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盐》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8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盐》的读后感10篇

  《盐》是一本由孙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元,页数:3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盐》读后感(一):人性丑陋灵魂的痛

  ——读《盐》有感 盐是最卑微执着坚持。 《盐》这本书让我一开始就停止不下来,于是我一口气的把它读完了,然后心情特别沉重。这本书由多个小故事组成,6个不同故事,不约而同的都反映了人性的丑陋。这是一本绝望的书,不同的绝望故事让我觉得大千世界,其实,真的,很险恶! 《我看过草叶葳蕤》里的李天星是一个时代转变中的零余人,怀揣着艺术梦想,却一再被现实践踏和捉弄。直到有一天,所有的女人对他来说都变成了草叶腐败气味,所有的女人对他来说都变成一种符号,而唯有那已经年老的被他嫌弃的女人还站在县城汽车站等着他归来。他怎能不选择归去?《因父之名》里那没有了父亲女儿,是经历了怎样一种磨难才会把强奸自己老头儿认作自己的父亲,认成唯一的亲人。这是多么可怕情感人心真的是一种特别难懂的东西作者在琢磨人的心理方面有着灵敏的嗅觉,对人的情感的把握方面有着敏锐直觉。这些描写,使得读者有心痛感觉。 因为盐是最渺小的、卑微的,但盐是这世界重要的调味品,没有了盐,世界便没有了味道。这就好像我们人类,我们的存在就像世间的一粒盐,我们终其一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过是时间轴上稍纵即逝的一微米。是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一个有尊严、有爱也被尊重、被爱的人,将这一生过好。 这是一本让人疼的书,也警醒着我们,我们和他们相比,好太多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在那里抱怨生活

  《盐》读后感(二):人生百味始于盐

  盐是最卑微最执着的坚持。《盐》这本书,是在一次活动中偶然得到的,其实之前未曾读过孙频这位作者写的书。待这本书寄来时,我满怀好奇将这本书翻开,想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样的宝藏

  书的封面一个孩子躲在葱郁的植物后面像是在偷窥着什么,书名处做了磨砂处理,摸上去还真有几丝盐的感觉,倒是有趣

  这本书也是一本故事合集,里面讲了六个故事,故事大多发生黄土高坡这片质朴土地上,当时我想是不是和作者的生活环境有些关系,随后我曾搜索了孙频的资料果不其然

  《乩身》这个故事是这本书的第一篇故事,讲的也是社会底层人的故事。一个被爷爷收养的盲女,她的爷爷为了能够让她在他死后活下去,剥夺了她作为女孩儿权利,从此她一身男装示人。她一切的一切从此和女人两个字不在沾边,可再怎么伪装,一个瞎了眼的孤女在这世上生活也是艰难的。

  她仅有的算命手艺满足不了她的温饱,每天的饭菜全是深夜时从外头的垃圾箱中翻来的。一次翻垃圾的时候被“窜房檐儿”的杨德清撞见,因他怀疑常勇的性别,尾随她而去,并想强奸她,可最终因自身的原因终是没有成事,之后在常勇意外怀孕期间反而陪她去打了胎。

  从此两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这样相互依偎相互取暖。最后两个人为了想过上好生活,不得不一同去当马裨,只有社会最底层人才会当的马裨。那个靠着用匕首穿透自己胳膊,用钢丝穿过自己脸颊的马裨。

  他们的表演成功了,也因这次表演他们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然而杨德清却在一次表演中伤口感染而死,常勇也因即将失去自己家园第一次以女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而后壮丽的死去。

  不能有尊严的活着,但她选择有尊严的死去这便是常勇。

  《东山宴》这一篇是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个故事,讲的则是傻子阿德的母亲死后父亲另娶,而后妈又带来了一个小拖油瓶采采。被迫辍学的采采对毫不关心自己的母亲,对阿德一家都是怨恨的。辍学后的采采终日无事,得不到大人们关注。她见阿德一个傻子都能得到他自己的奶奶那样的关心,那样的照顾,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来关心自己。她便出去传闲话,每天将阿德一家弄得鸡飞狗跳,好似只有这样才能填补她内心空虚,才能得到大人们的关注。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青春期的我们,有时也会为了得到大人们丁点儿的关注去做一些叛逆事情,只是我们比采采幸运得多。

  阿德的父亲受不了村子里的流言蜚语便躲出去进城务工了,采采之后虽然不去传闲话但却在没人的时候已欺负阿德为乐,而一次阿德把她当做了自己死去的母亲,从此采采找到了一种被需要感,她每天照顾阿德,陪着阿德天天蹲在墓地旁看着他思念他的母亲,阿德的奶奶对她的态度也慢慢地转变。

  最终阿德的父亲和采采的母亲没有逃过离婚命运,拖油瓶的采采再次被遗弃了,阿德的奶奶最后收养了她,阿德奶奶死后,采采本想在奶奶葬礼后拿着她在这个村子偷来的钱带着阿德去城里,可却没想到一直想念死去母亲和奶奶的阿德在当天将自己埋进土里。

  也许对阿德来说这样结局才是最好结局。

  当我读完第一个故事时,我大约知道了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些不忍也有些不敢翻看后面的故事。作者的笔像是刀子般刻向读者的心,将一个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呈现开来。所以在读这本书时我着实花费了一番功夫

  作者在后记中曾引用《马太福音》中说的话:你们是世间的盐!

  盐是百味中最重要的一味却也是最渺小最不起眼儿的,可若失了它世间又有什么味道可言?

  而我们每个人都同这盐一样渺小,微茫,可少了这一味又怎么能行呢?

  所以请认真、执着的生活!

  《盐》读后感(三):我们终将食盐知味

  1

  初次读孙频,“嗵”地一下,惊到双目发紧。那还是在读《疼》的时候,我念大四,生活的腌臜尚未在眼前展开,便以为书中讲述的,都是别人家的故事。时间一晃,一年过去,开始找工作,入职,疲惫生活,终于明白孙频在新书《盐》的开头写下的句子——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在这个世界上认真、执着、坚强地活过的人。

  这句话中的——认真、执着、坚强,到此刻,才是一记灰铁的拳头,一种真正的遇见

  2

  《盐》本是极野烈的故事,容易写得如莫言一般满纸匪气。然而,孙频的笔是冷静的,或曰大气。针尖挑去误入茶盅的飞蝇,茶,仍是清茶——你道这是睥睨人间的冷血与淡漠,又未尝不是历尽千辛,孕母咬断婴儿的脐带,嘴角沥血,额上汗白的疲惫与释然?

  孙频是一位极有佛性的作者。《乩身》一文中,她坐在油毡的一朵牡丹花上,一边流泪,一边微笑。细心体味,这“泪”若是地狱深渊荆棘尖的晨露,“笑”便是烈火烹油处筷口勺缘的粒米。

  读孙频的新书《盐》,总让我想起儿时去乡下参加邻人的葬礼,一边是吹吹打打,滚汤热饭,酒酣耳热;一边是棺停长桌,黄帘白马,凉果冷烛。这世间极尽的繁闹与极尽的冷清就这么并置着,丝丝缕缕,彼此渗透,纠缠不清。孙频的笔一劈下来,好像一下子把什么都看清了;最终,却什么都看不清。

  诚如《东山宴》中所写,雪一样的月光落下来,把人间大大小小的坟墓都盖住了;读到那一段,眼前忽然一豁亮,好一片,白茫茫,孙频的文字就像那雪片一样的月光,扑哄哄,砸将下来。

  这是只有中国文学能够供给读者的阅读感受,西方小说有西方的好法,东方小说有东方的妙处。

  3

  小说是在写什么?这问题过于宽广不好回答,但孙频在写什么,似乎说得清楚——在一种十足的丑陋之中,突然臻于一种近于邪恶的美。《无相》里的一句谶语,也许是孙频这几年苦心孤诣,在小说中求得道之一种。

  其实,小说家大多探讨两件事?“为什么”和“为什么不”。举例说,关于父女之间的复杂情感,从希腊时代起就有神话传说探讨,听多了,便没什么意趣。倒是《盐》中的一篇《因父之名》,用小说的笔法说起这段旧话——父女之间,情感系谱复杂,为什么?因为人心空虚,渴求依赖,因为一种来自骨血的信任幻想;为什么不?也许缘由难求,生而为人,终将服膺于人之本性

  据说,孙频很喜欢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陀翁的好处自然是孙频最终想走去的地方,但在这去往终点的路上,孙频的恣肆爆浆与野蛮生长,赋予了小说浓墨葳蕤、流光溢彩的皮相。这是生长期的事物特有的气质,极具观赏性。

  因此,你很难判断自己是想吃一碟珠黑绛紫的浆果,还是吃一盘脂香木棕的松子。这得看你所求为何?求浆液,读孙频;求脂油,读陀翁。

  4

  喜爱残酷故事的作家,男者麦克尤恩,余华;女者奥康纳,孙频。他们划开生活的皮囊,把血脉和骨茬一丝一线地掰分明扯清楚,献给读者看。前三位已经封王拜相,成了文学史上的大师,剩下一个孙频,气候大成只是时间的问题吧。

  说到底,小说一道,故事性和文学性本是大敌。孙频的《盐》,在故事性上,如船行湍江,浩浩一气,在文学性上,如石挂溶洞,莹莹有质。这样的作品出现,是作者的幸事,也是读者的幸事!

  在中国女性作家孜孜营建的人生困境中,张爱玲说,人生苍凉;萧红说,人生荒凉;待到孙频这里,人生绝望。一个可以把人性的幽微如此细密地捕捉出来,再织补成文字的作家,离不开天分,但还要靠苦工。孙频不是天才式的作者,她的苦心孤诣、殚精竭智,每一位读过故事的人都感觉得到。

  《盐》也许不是一本花好月圆的书——它是雨燕在高崖上的沥沥啐血,那一朵朵岩罅石隙的莹莹血巢,是无尽的凄楚,无限的壮丽,与永恒真实

  《盐》读后感(四):冰冷现实

  冰冷现实的故事,冷漠缠绕的文风。这是我看完孙频两本书之后总结出来的,我不敢说多么契合,至少是我真实的感受。这本书让我想到太多自己成长当中的故事,忍不住要写出来。

  我印象深刻的是《袪魅》,我很喜欢对“袪魅”这个词的定义“先把他身上一切虚假磁场全部消除掉,把他变成一个正常不过的吃喝拉撒的男人再说其他”,这或许也是一种爱的方式。我从前总是以为我不会屈服于某个男人,而是会屈服于某种才华之下。因为我觉得真正能够让我产生爱的感觉的,是智慧和才华。我承认我爱过有才华的人,甚至也和有才华的人相爱过。但结局却真的都像书里写的那样没有结局了。

  我有时候不知道,他们说的爱,到底和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他们所谓的智慧,是否用在了我的身上。我只知道,他们的眼里,或许从来没有过我。而我,却太过于在乎他们。于是当我试着用“袪魅”的方法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真的变成了一无所长的人。我又这样看我自己,俨然俗人一个。

  可我还是喜欢这个故事的,喜欢这个执着而被动地女人。大概是因为我本身就是这样的女人,所以更容易理解故事中发生的这一切。对旅美作家和余有生,我恐怕会和女主人公用同样的处理方式。或许不论我生命中出现多少个男人,我都会选择隐忍下去。但我却常常也希望,我能为了什么事情,去杀一个人。

  有一天和同事聊起我的学生时代和初恋,说起我以前被人看不起和被人耍的一些事情。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我都清清楚楚记得他们做过什么事情,说过什么话。我心里恨,这种恨应该从多年前就埋下了种子。但我从未做出任何反应,我自己也害怕,有一天它会真的迸发。

  《乩身》 和《东山宴》,写的都是农村的故事。用更亲近的话来说,写的是我们黄土高坡的故事。自从知道孙频也是山西人之后,对她的文字更有一种奇妙情怀我的童年也在农村生活过,黄土高坡上的农村到处是农村,我和表弟表姐们从小就喜欢站在家里院子最高处(也许是一堆煤堆或一块大石头上),吼着“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家人则在旁边看着我们傻乐,谁也不知道我们在高兴什么。这大概就是故土力量

  《乩身》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甚至我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习俗。我甚至无法用最简单词汇来形容我了解到这个习俗之后的感受——残忍?灵异?神性?孙频用了一个词“怪物”。我以前恐怕从未关注过,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人,以一种非人非鬼、非男非女的状态活着。我看着她的描述之后,我相信了,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这样的人。即便不是以这样的状态活着,可能也是以这样的心态活着。生存,多么不易

  《东山宴》的故事,让我想到我跟着家里人上坟的事情。我是家中的女孩儿,按习俗是不能去上坟的。但是现在很多观念都没那么严格了,我们整个大家庭和睦,给爷爷上坟是一件类似春游的事情。某个清明节,我们一家人浩浩荡荡老家上坟了。听说爷爷的坟地就在以前他们住的窑洞的旁边,爸爸磕完头之后,指着另一个方向说,我们小时候就住在那边的窑洞里,后来我们搬走了,因为下雨窑洞就塌了。

  这个故事里也有一篇坟地,一片和村庄遥遥相对的坟地。就好像在这个世界里,生和死是遥遥相对的一样。这个故事里的人都很让人心疼,痴儿阿德、婆婆白氏、孤单的采采,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但是他们的内心都那么真实和痛苦。

  每逢别人让我介绍孙频的故事的时候,我总喜欢讲《无相》。一个从小在“拉偏套”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儿,恐怕永远无法在世俗道德的层面上原谅自己。于国琴是这样的,实际上千千万万个孩子都是这样的。家庭留给我们的痕迹太过深重,我们来不及思考,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我们不愿意成为的人。

  《我看过草叶葳蕤》初读之后仍然被故事触动,但之后一直没有理解用大量植物描述和做题目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个小说里描绘的可能就是我生活的那个小县城的故事,县城的中心也有一栋那样的百货大楼,百货大楼的后门也有锅炉房。想到这里我总是细思极恐,想着下次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偷偷逛一下百货大楼,只要它还没有轰然倒塌。

  《因父之名》并不是讲简单的父爱缺失,我觉得它讲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情感的依赖。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可以顺理成章地依赖父母。但是长大之后,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自己的家庭。我们当时做出什么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很可能就决定了我们一生要成为的样子。我现在想到我与父母的疏离,就是从高中开始的。我住校,我有了初恋,原本就不爱说话的我,在父母面前更加沉默。到后来我进入大学,我经历了多次情感的起起落落,但是这些都由我自己扛了下来。我后来庆幸过我自己的承受力,也暗自佩服过自己,恐怕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把自己交给陌生人,才换来我今天这样的成长。

  后来正巧去一个山西老乡的朋友家中吃饭,我们在太原相识,所以说起和家乡有关的话题也会有些共鸣。我和他们说起孙频小说里的这些情节,他们也不可思议。我们都开始觉得,我们对这个世界太陌生了,恐怕我们以为的世界,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样子。他们都喜欢画画,喜欢用画笔表达这个世界。而我喜欢用条理不够清晰的文字。我想这都是我们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我们需要这样做,才能够让自己相信这个世界。

  其实从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在想,“盐”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最初想到的是一个词是“伤口撒盐”。虽然我不曾受过什么大的皮外伤,但大约能明白那种往伤口撒盐的效果。你明明很痛,它却一个劲儿地提醒你,你将会变得更痛,这就是现实。我们承受过太多难以忍受的疼痛,这些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现实好像把这些痛苦当成一个小小的折磨游戏,不停地虐我们。

  我想,这也是我看到孙频的文字会感到撕心的理由。在她的文字里,我读到太多对生活痛苦的放大,对生活现实的难以忍受。她不曾说谎,不曾编造,我们确实就生活在这样的现实当中,并且无处可逃。

  我捧着这本书,不知如何应对。突然看到藏在封面上的一句话“盐是最卑微、最卑微的执着”。匆忙又翻到后记:“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所以我们都是这种卑微、渺小的存在。她不像诗人一样,用闪烁的星星或大海中的一滴水来描述人类,她说我们都是盐。

  那几天我做饭的时候,都忍不住想多放一些,我想多感受一些世间的味道。然而,放多了盐的菜也总不是可口的,充满了艰涩。我试图用更多其他的味道掩盖我的错误:甜、辣、酸……我在想,我们都是这么微茫,何必还如此艰辛?用我们想要的味道,调配自己想要的感觉,不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吗?

  《盐》读后感(五):盐

  也是朋友推荐的,自己看了以后感觉很震撼,很精彩。本书精选作者孙频近十年来作者生涯中最杰出的6个中篇作品,这些作品侧重于写底层人物面对磨难与困境的挣扎,还有新旧一代关于故土的矛盾以及梦想的破碎等等。更从无数个跌宕起伏的命运回声中,带给我们一片震撼的精神与生存景观。

  书中多篇文章曾在发表的《收获》、《花城》等杂志引起轰动,而这次完完全全在未曾删减的情况下呈现给读者。

  《乩身》里两个残缺的人,最后都用自己的方式跳出了自己的地狱,获得一种新生。虽然他们最后都死了,但他们都以为,他们所选择的是极好的。

  《东山宴》里的采采和阿德那缺爱的采采渴望着幻想中的被抚摸,那失去母亲的阿德把头钻进土中只为了和死去的母亲团聚。我边写边流泪,温暖着自己,也虐待着自己,作家的命运,至死方休。

  《我看过草叶葳蕤》里的李天星是一个时代转变中的零余人,怀揣着艺术的梦想,却一再被现实践踏和捉弄。直到有一天,所有的女人对他来说都变成了草叶腐败的气味,所有的女人对他来说都变成了一种符号,而唯有那已经年老的被他嫌弃的女人还站在县城的汽车站等着他的归来。他怎么能不选择归去,不选择和她一起去观看那百货大楼的消逝?

  《因父之名》里那没有了父亲的女儿,是经历了怎样一种磨难才会把强奸自己的老头儿认作父亲,认作*的亲人,把这感情认作真正的爱情,因为在她即将崩溃的时候,他告诉她,他会保护她的,他不会把她遭遇的不幸告诉任何人的。所以从那一刻起,他成了她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和整个世界,成了他的奴隶、他圈养的宠物、他的工具。而她还要在最后为了他而逼死自己真正的父亲。

  《无相》中的女大学生,为了每个月的一点生活费而忍受老教授提出的被抚摸的要求,尽管她理解他的孤独,理解他对年轻身体的渴望,但还是要在最后选择见死不救。因为她觉得他无耻,正如她自己一样,同样的无耻。

  《盐》读后感(六):是疼,而非更疼

  先读的《琴瑟无端》,被惊艳到,又读了《疼》,惊赞,如同读张翎的《死着》时那种对日常中蕴含张力的震撼,把人性逼到死角,看他们的挣扎和妥协,自戗和放弃。

  最爱的是《柳僧》,女儿对母亲的微妙的心理变化,母亲近乎朝圣之旅的返乡准备,对曾经“相好的”各种设想,都被时间、岁月狠狠击打。不是锐痛,是钝刀割肉的那种伤痛。作者还嫌不够残酷,结尾直堕冰点,疑似用力过猛,却算不上瑕疵。

  读过《疼》马上读《盐》,讲真是略有失望的。有几个人物比如《乩身》中的盲女,带了传奇色彩,反而不如日常凡俗人生的命运更有力量。《袪魅》和《我看过草叶葳蕤》中大龄女的“我供你上大学”人设很难不让人有互文感。也许作家都希望在新作中超越自己,却真是难回彼时心境吧。伤口上的盐要比《疼》更疼,才是对人性之井挖掘得更深透?难了。

  但不能否认《盐》仍是好作品。尤其是知道作者是80后之后,更要点赞。

  《盐》读后感(七):没有了盐,世间便没了味道

  盐,细小如微尘,中餐佐料的一种,常常用来刺激我们的味觉,增进食欲。一道菜如果没有了盐,常常是食而无味。这个世界恰好存在着一群如盐一般卑微,却又发挥着巨大能量的人。这本书的主角正是他们。

  他们大都有不幸的家庭,仿佛从降生在这个世界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与苦难相随。伴随他们成长的,是永无止境的苦难、孤寂、绝望。文学的魅力就在这里,可以展示世间百态,扩展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了解到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世界;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的其他角落,还有一群只是活着都要十分努力的人。

  他们都曾努力过,仅仅是为活着

  《乩身》中的常勇,应该是六个故事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位主人公:一岁半的时候由于一场高烧双目失明,父母嫌弃她成为累赘,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将她遗弃。从诞生在这个世界开始,常勇的命运就已经被打上不幸的烙印。善良的爷爷收留了她,却不知道这个决定究竟是拯救了常勇,还是带她步入深渊。

  爷爷从一开始,便强迫改变了常勇的性别,他让常勇剪男孩的发式,穿男孩的衣裳,就连小便都要学男孩一样站立。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小城,一个女瞎子不知道将感受到来自外界怎样狠毒的恶意。爷爷只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保护常勇,他已经老了,总有一天会离开,到那时,常勇必须要学会独自一人。为了让常勇活命,爷爷还教给她算命的活计,从此也算是有一技之长,至少可以保证她能有饭吃不被饿死。

  爷爷是善良的,他不忍看到常勇自生自灭,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爷爷也是固执的,他明知道常勇会过得十分痛苦,却残忍地推着她向前。爷爷知道生命的珍贵和不易,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帮助常勇能活得更久,只为活着。

  庆幸的是,在灰暗的人生中却依然有温暖的存在,凄苦的常勇遇到了同样凄惨的杨德清,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竟成为彼此黑暗世界中唯一的光。然而杨德清最初是抱着恶意去接近常勇的,或许是看到了比自己境遇更凄惨悲凉的人,生出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

  常勇作为悲剧本身,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恐惧中,黑夜对她来说才是真正的白天。算命的活计并不能支持生活,常勇只好在夜晚,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刻,去到垃圾场捡拾残羹。其实对常勇来说,白天和黑夜又有什么区别?她的世界是永久的黑暗。正是在这样的绝望中,她越来越渴望能够打破一直披在身上的男性外壳,真正地作为女性而活。杨德清的偷窥,让她惊惧万分,更让她窃喜,她甚至热情渴望和男性的结合,即使是和一个陌生人。

  杨德清也是凄苦的,后半辈子失去了性能力,恰好在这个时候遇见了常勇,就像是遇见了自己的同类。杨德清在常勇这里安了家,主动地把自己放在一家之主的位置,甚至在之后带着常勇一起去迎神赛社做马裨,他希望通过吃苦改善两个人的生活。人的心中一旦开始有牵挂,有了想要为之付出的人,会变得远比想象中勇敢。

  最后的结局很沉痛。杨德清由于到处承接马裨工作,满身伤痕,最终伤口感染不治而亡;常勇在拆迁队的逼迫下,以自焚结束了生命,而常勇在火焰中也看到了自己想象中的天堂。

  他们都曾经努力过,仅仅是为活着。

  那些时代底层的女性

  《东山宴》一文,描述了中国北方农村家庭中的三个女性。

  阿德的外婆是善良的:阿德的母亲去世后,她便承担了母亲的职责,即使阿德有些痴痴呆呆,她依然爱着他,尽心尽力地照顾他。

  采采是矛盾的:十几岁的时候母亲改嫁,她不愿呆在被父亲虐待的旧屋,便连夜打着赤脚去到母亲改嫁的新屋,然而新屋里的她是个闯入者。自此以后,“爱”这个词便从她的生命中消失,她受到生母和继父排挤,由爱生恨,开始在村子里散布各种谣言,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是毁了自己的清誉也要报复她可憎的家人,最后把继父气得远走高飞。即使是这样,她还是对继父家的儿子、仅五岁的阿德产生了恻隐之心,虽然一开始想要伤害阿德,但最后还是喜欢上了他,甚至准备凭自己的力量养他成人。

  采采的母亲是无奈的:一方面她希望采采能够留下来,一方面又已经预知采采留下来后的生活,她不得不对采采变得刻薄,只有这样,采采才能在这个小社群立住脚跟。丈夫被采采气走后,她为了生计,再次选择了转嫁。在她的世界观中,婚姻就是饭碗。

  冷峻露骨的文风

  六个沉痛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延续了作者冷峻露骨的文风。每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作者站在上帝视角,无情地去剖析她笔下的每一个人物。

  一开始没有适应作者的写作风格,开篇才读了几页就把书放下了。然而有时候读者就是需要去适应作者,读着读着就会被作者带入其中。

  如盐一般卑微的生命,他们的故事本就是沉重压抑的,小说创作来源于现实,无妨说作者的文风正是脱胎于冰冷的现实:寒冷刺骨,同样让我们保持清醒。

  《盐》读后感(八):哪有什么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1

  前阵子有一个事件:某富二代追求女孩,期间赠送了一大堆值钱的礼物,表白时女方却没有接受,情绪失控下,他将女方从十九楼推下。

  而吊轨的地方在于,事件曝光后,网上开始出现这样的声音:女方收了礼物,却没有接受追求,所以也有责任。

  像这样的言论,居然获得了一片点赞和叫好,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扭曲的幽怨:你凭什么收了礼物却不答应我?

  送礼不再是单纯的表达好感与心意,而更像是一种贿赂——对方既然收了钱,就得办事。

  国人的恋爱观总是能够刷新我的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来自一种“只要...就…”的单纯逻辑,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真心实意、只要念念不忘......一切都应该有相应的回报,一时的挫折都会变成转折,一切痛苦都能带来领悟,一切忙碌都要转化成收入。

  一旦这个逻辑被打破,我们就会陷入迷茫中:

  “你说我学了那么多,到头来都没用上,有什么意义呢?”

  “你说我那么爱ta,ta怎么就能跟别人走了呢?”

  “你说做了那么多,到头来啥都没得到,我是不是白费劲?”

  我们编了也听了太多的励志故事了,因为我们总在拒绝承认: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拼尽全力,却得不到好的结果的。

  因为我们总是害怕,如果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那奋斗就没有意义了。

  奋斗没结果固然不是好事。但我觉得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如果奋斗注定没结果,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起一个很著名的寓言故事:

  一个人掉到了悬崖的一棵树上,下面是万丈深渊,上面是猛虎在侧,左边有毒蛇吐信,右边有巨鹰扑来。

  (补充一些小细节,这个人是个一百八十斤的胖子,没办法跳到巨鹰背上,而且树也要断了;他也不是武松,没本事打老虎;吐信的毒蛇体积巨大,没办法抓起来扔掉。总的来说,这个人的人设就是死定了)

  此时此地,这个身处绝境,毫无希望的人发现,自己旁边的树枝上有一滴蜂蜜,于是他在临死前,拼尽全力,去舔那滴蜂蜜。

  这个故事动人的地方在于:主角明明知道,去舔一滴蜂蜜,并不能让他免于死亡,结局早已注定毁灭,但他还是为此拼尽全力,因为他知道,那是他生命中,最后能得到的一丝美好。

  孙颖的《盐》里尽是一些悬崖胖子式的人物,在一个走不出来的困境中,尽力去捕捉生命中的美好。

  《乩身》里在绝望中互相取暖的常勇和杨德清,《东山宴》里因为渴望被爱而幻想自己被他人抚摸的采采,因为渴望母爱而最终将头埋进泥土中的阿德,《无相》里一边挣扎,一边接受老教授亲昵的于国琴......

  生活对这些人来说,看不到胜利的可能,他们苦苦地挣扎,尽力地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爱,然后被世界摧毁,支离破碎。

  生活已然注定被摧毁,那那些挣扎的意义又在哪里?

  2

  在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小男孩艾维·辛格,被母亲带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他整天都在长吁短叹,并且不肯写作业了。

  医生问他:你为什么不写作业呢?

  小男孩回答:宇宙正在爆炸,那写作业有什么意义呢?

  妈妈在旁边忍不住吼道:那关你什么事呢?我们住在布鲁克林,布鲁克林没有爆炸,那你就应该写作业。

  一个小男孩拿宇宙爆炸做不写作业的理由,也许还算得上是一种可爱的狡黠。

  但我想,大概没有一个成年人会拿宇宙爆炸来做借口,试图推卸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都知道那太荒谬,遥远的理由,不能豁免我们应尽的责任。

  这个理由,还可以更玄一点:如果上帝存在,我们只是他的玩具,我们的成败得失,不过是他的一场游戏,那奋斗还有意义吗?

  对此,波兰诗人赫伯特是这么回答的:

  也许情况是这样的,但是通过我的受苦我赋予这场游戏以意义,我自己的特殊意义。

  在这个世界中,我把自己作为其有意义的部分建立了起来。

  二战后的波兰,处在苏联体制的笼罩之下,无可避免地走向极权。赫伯特发现,自己身处罪恶和不公的世界,为此感到痛苦。

  对他来说,“布鲁克林”已经爆炸了。

  诗人决定,他将“为一个更好的道德秩序而奋斗”,战斗的武器就是自己的诗句:

  通过写诗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我试图捍卫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弱小的文人,面对着强大的国家机器,胜利对他来说遥不可及。诗人也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

  我知道我不能拯救我的民族或者拯救封锁我阳台的占领军,但是我将这样去做好像这是可能的。

  仅仅是试试,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剥夺我为此而奋斗。

  去提取意义是我们的首要使命。

  是的,宇宙正在爆炸,人世间的一切,可能不过是上帝的游戏,但人依然可以“在这个世界中,把自己作为其有意义的部分建立了起来”;

  面对一个极端的困境,我们还可以捍卫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事,哪怕看不到希望,也“将这样去做好像这是可能的”,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给自己的生命带来意义,而“提取意义是我们的首要使命”。

  在孙频的小说里,那些身处绝境的人,就是这样,不断地尝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在明知胜利遥不可及的情况下,去捍卫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最终将自己构建成一个值得书写的角色,进入这本小书。

  3

  这样无望的、没有结果的奋斗,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应该陌生。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看不到希望,得不到结果的时刻。

  大家对悲剧也不陌生,《红楼梦》是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是悲剧......

  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就像鲁迅说的,“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都是相反的励志喜剧了:

  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被各个饭店拒绝了1009次之后,终于把自己的炸鸡推销出去了;

  7-11便利店创始人铃木敏文,为了在过节期间,也能让顾客尝到新鲜面包,敲遍了面包厂的大门,终于让面包师傅答应过年期间也供应面包;

  或者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千山万水打怪升级,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悲剧的存在,其实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同样会有人,付出了一切,却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

  我们很容易就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在这个追求高效率、要停止一切无效努力的时代,人们总是盯着那些最终成功的人,有意无意地,否认那些跌倒的人的存在,不承认他们的努力。

  而悲剧的让我们去代入那个付出一切,却得不到好结果的人,逼着我们去做一些无效的努力,打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斗。

  如果奋斗注定没结果,我们该怎么办?孙频在书的后记里写道:

  “我们唯一能做的,仍然是如何认真地、艰难地、顽强地把我们这一生过好过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地去做一个有尊严、有爱也被尊重、被爱的人。”

  即使一切都要被“撕碎”,但人是可以把自己作为美好的那一部分建立起来的,是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地去做一个有尊严、有爱也被尊重、被爱的人”的。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也许恋爱不会成功,但我们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懂得爱和值得被爱的人建立起来;

  也许学了很多东西最终都用不上,但我们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爱智求真、刻苦专研的人建立起来;

  也许事业的奋斗最终没有成果,但我们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满怀激情、认真执着的人建立起来......

  一个人其实没有理由,在看不到结果与希望的时候堕落、颓废,或变得虚无与犬儒。因为归根到底,真正定义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往往是我们的行动,是我们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去做。

  在面对失败的时候,真正能决定我们如何成长的人终究是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选择把自己浇灌成一朵奇葩,做出如在求爱失败时把对方推下十九楼之类的事,也可以选择把自己灌溉得挺拔秀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论脚下是沃土还是废墟。

  尽管可能选择不多,但最终的选择权永远在自己手上。

  《盐》读后感(九):我们生来卑微且孤独

  十八岁的时候高中毕业旅行,那是作为一个北方孩子的我第一次有机会见到大海,马不停蹄地冲入水中又因为旱鸭子的属性对更深的地方望而却步。同行的大人们不断地提醒我海水的腥臭,可也直到自己猛灌下一口才发觉挥之不去的浓重咸味,就像是一个远离厨房的门外汉指手画脚间往汤里挥霍盐料,咸中发苦,苦中带涩。

  菜有五味,人有七情,老祖先们用一句酸甜苦辣咸五个字,似乎把人间的道理说尽了。而咸是什么,比甜顺口,比苦略淡,是我们最常尝,也最容易忽视的情节,是炎夏中汗水滴落唇齿的感觉,是酣睡一场起床时候舌尖余留的味道。盐之或轻或重,滋味也或浓或淡,最疼处莫过于落在损伤的地方,辗转反侧,痛不欲生,是之谓伤口上撒盐。

  学诚法师曾说,无常如盐 咸也好 淡也好。 《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是世界上的盐。” 也有人提醒,人生如天气,有阴有晴,人生如飨宴,尽情撒盐。 而在作者孙频的笔下,盐却是最卑微,最执着的坚持。

  八零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分界线,把人群分为循规守矩和肆意叛逆,对于作家来说,这条鸿沟仍在。我们试图给八零后作家们贴上无数的标签——"反叛""青春""校园"“自我”“质疑”等等,而越来越多的事实也在告诉我们,他们最大的标签来自于没有标签。他们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也许窘迫于生活的经历远没有老一辈人来得深厚,可成长在新中国变革最大的年份里的他们,也同样接受着更多更不一样的激励和摧毁。

  学生时代看过韩寒、郭敬明,成年之后看过张悦然,如今又接触到孙频,无论是文风还是三观都不尽相同,桀骜不驯也好、青春伤痛也好、偏执孤独也好,都是无法被遮掩和代替的。而孙频又是另一路人了,她说:“我渴望触及生活的本质”。

  她在前作《疼》里写过,无人不疼,无生活不疼,就像是白岩松曾点评的当下,没有哪一代的生活是真正一帆风顺的。而她又在本次新作《盐》里,将每一个不同的凡人面对艰难岁月的苦难,以及与生活本身的死磕到底写进了骨子里。每个作者都希望在每一个故事里表露自己对人生的见解,这或许就是他们内心的折射。

  《盐》里包含着6个故事,也是6种人生,孙频笔下的每一个人设都很悲怆,比如为了生存苟且活成男人的瞎女,比如穷苦怯弱又不得不通过“献身”来维持生计的女大学生,又比如把强奸过自己的老头儿认作父亲的女孩儿......她们其实都是一样的人,被生活拖垮,又害怕孤独,她们在寻求自我解脱的道路上遭遇了满身泥泞,卑微地就像是海水里的盐,被暴晒,被风干,变成点点结晶,却又零落在他人脚下。

  那一代社会底层的女人在生活中本就是最容易被冷漠忽视的群体,而又恰恰因为那个时代的局限,文化的局限,外人眼光的局限,他们的反抗都听起来太过惨烈,可大多数人又连反抗的资格都快要丧失,甚至于如同老牛般舔舐自己的伤口对于她们而言都很难做到。孙频笔下男女同悲,而每个故事里的女人又都是命运枷锁里最大的牺牲品,她并不妄图放大苦难,又从不修饰悲悯。

  这就是大多人的生活吧,苟延残喘,又夹缝求生。

  但生而为人,我们没有选择。

  孙频希望写出这些故事,在贫瘠的大山里的故事,在普通的男男女女之间的故事。他们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人生意义究竟又是什么?有人说生而追求自由,可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由是什么,他们甚至无法用言语说清楚,因为他们也许从未感知到那种愉悦。同样的道理,人生的许多体验都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但唯有孤独不是,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因果,在某个时间突然就因为自己的形单影只而恐惧了起来,也许很多人依旧用不了精准的词语来形容这一切,但他们的确在孤独,而人生最原始的意义是不是——逃离孤独呢。

  我不知道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但故事里的人的确在做着这样的事,无论是拖着残破的身体,还是裹夹着破碎的灵魂,他们都在逃离既定命运的深渊,他们在驱逐那种孤独,找到另一个息息相关的人,同生,或者共死。

  《盐》读后感(十):没入海之前的宿命

  初中那阵什么撕心裂肺的文都敢看,随着书中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情起情落欢笑或是流泪,竟然也不觉得疲惫。但是好像年纪越大,越看不得虐文。勉强看两章开始,心觉有点不对味,就急匆匆翻到结尾,要是结局也不算圆满,总是想放弃这本书。 《盐》寄到我手上的时候,夏天的蝉鸣吵得我心烦意乱。随手打开翻看,第一个故事看完却已经冷汗连连。空调的温度,27℃,算不上太低,我却觉得凉气仿佛从我的头顶蔓延到全身。是书太难看?不,正相反,书写的很精彩,让我恐惧和冰冷的,是主人公的一生。 从出生就被遗弃,一生战战兢兢,被不知姓名的人侮辱了身子,扮作男儿样却渴望原原本本地做回女人,好不容易被个同病相怜的人一起,最后却还是坠入了痛苦的深渊。人都说,命运可以改变,但是为什么在这个故事里,我只看到铺天盖地的绝望向主人公砸来。 谁予你生,谁予你死,谁予你欢欣鼓舞,谁予你痛苦不堪。命运之神究竟是人人都有,还是只垂青幸运之人。生老病死,贫穷低贱,究竟是归咎于命运作祟,还是因为你本就是那不幸之人。 本来想放弃的,但也不知怎么想的,还是坚持看了下去。越看便越觉得这书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埋在心底最深处的那一切被我压抑了许久的负面情绪——自卑、忧虑、迷茫。 别人只看到我生来好动,满面笑容,永不认输,谁又知道真正的我,那个在别人拉着我逛街旅游心里却在颤抖着计算要花掉自己多少生活费的我,那个在人前演讲慷慨激昂手指却在颤抖生怕表现糟糕的我,那个在夜里辗转反侧思考着未来该何去何从的我。 我真的,真的是一个非常肤浅的人。肤浅到,什么读书万卷下笔有神的才华在我看来都不及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实在。我想要在面对一件自己喜欢了很久的衣服的时候不那么窘迫,交得朋友都是淳朴简单不用有时迎合,每一个睡不着的晚上都有喜欢的人用怀抱温暖我紧张到发抖的身心。我向来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是谁又不是呢?我带上面具掩饰自己极端的情绪,但是谁又不是呢? 你是服务员,一个无理取闹的顾客,你忍住自己用水泼他的心思。你是职场新人,一个不怀好意的上司,你耗尽心思与他周旋深怕掉进陷阱。不管你是什么,你总要忍受一些命运之神给予你的不公,那是他在给予你生命和思考这两样礼物的同时哈哈哈大笑着给你送去的阴谋,你推脱不掉,你只能忍受。 与命运作斗争的人是否能赢?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有比我痛苦万分的人犹在我探寻不到的角落挣扎着认命,像一粒盐一般没入汹涌的人海,什么都不会留下。或许我终将成为这样的一粒盐。但是在此刻,我仍然选择忍受着生活的种种不堪,是因为我仍然抱着那样一丝希望——或许,我是说或许,我就是那么一个幸运的人呢?命运之神说不定会在未来对我善良呢? 因为啊,这是每一粒盐,在没入人海前的宿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盐》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