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10篇

2018-04-04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10篇

  《昨日当我年少时》是一本由朱天心 / 简媜 等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1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一):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要用最真的心怀念

  时光,单纯得叫人以为是一个不可触摸的旧梦,永远光影流年温存着。当我们在轰然老去的岁月里趟过又一个又一个单薄年华,而那些飞扬的记忆,有的掉落在人生的河床成为无法拾起的碎片,有的依旧孤单的隐密在一个特殊角落里,在这样一个字正腔圆年代里,我们也开始不可抵挡的相信时光的力量

  公园的石凳边,常常看见散心的老人在追忆年少时光。他们双鬓爬满银丝,闲聊时一手端着小茶壶,一手握着把蒲扇,满脸写着当年的豪情,舞动扇羽,捋着白须,缓缓说道,“想当年,我年轻时候……”举手投足,一言一和,道尽往昔。老人们回忆,多为重拾当年的温馨。朝花夕拾的往昔,如儿时的小人书,写满着童真乐趣,给鹤发童颜的他们抚平沧桑痕迹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文学作品中,不乏抒写童年美好优美篇章散文集《昨日当我少年时》,便是由朱天心、简媜、张晓风等14位台湾作家合写的童年放学后的难忘时光。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二):童年能再来

  读《昨日当我年少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卡朋特乐队的《Yesterday Once More》。初闻此曲正年轻,待青春渐逝方品出其中滋味。朱天心而立时辑录二十来岁的短篇为《昨日当我年轻时》,不知是否重温过卡朋特的词句。彼时青涩却灵秀毕见,青春的万般滋味谁忍浅尝辄止、怀念青春的又岂止朱天心一个!

  一字之差的《昨日当我年少时》将时间前移、空间后置,14位台湾作家分别写下他们记忆中的年少时光。简媜、张晓风、许荣哲、徐国能……书中的他们不是名作家、不是教授,追忆往事,他们不约而同地温柔细语,仿佛向着时光深处轻唤:可否回头!童年再来!

  作家们的童年虽呈现的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台湾风貌,却颇能唤起我们的共鸣。童年的乐趣大抵相似:或是全身心投入探索世界,不怕脏、不怕累;或是半杯冰红茶就能满足的小确幸;或是违拗大人争取而来的自由;或是伙伴间相互攀比一些不足挂齿的无聊“战绩”。当时只道是寻常成年后回想思绪万千:许多种子早已埋下,许多心境已难追忆,至今弦歌不绝,至今影响着人生的轨迹。如歌里唱的那样:“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孩童眼中不尽然只有父母想让他们看到的世界,疯狂向往撺掇他们踮起脚尖、探出头去,参与到世界的甜酸苦辣中。于是,同样是写童年时光,有些片段令人莞尔,有些片段却令人潸然。我们就这样哭哭笑笑地长大了,回头看看,虽不愿沉浸太久,还是抹不去哭过、笑过的痕迹。若非少时全心投入,如何能在成年后砥砺前行?

  许荣哲的《考最后一名》最能囊括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戏剧性。跟作者同名的郭荣哲作为班上成绩倒数第一,居然有一套引以为傲的歪理:“第一名就像一棵沉默的树,永远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而我瞄准的却是一只奔跑的山猪。”第一名的许荣哲当然不服气啦,直到多年后偶遇逆袭成学霸的郭荣哲,才厘清原委:人称“大人物”的爸爸出轨,郭荣哲以他的方式母亲鸣不平。彼时那句“世上只有妈妈才是真正的大人物”,教人眼泛泪光。孩童天真,自有力量。

  甘耀明的《都怪水牛啦!》则刻画出孩童才会有的情绪变化。考了乙等是小郁闷,用美工刀改成绩刮破成绩单,被父母质疑品行是大问题。此刻,被水牛误食了成绩单反倒叫人松口气。然而要如何向父母交待呢?乡野村夫阿旺伯神补刀,替他装一袋牛屎:“拿回去吧!你说的成绩单都搅碎了,剩下一堆屎!”真是人生大智慧。仔细想想,童年多少次担惊受怕都是为了这类如今想来云淡风轻的事。而今日为人父母的我们,可曾因这等未必要紧的小事,让我们的孩子担惊受怕呢!

  我们无法再经历一遍童年,却可以用同样的心态生活勇敢迎接困境,仿佛一切都是偶阵雨,雨过天晴便无需忧心。在曾经自己或者孩子身上,总能照见化泪水喜剧的力量。

  身为家中长女的简媜向孩子分享她的童年心得:分担家事、照顾弟妹,甚或为了节约用电跟太阳赛跑——必须在天黑之前写完作业——哪件都不枯燥,哪件都可以是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生活的一点点逼迫未尝是对天性的扼杀,兴许还能因此将这份天性抒发得更丰实。吴晟则说,童年生在物质匮乏年代,并不意味着更堪怜。游冶自然手工打造玩具懂得珍惜知足,那是他们的“四季大地游戏”,他才不觉得予取予求、上着补习班、抱着iPad长大的一代更好命呢。朱天心也有意让孩子步行上下学,看蚂蚁搬家、用狗尾草搔痒、捡蝉蜕采香椿,这才是“可堪回首的童年”。

  其实,只要我们放手多给孩子一些空间,是无需担心孩子会没有可堪回首的童年的。作家笔下优美的情境、戏剧化的故事或有之,童年的大多数时光,也记不得发生了什么,又似乎深深教人怀恋。爱因斯坦曾言:“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不问意义,来日方长,珍惜时间和挥霍时间根本不是泾渭分明,这是童年的“自然选择”啊。

  某种意义而言,作家们眷恋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乃至孩子们的童年本质一样的。没有什么贫穷富有,不论什么学霸学渣,就连谁跳得高、谁跑的快、谁摘得更多果实这样的竞赛,最后都以分享和协作告终。曾经,我们在意的并不是变得更强大、更有生存能力,而是增长更多见识发现更多乐趣。但我们确乎享受着身心的成长,如“因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般的霸气。其后的岁月,童年生活的点滴常驻心底若隐若现乐观善良宽厚执着,伴我们看日升月落、走万水千山

  一曲旧时歌谣,一缕回忆幽香,一枚陈年信笺、一番古早滋味。何曾远去何足问,童年能再来……

  ——丁酉年读《昨日当我年少时》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三):致我们年少时的岁月

  童年的记忆是什么?是炎热夏天,在院子里,抱着一把蒲扇,啃着甜甜的西瓜。是在泥土中,和小伙伴们一起挥洒汗水。是在荷塘里,抓泥鳅。也曾是洋洋洒洒的雪花飘满地时,一起打雪仗堆雪人。那些年少的记忆,那些曾经难忘的时光,在现在回想起来,是那样充满乐趣。我们不曾忘却的成长经历,时常怀念的成长历程,昔日的情真意切,昔日的旧日时光,都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回忆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四):儿时欢乐,斯乐不可捉

  对台湾的了解,我们这代人,大多是从《新白娘子传奇》、三毛、邓丽君等开始,只是很可惜,这本书里并未收录三毛的作品,她写童年的那几篇文章,我看了好多遍,仍然想一看再看。但收录的文章,大多都十分有趣,简帧过早分担家务喜怒哀乐,廖玉惠和妈妈抢书看的斗智斗勇,张晓风的那杯永远最好喝的冰红茶,甚至还有和我们小时候一毛一样,与男生比赛讲故事的不亦乐乎,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份与书中契合的熟悉,不断在心中惊呼:你们也这样啊!

  台湾,那个小小的岛,因为那段无法言说的历史,成为大陆的另一颗心头痣。但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淘气、无聊、胆大妄为、又大多细腻敏感,所以记忆才在人生的长河里,如此清晰。我们在这些记忆里,看到隔着时空的共鸣,一起笑,一起叹,一起歌:儿时欢乐,斯乐不可捉。

  和书中一样,小时候的我经常不走寻常路,明明有笔直的大路,我偏要独辟蹊径山路河道、菜园小径,无论刮风下雨,都有特别风景。山路崎岖,却花开不败,树木在风中沙沙歌唱鸟儿是最清脆音符,摘许多艳丽花朵,编织成花环戴着,假装是自己是落难的公主,终会遇上帅气王子

  河边长着许多绿油油的水草,可以看鱼儿在水中嬉戏,脱了鞋一下水,鱼儿立马惊慌失措乱窜。有段时间我书包里常带着两个大碗,两块中间抠了洞的白布,一点点掺了白酒的麦麸。找个鱼儿聚集的地方,将布盖在碗上,四只角在碗底系好,在碗里放一点麦麸,布面也涂一些,将碗放水底的沙里。隔20分钟左右去轻轻端起,便有贪吃的鱼儿在碗里忘了出来。这样的捉鱼,很随性,又好玩,天黑到家还能上交一碗鱼,父母便不会多说什么。

  菜园里的路像棋盘,要天晴才行,不然很容易踩一脚泥。那时我们经常趁黄昏时分,大人都回去做晚饭了,走着走着,看着最大最红的西红柿就摘来吃,那时也很少洒农药,西红柿甜的不行。还有黄瓜、桃、李子,哪里有好吃的,我们都摸得门清。有时边吃边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笑的东倒西歪的。

  暴雨时,超级高兴,屁颠屁颠地去看水沟里汹涌的“大海”,全然不顾父母在身后的一阵阵哀叹。那时,我们所见最大的水域,莫过于屋后的那条小河,夏日发大水,河面辽阔,我们暗想:大海也就是这样的吧?现在想来,真是觉得可笑极了。

  书中的许多场景,我们都经历过,时光碾过微渺与琐碎,留下一代又一代的记忆,隔时隔空,温暖流年。

  而徐荣哲笔下的郭荣哲,则像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英雄,明明可以考第一,却偏偏考倒数第一,还说着莫名其妙的话,为了对抗父亲,在背上画上日本国旗。他说:妈妈才是真正的大人物,简单一句话,满含着一个小小人儿,对母亲的爱护。谁说孩子不懂世事?他们的心,是世间纯净琉璃,不染纤尘。

  昨日,当我年少时,往日重现,像一部老电影,里面的主角,早已步入中年、老年。可那又有什么打紧的?斯乐不可捉,现在的小朋友哪里还能体会在野外自由自在,来去奔跑的快乐?我们将回忆,默默在心头酝酿成,最香浓的一坛酒,在书中的文字里,欢庆交汇。读着书里朴实舒缓的文字,放一首罗大佑的《童年》,带着嘴角的弧度,仿佛又回到那一场永无可逆的梦境

  童年早已远去,不,童年从未离去,它沉淀在我们每个人心田里,化成最肥沃的土壤,默默地为我们今后的时光,开一地的花田。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五):追忆似水流年年少时

  谁人不曾年少时!那时候的年少轻狂,那时候的敢作敢当,那时候的各中滋味总会让我们在随后漫漫人生之路中感叹万千。

  追忆曾经的年少时,感叹那时的似水流年,我手头的《昨日当我年少时》用着无声语言浅吟低唱着众多当年少年郎的成长记忆。灰白素雅封面开启着一个个台湾作家们的少年寻梦故事。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时光碾过微渺及琐碎,留下一代又一代成长的记忆,隔时隔空,温暖流年。”道不尽的感悟便是通过文字的表达倾吐于你我读者的面前。

  翻看着这本文学随笔类的读本,我觉得自己很是由内而外地心生着共鸣的。于这本书中,它集结了朱天心,简媜,张晓风等诸多台湾知名作家们年少时光的文字分享。尽管这里没有那雍容华丽的辞藻,但是这里那发自肺腑的懵懂童年之情“润物细无声”般流淌在读者的心房。书中以各个作家不同的童年故事开启着童年的追忆。我的小战友;小大人的滋味;母女抢书大战;放学路上的半杯冰红茶;宛如花在迷雾中;考最后一名------诸多的小故事恰似放映着那个朴实年代下的青葱少年时光。有别于我以往读到的同类散文作品,我个人觉得本书的一大特色便是深入地融汇入了那些源自于台湾的特色风情。身为一名大陆的读者,我翻书的过程中同样领路着台湾的异乡之味。犹如放映着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旧影片,我情不自禁地徜徉在那种种的台湾风土人情中。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似曾相似的成长片段,焕然天成的年少追忆,由此及彼的情感共鸣-----此时无声胜有声般丝丝相扣地引领着我踏上着时光的隧道直抵旧时的青葱往事。既然是随笔形式记录,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其实真的都并不长。我觉得正是这些方方面面不同角度下关于童年回味的文章让全书让人读得意犹未尽。书中还时刻穿插着一些简笔画的配图。这样的设计让整个故事更加地绘声绘色,童趣盈盈。

  类似于《我的小战友》这个故事栩栩如生地写活了那些刚踏入校园的孩子们心声。那种初时的孩子们会心存着的恐慌和排斥,那种绞尽脑汁和大人们斗智斗勇拒绝上学的态度,那种结交上了志同道合死党的互动交流------ 翻看着这个故事时,我觉得已经无需用再多的语言进行点评。唯有那种油然而发,情不自禁的认同感觉感慨不尽自己心中的强烈共鸣。类似于《母女抢书大战》这个故事又是活灵活现地展现着小屁孩和家长如何斗智斗勇的场景,类似于《放学路上的半杯冰红茶》又道不尽着孩子心中那弥足珍贵美味情缘-----

  追忆着似水流年的青葱年少时,《昨日当我年少时》让人情真意切地回味无穷!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六):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过了而立之年,我时常从梦里惊醒。褪去了年少轻狂,尚未获得中年的坦然,凄惶中回首往事,仿佛失去了什么。那是再也找不回来的青春岁月。诚然,怀里还揣着热乎乎的理想,但在一次次失败与挫折面前,在工作、家务以及许许多多琐事面前,它已像受惊的小鹿,蹬踹着想要逃走了。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我叹了口气,再也睡不着了,于是起身慢慢踱进书房。

  窗外,夜半更深,银盘似的月儿静静地挂在树梢上,枝叶间星光点点。突然,风透过薄薄的窗纱吹进来,窸窸窣窣地翻动书桌上的散文合集《昨日当我年少时》。夜色迷离,恍若梦境。我愣愣地注视着,如苇絮一般翩翩起舞的洁白书页,眼睛慢慢失了焦……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七):找一个好天气回忆童年

  像在单衣的昼午以后,夏季突袭而来一阵穿堂风,电风扇“哗哗”地扇着叶子,蒸发掉额头细密的汗珠。竹席是洗净味道,地板上透着清水混和花露水擦过的香气。远处响起干雷,仿佛日色变慢,星辰倒转,日子才是不久前的日子。童年记忆恍如一块蓝印花布被轻轻浸入水缸,“啪”地一下子被拎起来,溅了一胳膊的水花。

  读《昨日当我年少时》,看作家们写他们的童年,能依稀辨识出一个人笔下气质里承袭的过去。熟悉的作家当然是有的,像是简媜、像是朱天心、像是张晓风……零零落落统共十四位,他们的文字清透、真挚而带着体温,一点也不会令人觉得陈旧。虽然都是台湾作家,可能是因背景多多少少与大陆有些渊源,更多了一丝熟悉感。

  童年有着经年不变的味道,无论隔多少年岁的光阴和杳远的距离,成长总是似曾相识,我们也总能在文字里找到奇妙的共情。这种感觉如同是现在的我,在此刻,正远远地听着儿时的蝉鸣,然后跨越光阴,跨过桑麻地,对着电风扇张口喊——“啊”,拖出了长长的尾音。突然回到过去。

  在乡间的童年,拿着泡沫板儿在河里游泳,河水尚清澈,水生植物没有泛滥,还能见到水里游弋来去,夕阳下泛着银光的鱼。踩过晒谷场,在大热天跳进池塘抓蝌蚪,或者是把透明的玻璃鱼缸套在头上装作是宇航员的模样。乡下的老家门口,有着一道长长的水泥砌成的沟渠,每到傍晚从水库哗哗冲来的湍急流水就会经过这里,穿过整个村庄。在每天傍晚跳下去好几次,除去一身闷了整天的热气。童年是有机的,自然的,生气勃发。

  哪怕是不同年代的人们,台湾还是大陆,童年竟也有许多不变的相似之处。在学业功课的压力背后偷偷藏过所谓的“闲书”,改过自己的试卷分数,或者是偷偷模仿家长的字迹在成绩单上签名,和朋友们一起在放学后搭公车或者走路回家,在太阳彻底落山前贪玩地四处晃荡。

  我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故事大王比赛”。当然我们那会儿已经先进了些,那时候的我,傻乎乎地站在学校的演播室里,僵硬地将双手在身体两侧张开作鸭子状,然后歪着脑袋开始背诵提前准备好的稿子。我有时紧张卡壳,就深呼吸一口气,想一会儿,再继续磕磕巴巴地讲下去。

  教室的电视机直播了我们讲故事的过程。等我回到教室,我的同学说,“你刚刚忘词儿的时候,我有在教室里大声念给你听,不知道你能不能听见!你到底有没有听见啊?”

  当然是不能的。

  而与年少伙伴们一起放纸鸢的情谊,往往自一句“我们做好朋友吧”开始,也可能最终在“我们会是永远的好朋友吗”这样的问句里,谶语般渐行渐远。这些我都能够清晰地回想起来。

  童年仿佛有着任意天气,而每种天气都是好天气,专门用来茫然地虚度光阴。可岁月终究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我在家门口埋下的石榴种子长成大树,枝叶越过院子的白墙,每年都会结出酸涩的果实。后来乡村重新规划田地,填了池塘,砍了许多树,整齐划一地变成了低矮的桑树地或者是水稻田,变得格外光秃无趣。而我搬往城市。

  曾经在桑地里随手摘了就吃的紫红色桑果,多年后在超市里再次见到,包装精美地被整齐摆放在售卖架上。有小学同学和小学同学在多年后结了婚,而我认出了结婚证上的两人。我心里有种奇怪又好笑的感觉,我们就是这样成长的。

  朱天心写少年往事,期望着自己的孩子有个可堪回忆的童年,“因为我就是在那放学之间,认识这个鲜活真实、独一无二的世界的,我早早知晓世上人有百种,人人都有不同来历、不同记忆、不同的故事,且得以明白,书上的种种知识并非只能用来应付,而是说明、佐证并支撑你看到的世界。”

  童年的故事,总是老少咸宜的故事,每个人都是在这个年纪开始逐渐接触到世间道理,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不和陌生人说话。这些故事是讲给自己听的,也是讲给孩子们听的。

  那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可堪回忆”呢?

  我们的那些早年时光里既没有变形金刚也没有芭比娃娃,只有青蛙是什么样,桑树是什么样,田埂又是什么样。而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一个个在城市密集的大楼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早就与光脚踩泥土、跳水抓鱼摸虾的日子相距甚远,他们逐渐成长为与电子屏幕紧密粘连的一代,娱乐或许多了,又或许少了,唯有小区的塑料游乐园拙劣地模仿着沙土和自然的印记。

  作家们笔下的童年则总是显得意趣盎然,永不过时,不沉重、不无聊、也不老套,因为台风天偶然得到的假期,母亲做过的各式各样的糖水冰或是教室里背诵课文的嘹亮嗓音,小伙伴间的推搡嬉戏,日子都是闲散的,能被记住的总是分外热闹。直到同学少年老去,被打捞起来的烂漫无邪和灼灼回忆,透过旧日光柱里飞扬的尘螨,长进血液和经络中,再经过时光发酵最终化为一道道的皱纹,切进了肌肤的纹理。而童年,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而最后我们都变成别的模样。

  《昨日当我年少时》是一本轻薄的童年趣味录,信手就能翻完。它也像是一本大人们的童年指导书,教现代人怎样适时地打开一个土壤坚实、青草芬芳的天真世界。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八):剪一束旧时光

  读这本书的时候,恍然间好似看到时光碾过微渺琐碎的事物,我们就这样隔着时空的距离,看到从前的自己。

  台湾的少年故事,给读者的感觉是与台式青春电影一样,没有国破家亡的迫不得已或许天灾人祸的惨绝人寰,可以简单到在只有两三个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不是面目模糊,而是构建起立体的世界。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平凡的我们可以去坚守生活中的小确幸。

  朱天心、简媜、张晓风等台湾作家笔下的年少时光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好似和我们的童年经历重叠了一般,放学后与同伴戏耍,读书时的多动和怦然心动。文章中随处可见的都是的童年时的真切的乐趣,在许多年后再回首时,必定是悲喜交加吧。

  本书的作者其实我都不大认识,只识得张晓风一人,是因为初中时好像曾学过一篇名为《行道树》的散文,对作者恬淡的文风有些许记忆。此外,除了台风小言之外,初中时很喜欢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也是讲了少年时的故事。从身边的生活入手,更容易在平实处展现生活的精彩。

  阅读这样的文字,了解到的不仅是个人的小感怀,而是浓郁的样乐悠远的民风民俗。在海峡的另一边发生的种种故事,我们或许是永远再也无可能去体会了。但是一代代人成长的经历又是相似的。纵使当时风景不同,我们从懵懂到理智的心路历程,总是大同小异吧。我们曾经那么执着的认为我们是宇宙中那么与众不同的一个,却其实只是人群中的一员。那种我们记不起我们长大那一天的情境了,却依然会记得那刻骨铭心的感觉,就像对一个亲密的人挥手做了诀别。自此之后,只能在午夜梦回时去缅怀一段儿时的流年,梦醒时便又是这个真正却也虚无的世界了。

  谁的成长轨迹都不是那么清晰的,我们恍然好像就是在一天天的浑浑噩噩中不知所措,被世界裹挟着前进。不断地突破着自己的局限,去进步一点,看到更广阔一点的世界。这种变化,我们把其命名为成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长大,都有长大的那么一天,可是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变成一个无聊的大人。问题从来都不在于长大,而在于我们是否遗忘。我们是否遗忘了儿时的无尽幻想,我们是否遗忘了自己最宝贵最心爱的东西,我们是否在渐行渐远的路上,一不留神,把自己弄丢了。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九):光阴逝去,记忆长存

  文/初晓

  时间,大致是世间最神奇的东西,它不停的行走间,改变了一个人的容颜,青涩退去,继而变得成熟。可人多多少少总能记住一些事情,这就有了最美的童年。何为最美?我倒是觉得就是“回不去”,只因“回不去”,才会让不美好也变成了美好。每个长大的人,都有童年,关于童年的记忆不尽相同,却又在冥冥之中有许多的相似。

  近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昨日当我年少时》,便是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在这本书中,十四位著名的台湾作家聊起了他们的童年时光,这些人有朱天心、简媜、张晓风等人。十四位作家,十四段不同的童年经历,这其中有人描写放学后与同伴玩耍的欢乐时光,也有人怀念小时候的同窗,还有人分享儿时的趣事与糗事,不论怎样,这一切构成了最美好的童年。通过他们娴熟真挚的文字,也让人能够从中窥探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台湾旧日风情。谁又说,这些旧日风情,在中国内地不存在?

  童年,许多孩子都离不开一件事,那就是上学,台湾作家罗青自然也需要上学。不过从他的文字中,却发现他曾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不喜欢上幼儿园,第一天放学之后他以为终于可以结束了,殊不知这才是开始。《我的小战友》一文中,他如此写道:“折腾了大半天,我以为,上学这一关,我总算是熬过了。”“哪里晓得,上学这玩意儿是没完没了的!”如此有趣之事,恐怕不仅仅发生在罗青身上吧!幸好于我而言,是极喜欢上学的,不过这极喜欢上学,也引起了一些事。那就是,我伯伯家的两个姐姐每次上学都不会从我家门前经过,只因她们从我家门前经过,总会被我缠着,让她们带我去上学。

  三四十年前的,不管是中国台湾还是内地,一些人童年的经历都非常相似。正如简媜《小大人的滋味》一文中所讲的那般,即便是孩子也要做农活的,做不完那也是自己的事情;照看弟弟妹妹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甚至还会有一种小大人的成就感。同样,在那个年代,琼瑶的小说十分流行,特别是女孩子喜欢的不得了。《昨日当我年少时》一书中,唐玉蕙少年时就非常喜欢琼瑶的书,为此还和妈妈进行了一场抢书大战。让人觉得有趣的是她的妈妈也是一个活宝,一度认为自己女儿的成功是因为自己毁掉了那些书,可当女儿成为作家时,她却说:“都是小时候,我强迫她读很多小说,否则哪会变成今天的作家!”

  也许每个人的童年中,都有无法忘却的人,这些人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台湾作家许荣哲就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同学,名字还和他只差一个字,郭荣哲。他在《考最后一名》一文中,就写到他的同学郭荣哲考试考最后一名,甚至还穿着日本国旗去面对领导,最终被“开除”了。可时过境迁,他才得知缘由,其实这不过是郭荣哲与他老爸对抗的伎俩而已。当然,也有人的谜一般的同学在最美的年纪如花一般凋零了。张嘉骅在《宛如花在迷雾中》就讲述了他的同学秀秀,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秀秀却因为感情的事情自杀,这引起他的反思,对生命教育的反思。

  每个人的童年不尽相同,却又极为相似,尤其是那个没有电脑、电视、游戏的年代,我们也会像朱天心一样,每天放学之后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或是捡拾蝉蜕的空壳,或是摘几片香椿叶用来做。至少于我,童年是如此的,挖野菜,和猫咪一起玩耍,就连院子里的果树叶都能让我玩上好一会儿。那是的乐趣是简单的、纯粹的、宁静的,如今想来,仍然十分怀念。

  《昨日当我年少时》一书,凝集了许多人童年或是少年时的记忆,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未消失,而是变成了最美的记忆。当这些记忆透过文字流淌出来,就成了最美的篇章,永远存留。

  倘若你生于七八十年代,这本书一定会引起你的共鸣,也会让你想起你的童年。这会儿,你是不是也想起童年的一些趣事了呢?或是童年里与你相伴的少年?

  《昨日当我年少时》读后感(十):那“没完没了”的童年,怎么突然就不见了呢?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地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我第一次听童年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我的童年还没结束,这首歌我完全get不到点,当时就在想:这么难听的歌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的不行?

  当我的童年飘然远去后许多年,有一次在收音机上听到罗大佑唱《童年》,细心驻足认真的,竟然把整首歌听完了,突然,童年的美好,竟然排上倒海般的袭来。这时候,我才听得懂这首简简单单的歌曲唱的是什么,也许,一切远走终将再不回来的,才是人心底最柔软不可触及的芬芳地带,。当你苦恼那“没完没了”的童年合适结束时,它就已经结束很多很多年了。

  也许是因为宝岛没有经历过文化断裂的浩劫,直到现在,宝岛作家写作扔似有“古风”在其中。笔触软,落笔却是坚挺的;文字细密,然而画面感却呼之欲出。读过了五零、六零、七零年代的海峡另一边作家的童年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似乎也被翻出来了。那些日子,很难被想起,但是其实也从来没有忘记。原来,尽管地域、时间的不同,但所有人的童年总能找出一样的地方呵。

  提到台湾作家,大概少有人不想到朱家三姐妹。姐妹三人长得清新脱俗,文字亦如人。在朱天心的回忆中,“眷村”又被提及。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当时奇怪宝岛居民为什么操着不同的大陆方言,“眷村”是那一代台湾人的记忆,也是童年的背景墙,怎么样的“童年”都绕不过去。尽管“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关于“眷村”历史的悲伤已经浸入他们的骨髓里。四零、五零年代的台湾人的童年,总有种无根的漂泊之感。哪怕是土著,也会被这氛围所浸染。

  许荣哲、王盛弘的文章里,基本已经感受不到“眷村”的悲伤了。尤其喜爱王盛弘的《抢救树梢黄气球》。70年代往后,社会竞争压力也大了起来。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升学的压力冲淡了童年的乐趣。在《抢救》中,我们看到了世俗标准挤进了孩童的世界。当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开始用物质标准来判断人,划分人的阵营时,原来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样。王盛弘并没有直接去评判什么,但是他活跳的文字已经将一个孩子的无奈、寂寞、不解描摹出来了。

  张家骅《宛如花在迷雾中》写得略显沉重,然而,却充实了整部童年的回忆。难道我们年少时,未曾对“死亡”感到迷惑和不解?只是,这世界上的大人都觉得孩童的心灵承受不住“死亡教育”,于是每一次都避而不谈。完整的童年并不仅仅是漫山遍野的撒花,童年亦有许多苦恼,童年也会感觉悲伤和黑暗。“生命教育”到底还是必要的,不但要去学习怎么活,还要学习怎么死。

  年少时光,成长记忆。今天,当我们在提起这个议题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怀旧,更多的也是思考和完善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