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城市》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10篇

2018-03-29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10篇

  《孤独城市》是一本由[英] 奥利维娅·莱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一):孤独的体验

  ——人并不因独处而孤独,就像人并不因为在人群中而不会孤独。 “孤独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当你居住在一座城市里时,即使它像曼哈顿一样生机勃勃,你也会迷失自我。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是群体困境。”-Olivia Laing 我常常喜欢放学后一个人去咖啡馆,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打开电脑桌面是霍珀的nightwalker,他的画里基本是在观察高楼霓虹之间被隔离的个体玻璃意味着禁锢与暴露,有时候感觉到我在喝着咖啡的时候,别人也在透过玻璃窗窥探着我。疏离,是我从开始认真思考这座城市时,到现在大概两年时间体会到最深沉感觉,它无处不在,如影随形。我是一个在离开教室网络之后没有任何社交的人【承认这个事实有时候仿佛在承认自己人格缺陷】,独处的孤独大多数时候是平静的,仿佛沉睡的奥菲利亚一样安静神圣,有时候则变得无法忍受。我必须承认我是刻意维持这样的平衡,用偏执方式来说,从孤独中汲取快乐。在每一个黄昏日落戴着耳机穿行在人群里,淹没自己的存在,在城市每一个或繁华或破败的角落等待黑夜。但是这并不意味进入教室快乐的交谈以及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或者聊些话题的感觉不美好,相反,我认为孤独的体验让这种体验格外温暖。归根结底我之所以做这些,还是因为我可悲不相信人和人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我曾写过的会饮里曾浅显的谈过我对这个想法认识改变。 夜游者这幅画里的餐厅仿佛是一个被孤立者的避难所,画布的边缘被切掉,曲线的转折尽头,可以看到这个深夜的咖啡馆没有出口,餐厅屋顶明亮三角形在瓦解。他擅长用许多微妙几何构图调动观者的情绪,从而给观者造成一种被围困的错觉,使他们变得十分惊慌紧张。希区柯克曾拍过一部霍珀式的电影“后窗”,同样对准了都市生活危险视觉亲密度的问题。我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察陌生人,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无一例外都流露出了浑然不加掩饰的孤独。地铁拥挤车厢里玩着手机的人,深深低着头,仿佛和网络世界外的世界并不相关,他们的脸在屏幕灯火下显得疲惫空虚。中山公园到外校的路上时常走过一个戴帽子长发流浪汉,举着一根拐杖,脸上是被隔绝的一种细微的扭曲和孤独,有一些神经质的握拳。傍晚在西园门口发传单的人被反复拒绝后的背影微驼,形成一个孤独的样子,甚至是在食堂二楼吃饭,两个姑娘在交谈,可以说这并不是交谈,一方在讲,对方默默扒着饭,也许在听,但是这样一种输出声音沉默的两边正如这个城市所对我做的。它喧闹,不停发出声音,我在沉默着聆听,却也感受到了单边接受信息的孤独。即使是善于社交的人,在某些安静下来的时刻也会感到一种突然的孤独的恐慌,我浅显的认为这是所有人类内心恐惧。无论是用语言掩盖还是去直面,都无法本质解决这个不可被解决的问题。 霍珀在19067年,也就是他去世前不久,罕见的接受了布鲁克林博物馆采访,他敏感,不善表达,仿佛随时都在逃避别人的话,同时流露出某种被压抑的尖刻。这种尖刻也是我在这个城市里感到孤独时的感受。霍珀喜欢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瘦骨嶙峋形象,细长的骨头,扭曲的面部,通常受制于某些女人,或是沉默着渴求某种她们拒绝给予的东西。 孤独的城市里描绘了一群近代最孤独的一群人,他们潜行在社会框架缝隙里,终其一生像地沟的老鼠一样,并不像社会人一样帮助联结和构筑这个社会的巨大建筑,而是逃避和破坏。波普主义之父沃霍尔,用丝网和颜料作画,尽力抹去“人类的”痕迹追求一种冰冷的,无知觉的,被复制的表达,像机器人一样作画,画各种颜色的一排排可乐罐或者玛丽莲梦露的肖像。与追求人文关怀不同,沃霍尔热爱工业时代机器冷漠。他将地下室涂成银色,邀请各类人前来,然后一个人躲在角落,像是吸血鬼一样吸取别人身上的气息,像无法填满的黑洞一样渴望亲密。他作为同性恋者的身份又让他一直处于社会边缘。他不能正常交谈,经常口吃,陷入紧绷的沉默。语言是共通的。不可能存在一种全然私人化的语言。这是维根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的理论,这时对笛卡尔关于孤独自我的反驳,然而,除了它共享的本质,语言也是危险的,一种潜在的孤立行为。并非所有参与其中的选手都是平等的。 这时谈到另一个人,一个疯狂的女人,一个失败的暗杀者,朝沃霍尔开了一枪使他重伤,她就是瓦莱丽。她曾写过一本名为“人渣宣言”的书(S.C.U.M,即英文单词人渣,其实是英文“剁男人协会(Society for cutting up men)缩写),在这本书里,她从结构而非感情角度思考孤立的问题。理解她这本充满争议的书,首先要理解她的人生,在她混乱童年,她被亲戚踢来踢去,被酒保父亲虐待,尖锐的像把刀的叛逆少女,15岁有了第一个孩子,并把她当妹妹养大,十六岁有了第二个孩子,父亲是朝鲜战争回来的海员。在校时,她是公开的女同性恋,被排挤和欺凌,后来到马里兰大学主修心理学。这本书如今看来极端程度仍然令人震惊,政治上太过超前,以至于呈现难以阅读陌生(P.S我在网上找过这个书 ,但找不到,希望之后去大学可以找到),她希望让沃霍尔排演人渣宣言,被拒绝后开始疯狂仇恨沃霍尔,最终在工作室朝他开了两枪。接下来的三年,她辗转在法庭精神病院以及监狱之间,在各种肮脏冷酷的精神病院里挣扎,在贝尔维尤精神病院,她被摘除了子宫。后来在女性主义者中,她的案例成为了经典案例。她常常被人赶出去,吐口水,并不是因为别人知道她的罪行,而是她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息,无声地显露着一种被驱逐和厌弃甚至是被玷污的迹象。她后来的孤独是完全的孤独和隔离,等到她尸体发现时,尸体上已经爬满了蛆。 还有兰波,大卫·诺纳洛维奇等等,他们在城市边缘飘荡,点燃垃圾桶,和陌生人做爱,或是带着面具, 把他标记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反社会的人,就如同电影V字仇杀队一样,一个漫游者或是窥视者,不能也不愿展露他的真实样貌。 对于孤独和与他人的关系,我自己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既想要又不想要,需要向别人和盘托出你的内心,接着又需要他们停下,重塑自我的界限,保留分割与控制。既渴望又惧怕被纳入另一个自我,被迫陷入他人生活的混乱与戏剧事件里,被淹没和吞噬,或是被影响,仿佛他们的话语就是传播的媒介。” 如果承认每个人本质是孤独的那么,还是充满希望的想,“在孤独中成型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Nightwalker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二):《孤独的城市》读书报告

  阅读《孤独的城市》缘起于出版方「未读」群组的新书推荐,在读了几页样张和编辑评论后立即被深深地吸引——背井离乡是许多人毕业之后便踏上的路,在对社会还没有清晰概念年纪便只身融入到孤独。许多人下班后陷入迷茫,没有人可以面对面倾诉,没有归属感房屋栖身,家乡成了最遥远地方父母成了百难一见的人。“逃不出的北上广,丢不掉的孤独感。”不止这三座城,每个异乡都是喧嚣空旷。“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是群体的困境”。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三):孤独是个人化的,也是政治化的

  读《孤独的城市》

  《孤独的城市》正如他腰封上印着的那些提示--“寄居在城市的个体,要如何独自生活?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是群体的困境”,“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孤独意味着什么?倘若我们不与另一个人紧密缠绕,我们该如何生活?科技能让我们更靠近彼此吗?还是将我们禁锢在屏幕背后?艺术,不能让死者复生,不能弥合争吵,但它们提供了一种疗愈伤口的方式,它表明并非所有的创痛都需要愈合,也并非所有的伤口都是丑陋的。”—是通过对这四位主要人物的传记,艺术评述以及作者的游记思考,以回答上述与孤独相关问题的一本书。

  这本书一部分讨论何为孤独,艺术作品艺术家是如何展现并处理孤独的,此时的“孤独”倾向于一种个人的孤独。孤独无处不在,无论你是否处在人群中,你都会发现你与他人的隔离,内心的距离物理距离的相互独立,让你时刻感到亲密关系的不满足和由此引发的痛苦。艺术作品常常引起人们共鸣,他们直接反映孤独者眼中切断联系静谧的世界,或者被寄托创作内心深处幸福正义的渴望,与现实格格不入自成一体童话王国,或是还原孤独的场景和人本身,甚至通过一系列意义重复消解价值,衡平一切物品。在我看来,艺术品与孤独的联系更隐秘复杂,它只展现给一部分有鉴赏水平又能共情的人。但是人的行为却是更为直接地传达孤独,即便孤独的人在他所处的人群中没法与他人共情,画面外的人却能凭直觉体察。性常成为排解孤独的暂时性方法,对这种手段依赖,常让人在孤独的死循环里挣扎的同时,还招致恶名。孤独的人自囿一方,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潜在的社交伤害的恐惧限制了他们的举动,来自孤独者和外在人群主动被动的隔离或排斥加剧了孤独者封闭内心的恶性循环,科技的发展为人们渴望获得他人关注提供了途径,无论是媒体电视,都成为人们关注或被关注这一过程发生中介,一端的人依赖这一具有距离感的中介提供的安全性。直至互联网诞生,人们更获得了携带面具进入互动权利,我们决定展现给他人的自我形象,这种对交流内容的掌控力,增强了安全感,即便是伤害也并非直接而威胁程度降低。

  这本书的另一部分则讨论了社会环境如何塑造群体的孤独感。借由艾滋病的产生与社会宣传过程,该书再现了同性恋群体被污名并在群体内外被排斥的过程。艾滋病与同性性交行为紧密相关的社会建构,不仅在道德严厉谴责了同性恋的性取向,压制他们的自然权利,还从卫生健康角度为隔离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患者提供合法性,借助人们的恐惧剥夺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和情感交流的权利。同性恋群体,艾滋病患者以及无法依赖性交缓解孤独的人们在一个视牺牲其权利而理所应当的社会中,甚至无法信赖支持社会处境相似的人。这一切启示我们“孤独是个人化的,也是政治化的”。

  “孤独是群体性的,它是一座城市。至于该如何栖居其间,没有规则,也无须感到羞耻“。“孤独是一个人活着的证明。”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四):孤独是群体性的,它是一座城市。

  《孤独的城市》独特写作方式让我看的欲罢不能,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但收获巨大,感觉重读一遍也是值得的。

  作者奥利维娅·莱恩是一位英国作家,她为了伴侣只身来到纽约,却事与愿违分手了。此时的她在纽约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一切都是陌生的,她陷入了极度的孤独,也激发了她对在城市中生活的孤独感与艺术创作相交融这个主题的思考,奥利维娅开始研究和感受那些视觉艺术作品,收集曾生活在纽约的那些艺术家的故事,探寻他们艺术创作的来源,这项工作缓解了她自己的孤独感,同时也成就了这本书,让更多孤独的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从中得到启发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五):你好,孤独

  凝视孤独过久,孤独回以凝视。

  每个人似乎都有孤独的一面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下班的地铁公交上,人们都沉浸在手机和音乐中,回家后关上门打开电脑,独自品尝孤独的滋味;偶尔抬头望出窗外,夜幕下的高楼,星星点点房间里有着与你一样孤独的人,我们身处在一座由个人孤独构成的孤独城市。

  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是群体的困境。——【英】奥利维娅·莱恩

  在《沿河行》中,奥利维娅·莱恩孤身一人沿着乌斯河岸行走,徜徉在河水流过的文学历史记忆中,在《孤独的城市》中,失去爱情的她独自一人前往纽约——这座玻璃牢笼般的城市——去探寻人们难以启齿的孤独本质。

  她在阅读和观看书籍、图像、影像等艺术作品时,注意到隐藏在艺术品背后的创作者们,发现他们亦挣扎在生活的囚笼中与孤独凝视,他们作品的成功也折射出时代和众人的孤独狂欢。奥利维娅徘徊于纽约的街道带领着我们去了解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艺术成就及作品背后渗透出的孤独感,她回旋于回忆录、传记、艺术评论和她自己的沉思中,凭借文字传达着当代人正在经历着的、无法逃避的孤独处境。

夜游者

  爱德华·霍珀的画作是他望向孤独的窗口,《夜游者》记录下的是他凝视孤独的沉思,画面中的咖啡馆里,三位顾客互无交流,侍应生抬头望向窗外,众人处在同一空间,可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丝若有若无的孤独在咖啡馆里游荡。奥利维娅在惠特尼美术馆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一位带队导游向其他游客解释这幅画:“你们看出来了吗,这幅画里没有门?”这句话带来的是轻微的惊叹,无门而入也无门而出,咖啡馆就是玻璃牢笼般的纽约,就是我们身处世界的隐喻象征,而画中人就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身处孤独正被他人观看。

  人并不因独处而孤独,就是人并不因身在人群中而不会孤独。——【古希腊】爱比克泰德

  “波普教父”安迪·沃霍尔看起来似乎并不像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工厂”人来人往,可正是在这样的嬉闹下,却更凸显出他的孤独,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试图与孤独对抗。安迪·沃霍尔不停地收集各种“垃圾”,进行他的艺术创作,

那些会囤积物品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较为内向。有时,囤积会导致孤独,而有时它又能减缓孤独的感受,成为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孤独的城市》(p151)

  安迪·沃霍尔渴望融入人群,所以他才宣称:所有的可乐是一样的,所有的可乐都是好的。以期消除自身与他人的差异。而大卫·沃纳洛维奇一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希望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只因他在暴力中成长,且同性恋的身份使他恐惧,他身陷孤独绝望之中,但他依然在同性恋被视为“异类”的社会环境下勇于出柜,他相信只要敞开心扉就不会那么孤独了。

  亨利·戈达,一个孤独的看门人,死后留下了世界上迄今现存篇幅最长的小说《不真实的国度》;薇薇安·迈尔,一位保姆兼隐藏在人群中的摄影师,一生拍摄了15000多张照片,这些艺术品都是他们与孤独对视的成果。

  奥利维娅·莱恩在城市中孤独游走,创作《孤独的城市》过程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孤独,写作成为她救赎自己,对抗孤独的方式。

孤独是个人化的,也是政治化的。孤独是群体性的,它是一座城市。《孤独的城市》(p253)

  我们栖居在这座孤独城市中,孤独正是我们清醒活着的证明,我们要学会与孤独更好地相处,所以当与孤独狭路相逢的时候,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道一声:你好,孤独。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六):体验孤独、孤独图式以及自我麻痹

  2018年1月31日,习惯性打成2017的我,还不能确定已进入2018,看一眼日期,第一个月就要结束了,可还是没有实感。

  下班之前就决定了要来这家酒吧,来过一次,人不多,和其他啤酒屋一样常年烟雾缭绕。但我钟爱这里原因是店里一面墙的啤酒柜,站在玻璃窗子往里看,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啤酒转满了新鲜的孤独和困惑,等着我干掉他们。

  此时,我在离家3km的某酒吧,点了一瓶比利时智美白帽啤酒,入口是有点甜,因为暂时的拮据,暗自想着只点一瓶,所以小口品尝。酒过半巡,才尝到苦涩的味道,苦的让人舌尖发颤,热气从屁股往上走,到头脑中,大概是热气熏得,有点晕,理智依旧清醒,开始写这篇关于孤独的文字。

  接着跟孤独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我还是又点了一瓶国产的诱惑九号:草莓酸橙味露酒

  是酒保帮我选择的这一款,我的要求如右:20块左右、要甜味的、我没喝过的品牌。于是收到了这款甜兮兮酸溜溜的果汁儿啤酒,虽然我嫌弃外观以及它像儿童啤酒一般幼稚的口感,但我意外地在今天狼吞虎咽地喝完了这瓶酒。中毒性的甜味炸裂在我的口腔,我抿抿嘴,下意识叫酒保再来一瓶,如此反复,这一天我也预备着醉醺醺地回家。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这喝下去的酒精和花掉用来买它的钱,我感到快乐了吗?然后,我想把这个问题放在最后回答。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图示”,最早是由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提出。皮亚杰认为“图示”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是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位。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的方法和原则,而且方法和原则一般是不会变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过年要回家,我们一般率先就会想到定日子买票,接着给父母买点年货,最后收拾行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都是这些事项每年都是这个顺序。当然,每个人的“图式”不一样,而且“图示”会根据外部刺激而做出适当调整,但总体而言,“图式”还是会保持一致性的。我们有个人图式、有团队图式、有角色图式,当然也会有“独孤图式”。

  说孤独图式之前,我想起了一首韩文诗,名字叫做《밥》 천양회(《饭》)

  외로워서 밥을 많이 먹는다던 너에게 献给因为孤独吃很多饭的你

  권태로워 잠을 많이 잔다던 퍼 献给因为厌倦睡很多觉的你

  슬퍼서 많이 운다던 너에게 献给因为悲伤哭了很多的你

  나는 쓴다 我写下

  궁지에 물린 마음을 밥처럼 씹어라把陷入困境的心当做饭一样咀嚼

  어차피 삶은 너가 소화해야 할것이니까 反正人生需要你自己消化

  无论是因为孤独而吃很多饭或是喝很多酒;无论是因为厌倦而陷入睡眠;亦或是因为悲伤而放生大哭,当我们遇到孤独时,这些都是我们由大脑向四肢、五官发布号令的“独孤图式”的一部分。图式指挥你去做一些事情,试图用令你在吃饭时感受温暖与满足;在喝酒时感受神魂颠倒的快意;在睡眠中感受舒适和静谧;在哭泣中肆意发泄使人抑郁的锰、令人不安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催乳素,而它们在今天都象征着毁灭的力量。所以,或许在你还在否认孤独的脚步时,脑袋里的图式已经开始命令你今晚必须去酒吧了,当你醉醺醺往家走时,冷风像一记沙尘暴,突然被打了一拳之后的醒悟,原来是孤独啊。

  “当孤独的真实面貌显露无疑时,我感到了深深的匮乏,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些人人都有的东西”—《孤独的城市》

  我一直害怕我自己会酗酒,就好像害怕承认孤独一样,无论作为一个人类或者是一个女性,酗酒不仅意味着整日昏沉沉的脑子,放荡不洁的形象以及持续发胖贫困,而独孤则意味着不合群、孤立和失败。爱喝酒又孤独的女人,大概是全世界形象最糟糕形象了。但我还是控制不住一周三次出入不同酒吧或者是啤酒屋,我的图式在不断暗示我通过酒精忘却孤独。身在其中,虚无感和空虚感会在另一种幻觉中短暂消失,最起码能让我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下睡上10个小时。有点可耻的是,我沉迷于酒精并擅长自我麻醉。

  无论是在一条看似光明的路上,或是有多条路,纠结着离开还是留下,尝鲜还是保持安全。想沉迷于酒精,还是在彻底大醉之前本能的逃跑了!害怕脱序……孤独也是这样的,孤独的害怕脱序。害怕脱序,却早已不在队伍中。突然被打了一拳之后的醒悟,原来是孤独啊,原来孤独让人如此无能为力。然后知道体验到孤独并晃晃3个月以后,我开始振奋精神,开始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孤独的问题。孤独源于对接触的缺乏,无论何时收到拒绝,这种被否定的滋味都是难以承受的伤痛:高中的时候跟纠缠了7、8年的男孩表白,受到了拒绝,大学时与貌似气味相投的朋友们在一起,慢慢地再次受到了拒绝,毕业后,面对喜欢并全力准备的新工作,在准备就职的时刻受到了拒绝,在工作两年后,再次面对选择的时候仍然收到了成堆的拒绝,在我这片小小的土地上,可能容不下否定了,所以开辟了一条孤独之路。

  为了解决孤独,我开始跳舞,精疲力尽的跳舞也许晚上能睡的沉一些;我开始阅读,把头埋进书里做一只鸵鸟也许哭的次数会减少;我开始记录下来每天要做的事儿,从去干洗店取衣服到收拾屋子到取快递都是小事儿,努力填满还剩下的日子,接着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找工作,即使它让我痛苦,但我依旧要在一条职业的道路上行走,我想我需要忙起来。在做这些事儿的时候,我也不免在想:我现在做的事儿难道不也是自我麻痹吗?我没那么喜欢跳舞,对于阅读也是泛泛,几乎不再相信能找到自己合意的工作了,就像其实我也没那么喜欢酒精。

  今天我那神秘的孤独图式也指挥我度过了一天,也许投了三份简历,也许翻译了一段文字,也许写了一篇文章。对于酒,还是少喝为好,毕竟我的孤独再也容不下半点失控的因素。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七):一本也许可以消解孤独的书籍

  为什么书名叫"孤独的城市"?这本书有何独特的地方呢?这是我读此书过程中,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毕竟,古今中外,写"孤独"的书不胜枚举;毕竟,刚入手不久的蒋勋的《孤独六讲》才看了一半。也许可以这么理解,孤独的并不是城市,而是城市里的人们;然而,人们的孤独却是一座城市,让每个人的孤独得以聚集、交流和舒缓。所以,奥利维娅除了提到了自己的孤独,更多的是讲述了在她所体验到孤独的同一个城市里的那些孤独的艺术家们的故事。奥利维娅通过深入探析……等人的孤独故事,来深入剖析孤独的本意、孤独产生的原因以及深度孤独带来的种种令人咋舌的表现。这些艺术家们的孤独无一不令人叹息乃至心疼;但他们将自己的孤独化为种种艺术作品的力量却又另人惊叹不已。奥利维娅正是在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过程中,获得了对"孤独"的重新审视与理解的共鸣,从而与自己和解。所以,这本书是"哀而不伤"的。

  此外,我想这本书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它看似平平淡淡实则丰富多彩。它不是小说,并没有曲折的故事;但它却在不经意间讲述了不同人的故事;它不是心理学著作,并不是关于"孤独"的专业心理学解读;但它却能在恰当的地方,将心理学理论、观点和主角们的故事无缝衔接,使理论与案例相得益彰。它既在讲述他人的孤独故事,也在描述自己的孤独体验,全书两线并行不悖。如果说,奥利维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时是相对疏离的、客观的、冷静的,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段传记式的故事,我们会去思考去评价,这是外向交流;那么她在描写自己的故事时的那种全盘托出、毫无保留的情感流露,带给我们的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我们会感慨万千会回忆满屋,从而进行自我内向交流。所以,最后形成了奥利维娅在阅读他人的孤独中消解了自己的孤独,而我们作为本书的阅读者,在阅读奥利维娅和他人的孤独情感中,消解了我们的孤独。这大概是最好的阅读体验吧。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八):慰籍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孤独的单细胞,组成孤独的细胞组织,再组成孤独的个体,孤独的个体生活在孤独的城市,进而绵延全世界,变成了孤独的世界。

  孤独并不是某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普通人的孤独随着时代的洪流消失不见,文人骚客的孤独通过作品流传于世。

  古有: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今现有书中作者写到的4个名人:

  安迪.沃霍尔,他的作品前列第强烈的关注着隔绝和依恋这两个主题,一生都在与之对抗;

  亨利.达戈,他的人生揭示了那些导致一个人离群索居的社会因素,以及想象力是如何被用来抵抗这些外部力量;

  爱德华.霍珀,他所塑造的那些在萧条的咖啡馆、办公室和酒店大堂的玻璃后面的男人和女人的掠影,在近一个世纪以后,依然是寂寥城市的标志性形象;

  每个人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孤独,全世界的人都时不时的访问孤独。导致孤独是一个拥挤的地带,并且孤独是一种难以根除的慢性病,毫无用处可言。

  有一种病症群体叫:孤独症患者,他们是一群彻底的孤独者,一生活在自己个世界里不曾、不愿离开。也许他们是一群天使,看尽人间百态而后跌落人间后,选择了孤独,彻底的孤独。

  不问世事,不参与滚滚红尘。但我们大多数人是凡人一个,借由《孤独的城市》的文字了以慰藉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孤独着我的孤独,寂寞着我的寂寞。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九):嗅闻鲜花吧,在你还能够那样做的时候

  作为一个从小接受正面宣传,被教导要积极面对人生且家庭组织完善,成长环境相对健康的人来说,阅读本书可以说是一场冒险、一场价值观的冲击,当然也存在由于阅读量以及相关内容涉猎不足的因素。但是书中描写的某些症状我却能够隐隐地感同身受。如安迪沃霍尔式的自卑自怜;如由于对未知的恐惧而产生的排斥与嘲讽;如在狂欢人群中骤然升起的无聊感,并随之而来的孤独与内心对现实情境真实性的质疑。虽然本书讲述的是对上世纪域外艺术家的解读,同样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有着自省与警示的作用。

  在阅读的过程中,最能让我产生窒息感的是大卫沃纳洛维奇。他被困在彼得胡尔加生前的寓所中,无助地向冰冷的空气祈求:我想要一些慈悲。此时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一部电影The Normal Heart。其中马克鲁法洛扮演的作家在失去爱人的剧痛下,还要为同性恋权益、为获得艾滋病救助权利作斗争,同时要抵抗恐同人士及卫道士的攻击。大卫沃纳洛维奇仿佛就是那个电影中的角色,尽管生理与心理千疮百孔,尚要化身斗士。

  “爱不足以把你同其他人和事连接起来,也不足以让一个人的身体融入社会和部族里,获得爱人和安全感。你只有你自己,以一种最为对抗的姿态活着。”

  “要是我能把我们的血管连在一起,让我们成为彼此,我会那样做的。要是我能把我们的血管连在一起,将你留在这个世界上,留在眼下的这个时刻,我会那样做的。要是我能打开你的身体,滑进你的皮肤,透过你的眼睛看向外面的世界,将我和你的嘴唇永远地贴合在一起,我会那样做的。”

  对我而言,可能最大的遗憾便是从未也无法在国内看到大卫沃纳洛维奇的作品展,以及他为彼得胡尔加拍摄的那段影片。在我的想象中,温柔的白鲸和码头的白鸽镜头中闪现一个瘦弱的、奄奄一息的男子。疾病的丑陋与世间的美好交叠穿插,如《金刚经》所言,“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一种孤独与悲伤随着对艾滋病的恐惧与反歧视的抗争化作20世纪80年代纽约上空的雾霾,被所有人吸进身体,化为浸骨的隐痛。

  对于大卫沃纳洛维奇表达其政治立场的作品《有一天这个孩子》,本书作者是这么评价的:

  “这是他的故事,但这也是他的群体、美国的一整个阶层,以及这个世界本身的故事。这幅作品的力量在于它剥去了由污名衍生而来的东西以及由性所导致的有害的、纷乱的文明。它回归了事情的本质,回到青春期绽放的第一次微小的渴望,倘若这些词汇不曾被保守派如此彻底地纳入囊中,我意欲称之为天真或纯洁。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暴力、恐惧和痛苦,都是希望通过身体与人发生联系而造成的后果。身体,赤裸的身体,背负着重担或承载着奇迹的身体,都过快地成了苍蝇的食物。成长在一个天主教的环境里,大卫将他看作救赎的信仰放置在了这里。正如他在其他地方所说:嗅闻鲜花吧,在你还能够那样做的时候。”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十):孤独的城市

  孤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似乎很熟悉它,却又觉得很陌生。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述它,也找不到它产生的确切缘由,有时候明明看起来一切都仿佛那么的好,它却悄然而至,在某一个瞬间爬上心头,分崩了整份快乐,离析了一目明朗。

  第一次感受到孤独是什么时候呢,因为太过于内向而在幼儿园里交不到朋友吗,明明那个白血病的女孩陪我画完了整本狮子王的画册,是她不再来学校的那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和很久以后在脑海中想起她的时候吗?是妈妈在那个盛夏的傍晚,告诉我他们要去北京却暂时不能带我一起,我吃完晚饭后,独自在楼上看着桃太郎的动画片嚎啕大哭的时候吗?是我在小学的操场上,看着认识与不认识的同校生追逐嬉耍时意识到,我离开那个村庄已经很久了,久到似乎都要想不起每天陪着我的青梅的模样,而我却不曾告诉她我要走了,要好久不能回来的时候吗?还是若干年后我再见到她时,她眼里的疑惑与还残存着的丝毫熟悉的时候?亦或是此时此刻,我在写下这篇有关孤独的文章的时候?

  我是一个缺少爱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小学之前的记忆,除了那个白血病的女孩,很多的玩具,静和奶奶之外,再没有丝毫的印象了,即使看着存在过的旧相片,也无法从脑海里搜寻到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而那些留下来的记忆,都是陪伴着我的人与物。在他们在我去北京之后,都渐渐深埋进脑海里时,我抓住了拯救自己的东西,书。每当我觉得特别孤单的时候,我就会沉浸到那个世界里,无论是漫画还是小说,社科还是传记,都会让我觉得它可以与我对话,进入到我的思绪里,那个时候,我最爱去的,除了书店就是5毛钱一本的租书屋。

  然而并不是因为缺少陪伴,才让我产生孤独感,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才不再埋怨我的父母,才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爱不足以把你同其他人和事连接起来,也不足以让一个人的身体融入社会和家族里,获得爱人和安全感。你只有你自己,以一种最为对抗的姿态活着。我曾经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出现一个人,把我从孤独逆溯的荒流中捞起来,没有人做得到这一点,我也不希望可以得到救赎,当我明白它就是我的一部分时,我只希望有一个人即使不用理解,也可以安静得甚至不用管我的陪伴在我的身边,我只需要知道有一个人即使在我被这种情绪袭卷和压迫得无法呼吸时,也会不离不弃地存在于我目之所及,心之所念的地方,我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得到。

  东京下雪的那天晚上,我看着雪花落下,看了很长一段时间。脑海里出现的画面是在新宿路过的一个过道里,那里堆着不少流浪汉的“床”,与我刚才途径的景象异常的冲突,空气里满是潮湿的霓虹灯,滑动着点染了街头,其他人的痛苦是什么?对于我,对于行色匆匆的路人,假装它不存在,拒绝做出同情的努力,转而相信人过道上的陌生人的身体不过是一个被渲染出来的鬼魂,一个彩色像素的集合。在我们转过头去,换一个频道去注视时,它就会从存在中隐没,这要更容易些吗。

  孤独,它是一座城市,栖居其间,没有规则,也无需感到羞耻,我们共同身处其间,身处于这种积聚起来的创痛里,身处在这个由物体组成的世界里,身处在这个如此频繁地戴上面具、有形的、暂时的天堂里。重要的是善意,是相互支持。因为倘若要说我们从那些已经逝去的过往中学会了什么,那就是能让我们去感受的时间不会驻足停留。

  我爱这个世界,可我却很孤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