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分开旅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分开旅行》读后感10篇

2018-03-29 21:2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分开旅行》读后感10篇

  《分开旅行》是一本由陶立夏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分开旅行》读后感(一):别样旅行别样情

  别样旅行别样情

  ——读《分开旅行》

  滁人也

  “不执着未来控制,不依赖别人的照顾。”这是陶立夏的《练习个人:当我开始爱自己》里面的一句话,看那书时,立马就喜欢上了那个愿用一年旅行的时间来给自己自由作者陶立夏。而陶立夏的这本《分开旅行》里,也有类似话语:“现在我回来了,依旧是一个人。M,我想,我们不应该在自己的愿望里牵涉进别人的意愿,否则神明都不知如何决断。”

  呵呵,陶立夏就是陶立夏。她的旅行不只是疗伤,而是在实现灵魂的一种升华

  陶立夏,一位曾经令人称羡的女白领,但是,当她认识到自己竟然时时刻刻刻意都在努力经营着各种关系,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时,她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完全不是她需要的生活。于是在一场有花却无果的恋爱之后,她毅然辞去工作,背起行囊四方。这一走,她就由白领变成了翻译作家摄影师。于是,她就有了更加理所当然理由,去周游世界,去领略人间别样的繁华

  细细品味《分开旅行》这书里的内容感觉作者是受过深深的情伤的。作者说,我要为我们两个人,去看一看永恒。但是,旅行的,却仅仅是一个人。“爱一个人很难,不爱一个人更难,而最难的是真正离开一个人。”没有刻骨铭心爱恋,是写不出如此耐人寻味语句来的。而这种含蓄隽永、又不乏清新朗逸的语句,在书中比比皆是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可是,作者却因为一个人,爱上了无数座城。在意大利的罗马,住在曾是俄国沙皇行宫的俄国大酒店,俯瞰着教堂与方尖碑,作者瞬间觉得,罗马是奢侈地将所有传奇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它让世界上所有别的城市黯然失色

  在波西塔诺,这座仅有五千人的小城里,看着被夕阳映照着的建在面海的山坡上的鳞次栉比房子,作者说,波西塔诺的人,是“被困在天堂里”了。当酒店主人——70多岁的塞尔萨莱先生娓娓地将年轻时的摄影作品介绍给作者时,恍若隔世的感觉瞬间袭上心头。“你看,什么都会改变。”这是作者忍不住对塞尔萨莱先生说的一句话,其实,那又何尝不是她真实内心世界的反映?

  在汉堡,作者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兼旧邻芭芭拉。芭芭拉带着她去了当年披头士打天下时常去光顾的那家理发店,这和之前参观过的汉堡航海博物馆竟然有着某种说不出来的相通。“原来当我们不知道世界的确切面貌时,我们照样过得很好。”

  作者来到乌兰巴托,乌兰巴托的空阔寂静,让人感受荒凉苍茫背后的另一种亲切感。当年的成吉思汗,可曾在这里考虑永远驻足?时间穿越了八百多年,蒙古帝国,可汗的城池,会不会让读者和作者一样产生一种独特情绪:“如果不能直面人世复杂,那么,去看一看人世的荒芜吧!”

  罗马、伦敦、北德、乌兰巴托、拉穆、阿拉格、赫尔辛基、墨尔本、新加坡、得克萨斯、奈良、耶路撒冷、米兰……从一个车站到另一个车站,作者对人世的离别,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体悟。每一座城市都给作者不一样的感受,都让她对离别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原来,分离也可以如此丰富,原来,一段新的旅程却如此令人神往

  离别,可以没有感伤。旅行,能让旅行者得到有关分离的别样的诠释。“翻过千山万水,再不用回头。”没错,走过了,经历过了,就能看透。每一座城市的内涵,每一段旅程的体察,都会让人有着无法复制的感动

  陶立夏的《分开旅行》,用清婉的文字漂亮照片,给读者带去精神慰藉,给孤独的灵魂一道温暖的亮光。

  《分开旅行》读后感(二):人生若只如初见

  “世间有许多种不同的静默,每一种都有不同的意味。有一种寂静是伴随清晨的树林一同降临,它有别于一座安睡的城市的寂静。有暴风雨前的寂静以及暴风雨后的寂静,这两者也不尽相同。有虚无的静默,惊惧的静默,疑惑的静默......它是无声的回响。”

  ——节选自陶立夏的《分开旅行》

  《分开旅行》读后感(三):分开旅行:我们有自由的灵魂,也有永恒的孤寂

  从旅行的第一站——意大利罗马开始,陶立夏的十三篇游记无一例外的提到了一个叫做“M“的男子。可以说,每到一个异域之地,她都会以委婉的写信式的措辞来告诉这个男子自己此时此刻心境。殊不知,这样对于爱人的隔空对话多半会沦为游离于时间之外的自说自话,究竟能起到多少”疗愈“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当视野之内的风景全然褪去,想要告诉爱人的心灵密语,又是否会长久的留存于永恒?

  人世间熙熙攘攘,说自己孤独或是寂寞的人就有点矫情的意味。身边的风景琳琅满目,困守于一隅人们又何尝不想走出幽宅?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感情牵绊,也许旅途会变得更加辽阔。但或许正因为作者对于感情还有或多或少的眷恋怀念,一个人的旅行也变成了与一段又一段粘稠的思绪和未了的情缘纠缠画面,让读者以相似的步调跟随主人公踏上异国他乡,品味她眼中的世界繁华。

  近年来,国内有关”旅行’的书籍越来越多。这些书写旅行的写作者里,不仅有大名鼎鼎的作家、学者网络红人、翻译家、摄影师,还有只是对旅行怀抱一腔热诚的、刚踏入社会大学生,他们的写作因其生活阅历成长环境性格心性的不同而造就了殊异的角度格局。陈丹燕老师的《捕梦之乡》书写了一场“历史化的漫游与文学化旅行的互文”;猫力小姐的《路上有微光》侧重呈现旅途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而小欧走访日本四国的《遍路》则可以看作是坚持初心履行梦想的一种参照性的文本,而陶立夏的这本《分开旅行》,温暖和感伤相交织,对一个人的怀念和对过往的眷恋织成了一席绵密的锦缎,将读者包裹其中。

  十三场目的地,十三份告白,十三种不同的情绪,十三种不同的色彩作为一个专业的译者、畅销书作家以及摄影师,陶立夏的旅行笔记中包含更多的是一种浪漫式的体验情感的拷问。对于陶立夏这样的旅行者来说,金钱和时间是她们最无必要考虑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迎接迎面而来陌生世界。所以,她笔下的伦敦,带着对青葱岁月深切缅怀的玫瑰光泽;她笔下的北德,带着对文艺巨擘的敬仰的金黄色泽;她笔下的乌兰巴托,有些许蒙尘的铅灰色泽,那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检视;她笔下的以色列,在面对死海时,也生出了一种墨绿色的对于自由的忏悔。那些小心翼翼的情感和妥帖温和的词句,搭建起每一篇旅行笔记的骨架。与其说我们借助作者的眼睛看世界,不如说我们以作者的眼光观赏自我。

  陶立夏是幸运的。多年的积累,对于旅行,她有着比普通人敏锐的洞察眼光,并且得以享受一种精英式的待遇与生俱来感悟力和逐渐积累的社会地位,让作者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接近并且拥有这个国家的“核心奥秘。对大多数旅行者来说,这种相似的旅行体验也许一生都不会遇到。

  旅行——在当代,仍然是一件奢侈而有闲的事情。尽管我们都有向往自由的灵魂,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环游世界的机会。当自由的翱翔在世界上空与孤独的执守一隅发生碰撞之时,你会作何选择

  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或多或少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分开旅行》里,陶立夏的代价就是她和所爱的人一直在暧昧地兜兜转转。既没有相聚,也没有分离,彼此对彼此都心存想念。也许最终,她看懂了世界,却始终看不透人心。世界上没有比人的双脚更远的路,也没有比人的心灵更深的海洋。我们渴望自由,同时也享受孤寂。

  《分开旅行》读后感(四):【书评人俱乐部】让你自由,就是我的温柔(下)

  我用十三场旅行离开你,我用十三场旅行抵达你 我一开始也以为你是寡言的人但后来发现你是在不爱的我面前沉默。所以我对“在喜欢的人面前会变成话痨”的观点深信不疑。有的沉默是沉稳,是属于两个人默契舒服相处方式,是朝九晚五柴米油盐的相守;而有的沉默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承认那是不爱的信号,是平淡生活里如死灰般不会再起波澜的水。 现在碰到喜欢的人还是会想安心去过一生,可也终究只能是想想,因为自己给自己的承诺都是不作数的幻想,得不到的承诺再爱也要割舍掉。 如果你很忙,我不会打扰你,不会强求你陪我去很多地方去做很多事,不会需要你给出只是敷衍的答案,你的工作内容不方便透露我也会收起好奇心不去打听,但我希望你是需要我的啊,说一句让我陪在你身边也好啊。 被需要是彼此交换的信任,是我在这段感情存在痕迹。如果不被需要,不过是身在一起,形同陌路罢了。 黯淡不明的东西是维持不久的,我们用最后的默契筑起他人看来光鲜亮丽城墙,其实感情里早已充斥着破败不堪的假象。 我大概和陶子一样是对一些东西很敏感的人,有些时候会说一些其他人觉得很奇怪的话或者是故事,但其实只是想要测试或是得到一个答案去验证“那并不只是我们捕风捉影”的细节电视经常不看会坏,对感情不闻不问会疏离。但是东西坏了可以修理可以重新再买,而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是你的回避与闪躲,是你眼睛里不会再出现闪光,是你不会再说出的让人脸红心跳的字句。 我想象中的“相爱”或许也有“舍得对方身上花很多钱”,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舍得在对方身上花很多时间”也是好的啊。 很多在事后记起的细节往往都有默契的指向,只是我们在事情发生时不愿意相信,一如我们迷信世界的永恒,人心的坚守会是我们的故事的“关键词”。 我的“随意搪塞”是害怕我们的故事由我说出“就此收场”,而我宁愿相信你不是有意对我隐瞒害怕我通过那字条猜测到更多不安定的信息。 沉睡只是内心痛楚镇定剂,其实也无非是在逃避。而有些在劫难逃,或许需要用尽一生,真正忘记一个人。

  《分开旅行》读后感(五):没有你的旅行别样美

  有人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旅行的过程。若能和相爱的人共同走过每一段旅程,想必是美满幸福的。但是,两个人的生活轨迹难免会有偏离,离开那个人,独自去旅行,不再只看对方想看的风景,而是可以是看自己想看的风景,意义截然不同了,所遇的人所经历的事也会一样了,没准还有奇遇。

  《分开旅行是》是摄影师、作家、翻译陶立夏的作品。签名本。精装的书。内封面比外封皮更好看。不过,外封皮也很有味道,一位女子迎风站在坡地上,孑然一身,孤独的意境,但是她肯定不是一个人,因为镜头后面还有摄影师。相比较外封,我却更喜欢内封,两只长颈鹿,若离若即、,站在山的高地上,头顶就是涌动的白云,它们,也是分开旅行吗?

  《分开旅行》读后感(六):你要靠放弃来获得

  他们一定很相爱,舍得在对方身上花这么多钱

  掰一掰作者:陶立夏 估计作者出生在立夏吧。

  成名作是:《练习一个人》虽然豆瓣评分只有6.8分,然而豆瓣读者有四千之多

  翻译作品:《夜航西飞》这本书可真是口碑爆棚了,豆瓣六千个评论能获得9.1的高分。

  而这本分开旅行:我获得的还是陶立夏的签名本,感受到作者的手曾经在此处停留过,就感觉这本书收到了作者的加持,读起来就更有代入感。

  老公老是各种答应老婆,但老是说很忙,陶立夏就明白了:拖延,既是最严厉拒绝

  那些忙碌男人们,醒醒吧,你有时候认为自己是辛辛苦苦的赚钱,在一些女人看来,只是说明你不爱她,不在乎她。爱,就趁现在。

  立夏听修电视的说,前些天,有一家夫妻吵架,并互相砸东西,把家里的所有电器全砸坏了,然后再重新买。立夏说:“他们一定很相爱,舍得在对方身上花这么多钱。”

  多么有趣的逻辑,我老婆发疯的时候还摔手机呢,还摔坏过我的眼镜,这也算挺相爱的吧?

  这个世界最难的事莫过于在多变的世界里维持不变的关系。

  我们经常听到情侣之间发誓、发毒誓、保证、写保证书无奈岁月漫长世事多变,该出轨的还是出轨,该家暴的还是家暴。除了一些人性格使然,还有环境因素逼得你不得不这样做,或者各种苦衷,各种难言之隐。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或许从未真正拥有。

  我们有时候为了某些目标而努力,而追求,有些时候,眼看着目标已经实现了,喜欢的人也追到了,然而,这些或许只是个假象,表面上的实现目标和追到你的爱慕者,看似成功了,然而这些可能仅仅是暂时,俗话说,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你可能此时因为环境和运气创业成功了,就觉得你实现了目标很牛,而过段时间,环境变了,运气走了,你可能成为一个创业失败者。你可能通过制造浪漫的表白和求婚,感动了你的梦中情人,然后感动过后,相处起来的别扭或者各种环境和运气让你显得和对方差距很大,你都有可能再一次 死去你的爱,更何况结婚之后还有漫长的岁月来考验你,心太软就是这样唱着:相爱总是容易,相处太难。

  你要靠放弃来获得

  又是一句醒世恒言,简约而深刻,生活中,我们的时间总是被各种鸡毛蒜皮的小时给占用着,平时能抢个红包,哪怕是一分也都是爱,双十一各种抢券抢福利,蝇营狗苟实际上打发了很多比金钱还要珍贵得多的时间,而你的时间最应该用来做的最重要的那件事情你却没有仔细去思考去做。免费是最贵的,因为免费抢走了你的时间,各种秒杀,各种患得患失,你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各种导致情绪起伏的精力。陶立夏想:你要靠放弃来获得。那么,我是否应该用远离你的方式,抵达你?如果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引起老公的重视,是不是离开老公的时候会引起他的重视,或者有些女性是用吵闹的方式引起重视,很显然,对于陶立夏这样一个优雅的女子是不会选择吵闹,她换了一种方式,让自己去到那些老公曾经许诺陪她去的地方。我要一个人去完成你许诺过的旅行,我要为我们两个人,去看一看永恒。这就是分开旅行的缘起。

  以上的这些话经典吧?深刻吧?这些加粗的字只是这本书的序言里面的摘抄而已哦!接下来的13个国家的旅行随笔加风景图片才是重头戏,随处可见作者独到的感悟,还能领略作者独家呈现的异国风情,并学到很多独家的知识。一本旅行随笔能做到干货满满不鸡汤,够赞。书中的每页我几乎都划线了,要分享的内容实在太多,就不分享了,直接买本书来看,直接在书里面把有意思的内容画画线,没事拿出来看一看,非常有满足感哦!

  《分开旅行》读后感(七):要么自己忍,要么让他滚

  "我用十三场旅行离开你"

  每一场旅行都精彩如斯,风景如画.然而这一场又一场的旅行,是为了逃避爱情给予的伤痛.一次又一次的归来又离开,是因为尚欠缺足够的勇气站在对方的眼前微笑面对.这般愁绪苦闷下,也无怪乎,随着主人公的脚步一路而来,沿途的风景纵然再美,也无法怀揣喜悦之心,更甚者,心情沉重得有如目睹了一场人间悲剧.

  这本书以"我"第一人称的方式,从一个感情受创的女人的视角展开.文中绝大篇幅都在描述旅途风光,比如看过的美景,尝过的美食,领略过的当地习俗以及打过交道的各色人物.只是在描述的同时,恰到好处地穿插着一丝半缕主人公因遭遇爱情背叛从而滋生的悲观心态.然而,恰是每一章节像游魂般冒出来的这一丝半缕,令我在看这本书时有了迥然不同的心境.倘若无这一丝半缕,我会在脑海中铺开一卷空白画卷,然后尽情的想象作者笔下那一处处美景,一道道美食以及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而事实却是,看完这本书的刹那,就居然有种"终于看完了"的解脱之感.

  这是一个骄傲且隐忍的女人,她独自开始了一场对方承诺过的旅行,到承载着两人美好回忆的城市缅怀过去,去对方曾经向往的地方走上一遭,权当是告别.这种"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却无意让对方知道"的故作坚强不禁让我想起梁静茹的一首歌,兴许当想念仅成为一个人的事时,真的会连呼吸都痛.

  可是,让她这么痛的一个人,她依然还是爱他.她爱得呕心沥血,痛得精神恍惚,却不愿意低下高贵的头颅诉说她的痛楚,让对方感受她的在乎.

  被背叛的爱情就如同被打碎的镜子,再怎么费劲气力粘起来,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痕.所以,在对方离开之时,她不曾开口挽留;在对方恳求重新来过之际,用沉默诉说着无言的拒绝,"我不恨你,也终于原谅你,但却开始想要忘记你",是的,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忘却对忏悔者而言,不啻为最严厉的惩罚.

  都说一部好的著作,能让读者在翻阅之际感同身受.若依此而论,毋庸置疑,这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只是,站在个人的喜好角度,我并不是很赞同主人公对待感情的态度.那什么...如今我依然爱你,却不能再在一起?这绝对是一种红果果的自虐呀,有木有?

  倘若我的人生里出现这么一个人,我大概只会给自己两种选择:要么自己忍,要么让他滚.

  P.S. 偶只给三颗星,不是因为写得不够好,纯粹是因为这本书让偶蓝瘦了...

  《分开旅行》读后感(八):爱情、风景和行走

  一个人的爱有多深,才能让一段十年之前的爱恋,那已经被时间和岁月封存的历史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接受万众的瞩目和窥探,接受自己揭去伤疤,露出来血淋淋的伤痕的残忍,然后痛饮一杯苦酒,把生活的的磨难和挫折,一起拿过来检视。在平静的叙述之下,呈现内心的纠结和勇敢,冒险和奇遇。

  一个人的恨有多重,才能驱使一个女人,在短时间内,就游走五大洲,13座城市,然后以170张唯美的照片,祭奠离别。繁华的异域风情之中,是满含辛悲的离别,浓浓的愁绪。 孤独的行旅之际,是难以索解的抑郁和苦闷,一种想要把自己忘掉,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希冀。

  何以解忧?不是杯中的美酒,不是奇美的异域景色,古怪神秘的传说,而是行走,心灵的行走,灵魂的行走。

  但是,一切似乎都是徒劳的。爱人可以分手,但是记忆像历史一样不能串改,你尽可以修饰,掩饰,可是你能够欺骗别人的眼睛,但是欺骗不了自己的内心。爱情有时候像花一样,花叶随风飘零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可是空气中,会留下香味的分子,就像花的精神和灵性。

  美好之时,一切都是光风霁月,山河无尽。分离之际,倒是叶落花残,了无余味。

  读了很长的篇幅,我一直隐隐地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为了分开而去旅行的故事。虽然,在外表上看,一切都是热热闹闹的。可是,文字底色的阴郁,是繁华的美景也掩盖不了的。虽然,在关键的地方,作者只是微微地透露出些什么信息,有时只是几个句子,甚至仅是一句话。

  果然,在越来越多的行走间,信息逐渐地加大。一个人的远去,有时因为不可抗力,比如死亡,不明的失踪,肉体消失了,再也不在这世间存在;还有一种人为的分离,那是心的离开,是心灵的隔膜和冷漠,即使双目面对,也再也引发不了一点灵感和兴趣。只是普通如路人,人是最熟视无睹的景色,每天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遇见很多。

  似乎,背叛的话题可以引发更多的猜测。因为,一颗心还是热的,而另一颗心却冷了。这是戏剧化的过程,一个要远走,一个要挽留。

  最终的结果有些意外,选择要远走的,却没有远走,只是离开了,而最后转了一圈,还是返回了;要挽留的,却以行走的方式,度过自己的苦难和艰辛。看起来的结局是,她已经度过了危机,恢复了平静,起码缓释了那种伤痛的心情和沮丧的情绪。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远走的时期中她也遇到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情的转移。那或许是短暂的幻觉,或许是一种应激之下的反映。她居然遇到了另一段可以发展的感情,人的心真是海底针,变幻莫测啊!还好,这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记录发展下去,以至于让这凄美的有点动人的故事,发生逆时针运转成为平庸的街巷乱弹。

  也许吧,女人的敏感和精明,只是暂时让这些隐忍下去罢了。在合适的时间,这个半截的故事会继续进行下去。我们不能谴责什么,毕竟,错的最先不是女人。

  就像这看起来是一个旅行的故事,而其实,它是一段女人的情感故事。当情感故事,隐藏在旅行的背景之下,一切都了给我们猜测和幻想的可能。

  毕竟,这些美景的素描,是那样优美和令人沉醉。

  《分开旅行》读后感(九):从你的世界全身而退

  翻开这本《分开旅行》的时候,我正在出差去往深圳的飞机上。

  盖着毛毯,天色渐渐暗了,一些温暖的灯光洒在疲惫的身上。

  有点唏嘘,又有点戳到痛点的样子,那时候自己的触动,没人能懂。

  恋爱七年,纠结八个月,从第一次计算的分手,已然过去一年零八个月。

  不会再去想起,不会再去触碰的记忆,承载着夜以继日的平静。

  会在交往的纪念日突然想起,刺动了眼睛。

  共同的盆友发来他十一要结婚的消息,以为会很平静,终究。

  眼泪还是像山一样袭来,将我扑倒,毫无预兆。

  独自走了很久,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每天我过的规律又不随意。

  甚至忘记了,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在这里。

  那时候我们一样,有点轻狂,有点浪漫,有点不切实际,许下不切实际的誓言。

  我们要孝敬父母,我们要环游世界,我们要生三个孩子。

  那时候的我们,只有没有被现实打击过的幼稚想法,自以为是的安然度过好多年。

  直到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败我们,一次次让我们的自尊在风中洗涤。

  我才终于明白,你的一次次逼婚让我犹豫不决,我迟迟下不了决心的原因在于。

  我们之间的感情只是徒增了厚度,消涨的年月没有增添我们更多的信心。

  我看不见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感情无法进入婚姻,再多的美好属于年轻,也最终会沦为现实的孤魂野鬼。

  我们开始争吵,每天上班回家后家里总是洋溢着此起彼伏的冷漠。

  你或我,夺门而去,我们的手机,都不会有对方的未接来电或者只言片语。

  你说你不想回家,你说这个家里没有温暖,你说你只想在外面求得一瞬安静,一丝喘息。

  那时候的我想必也很倔强吧,我静静的看着你的盆友圈,你的申诉,你的抱怨,没有半句发言。

  最后一次我们激烈的争吵在QQ上,主题依旧是要不要结婚。

  你咄咄逼人,而我,失了分寸。我问自己,我要去做吗。对不起,还是没听到心里肯定的声音。

  后来的纠结,似乎也是繁枝缛节的多余,总之,我们并没有缓和的余地。

  于是,这七年的感情,化为灰烬。

  你说,对不起,我要去相亲,我要结婚,我的父母不能再等了。

  只要不难看,只要不讨厌,只要愿意和我结婚。

  所以,在听到你要结婚的消息时,那瞬间,我的心很空很空。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输了,输了的话,我是输给了谁。

  又或者,我没有输,我只是败给了我自己。

  啊,亲爱的杰哥。我到深圳了,我看到了你曾经去过的海边。

  你说你第一次离香港那么近,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要努力,你想在这里买一套房子。

  可是,再也不会有我了。不会像我们那时去合肥的房子里那样,你说家楼下有很多卖肉肉的地方,以后你可以在这里买,我们的阳台放满肉肉。

  可是…

  我一直想要做到的,我说我要笑着和你说再见的,我说我祝你幸福。

  对,我要祝你幸福,但绝不是你们。

  《分开旅行》读后感(十):没有你的世界,依然很美

  无论中外,自古多的是痴情女子,深陷爱情的囹圄不能自拔,在万分沮丧之后心灰意冷。古有“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忠告,今有“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无奈,虽然心灵的创伤总是难免的,但新时代的女性至少可以用独自远走高飞的方式来化解愁绪。

  心思细腻的作家陶立夏为了却与所爱之人的心渐行渐远的苦闷,一个人一次次踏上去往远方的路,企图用美景与美食来麻痹自己,然而从她的《分开旅行》来看,靠旅行来疗伤,亦是枉然。正如诗人舒婷写过的那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与其从全世界洒脱路过,不如与你在家中安享平淡的幸福。

  写《分开旅行》时,陶立夏是一个人一次次离开又归来,在旅途中,她从未曾忘记那个人,对他的复杂情感早已深入骨髓。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会归于平淡,无论它们曾经多么炽烈如火,但一旦开始感觉不对,想怎样挽回都于事无补。陶立夏的爱情,“曾激烈美好,却终归牵扯冗长。温言软语,也终将在时间里变成冰炭”。也许这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吧,即使在他提出重新来过后,她还是假装坚强地转身决绝离开。

  陶立夏的文笔有着显著的南方女子特征,温婉细腻,一如水乡的顾盼流转。《分开旅行》是一本带读者看不一样的世界的游记,对于作者来说,这本书更像是对自己的爱情的一个交代,对疼痛的青春的记忆。“活在过去与未来的微醺里”,虽然伤痕累累,仍要远行在陌生的环境中,换个思路理清自己的爱情与人生。

  在罗马的喷水池边,在伦敦的摩天轮下,在汉堡的教堂边,她的脑海里,都是他。特别是伦敦篇,满满都是对过往甜蜜幸福的回忆。然时过境迁,读到这里不免唏嘘。她来到他们曾经一起生活的城市,走过他来时的路,既然好久不见,那便不如不见。我不知道陶立夏当时的心情究竟如何,但读她的《分开旅行》时,总觉得她的每一次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旅行都带着悲凉的味道,全世界美好的风景在她笔下都充溢着悲伤的气息。隐藏在头等舱、丝质拖鞋、五星级酒店的奢华生活背后,是直指内心的凄凉。纵有再丰厚的物质享受,也抵不过内心的孤独寂寥。

  陶立夏在书中穿插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在谈感情的同时,不忘聊聊知识。赫本的罗马、凯洛琳皇后的悲伤、玛蒂尔德公主的不幸,何尝不是陶立夏在借她们的命运来写自己?这些柔弱的女性,本不该承受这样的苦痛。然而当爱已成往事之时,放别人自由,亦是给自己解开枷锁。

  走遍世界看过很多风景和很多人后,心态自然会变得豁达且淡然。纵然他们当初在分开时有一万次悲伤,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伤口慢慢愈合。虽然爱情价高,但自由更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