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哈布斯堡王朝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哈布斯堡王朝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4 20: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哈布斯堡王朝的读后感10篇

  《哈布斯堡王朝》是一本由[荷兰] 彼得·贾德森(Pieter M. Judso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5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一):哈布斯堡王朝

  帝国的余辉,在破碎中幻灭重生。 本书是冗冗的哈布斯堡的政治史,从哈布斯堡王朝的诞生国家的组成,统治者的改革,政治革命方兴未艾,再到最后的崩溃重生叙述拥有两年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历史。 1.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的诞生,获得哈布斯堡的封建领土。 2.玛利亚.特丽莎任免匈牙利的国王和奥地利国王,及其对于领土的征战合并以及改革。 3.约瑟夫二世的改革 4.弗兰茨一世的稳固维系统治 5.1848年革命,铁腕君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登场 6.1868年文化革命,民族主义活动家的登台,自由主义政治家的黯然 7.妥协的帝国,民族主义者的争权夺势,繁冗的公务员机构难以维系帝国的民族主义改革 8.一战,独裁统治的伊始,新国王的改革,帝国的覆灭,新国家的诞生 当然,本书还涉及到很多政治改革与政治活动,例如匈牙利的独立,二元君主国等等。法国大革命的余波,欧洲大陆掀起了狂风暴雨,拿破仑帝国冉冉升起,最后覆灭也一丝一毫地牵扯着哈布斯堡王朝,英国的宪章运动带动了无产阶级争取投票权的热潮,可是经历无数风雨的哈布斯堡王朝,附属领地再也容纳不下这个君主国的框架,战后的民族主义者在其不懈努力地酝酿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国家,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二):哈布斯堡王朝下的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有感》

  lue编辑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素来有“音乐之都”之称,其古典音乐气氛之浓,吸引了全世界音乐家的目光,在我身边曾经的一些学习音乐的朋友志向也是想去维也纳去交流深造。但维也纳也不仅于此。维也纳本身最为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可以说都是非关键的,曾经在历史上做过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奥地利共和国的首都,现在是奥地利共和国9个联邦州之一,不管从政治意义还是军事意义上讲都是举足轻重的。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三):多民族帝国的衰落史

  文/赵客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对于很多人来说,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用匈牙利语写就的不朽诗作《自由与爱情》已经耳熟能详。匈牙利国王的称号长期被哈布斯堡王朝拥有,但是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始终是个例外,有着自己的议会和制度。哈布斯堡的西班牙分支绝嗣后,失去了大片领土,但依然可以用最中国人最熟悉的词来形容: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等等。在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出现之前,许多国家都和哈布斯堡王朝一样,并非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荷兰人彼得•贾德森(Pieter M. Judson)的《哈布斯堡王朝》致力于眼睛哈布斯堡统治后期的社会及政治变革,而非关注哈布斯堡家族本身。哈布斯堡从传统意义上的帝国,经历欧洲大革命及民族主义运动,逐渐衰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19世纪40年代,国家的概念主要指代匈牙利、波西米亚、波兰或奥属西里西亚,而哈布斯堡王朝被称为祖国。民族的概念也发生变化,并不仅限于参与议会的特权阶级,也包括所有阶层的所有人。随着识字的普及,报纸等出版物也大幅度增加,不同“国家”因为民族和语言差异,有不同语言的出版物。在匈牙利、波西米亚等地,都有一种混杂的现象同时存在德语和当地民族语言的报纸。居民们同时使用多种语言,例如匈牙利城市居民使用的鱼,但是出于爱国目的,他们也使用和学习匈牙利语。

  民族身份认同则更加复杂,并不能简单以语言划分。波西米亚的民族主义者,把语言和波西米亚的历史连接起来。他们希望像中世纪的波西米亚王国一样,通过捷克语把这一民族联系起来,建立起新的波西米亚国家,脱离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著名作家卡夫卡就生活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但他却用德语写作。卡夫卡和说捷克语的人不同,在种族上他属于犹太人。而他的德语著作也证明了一件事,当时的布拉格仍然混居着多民族,说着不同的语言。

  于此同时,哈布斯堡领地上的德意志民族也面临着自身的认同问题,是根据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还是保持奥地利的文化特色,从中独立出来?他们之钟的很多人认为,哈布斯堡领地上的众多非德语人群会降低新德意志的文化特质

  自从1848欧洲革命以来,民族运动层出不穷,每个同语言的人群都在寻找自身民族的认同感,民族运动此起彼伏。哈布斯堡治下的各民族都希望脱离其统治实现自治,成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一战后,哈布斯堡曾经的领土被七个民族国家所分割: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尼亚。哈布斯堡如同他曾经的对手奥斯曼帝国一样,渐渐走向衰落。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四):哈布斯堡王朝——一个中欧帝国的历史

  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哈布斯堡家族也被称为奥地利家族。本书讲述了从18世纪至“一战”,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一个统一的、一体化的帝国的种种努力,以及欧洲中部数不胜数群体与这些行为产生的联系。本书探讨了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的最初10年,帝国机构、行政手段以及文化事业如何塑造哈布斯堡王朝各个不同领域内的地方社会。同时,本书还研究了帝国国民如何与政府的诸多措施和机构互动

  一个帝国的建立必然是经过多少代人不断的努力才可能实现的,哈布斯堡王朝也是如此,家族通过不断的联姻、继承,实现了领地和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张,到18世纪才有了成为帝国的可能性。玛丽亚•特丽莎及其子孙励精图治,通过不断的改革,开启了哈布斯堡王朝帝国崛起之路。

  18世纪前,在哈布斯堡王朝,女性是没有继承权的,但是西班牙王位在前任国王死后没有男性继承人,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国展开王位争夺战,最终失败,导致西班牙落入法国的势力范围。18世纪初,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王朝统治者在国本诏书(18世纪初颁布的一系列特定法律)中修改了女性不能继承的条款。1740年查理六世死后,他的女儿23岁的玛丽亚•特利莎继承王位。继位伊始,她就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外有普鲁士侵占富庶的西里西亚,内有巴伐利亚欲谋求独立(在法国等支持下)。无奈的玛丽亚•特利莎只能寻求匈牙利贵族的支持,1741年,她成为匈牙利国王,被最终扭转战局,反败为胜,她的丈夫也終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最富庶的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还是落入普鲁士之手。

  基于以上种种,特利莎决定立即进行改革,重整国家。在外交领域,她合纵连横,与法国在内的诸国建立盟友关系,以抑制普鲁士;又与沙俄、普鲁士三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在国内,她改革税收与军事,强化了奥地利的军事实力。开展启蒙运动”,加强文化、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扩大和持续中央化的官僚体系;运用经济政策,促进地区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

  特利莎的儿子兼继任者约瑟夫二世是开明专制君主,也是“国家的第一公仆”,1811年弗兰茨一世(在1804年宣称哈布斯堡的众多领地已经融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并且将这个国家成为奥地利帝国)颁布的《民法通则》,在很大程度上将约瑟夫二世关于国民身份的激进设想变为了现实——将他的臣民们转变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国民。约瑟夫二世坚持整个官僚体系上下必须秉持社会平等的原则。他加强教育,并在教育中强化祖国的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拥有平等的法律权利的地方,在人们脑海中,它们正是一个王朝具象化的表达。他颁布了对非天主教基督徒的《宽容法令》。他去除了犹太人身上的诸多限制改善了犹太人的地位。约瑟夫二世规定婚姻等同于民事合约,从教会手中夺走了决定婚姻是否合宜的权力,将其交给世俗法庭。1781——1784年,他签发了一些限制贵族们对领地上农奴进行人控制权力的法令,实际上是废除了农奴制。在他治下的领地内,推行德语为官方语言,还要求公职人员在三年内必须学会德语,否则将被撤职;这在匈牙利遇到了极大的抵制情况,因为这触动了匈牙利贵族,尤其是地方贵族的两项特权:一是独享成为本地和皇室行政官员的权利;二是免税权。匈牙利的税制改革恰逢行政中央集权化和公务系统中德语的推行运动,几项因素结合起来,引起了一场巨大反对风暴。到约瑟夫二世的侄子弗兰茨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温和的措施,匈牙利的局势才得到了缓和,不至于使帝国分崩离析。随后,帝国便迎来了首个强大敌人——几乎横扫欧洲的拿破仑。

  这是帝国成型前及帝国建立初期进行的改革与尝试。从这段历史作者描写可以看出,本书探讨的是一个覆盖中欧、东欧的帝国的特性、发展以及它对后世意义深远遗产;探讨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帝国和它的机制会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对如此多的人具有重要意义,而不是在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冲动驱使下事无巨细、追古溯今地描述哈布斯堡王朝的整段历史。就像作者所说:“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分析这些里程碑式时刻方式。我寻找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最重要的,它们如何与社会的各种活动和支持发生关系(而这也常常是它们产生的原因)。”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五):王朝的辉煌与没落

  哈布斯堡王朝传说一般的飘逝了 奥斯曼帝国正在经历崛起、覆灭的同时,相邻的哈布斯堡王朝也渐渐建立起来,直至统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域,包括了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等,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融合性很强的王朝,这是欧洲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史学家彼得·贾德森对准了这个时期的历史进展,所著的《哈布斯堡王朝》再现了一个著名王朝的发展历程和微观的制度体系呈现,也带我们领略并感悟了王朝的辉煌和没落。 政权的稳固在于政治体制的发展,这其中,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们也发挥了有力作用兢兢业业的玛利亚女王引领一些变革,约瑟夫二世也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使得内部制度越来越规范,当然,改革触碰到一些贵族的利益,必然遭到后者的反对,在语言统一、中央集权问题上皆是困难重重,王朝的统治者可谓政治家,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彼得·贾德森并没有以编年史的角度剖析王朝更迭,而是着重于政治和经济的体系。其中,在公民利益的细节上做了细致的解读,臣民是怎样成为公民的——这是一种关键的革新。再者,农民土地形式体现了各个时期的发展轨迹,从约瑟夫争取公民权利开始,废除了劳役制度,农民才有了土地和身份,皇帝的这一开明姿态,因而得到“受到农夫兴高采烈欢迎”这一认可表现。可见,皇帝的亲民现象对帝国的融合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哈斯堡王朝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问题积聚增多,比如立宪制产生了种种阻力,统治阶层矛盾不断,各个地区正在酝酿着骚动,一触即发。最终,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王朝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终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王朝内部渐渐开始分裂,奥匈帝国各自独立,王朝走向了覆灭之路。 从《哈布斯堡王朝》这本系统性很强的书中,可以归结出哈布斯堡王朝的关键地位,以及为欧洲的文化融合、民主进程所起到的作用,现代欧洲一些政治经济的雏形就从那时候渐渐蓄养起来。历史不是单纯回忆,历史是重要的回溯,跟随着史学家彼得·贾德森的脚步,我们完成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认识,就像回溯到欧洲那个时期的时空之中一样感同身受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六):影响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

  作为欧洲叱咤风云的几个王朝之一,哈布斯堡王朝手握自罗马帝国以来的荣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对西方人来说它就是正统。这本书讲述了从18世纪到“一战”期间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说哈布斯堡王朝对欧洲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 当土耳其帝国席卷整个欧洲之时,是哈布斯堡王朝王朝的奥地利抵挡住了土耳其大维齐凶率领的军队凶猛进攻。至此一战,土耳其帝国走向了衰亡之路,从此一蹶不振。如果当初奥地利失手,很难想象今天的欧洲会是什么样子,也许都是穆斯林教徒,没有了基督教。但是历史不容许假设。由此可以看出哈布斯堡王朝在这里至少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 在哈布斯堡王朝接近尾声之时,它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现代管理学之父之称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经济学中奥地利学派的领军人物米塞斯,创新型之父也是和凯恩斯有过论战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等等。哈布斯堡王朝可以孕育出这么多的大师必然有他的无可匹敌的优势。文化氛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那么如此孕育出伟大人物的哈布斯堡王朝是如何做到的?177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后玛利亚•特丽莎是帝国开始强盛的第一步,玛利亚•特丽莎女王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约瑟夫二世与利奥波德二世—发展出了一种特别的理念。他们共同拥有一些基本的长期目标:通过向贵族征税来稳定国家财政;通过放松或结束封建生产关系来解放农民的生产了力;鼓励国内工业、商贸、旅游以及交通网络的增长和发展;消除地区加工制造业行会的诸多限制;在国民中推动道德教育和实用教育;通过国家控制宗教活动的方式,对天主教会进行改革。正是前人在不断的改革,才会使得后人的帝国更加繁荣。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也遵循了历史的规律,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注定要被淘汰,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不例外。只有那些不断变革中的帝国才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自1805年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就此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在无往日的地位,直到一战爆发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帝国的兴衰总是引起后人探究其兴衰的原因。西方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古罗马帝国,无数的后人著述探究其灭亡的原因,最著名的无疑就是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的衰亡记》。同样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也会引起更多的人探究其原因。

  本书的作者是彼得•贾德森:意大利欧洲大学学院教授,19世纪与20世纪历史专家。对哈布斯堡王朝有着深入的了解。本书更是全面讲述了哈布斯堡王朝王朝的兴衰,从军事、政治、农业改革、意识形态各个方面讲述。本书也是 “帝国的背影系列”第二本哈布斯堡王朝。喜欢欧洲和历史的人一定不会错过本书。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七):茜茜公主背后的男人与帝国的临终时光

  在现今的中欧,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痕迹愈来愈淡,生活在王朝曾经领土上的人们,或在民族国家中享受民主,抑或水深火热,却很少再提起那个曾辉煌多时的庞大帝国。从11世纪初兴起的哈布斯堡强大家族,15世纪开始先后统治了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等跨语言、跨民族的大型帝国,直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其瓦解。

  一个家族所主导的王朝何以存续数百年,又为何陨落于战火,从此销声匿迹于世间,皆让人玩味。精通于哈布斯堡王朝历史的专家学者彼得·贾德森,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大部头巨作中,并没有将叙述战线无限拉长,而是将目光集中于18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100多年中,一个帝国从兴盛到衰亡,世间的巨变令人惊叹。

  哈布斯堡王朝以八卦闻名于世,包括闻名世界的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与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政治联姻。贾德森则另辟蹊径,不以八卦逸事博人眼球,而将笔力集中于国家机制。在《哈布斯堡王朝》一书中,贾德森教授在一开篇便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18世纪帝国政体试图通过绘制地形地貌、统计人口等方式,巩固自己对多个迥然不同的地区的控制;第二,政府与它臣民间的关系与之前不同: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第三,地方百姓试图通过新兴的帝国结构支持自己的目的。庞大帝国的兴亡与其中国民的生存状态与关系,现今读来仍颇有兴味。

  在贾德森着笔的时日中,主要为王朝中两位君主的执政时间,一位是哈布斯堡家族中唯一的女性统治者玛利亚·特丽莎,以及其继承者——茜茜公主的夫君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如若说在特丽莎执政时期,超越国家的社会公民意识开始萌芽,到了约瑟夫时期,自由主义思潮更为盛行,“帝国的概念开始更充分地表现在社会方面,而与国家本身的联系越来越少”,君主的帝国过渡到了社会的帝国,进而向自由帝国迈进。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于1948年12月3日登基,年仅18岁便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帝王,六年后,其迎娶了时年16岁的表妹伊丽莎白,即我们熟知的茜茜公主,才子佳人两人的情投意合固然让人羡慕,但帝国辉煌的一去不复返则同样无法被力挽狂澜。在约瑟夫执政期间,专制政权正在瓦解,而自由主义正在迸发,整个欧洲皆处于充满矛盾的多元状态。正如贾德森总结的那样:“民主与帝国是想象中的两极,它们彼此相辅相成。”民族主义日益强大,哈布斯堡则苦苦支撑,希望能守住帝国统治的合法性。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立法上的诸多改革,虽然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与官员们努力且灵活,然而仍然没有找到能够维护帝国长治久安的良策。

  一个帝国的命运,并非完全由统治者的努力与才干所决定。正如奥地利著名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所言:“历史的轨迹不像弹子游戏,一击之后是可以预测的运动轨迹;它更像是一朵云运动的路线,虽然它也遵循着物理法则,但是同样受到那些只能被称为巧合的事实所影响。”爆发的世界战争彻底改变了缔造社会与国家的种种条件,以“要婚姻不要战争”闻名的哈布斯堡王朝,最终在战争中灰飞烟灭。而1916年,作为帝国存续重要象征的约瑟夫也离开了人世,人们一时间陷于巨大的民族灾难感之中,一个王朝终于落幕。

  而颇为讽刺的是,奥匈帝国的覆灭、哈布斯堡王朝的终结并没有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差异,更多在体量而非内核。最终,“哈布斯堡家族从此再也不是中欧的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昔日的领土被3个新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和4个已经存在的国家(意大利、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尼亚)所分割,所有这个7个国家都把它们自己视作民族国家。”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帝国的消失,纵然令人唏嘘,亦是命运与时代之必然。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八):寻找帝国的遗踪

  说起哈布斯堡,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地名,还是人名,恐怕都分不清楚。但是,如果是在欧洲,这绝对会是一个震耳发聩的名字,如同我们现在说起罗斯柴尔德一样。

  哈布斯堡,是一个家族的名字,更代表了一个王朝。从十三世纪鲁道夫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开始,这个家族就开启了征服、统治中东欧大陆的历程。

  可以说,欧洲人说起哈布斯堡王朝,相当于我们谈起唐宋。

  帝国徽章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九):哈布斯堡王朝告诉我民族之间应该求同存异

  哈布斯堡家族曾经是欧洲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这个家族里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公爵、大公、皇帝,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西班牙国王,葡萄牙国王,墨西哥皇帝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公爵。

  至1922年4月1日,匈牙利末代国王卡尔一世病逝。哈布斯堡家族从此再也不是中欧的统治者。他们的帝国是第一个从欧洲地图上消失的大陆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昔日的领土被3个新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和4个已经存在的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尼亚)所分割,所有这7个国家都把它们自己视作民族国家。

哈布斯堡在哪里?哈布斯是什么意思?是谁开创了哈布斯堡王朝?

鲁道夫的先祖于公元1020年在瑞士位于罗伊斯河和阿尔河合口处的南部山区维尔伯乐山上兴建了一座宏伟的寓所城堡,叫哈布斯堡,意为“财富之堡”。鲁道夫的家族由此得名。1218年5月1日生于瑞士地区里姆堡。他的一位先祖曾跟随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远征意大利,战死疆场。祖父曾是皇帝腓特烈二世的一名宠臣。父亲阿尔伯莱希特四世伯爵以种种段,使哈布斯堡家族在上阿尔萨斯地区获得采邑和各种特权。母亲海尔维希是基堡伯爵的继承人。是克伊布格伯爵乌尔里希的女儿。在1239年,他的父亲死后,21岁的鲁道夫继承了家族在阿尔萨斯和阿尔高的地产。他善于钻营,,颇具大志。1241年和1245年,他到意大利的法扎、斯波莱托和维罗纳,在其教父、皇帝腓特烈二世之处逗留两年。而且他经常向皇帝和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表示忠心。作为报答,鲁道夫得到了大量的土地赐封。  鲁道夫爱好习武,经常率兵挥戈征战,扩大领地。他强占了瑞士托根堡伯爵的领地,攫取了一些帝国田园和无主领地。1245年,他娶了霍亨贝格伯爵布夏尔德三世的女继承人格特鲁德。夺得了霍恩堡公国的领地。由于这些成功的联姻,加上继承其母的基堡伯爵国。鲁道夫已经将阿尔萨斯、莱茵河流域和瑞士一带的领地连成了一片,成为士瓦本-原阿勒曼部族公国中最大的诸侯了。 鲁道夫一世Rudolf I 是阿尔萨斯南部和瑞士北部的领主,哈布斯堡伯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的儿子。他在结束大空位时代的国王选举中获胜。在世俗诸侯和教会诸侯的帮助下,鲁道夫一世顺利地对主要竞争者,德意志最强大的诸侯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进行了几次征讨,最终毕其功于一役(1278年)。鲁道夫一世从奥托卡二世手中夺取了奥地利和施蒂里亚,这些领地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鲁道夫一世,也被称作哈布斯堡的鲁道夫(德语:Rudolf von Habsburg,May 1,1218 – July 15,1291),是德意志国王从1273年到他的死去。他在哈布斯堡家族上升成为德意志封建王朝中的首要位置起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简单说就是:哈布斯堡在瑞士,意思是财富之堡,鲁道夫一世生于瑞士,祖上是皇帝的大臣,有不少封地,鲁道夫一世通过打仗和联姻,拥有了更多的封地,他在哈布斯堡家族上升成为德意志封建王朝中的首要位置起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玛克西米利安一世(1459-1519)使哈布斯堡王朝这个家族从此以后得以保持帝位的传承。

  玛利亚特利莎

23 岁的玛丽亚·特利莎继位伊始,便发现自己身处贪婪邻国环伺的境地之中。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 of Prussia,1712—1786,亦称腓特烈大帝)认为女王继位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于是出兵侵占了人口稠密且富庶的西里西亚。与此同时,在法国、萨克森以及部分国会中的波希米亚贵族支持下,巴伐利亚选帝侯查理·阿尔伯特(Elector Charles Albert of Bavaria,1697—1745)自封为波希米亚国王,并且在皇位竞争中战胜了玛丽亚·特利莎的丈夫——洛林的弗兰茨·斯蒂芬(Francis Stephen of Lorraine,1708—1765),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史称查理七世(Charles VII)。无计可施之下,四面楚歌的玛丽亚·特利莎只得向匈牙利贵族们做出让步。她需要资金和军队,立刻就要。1741 年,她成为匈牙利国王,然后在普莱斯堡(Pressburg / Poszony)召开的一次匈牙利国会会议上寻求经济和军事支援。 因为有了匈牙利人的支持,玛丽亚·特利莎得以迅速扭转战局。她手下的军队在1741 年年底攻克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从而反败为胜。随后奥地利军队又夺回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小部分西里西亚。 1745 年,查理七世去世,玛丽亚·特利莎的丈夫弗兰茨·斯蒂芬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史称弗兰茨一世 。 玛丽亚·特利莎成功抵挡住了所有威胁她权力的挑战,不过她治下最富庶的西里西亚的大部分领土还是落入了普鲁士之手。

  这本由荷兰人彼得贾德森所著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点让我了解了奥匈帝国及其周边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包括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等。书是559页,扣掉一百多页的参考与翻译,正文是446页,可以不必因为大部头就不敢啃的。书的封套设计的很有质感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内附不少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照片、地图和者画像,可以一瞥那个年代的风土。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有几个,认识到了联姻的重要性,认识到统治者要给老百姓多一些权利和福利,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认识到民族主义抬头是很危险的,我们不能因为语言文化血统的不同就要求自治,要是这样的话闽南话和粤语就挺不一样的,岂不是得分成两个国家?中国的方言大体有几种就分成几个国家,那还了得?而且那样真的好么?后来,我又在想,究竟中国的少数民族在法律面前是不是人人平等,结果还真不是,可以去摘抄过来给大家学习一下:

法律依据以宪法为母法为根本可以进行适当制定地方一些法律法规。我国宪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根据这一原则,在有关法律中也作了相应的具体规定: (1)《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文娱、体育活动,正当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编制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规定。民族对方成立纪念日和主要传统民族节日,可以升挂国旗。

  记得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好多好多小的诸侯国,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国家的个数都不为过,后来怎么就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呢?在我看来这是求同存异的结果,也是每个地区人民权衡利弊的结果,只要国家统治有方,大家联合成一个大国是利大于弊的,人口和商品更方便流通,在大国的庇护下更加的安全,有更多的文化自信,更容易促成国际间超大项目的实现。

  小科普:

  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西南部城市

  上勃艮第国王也叫鲁道夫一世(888-912)

  法国有一个勃艮第省

  奥地利帝国皇后伊丽莎白骑马的画照很美。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

  本书研究的是一个有着许多名字,存在于1770-1918年的国家。1804-1867年,这个国家的名字是奥地利帝国,此后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的西部是奥地利,即便它的官方名称并不是奥地利,而是冗长的“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皇室领地”,有时这一地区的名称是“内莱塔尼亚”,而匈牙利就相当成为“外莱塔尼亚”。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十):终于读完了

  阅读体验:

  559页长句子堆砌的书,读起来真的很令人感到疲倦。

  好在本书是以时间来划分章节的,所以除了五六章比较模糊的时间关系以外,其他部分都有明显的发展和变化,材料的组织也是有针对性的;基本是用地区-阶层,以及穿插一点文化史的写法推进每一章的进度,并且完成了对于特定时间地点人群的某种政治姿态的重构。

  翻译的小意见:

  除我笔记中的两处错误,没有非常明显的排版错误。当我为数不多的时候试着把英文原著和翻译稿对应起来,中文本的喜欢添加不存在的形容词这个特色是被我比较轻易地察觉到的:譬如“黑暗的”这样的强烈情感倾向的名词,在原文中是没有对应的。虽然发现的次数不足以构成有力的质疑,但是可以作为己身产生疑虑时判断之把握的根据。

  本书主要内容:

  我很怀疑我能概括这种内容。不过按照作者卒章显志时点出的:

Its distinctiveness may lie in the positive ways that empire sought to negotiat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became a key factor in political life and ultimately in the ways it sought to make political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organized around such differences function effectively. For this reason, too, we can understand the forms of nationalism that emerged from the empire as highly distinctive, forged in the context of Habsburg imperial institutions and in the possibilities those institutions foresaw. Unmoored from the limits of the institutions that gave them life and shaped thei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se forms of political nationalism developed into something else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 something simultaneously recognizable yet terrifyingly alien to many of those who remembered life in the empire before 1914.

  哈布斯堡帝国内部的民族主义/(国族主义)(nationalism)是在特定的哈布斯堡历史地理条件下生展出来的nationalism,并且因此具有了很多不同的政治实践与其意义;在哈布斯堡帝国解体之后,这种特别的nationalism变成了一种相似但令人恐惧的事物。哈布斯堡独特的体制试图处理自身内部的差异,用一种政治的架构与配套的意识形态围绕这种差异运作,并因此生成了该地区独特的nationalism。

  (大致这么翻译一下...)

  所以本书原则上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的。虽然有点细碎,但能看出来作者试图把重心引到哈布斯堡帝国体制与地方上的nationalism的相互关系上来。(我还是觉得作者在用一种宪政爱国主义的眼光在为哈布斯堡帝国辩护,特别是写到军队在一战的表现时)

  个人兴趣:

  试图用哈布斯堡的文化精英对族群与文化的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在政治活动中被借用或误用在第六章做了一定程度的追踪。然而有种为求客观故意远离现代理论视角的陈旧感。

  现代化/欧洲化与德意志化之间在各地区不同阶层中的认知展现,与一些借由著名历史事件展现的复杂政治活动。最感兴趣的还是,当时人们如何认知开化与现代化的区别,如何看待现代化等于德意志化的论调,相当有现场感。

  即使军事的接踵失利在本文中被作者用来解释皇室的对内阁与议会的政策变动,本书对于军队的记叙大半都在一战时期的概述中,其实非常奇怪。因为这种有意的空缺似乎在暗示军队的复杂身份定位,却又不愿意给出一个清晰的讨论,直到最后直接指责军队抛弃了帝国一贯的法治立场,却不仔细分析皇帝与匈牙利议会对军队的态度,使得本书的内容很是有非政治现实主义的味道。可以说体现了某种非暴力的辩护立场。——(然而,连自身都不能保全的帝国,其实是犯下了更悲哀的错误。)

  关于与犹太人的冲突,作者很明确地给出了冲突的形式与程度随时间发展而表现的变化,很微妙地提及了农民解放-小市民的生意-犹太人经营之间的逻辑进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用生态学的生态位来表达的话,可能是因生态位重叠而引起的冲突,被政治冲突,其非清晰性加以为求民粹而煽动的修饰,而最后辗转变成了反犹主义;这里历史上的冲突更可能是来源之一。思路大致源于对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共处研究上,对于能不能这样利用倍感怀疑。

  感想:

  我始终有种末日论的预期,于是我们身处的国家,民族,终有一天会消亡或熔化。

  重要的不是它的未来,而是它艰难地向前爬行的努力,与留下来的痕迹;相较于罗马共和国最后的崩溃,漫长的五百多年共和国历史已经是一段关于罗马政制的优美特质的最高证词。民粹主义无法停息,在接连的战争中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帝国的崩溃还是有一点相似的。所以与其说我们在思考怎样的未来是好的,如何是可能的,倒不如设想一下我们究竟能给现在带来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