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内陆岛屿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内陆岛屿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6 20:2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内陆岛屿的读后感10篇

  《内陆岛屿》是一本由宋阿曼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内陆岛屿》读后感(一):心似孤舟,寻觅岛屿

  每个晦暗的灵魂,被救赎是他的梦想,不可救赎则是它难言的痛楚隐秘尊严。 在one 一个上关注作者好久了,作为阿曼的首部小说集,文风还是那么的清新淡雅文字细微、机敏,婚姻相貌女性生存的艰辛特殊人群的哀乐,揭秘与死亡体验……在她笔下显得轻灵、生动,爱与自我确认的母题始终萦绕其间。

  作为西北大学文学硕士,新锐青年小说家,前卫诗人,《内陆岛屿》收录作者发表在各大文学杂志的菁华作品。 书中收录的12篇作品,不仅与我们的真实生活顽固紧贴,同时时代的内在牵引力也保持对照。每篇小说都显示出作者创作的持续突破和艺术追求,和对母性关怀深切思考

  时间久了,每个人内心会长出一片岛屿。 《午餐后航行》《公孙画梦》《不照镜子女人》《第九个人》《普通乘客》等全新结集 诗性的语言扎实的叙述功底,独特的取材令人震撼强烈的个人风格奠定了阿曼在现今小说界不可忽视的极具创造力作家地位

女人味就像一块干海绵。人们用手捏动它时,柔软而充满空间,那是想象得以存活的容体。当一切得体学识、广博与尊严注满它时,它变成了一块湿漉漉的抹布,人们想做的只是挤干它多余水分。女人味就是为了引起性欲,这样直白地说多少让人有些不安

  对母性的关怀,对母题的思考,极力的彰显了作者朴实的创作理念,时代文学中永远抛弃不了的便是那份对代母性殷沉的思虑和把握

  我以为命运之门的设置者在用生之乐趣引诱我的,以为我必然会有得失的乐哀。我看过无数日落场景,沉醉在余晖千百种色彩可能里,完全的解放,已经很接近美。似乎足够了。那些活着必须面对的厌倦、器械、想念、佯装和失禁,会逐渐消磨我这一生积攒起的美感

  对待人生的发问,作者以凝聚的笔触,描摹世间百态,抽丝最为质朴真谛,高昂积极的人生追求,汇聚笔端,发人深思

  她想要自己城市遗忘,有一天睡醒,她觉得没什么可以再反省,决定打包行李去北方——任何一个有咖啡馆的城市。她不会要孩子。羞愧和辩护一直在碰撞生长飞快的藤蔓植物,每天给它浇水。有一天她突然觉得自己不再需要男人,或者任何鲜花和有香味儿的谎话。

  像风过湖面泛起的波澜,王灿灿的加入表面上给贝姨和何溪带来一点活力,但各自真实的生活依旧如常。何溪在试图控制自己身体欲望,隐隐多出一个参照系。她拒绝这样去想,但那个影子就在她不直视的角落潜伏着。像杀菌一样总会有一种方法去遏制或消除身体的痒。何溪的分裂是任何时候都在进行。她穿梭在街头那些沉睡的人群之中,一天一天,他们的模样越来越模糊声音越来越小,她就在这城市表面来回,毫无情绪地和许多人照面。

  诗意句子,凝练质朴的创作观念,传递最为普世的处世观,人生似孤舟一叶,飘荡不息,跌跌撞撞中寻觅灵魂深处的岛屿

  《内陆岛屿》读后感(二):寻找现实幻想之间的G点

  读宋阿曼的书,会教我们认清现实和幻想的区别,她对生活中孤独状态、欲望野心、和两性感情有着深刻见解。宋阿曼的文字细腻,能够牵引我们的心,而不是那种一目十行的小白文,没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她的书,每句话都值得深读,才能或许可以体会到她想表达意思

  《内陆岛屿》这本书是宋阿曼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共讲解了12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不同的现实写照,婚姻、欲望、权利爱情......内心的反抗与斗争,不能叙说的秘密,无不牵引着我们一步步往下看。

  我喜欢的是每个故事都没有准确的写出各自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故事的下一步如何发展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12个故事当中,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普通乘客》、《第九个人》和《午餐后航行》。

  《普通乘客》

  看完这篇小说,我也没有搞明白为什要叫《普通乘客》,大概男人只是铃兰众多客人中的一个,却让男人明白了一个男性该有的担当吧。

  父亲母亲婚姻的破裂和父亲对母亲的殴打和背叛从小就给他留下了阴影,使他对婚姻不抱有期待,甚至连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扮演妻子身份的吴弥,都不能给她一纸婚姻的保证

  直至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铃兰,那个神秘女子,男人的心仿佛动摇了,对婚姻的忠贞已经开始偏离了轨迹。最初,他还能克制自己的内心的欲望,直至有一天,吴弥在讲一本小说时,某些地方激起了他对父亲的怨恨,而克制不住内心的暴力,终于与铃兰发生关系,背叛了吴弥。最终,吴弥的一通关心电话,才唤醒了他的内疚感,至于,往后的剧情不得而知了,但是我相信男人最后会清醒过来,和吴弥组建一个真正的家。

  《第九个人》

  这篇小说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了,看了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

  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对恩爱夫妻,家庭美满,最终却是支离破碎。看了之后不过是受不起金钱诱惑。男人和女人联手杀死了女人的丈夫,女人顺利继承了丈夫的财产,而男人在妻子的饭里下药,逼疯妻子,导致妻子亲手剁了自己女儿成功离婚后和女人再重建一个家庭,然后却对儿子施暴,害死了自己的儿子,终于,报应还是来了,他瞎了,也被女人再度抛弃。

  看了这篇小说,真的觉得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明明有个幸福的家庭却还是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巨大阴谋黑暗笼罩着整篇小说,让人欲罢不能,也令人不得不思考金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自己能否经得住考验,或者说承受的住代价

  《午餐后航行》

  何溪得了一种“怪病”,放在现实中,如果我们不知道原因的话,也许我们会以何溪这种人为耻,但是,看了之后,对她只剩下心疼。因为自身原因,她不敢轻易敞开内心去迎接幸福,去开始一段真正的感情,把所有的感情都扼杀在萌芽中,直至她遇到徐魏。她也深知不可,所以一直克制自己内心的冲动,而所有的坚持都在王灿灿的嘲讽中击垮。

  何溪和徐魏在一起后,她开始幻想爱情,幻想未来,也敢于向男人开口,只是最终一颗心还是被爱情伤的支离破碎。结局让人伤心,也让人留下念想,何溪是否可以走出这个局。

  《内陆岛屿》这本书是以一个个故事激起我们对现实的反思,告诉我们内心的反抗才能走出那片困住我们的岛屿。

  《内陆岛屿》读后感(三):人贵在清醒而自知,确定并克制

  断断续续看完了整本书,12篇小说,男人,女人,却又似乎有着一些共通之处,将人指引至某个方向

  一、当我们变为尘土的时候,我们必定要重新受造吗?——《公孙画梦》

  这是作者在《公孙画梦》一文中提出的疑问。公孙“画梦”的这一技能来自家族的传承,梦境会被遗忘,于是他每天腾出半天时间将梦画下来。土、黄色种子,他认为梦中的意象都是有联系的,他迫切地寻找,并逐渐接近真相。终于,瓦当上的奔鹿给了他灵感,死亡的预感前所未有地笼罩下来。“一生未做坏事,归于尘土,望得重造。”最后,公孙解脱了;最后的最后,公孙有了孩子——这又是新一轮生命的传承。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探讨了生命与灵魂的最终归宿。归于何处?归于尘土。要重造吗?望得重造。同样的思考出现在《越界者》和《她从谜楼逃散》的结尾。人的一生,从风华正茂小姑娘衰老疲惫的老妪,亲人离去,母亲,父亲,妻子,丈夫,死亡的尽头,是孤独,是最后的审判。我更愿意称之为“孤独患者的自我救赎”,因为太过孤独,日复一日忍受内心的煎熬,最终选择自我毁灭,或是救赎。

  二、要什么不重要,不要什么很重要。——《午餐后航行》

  《午餐后航行》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作为一个与很多人有着特殊关系的“那种女人”,何溪看上去却很安静清爽。她将自己安置在一个壳里,拒绝靠近,害怕与人产生感情,认为自己早已失去了爱的知觉。徐魏的到来打破了这张壳,她多年来的自我确认开始土崩瓦解。她对徐魏产生了从未有过依赖,开始幻想未来,终于,也陷入爱情。以至于当看到徐魏和王灿灿婚纱照的那一刻,何溪的情绪崩溃了。 “倒流的一段虽然特殊,但最终还是要融进正确的流向,和千千万万的支流一起汇入大海。最终的方向是一致的。”父亲的话仿佛是预言,响在耳边。要什么?不要什么?她被突如其来的爱情冲昏了头,却又遭到爱情的背叛,内心秩序的崩塌导致了何溪最终的结局。《领灯》和《贤良》的女主云珍也在经历了马马强和李七生两个男人后,逐渐“清醒”,产生了更加明晰的自我认知。王晓龙的插曲则加快了这一步伐。作者似乎有意通过让故事中的人物与命运抗争,或者屈服,达到某种自我确认的使命

  三、一段关系中,最牢不可摧的在场往往是缺席。——《他是我的一个朋友

  事实上,本书中好几篇作品都在试图厘清婚姻与爱情的关系(有的甚至不能称之为“爱情”)。无论是《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中的平顶帽女人,还是《普通乘客》中的铃兰,包括《四十九度中》的女主,她们都是“外面的女人”,是一段婚姻之外的存在。男人最终还是会回归家庭的。“成为妻子的人拥有最无上的智慧”,一段婚姻关系中,丈夫的线拽在妻子手里,妻子在掌控一切,放飞的总会落地。而《不照镜子的女人》中,母亲对爱情的在意与偏执让婚姻变得难以维持,她想将父亲牢牢抓在手里,于是采取了最偏激疯狂方式。 “家庭”一词的意义在这本书中反复被提及。可以看到,父亲和母亲对“我”的影响,贯穿了几乎所有的篇章

  人生在世,难得清醒。我们独自游离在空洞绝望人间尝试过抗争,尝试过向既定的命运发起挑战,然而生活一次又一次将我们击回岸边,像离了水的鱼,犹自挣扎,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上帝说,醒来吧。于是我们睁开了眼,重新打量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己。

  读作者的文字,像在读一句句诗。敏感纤细,对每一处角落都有着微弱的感知,一字一句带着一种疏离的冷感。作者游离在幻想与现实之间,赋予幻想真实的时空容器;又让现实中的人物不时“出画”,深陷幻想无法自拔。

  12个故事不长,却蕴含了作者对许多话题的思考。现实的题材,独特的视角强有力的表达,赋予了书中每一个人物更加鲜活的生命。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值得好好去读的书,相信这样一本好书会被更多人看见。

  《内陆岛屿》读后感(四):在人间,我更关心你的灵魂!

  死亡与夜色为友,揭开了黄泉一角,寄予这生命,时机一到,他便降临到你的身边。 ---《灵魂摆渡》

  你惧怕死亡吗?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该如何面对死亡。有生便有死,生而为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怎样离开这个世界呢?人上了年纪后,就开始认真的思考生死了,或许因为生活的压力,想到了死亡,或因为孤独,想到了死亡。越界者篇:看透生死。人在过度孤独的情况下,便会开始回放人生的跑马灯。想到自己爱过的姑娘,和她相处美好时光,开始记忆混乱,幻想对方还在自己身旁,即使芳华不在,也是唯有她好。她离开了,这个世界便又重回孤独,一人独活,便毫无意义,一枚白色药片安详地离开世界。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讲述生死,观点很新颖。还有一个重点,作为儿女,多回家看看父母,最大的孝顺是:别让他们感到孤单。 贤良篇:何谓贤良?人人都知道李七生放高利贷、开赌场,都不认为他是一个好人,生活总得向一个字低头“钱”!云珍可以为了钱,不顾自己的理想,和李七生在一起;王晓龙也因为妈妈突发脑溢血,从山上摔下来需要十万的手术费,来求自己的情敌!谁并没有比谁高贵,谁也没有比谁低贱,但人活着就得需要钱,最后只能被“招安”,生活不易,当过则过。煤矿上的愤青,是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英雄太多了,不需要了。

  公孙画梦篇:为寂寞夜空画上一个月亮,为冷清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绘梦技能家族传承的公孙一族,可以画梦,他每天都画,一生未做过坏事,归于尘土,是肉体还是灵魂呢?公孙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可以继承这个技能,继续绘梦。我没有擦去争吵的橡皮,只有一支画着孤独的笔,夜空的月亮也不再亮,只有一个忧郁的孩子在唱,赵雷《画》。

  看着阿曼写的这些文字。我感觉的到非常疼痛。非常压抑,非常丧。阿曼是一个非常细腻的女孩子,她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不张扬,非常的沉稳,让人感觉平静的内心又有一丝的不甘。《内陆岛屿》其实,不过是心上长草,在这人间炼狱,人们麻木地活着或死去。

  十二个故事,加一篇后记,让我们看到这本成书。故事简单发人深省,这么能刺痛人心的文字,现在不常见了。除了这三篇故事,让人思考,《午餐后的航行》《普通乘客》《不照镜子的女人》都很典型,值得思考。

  《内陆岛屿》读后感(五):你的我的故事

  人都说自己经历的是故事,别人经历的是事故。宋阿曼首部短篇小说,集结了12个故事,却很难说是别人的事故。因为每个故事里自己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当泛黄的银杏树叶偶然飘落到手中,猛然抬头,才发现树枝上的叶子已经寥寥无几。“叶子的离去,到底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答案到底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但我相信无论是谁,都最终会在某一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我相信这就是宋阿曼所写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吧。

  从《普通乘客》到《午餐后航行》,从《第九个人》到《四十九度》……很多故事说的好像身边人,身边事,可是宋阿曼通过她细腻的文笔将人物的心理刻画的活灵活现,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好像幸福真如一样,不幸却各有千秋。还没有从《她从迷楼逃散》中脑瘫儿子的悲殇中喘过气来,又从《领灯》、《贤良》中感受着背井离乡的煤矿女工云珍的凄惨遭遇中黯然神伤。

  字如人生,句以启人。宋阿曼的文笔功底扎实,更扎人心。特别是那一句句看似平淡的话语,背后却尽是波涛汹涌,让人欲罢不能。是啊,人不该惧怕孤独,因为出生前,造物主就用孤独考验过每个人,哪里还能比胚胎中更孤独。这让我想到人终究是一人出生一人离世。没有什么所谓的同生同死,棺材里躺的永远形单影只。

  时光会走远,记忆会长存。宋阿曼给我们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段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故事。人生无定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何时到来的今天,她的故事让迷茫中的人思考,让恐惧中的人淡定。

  我不想说这本书多好,多棒,只想说看这样一本书,会让你觉得有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像一个安慰剂,一饮而尽,顿觉至少自己如果再差,也不如她笔下的主人公那么悲惨吧。缘无因,爱有果。故事里的世界,也许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但是你看完可能不止于一声叹息吧。正如作者所想,人都不可能是座孤岛独立生存,婚姻、情感以及衍生而来的复杂关系,勾勒而成的整个陆地。在际地上的人们,你长成苍天大树,长成野花小草,都取决于你在这层关系里汲取的养份。

  我也不想说这本书让你看完,对这个世界产生无奈。我只想说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你看来的不可能,也并非不可能。正如书中所说,我以为命运之门的设置者在用生之乐趣引诱我,以为我必然会有得失的乐哀。我看过无数日落场景,沉醉在余晖千百种色彩可能里,完全的解放,已经很接近完美。似乎足够了。那些活着必须面对的厌烦、器械、想念、佯装和失禁,会逐渐消磨我这一生积攒起的美感。

  一种分量,如山中磐石,重若千钧;一种感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本书籍,如世间百态,苦辣酸甜。

  《内陆岛屿》读后感(六):内心的岛屿联结着人间万象

  对《内陆岛屿》起初是没有抱多大的热情的,讲真,其实只是封面设计和书名吸引了我,但是翻开作者简介,发现宋阿曼生于1991年。抱持着80后固有的偏见,似乎对整本书也没有过多的期待,没想到,读下来,竟然超乎想象的好。

  在书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也许极致的艺术天分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病,他想,这样的人就该承受更悲剧的方式,才不算浪费馈赠。我想这是作者写给自己的话,有时候,你也必须承认,写作需要天分,并不是奇异的土地才能开出诡异的花。读完书看了一些作者介绍,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看不出任何这些小说必然产生的因由,但是它们就像——怎么说呢?就像内陆岛屿,静静地就开在一个女孩的心里去了。

  这些故事都不够明媚,读下来的感觉并不轻松,然而,那种雾蒙蒙的感觉,却又是独一无二的。你会很好奇,一个女孩的心里和笔下,怎么会有如此苍苍的故事。

  比如《她从谜楼逃散》,这个故事并无结局。在困顿二难的选择中,小说选择了开放。然而任何想象中的选择都不轻松,也不会带来一个明媚的未来。我们80后的人总会觉得90后的人想法更单纯,生活环境更优渥,我不禁猜想,宋阿曼是从哪里来得写作灵感。这样的人生她真的见过吗?如果没有见过,又怎么能写得那么生动传神?她真的体会过人生之艰辛吗?她是用什么心态入境的?60、70写得生活苦难在我们80后看来有些遥远,而80后有些时候不敢于面对生之艰难。宋阿曼还年轻,她就这么写出了,像是用一把刀子撕开了一笔裂帛,告诉我们,任何时代,生活都并不轻松。

  人们似乎无法逃遁。生于斯而死于斯,在《领灯》中。只能租住得起胡同的男孩和女孩,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顺从,各自逃回故乡。似乎在生存面前,谈感情是奢侈的。那些对自己子女寄予厚望,想要他们在大城市出人头地的父母大可以抽着冷气说:你也就这德行了,却永远不知道子女在人海沉浮中的痛苦与纠结。痛苦似乎是不重要的,在这些故事里,不说痛苦,说得都是无奈。也许,这些只有漂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依旧没有结局。

  宋阿曼似乎不愿意写结局,因为有些故事的结局本来就没有结局,结局是没有意义的。小说的存在未必是开就有合。

  我最喜欢的一篇毫无疑问是《午餐后航行》。宋阿曼在里面写到了一个女人的性与爱。也许无爱的时候,性是安慰,但是一旦爱了,性就变得罪恶而恐惧,充满了战栗与负罪感。不但何溪无法了解自己对于性的执迷,细思,有几个中国女人是明白的呢?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的好像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性“,到实在瞒不住的时候,”性“就变成了洪水猛兽。所以,尽管何溪选择了忠于自我的生活模式,恐惧和负疚仍然挥之不去,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她的爱情变得凄厉而惨烈的原因。

  依旧没有结局。

  要什么结局呢?小说用何溪父亲对她说过的话做结:倒流的一段虽然特殊,但最终还是要融入正确的流向,和千千万万的直流一起汇入大海。最终的方向是一致的。

  或许我们该佩服更年轻的写作者。即便是80后,即便是写性,几乎也是直白和赤裸的,因为无惧,大概才会除了性之外,更多的写女性的性心理。这才是这篇小说中动人的力量,我不禁在想,身为女性,该怎么面对自己身体的索求呢?而这篇短篇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思考。

  有些小说中的意象未必能感同身受,但是阿曼的文字还是值的阅读,希望越写越好。

  《内陆岛屿》读后感(七):心力何在

  越来越没有心力去安静的读一本书。内心里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单就书本身来说,我觉得写的并不好。一直在写婚姻,尤其是婚外恋的题材。基本基调是,婚外恋是真爱,用婚外恋的甜蜜来反衬婚姻本身的失败,和婚姻的不堪。作者或者功底和阅历不够,往往蜻蜓点水般的描述自己主观的看法,作者是个恐婚主义者吗?

  我看作品,排在首位的是作品的灵魂。在这部作品里,我看不到这样的一具完整的灵魂。意淫的成分太多,作者借角色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意图过于明显和生硬。并且可能自我本身是混乱的,不清晰的。所以借角色之口所表达的东西,也是混乱不堪的,充满了青春的躁动和不安。我觉得这是一部很不成熟的作品。有些走极端,真正的人一定是好坏,高尚卑鄙的混合体,而作者笔下的人物多是为了情走上极端的极度疯狂的人物,太不真实。

  我平时很少看年轻作家的作品。多看的是老一代作家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也非常想了解现在的年轻作家们在写些什么东西。

  《内陆岛屿》读后感(八):海水包围的岛屿,不食人间烟火的灵魂。

  人不该惧怕孤独,因为出生前,造物主就用孤独考验过每个人,哪里还能比在胚胎中更孤独。翻开书籍,圆形中间包围着两个文字:想好?

  向右观去,“我们不过是一个个光点。”出自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

  于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似乎可有可无,即使消失了,也会有人来代替我们,我们于世界貌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做不到毛主席周总理那般留得生前身后名,受万人敬仰;也不似鲁迅那般“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那么,我们对于世界的贡献在于什么呢?

  当下总会听人说起,“原来想改变世界,现在却想着不被世界所改变”,亦或是“我想要因为我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有一些小小的不同。”

  其实,回观历史,你会发现名留青史的终究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沙子,用来衬托英雄的光辉领袖的无尽光芒!世人的价值在于像轴承一样承上启下,保证着时代血脉的延续,确保整个社会系统可以运行下去。

  当然,这是形而上学的人物所思考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整天忙于形而下学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空洞的东西当为最好,因为这些问题似乎是与玄学有关的,貌似不会有人看透人生的真谛,即使有,多数不会承受住孤独的压力,默默的选择解脱选择死亡。

所以罗曼罗兰的名句:“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被奉为圭臬。

  宋阿曼说:时间久了,每个人内心都会长出一片岛屿。

  在宋阿曼的作品中,我看到了许多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灵魂,有许多无能为力被生活所抛弃的人,有朦朦胧胧的梦境,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个人思想交错迭代更新,很孤独,很无助,只想静静的独处,思索情景发生背后被何种思想指使,不仅与我们的真实生活顽固紧贴,同时和时代的内在牵引力也保持对照,更加肯定了“内陆岛屿”的主题思想,内陆即是孤独,孤独久了也可以变为一味毒药,使之灭亡。

  书籍中对于细节的描写读起来竟然有种都外国人作品的错觉,构词遣字标点符号情感特点都有略微的偏外国风,这仅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竟有些跟村上格林等作家风格有一丢丢相似。作为一个90后新晋作家,拥有此文学功底属实不易,竟比当今某些畅销书作家的火候要高出许多,;当然,书中所描写的包含的十二个孤独片段,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感受到的,进行思索反思组合成自己思想更是少数,所以本部书籍可能不会太畅销,如果真的如我所料,也不必妄自菲薄怀疑自己;当然我更希望如此优秀的作品可以被世人所知晓,给予作者以及作者付出的时光一个满意的交代。

  《内陆岛屿》读后感(九):一些独有的时辰

  有许多我深深为之困惑而尝试言说的事物,一旦说出,同时也意味着其中一部分意义的流失。于是,漫长地,我在解惑和寻求表达的过程中萃取出最佳表意方式:小说和诗歌。在这两种文体中,我和世界保持不同距离,不同空间切片互作弥补,让我的叙述逐渐丰富了起来。这本书是对我近两三年小说创作的一次梳理。取舍之间,这些文字的面貌清晰了起来,经历这些文字时的个人时光也逐渐清晰。它们像记忆提示器,让我不要忘却过去的许多个日夜。当时只作寻常,如今看来却是让生命兴起不被遮蔽的支点。

  我的童年乃至整个青春期从父母处收获最大的是信任。父母对我的教育是放任的,前提是我们已经建筑了某种形态不明的互信。古灵精怪的好奇心促使我进行各种短暂、间断、片面的学习,而我的父母似乎也不期望我能在任何一方面成才。混乱的学习和阅读过后,写作沉淀了下来。小学时,我将一篇作文写到凌晨三点,一边写一边哭一边为哭感到难为情。现在想来,同龄人在成长经验或作文书中寻找素材时,我就已经开始虚构,并且为自己虚构的文字动情。我从来都承认自己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并将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由父母的信任带来的“大胆”逐渐被文学接了过去。写作、阅读、反思,当这三者互动,我思想的藩篱在一步步向后挪移。在寻找行为意义时,在情绪打结处,在试图呼唤增援的困境里,我在奋力跳脱个人处境,趋向一种更普遍的开阔,然后再回过头来审视一切。有什么是不能被理解的事呢?一切情绪都是在合理地使用感官。只有连丑陋都可以平视的人,才可以不带抱怨地写下人生。我写作的过程就是在人群中认识人群,情感的克制让我予文本沉默之处一份神秘的授意。我不是自己笔下人物的上帝,我是他们的邻居。

  许多年来,我无意识地苛刻地培养自己,不知这是否可以称作一项积极的才能。我供养着心中的美神,或许这是信仰的一种抵临方式,我认识并遵从它,但靠近它却是一场漫长的探索苦旅。我刚踏上长途,发现途中已有许多奔驰的孤独个体。美需要认同,而认同的代价就是各自行路罢。感谢那些曾充满爱意伴我一程的人,也期待那个或许永远也到不了的“彼岸世界”。

  本书收录的十二篇小说是我自己愿意重复去阅读的,是我能从中看到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字。每篇小说都有一个单独的空间,而它们又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世界:我们的时代,我们行走其中的未来历史——“讲述过去的事物仿佛它们刚刚开始存在”。如果能有人从容地将这些篇幅读完,沉默、微笑、叹息、眼眶发热或者想要表达自己,这就是我此次小说结集最美好的意义。于我而言,这是十二段独有的时辰;于读者而言,这是十二段我们共有的秘密时辰。

  宋阿曼

  2017年6月15日

  《内陆岛屿》读后感(十):《文学报》宋阿曼专访

  《文学报》记者袁欢 x 宋阿曼

  Q:袁欢

  A:宋阿曼

  Q:先来谈一谈首部短篇小说集《内陆岛屿》,十二个故事,写的都是人生的幽微之痛、细腻而真实的内心挣扎,你没有给出是与生活和解还是继续抗争的回答。这些小说的创作动机是怎样的?

  A:人不可能在持续的混沌中写作,当现实世界的晦暗不明在我身边铺开,我越来越感到对死亡的严肃思考有着积极的紧迫性。人的终极命运是大同的,从我们初次被告知“人都是会死的”开始,自我就在这种紧随的虚无感中逐渐建立了起来。生活和死亡似乎是所有复杂命题的开端,相比死亡的虚幻,生活是一个更艰巨、更无限的神秘体。在我看来,认知死亡是思考生活的必要前提,这部小说集的许多篇目正是在这种认知过程中诞生的,在《越界者》《公孙画梦》《她从谜楼逃散》等小说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其中的人物都在各自的困境中寻求突围。人生中许多不容易被体察的幽微、隐秘之物都潜藏在日常生活流、情感流之下,人们总是在“我之外”的事物上用去过剩的时间与精力,却忘了留出多些时间去认识自己。我以前只想在小说中提出问题,或者给读者指明通向问题的小径,觉得这些问题不该由作者给出答案。但随着创作的进行,在深入探求死亡是什么的前提下,我可以更成熟地去寻求生与活,所以在之后的创作中我会尝试着去提供更多明朗的可能,或者说给出一条疏途。

  Q:在这些作品中,你对人生做了诸多思考,尤其婚姻与爱情,你似乎对这类题材有点偏爱?而故事的主角又好像具有相似的精神气质,可能是孤独,可能是期待救赎。

  A:在思考上述有关生死冲突的紧张与缓和中,性欲、爱欲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秩序显得尤为耀眼,这似乎也是许多生存境遇的滥觞。我在写作中的确比较关注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婚姻提供一种最基本的秩序,而处在其中的人(绝大多数人)正是在本能和对本能的克制中显得尤为复杂。无论写何种题材,重点还是落在人物身上,毕竟人是在关系中行走的。你说的比较准确,我通读这些小说时也有相似的感受。独处和沉默是人生活中最朴素的状态,有人安于此,有人不安于此,我笔下的人大多是前一种。

  Q:《普通乘客》一篇讲的是被童年原生家庭影响的而无法保有自我的男子的生活。读过的人大多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会用这个题目?

  A:之前有几位读者做出自己的解读,都挺有意思的,解释更应该是由读者去做的。我也只能提供一种我自己的理解:这是一种隐喻的表达,男子曾经将“有秘密”的父亲视作自己的敌对面,后来他也用自主的行为将自己放在了自己的敌对面。他曾对父亲深恶痛绝以至于亲手架上导致父母婚姻彻底破产的最后几根稻草,阴错阳差中,作为孩子他眼中难以容忍的事后来竟也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命运列车上,他们都是极为平凡的乘客……也许,年少时的他欠父亲一个醒悟和弥补的机会。有个读者曾经说:“可是这一切又无法弥补,就像他妻子的名字一样。”

  Q:《午餐后航行》中的何溪、王灿灿和贝姨,三个女人似乎是三种人生选择,再如《领灯》里的云珍。小说中的女性面貌远比男性要清晰得多,能否请你谈一谈你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你在这些角色上寄予了那些思考?

  A:任何生存状态下的女人都是值得关爱的,她们带着神性的光晕,她们最接近生活,她们孕育生命,她们在纯粹的理性和非理性之间摇曳,女性似乎天然就是文学性的。我喜爱我笔下的女性人物,但在塑造她们时却非常冷静,不同人有着不同命理,有各自的来路和去路。《午餐后航行》中的何溪,她对自己的身体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接纳再到反叛的过程,她的独特性使她不属于人群;自由意味着可以放弃自由,她选择爱情并为此限制自己纯粹的欲望,可她在爱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尊严最终还是崩塌了,她由爱欲转向死欲,在最后一刻她宽恕了自己,随后在一个聋哑人弹奏的钢琴声中得到平静与退潮。宽阔、自由、消除成见,这是可能的,要望见,再落笔。

  Q:你似乎很在意文字所能形成的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也许是电影改编需要的,你对自己的作品改编电影有怎样的期待?

  A:我并非格外留意画面,只是在写作中追随我大脑中快速流动的场景,它们常常不可思议的生动、具体,我只要尽可能将它们再现出来。是否能拍成电影我不知道,如果能,我在各方面还都蛮多想法的。

  Q:你的语言的第一感觉是一定程度上是诗化的,文字带着朦胧感,从一些意象描写中也可以清晰地窥得。这大概跟你写诗有关,同一题材,面对诗歌和小说两种类型时,你会作何选择?二者又如何相互影响的?

  A:诗歌写作对语言的淬炼是存在的,但两者又是各自成全的,并非哪一个对哪一个产生作用。目前而言,我写诗歌和小说是两种思维,我很少用诗歌完整叙事,在小说中很少纯然抒情,似乎也不存在题材选择上的困惑。

  Q:在你的第一篇创作谈《要有我,要有人》中你谈到了自己的创作上的一些观点,我将这句话换个说法,“要有人”实际指向的是作家如何处理日常经验;“要有我”则涉及作家如何在作品中呈现“我”的问题,距离这篇创作谈已经过去一年,对这两个问题,是否有一些新的思考?

  A:我后来的确对这篇创作谈做过反思,“有人有我”意味着向外、向内的两条探索路径,这种探索一定是越向前,越宽敞,越看清楚自己(更多人)。作品的底色一定是作者的生命底色,好的作家一定是将自己建立起来的,像上面提到的对生活、死亡、欲望、爱等的思考也就是一个“有我”的过程。“要有我”不是指作品中要有作者的经历,而是指要有无形的“我”的在场,即使在一些作者隐匿的作品中也总有某个或某几个人是在表达作者,而这种在场是一种积极的给予姿态,需要下很多写作之外的功夫,这不容易。

  Q:年轻作家现在被称为“经验匮乏的一代”,同上一代作家前辈们相比,没有那么壮阔的历史与丰富的现实,你觉得自己或者90后写作者如今处在一个怎样的书写环境中?你如何寻找小说素材?

  A:我曾经也为类似“经验匮乏”而感到短暂的悲观,但越写越感到这项活动似乎和你当下身处何种现实关系不是很大。“壮阔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是很重要,但和这种壮阔与丰富保持距离也很重要,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有道理的,用作品去反思历史现实需要时间距离和一些客观的社会条件。再者,写作应更趋于自由和多元,许多写作者放弃书写大的、厚重的现实题材而转向一些细微的、个人化的写作,甚至将写作看作一种“装置艺术”,这是中西现当代艺术流通的可喜之处。换个思路而言,我们非匮乏一代,而正是处在丰富之中。我的小说素材出现得很偶然很碎片,我常被日常生活中的“人性时刻”所吸引,有大体立意之后再顺着事件或某种感觉深究下去。

  Q:最后聊一聊自己如何与文学邂逅?如果要设一个目标,请谈一谈以后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作家?

  A:我和文学更像是作伴的关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阅读给我的充足使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儿童。我写作,不算偶然,我觉得或迟或早都会发生的。其实我没有用某种“生涯”来规划过自己,相比以后我更看重此时此刻,我希望此时此刻写下的文字不会在未来后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