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来无恙》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别来无恙》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6: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来无恙》读后感10篇

  《别来无恙》是一本由安宕宕 等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来无恙》读后感(一):给香港电影的情书

  在很多人眼中,港片是一代人的群体记忆,很多经典的形象与台词,不仅仅是欣赏,更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与指代,多少人津津乐道《英雄本色》、《喋血街头》中的兄弟情谊,《大醉侠》、《独臂刀》的武侠精髓,《秋天的童话》、《甜蜜蜜》之含蓄,《逃学威龙》、《大话西游》之搞笑。相比之下,现今港片的略显沉闷才更令人扼腕惋惜,但是港片却未止步不前,而是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值此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一群热爱香港电影的人用一本书的厚度回顾一下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的发展,无疑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这本《别来无恙》是由七位与电影有关的撰稿人、记者、专栏作者合作完成的,主要着眼点恰恰是港片黄金时代之后的1997年至2017年,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共选取了近20部最能代表香港电影现状的经典之作,以具体电影为横断面分析其中香港电影的特质与变迁。从各个角度为我们诠释了香港电影的前生今世,从“世纪末”的动荡到“双城记”的守望,从“我是谁”的疑惑到“香港城”的笃定,从“北上录”的坚忍到“民国范”的怀想,最后是“香港IMAX”的聚焦,其中我们不仅感受到纯正的“港味”,体会到香港电影人自强不息多方面探索的努力,也是对于20年来香港电影发展的一个全景总结,补全了我们一众影迷管窥却不识全貌的缺憾。而香港电影20年的变迁,背后亦是香港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在不知不觉中,电影也在书写着文化与城市的历史,并成为其最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

  所有历史与现实都逃不开地理地域的影响,书中同样为我们展示了香港与上海的互为表里、与大陆的交流沟通,其中也不乏对于香港电影中所蕴含的香港气质、地域差别的描绘,香港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一座“浮城”,一座“孤岛”,一个亟需得到身份认可的地方,一个无限怀缅昔日荣光的城市,但是换个角度来看,香港同样也是不需要他人认可的城市,恰恰是因为这样独特的经历,造就了她特别的气质,令人着迷,并且将这种气质注入到所有艺术中去。

  看罢这本书,你会发觉其实这个时代未必是香港电影最好的时代,却也绝不是香港电影最坏的时代,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在大的历史环境下,才更能感受到历史的起伏,在经过井喷式的创作之后,短期的蛰伏、南下之后的再次北上,从制作粗糙到精雕细琢,这未尝不是一个孕育下一次黄金时代的契机,或许可以借用一下王安忆的那句话:香港电影永不会老去,因为每天都有电影人在奔向灿烂的青春。在所有这些的底层,正是香港电影人精诚合作、认真坚忍的身影,这或许才是香港电影延绵至今最大的动力,也是人们热爱香港电影的精神底色。就如写就这本书得每个作者,内心都饱含着对于香港电影的热爱,并且共同写就了这份写给香港电影的情书。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别来无恙》读后感(二):从未想过香港是座迷失之城

  ——承受愈多的痛苦,必将绽放愈多的光华。譬如珍珠,譬如香港电影。

  我辈人自小除了受义务教育的洗礼,便是通过电视机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那影像,那声频,远比线装的竖字,说书人的口技,隔壁二大妈的碎语,包括同时代电子设备的收音机,让人印象深刻得多的多。而我辈从懵懂到自认为清醒,也是通过电视机,慢慢感悟,什么是所谓的好人坏人,尽管那种感知现在想想,是那么的粗线条,那么的一眼即知。

  在这其中,香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影像启蒙”的作用。

  同时期的大陆电影,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电影审查过于严苛,能够通过电视机,录像厅看到的电影,本身更倾向于主题性和说教性,包括它隐晦的禁欲思想。而同时期的香港电影,则在一定时期内,作为大陆窥看世界的窗口,嬉笑怒骂,插科打诨,随性散漫中带着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中带着自由烂漫,它更加贴近于人情冷暖,给予于大众所需,无论粗制滥造亦或深沉内敛,都被我辈照单全收,并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辈的言行多年。

  直到此时回忆起来,周星驰系列,林正英系列,赌侠系列,古惑仔系列,还有众多的警匪片,武侠片,爱情片等等中,某些经典的台词和传奇的桥段,某些妙到巅毫的配乐和深入人心的歌声,以及辨识度极高的闪烁的群星,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心驰神往。

  而香港在地域上,作为一个仅有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能够为世界电影贡献如此众多的电影人才,创意,系列,也无愧于它的称谓——东方好莱坞。

  于是,从众多港片的影像和声音的细枝末节处,在每个人心中蔓延而生,拼凑成一个自己内心中想象的璀璨的香港,在精神和地域上,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彼岸。

  然而,香港真正的样子呢?

  很难想象。

  却也让我更加了解香港和香港电影,有的,不仅仅是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我们臆想中的美好,还有它的痛苦和艰辛。

  事物皆两面。

  香港,一座东方城市,却打下深深的西方烙印。这塑造了它独特的气质,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却也隐藏了它的孤独与注定的漂泊。

  一个伟大帝国的建立,是流淌十条黄河的血液加上十座昆仑山的骸骨建立。

  一座城的兴盛与闻名,除了外在的鲜艳,那背后则是辗转迁徙,是暴力蔓延,是暴利滋生,是资本的大举介入,是阶级分化,是云泥有别,是寻根问祖的百转千回。生与死,红与黑,那霓虹的浪潮,是无数条命运牵扯羁绊,那高楼鳞次,是无数条银行代码显现。香港更像是一座中转站,没有永恒的原住民,只有朝来夕往的过客。

  香港迷失了。

  于是,香港电影更多表现的是港人身份的迷失和焦虑,他们不知自己从何而来,更在97后,不知去向何处。连香港自己都说不清楚。

  它的地域不会浮动漂向南北美洲,或者印度洋。但它的心却是浮躁又难以自抑。

  矛盾越多,故事越多。

  这造就了香港电影,老将弥留却又朝气蓬勃,纸醉金迷却又勤勉坚韧,在迷失中不断寻找,在前行中不断蹉跎。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香港,这才是真正的香港电影。

  如同一个美丽的女生,当你看到她,她给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气质,面庞,身材,让你赏心悦目。你无需去考虑她的家庭,她的秉性,她的优缺点。

  初始,香港电影就给人这样的感受,可以说是爱的肤浅。

  然而细细品读之后,略有苦涩。就像知道了这个女生的过去一样,她也许曾失恋自残,也许曾家道落败,或者言行使人辗转难眠,牵肠挂肚,到最后你了解了她的一切,于是,真正的懂得她,爱上她。

  今日的香港电影即是如此,才会让你爱的深沉。

  过去二十年风雨,悲和喜,分和合,新生和消亡,发展和阻力,抵得过曾经百年,而今时间不会停止,香港的电影之路不会停止。于是,热切盼望着它的更多作品,还要与素未谋面的香港说一句,与伴我辈二十余载的香港电影说一句:

  愿明日安好,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读后感(三):精彩书摘 | 上海香港双城记:《花样年华》

  from《别来无恙》第二篇:双城记—前言20 世纪 80 年代,一部《上海滩》轰动全国。这部描写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的电视剧的出品方、演员等整个主创班底皆来自香港,却同时 在全国各地掀起一阵狂潮。“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一 时间唱遍大江南北,那种来自江湖的豪迈气概和侠骨柔情感动了无数人, 但也只有香港才能把上海滩拍得如此浪漫。纵观内地,80 年代刚刚开始 已中断半世纪的城市化进程。此时的上海,深受香港文化的反哺和感染, 及至整个内地,我们这一代在香港流行文化的浸润中长大成人。 曾经,香港的摩登来自上海。20 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繁华喧嚣,名 声在外;1949 年以后,代表上海权与贵的一群人匆匆离开,很多人来到 香港安居。70 年代的香港急速发展,开放程度、经济水平、文化产业等 都可以与 30 年代的上海比肩,并成为亚洲最负盛名的自由之港。从未有 两座城市,像一对亲兄弟般相似,一个复制另一个的成长过程,而上海 和香港联手谱写了现世的“双城记”。 恐怕没有人比香港导演更爱上海,深刻地了解一座城市的精髓。在 香港导演的故事里,上海滩潮湿、浪漫、浮华,每天都上演着一夜暴富 的传奇;同样,上海滩阴暗、狡黠、尔虞我诈,每天都有不同的年轻人 怀着希望而来,带着悲伤离去。30 年代的上海像长兄、像前世,给后来 的香港留下鲜活的生命轨迹。 经历了成长、模仿、反哺、缅怀之后,香港与“胞兄”上海的关系 在 1997 年开启了新的篇章。但对身份、文化、观念的迷茫和探索,让香 港在过去 20 年中始终未能理清自己的思绪,更何谈说清与他人的关系。 这让上海和香港这两座城的纠葛变得越发扑朔迷离,特别是在电影导演 的镜头中,这关系越发暧昧朦胧。自 1997 年起,每隔几年香港导演都会 推出“上海想象”系列作品。以几年一部的缓慢速度,亦步亦趋地向过 去告别,摸索前行。1997 年之后的香港镜头下,上海变成一个荒无人烟、 颓废破败的空城,再也没有旧时代大佬的豪迈气概,反而转作女性的顾 影自怜和低声哀怨。 本是一对双生,香港的痛,只有上海能懂。

书摘:《花样年华》:香港是一座孤岛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花样年华》

  据说,《花样年华》的全部灵感来自周璇的那首歌《花样的年华》。终于,这首歌与这部电影相遇,在片中完成一次神交,成就了此片最难忘的瞬间——苏丽珍和周慕云仅一墙之隔背对背坐着,老式收音机里传来苏丽珍的先生为她点的这首歌。

  此前,Sight & Sound杂志评选出的影史十佳,《花样年华》名列前茅。 Time Out杂志评选出的香港百大影片,《花样年华》占据榜首。

  曾经以为王家卫的电影无非是红男绿女的小情小调,只是加点“恋物癖”倾向,对所有道具充满迷恋,故成全了香港 Icon“墨镜王”。诞生于新千年交替时刻的《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最精致的一部作品,他将所有情怀都放在这部电影里,成就了不一样的上海人和不一样的王家卫。

  出生于上海的王家卫早年随父母移居到香港,但他对童年的城市有着相当浓厚的感情,这也塑造了王家卫与生俱来的脾性。因为深受鲁迅、施蛰存、穆时英等作家的浸润,王家卫的电影中总流露出颇为暧昧的上海风情——不断地呈现出大都市的现代性特质——一种有关漂泊、无家、寻根、爱情等游离状态。

  看王家卫的电影,如同读一本 20世纪 30年代上海滩盛极一时的“新感觉派”小说,让人躲在房间能浮想一整天,没有赤裸裸的情色描述,却总能逼近高潮。可一旦走出房间,你又羞于启齿,似乎刚才的情境从未发生过。

  有关“新感觉派”小说风格,在张英进的著作《都市的线条: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的新感觉作品,尤其是穆时英的作品,常常描述都市的魅力、梦幻、色情、颓废及错综复杂。”

  同样是新感觉派旗手的刘呐鸥,作为穆时英的好友,也时常创作同类风格的作品。他在一部短篇小说《游戏》中有这样的描述:

在这“探戈宫”里的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动摇中——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和光亮的酒杯,红绿的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发焰的眼光。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桌和人们的错杂的光景,使人觉得,好像入了魔宫一样,心神都在一种魔力的势力下。

  作为海派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李欧梵在《现代性的追求》中如实地剖析了“新感觉派”小说的与众不同:“穆时英和刘呐鸥热衷于都市的世俗生活,非但把都市的物质生活女性化,更把女性的身体物质化,与汽车、洋房、烟酒、舞厅联系在一起,像是一种商标和广告。换言之,他们用女性的形象来歌颂物质文明,拥抱现代化,表现出一种既兴奋又焦虑、既激昂又伤感的情绪。”从这个表述看来,王家卫的电影无疑是“新感觉派”的镜像呈现。

  在他的故事里,香港同样是潮湿而浮华的。从物质上来看,无论是《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或是《花样年华》《2046》,影片中的道具都承担着重要的表意功能:王家卫总是擅长描摹生活中的蛛丝马迹,一盒过期的凤梨罐头、一个挂在墙上的钟表、一盏转角处的路灯、一条领带、一个手提包、一双鞋子,甚至张曼玉的 20多件旗袍。

  从空间上来看,故事场景往往发生在灯火通明的夜幕下,寂寞的公寓、无人的街角、空荡荡的走廊、杂乱无章的卧室,似乎都能成为感情发生的必然场所。这也给了都市的红男绿女一个流动和藏身的机会,昏黄的灯光下产生暧昧,颓废的街边亦可调情,更有甚者可以在不为人知的黑夜躲进公寓,再到天光大亮时悄悄幻影移形。

  闲逛和出轨,是 20世纪 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最常涉及的元素,而在王家卫的镜头下,60年代的香港与此并无二致。新感觉派通常借景物细节来隐喻色情,似乎昏暗的灯光、潮湿的街道、扑面而来的香氛,都能与女性产生直接联系。男女可以无声无息地偶遇然后擦身而过,随即淹没在人海。在大都会,几乎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故事,却又惊人地如出一辙。

  早早窥探到都市的秘密,王家卫就像是躲在某幢摩天大楼的孩子,在繁华中的某个角隅,隔着多重镜像看这座海上之城。他巴巴地看着对面大厦里的生活百态,乐此不疲。

  (未完待续)

  -----------------以下是广告----------------

  这本书已开启情怀版订购:链接在此。

  《别来无恙》读后感(四):精彩书摘|香港困惑:我是谁?

  《黑社会》 本身就是一个谁做老大的故事, 这也是中国人熟悉的权力斗争。所谓权力就是控制人的能力,但在这其中暴力作为必要的手段却被深深地掩藏了, 如果说杜琪峰在其他作品中, 通过暴力来彰显一种男性早已失去的权力感,在《黑社会》中,他则反其道而行之,让暴力彻底地成为权力的奴仆,然而克制的暴力让人更加看到人性的残酷。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场景是邓伯等元老开会选话事人,首先开会的地点非常有意思,是类似于家的一个私密场所。需要说明的是这场戏出现在第一部中, 而杜琪峰给这部的设定是1997年之前, 这个场所暗示了此时权力运作依然是传统的, 所以当两派人物为了各自私利相互争吵的时候,邓伯只要请几次茶就可以解决这样的纷争。这就是传统权力的特征,不是谁有能力就选谁做话事人,全凭长辈的权威。事实上这说穿了就是权力, 而且是一种被隐藏得非常巧妙的权力。 邓伯的几次请茶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深意:喝不喝茶是给不给面子的问题,而给不给面子就是一个听不听话的问题。这几杯茶,达到的效果和杀几个人是一样的,但这也绝对不是说可以不用打打杀杀。 恰恰相反, 赤裸裸的暴力是这种优雅权力的基础。

  东莞仔就是这种暴力基础的最好表现, 他逼迫大头交出龙头棍的那场戏, 近乎戏谑地揭示出了暴力和权力的关系, 电话的一头各位老大端坐着协商龙头棍的去留,另一头东莞仔将大头打得浑身是血,逼他交出龙头棍。 最后双方老大电话中的一个指示, 东莞仔就停手了, 大头也交出了龙头棍, 这电话两端的动静对比, 所谓的权力不过是隐藏的暴力的艺术,它绝不会拒绝暴力,关键在于如何隐藏。飞机是全片里面纯粹暴力的化身, 凡事打打杀杀, 以为凭着自己的一股狠劲, 就能在社团闯出一番天地,没想到最后落得在街头被人砍杀的命运,对于黑社会的小混混而言, 暴力只是自己生存意志的体现, 飞机只不过想努力地生存下去。但飞机用错了方法,是阿乐口中“一辈子的古惑仔”,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权谋算计,也没有看准经商的时代大潮,但他也有在这个丛林社会里面生存下去的愿望,暴力就是他努力的方式。从这点上看,飞机和社会上的普罗大众没有什么区别, 杜琪峰借着 Jimmy仔之口, 说出了一句“不要碰他”的同情之词。

  作为一部黑帮题材电影, 《黑社会》 对于暴力元素的运用独树一帜,全片杜绝了枪的使用, 同时对砍杀等暴力行为进行冷处理, 杜琪峰有意克制暴力实际上是为了突出其背后的东西: 权力。 暴力只是为了达到控制的手段, 而控制一个人是权力的目的, 彰显出一些中国传统的权力手段。无处不在的权力斗争,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人与人的关系充满了控制与被控制,“以和为贵”是一种略带讽刺的说法。所谓的“和”就是秩序,但为了达到这种秩序,需要付出很多斗争的代价,这是不可避免的,

  (更多精彩详见《别来无恙》)

  -----------------以下是广告----------------

  这本书已开启情怀版订购:点我买买买。

  《别来无恙》读后感(五):像香港电影一样去生活——重温香港电影观后感

  人们常说电影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判定一部电影的优劣时,人们总要问这样的情节合乎情理吗?那位演员演得像或不像?诚然,这些依旧是鉴别电影优劣的重要标准,但却已不再是唯一。因为有些时候,生活或许可以来源于电影。

  正如《英雄本色》中小马哥嘴里的火柴棍和他身上的那件风衣早已成为几代人心中崇敬的图腾和效仿的样板,以致于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黑社会从业人员的衣着是否真的如此显得并不那么值得考量了。不过这类电影的温度总是过于灼热,虽极易产生共鸣,但也令多数人望而却步,毕竟英雄梦的代价来得太高。

  若要找寻那些能够予人温暖的电影,那么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及张婉婷《秋天的童话》一直会是我个人的首选。最好的年华遇见彼此,相偎相依,互相取暖。爱情一直都是无以名状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就像初夏的一阵凉风,来去毫无征兆,可那愉悦的感觉却无比真实。

  在温暖的色调下,CHUNGKING EXPRESS里每天要去买一罐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以此来提醒自己爱情的保质期并最终决定要杀死三浦友和的警员何志武、那爱大声听音乐并略显神经质,且总是在警员633家里排队交电费的阿菲、失恋后开始与家中每一个物件谈心并安慰“他们”的警员633和《秋天的童话》里自卑却又极具自尊的船头尺都为人们将爱情具象化,人们不再追问这样的情节是否合乎情理?演员们演得像或不像?而是坚信爱情就该如此,生活就该如此。

  与其说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为观影者们编织着各异的梦,倒不如说这一部部电影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多种可能。

  —— 沈鹏

  写于2015.6.29 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