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解论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超解论语》读后感10篇

2018-03-25 20: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解论语》读后感10篇

  《超解论语》是一本由王大毛著作,49.8出版的33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1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解论语》读后感(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不同的论语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圣经之作,一般中国人多少都读过,只少也对其中一些经典句子耳熟能详

  我向来读书不求甚解,对《论语》更谈不上精通,因此看到这本句句较真的书,多少有点发怵,一直下不了决心细读。

  以前南怀瑾大热的时候,我曾把《论语别裁》仔细读了一遍,现在算来已经过去20年了。

  前些年我一个朋友李竞恒出版了一部《论语新剳》,采用现代考古和一些新发现历史史料,对《论语》进行了全新解读。

  这就是历史的与时俱进

  想想在1900年安阳小屯甲骨发现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古人怎么会知道甲骨文的存在

  与印刷和传播技术落后的古人相比,今天的研究者所能掌握的资讯和技术手段发达得多,因而极有可能创造一些超越前人的新发现。这是时代带给知识人的利好。

  时代在进步,《论语》的语境一直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当下中国,在物质上已经全面现代化,但在精神层面人们仍然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知何去何从

  事实上,我们既回不到从前,也无法回避全球一体化的未来。从文明传承上,孔夫子所赞赏和而不同见贤思齐的精神,也是一直普世的现代精神。甚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很多现代学者认为与西方自由精神不谋而合

  民族的有时候也是世界的。古代中国人宣称一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天的天下已经扩充为整个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无法摆脱《论语》文化的胎记,从这部古老的文本中寻找与现代文明的接榫,无疑是一条水到渠成康庄大道

  这也是近年来“论语热”和“国学热”的深层原因

  就本书而言,作者大毛有着文史哲贯通的思想底蕴,对论语的解读也远远超出文本本身,很明显,作者想借论语表达自己的很多观点。至少可以说,作者运用现代思想体系比较成功地重新解读了这部中国传统经典。

  与李竞恒不谋而合的一点,大毛也对甲骨文和金文钻研颇深,书中大量采用解字的方式来解读语句。应该承认,论语本身言简意赅文字不多,但字字珠玑,如果想要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语义,从文本深入至文字本身,未尝不是一条可想而知的路数。

  大毛本书对《论语》的解读虽然严谨细致,但态度比较放松,毫无崇古不化的迂腐,对论语的很多段落语句提出质疑,甚至斥为“伪经”,这很大胆相信很多学院派学者是不敢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思想,一部论语,见仁见智,常读常新。本书的副标题是“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其实就是一个关于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愿望

  读这部关于论语的书,你常常可以碰到弗洛伊德,尼采,德鲁克,甚至乔布斯……作者也非常喜欢将中国的《论语》与西方的《圣经》进行对比。这种语境是现代的,对当下我们每个人来说毫无违和感,用通俗一点话说,这是一部很接地气的论语读本,值得每个现代中国人阅读

  《超解论语》读后感(二):有人没看书就给打一星,以下是我的回应

  豆瓣上有很多苍蝇,就爱凑个热闹,刷完存在感,临走时用一双脏手给人打一颗星。

  10月10日,“ 還我河山”在《超解论语》的豆瓣网页上说他“读过”。可是这本书9月28日才出印厂,我是10月4日拿到样书,而一直到今天,亚马逊和当当也只是在预售。所以,坏我河山说他“读过”就是撒谎。

  为什么要撒这个谎?因为他有话要说。他的留言是:“相比之下南怀瑾简直就是汉学正宗”

  于是我看了下“还我河山”的豆瓣主页。这是个国学学术男。他只看了《超解论语》在豆瓣网页上的简介,以及我的第一篇书评。我在书评里说,“孔子把他的哲学融化在生活方式之中……”,还我河山由此想到,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就是这个路子,而且是这个路子里名气最响的大师,你王大毛不过是人家南大师的跟屁虫嘛!而南怀瑾,在还我河山这种正宗汉学学术男的眼里,就是一泡屎。

  “你也配写论语读本?”——这就是他的一颗星的真正含义

  很好。希望你永远也别删除或涂改你的评论

  按说被人打了一星,本不值得回复。谁也不想当苍蝇拍整天盯着奶油飞行者。但这个还我河山就是耶稣说的法利赛人。

  我想说说耶稣与法利赛人的斗争。

  法利赛人就是犹太教的正统学派,都是德高望重,垄断着《旧约》圣经最终解释权的学术权威。耶稣则属于犹太教里的新锐派。把耶稣一路送上十字架的就是这伙誓死捍卫摩西教义的学术精英道德精英。

  结果怎么样呢?

  用弗洛伊德对这个事的评论说:当耶稣的新锐教义出现在犹太教内部之后,古老的犹太教就像一具僵尸,除了重复那些经典教条之外,没有任何有效的回应。

  在“登山宝训”一段里,耶稣站在山上向这个世界大声宣布:

  “你们这些自以为有知识、有道德、以民族的脊梁与传承者自居的法利赛人!你们有祸了!”“那些被你们排斥在学术象牙塔之外的,不属于这个学术体系,因而依然纯真无邪的青年们,你们有福了!因为你们将听闻人类从未听闻的来自天国福音。”(不是“登山宝训”的原话,我做了一些添加)。

  这就是我回应坏我河山一星评论的原因:

  《超解论语》及其作者王大毛,就是为要从你们这些“法利赛人”手里夺取回来《论语》的话语权!从出版、讲坛、传播和知识青年心灵之中夺取回来。

  这本书用完全有别于你们法利赛人的文风重新解释了《论语》章句。而且,在学术水准上也不输给你们法利赛人。正如保罗原本就是学富五车的正宗法利赛人,后来,在镇压耶稣一党的行动突然觉悟,皈依了基督

  然而,保罗的伟大觉醒毕竟罕见。更多的法利赛人如尼哥底母那样,在听闻了耶稣讲道之后深受吸引,多次与耶稣请教与研讨,却终因无法和与生俱来教育融合起来而作罢了。

  当然,比这更多的法利赛人就是耶稣宣告的必将“有祸”的一族。

  让我把话说明吧:《论语》已经在你们汉学精英们手里说了两千年啦,难道你们真的还有什么没说过的话要说么?这个把戏你们已经玩弄了两千年啦,还有什么新的把戏你们没拿出来呢?——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可以听听,这个不属于你们学术体系的王大毛说几句话呢!

  每一个想绕开学术权威,直接与孔子本人对话的读者;每一个想要知道“论语究竟讲了些啥”的纯朴的知识青年,请点击下面的网页,去买一本看看——

  超解论语 (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49998/

  我对灯发誓:书很好看,文字优美,思想新颖,是值得精读的上乘佳作,花30几块完全值得。

  《超解论语》读后感(三):我猜出了孔子有意留给后人的谜语

  本书的作者是个无名之辈,所以我有必要在开头就告诉你这本书有何特别之处,值得一读。我是一个以写作为生,并希望以此自食其力劳动者。你在市场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不下100种论语读本,但我的书和那些注经家们的书很不一样。如果把我这本和那100本放在一起,就像把一只锥子放进布袋里,它是一定会露出头来的。

  本书的第一个目标:为每一个想要读懂论语的人提供一个畅晓明白的读本。——“畅晓明白”,这原本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这样的读本就是找不到。

  于是,我只让注释在必须的地方出现,而不是让它造成阅读的障碍。我们当然需要首先理解文句和词义才能读懂论语章句,然而这一需求造成了大多数的注本互相比赛谁的洞挖得最深。他们以为,研究一幅画的含义的方法,就是分析颜料和画布的质地,并以为这样就可以接近真理了。然而一幅画的含义需要从整体和全部的角度去看,也需要对画家本人有深入的理解才行,——这就是我解读论语的方式。

  至少有十年,论语是我的枕边书,我曾与孔子其人热烈交谈过很多事情,这就是我解读论语的依据。当我读到保罗下面的这句话时深受鼓舞:

  “我做了这宣讲福音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义。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义是叫人生。”

  我的译文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不受字句的束缚,却忠实于作者的本意。我在想:假如孔子活在今天,他将脱口而出怎样的现代汉语?肯定不是那种忠实于文本但却皱巴巴的译文。我这么说绝非轻视文本考据,只是不愿掉进这个陷阱里。我重点参考了朱熹、钱穆和李零三个本子,汉字的知识我也反复掂量过。

  本书没有回避论语文本中的任何难题。在注经家们面面相觑、闪烁其辞的地方,我吐字清晰。这种闪烁其辞的地方在论语里其实是很多的,而且由于他们全都是彼此参阅的,所以往往是一个本子闪烁其辞,其它本子同样再次语焉不详。他们“述而不作”,只是消耗祖先的遗产而不是使之增值,因而没有任何新意。

  我的文风和教授们那种彬彬有礼、既委婉又文雅的书很不一样。我不像他们可以领到俸禄甚至课题经费,这就是为什么我的书比他们的好看,因为我必须卖文为生。梵高和莫奈是印象派里最通俗的,因为他俩必须为卖而画。卖,就是命运加在我身体里的一根刺。不算之前写作的部分,自从两年前本书的初稿完成,这根刺的每一次发作都让我把全书改写一遍。

  这本书里有很多尼采和圣经,这是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的不同。以往的东西文化比较,只是强调彼此的不同,他们觉得文化就应该是多元的,并将永远这么多元下去。我把尼采、孔子、圣经、放在同一个锅里煮,——论语必须接受人类最优秀的思想的熔炼,局限在华夏文明的小圈子讨论论语是没出息和没出路的。

  也有人把西方现代哲学嫁接在论语章句的解释之上,这还是中体西用嘛。而只有粉碎中体,才能放进锅里熔炼。任何企图继续保持中体而大谈儒家重建的论调,如果不是因为思想的懒惰与贫弱,就是欺世盗名

  论语两个字读作“伦语”,没文化的都读成“论语”。为什么这么读?是为了让没文化的社会下层一边玩去。非要这么读其实没任何道理,这是上层社会的一种雅趣,也是社会等级的一种标识。——当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重读论语,每一个章句真实意图目的,一下子变得一目了然

  我挑出了超过一半的论语章句都是后代儒家(主要是东汉)伪造的,这就是《半部论语》这个书名来源。原本我想在全书的最后加一个附录,把我挑出来的伪经逐一标成灰色,好让论语第一次呈现为它在孔子手中的原样。后来考虑到这又会增加5万字的篇幅,也就作罢。

  我是猜谜高手。我猜出了孔子有意留给后人的两条谜语:第十篇的最后一章(“三嗅而作”)和十一篇的最后一章(“吾与点也”)。我为这两个小小的战利品颇为得意

  我希望,我在开篇的这一番表白,有助于你确定是否要买并且读这本书。如果你是我的读者,我还要套用保罗在《哥林多后书》里的话接着对你说:这是一个只看名气、门第、口才和成就的世界。因此,我这一番表白的真正用意,不是为了向你证明我的能耐,也不是夸耀这本书有多牛——

  “我不是在向你们举荐自己,乃是叫你们晓得我身上的可夸之处,好对那凭外貌不凭内心夸口的人,有言可答。”

  《超解论语》读后感(四):孔子的风骨与软肋

  谁敢于把他的人生当作一种实验,谁就超越了成功和失败

  我是在读懂《论语》以后才开始知道什么是哲学的,契机是编辑一本关于 《论语》 的书,那时候这本书还叫作《半部论语》。我和作者还有一个师大的女生一起做了一个三人小组的“《论语》分享会”,每周一次,每次半天,如是一年,我整理完所有录音,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才对《论语》这本书才有了一些切身的理解。也由此,我才开始明白孔子、理解哲学。

  我万万没想到读懂孔子是从读懂“乡党篇”开始的。“乡党篇”讲的其实是孔子的日常生活规范,但我们从中读出了他的哲学。他的哲学都融入到他的生活方式中了,这是孔子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为什么生活方式和哲学的融合如此重要?看一看世界上的宗教就明白了:任何哲学欲成为一种强力意志,或说物化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一套生活方式,如此他们的组织才能得以存在,他们的使命才能得以实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这么做的,所有想在人间战斗的力量也都必须这么办。孔子不信神,所以他把一些哲学都生活化了,这才是他的美妙之处。这也正是“乡党篇”的深意,把自己的哲学完全融化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细节之中,这才是孔子的真正哲学:生活的哲学。

  整本论语很少讲孔子的哲学,连“仁”这种根本性的概念也是三言两语带过,反而通篇都在谈论人生、谈论做事、谈论饮食。孔子,真不愧是东方哲学家。有了他,我们东方人才没有上帝死了以后的困顿,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早已经没有了上帝的世界、鬼神的世界,只有此岸的人生,和此生的生活。而人生就是由非常具体的生活方式构成,孔子在第十篇其实已经告诉我们怎样学习哲学了:那就是把哲学变成一套具体的生活方式,把人生当作一场艺术实验来过。正如作者王大毛所说:“孔子求仁而得仁,他不再关心是否幸福、痛苦和孤独。明知并无结果,却依然不放弃,这种偏执把他的人生转化为一场实验。 如果我们注定要耗费掉生命这笔财产,不如把生活作为一次实验和艺术活动,谁敢于把他的人生当作一种实验,谁就超越了成功和失败! ”

  当你用生命来实验一种高于时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其实就是哲学家了。按照我的理解,哲学家就是提出高于时代的价值观,并付诸个人生活实践的人。最好的哲学家就是真的去践行了自己的哲学的人,而假哲学家即是只说不做的学者,以及道听途说者。在勇于进行自己的生活实验方面,耶稣、佛陀、穆罕穆德都是最好的范例,他们敢于在自己的时代提出超越时代的价值观,并且付诸实践,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孔子也是一个践行自己哲学的先知人物,不过他还加入了艺术的元素。他热爱音乐,听到别人唱好听的歌曲就让人再唱一遍,甚至三月而不知肉味。他喜欢燕居,也热爱出游,完全是一个用艺术化的方式生活的哲学家。可以说,把艺术和哲学生活化才是孔子的精髓与风骨。

  不过,孔子也有他的软肋,为什么他在政治层面他始终碰壁?因为孔子的哲学还只是一个人的哲学革命,没有形成组织化、结构化的力量。他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哲学家,对自己做生活变革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要改变世界就必须自己成为那个王者,成为引领人间力量的革命家。但孔子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于是他只好碰壁。

  哲学家进行的是只是一个人的生活革命,当一个人生活革命变成一群人的生活革命,世界就被改变了。真正的哲学不是书房里的玄想,而是一种导致改变的理念,以及实实在在的行动。孔子有最高的哲学理念,也有具体的生活方式,但是他缺少把理念转变为组织化力量的行动,于是他只能做一个高级闲人。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这是一个高级闲人。怀着改造世界的良好愿望和高贵的品味,却绝不付诸行动,最终只是作为一个愤怒者周游了这个世界。”

  这也是东方先知与西方先知的差距所在。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是基督教的真正创立者保罗可不是这样,当保罗领悟到他追杀的耶稣正是神之子的时候,他立即皈依基督,开始了向外邦人传播福音的工作。孔子与保罗的差距导致了中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前者拜倒在君王脚下,成为寄生虫式的贵族阶层;后者自成观念、组织与生活方式严密结合的力量体系,与世俗权力分庭抗礼,成为引领下一次社会变革的隐形力量。 保罗塑造的基督教是一种让贱民上天堂的宗教,简直就是马克思那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翻版,甚至可以说保罗埋下了西方平民革命的精神火种,而孔子仅仅给中国人留下了一种生活的趣味。

  《超解论语》读后感(五):可爱的圣人

  解读《论语》的书在中国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大多都是以学术、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论语》文本本身的内在含义。读来读去,大同小异,读的人也腻了,好像看到解读论语,就好像看到解读三国、红楼一样心中生出一种疑心和防范心理。

  我本以为《超解论语》也是如此,但是读后,发现这本书和其他解读论语的书有很大的不同。

  这本书不能算作解读。通常解读这种世界经典的东西,作者会退居幕后,越少表露自己的东西越好,把重心都放在书本身上,以及一些客观的剖析上,就像理性的外科医生,在解剖一具伟大的躯体。看的人需要正襟危坐,最好加上点摇头晃脑。而此书是一种感性的读书笔记式的解读,作者带着自身的学识和见解来读,一条一条用作者自己的语言翻译。

  由于作者本人长期研究西方哲学,其中会有很多尼采、圣经里的引用,拿来与孔子对比,非常有趣。

  因为是感性的“超解”,书中语言轻松好读,像是作者自己写给自己看的,读者读来,轻松又亲切。看的人只需坐在阳光充沛的飘窗上,泡一杯茶,找个最舒服的姿势来读,躺着趴着都行,时不时还可以点一根烟,也不会觉得亵渎孔圣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是直接与孔丘本人来对话,而不是对戴着“万物师表”“千古圣人”这样头衔的孔子作揖叩拜。

  你可以看到剥去“道德制高点”这一讨厌的枷锁之后的孔子是一个多么可爱而亲切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