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页纸工作整理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1: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的读后感10篇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是一本由【美】 丹·罗姆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1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一):“画图整理术”助解人生

  “画图整理术”助解人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要快速记住一些信息资料。不过,在诸多的记录方式中,通过听觉,只能记住10%,透过文字可将这百分率提高到20%。而由图像则可以记住80%。这一数据统计说明,画图这种方式可能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记牢。

  听报告、学车的过程中,我也见到过,一些会学习的人。他们拿出一页纸,在上面图图画画,很快就将重点通过圆圈、线条画出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由此可见,画图的过程,其实就是清理思路思考的过程。掌握这种特别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效率有着直接的帮助。

  靠着一支笔、一张纸横扫全球,帮助各个行业的顶尖公司运用视觉化思考工具解决各种商业问题的视觉化思考大师丹·罗姆一直倡导“用画图方式提高工作整理术”课题研究。这本《一页纸工作整理术》就是他为职场人士量身打造的实操手册。要掌握书中的内容学会画图整理术来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难题。掌握它,也只需要四天时间。第一天,你将重新认识自己与生俱来的三种视觉化思考工具。第二天,你将学会运用视觉化思考观察世界的六种全新方式。第三天,你将掌握把无意义的涂鸦化腐朽神奇的五个技巧。第四天,你将彻底唤醒自己沉睡已久的视觉思考力!

  书中,丹·罗姆用数据、实例,为我们阐述了“画图整理术”的功用,画图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画图?画好一张图需要哪些因素?通过解读我们可知,要发掘新想法、新创意,画图比任何方法都管用。要拓展和检验某个创意,画图比任何途径都便捷。要和大家分享你的某个想法,画图比任何形式有效。利用4天的讲解,说明和实践练习,可以让初学者从“我不会画画”的茫然到“这是我画的图,千万别小看它,作用大着呢”的自信,每个阶段都有形象化的说明。

  画图需要“看、观察、想象、绘制、展示”等步骤进行。画图之前,要给自己三个疑问“画图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绘制什么样的图?为谁解决问题?”清楚了解这三个问题后,我们便可以准备画笔和画板,或者一页纸开始画图了。要画好图,要事先设好各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来进行,否则,面临无从下手胡子眉毛一起抓,没有重点的尴尬

  设想一下,如果领导给你一叠表格,要让你画出图来。那么,你就得先浏览表格内客,整理分析数据,从中找到有用的,再将其画出来。因此,画图就是对数据的整理,用内心眼睛来观察,视觉化的思考。在具体到观察项目上,又结合事例,讲解了观察的6种方式与“六六法则”。画好一张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少用文字多画图。靠图来说话。

  画好图还要掌握“不成文规则四”,即,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提供清楚明白的图来说明问题究竟是什么;不看清问题,就无法解决它;解决问题的不是那些最聪明、最迅速、最强壮的人,而是能够看到多种可能的人;你画的图越人性化,得到的反馈也就越人性化。

  画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样的,画图对于人生来说,也是有益的帮助与点缀,它可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彩与丰盈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二):君子动口也动手

  (题目与正文并未有太大关系……)

  《一张纸工作整理术》简单来说就是教会你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工作信息并将结果快速高效地传播出去,无论是在工作会议中、信息整理上、甚至是普通生活中的沟通里,都能够更快、更好地表达自己。虽说是工作整理术,但是它的思维方式与流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值得参考借鉴的。

  作者将这个抽象的思维过程具体划分为“看、观察、想象、展示”四步骤,推荐读者以四天时间进行初步的学习,加以案例的简单实践,以达到基本了解其所说的高效工作方法的目标

  其实这有些像一种演算公式,通过解说和案例分析来演示这一公式的具体运用,读者学习并思考加以实践,方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从而获益。

  但就像数学公式人人都可以背得很熟,题目却不是人人都能够解答出来一样。单单是在“看”这一阶段,不同的人获取到的信息就大不相同,所以这就要求看的人尽可能多从各个角度各个方位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六个W:是谁/什么(who),有多少(what),在哪里(where),在什么时候(when),怎么样(how),为什么(why)。这个新闻的构成要素不谋而合了,也可以看出不管在哪个领域,人与人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想要获取的信息要素大多都是以上几点。

  其实“看和观察”这两个步骤几乎可以算是同步进行的,一般人在看东西的过程中下意识的已经在做出观察,剔除自己不感兴趣部分,挑出自己想要获取的部分信息,这也是为何“标题党”存在原因,运用关键字在浏览者看的过程中就抓住他的兴趣点。

  进行到“想象”这一步,就可以和自己的任务需要联系在一起了,到底是要进行受众定位分析,还是产品介绍、或是活动方案展示,一个萝卜一个坑,往里面填充信息就可以了。

  “展示”这一部分就是图文联合起来的时候了,一些简单的符号箭头描绘出简单但又重要的信息,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加以分析展示。也就是说,这个图画的绘制过程其实也就是将你的思考过程具体化、书面化,从而使得信息交流更为的全面、具体。

  就像是答题按步骤得分,将你思考的解题步骤有条理地画在纸张上面,避免了从问题直接到答案,只有你懂,别人一点都搞不明白的尴尬情况。并且,在画画的过程中,你能够更加专注于思考,将思考所得整理下来,也利于旁人进行信息补充。说到底,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形,目的都是将复杂简单化、符号化,同时突出重点,从而高效完成信息整合与传播。

  说来是很容易,但是培养一个较为完善且高效的思维模式并没有那么简单,毕竟每个人投入工作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考体系,有各自的思考盲区,这个方法也为我们在工作中开拓思考视野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阅读各类书籍也是一样的,仅仅停留在看与观察阶段就太粗浅了,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思考与实践。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三):表格2.0~信息图的时代

  人工智能的时代,信息图将打开智能辅助决策大门,展现另一个世界,也催生了许多“信息图”为主题的书籍。

  信息图是大脑喜欢的决策参考。利用数据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化繁为简。把知识点转化为简单的图形,这是大脑可以轻易分析的模式,对复杂的问题,就可以采取多重变量的形式。把知识点标签化或者图像化,大脑会更好分析。把关键词图像化是重要的一步,是我们理解这个概念的一个快捷方式。图表比文字更容易被大脑分析。用图表展示的概念很容易被大脑接收并分析,可以归入到简洁的概念中去模拟思考,让大脑的两个部分同时进行。多重变量图是进行精确分析的高级工具,在一个图表中,包含几层的数据,用横竖轴、变量、比例解决复杂的问题,适合进行项目的规划

  人工智能可以对共享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产生适合决策的信息图。图书馆互联网保留着许多图表和数据,是人类集体智慧。而信息图是图表的进化版本未来的融合数据,能让多人或者多个人工智能对同一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信息图的技术,未来的图表会呈现出简洁的形式。分享的知识也包括分享的数据图,未来数据图将会成为重要的资源

  信息图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复杂的项目问题。在工作中使用信息图,不但可以简洁指出问题,而且可以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方法。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四):视觉化思考法

  如何运用简单明了的图来说明、解决问题

  本书主要解释了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相信画图的作用?

  为什么要在遇到问题时努力尝试画图?

  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画出恰当的图?

  本书是写给那些总是遇到这样那样问题的商务人士

  担心自己不会画图?

  不会视觉化思考?

  这本书需要按照次序阅读,全书的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每一个章节可以概括为一天的课程,按照次序安排阅读,可以循序渐进地理解,因为每一天都是后一天的基础,有前后联系。

  未完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五):重拾孩童时期技能

  一直觉得画图是件有趣的事。无聊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拿支笔在纸上涂涂画画,简单的线条勾勒,会让无聊的时间变得很有趣。发呆的时候也喜欢拿支笔写写划划,一些惊鸿一瞥的的灵感被快速捕捉下来。但这些作用似乎只能用来打发时间。画图仿佛是天生的技能,没看到孩子们总喜欢到处涂鸦么?只是这个技能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被忽视了。

  书里说,研究显示,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10%。透过文字,是20%。经由图像,则可以记住80%。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利用图像来帮助记忆,也可以利用图像来加深其他人对自己文字的理解。工作中常常会用到PPT,往往那些只充斥着文字和数据的PPT会让人看着觉得无聊,一篇报告下来大家昏昏欲睡。而另一些PPT,通过各种有趣图案一下吸引了听众视线,并且加深其印象,即使有很多数据也不会觉得那么乏味。可是PPT是技术活,需要花时间花精力,还要去网上搜寻各种夺人眼球的图,实在是件效率低的事。然而看到书作者用一些生动的手绘简图给大家做报告并获得一致好评时,顿时感觉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方法简直太高效了好吗。当然我还没有书作者的功力,同时对自己画图能力有些犹豫,所以对这本书就更有兴趣了。书作者显然很懂读者心理,一步一步,教大家怎样用画图来解决问题。其实书中要求的画图(涂鸦)技能非常简单,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即使只有稚嫩的技巧,发挥想象力,很快就能掌握下来。而且利用这种方法,即使是单调的工作也可以变得很有趣。举一反三,我发现工作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譬如说,工作太多时,利用画图列出项目并用不同图形表示能帮助自己按事情重要性来解决工作又不会有所遗漏;工作碰到瓶颈时用简单的画图列出重点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无从选择时也可以用各种图形比较利弊并得出最佳方案,等等。当然,这些用其他方式也可以得出相同结果;只是当时间有限时用纸笔来解决显然比打开电脑打开excel输入文字数据要便捷的多。而且自己手画的简图虽然不如电脑里的图那么标准却更接地气,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如果你还是对自己有怀疑,怕自己掌握不了,没关系,本书作者是视觉大师丹.罗姆,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循序渐进地为大家打造了四天课程。4天的课程:第一天,看得更真,学会通过视觉搜集信息;第二天进入观察环节类似数据分析;第三天,通过内心的眼睛,发挥想象力;第四天,集中展示这几天的所思所想。看,只用4天就学会了,是不是很容易?

  不多说了,我要赶紧去回办公室试试我的新技能。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六):改变从一页纸开始

  当今的世界,随着电脑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要发掘新的观点和想法,适时地扩展他们并将之有效地传递给他人,语言的力量就显得十分有限的。动辄几小时冗长的会议和几十张ppt,有时真会让人昏昏欲睡。但这并不是语言本身的错,只不过,在很多时候,仅仅靠语言是远远不够的。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里作者丹•罗姆则另辟蹊径,提出了用视觉化思考的方法,用以提高观察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把你的想法展示给大家。他认为只要会画圆圈和直线,你就能打破传统的思考模式,用最轻松、最直观的方式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画图的过程,本身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只有当你重新拿起纸和笔开始学习写写画画,才能真正专注于问题的本身,要学会用画图来思考,因为用图思考一看就懂,过目不忘,是最有效地工作方式。

  丹•罗姆认为要学会视觉化思考需要四天的学习。四天的学习分为看、观察、想象与展示,每天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对应一个章节,循序渐进地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到视觉化思考和判断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汤普森集团价值百万美元图表的例子,形象地诠释了书中的六个要素谁/什么,在哪,多少,是么时候,怎么,为什么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我们面临的每个问题都可以归纳为此

  汤普森集团是当时加拿大的最大的商业信息出版社,为了提出一个恰当的品牌定位策略,为了公司上市进行了许多基本工作,累计了海量数据。但这些数据并未好好利用,经过一页纸六个要素的归纳,顿时豁然开朗。

  1. 找出“谁”和“什么”,具体点就是找出影响战略的竞争公司,找出自己涉及的主要的领域,无论相关公司的大小,于是找到了4大领域的7家竞争对手。

  2. 找出“有多少”,不仅仅局限于年总收入中的比较,更要找出不同领域的不同的竞争对手的年收入,做到知己知彼

  3. 找出“在哪里”,以标准的评判准则:市场分组和知名度排序,使用坐标系对公司,产品,收益,品牌金字塔,产品数量,市场地位进行标示;知道汤姆森所在的市场位置;这是这个分析的一个关键。

  4. 得出“在什么时候”,案例中在什么时候体现在咨询的今天还是两年后的上市时,根据在哪里的图示,找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5. 总结“怎么样,为什么”,这便是该份图的亮点:实现“什么时候”的途径。通过前四个分析的梳理可以梳理出汤姆森铺路的两大前进道路:1.以旗下已有知名度来推广集团品牌;2.收购路透社;

  使用了六大要素后,可以将相关的商务决策化繁为简,简单的一张图完可以把很多类似因素整合在一起,合理运用瑞士军刀并理出自己的思路,迅速做出判断。

  书中有大量图示还能帮助我们迅速地解决工作问题,特别是从视觉化思考角度解决时间紧、任务头绪多的问题,让工作更加简化和高效,非常有启发性。

  你不会想到,一个最伟大的商业决策可以通过一张餐巾纸上的图解应运而生,丹•罗姆就用这样简单的道具创造出这个时代商界全新的工作与沟通方式。好吧,让我们翻开这本《一页纸工作整理术》,再打开一张餐巾纸,拿出一支笔,从画圆圈开始,你看世界的眼光将从此不同。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七):一页纸,受用一辈子

  众人皆知:只要会画圆圈和直线,你就能打破传统思考模式,用最轻松、最直观的方式呈现解决问题的诀窍!明明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沟通起来却花了很长时间?每次碰到新问题,下大力气研究也找不到解决的突破口?手里的项目从很久前就开始规划,但总在最后关头才匆忙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头绪杂,在工作中提高效率非常重要。研究显示,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10%。透过文字,是20%。经由图像,则可以记住80%。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着用图表达你的想法?全球首个线上视觉化思考训练营“餐巾纸学院”创始人,靠着一支笔、一张纸横扫全球,帮助各个行业的顶尖公司运用视觉化思考工具,解决各种商业问题。他的客户包括谷歌、eBay、IBM、通用电气、沃尔玛、微软、时代华纳、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辉瑞制药等全球500强企业——丹·罗姆肯定的告诉我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丢掉电脑、丢掉手机、丢掉PPT。一支笔、一张纸就能解决一切工作难题!

  作为餐巾纸系列丛书的《一页纸工作整理术》,它的重点在于侧重于传授这一工作和商业的效率技能,在我们日常复杂而繁忙的工作中,大量的效率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并没有使我们变得高效起来,而是使我们变得更加繁忙,我们除了日常繁重的工作之外,还要开始为这些效率工具的运行而动手去做待办清单、画思维导图、甚至编辑PPT等方式来规划我们的工作,来自美国的视觉化思考大师——丹·罗姆却认为,高效的工作并不需要如此复杂,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就能改变一切,这就是他的一页纸工作整理术。作者以一种机智有趣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视觉化思考的魔力在多年的工作和研究中,领悟了三个高效工作的秘密:1. 要发掘新想法、新创意,画图比任何方法都管用。2. 要拓展和检验某个创意,画图比任何途径都便捷。3. 要和大家分享你的某个想法,画图比任何形式都有效。诚然,画图,就是这样的重要。打开电脑,你可以看到,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所发布的一幅一幅的精美图片和照片分享,我们所生活的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可视化和画图,是现代交流所必不可少的事物。而画图、图表,则早已融入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去了,丹·罗姆说:“谁画图画的好,谁就是赢家。”这话一点也没错。作者非常巧妙的把四个章节叫做四天,每一天每一个主题,第一天,让我们从视觉化思考者的角度观察世界,理解画图的意义和视觉化思考工具的重要性;第二天,作者开始让我们接触如何用六种方式看问题,还有如何学习相应的六种画图方式;第三天,教我们学习用五种不同的方式来调整之前画的图,打开“内心的眼睛”,并且试着从别人的视角来想象世界;到了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章,作者开始让我们要把前三天所学的所有方法都融合到一起,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完全理解如何用一页纸来高效工作了。高效工作,不见得非得需要借助各种复杂先进的工具才能实现,一张纸一支笔,你也可以做到,

  你有过被别人问路的经验吗?当时你是怎么回答的?是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走到哪个路口往哪儿拐弯?是把路程中的关键节点以清单的形式列下来?是直接在地图上用笔画出线路?还是随手画出一路上的地标,让问路的人向着地标走?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你喜欢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那么你会对用图讲故事非常感兴趣。如果你喜欢列出关键节点,视觉化思考会帮你把观点变得更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如果你已经开始拿起笔来用图表达,视觉化思考会进一步帮助你用图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丹•罗姆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你该闭嘴,画一张图比说一千句有效得多。

  在职场上,我们很少见到熟练运用视觉化思考技能的人。虽然思维导图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大部分人只是做到了用图表达,而不是用图思考。在《一页纸工作整理术》中,丹·罗姆试图帮我们理解这样一个概念:我们能清楚表达的问题,都可以用画图来进行更准确的描述。只要你会画方块、圆圈、火柴棍小人儿,就能利用图形的力量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把复杂的工作化繁为简、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丹·罗姆的视觉化思考体系中,有四个不成文规则。这四个规则也可以被看作视觉化思考的四大步骤,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掌握用图思考的能力。我们知道,手绘图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用电脑软件做出来的图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无论技术如何发达,我们还是喜欢面对面地交流和理解别人。

  这个时候,在观察时采用的六个角度就能派上用场了,每个角度都对应着一种让人们便于理解的图像类型。目标对应画像,数量对应图表,时间推移对应时间轴,空间位置对应布局图,影响原因对应流程图,逻辑关系对应多重变量图。在丹·罗姆的视觉化思考体系中,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看清问题,而画图正好能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的本质。想象力是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正是在它的帮助下,我们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而在展示环节,由于不同的受众需求不同,为他们选择恰当的手绘图是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最佳途径。

  花几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就能掌握一种受用终生的思考方式,去哪儿找这么划算的买卖?你读完着书,你也会认可这种观点的。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八):用画图来解决问题,视觉化应用

  用画图来解决问题——这是这本书要表达的理念。

  在具体谈论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谈谈我这几天的经历和想法。就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本土最大的IT企业之一的一场推介会(在这里就不点名道姓了哈),该企业在服务器、云平台,尤其是在软、硬件国产化方面(国家大力提倡)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不是重点,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是,就是这样的一家大企业,所做出的演示文稿,是否能很好的起到推介的效果,我在了解业内发展趋势和所关心的侧重点的同时,着重关心了下演示文稿的优缺点,尤其对比正在学习的《一页纸工作整理术》,有种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感觉。

  不得不说,演示文稿中的很多观点是国内业界领先的,值得我们学习,但展示的方式就不好恭维了。推介分5个方面,其中有4个方面的演示文档是由技术人员操刀的(一看就知道),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数据详实、内容信息量大……但是每一页里都塞了太多的东西:大量的文字、图表、逻辑性的演进图……,也许对于获得信息针对性较强也需要关注的东西不多的人来说,勉强还能忍耐,而对于什么都想听一听,多做了解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折磨了。这是现在演示文稿的通病,也是技术人员思考问题的习惯使然(想想我之前所做的演示文稿,不论是单位内部竞聘,还是项目介绍或汇报等,似乎也都是如此:太多的文字、图表、数据等的堆砌……不得不汗颜啊)。只有一个方面的演示文稿应该是偏业务方面的人做的,通篇文字性的东西不是很多,但几张图很吸引人的眼光,其中一页PPT中只有一张图,四个圆由三个箭头连接起来,介绍了该类产品国内发展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统共没几个字,但一目了然,迅速就能将这张图印入各位看官的脑海中,并能记住很长时间……再反观技术人员的演示文稿,信息量超大,也很有道理,往往听众都是这种感觉:他讲的都太有道理了,但一转头,对了他刚才都讲什么了?

  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说了多少话,罗列了多少论据等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让对方印象深刻,有没有让对方有一针见血的那种感觉。视觉化思考是人类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不用怀疑,你也一样。如何将“视觉化”效应最大化,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学习的。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用画图来达到这一效果,更好的解决问题。不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都可以通过画图来寻求解决。

  看-->观察-->想象-->展示,这是作者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一个完整步骤,其中包括3种基本工具,4个步骤,5对参数,6个要素。具体的内容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光说也不好理解,还是要仔细跟着书学习一遍(书中画图的例子典型但浅显易懂),多加练习,才能掌握这有力的工具。让我们都来用画图解决问题吧。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九):只要四天时间就能掌握的神奇方法!

  首先这本书的书名就很有意思——“Unfolding the Napkin” 打开餐巾纸,意为打开餐巾纸在上面作画!用一张餐巾纸就能表达出你的意思!是的,就是这么简单!

  这本书不仅是教你如何画图(其实根本不是教你如何画得好,因为这不是一本绘画书),而且充分分析了大脑思考的整个过程,教给大家用画图这个工具呈现思维过程与结果,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让工作变得得心应手。

  如果把此书作为一个课程,那作者已给我们安排好学习课时,一共四天,分为“看”—“观察”—“想象”—“展示”四堂课。第一天可以说是入门课,作者教给我们最基础的画图图形,介绍给我们一张图,这张图非常有用,可以说是贯穿始终,是这本书的一个总结。作者还举例说明了如何把Excel数据画成数据图以便更直观地看到数据想要传达的信息,并提出了视觉化思考的优势。

  第二天:“观察”。作者总结了六六法则:“谁/什么”、“有多少”、“在哪里”、“在什么时候”、“怎么样”、“为什么”,将问题按照这六个类型分类。特别喜欢这一章介绍的案例:“汤姆森集团价值百万美元的图表”,看完简直激动人心,所以很多事情不仅是要“看到”,而且要通过“观察”去发现,去想到!

  学会了“六六法则”,我们进入了第三天的学习——“想象”。寻找解决方案这个最难的部分只取决于我们的两种能力:一是观察面前是什么,二是想象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来处理问题。这里提供了最后一套工具——瓶塞钻SQVID,通过5组相对的范畴,加速大脑的运转。这个方法很实用,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另外作者提出了从简原则,针对非专业人士图要简单,针对专业人士就要画更精细具体的图。

  第四天——“展示”。特别喜欢作者提出不用电脑而是用“手绘”的观点,这样更人性化,也更容易让人们的思维变得活跃。我们不需要完美的图,我们需要向别人展示我们的思考过程,这才是关键。

  读完此书,带好视觉化思考的解难工具箱,我们可以在现实的商务世界里把笔和白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最后送上作者的一条现在还贴在桌子上的建议,希望每个读者在读完此书后都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工作时只要能画图,我就会画图。”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读后感(十):一页纸工作整理术——图像化思维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这本书出自于美国作家丹·罗姆之手,在还没有阅读此书之前,光看标题认为是一本简化工作方法流程的书。一拿到书的瞬间便被书非常精致可爱的封面以及书内有趣的插图所吸引,感觉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值得一看,书内的图案真的非常cute啊。初读时觉得浅显,文中引用了许多和作者合作的大公司企业以及一些案例,在细细品味时从书中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运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方法。书中说研究显示,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10%。透过文字,是20%。经由图像,则可以记住80%。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着用图表达你的想法?

  书中建议此书最好分为四天来完成阅读与消化,分为看—观察—想象—展示,提倡用画图这样一个模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印象蛮深刻的是视觉化思考图,你是黑笔类、黄色荧光笔类还是红笔类的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有点类似于你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是leader(带领给出框架)、执行者(根据给出的模式执行命令者)等。而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这其中也在发生着转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否认沟通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已是非常重要,日常处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到大量的信息以及资源,在时间、效率、比如说于公司中进行个人工作年终总结,比如说向客户推荐公司的产品以及proposal,而一年的工作量以及大量的产品信息如果整合下来往往是非常大的一堆资料,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把它们说明白。当然我们也可以用ppt、图表及其他适合自己的方式。 作者提倡通过一直笔一张纸一些图,通过画画这么一个形式,打破传统的思考模式,用最轻松、最直观的方式来将问题抽丝剥茧解决掉。

  文中某处有说到如果问路的4种方式,还是蛮有意思的,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是拿一张地图由别人标上起点终点,别人告诉你左转右转直走每一步,是别人告诉你向着哪个方向走,还是其他什么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惯性思考模式,解决问题时思考问题的方式非常重要,而画图能够帮助更好的将思维理清。

  无论如何,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图画技术运用,相信可以少走个弯,更快更效率的达成目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