最深切的导向。

  犹如黑暗中开出的明亮美丽温和充满光明花朵般,这本《黑夜》不是一个个体的回忆录,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如何更好延续下去的终极思考

  《黑夜》读后感(三):一辈子的记忆

  战争给人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作为在二战时期,亲身经历丧失亲人之痛的15岁孩子,作者把最真实的想法写了出来。这本书很有影响力,作者在集中营里失去了父母,这种伤痛用平和语言写出来有了一种强烈对比,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他的那种无奈。战争是恐怖的、血腥的,只要有战争就一定有牺牲。在战争年代也有着两种人,一是参战者,二是无辜群众。二战中,大独裁者希特勒把那些无辜的犹太人关进集中营,让这些本应该幸福生活着的人们陷入危机,这足以证明希特勒在历史当中留下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当时身边人的描写,我的脑海中有了直观的画面,我终于理解了在那个年代,作者为什么把面包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有一幕可怕的画面,就是一个父亲抢到了一个面包,而他的儿子看见了面包,却完全认识他的父亲了,他的父亲也不是没给他留,最后男孩抢到了面包,父亲死了,周围的人又看见了,他也死了。这个面包就像是《香水》中主人公把自制的香水涂在身上一样,人们为了追求香味而忘却了自我,这种极度的需求感在现在是没人会理解的。

  在这场战争中,人性最极端之处被挖掘出来,被逼无奈的人们甚至能够去吃人。这些残忍的画面没人愿意去回忆,但是作者却把这些真相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正如他说的,哪怕选择自己倍受折磨,也不愿未来的人们重蹈覆辙。历史的作用就是警醒世人的,如此可怕的画面完全是有可能制止的,当时人们的无知才造就了那种历史。这种战争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扭曲的部分,我们要做的不是自我欺骗,而是要学会控制将要发生的一切。

  人性就像太极八卦一样,阴阳两极是对立的,我们不能够完全抛去恶,却能够用更多的善去压制它。当迷失自我的时候,一个人可以比一把枪更有杀伤力,认识到了善与恶的区别,就要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这本书并不厚,很快就能看完,但是它的反响度却是很大的。

  我也了解过很多国内的抗战老兵,他们对于战争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在叙述的时候也是显得很平和。历史存在着无数细节,我们不可能对于所有细节都一一把握,在这些亲身经历战场人身上更多的是了解到这些细节。不光是对于这些故事的讲述,还有他们内心的看法,这些看法更加能够深入我的内心。他们都受过伤,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死亡的无所畏惧,如今回忆的时候又十分稳重。这也是我看这些真实经历过战争的人们的作品喜欢程度大于单纯的历史书的原因,因为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人性的多变是永远也没有界限的。

  《黑夜》读后感(四):昨天沉默的人,明天仍将沉默

  有关奥斯维辛的著作可谓不胜枚举,其中不乏对那段历史的各类详尽记述,无数或主观或客观的真切追溯,为后人留存下无可磨灭的历史疮疤。然而在这其中,犹太作家埃利·威塞尔在他的经典著作《黑夜》中,选择用相对短小的篇幅呈现惨遭纳粹蹂躏的犹太人群像。

  《黑夜》中的“我”是埃利·威塞尔回忆中的自己,在集中营被盟军解放后,“我”侥幸重获了自由,却始终在镜中看到“一具尸体”。可以说,《黑夜》就是活下来的这具尸体对战乱中的“我”所做的再度审视,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借由“我”的眼睛看到了彼时的场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打动我的一幕,是关于小提琴手于列克临死前的一段记录。

  为了维持集中营里的秩序,纳粹挑选出懂得演奏的乐手,为在不同集中营之间行进的犹太人演奏乐曲。其中有一位叫于列克的小提琴手成了“我”的朋友,“于列克是波兰人,戴着眼镜苍白的脸上挂着玩世不恭微笑。”当时,犹太人被禁止演奏德国音乐,尽管于列克喜爱贝多芬的作品,也不能演奏那些曲子

  “我”被关押进集中营后不久认识的这位乐手,并没有在书中占多少篇幅,不过到了全书将近结尾的部分,由于盟军的战线日益逼近,犹太人被迫转移,转移途中,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的一处棚屋里歇脚。

  大量的犹太人挤进逼仄的棚屋,互相踩踏,使那间棚屋几乎变成了坟墓。就在此时,“我”听到了小提琴的乐音:

在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传来了小提琴的声音。在一间黑暗的棚屋里,死人摞着活人,却传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哪个疯子在自己的坟墓旁边演奏小提琴,抑或这只是幻觉?应该是于列克。他演奏的是贝多芬的一个片段。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纯净的声音,而且是在这样一种静默中。周围一片黑暗。我只听见小提琴的声音,就好像于列克以灵魂作琴弓,在演奏自己的生命。他的一生都在琴弦流动。他失去的希望。他化为灰烬的过去,他死寂的未来。他在演奏他将永远不再演奏的东西。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于列克。我如何能够忘记这场献给一群将死的和死去的人的音乐会!即便在今天,听到有人演奏贝多芬,我还是会闭上双眼,在黑暗中浮现的正是我这位波兰同伴苍白而忧伤的脸,他用小提琴向一群将死的和死去的人告别。我不知道他演奏了多久。我被睡意征服了。当我醒来的时候,借着日光,看见了和我面对面的于列克,他蜷作一团,死了,身边躺着他的小提琴,被踩得粉碎。一具奇特的、令人震惊的小小尸体。

  短短几段文字,埃利·威塞尔写完了一条年轻生命的消逝,将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无情撕碎。当艺术被置于集中营这一极端环境之下的时候,它无疑绽放出更绚烂光芒。即便那只是“我”的幻觉,却也透出了绝望之中依稀悦动的生命与希望的火花

  而这样的场景在书中还有很多,衰弱垂危的人们靠着亲人可能还活在世间消息奋力支撑,被吊死的小男孩在绞刑架上挣扎,久久不能烟气,令“我”看到上帝曾在人间承受过的苦难;而“我”变成了一只行走的胃,除却饥饿和寒冷,更多地只是感到麻木,只是僵硬地抱着求生的本能继续喘息……

  在侥幸走出集中营后,在那具镜中尸体的拷问下,威塞尔将他和家人在那几年间遭遇写成了《黑夜》这本书。也许他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完成对自己的救赎,让后来的日子不再延续黑暗与冷漠,因为昨天沉默的人,明天仍将沉默,而未来需要光明与改变

  《黑夜》读后感(五):作为一个历史的证人

  《黑夜》是一本很薄的书。它叙述的是二战时期,犹太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悲惨、苦难遭遇。

  作者埃利·威塞尔,当时只有十六岁,他和家人被带到集中营时,立即被分离。姐姐妹妹们跟随母亲,他则跟随父亲。此后,他和父亲辗转于集中营的不同营房和工厂,遭受地狱般的虐待,父亲在迁移时染病,被丢进了焚尸炉,而他自己侥幸逃脱死亡的命运,重获自由。

  后来他得知,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也死在纳粹的集中营,两位姐姐侥幸生还。

  战争结束后,他移居美国,以写作为生,他关注犹太人及其他受到迫害的族群,不遗余力地呼吁世人谴责暴力和仇恨。198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关于二战,关于犹太人,关于种族屠杀,已经不再是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域的问题,它牵动着人类共同的命运,是对人性的终极拷问,审判着人类的灵魂,它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作者作为历史的亲历者,用他的笔记录下真实遭遇。他用这样的方式,为人类增加宝贵的记忆。历史不该被遗忘,记住历史,才能避免历史重演。

  《黑夜》的内容,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当灾难逼近他们时,大家都心存侥幸。那些遭遇过血腥屠杀的人回到镇上,向大家发出警告,可是竟然没有人相信他。大家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只要提前变卖家产,逃往国外。可是,出于对家园的眷恋,以及对局势的错误判断,竟然没有人出逃。直到囚禁他们的人荷枪实弹地对他们大呼小叫,开始左右他们命运的时候,他们依旧心存侥幸,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且还为群居在一起而感到开心。

  第二点是,人们在极度悲惨的境遇中,泯灭人性。为了争夺食物,儿子打死父亲。连作者心里,也数次起了不管父亲的念头,想要摆脱累赘的父亲。作者小小年纪,既要和看管他的党卫军斗争,更要和自己的人性作斗争。给自己争取生存机会,人类可以不顾亲情,践踏别人的生命。那些剥去死者衣服的行为,冷漠地把死者扔出车厢的行为,那些踩踏摔倒者的行为,无不是人性丧失的表现。

  在生存面前,所有的尊严、伦理、道德、人情,都被抛弃到一边。

  作为幸存者,回忆自己悲惨的遭遇,并且书写成文字,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无异于重新挖开结痂的伤口。作者直面这样的残酷,用白纸黑字,为人类留下记忆;他尽到了一个历史证人的义务。向作者的勇气致敬。

  《黑夜》读后感(六):人性与兽性的拷问

《黑夜》

  文/文小妖

  意大利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普里莫·莱维在自己的“奥斯维辛三部曲”之《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一书中写到,“在第三帝国,最好的选择,由统治阶层所强加的选择,是实施最大的折磨,最大的浪费,最大的肉体和道德上的痛苦。帝国的‘敌人’不仅要死,而且要痛苦地死去。”莱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纳粹对犹太人的恶毒行径与残忍。作为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之一,莱维的文字带着一种理智的冷静与节制,发人深省。

  与莱维的理智性的客观记录不同的是,1986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作家埃利·威塞尔在自己的代表作《黑夜》一书中,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带着疼痛性的主观。埃利·威塞尔在书中详实地记录了十五岁的自己与家人在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两所集中营的真实遭遇。

  书中,所呈现出来的最残忍的悲剧,莫过于让孩子成为牺牲。

“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火焰从一道沟里升起。那里正在烧着什么。一辆卡车在沟边停下,把运来的东西往里倒:是小孩儿。是的,我看见了,亲眼看见……被投入火中的婴儿。”

  无数一脸稚气的孩子从熊熊烈火中消失在生命的深渊里,孩子的命运如是,成人的生命亦是如此,所有进入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最终的生命都会终止在焚尸炉的熊熊烈火之中。埃利·威塞尔努力地回忆着少年时的经历,用文字固定着那些撕扯内心而不能遗忘的事物,一点一滴如实记录。锥心刺骨的痛苦、永难消散的内心拷问相缠成一种绝望与无助,令人读罢唯有静默。

  在《黑夜》一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纳粹野兽般的行径激发起受害者的另一种兽性,在集中营里,所有人都不是人,都是动物,唯一的区分是强大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党卫军用极端的方式折磨着所有犹太人,使得他们的生活中被饥饿、疲惫、寒冷、疾病以及恐惧包裹着,因而留给自己反思、推理和各种情感体验早已荡然无存,许多人的人性在一次次的折磨中飞灰湮灭,人人自危,但凡人类所拥有的情感都受到了严重的考量,包括所有人最看重,也最在乎的亲情。

  犹记得书中两个片段,一个是党卫军带着犹太人撤退时的火车厢里,沿着铁路线的工人和路人往车厢里丢面包时,为了一小块面包,十几个人打得不可开交,然而,一个叫梅伊尔的年轻人,为了夺走老父手里的面包,居然置亲情不顾,对父亲一顿拳打脚踢,直至父亲死亡。而那一刻,他所做的却是搜遍父亲全身,找出那小块面包,在父亲尸体旁,狼吞虎咽。另一个片段则是,埃利·威塞尔和父亲随大部队抵达布痕瓦尔德后,父亲的身体已极度衰弱,他把自己的汤分给父亲喝时,内心是极不情愿的。甚至在父亲弥留之际,呼喊他的时候,他因怕被党卫军军官打,而选择了不闻不问。最终,气若游丝的父亲被军官打后,仍没能逃开被扔进焚尸炉的命运。此后,失去亲人的埃利·威塞尔,不再想父亲和母亲,最大的梦想只是希望能够多得到一点儿汤,多一份汤……就算最后有幸存活下来,他已是真正的行尸走肉,甚至比行尸走肉还不如,只是一只饿极了的胃。所以,被解救后的埃利·威塞尔面对镜子时,看到的是一具尸体在凝视着自己。这简直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恐怖!肉体的痛苦也许能平复,然而,精神,道德上的痛苦随着往事的锋刃刺穿其心,每分每秒拷问着他的内心,埃利·威塞尔以疼痛的真实一刀刀割在每个读者心上。

  对于许多幸存者来说,余生的日子,不过是从一个恶梦中醒来,又伴随着另一个恶梦开始。集中营里的人性极限挑战,在逼仄、极端而又有限的空间中求生欲战胜了一切,使他们抛开了为人的基本以及人性。待到回归正常社会后,过去的那些“失智”无疑也是一把利刃。因此,有很多奥斯维辛的幸存者在恢复正常生活后,反而选择了自杀。

  《黑夜》以朴实的讲述方式,努力向世人呈现了在当时那个极端环境下,一个犹太家庭的破灭与绝望无助。同时,埃利·威塞尔从不回避内心的想法,以极大的勇气将少年时的自己,赤裸裸地推到了众人面前,他对人性和自我良心的拷问,撞击着每个读者的心,也警醒着每个人,历史与未来,人性与兽性,欢笑与绝望之间,其实,只隔着一面镜子。

  《黑夜》读后感(七):回望历史,珍爱和平

  犹太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勒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 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还把余者全部赶出巴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只许他们经营商业。

  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总之,由这一切所构成的历史集合体,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

  或许是犹太民族的富有、聪明让别的民族妒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严重打击了德国,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把经济危机的原因推给了犹太人,同时为了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对犹太民族的屠杀悄然开始。《黑夜》就是纳粹集中营的生活。

  希特勒开始独裁执政,对犹太人的行动开始了,纳粹德国政府剥夺了所有犹太裔公务员的职务,并从军队、警察和司法机关中剔除那些被认为是劣等人的犹太成员。然后将犹太人杀害,开始他们用枪杀,或许他们觉得用集中营的方式可以掩盖证据。

  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其中一个。人们就被赶出车厢,不许携带财奥斯维辛集中营物,并被强行排成男女两列,广播里温和地劝告受害者应先洗个澡,除去身上的虱子。但是一会就将他们用毒气杀害,送到焚尸炉。作者就是其中一名幸存者。他将这些事情写成文章就是告诉大家要铭记历史,不要历史重演。遗忘意味着危险和侮辱。忘记死去的人相当于再一次杀害他们。

  作者愿做一个证人,作证那些可怕而黑暗的集中营,作证人类罪恶的行为。让人们向善良,向慈悲。

  《黑夜》读后感(八):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在二次世界大战里,有两件事是尤其让人痛恨让人感到悲愤莫名的,一个是日本在中国南京的那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将数百年繁华的六朝古都变为人间地狱;另一件是希特勒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数以千万计的犹太人被驱逐被杀害,整个欧洲的天空仿佛都弥漫着犹太人鲜血的味道。埃利威赛尔的《黑夜》一书,为我们描述了那些让人不堪回首的日子。

  当德国的铁骑在与苏联的战斗中不断失利的时候,在英法联军的轰炸机在柏林的上空盘旋的时候,生活在匈牙利的犹太人们似乎忘记了希特勒盖世太保们的残忍,在匈牙利外籍犹太人被驱逐的时候,在莫谢执事不遗余力的劝阻的时候,埃利和他的家人们无视了即将来临的危险,继续平静的生活着。

  灾难在不经意间来临,先是所有的犹太人被勒令搬出自己的家园进入专门的犹太人聚居点,然后被迫远离自己的家园,踏上前往奥斯维辛的死亡之旅。奥斯维辛,在二战时最为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之一,在整个二战期间有超过400万的犹太人丧生,是真正的人间地狱。在奥斯维辛期间,年幼的埃利遭受了各种非人的待遇与折磨,殴打虐待与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埃利的心头,可怜的埃利的一生都被这个阴影所折磨,每时每刻。。。

  在《黑夜》里,我们几乎发现不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我们看到的是在那个乱七八糟的年代里人性的恶被发挥到何种匪夷所思的地步。不论是那些故意往车厢里仍面包只为看到饥肠辘辘的犹太人们为了一点点的面包而大打出手的夫人们,还是集中营里残忍残暴无所不为的盖世太保们,就连埃利自己不是也差点放弃自己的父亲么!不断的有人在提醒着埃利,不要把食物浪费在奄奄一息的父亲身上,甚至要求埃利将属于父亲的食物一并拿走,不知道年幼的埃利是如何忍受着恐惧与悲痛来面对气息奄奄的父亲的,多年以后,留给埃利的只是父亲临终的呼唤自己名字的场景,而埃利没有回应。。。在最终被解放的那一刻,所有的人不想报仇,也不想父母,只想面包,在奥斯维辛的经历,彻底击碎了埃利曾经的信念与梦想。。。

  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悲剧,透过埃利的眼睛,我们似乎看到高高的烟囱里冒出来的浓浓的黑烟,那是焚尸炉里犹太人灵魂痛苦的哀嚎,我们似乎看到一排排的犹太人在盖世太保的枪口下慢慢的倒下,没有人愿意去生活在那个年代,甚至所有经历过那一切的人也不愿意去回忆,那实在是太痛苦了!

  黑夜给了我们眼睛,我们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我想所有那些经历了奥斯维辛的人们,所有真正经历过死亡威胁的人们会对这句话表现出嗤之以鼻吧,那些年犯下的罪做下的恶真的可以被原谅甚至是遗忘吗?

  《黑夜》读后感(九):恐惧但不是忘却的理由

  当下关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比比皆是,但是许多奇葩的剧情和台词让观众目瞪口呆,三观尽毁。八年抗战的艰辛,一个民族被侵略、被蹂躏、被迫反抗的悲壮,无数先烈惨烈的牺牲……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那些血腥、那些残酷……让《黑夜》告诉你答案。

  《黑夜》这部作品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的代表作,回忆了他少年时代与家人在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两所集中营的真实遭遇。在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是如何被迫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踏上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之旅。在那里,这个15岁的少年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种种非人的折磨和虐待,罪恶与恐怖无时无刻不在头顶上徘徊……

  整部作品并不长,只有短短不到200页,但真的是字字带血,句句带泪,让我好几次不得不停下来,去平复几乎已经奔溃的内心。这里没有父亲,没有兄弟,没有朋友。每个人都为自己活,为自己死,只为自己。面对着德国法西斯的屠刀,面对每天几千人死在焚尸炉中,幸存的人们唯有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为此,他们不惜谎报年龄、放弃财物、抛弃自尊、甚至是献出身体……

  见证并经历着集中营里那些惨无人寰的苦难,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们逃过残酷的筛选,躲过“掘墓人”的清理,撑过漫长的撤离之路,可最终还是倒在了黎明前那黑暗的时刻。“可怜他!我这个他唯一的儿子!”“在黎明到来之前被扔进了焚尸炉,他当时也许还有呼吸,我终于自由了。”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父子离别时的无助与无奈,内心的伤痛又是何等的撕心裂肺, 让人不敢去想象。

  在这趟黑暗之旅中,有人尽管素不相识,也愿意去相互扶持,相偎取暖;也有人为了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不惜骨肉相残、牺牲同伴;更有人将希望寄托在宗教信仰之上,人类的残忍和慈悲达到了极限。当那个长了一张受难的天使脸的小男孩遭受绞刑的时候,上帝究竟在哪里?脱帽、戴帽,他们在哭泣,我们的心在颤抖。

  几十年前观众们欣赏着这些骨瘦如柴的人为了一口面包去厮杀,而几十年后这个游戏还在继续。“我喜欢做慈善”,又是何等的刺耳,又是怎样的麻木。相信这就是作者想要把自己的经历向世界所倾诉的原因,如果一个证人不惜自我折磨选择作证,他是为了今天的年轻人,为了明天将要出生的孩子——他不愿自己的过去成为他们的未来。

  我不仅想到我们自己,在二战期间我们的民族也遭受过无数的屈辱与巨大的苦难,可时至今日,抗日神剧、日本军服拍照事件……这些却让人痛心疾首。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把一场民族劫难看成一出险象环生的游戏,让他们忘记了历史,忘记了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