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巫的子孙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女巫的子孙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1 21: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巫的子孙经典读后感10篇

  《女巫的子孙》是一本由[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一):女巫的子孙:我野蛮,却不简单

  和莎士比亚许多广为人知的剧作相比,《暴风雨》在国内的知名度也许并不高,但它的精彩程度却毫不逊色。在时间上,这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部戏,但在1623年的第一对开本中,它却被放在了Comedy项下头一部,这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当时人们对这部戏的认可喜爱。不像四大悲剧,《暴风雨》里没有杀戮,所有人的性命都得到了保全。不像《裘力斯·凯撒》,《暴风雨》里也没有那种快意恩仇、直面生死的浩然正气,而是混杂着仁慈宽恕、希望、释然甚至有点孤寂和虚无的情绪,反映出莎士比亚日臻成熟人文主义思想和晚年对待人世无常心境。它魔幻、诡谲,又现实深刻,引人遐想回味无穷,可以代表莎翁想象力创造力的一座巅峰

  由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根据《暴风雨》改写的小说《女巫的子孙》继承了原作的基本脉络,将这部经典用现代的方式再次呈现在读者面前。虽然故事环境发生在现代,但作者并没有以现代之名胡乱篡改,相反却处处精心设计,尽力向读者讲好《暴风雨》的故事,并在这一基础上阐发新意。这说明阿特伍德在写作时始终非常清楚霍加斯出版社给她布置的这个半命题作文初衷——那就是利用改写致敬莎翁,利用改写拉近经典与大众距离,利用改写展现一个作家对莎士比亚的独到见解

  在小说开始前,本书安排了原剧剧情概述,可以让不了解《暴风雨》的读者对原作情节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基本了解,并且在阅读小说时可以随时翻看、比对。小说仿照原剧台本的形式开场,随后进入主线,其中安排了一些剧中剧的结构,共同指向《暴风雨》里的情节。鉴于其他书评对这些情节已有简单概述,本文就不在此赘述了。故事的嵌套应该说是阿特伍德的长项,她在《盲刺客》、《使女的故事》等作品中就大量使用,《女巫的子孙》相比之下只是一个小case,她处理起来是得心应手的。

  小说的语言诙谐幽默,带有十足的阿特伍德风格。阿特伍德的语言明快、利落,喜欢对人的意识流以及周遭世界进行细致入微描写,甚至偶尔有些絮絮叨叨。她在天气颜色气味建筑、人物穿戴等方面有着惊人想象力和无比丰富的修辞(看过《猫眼》的人就知道),这一点在本书中也有所体现。她根据原剧情节创作的几首自由诗歌,读来轻快活泼,很好地诠释了《暴风雨》长久以来可被视为一部音乐剧的传统(很多台词在中世纪是可以被谱成曲子唱出来的),也从某种程度上还原了莎剧“戏中有诗,诗中有戏”的特点。不过,和另一位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相比,阿特伍德似乎不擅长温婉细腻情感描写,所以小说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上略显粗枝大叶

  小说的主题是多重的,有仇恨与宽恕、幻象与现实、爱与政治、囚禁与自由等多种解读可能。(这些其实也是《暴风雨》常见的主题)。小说通过设置一个在监狱教授文学课堂,通过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对一些重点主题进行了分析。不过,单从小说名“女巫的子孙”(hagseed)来看,作者似乎是有意触及该剧涉及的另一个传统主题:文明与野蛮。Hagseed指的是剧中半人半兽的怪物凯列班,他是死去的女巫西考拉克斯的儿子,在普洛斯彼罗来荒岛前是这里的原住民。他被普洛斯彼罗奴役后,一直记恨这个借法术夺走他海岛的人,并且对普洛斯彼罗的爱女米兰达图谋不轨。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野蛮、粗鲁、兽性、残暴的,但他也有天真、直率、单纯可爱一面,例如他常常会对海岛发出由衷的赞美,对音乐和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人认为,凯列班(Caliban)这个名字是英文单词Cannibal(食人者)被重新排列后创造出来的,反映了地理发现时期欧洲人对新大陆原住民的态度。在本剧创作的17世纪早期,欧洲人对世界的探索在持续进行,伦敦经常会传来探险家和殖民者在某个新大陆遇到原住民的故事。这些原住民常常被描述茹毛饮血的野蛮人,他们同族相残,甚至会食用对方身体,和文明发达的欧洲白人相比完全不在一个进化等级。但与此同时,一些人对欧洲的自我中心主义也进行了反思,例如蒙田在《论食人族》中就说,“这些民族的野蛮是因为他们极少受到人类思想的熏陶,仍然十分接近他们原始淳朴”,而人类“作恶的本领比他们大得多”。他说,这些所谓的蛮族对于他们的俘虏其实是十分优待的,杀死时是“用剑柄打死”,然后吃死者的肉。但在我们标榜的文明世界中,却发生着太多“吃活人”的事,例如“将一个知疼知痛的人体折磨拷打得支离破碎,一点一点地加以烧烤,让狗和公猪撕咬致死”,这“比等他死后烤吃更加野蛮”。所以,“我们在评判他们错误的同时,对我们自己的错误却熟视无睹”,“按照理性准则我们可以称他们为蛮夷,按照我们自己的情况则不能,因为我们在各方面都比他们更野蛮”。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19世纪,诸如柯勒律治等诗人对凯列班赞赏有加,认为他是一个“高贵生物(a noble being)”,相比其他人更淳朴真实,身上流露着真性情。到了20世纪,随着反殖民主运动的兴起,凯列班又成了反抗普洛斯彼罗这样的殖民者的楷模。所以,西方世界对的文明与野蛮的反思始终存在,Hagseed一词背后隐藏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在小说中,犯人们对凯列班的喜爱也显而易见,他们为歌颂Hagseed所创作的诗歌,一方面是在为凯列班这个传统上被文明世界唾弃的“野蛮人”正名,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他们这些被社会抛弃的“底层人”正名。他们虽然有罪,有些还是暴力的歹徒,但他们从“女巫的子孙”身上找到了某种共鸣,那就是他们也有淳朴、自尊、向善的一面,他们渴望社会承认这一面。通过菲利克斯开设的莎翁戏剧课,他们找回了人性失落美好自信,这才敢于喊出“我们是女巫的子孙”这样的豪言。而Hagseed在原剧中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在小说现代语境的化学作用下,也焕发出新的光芒

  当然,上头这些冗长学术背景自然没有出现在《女巫的子孙》中,但如果仔细阅读小说,阿特伍德处处都留了线索等待好奇心强的读者自己去探索。作为曾在文学系任教的大学老师,阿特伍德确实会忍不住借人物之口讲一些关于戏剧的知识,关于《暴风雨》的认识,这也是她良苦用心所在。记得亚马逊上有人评论说,自己读这本书时感觉阿特伍德一会儿是作家,一会儿又成了文学课堂上的老师。当时就捂嘴一笑——这老兄真是看进去了。这不正是阿特伍德这位文学女巫施展的魔法,也是《女巫的子孙》最独特之处吗?

  2017年7月31日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二):泥里开花花更香

  读完了《女巫的子孙》。

  书的结尾有一句话:“弗莱彻监狱剧团的演出是他真正的《暴风雨》――他永远都无法超越。”是的艺术总是生在粗糙原始的地方。一个满心要复仇的导演与一群罪犯,哪个组合会比他们更适合《暴风雨》?

  读完《女巫的子孙》,我不禁思索,世界上有没有像弗莱彻监狱一样的地方。挤满讨厌的气味与诡计,同时又洒满了阳春白雪光辉。当八只爪、蛇眼、飞毛腿们“唰唰”从剧本里找脏话用时,这些诈骗犯、走私犯、贪污犯们对《暴风雨》的真诚,早已超过弗莱彻监狱外面歌舞升平的许多人。象牙塔里、舞榭歌台上以及文化城堡顶端空虚浮华在滋长,如托尼萨尔之流。在我看来,神奇小子、小药片、弯铅笔们在讨论角色时的粗野互骂,在排戏时的全面争执,在续写人物命运时的悲观粗犷,以及排完戏后对违禁香烟的渴求都来得格外可爱真实。

  玛格丽特兴许也这么想吧。“女巫的子孙”,原是《暴风雨》中骂人的用词,后来成为弗莱彻监狱剧团的一个小剧组;“女巫的子孙”――诡谲、狡黠,多适合称呼这个特别的剧组!但是最后它成为了书的题目――也许是说,正是这群“女巫的子孙”复活了《暴风雨》,扛起了文化大旗。好一个女巫的子孙!谁能想到,当他们骂完“生毒痘疮的!遭血瘟的!狗娘养的!”还能认认真真地在监狱宿舍里坐下来,研究角色、剧情呢?

  这样随性、乖张的态度,也许就是出演《暴风雨》最好的状态吧。莎翁的作品我不太了解,但是文风自由洒脱早有听闻。所以菲利克斯放心让演员们从剧本里找脏话用,他知道这些粗鲁人用不完的。

  这就是戏剧的本质生活的本质吧。一边咒骂条件不足、想要的角色没拿到、奚落滑稽的剧情,一边继续经营自己的一摊子,舞台亮相时照样精精神神的。痛苦挣扎热爱琐碎的生活。这些痛苦和挣扎被消化,融进戏剧的养料里,渗进人的精神肌肉里,可能用药过猛废了胳膊,也可能变得更加强壮。早已领略人生黑暗的飞毛腿们,对《暴风雨》强烈的痛苦与挣扎自然心领神会;也只有亲身经历这样的强烈痛苦,在风雨里翻滚得粗砺麻木才能真正领略莎翁狂风暴雨般倾倒而出的情感。

  戏剧源于矛盾,生于痛苦。

  非风里浪里滚来的鱼不知海的诗意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三):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读《女巫的子孙》

  • 背景

  2013年,我将将大学毕业时候,美国企鹅兰登书屋旗下的贺加斯出版社拉开了重塑莎士比亚经典的大幕。四年过去了,正好迎来了该系列的第四本——《女巫的子孙》。

  《女巫的子孙》是根据莎士比亚封笔之作《暴风雨》改编而来。虽然从时间上看,《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作品,但就综合评价而言,《暴风雨》堪有首篇之荣耀。《女巫的子孙》也没有让人失望,根据亚马逊等网站评分看,贺加斯出版社重塑经典项目已出版的四本中,这一本应该是评价最高的。

  若读过《暴风雨》的话,会发现《女巫的子孙》的线索与其一样清晰,相互呼应的同时又略有不同。这篇评论还是以《女巫的子孙》为主。

  • 乌云

  乌云一直笼罩在《女巫的子孙》上空。

  首先,开篇便是奸佞小人篡位夺权,将成功的导演排挤出剧团——这是第一朵乌云。

  导演菲利克斯有一个女儿妻子在女儿出生后不就便离开人世,女儿也在三岁时长别于人间。菲利克斯当时努力排演《暴风雨》,突破创新,选择华美奇异服装等,想要征服观众。然而,他埋首工作之时,身边最亲密的经纪人托尼却背叛了他,与文化部长——菲利克斯之前的对头一起,将他排挤出剧团,自己转而上位。

  其次,无助的导演隐姓埋名化身杜克先生,到偏远之处避世而居——这是第二朵乌云。

  杜克先生的居住条件很差,只有最基本的家用。他和算不上房东的房东达成了一致,虽然不算是被房东欺负,但房东也没有很慷慨。之后十几年中,杜克先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人当道,毫无回手之力(杜克先生也不允许自己回手)。简陋的小棚屋便是杜克先生被放逐的神秘孤岛。

  最后,杜克先生找到了一份到监狱教罪犯戏剧表演的工作——这是第三朵,也是最后一朵乌云。

  知名导演沦落到监狱教罪犯学戏剧,这本身就很让人难以接受。这些罪犯背负着不同的骂名:有进行庞氏诈骗的律师,有窃取企业信息的黑客,还有给别人当替罪羊的黑社会成员等等。要这些人乖乖听话谈何容易

  然而,正是这最后一朵乌云背后出现的幸福线,照亮了整片天空

  • 幸福

  首先,漫长的打磨,让菲利克斯培养了一批老演员——第一条幸福线。

  菲利克斯通过各种方式,让演员听从自己的安排。第一,他把剧场与监狱其他部分隔离。演员们来到剧场之后,就要遵守剧场的规矩;第二,他按照演员的特点安排角色,先请演员们自选,随后在此基础上安排;第三,演员必须背剧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适当改剧本,给予演员自由发挥的空间;第四,演员在不仅学会了表演,也学会了摄影灯光、控场等技术手段;第五,结束表演后有庆功宴,菲利克斯会带些烟进监狱犒赏演员,并与之探讨其表演感受

  其次,等待数年之后,仇敌终于现身——第二条幸福线。

  这条幸福线是埃丝黛这个监狱戏剧项目负责人带起来的。她经过不断游说,不断推销,终于引得当时已声名显赫、身居高位的托尼及其党羽现身监狱,亲自观摩戏剧。菲利克斯卧薪尝胆多年,终于等来了机会,已不再年轻的他再次触摸当年的演出服,心中的感慨不断翻涌。

  再次,安妮–玛丽的加入,让整部作品得以升华——第三条幸福线。

  安妮–玛丽本就是当年菲利克斯选中的米兰达一角的扮演者。她受邀来到监狱剧场之后,以美貌(虽然没有过多笔墨描写)和表演功底征服了全场。她在监狱表演的这场《暴风雨》中扮演米兰达的角色,因为作为普洛斯彼罗的杜克先生,他的女儿已远离人间。

  最后,精心策划及团队合作让人震惊,也让仇敌低头——最后一条幸福线。

  杜克先生精巧的设计,让托尼及其党羽也参与到了这部剧中。他之前剪辑好的视频正在播放,而托尼参与的另一场戏剧正在进行中。剧中,托尼、司法部长等人被带到了小黑屋,如同艾丽儿施法一般;而司法部长的儿子则被带到了另一处,和安妮–玛丽一起。这就营造出了《暴风雨》中的一幕。托尼等人在小黑屋中吐露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也被杜克先生抓了个正着。一切大白之后,杜克先生恢复了菲利克斯之身,重回剧团,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 后记

  若是读过《暴风雨》,便会自然而然的拿《女巫的子孙》中的人物与之相匹配。角色对应感非常强烈。

  本书与原作不同的主要有两点:

  1. 《女巫的子孙》中,米兰达有两个人。一个是菲利克斯的女儿米兰达,三岁去世的她,一直存在与菲利克斯的幻想之中;第二个是安妮–玛丽,她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菲利克斯女儿在现实中的投射与体现。

  2. 《女巫的子孙》突出了凯列班——女巫的子孙。女巫西考拉克斯在孤岛上独自诞育了凯列班,后凯列班成为了普洛斯彼罗的“宠物”或“奴仆”。之后,二人反目。本书突出了凯列班一系列心理变化。

  《暴风雨》中体现的画面在《女巫的子孙》中也异常清晰,有几点值得思考:

  1. 乌托邦的呈现在何处?

  监狱剧团就是菲利克斯的理想国。简单来说,那里没有等级制度,只有平等的演员。他们能自由发挥才能;没有贫穷饥饿,甚至还有菲利克斯带来的烟。

  2. 复仇记。

  大抵是能算作复仇记的吧,或者说是出一口气。若说菲利克斯或者普洛斯彼罗是天蝎座,毫不为过。他们都有蝎子般的防御性,还有鹰一样高瞻远瞩的目光。支配欲望很强——普洛斯彼罗发现凯列班的不轨之心后对他的折磨便是一种体现。天蝎座在个性上的转换、蜕变中饱尝了艰辛与痛苦,他们可以蛰伏很久之后再付诸行动,只等待最后完美的时机——菲利克斯抚摸着华服,对自己说“还不到时候”便是体现之一。

  最后,司法部长的儿子到菲利克斯麾下效力学习,并小有成就,说明菲利克斯重返剧团后收服了仇敌的儿子,也就相当于收服了仇敌,这也是一种胜利。

  3. 米兰达。

  普洛斯彼罗说过“我失去了女儿”,菲利克斯也失去了女儿。这是两种不同的失去,却都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伤害。在《女巫的子孙》中,米兰达可谓是一条隐藏的主线。菲利克斯最初排练暴风雨是为了她,接着化身杜克先生隐居时也有她陪伴,然后在表演中还有米兰达提词,最后菲利克斯圆满成功后米兰达消失不见,则表明了菲利克斯放下了。一切都与米兰达有关。

  4. 弗莱彻监狱。

  弗莱彻监狱是菲利克斯的理想国。他们之间有某种联系,并非单纯的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最后的复仇在弗莱彻监狱进行,演员们大多也是老演员。菲利克斯与演员之间建立了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他深入演员们的情感,将其付诸于戏剧,让演员们在戏剧中找到与自身的共鸣,最后才能让演员们在复仇大计中描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的最后,演员们对表演进行反思总结时,他们的发言精彩无比(不再剧透,比如对安东尼奥、蜜蜂以及第九个牢笼的分析等)。不仅是对剧本的分析,也不仅是对人物的分析,他们结合自身的经历,说出了自己的感悟,折射出许多人性的闪光点和阴暗面,颇值得思考。

  5. 剧中剧。

  格丽特·阿特伍德《女巫的子孙》一书是对《暴风雨》的改写,而她在书中又选择《暴风雨》作为菲利克斯复仇的戏剧。这一点不可不谓之巧妙。《女巫的子孙》中的人物对话多次使用了《暴风雨》中的台词,每句都运用贴切巧妙,能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本书与原著之间的联系。

  6. 人文主义情怀。

  莎士比亚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写就了《暴风雨》,他仍相信人性本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在《女巫的子孙》中,这一点并没有被抛开。例如,菲利克斯蛰伏12年后,依靠自身能力,相信监狱中人善的一面,战胜了当初背后捅到的小人;再比如,12年都没有联系,安妮–玛丽很快便接受了菲利克斯让自己到监狱表演米兰达的邀请,这也是人性善良一面的体现。最后,本不同意儿子到戏剧节一展拳脚的司法部长也同意儿子自由发展,也回归了人的本心。

  在阿特伍德笔下,加拿大的天气也要平静很多,她的暴风雨裹着人文主义气息。气氛热烈的表演克制了混乱的场面;她的菲利克斯比普洛斯彼罗更有亲和力,没有折磨自己的跟班,也没有在得知自己被开除之后大吵大闹。

  7. 普洛斯彼罗与菲利克斯最后的命运。

  在《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最后成为了囚徒:他的物品都已损毁,书籍已被淹没,他恳求获得观众的仁慈——“求你们解脱了我灵魂上的系锁,赖著你们善意殷勤的鼓掌相助”。而菲利克斯却孑然一身,来去自由。他走出监狱,重返剧场,只给了一个人提前假释的机会,还让仇敌之子成为自己的学徒。

  (3157 words)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四):自由会不会也是牢笼?

  1611 年,作为莎士比亚晚年的最后一部完整作品《暴风雨》,讲述了复仇与宽恕的主题:普洛斯彼罗曾是米兰公爵,因为沉迷于魔法,被他的弟弟安东尼奥夺取爵位之后,他和女儿米兰达被放逐漂泊到了无人居住的岛屿之上。在岛上,他钻研魔法,在精灵的帮助下制造海难幻象引仇人来岛,复仇的机会就在眼前,普洛斯彼罗却最终选择了宽恕。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这是她最喜欢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但她自己的作品可很少呈现美妙世界。但老实说(在没考虑翻译的情况下),这不是她发挥正常的作品,她富有想象力,言语火辣,思考独特冷清,但一旦情节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中······更何况,我还觉得《暴风雨》其实并不太好看······

  但阿特伍德无疑也是勇敢的,在天才前辈制定的戏剧框架和必需完成的任务下,获得书写上的自由以及评判。

  《女巫的子孙》讲述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而复仇总是与自由相关。主角菲利克斯,是一位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的鳏夫,随后女儿也因病死去,更没想到的是,还遭遇挚友背叛,失去一切名利。菲利克斯远走他乡,在经历过一段难以忍受到逐渐适应的独居的日子后,在机缘巧合中,菲利克斯成了当地一所监狱的临时戏剧教师,于是一场由他导演的“暴风雨”将在监狱里上演,而一个周密的复仇计划也随之浮出水面。

  还好阿特伍德凭借她的幽默和洞察力,在限制中寻找突破,制造惊喜,把人物和场景布置在监狱里,监狱如同戏剧中的小岛,都是与世隔绝之地,每个人物在这里都需要承担复杂情绪,陷入牢笼中,思想和肉体都渴望挣脱,重回自由。

  最终,菲利克斯在忍辱负重10多年后,终于再次正名。而参加排演的《暴风雨》囚犯,也同样感受到戏剧或者说生活的可爱和留恋之处,至少一部戏剧可以让人快乐,甚至还能有所改变,这就是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我最喜欢的写法。

  书中结尾处,每个演员都为自己的角色续写一个结局,这是存在于头脑中的幻想。其实囚犯们依旧可以把不公,愤怒,狂躁的情绪编造在虚幻的角色之中,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做。就连最野蛮,凶残的凯列班也被想象实现了价值,拥有舒适而快乐的生活。而至于为什么书本会叫《女巫的子孙》也是和凯列班的角色有关。

  只需要一个契机,人物就能全情灌注地在暴风雨中蜕变,成长,挣脱牢笼。如此说来,真正的阿特伍德又回来了,外媒评价她的写作好似有十个女人,三十个女人在絮语,而《女巫的子孙》里的人文情怀,也在这里倾注在每个监狱里被困住的人身上。

  其实有个很悖论的事情是,如果没有复仇,没有痛苦和牢笼,就不会知道自由和宽恕的可贵,所以这个暴风雨,到底是走进去还是待在一旁观看?当然,生活由不得自己做出选择。在能选择的地方,选择自由,放过别人放过自己。

  或许这是年近80岁的阿特伍德,感受到的心境和寻找的真谛。但我还是更爱那个辛辣的阿特伍德。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五):【限量试读本】真实的剧本《暴风雨》

  莎士比亚的剧本,读得不多,这部改编自《暴风雨》的剧本,宣传有说是对莎士比亚剧本经典改写系列,自然想象着此书应该和原著有着某些的雷同。待阅读此书之后,才发觉是部挺有意思的小说。 其写作的背景是莎士比亚《暴风雨》,只是在此基础之上对原著重新进行了编写。也可以理解为,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本,其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监狱文学,暴风雨。

  对此书,有些句语不明白之际,可以阅读书下的注释,比如:祝我狗屎运吧,别理解错了,这可是说好运的意思。在将全书阅读完毕之后,特意将所有的注解重新浏览了,无疑这加深了对全书的理解,自然也加深了对莎士比亚剧本的了解。

  书中,几位角色刻画得比较有特色,菲利克斯,爱丽儿,米兰达,安东尼奥,贡柴罗,凯列班等等,让人印象深刻。菲利克斯,落魄的导演,偶然的机会在监狱中找到教员工作,找来帮监狱中的囚犯,排练起各种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于监狱监管者来看,让犯人演戏是挺有意思的活动。只是菲利克斯由于在之前的工作中被挤掉工作,仇恨在心中堆积,终于找来机会对仇家,真实地演绎了一场莎士比亚的戏剧。

  为了体现真实性,演出者找来灯光音响效果,弄来各式服装,参照莎剧《暴风雨》的模式进行排演。在真实的演出之时,他们采用了交互式的方式,让观看者也参与演出,以体现演出的紧张之感。为了完成针对性的复仇,演出中还穿插着绑架,服药等内容,参与者萨尔的儿子弗雷迪也和莎剧里的人物一样,和米兰达真真地相爱。自然,导演菲利克斯的复仇也取得了圆满的效果,他因此回复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对剧中的人物最终的反思,也显示出作者写作的思路非常地开阔。各位主演人员,都对出演的角色进行了阐述,无疑能帮助读者加深对《暴风雨》剧本的认识,没想到这些囚犯能有如此的演出才能,只遗憾没有看到导演菲利克斯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分析。

  落魄演员安妮-玛丽的总结,无疑是阐述中的大亮点。其所扮演的米兰达,菲利克斯的女儿,美丽的女子,借助于三位女神的帮忙,在汇报阶段完美的出彩。不仅仅有演出者,书中还描写了虚无中的米兰达,两者实实虚虚,相互对照,时刻伴随着菲利克斯身旁,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直至复仇成功。

  也是到了这一刻,菲利克斯才有些释然,虚无的米兰达也最终获得了自由。

  自然,凯列班(有些谐音,总串成了塔利班),女巫的子孙,感觉并不出彩的角色,却被培养为明星,而有着灿烂的未来。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六):自我的困境能走出吗?

  这本书是儿子安利我的。也是他参加未读得来的试读本,没有定价的简易版本。

  开始还是有点硬着头皮读的,不知道阿特伍德奶奶的书读不读得下来。这是 霍加斯·莎士比亚经典改写系列中的一本,对应的是《暴风雨》。

  《暴风雨》曾经翻过的。有点神神叨叨的复仇故事,不明白为什么经久不衰,当时想也许只是因为莎士比亚,现在知道我错了,我粗略翻过并不是读过,只是杀时间。

  阿特伍德用一个精妙的现代故事嵌套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华横溢刚愎自用的戏剧导演被人设套离职,自我放逐,12年后,在监狱重排《暴风雨》,引导当年的仇人陷入圈套。他带着他的犯人演员们也就是扒皮风雨中的小妖们一起排练,一起回顾前生今世,一章一章精读莎士比亚,讨论各个任务的前生今世,他得分动机,他的后续,他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完美复仇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囚徒困境,复仇,愤怒也是自我的困境,到底要什么样的复仇。

  深度解析莎士比亚,在一个完美的戏剧嵌套里,完美的故事。

  有个地方不懂,那些达官贵人后来怎么就那么容易摆布,觉得被绑架被戏弄后怎么还敢吃葡萄,正中圈套?作者的金手指吗?还是坐着就应该有这样的金手指,还是指涉莎士比亚的金手指也很多,本来就是剧作家的特权?

  在看了几本让人沮丧的书后终于读到了这么过瘾的书,四天就读完了。很开心。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七):遭痘疮的鬼才导演,用生命谱写的莎翁戏剧freestyle

  戏剧到底有什么魔力?我们为什么喜欢看一个人扮演别人?而如果有机会表演的话,大多数人都会跃跃欲试、登上舞台体验一把别人的人生。

  当一次演员尚且能有如此的吸引力,那如果能成为一名戏剧导演,掌控舞台上的一切——选角、舞台布置、服装道具、配乐声效,更是会让人如痴如醉,甚至走火入魔。

  这就是菲利克斯的遭遇:他被戏剧的魔力控制住了,就像《暴风雨》中沉溺于法术的普洛斯彼罗。

  而更可怕的是,那时他还没有料到,自己会因此失去唯一的女儿和视为生命的导演权力。

  他没有机会经历海难,但是他的人生也在一瞬间倾覆,沉入绝望的海底。

  在自我放逐了十二年后,他也决定抓住机会复仇。不过他没有普洛斯彼罗的法术,他手中紧握的仍然是戏剧的魔力。

  而这一次,他决定借助罪犯演员的力量,在监狱这一绝佳的幽禁场所,再现他一直渴望搬演的杰作《暴风雨》。

  他不仅要惩罚仇人,看着他们痛苦地呻吟,还要重新点亮他的戏剧梦想、召唤他死去的女儿。

  他要上演一出完美的、全浸入体验的戏中戏,也正如他自己是在用生命全浸入体验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这就是《女巫的子孙》最精彩的创举:双重的戏剧嵌套,基于对莎士比亚原著深刻解读的现实改写。

  如果你熟悉原著剧本的情节,你也能津津有味地读着菲利克斯如何有条不紊地实施复仇计划,为他的心思缜密而拍手称好。

  如果你不知道莎士比亚到底写了什么,你也能从作者精心设计的每小节标题和人物引用的剧本选段中,体会莎翁戏剧的语言魅力和戏剧风格。更重要的是,你也能体验一把菲利克斯戏剧课堂的魔力。

  作者完整展现了菲利克斯的教学流程,我觉得研究教育学的专家、想要打造魅力课堂的一线教师都能从中找到许多可以写出论文的地方。

  首先,他是一位懂得学生的教师。他知道不能以普通演员的标准来要求这些罪犯,于是他的第一项作业是让学生找出剧本中所有的脏话,并且朗读拼写。还有比这个更好玩的作业吗?能让骂人也成为一项作业,还训练了阅读和拼写能力,真是遭痘疮的酷毙了!

  其次,他有对文本的独特解读,并且能循循善诱,让学生接受并理解。我们往往会认为普洛斯彼罗安排自己的女儿爱上王子是一种庸俗的剧情,但是菲利克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仅是为米兰达争取一条更好的出路,更是为了普洛斯彼罗自己复位的梦想。如果没有对每一个人物深入的研读,是不会读出这些隐秘心思中的隐秘机谋的。在更高的层面上打开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师存在的价值。

  最后,菲利克斯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他让学生自由改编创作、设想人物的结局,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每一组学生精彩的总结,比任何一篇学究气的论文都闪现光彩。而这种种创想中,最才华横溢、最大胆颠覆的,就是学生集体创作的说唱歌谣!

  没错!就是那遭血瘟的freestyle!

  大段背景叙述,让人昏昏欲睡;坏人阴谋诡计,不够振聋发聩;倒霉女巫子孙,也还有话要怼。生命诚可贵,说唱价更高,呦呦切克闹,freestyle来一套!

  于是借由这癫狂的歌舞,故事也从压抑的悲剧转变成了喜剧,也暗合了莎士比亚“传奇剧”由悲入喜的情绪节奏,作者对莎翁戏剧的把握真是get到了精髓。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为数不多的传奇剧,它既有富于幻想的故事情节,也表现了“宽恕”的主题,因为“人生如梦,我们短暂的一生,都在酣睡之中”。既然人生不过大梦一场,又有什么仇恨值得永记于心呢?

  普洛斯彼罗的岛是一座舞台,它上演了人生虚幻的梦想和命运的捉弄,结局也晦暗不明;菲利克斯的监狱也是一座舞台,它展现了对戏剧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才华的尊重,但是结局仍然吉凶未卜。

  菲利克斯对《暴风雨》主题的解读或许也可以成为《女巫的子孙》的注脚:“这是关于监狱的一部戏......它具有普世的主题。”和被戏剧的魔力迷住相比,更可怕的监牢是复仇心。作者也在书的扉页中引用了培根的话:“念念不忘的复仇者只会使自己的创伤新鲜如初,而那创伤本来是可以愈合的。”

  菲利克斯正是放下了复仇的执念,才最终打破了戏剧的魔咒,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人生中。这一富有象征意味的结尾,也能让读者掩上书卷后陷入沉思。

  举起复仇的利剑,还是平息心中的怒火,这是一个问题。

  愿你能在梦醒之前找到答案。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八):第九种魔法

  太多的‘屎’就单调了,而单调不是莎士比亚的风格。——你绝不会想到有人会用这种与大便有关的论述来谈论莎士比亚。想一想,那可是让哈姆雷特说出“to be or not to be”这样的人生哲理,还谱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那爱情传奇的莎士比亚啊!这论调比“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场景还要超现实主义,但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这本《女巫的子孙》里,人们的的确确是这么相信着的。莎翁剧作并非什么阳春白雪,阿特伍德在书中如此解释,莎士比亚本人亦无意成为经典。而他笔下这些已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的戏剧作品,本质也是在轮状皱领与华丽披风闪耀的年代舞台上,满嘴色情双关与悲剧独白的叫座商品。

  那么,将莎士比亚剧作中那古典风情的舞台切换到现代社会又将是怎样一番情形?阿特伍德参与到改写莎翁经典的这个企划中来,她为我们揭开的幕布下却是一场现代监狱的闹剧,台前幕后的犯人们将剧本里的脏话作为听写练习。莎士比亚在地下若是听到有人将自己剧本里的脏话辑录成册,还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真不知该是怎样一副表情!

  但这脏话,却是阿特伍德对莎翁名作《暴风雨》的第一重解读。在这本书里,她俨然变身语言的魔法师,油嘴滑舌插科打诨都手到拈来,对话在嬉笑怒骂间还保持着严肃淡定的底子,仿佛已然将莎翁幽默风格的机妙之处掌握手中。而正是在这半正经半不正经的语调里,主人公普洛斯彼罗,或菲利克斯,才从铅字的排列组合间舒展起一个囚徒的身体,尽显凡人的粗俗、狂放、傲慢和智慧。

  既然是改写,必是免不了从剧情上着手。野心勃勃的阿特伍德却并不满足于故事套故事,解读套解读的写作手法,于是她将人物摆设在一张与《暴风雨》相似的悔恨复仇之网中以后,紧接着又不露痕迹地将读者们连带着一同引入这故事的牢笼之中。她让曾经的名导演菲利克斯在课堂上给他的囚犯学生们安排了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有助于人们理解《暴风雨》的主题——“通读剧本,找出所有的牢笼……囚徒、牢笼、看守”——于是书桌前的读者们便不可避免地给自己也领了一份相同的课堂作业,哪怕隔这故事有十万八千里的自己并没可能领到什么课堂奖励。如此激发起读者的参与感,阿特伍德俨然已深得“挑战读者”手法的精髓:命题人暗示的九个答案已经被揭露八个,剩下的一个,读者诸君究竟能不能猜对?

这部戏的一个主题是牢笼。

  菲利克斯在题板上写下他对《暴风雨》的理解。“特别监禁事件。”而在故事一个个开始又完结之后,当菲利克斯在名为“至此结束”的章节里宣告“第九个牢笼就是这出戏本身”,我们将会明白,这既不是最终解答,也不能带来解脱。而我们,这些故事和文字之外的无辜读者,早已和书中人物一起被禁锢在这拿不起放不下的情节里,再无力挣脱。我们将一再回味那些灰暗日子里拯救了我们的自得其乐,我们将无法割舍那寂寞人生中的温柔幻象,将在这肮脏人世间继续坚信人的力量——文字被锁在书里,而我们被锁在桌前。

  最后的牢笼其实是这出戏本身——叙述者念出最后的咒语,却也把自己囚禁在这魔咒里,正如《暴风雨》之于普洛斯彼罗,正如《女巫的子孙》之于菲利克斯。但这魔咒远不止于如此。从情节和风格的继承,到《女巫的子孙》的命题,阿特伍德其实早已将她这作者的处境也摆在我们眼前:一位困于自己作品中的囚徒。而《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最后的作品,在饱含莎士比亚对俗世美好愿景的同时,岂不也已将它的作者囚禁在这最后的童话里?

  在原剧《暴风雨》中,女巫的子孙凯列班曾对教养他的普洛斯彼罗说过这样的话:“你教我讲话,我得到的好处只是怎样骂人。”我原本有几分感慨一个创造过《使女的故事》那般反乌托邦世界的阿特伍德竟如此循规蹈矩地改写出这样一个故事,但对着这句话沉思良久,我内心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阿特伍德自莎士比亚那儿继承了这一切,让恶人得到惩罚,好人收获回报,正义得到伸张,让人们在迷失后重新找到自己,但同时,她也让女巫的子孙们跳脱出角色本身,尝试放声歌唱,从而真正地颠覆了善恶的表象。当主人公菲利克斯通过人类的智慧而非精灵的魔法达到复仇目的,这便是这场越狱最初也是最后的魔法:信念的力量。都在这儿了,菲利克斯默念道,我统治的岛屿,我的放逐之地,我的苦行。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九):她让反乌托邦故事赢下艾美奖,也能让莎士比亚可爱得发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九五剧场)

  刚刚结束的2017艾美奖颁奖礼上,由hulu制作出品的剧集《使女的故事》赢下了包括最佳剧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女配五项重要大奖。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也和剧组一同现身,早有粉丝发现,阿特伍德“奶奶”不仅贡献了这个故事,还曾在剧集中有过不易察觉的短暂出场。

  被不少图书编辑认定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阿特伍德最有名的作品当属为她赢下布克奖的《盲刺客》和上面这一部总被拿来与《1984》相提并论的《使女的故事》。在霍佳斯出版社的“莎士比亚当代改写”出版计划中,阿特伍德应该算得上是来头最大的一位,有趣的是,年纪最大的她选择了莎士比亚晚年最后一部独自完成的作品来改写。其他搭配包括珍妮特·温特森改写的《冬天的故事》,雅各布森改写的《威尼斯商人》等,还有仍在waiting list上的,吉莉安·弗琳版的《哈姆雷特》。

  阿特伍德版本的《暴风雨》书名叫做《女巫的子孙》,在书中这是怪人凯列班的身份。由于对原剧本比较熟悉,阿特伍德编织的这个故事又很轻松,再加上放飞自我却并不违和的翻译,只花一整天时间我就读完了这本“导演与制作人横跨数十年撕X大戏+论莎士比亚戏剧在囚犯教育中的作用”。这是一次完全继承了《暴风雨》自身轻盈风格的改写,与当下世界联系紧密,又充满了趣味和洞见。

  【整个世界是一座监狱】

  阿特伍德不写戏剧,却比许多戏剧编剧都聪明,她知道情境的重要性。《女巫的子孙》的故事拥有一个戏剧外行看起来颇为有趣戏剧内行看起来堪称天才的设定:故事讲述了一位前知名导演被人陷害,家庭完蛋事业完蛋后来到监狱为囚犯们排演戏剧,并借机完成复仇的故事。小说的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基本是《暴风雨》的再现:主角沉迷魔法/创作,将国家/剧院交给旁人打理结果被架空权力被迫离开。不同的是,主人公菲利克斯的女儿米兰达在三岁时就因自己的疏忽生病去世,他怀着愧疚与思念,在漫长的自我放逐岁月中和想象中的她“一起生活”,并让她扮演《暴风雨》剧中的爱丽儿——那个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普洛斯彼罗自己能看到的精灵。

  小说的结构中心就是这出监狱中上演的《暴风雨》,这出为了复仇排演的“戏中戏”。这种做法并不新鲜甚至已经被今天的舞台用烂,但把演出的排练放在监狱里,看点就大不相同了。阿特伍德在后记里提到自己一直对监狱文学很感兴趣,而《女巫的子孙》的出发点恰恰迎合了戏剧艺术在当代社会实践中最热门的一个面向——应用戏剧(Applied Theatre)。“监狱与假释戏剧”作为应用戏剧的一个类别,在《女巫的子孙》中被生动活泼地实践了出来:菲利克斯作为专业剧场工作者,以莎士比亚戏剧为文本,借由给囚犯们排戏的形式,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就连为了复仇煽动囚犯们共谋的契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2015年加州惩戒改造局总计拨款250万美元用于资助在州内监狱中开展的戏剧项目(据《纽约时报中文版》)。

  更为巧妙的是,“监狱”既是《女巫的子孙》的情境,也是《暴风雨》和《女巫的子孙》共同的主题。小说中有不少对《暴风雨》文本的深刻解读(有很多出自囚犯之口),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菲利克斯让囚犯演员们所做的剧本功课——找出剧中的所有“牢笼”。演员问菲利克斯“怎么才算(牢笼)?”他这样回答道:“牢笼是你被置于的任何与你意愿相违背的地方或情形,你不愿呆在里面,但又无法逃脱。”人人都知道《暴风雨》表达了宽恕与和解,但《女巫的子孙》抓住了那最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和解永远是与自己的和解,米兰达的死给了菲利克斯比《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更重的枷锁,因而爱丽儿的自由也成就了菲利克斯比普洛斯彼罗更动人的自由。


  为了这些完美的嵌套和呼应,为了故事与故事中戏剧的流畅性,《女巫的子孙》也牺牲了一部分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菲利克斯与女儿米兰达的这条线索只在细微的角落被书写几笔,他的孤独与幻想并未得到足够展现。而监狱中的囚犯们也都只是一个个可爱的影子,罪犯身份与内心世界的对比几乎都溶解在了他们对《暴风雨》剧本的理解里。同样被牺牲掉的还有对权力和掌权者的思考,只在菲利克斯的闪念之间可以捕捉到一点:“台词才是你们应该担心的走私品。那才是真正危险的东西。台词是不会在扫描仪器上显示出来的。”

  【莎士比亚有嘻哈】

  在《暴风雨》中,喜剧性偶尔出现在一个死老头(普洛斯彼罗)和一对小情侣(米兰达与费迪南)之间,大部分出现在弄臣和凯列班之间。阿特伍德并没有为《女巫的子孙》创造一个绝对的喜剧性角色,而是将“搞笑”的任务分散在所有囚犯身上。《女巫的子孙》同样完美继承了《暴风雨》轻盈的风格,监狱VS艺术,犯人VS演员,一群文盲VS莎士比亚,这已经足够产生冲突并孕育出大量喜剧梗了。

  不学无术的孩子学外语,总是先学会怎么骂人。菲利克斯深谙此道:“学文化就靠这点妖妇贱种的动力。”于是他在监狱中排演每一部莎士比亚,第一步都是让大家挑出剧本中所有的脏话,一旦这些脏话被确定,排练期间监狱里将只能使用莎士比亚骂人大法:“愿太阳从一切沼泽,平原上吸起来的瘴气都降在XXX身上,让他的全身没有一处不生恶病。”学会了这样一句骂人,大概也就背熟了一两个GRE词汇吧。

  但这样带有一丝歧视无知者的喜剧梗很少很少,更多的好玩之处在于这些囚犯们对《暴风雨》脑洞大开又趣味横生的理解与创造。以一张白纸来面对莎士比亚,囚犯们看待故事与人物反倒比我们多了一分赤子之心。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菲利克斯带领大家进行的对爱丽儿的讨论——起初没人想要演这个角色,因为小仙子在这帮糙汉子心里是在太娘,于是菲利克斯让大家讲述自己认为的爱丽儿,有人说他像超人,还有人说他就是外星人,菲利克斯最后总结道:“爱丽儿呼风唤雨,制造幻象,假如他今天来到我们中间,我们会把他称为特效师。他做的是,3D虚拟。”

  囚犯演员们以自己的生活背景和艺术喜好为《暴风雨》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他们作为素人演员直白地表达了观众的心声:一幕二场普洛斯彼罗的独白实在太长太无聊。于是,他们自发写了一首RAP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叫安东尼奥,当初微不足道,这感觉很不好,逼得人心急火燎。嫉恨深入骨髓,总也坐不上爵位……” 这样有创造力又接地气的排演,让菲利克斯即使被抢了戏份,也只能服气地说一句“我觉得还不错”。

  《女巫的子孙》全书看得我前仰后合,百分之九十拜阿特伍德所赐,百分之十还要感谢一把中文版的翻译,我没资格去判断翻译质量,只从感受上来说居然挺喜欢。译者放飞自我各种专业黑话与网络流行语混搭,倒是和这个喜剧故事迷之匹配。骂人动辄就是“去你大爷心机婊”,过几页聊起戏剧还能“八百标兵戏比天大”,“蠢萌”都不算什么,看到故事里菲利克斯去了“网咖店”,我着实是愣了几秒,却也完全不影响理解。

  阿特伍德给了《女巫的子孙》一个非常漂亮也非常有现实感的结尾。这个开放式结局并非让观众去猜,而是用“结课论文”这样的方式将众多结局都表现出来。囚犯们对故事的续写和想象让我佩服又感动,因为他们学到了艺术能教给人最宝贵的东西:理解与创造。而在《暴风雨》之外去想象另一种结局也呼应了生活本身:The show must go on.

  《女巫的子孙》读后感(十):复仇是一盘放凉了才好吃的菜

  

一、关于主题

初看这题目:《女巫的子孙》,会让人误以为是一本奇幻或者悬疑类型的小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这本改写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的小说,用一种荒诞幽默的笔调讲了一个复仇的故事,涉及人生、梦想、爱情、自我和解等主题,使得小说内涵更加丰富。

  开头花了4页,介绍了莎翁《暴风雨》原作剧情,里面的人物关系稍显复杂,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读者,读懂剧情有一定的难度。《女巫的子孙》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另起炉灶,将人物、故事推倒重来,写一个全新的故事,而是采用了“戏中戏”的形式,将男主角菲利克斯复仇的故事与《暴风雨》的剧情进行嵌套,《暴风雨》成为菲利克斯复仇必不可少的一个“犯罪”要件,在完成复仇的同时,也让《暴风雨》这部戏剧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他想要什么?是想过去那样,梦想成为戏剧界惊天动地的巨擘吗?他现在的目标是什么?生存的意义何在?他的饭碗没了,还有他毕生的挚爱。

  一个正值事业巅峰的戏剧导演,由于身边人的背叛,他被剥夺了导演身份,同时被剥夺的还有他期待已久渴望导演的《暴风雨》,他被自己心爱的戏剧事业流放。祸不单行,生活也是一团糟,妻女先后离他而去,阴阳两隔,尤其是他心爱的女儿米兰达,那场意外本可以避免,自责和愧疚始终伴随着他。熬过了一段颓废沮丧的时光后,他做出了决定:

第一,他必须把他的暴风雨捡回来。他好歹也要将它搬上舞台,不管用什么办法,在什么地方。他的理由超越了戏剧本身,不关乎他的名声,事业,跟这些通通无关。很简单,他的米兰达一定要从她的水晶棺中被解放出来,她必须得到重生。第二,他要复仇。他渴望复仇。

  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但是他对于复仇的方式却毫无头绪,直到后来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监狱教书的工作。从那一刻起,复仇计划逐渐清晰起来。后面的发展顺理成章,他给监狱的犯人们授课,讲解莎士比亚的戏剧,让他们分析角色、改写台词、演出戏剧,弗莱彻监狱剧团渐渐有了起色,从开始的略显业余,到后来的大放异彩,故事的高潮部分,他们以一场近乎完美的戏剧演出帮助菲利克斯实现了复仇计划。

  每个人都很感激他,因为他尊重他们,尊重才华,他发掘出了他们被埋没的才华,哪怕表演转瞬即逝。而最后他也终于放下了对女儿米兰达的执念,与自己取得了和解。

二、关于翻译

  整本书的翻译难度不算低,但翻译的完成度很高,从头到尾都采用了归化的译法,比如一些绕口令的处理:“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八百标兵奔北坡”,还有一些戏剧歌曲的翻译,采用的语言十分活泼接地气,读来自然流畅、妙趣横生。

  注释也十分细致,开头培根和雪莱的两段引用,都注明了中译本的出处,章节标题只要涉及到莎士比亚的原著,都一一标明了出处,并说明了是取自朱生豪、梁实秋、彭镜禧三位译者哪一位的译文,有无改动。这些细节体现出译者的严谨认真。

  有一个小问题,疑似有一个错字:P122倒数第六行“肌肉蹦得更紧”,“蹦”疑为“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