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7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经典读后感10篇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是一本由[英]约翰•鲍尔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01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读后感(一):王倩:关于依恋的研究

  自从闻得易春丽博士启动翻译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经典著作“依恋三部曲”,我立即将这三本书列入教学参考书单,为临床训练和从事研究的专业同道们记下一笔,并翘首以盼图书刊印流通之时。

  易博士选择我,一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精神分析师为鲍尔比的书作序,透射出依恋研究与精神分析领域日益交汇之势。

  一直以来,临床精神分析的传统是设置在富有思辨意味的元心理学框架之上的,既不着力于体验的证实,亦非以实证方法相校验。正因如此,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典型冲突反而成就了前者作为后者的一个逆向视角,为精神分析理论提供系统观察实验之参照,并进而将社会性体验放置在至关重要位置上,通过提供特定的依恋框架来支撑临床治疗与预防。

  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阐释了儿童与依恋对象发生联结的本质,不是经由表象判断,而是强调实际经验重要性同时,内部工作模型的提出,为之后玛丽·梅因(Mary Main)等人探索依恋视角下的内在心理表征状态(对自我与他人的期待认识),以及代际间传递机制铺就了坚实的路基。

  无论一位精神分析师的分析取向如何,我们都相信早期的依恋关系个体发展决定影响婴儿照顾者形成的亲密情感结构架了其早期内心世界的风貌,其内在情感图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早期照料关系所赋予的体验之中被锻造出来的,一个人的早期生活成年之后所经历的种种情绪困扰、临床病理症状无外乎是外在与内在关系问题表达

  依恋关系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也提供了心智涌现的基础背景。在当代精神分析、婴儿观察及依恋神经科学研究丛林中,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强调主体整合性生活经验;比阿特丽斯·毕比(Beatrice Beebe)则对“容纳的环境”“安全的背景”等概念开展母婴互动微观分析研究;琳达·梅耶斯(Linda Mayes)将“足够好的父母”的概念延伸到对父母表征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皮特·冯纳吉(Peter Fonagy)团队的众多研究者们力证依恋系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进化、繁衍,而是延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沟通领域,为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制定了路径

  依恋这个无限活跃的领域总是不乏令人关注的热点。2009年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年度研究方法研讨会上,我看到大量依恋功能水平、情绪调节与心智加工的研究题目;2015年第七届国际依恋大会上,特定情境为人母的敏感性对依恋类型的影响及其缺陷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等报告令人着迷;2017年由纽约一处情绪和依恋研究的先锋系所举办的国际依恋大会上,早期依恋体验与发展性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发展性障碍亲子干预模型等研究更让我兴味盎然。正如皮特·冯纳吉指出的,“依恋理论学者常常会划分依恋类型,将这些分类作为理论的入口,而不是以大量的观察行为簇。如果研究者停止关注这些行为簇背后的机制或者过程,问题就会出现。精神分析的视角也许会鼓励我们更少地在类别范畴内加以思考,而更多地在依恋安全型的尺度上给以关注”,依恋领域与精神分析的交叉研究日渐硕果累累

  在诊室之内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20世纪40年代鲍尔比开始在英国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工作的时候,以及80年代玛丽·梅因开始在伦敦大学学院讲授依恋测评方法的时候,他们或许都未曾预料到依恋理论会以如此多样的方式应用在临床心理治疗中。自2012年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学院制项目被引进中国以来,数百位学员在五年的时间里有幸聆听到多位著名英方学者分享的临床经验,他们的细腻描绘给临床工作者们勾勒出另一番感悟依恋理论的天地

  “在父母在场的情况下直接对婴儿做出回应的时候,婴儿会有一种在不知晓的状态下感受着的喜悦。”

  ——弗朗西丝·汤姆森·萨洛(Frances Thomson Salo)

  “安全基地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是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的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婴儿与母亲间的心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婴儿的期待和母亲感觉其所能提供的是一致的。在这种适当的心理状态里,母亲能或多或少地回应她的婴儿,她能明白婴儿在寻找什么。”

  ——薇薇安·格林(Viviane Green)

  “如果一个孩子逐渐相信,呼唤会招来一个关心他的成年人,并且对他的求助给以恰当的回应,孩子内心就会开始发展出一种基本的安全感。对于某些母亲而言,由于她们自身的情绪资源耗尽,养育和保护冲动不会活跃起来,尤其是在她们内心缺乏一个可以被唤起的、关爱的父母的声音的时候。因为没有充满生气的、被深深爱着的记忆,当她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没办法相信有一个足够好的成年人在情感上是乐于帮助他们的。”

  ——阿曼达·琼斯(Amanda Jones)

  “家长倾向于重新活现和重新创造他们曾经历过的养育,然而也会带入他们曾经‘希望’得到的养育,这些潜意识愿望会发展起来,将他们自己的孩子创造成他们自己曾经的样子,或者曾经希望的样子。在唤起过去的这个部分时,孩子可能代表家长的潜意识自体的一部分——被爱或被讨厌的部分。育儿过程包含家长自己的过去,因为育儿过程已经由他们自己被养育和作为孩子的经验所塑造了。”

  ——莱斯莉·考德威尔(Lesley Caldwell)

  最后,我要感谢易博士,在我求学的最初几年,多承她不吝赐教,令我对依恋领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并一直保有兴趣特别是她不懈以临床观察和质性访谈的研究方法开展亲子互动研究,更是开创了国内混合研究之先河。因而,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三本书得以付印,相信会为更多探索依恋领域的同道带来乐趣,中英培训目的学员也将会得益于这三部译著,详加研读。

  王倩

  IPA精神分析师

  2017年5月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读后感(二):丧失之痛

  丧失与依恋是矛盾的对面,但是他们却又同时存在,没有绝对的依恋,也没有绝对的丧失,就像你对人生的选择,没有对与错的区分。丧失可以理解为被依恋的相互双方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的远离,可以是暂时性,也可是永久性的。虽然丧失在这个节奏快速的社会已经稀松平常,但是丧失在现在和以后的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丧失后的失衡不仅成人有,幼儿也有,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但又一点成人的丧失之痛会引起周围之人的关注,加之成心的心理已经成熟,好比一座堤坝经受了洪水洗礼,洗礼后的堤坝虽然有损伤,但是会有人重视去修补;幼儿不同,幼儿的丧失之痛往往会被忽略,在成人看来,幼儿的丧失会淡化,会消逝,时间会抚平一切。所以说幼儿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人关注,打个比方,幼儿的父母去上班,幼儿会不会缠着你,不让你走,甚至会嚎啕大哭,在幼儿的父母看来,这只不过是幼儿心智不成熟的表现罢了,不会去深想。 幼儿的丧失需要得到关注,幼儿的丧失可以理解为失去依恋的结果。幼儿失去依恋最常见的是表情肢体语言的突显,可以理解为情绪的失衡,这与成人相似,但是成人有一定的控制力,可以抑制而不明显表现出来。情绪的释放之后可能是害怕,恐惧寂寞孤单,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困境环境中,荒野沙漠时的一种类似绝望心态渴望被人拯救,又希望沉湎于自己与依恋对象的内在记忆世界中;到这种丧失得不到解救,或者说走不出丧失的困境中时,幼儿会变的闭塞,冷漠孤僻,疏离。幼儿对谁都是爱搭不搭的。幼儿的这种变化如果及时关注,是可以挽回的。 对于较小的幼儿来说,初始的依恋对象有专一性,可能是爸爸,可能是妈妈,或者其他跟他亲近的人,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有安全感。但是大一些的幼儿他的依恋对象会变多,不再是只有爸爸妈妈的狭隘世界,跟他接触的人增多,他的主动性也加强,所以到幼儿丧失他的依恋对象时,其他的次依恋对象要引导他,带领他,寻找其他让他感兴趣的事物或者目标,避免幼儿沉浸在过去的世界里,从而将幼儿的丧失后的情绪抚平淡化,进去新的生活。 不管是谁,丧失后都会有波动和异常,及时的关注和关怀才能让丧失后的对象更好的生活。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读后感(三):丧失的忧患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家庭,家庭的成员给了孩子依恋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温馨依赖,父母的陪伴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感受爱与被爱,学会关爱别人,帮助他人。 如果有一天,父母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在孩子身边,孩子会有什么反应了,本书就是对孩子丧失依恋的对象后所做的心理刨析,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阐述孩子丧失后的表现变化和心里反应。 那么孩子丧失依恋的对象后有哪些表现了,痛苦悲伤愤怒,疏离等情绪反应,阶段性的过程情绪都会一一反馈,这与成人的丧失相似,不管成人或者孩子都有依恋和丧失的情绪,不管生理或心理这种情绪都是存在的。孩子与父母迟早会分离的的,这个是成长的必然经历。那么如何处理丧失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就变的尤为重要,过早过长的分离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阴影。 丧失在我的定义里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丧失,这种丧失是永久的离开,可以理解为死亡,抛弃;第二种丧失是间歇性丧失,我们平常生活中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与孩子短暂性分离就可以理解为短暂性丧失。永久性丧失是具有强力打击性的,他会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持续性的打压,孩子会觉得哀伤思念,疏离,这种时候如何带离孩子走出阴影,转移孩子的兴趣,不让孩子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封闭自我,回忆过去。新的被依恋对象一定要用积极乐观阳光态度循序渐进的让孩子慢慢接受,敞开孩子的心扉,寻找孩子的共同兴趣,让孩子有目标,有动力,有爱好;第二种短暂性丧失不能在过小的孩子身上,越幼小的孩子依恋程度越强,丧失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要让孩子理解,被依恋的对象会回来,不会太长久的离开,同时多陪伴,多玩耍,与孩子互动是重要的,如何达成两人的默契尤为重要。 这些都是我自己个人的理解,书中有更多的论证和方法,观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看,确实对有孩子的父母是个不错推荐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读后感(四):易春丽:我的临床经验

  

动机

我在2000年之前从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上了解到依恋理论,当时并不知道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心理治疗领域精神分析方向专家。直到2004年秋天参加一场南京脑科医院组织的关于依恋理论的培训,当时主办方邀请了四位英国专家,培训中专家放了四段母婴分离的录像,这几段录像很有震撼性,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后来找到了约翰·鲍尔比的这三本关于依恋理论的书,当时没有任何译本,我一直都想把英文版好好读完,可惜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把这么专业的英文书读完还挺难的。

  这三本书是约翰·鲍尔比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研究,他花了三十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三本最为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这些书里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呈现、反思批评。弗洛伊德用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在成年病人的叙述中追溯其早年的创伤性经历,而约翰·鲍尔比与之相反,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后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追踪。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书中通过多角度来论证他的依恋理论,比如通过比较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推演人类的行为)、发展心理学中对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研究,还有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这些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读这三本书来具体了解,我就不赘述 了。

  我一直希望这三本书能被翻译成中文,这样可以促进依恋理论的推广与应用。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编辑找到我让我做审校的时候,我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知道这可以使我好好读完这三本依恋理论的最为经典的书籍。说起来我在十多年前曾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萨提亚家庭治疗系列图书做审校,深知审校的痛苦,在完成那几本书的审校后发誓再也不做这种事情,可是等到依恋这三本书送到我面前时,由于书的吸引力,我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审校工作。这次的审校工作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由于参与翻译的工作者很多,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使得审校有时候是一种纯欣赏,有时候就是一种痛苦折磨。这套书审校完成后我很欣慰自己终于好好读完了这些经典,也发誓不再做审校工作,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再有可以吸引我的书。

录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分,我对亲子互动的行为异常敏感,也很喜欢对各种视频进行分析和解读。因此,2004年看到的约翰·鲍尔比的依恋录像至今还对我有很大的冲击,所以我在这里还是要介绍一下当初我所了解的两个重要的录像,以及这两个录像的深远影响。约翰·鲍尔比就如同一个摄影记者,以不干预的方式进入观察环境。

  第一个录像看到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和她妈妈的分离。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小朋友住院的时候不准妈妈陪床。那个录像里小女孩住院大概七天,每天妈妈会有短暂的时间来探视小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妈妈见面后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才能和妈妈进入一种比较好的互动状态。等到小女孩出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一大一小的背影孤独地走出医院,没有任何母女之间的亲昵互动。

  据说这个录像被拿到国会山给议员看过之后,改变了英国不准父母在医院陪床的规定。我还记得九十年代我在国内儿科医院实习的时候,家长也是不可以陪床的,家长白天可以在医院,晚上必须离开,相信这种住院方式在中国对儿童也是有损害的。

  第二个录像也是关于分离的,时间是九天。这个录像中的小男孩两三岁,他的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在那个年代,英国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没有亲戚帮忙也没有邻居帮忙,爸爸没有假期还要上班。妈妈要生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小男孩在睡梦中就被临时送到了一个养育院,早上一睁眼就在养育院里了,谁也不认识。他试图去获得保育员的注意,但是因为保育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小男孩的情感需求缺乏足够的关注。刚开始小孩子还试图和成年人接触,后来就绝望了,他没有办法获得保育员如父母般的照顾,等到他妈妈生完孩子几天后来接他的时候,妈妈抱起他,而小男孩在妈妈的怀里扭动着、挣扎着,就如同他妈妈是个魔鬼一般,他妈妈看起来很伤心。这对母子在精神分析师的指导下关系慢慢修复,但是即使这样,妈妈报告小男孩在随后的岁月里还是偶尔会莫名的情绪不稳定。

  第二个录像比第一个录像还震撼,它改变了英国的这种生育模式。英国此后开始推行新的模式来帮助孩子应对母亲去生育这几天的分离。

  第三个录像是又一个妈妈准备生孩子了,在生孩子之前妈妈带着她的大孩子去熟悉一个寄养家庭,妈妈准备在生育的那几天把孩子托付给寄养家庭,在生产之前经常带着孩子到寄养家庭中去玩,还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安抚物,就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妈妈要让孩子对寄养家庭熟悉并且对待在寄养家庭中一段时间有心理准 备。

  中国近年来因为对儿童养育的重视开始有些亲子关系类节目,很多真人秀电视节目对研究依恋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实验室最喜欢研究和分析的是《爸爸回来了》。这个节目中,孩子和妈妈分离两天,然后由爸爸替代照顾,非常有研究依恋的味道,可惜因为有些观众觉得那些参与节目的真人秀家庭在炫富,结果节目不再继续做了。当然也有其他真人秀,例如《宝宝抱抱》《妈妈是超人》《爸爸去哪儿》,这些以纪录片方式录制的亲子关系类节目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养育技巧和依恋关系的研究资料。

我的临床经验

  我曾经为一个自闭症儿童做咨询,孩子的妈妈生儿子的时候是剖宫产,因为儿子的头太大了,自然分娩可能会有极大的危险。头太大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人类必须为头大付出沉重的代价,头大是智力发展的优势,但是为了减少母婴的危险,人类婴儿需要提早出生。相对很多动物一出生就具有很多技能来说,人类婴儿更为脆弱,他们必须依赖养育者的喂养和保护才能够生存,他们不仅需要养育者提供奶水,还需要养育者提供衣服和住所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他们不得不把自己交付给养育者,而养育者的养育水平决定一个儿童心理发展的质量,儿童需要和养育者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中国和西方文化对于分离的态度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当年研究者研究分离与依恋的启示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儿童大撤离导致的亲子分离,为依恋相关研究提供了背景,西方这种亲子分离比较少见。但是在中国文化下,亲子分离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我小时候还常常羡慕那些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的孩子,不用上幼儿园,父母把孩子送到农村,等上小学再接回来,没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目前,中国的大批农村留守儿童也是中国传统跨际养育的一种放大版本,另外一群我在临床工作中看到的高级留守儿童的情况是父母出国留学了,生完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国由亲戚抚养,而不是父母自己抚养。在临床工作中,我一般不接成人的咨询,但是会给咨询师做督导,这些咨询师的大学生案例中大致有一半以上有早年和父母分离的经历,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主观感受。

  就我的临床经验来说,并不是只要有分离,孩子就会出问题,通常是很多因素结合起来才会出问题甚至使问题放大。首先是孩子本身的个性特征和气质类型,会出问题的孩子多半都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在幼儿期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照顾的。其次就是寄养家庭和孩子的父母是不是都对孩子很好。如果两边都不好是最糟糕的,这对孩子来说是灾难性的;如果寄养家庭很好而父母是缺乏养育能力的,那么对儿童来说回归家庭时的转变就是巨大的创伤。最后,在孩子被寄养出去和回归家庭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让孩子能够适应,孩子回归时有必须哀悼的丧失,包括对之前依恋对象的失去,还面临重新建立亲密依恋的未知旅程。

  在我最初做咨询师的时候,我认为分离都是不好的,后来发现,有些送孩子去寄养的父母在做出寄养行为的时候是不具有抚养能力的,在孩子回来的时候,他们破坏性的养育方式更说明他们不具有养育能力,或许他们把孩子送出去是更好的选择。记得一个来访者说起她爸爸有暴力倾向,她家三个孩子都被寄养,她的寄养时间最短,她的弟弟妹妹都比她寄养时间长,他们在心理方面要比她更适应一些。因此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分离都是坏事情。对于不具有抚养能力的父母来说,能够把孩子寄放到有抚养能力的家庭中,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祝福。但是作为临床工作者,我还是强调父母应该学习一些科学的养育技能,并且要对自身童年的创伤或者不适做出修正,这样才能在养育过程中让孩子最大可能地受益。

  在这个序接近尾声时,笔者想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第一,大家应该做好准备再生育,要有计划,很多父母并不喜欢孩子,也没准备好要好好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然后让他们留守,这是何其残忍。生育是一件该负责任的事情,不是盲目的。我坚持认为媒体应该倡导负责任的生育,成为父母之前要先评估自己是否在身体上、物质上、精神上具有养育能力,不然面对几千万留守儿童,多少咨询师都无法替代他们做孩子需要的有质量的父母。第二,如果一定要把孩子寄养的话,还是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再寄养,因为越小的孩子心智化水平越低,他们越难以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把他们寄养在别人家,或者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幼儿通常觉得他们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的离去在毁掉他们的这种自我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父母在惩罚他们所以才离开。第三,如果父母必须要离开,那么父母最好能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要离开,以及什么时候会回来,即使只有一方离开,对孩子也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在离开前的交接和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孩子找一个替代者或许能有一定的帮助。第四,孩子回归,或者父母回归家庭后,需要亲子之间的再适应,父母应该以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为主,很多家长误以为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候未必是不良行为,而是父母看不惯的行为)就是爱,在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足够好的依恋关系的情况下,这些矫正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不接纳他们的,而且会认为父母在攻击他们而不是在养育他们。

  和父母的正常分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独立,最后脱离父母的羽翼。但是,和父母过早分离,而且分离时间过长,分离过于突然,是儿童无法理解的,这些都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致谢

  最后,作为本套书翻译工作的组织者和审校者,在此对所有译者和校对者表示感谢。第一卷的翻译者:汪智艳、王婷婷;第二卷的翻译者:万巨玲、肖丹、周晨琛、周兆璇、李娟娟、杨诗露、王秋蕴;第三卷的翻译者:白建磊、付琳、赵萌、梁恺欣、王益婷。 校对:王秋蕴、黄慧、牛安然、 王忆豪。本次翻译我们进行了两至三轮校对,部分翻译由译者互相校对,另外由本科生进行了一轮校对,我作为把关者进行了最后一轮校对,希望能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易春丽博士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读后感(五):当父母老去,独生子女们该如何面对

  文/赵客

  某天接到了一个朋友M的越洋电话,我们照旧寒暄,隔着时差各自说了说自己的近况。然后她告诉我,自己得了焦虑症。她和我诉说自己的濒死感,半夜叫过几次救护车,送到医院之后却不治而愈。后来做过全身的体检,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医生建议她去看精神科,最终确诊为焦虑症。我知道她有一些工作上的不顺利,也遭遇了婚姻中的问题,但最终压倒她的是父亲的离世。

  我们短短的一生当中,迟早会遇到身边亲近的人离世。当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个人本身,更是一段关系,还有过去的回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我们愧疚、怨恨、思念、愤怒,种种复杂的感受如汹涌的浪涛扑面打来,但死者已矣,生者仍要继续生活下去。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在《依恋三部曲•第三卷》中指出成年人哀悼的四个阶段:

1. 麻木阶段,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到一周,而且可能会被极度强烈的痛苦和霍愤怒的爆发打断2. 寻找渴望和寻找丧失个体的阶段,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3. 希望破灭和绝望阶段4. 程度有所不同的重组阶段

  几乎所有的成年人在丧亲之后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虽然这四个阶段并不能被清晰的划分,而且人们往往会在两个阶段之间徘徊,但最终有很多人走出了哀悼。约翰·鲍尔比一生都治理于依恋理论的研究,在第一卷《依恋》和第二卷《分离》后,更深入地研究了人在丧失关系后的表现,以及长期形成的依恋关系对丧失的影响。

  每个人丧失之后的表现不同,有些人可以自然的走过哀悼的四个阶段,经过时间的聊愈继续自己的生活。有些则很难从中走出:一种人对于丧失的情绪持久而强烈,愤怒和自我谴责占主导地位;而另外一种则好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仍然像以前一样有条理的继续生活。但是鲍尔比指出:无论是哪一种,人们在意识层面或者非意识层面,仍然认为丧失是可逆的,亲人是可以回来的。

  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们早已成年,如同M一样,已经面临或将要面临父母的离世。他们往往和鲍尔比书中讲述的一样,和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同时这些人的童年经历可能不那么愉快,就像最近北大生控诉父母那样,父母或多或少地对子女进行控制,而导致心理上的问题。如果成年人在失去父母后产生了哀悼失调,这两点都可能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在失去亲人之后,该如何面对呢?鲍尔比在对儿童和成年人的哀悼失调的对比后发现,和儿童一样,对于丧亲的成年人来讲,拥有某些可以信赖,并愿意给予他安慰和帮助的人,是具有极大价值的。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兄弟姐妹间可以互相信赖互相支持,而独生子女则面临一个人承受痛苦。或许有人求助于婚姻,但是研究表明婚姻并未给予个体更多保护。

  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一直在诉说并证明着,依恋对于人的重要性,依恋模式对于人的影响之深远。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情感的连结要远比想象中的重要得多。独生子女们虽然没有兄弟姐妹可分担情绪和责任,但仍然可以找到和自己有情感连结的人去倾诉并求得安慰和帮助,无论这个人是朋友、亲戚还是伴侣。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读后感(六):在逝去之前珍惜

  对于丧失对于大家可能有点陌生,那么不妨回忆下我们小时候,父母离开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否感到孤独。或者已为人父人母的你们,当你们从忙忙碌碌的工作回来时,你的孩子兴高采烈的去拥抱你,迎接你。这就是丧失和丧失消除后的依恋感。 什么是丧失,我们可以可以理解为依恋的对面,依恋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依赖,那么丧失就是强行的打破这种依赖,这种强行打破的效果会让你不知所措,茫然无主,痛苦寂寞,思念自闭。 丧失是不分成人和幼儿的,举个例子,某个时间你的老父亲或者老母亲突然离世,你的心里是否会感觉到痛苦,一种苦涩的味道弥漫全身,会不会觉得一切都不那么重要,只想一个人安静或者是大哭一场。但是你的理智告诉你你还要前行,你的人生之路不能就此打住。而对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更加直接,就像父母离开孩子的时候,他们会死缠烂打,他们会哭闹折腾。他们用他们的表现形式来告诉你他们不想离开你。但是你不可能一直陪着孩子,除非你是全职主妇,所以如何处理这一情形就成了一道难题。 在现如今高强度高效率的紧张性的生活节奏带动下,对于幼儿的丧失变得越来越麻木,父母要养家,要生计。所以对于幼儿他们的要求是要适应,适应丧失,适应孤独,因为他们也无可奈何。但是这样对幼儿的心理发育好吗,这对幼儿的将来发展有什么影响吗,这对以后幼儿成家家庭环境的营造有什么影响吗。 现在社会上很多老夫少妻,这是爱情,年轻的妻子在年迈的丈夫身上看到了成熟,智慧,睿智,在丈夫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很多老夫少妻,因为妻子年少时丧失了父亲的关爱,从而把这种感情当作了寄托。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夫少妻就没有爱情,但是侧面说明了年幼丧失对以后的影响。 生活是向前的,但是生活的选择却有很多,选择一条能让幼儿幸福的路,或者丧失的路都在自己的手上。不管物质多么丰富,情感的依恋才是最重的,相互依恋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读后感(七):珍惜依恋,预防丧失

  有幸拜读了约翰.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中的丧失,本书中主要反复出现了两个词-哀悼和丧失,丧失意为失去,本书中的丧失是指挚爱个体的失去,;哀悼意为悲痛的追念,书中可以理解为挚爱个体的丧失所以引起强烈的,持续的痛苦,悲伤和思念的过程。 对于幼儿的丧失的理念的理解和探索,能对幼儿将来的独立人格和健康情感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幼儿丧失后会有几个阶段,书中给出了介绍,其中一个阶段疏离被拿出重点讨论,疏离可以理解为是在哀悼后的一种自我防御反应,是自我封闭,自我保护的一种效应,疏离与依恋概念相反,但是确是依恋到极致的表现。疏离是哀悼的表现形式,书中针对哀悼疏离的不同原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用抽样的方法阐述了哀悼疏离的原因,形式以及对将来的影响。 在丧失之后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和心里尤为重要,丧失挚亲后幼儿会变得焦躁,愤怒,会持续对挚亲的回忆和想象,最好的让幼儿走出悲伤的方法,转移幼儿注意力,不要将自我的思念情绪渲染到幼儿身上,渐渐忘却,投入新的生活。 依恋是所有幼儿所具有的一种天性,我们在享受幼儿依恋的情感的同时,也要预防丧失对幼儿的伤害,科学的育儿,不仅对幼儿的现在,将来有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家庭,孩子。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幼儿是需要陪伴,需要关怀,需要鼓励,需要爱护,这些是他们心灵成长的催化剂,但是某一天,幼儿丧失了挚爱之后,他们的情感更需要呵护,他们的心灵需要关怀,他们的行为需要谅解。他们想念他的挚爱,会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悲伤,愤怒,疏离等等,而你需要去做的是带他走出这个阴暗阶段,重拾快乐。 正如书封面所说,阅读鲍尔比的系列书籍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虽然分离在这个快速的社会里显得稀松平常。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关注幼儿心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