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镜之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明镜之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5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镜之书》读后感精选10篇

  《明镜之书》是一本由[罗] 尤金·欧·切洛维茨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镜之书》读后感(一):我该相信哪段“记忆”呢?

  这本书的前因后果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从这个人到另外一个人,那个魔方到每个人手里都像是一个解不开的九连环,直到最后一个人聚集前面所有线索,将其拼凑出完整结果

  这种书写结构巧妙有意思,既有第一人称的角度,也有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角度,每段“眼见为实”都是一场猜谜游戏,留给读者自己发现探索,当然,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那个人人称会揭晓谜底。不过奇怪的是,我总感觉书里有点什么并没有写透,或者说没有写的更有力道。一个是宣扬的记忆真实观点,看完全书对这种观点不太深有体会,因为,书中角色的记忆(整部作品也是围绕每个人的记忆展开的)都是自主式的,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真话还是假话都是角色根据自我需求呈现的,他/她就是想骗大家;二个是教授的那个项目,没有更多描述或更深探索让我挺遗憾,感觉那是个有深意的分支,也许能展现一下有关(记忆)研究学术残忍肮脏一面

  其实,最后揭晓的也只是杀人案件的谜底,更多的东西都没有个定论。比如,那本书是否真的是教授写的?弗林和劳拉真的是有段情的吗?劳拉是否在教授死后去翻过他家里的稿件?教授真的和德雷克的老婆有染?等等,每个人的说辞都不一样,这一切都是回忆拼凑出来的,作者负责把它们呈现,至于哪个是“真实”的取决于你相信谁。

  《明镜之书》读后感(二):我们努力逼近真相,却意外地抵达了虚无

  (文/杨时旸)

  “你知道吗,我们,也就是我们的大脑,在多数时间里分不清虚构现实。所以,我们看有的电影会哭,有的会笑,即使我们知道我们只是在看表演,知道那是编剧杜撰出来的故事。”劳拉对理查德-弗林这样说道。这是《明镜之书》开场几页中的一段对话。彼时,一切平静,两个年轻人偶然相遇在一幢合租来的房子里,有些试探有些矜持大学生活搅拌着青春荷尔蒙,总有美妙金色镶边,他们相信自己未来在徐徐展开。没有人会预见到接下来的命运轨迹会在哪个关口急转直下

  《明镜之书》有一种独特迷人气质,灰霾般的记忆、平静的叙述娓娓道来语气,像一个已经洞彻过往的人,重新坠入曾经深渊。《明镜之书》是这本书的名字,但又是其中“书中书”的名字,明白了吧,这本书本身更像是个圈套,是作者看似顽皮地坏笑,但又异常严肃地抛出的一个实验,它有关虚构和真实的边界,有关记忆确凿与篡改,有关对自我的美化,有关命运的无常,以及每个人都想寻找的沉闷又残忍的真相。

  这位来自于罗马尼亚的作家尤金-欧-切洛维茨用“书中书”的古老结构完成了一次颇具挑逗性的心理游戏。这部长篇小说被分割为几个部分著名文学代理人彼得-卡茨,回忆录的作者理查德-弗林,负责寻找残稿的记者约翰-凯勒,对旧案念念不忘的警探罗伊-弗里曼,每个部分的叙述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当一切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异的互文关系,彼此缠绕,作用纠葛,时而让事件奔赴清晰方向,时而让一切再度隐没进更深的迷雾

  从外部形态看起来,《明镜之书》更接近于悬疑小说,著名文学代理人收到了一封自由投稿,笔力不凡,那段样章里记述着一段作者声称的是真实回忆的内容,1980年代年轻时光,和大学女友的相识、缠绵分手,一个心理学教授的加入,和最终降临的一场死亡和分离。这本书稿被命名为《明镜之书》,这是一切的基点。然后,记者去寻访失去联络的作者,警探开始调查多年前的旧案,一切开始慢慢拼接成型,而所有细节却又陷入巨大矛盾……这部小说有着有效类型拼贴,糅杂了硬汉派侦探故事,悬疑小说和更纯粹的严肃文学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分别对应着每场不同叙述者的身份和叙述的内容。作者不动声色地建立了叙述上的自觉性,从语气到结构,对于所有类型写作信手拈来,更有趣的是,除却那个原初的故事之外,每一个叙述者也都在对抗着自身的问题,沉湎于回忆的侦探只能在阿尔兹海默综合征的边缘抓住最后的机会;记者在对抗着情感的拉锯;回忆录作者却在不为外人所知的情况下抵抗着死亡。

  《明镜之书》在开场不久,就为人们营造出了一种鬼魅的氛围,一个身居郊外大宅的心理学家,参与着某种不可告人秘密项目,篡改记忆还是修正大脑,这成为了潜藏的谜团,而他所著的书稿,帮助过的患者联系紧密的女学生,都变成了一串谜题。《明镜之书》不间断地设置谜题,而且是那种看起来俗常见于类型小说中的谜题,但答案逐渐开始相互组合,却产生了一次严肃的拷问,这世上发生过的事到底有没有真相,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逼近真相?我们去和一个个真实的人对话,挖掘他们的回忆,却撞上一团团迷雾。人们企图靠近真相的所有努力最终却意外地抵达虚无。

  小说最后给出了一种“真相”,但是那次被偷偷录下的供述真的就是这个故事的唯一结局吗?既然之前的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说出了谎言,那么为什么要去相信这个结尾?

  作家尤金-欧-切洛维茨说,这本小说的灵感自于他和家人一次偶然的聊天,他们聊起儿时的记忆和错误,进而构思出了这个“人类大脑的巨大容量如何修饰甚至篡改我们的回忆的愚蠢故事。”

  就如同作品本身拷问着叙述和记忆的荒唐,而这本小说自己也是一次“叙述的结果”,充满巧妙的圈套和放肆的虚构,但所有人在阅读时都会短暂地将那些故事当做真实而代入情感。小说内外由此内外勾结,完成了又一次巧妙的呼应。就像开场时,劳拉问理查德-弗林的那句话,“你知道吗,我们,也就是我们的大脑,在多数时间里分不清虚构与现实?所以,我们看有的电影会哭,有的会笑,即使我们知道我们只是在看表演,知道那是编剧杜撰出来的故事。”

  《明镜之书》读后感(三):20/52

  52周阅读计划(20/52)《明镜之书》([罗]尤金•欧•切洛维茨 著 张畅、袁子奇 译)。一本挺有趣的悬疑推理小说,胆小如我看完之后还有点心有余悸

  作者用切换人称视角叙述案情的方式很能调动好奇心,有点像西班牙的那部电影《消失的客人》,如果这本书也能变成剧本(也真的很合适),一定也是四星剧本了。值得称赞的是全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真实,完全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描述,有的只是抽丝剥茧的娓娓道来,相比较去年的畅销书《摆渡人》,真是云泥之别。我也愈发的觉得越是好的东西,越少装饰,很多花里胡哨腰封坠地的书,往往是因为心虚。同样要感谢两位翻译,全文除了人名和地点,很多时候我都忘记自己在读外国文学(头一次读罗马尼亚作者的书,还在想[罗]是哪儿…),而且全文做了很多的标注,可以说是很细心了。

  这本书是从新华书店借阅的,确实也不是一定要买的类型,看过也就过了,不用挤压卧室空间。不过也引发了后续思考的,至少对大脑关于记忆的处理方式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也开始警惕对于记忆进行利己的美化,毕竟诚实是最重要美德

  《明镜之书》读后感(四):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他们都会犯错,以为自己透过一扇窗子世界张望,但其实在他们面前的始终是面镜子:除了自己的执迷,别的什么也没有。”

  一个文学代理人彼得收到了一封自荐信及一个样章,作者弗林声称他知道一件30多年前的悬案的真相,然后我们的兴趣被吊了起来,跟着彼得开始阅读样章,正在读到关键地方,没了。这就像是你在津津有味的看一部电视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比插播广告还要恶心事儿,停电了。于是彼得开始按照弗林给的邮箱地址去索要全稿,然后得知弗林死了,书稿似乎也找不到了,又回到了起点。彼得决定找人去重新调查案件,力求发现案件的真相,而整部书就围绕着案件调查展开。

  这部小说有两点做得很棒:

  第一、语言生动幽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不幸在于不断获取将梦想囚于桎梏的能力,最终任其付诸东流。”(击中人心一句话

  “自从高中毕业后决定当一位作家,我就逐渐养成习惯,以一种阴郁、批判眼光看待世界。这多亏了戈马克.麦卡锡、保罗.奥斯特和唐.德里罗。他们让我相信,一个真正的作家必须是忧伤的、孤独的,会收到巨额稿费的支票,在昂贵的欧洲名胜地独家。如果魔鬼没有把约伯折磨到恶疾缠身、衣衫褴褛地坐在垃圾堆里的地步,约伯可能永远淹没于历史长河中,人类也会因此少了一部文学杰作。”(幽默生动)

  诸如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出现。有时候让人会心一笑,有时让人感动不已,有时又发人深省

  第二、情节跌宕起伏

  好的小说,尤其是这类悬疑侦探类小说,语言生动自然很重要,但精彩地故事情节无疑才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这部小说显然同时拥有两者。从刚开始出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样章,引出悬案,吊起读者的胃口。接着设置第一个反转,样章作者病逝,手稿丢失,顺势开始调查行动。然后遇到困局,每个当事人坚持自己说的是事实,但却相互矛盾,真相扑朔迷离,调查人本身也遇到困局(遭遇分手),案件调查即将流产。最终案件出现转机,我们都以为尘埃落定时,突然又出现反转,真凶让人意想不到,而真相让人不敢想象。跌宕起伏,很精彩!

  最后,对于凶案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仔细翻阅过本书,结合几个当事人的口述,本人冒昧的做了一个推理。

  让我们回到12月21日晚到12月22号凌晨:

  12月21号晚9点:斯波尔(仇恨韦德教授的家伙)到达韦德的别墅附近,躲起来观察别墅里的动静,伺机动手。此时弗林正和教授为劳拉的事情争吵。

  11点半左右:弗林离开。教授可能想吹吹风,打开了窗户,没有及时关上,斯波尔趁机从窗户潜入,找准时间袭击教授,教授虽然奋力抵抗,但由于斯波尔带着武器——一根棒球棒,教授被重伤倒地。

  12点左右:德雷克开门潜入,斯波尔惊慌逃离,看着倒在地上的教授,德雷克给予了教授最后致命的一击,然后逃走。之前12点左右回到住处的弗林和劳拉大吵一架,劳拉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出走,大概打算向教授质问怎么回事儿。到达教授家中时,发现教授已重伤倒地,惊慌失措的劳拉冷静下来后,发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拿走自己梦寐以求的手稿,逃走,无处可去的劳拉想起了自己的朋友莎拉,就跑到莎拉家躲了起来。

  所以真相是:斯波尔因个人恩怨袭击了韦德教授,并将其重伤,并逃离。碰巧侵入教授家中的,德雷克给予了教授最后致命的一击,并逃走。随后而来的劳拉趁机偷走了教授的手稿。

  以上只是个人推理,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明镜之书》读后感(五):《明镜之书》:韦德有没有权利恶意地索取?

  罗马尼亚作家尤金•欧•切洛维茨的小说《The Book of Mirrors》,译者张畅和袁子奇将其翻译成《明镜之书》。拜读不久,我就开始纠结于书名的翻译,随着阅读的深入,纠结从一个小圆点变成了一个大圆点:是不是翻译成“镜像之书”更加切题?

  小说用三个篇章结构而成,却又不是惯常的那样,第一章龙头,第二章豹肚,第三章凤尾。用“篇”而非“章”称呼每一个篇章,小说已有暗示,亦即它与“章”有分野。真是有分野,《明镜之书》的三个“篇”,分别由三个叙述者来完成各自的篇章。三个叙述者分别是文学作品经纪人彼得•卡茨、记者约翰•凯勒和前警官罗伊•弗里曼。彼得•卡茨担纲叙述者的第一篇需稍加说明:彼得•卡茨只是说明了手头这部残缺的《明镜之书》由来何处,剩下的,全是一个名叫理查德•弗林的作者遗留的一本残书。书里,写了作者本人与女学霸劳拉和名声响亮导师韦德之间的纠葛。

  一旦落笔,理查德•弗林写在残书里的对劳拉和韦德的判断,免不了会带上自己因着与他们的恩怨情仇而生发的主观偏见,所以,第二篇与其说是切洛维奇想让无头案、也就是韦德之死能有个清晰的结果,不如说是他想尝试,通过变化叙述者来从另一个角度寻求韦德之死的真相。第一篇和第二篇互为镜像得有趣又有悬念,让本书的真正写作者意犹未尽,他发现他虚构的韦德所具备的能力,就是通过催眠、药物、诱引等心理治疗手段改变人们的既有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料的假设——其实哪里是假设!这种技术似乎一直被心理学家运用于心理咨询中,只是,患者在心理咨询师引导下一般都是向好而行,这种治疗手段也就没有引起公众的质疑,但是,当韦德用这种技术来作恶呢?为了让镜像更加多维和深远,切洛维奇又竖起一面镜子,当年因为没有破解韦德死亡之谜而不能忘却前朝往事的前警官罗伊•弗里曼。

  结构本身就不是一块明镜,而是互为镜像着,这是我为什么会纠结书名应该为“镜像之书”而非“明镜之书”。至于理查德•弗林小说里所涉人物的互为镜像,就更坐实了此书书名的令人疑惑。

  理查德•弗林、劳拉•贝恩斯、约瑟夫•韦德和德雷克•西蒙斯是理查德•弗林留下的残篇里额4个主要人物。在理查德•弗林的眼里,也就是他在弥留之际写在《明镜之书》里的对劳拉、韦德、德雷克的盖棺论定,显然是带上他的主观判断的。比如,他认定贫穷的德雷克受恩于富有的韦德,所以义无反顾地帮助韦德做些粗活,事实是这样吗?比如,他认定劳拉是因为与韦德教授有染才拒绝了自己、而韦德那一部出版后有可能惊世骇俗的手稿不翼而飞,也一定是被劳拉窃为己有了,这是真的吗?

  切洛维奇构思之精妙,就在于把自己想要写的故事,假托为理查德•弗林的小说,又假设英年早逝的理查德•弗林因着同居伴侣对劳拉的嫉妒而藏匿了弗林小说的大结局,这就使得《明镜之书》有了一波三折的探案小说的引人入胜。

  然而,技术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假如没有记者约翰•凯勒的跟踪追击,没有前警官罗伊•弗里曼的追根究底,“明镜之书”里的“mirror”一词真就只有“明镜”之解了。但是,有了理查德•弗林的叙述,又有了约翰•凯勒和罗伊•弗里曼的叙述与之互为镜像,切洛维奇的掩藏在技术下的对这部小说寄予的厚望,也就水落石出了:目睹当医生的父亲被纳粹党卫军活活打死后,约瑟夫•韦德有没有权利恶意地索取他想拥有的一切?

  《明镜之书》读后感(六):当记忆成为帮凶

  记忆如同子弹,有的呼啸而过,虚惊一场;有的直穿肚肠,让人支离破碎。

  (出现在第一篇开篇)

  【当记忆落成白纸黑字】

  理查德·弗林在去世之前给文学代理人彼得·卡茨寄去了一本“揭开真相”的回忆小说。

  时隔30年,疑案成悬案,当所谓的“真相”在书中将要呼之欲出的时候,一切像是按下了暂停键。

  戛然而止。

  到底是谁杀了约瑟夫·韦德教授?

  弗林所爱的劳拉·贝恩斯与韦德教授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关键人物德雷克·西蒙斯到底因为什么在弗林的书中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个雪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场情杀?

  一场报复?

  还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天时地利”促成了这最后的谋杀?

  那致命的一击到底出自谁之手?

  弗林的小说中断了真相的步伐,随着弗林的死亡,剩余书稿的丢失,那重又浮出水面的真相似乎再一次沉入了海底……而这一次,文学代理人彼得·卡茨决定,破解这一悬置30年的谋杀。

  资深记者约翰·凯勒拿到了弗林的书稿,受托于彼得,开始了案件的调查。

  真相开始漫延,从弗林的笔下分出几条支流,或渐至湍急,或缓慢干涸,最后,四散的线索各自占据一边,它们把真相切割得支离破碎。

  凯勒也因此筋疲力尽。

  真相从来不是完整的一块,找到了就是一目了然。

  它存在于每个当事人的心里,记忆是加工厂,情感的偏向是染色剂,最后出来的,就是一块色彩斑斓的记忆拼图。

  它总有办法让你束手无策。

  最后的最后,案子落于了一位退休警官手中。

  也许是冥冥之中,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终结故事的所在。

  对于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症的警官来说,记忆,或者说,记忆的塑造力没有人会比他体会得更深。

  大脑开始咀嚼记忆,记忆开始逐渐鲜活,拼图到最后总会完成。

  真相确实只有一个。

  但是,当真相埋入记忆,当记忆落成白纸黑字,真相,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真相吗。

  书的扉页上印了王尔德的一句话:“大多数人,都是他人。”

  就我们的记忆而言,记忆于我们,也是独立的“他人”。

  当我们注视记忆的时候,就像纳喀索斯凝视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完美中不可自拔,却忘了回头看看,自己原本的面目。

  【当记忆的引信开始燃烧】

  “砰”的一声,过往的一切在脑海里炸开,就像放烟花一般,看上去璀璨夺目,实则让人肝肠寸断。

  阅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真相开始清晰。

  引信被点燃。

  剩下的,只等燃烧到最后一刻。

  劳拉提示弗林,过去那些看上去不容置疑的人或事,往往实际上可能是你自己对一件事的主观回忆,是你记忆剪辑加工的结果。

  记忆也是“他人”,它站在一旁,如影随形,经年累月,在你脑海中随意摘取,自编自导,最后还让你口口声声,坚定不移。

  当人类开始讲故事,记忆就站在一旁笑而不语。

  当弗林开始写故事,说真相,记忆早就给他准备好了一沓的影像带。

  记忆的阀门不会永远关上,或者说,记忆从来不存侥幸心理。

  一旦点燃记忆的引信,最后爆炸的,将是整个人生。

  《明镜之书》读后感(七):回忆里你记得的部分,大概只是你想要记住的部分吧

  初拿到这本书,就觉得封面很有意思,上面有一个凸印着一面镶在木框里的镜子,镜面光洁,而当你凑近看,又发现其实模糊不清,像是对应了书名——《明镜之书》。你再一看,又觉得它好像一面窗户,但是你又没法打开,看看那背后到底是什么景色。

  就好像翻开后的故事。

  一个叫彼得·卡茨的出版人收到一份书稿,书稿作者查得·弗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和合租女租客劳拉之间暧昧的恋情故事,在两人世界里,不时地出现一个与劳拉亦师亦友的教授韦德,和一直苦苦纠缠着劳拉的提摩西。

  查得·弗林怀疑教授和劳拉之间有些莫名的情愫,就在某天晚上,他从教授家里离开之后觉得有些不对劲,又返回了去。

  然而就在那晚,韦德教授被人残忍地杀害了。

  而那晚,查得·弗林一直怀疑劳拉也在教授家里……

  就在作者似乎将要揭晓韦德被杀的谜团时,书稿的样章结束了。故事,到这里就停了。

  这份残缺的书稿里记录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着的,尤其是韦德教授的被杀案,曾经轰动一时。出版人彼得从样章中嗅出了商机,也想知道后续故事,却发现查得·弗林已在不久前死去。余稿也不知所踪。

  于是彼得找来了曾经的资深记者约翰·凯勒,希望他能找出后面故事,或者根据调查后,重写后半截故事。

  在彼得的雇佣下,约翰·凯勒开始了一系列调查,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切不曾在意料之中的真相也开始一点点浮出水面……

  这本书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悬疑小说,它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但是它却无比吸引人。

  当你追逐着每一行字跟随剧情时,你就越发觉得“哦原来是这样”,而当你觉得好像离真相很近时,下一瞬间你又发现眼前又是一团迷雾。

  越看到后面,你越迷茫“我究竟该相信谁说的是真的”。这就是作者的文笔的奥妙之处。

  在样章里,因为受到查得·弗林第一人称先入为主的影响,我们会觉得,他和劳拉是一对曾经恩爱的情侣,教授死后,劳拉也因此失踪。而后来劳拉却告诉约翰·凯勒,她和查得·弗林并不从曾是情侣。

  不禁让我想起东野圭吾的《恶意》,你的所有思绪都跟随着作者的文字下沉,像是被拉进了一个迷宫,哪里给你一点光亮,你就会前往哪里,到后来你才发现,那些都不是出口。

  真正的出口,才不会那么轻易地给你。但是真正的出口,恰恰又是很简单的路线。

  在《明镜之书》里,出现的每个人都与案件有着牵连,每个人说的又是不一样的。但基于每个人的立场而言,又似乎都是真实。这一点,也颇有些罗生门的味道。

  你无法判断谁真谁假,正如你无法断定我们就将该相信谁。

  更有意思的是,最后识破真相的人居然是患有阿兹海默症的退休警探罗伊·弗里曼。

  你的记忆,是真实的吗?

  《明镜之书》的作者尤金·欧·切洛维茨,出生于罗马里亚的一个混血家庭。有多年的记者经历,还经营过一份享誉盛名的报纸,之后还管理一家很重要的电台。以罗马里亚语写的长篇小说《大屠杀》曾经轰动一时,自2013年起全职写作。

  一部作品,离不开作者的心血灌注,而《明镜之书》也得益于尤金·欧·切洛维茨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将那些纵横交错的细枝末节一一展现在字里行间。

  作者尤金·欧·切洛维茨自己本人说,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一次闲聊。

  是关于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葬礼,尤金·欧·切洛维茨对此记得清清楚楚,而他的家人则反对,因为那时候的他才刚刚学会走路,是不可能出现在葬礼上的,尤金·欧·切洛维茨所谓的记忆,大概只是听说了后,将其归为自己的所见了。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常见。我有一次和弟弟聊天,他聊起有一年夏天,晴空里突然炸开一连串的响雷,他说,雷声响起的同时,门前那颗枣树上的枣子噼里啪啦撒了一地,我们趁着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去捡。然而事实上,那天,他在外婆家里。他是不可能和我一起去捡那些枣子的。

  但是他始终坚持那天他在。到后来,我们争执不下,我坚持认为他把我的记忆当成了自己的,而他坚持觉得是我记混了。

  你的记忆是真实的吗?

  会不会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呢?

  记忆抽丝剥茧,一切看似呼之欲出。

  也许,它在时间的长河里渐渐过滤了一些东西,而留下的那份回忆,其实是你最想要的答案吧。

  《明镜之书》读后感(八):接受谎言就等于接受真相

  “对过去之事的怀念,怀念的并非就是它们过去的样子。”这句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话作为本书的结尾,为这个寻找记忆与真相的故事做了总结。一部残缺的小说书稿,牵扯出30年前的一桩悬案,而当年牵涉悬案的人员展开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却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书中的人物理查德·弗林曾感叹道:“那些过去在我看来不容置辩的‘现实’,可能只是我对一件事、一种情境的主观回忆”,表明他并不相信主观回忆的真实性。从哲学上说,人们认识这个世界是通过感官感受,理解这个世界是通过概念与逻辑。不管是感官的感受,还是概念与逻辑,这些都源于人类积累的经验,都存在主观性。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只是一个现象,它的背后是否有一个本源,而现象与本源是否一致,这都没有答案。例如“庄周梦蝶”这个故事,究竟哪个是梦境、哪个才是现实,只能是由我们主观去决定。

  回到本书,书中的故事是由文学代理人、调查记者、退休警探三个人的第一视角联合讲述的,三个人通过阅读书稿、接触涉案人员、收集记忆碎片、判断事情真相,寻找已经尘封了30年的往事。几个涉案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案件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却无法拼凑出完整的真相。他们在回忆自己、他人在案件中的角色,以及与死者的关系时,都编造了谎言,同时能作出的辩解,他们也生活在这些记忆的延续中。而开始所说的三个讲述人,面对这些相互矛盾的记忆,他们很多时候是根据对所调查人员的印象和他们想要的真相,来做出判断。

  可以说不管涉案人员的记忆、辩解,还有调查人员的判断,都带有主观性和目的性,所以到整部小说结束只有一个凶手被绳之于法的结尾,而其中各个人物之间关系、每个人回忆的真假,都没有得到一个客观、明确的结论。如果说故事开始,是弗林的小说书稿和对真相的探寻引起的,那么随着每个人的回忆不断展开,案件的真相逐渐变得并不重要,而这些记忆、记忆背后的真相以及原因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从那残缺的书稿中可以看出,身为知名心理学家的韦德教授,日常爱好和研究项目恰恰都是挖掘人们记忆真实的一面,他是可以揭示一切记忆的真相和原因的人,然而这一切是由他的死而引起的,因此也就没有了真相。

  再来看“对过去之事的怀念,怀念的并非就是它们过去的样子。”这句话,包含了谎言与对谎言的接受,谎言不只有对别人的也有对自己的,在主观的现象世界中没有绝对的真相。看完这本书后,产生了一个疑问,就是每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我们想看到的自己究竟是什么?而我们真实的自己又是什么?

  《明镜之书》读后感(九):没有人想要说谎,但谎言却脱口而出

  .

  一本悬疑小说,却没有狡猾的恶徒,没有刻意设计的曲折谜题,这让《明镜之书》成为一本不同寻常的悬疑作品。它向我们展示的,是无常命运和复杂人心构成的迷宫。

  故事的大部分发生在美国纽约周边。失意的作家理查德•弗林为出版代理人彼得•卡茨留下一部残缺的书稿,重新回忆了30年前弗林经历的一桩悬案。这本书在两条时间线上展开:一边是生活在当代的卡茨和他的记者朋友四处奔走,努力寻找经历30年时光冲刷留存下来的往事遗迹;另一边是20世纪80年代的曲折往事被拂去尘埃,重新显现。

  然而,正如书中引用普鲁斯特的话:对过去之事的怀念,怀念的并非就是它们过去的样子。30年前的真相,已经消解在亲历者们的记忆之中——每个人回忆的“真相”都是不一样的,甚至相互龃龉的,无法拼成一个完整连贯的画面。过去曾经无比真切的恩爱情仇,经过记忆的模糊、涂饰,已经真假难辨。于是就有了无法报复的仇,无法惩戒的恶,以及无法补偿的亏欠。

  ●错综视角:没有人刻意说谎,也没有人意识到谎言已脱口而出

  还没有读过《明镜之书》的读者,可以把它类比奥尔罕•帕慕克的名作《我的名字叫红》。两本书都是用多个第一人称视角联合讲述,用一个个有限的、不完全可信的说辞拼凑一桩命案的真相。与《红》不同的是,《明镜之书》中的讲述者多数并非有意说谎,他们的不可靠源自人类记忆无法避免的缺陷。这是经典的弗洛伊德式的命题: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压抑创伤而成长起来的。人们有意无意地忘却、修改自己的过去,看似无辜地成为被记忆欺骗的人,只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好看一些。比如,《明镜之书》的整个故事,都是理查德•弗林本人的一份回忆录手稿引发的。但是到了故事的后来读者会发现,弗林并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叙述者。他对于劳拉•贝恩斯的依恋,改变了很多事情在他眼中的样子。

  可是,过去并非弗林记得的样子。我们读者起初会信赖他的回忆,然后会为这种信赖而落入失望。弗林回忆中的劳拉,是本书中为数不多的具有性吸引力的人物。在弗林的回忆中,劳拉和他相识不久,两人便陷入非常亲密的爱恋中。在她身上,我们希望看到逐渐燃烧旺盛的激情与浪漫。但是,30年后的劳拉,却是整个故事中最禁欲、最冷漠的人物。在劳拉眼中,弗林只是一个天真的男孩,把随意的调情当了真,并且为此纠缠了他很多年。我们甚至搞不清楚,弗林和另一个叫作提摩西的男孩,谁才是纠缠劳拉多年的那个天真男孩。

  弗林和提摩西两个人物的这种冲突交错,是整个小说的一个缩影。在作者狡猾的安排下,只要是30年前发生的事,总有两三个人从不同角度来讲给小说中的调查者,而且讲出来的样子互有出入:这些事包括80年代几位涉案青年间的恋情、劳拉和韦德的关系、案件真凶的早年经历、劳拉和莎拉•哈珀的友谊,以及最后那晚的杀人现场。

  在《明镜之书》中,先前大量的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其实是深思熟虑的伏笔。一个称职的小说创作者,在写作时会画出一个庞大的“人物-事件”关系网络图,以供写作时参考。当然,他在写作时不会一板一眼地把这张图展开给你看,而是非常狡猾地控制着透露信息的节奏。《明镜之书》这本书尤其如此。这本书最早的几个中文读者纷纷觉得,读起来刚刚觉得自己离事实更近了一步,紧接着就发现自己更加迷茫了。确实,作者就是在玩弄我们对于事实、对于确定性的执着,使我们不断沉入“我该相信谁”的困惑、选择和幻灭的轮回中。

  ●时代记忆:残稿预言着后来者的人生,书稿则映照着当代人的命运

  《明镜之书》是一部文学味道浓郁的悬疑小说。在结构精巧的悬疑故事之下,这本书传递了关于时代和人性的思索。

  小说带有一种源于美国,但是会感染所有人的怀旧情绪。那是一种时代的怅然。人类文明的宏大进程已经成为过去,而我们错过了“历史的末班车”,成了进步的弃儿。在一个碎片化的年代中,我们在走向理想时中途放弃。当代人的一生,常常成为一个个可悲的、不连贯的故事。只有在虚假的记忆,在自欺欺人之中,从中找到一点点安慰。

  在《明镜之书》中存在着4个历史断代。首先,作为韦德教授童年时代的20世纪30年代——韦德虽然在二战时期经历创伤,但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功成名就。第二,60年代,这是后来美国人眼中激动人心的伟大时代,是反歧视、反越战、性解放和摇滚乐的时代,其中生活的人,会真真切切地觉得自己生活在历史中。第三,80年代,20年前的激情已经尘埃落定,经济发展成为不变的主旋律,人们似乎自由了,却也迷茫了。21世纪10年代,这迷茫的一代已经步入中年,成为这平静、乏味的30年的牺牲者。

  《明镜之书》讲述的就是宏大叙事时代过后的个人史。他们生活在激荡的60年代的余波里,一生平静得令人厌倦。时代不再是每个人的生活史的重要部分。每个人似乎可以不受打扰地追求梦想——这是希望的时代,也是失望的时代。在书的开篇部分,弗林手稿虽然平淡,但是字里行间洋溢着希望和爱情的味道,吸引着我们读下去——这是青年人特有的味道,愿意相信未来会更好,但是又不确定命运偷偷藏着什么花招。在弗林的命运突然急转直下的同时,小说也从一个看似的情感故事突变为一个悬疑故事。

  也许,这是一个大多数人无法确信、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折射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理查德•弗林、劳拉•韦斯莱克、约翰•凯勒、罗伊•弗里曼。他们努力书写着自己的个人生涯,但是它们却不是连贯的追求梦想、幸福的故事,而是破碎、不可深究的记忆。

  纽约也是这些人一生的缩影。《明镜之书》的现代故事线主要发生在纽约,在纽约待过的人可能会对故事发生的场景感到熟悉。故事里的人物在曼哈顿30街和36街之间的饭馆、酒吧里见面。这其实就是宾夕法尼亚车站、帝国大厦所在的街区。可是城市的繁华与冷漠和个人无关。蜗居在出租公寓里的“曼哈顿漂”,他们可能是理查德•弗林和约翰•凯勒那样的纽约人,也可能是劳拉和达娜•奥尔森那样来自中西部的乡下人。唯一一个最终功成名就的人物,劳拉,却沾染上最多这个城市和时代的冷漠。正如达娜•奥尔森说的,这里的人比自然灾害还要残酷。

  这也许也是我们的处境:安稳、经济腾飞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可是我们却渐渐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个时代。冷漠的城市不在乎我们梦想的死活。

  所以说,《明镜之书》伪装成一个侦探小说的样子,带领读者一步步接近最后的真相大白。但是到了最后,我们得到的却不是事实层面的解脱,而是在人心和时代层面悠长的领悟和叹惋。

  《明镜之书》读后感(十):记忆告诉你什么

  以为心如明镜,实则雾里看花,花非花,雾非雾。

  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怀疑心如明镜是不是真有其事,有时候就连记忆都有可能不是真实的。日子一长,你也许会发现曾经无比笃定的事实,却突然看不清了。

  这是一桩30年前悬而未决的疑案,被当时的亲历者弗林以半卷书稿的方式又重新挖掘了出来。

  1987年圣诞前夕,心理学明星韦德被残忍地杀害了。警方逐一排查,锁定了与韦德关系最密切的三人,修理工德雷克,图书整理员弗林以及得意门生劳拉。但三人均有有力的不在场证明,案子日复一日,终成了悬案。

  时隔三十年,弗林却再次提起那个夜晚,并把案子写成了回忆录寄给了文学编辑彼得。在弗林的记忆里,他和劳拉相识不久便陷入了热恋中,并因此结识了著名的心理学家韦德。在劳拉的引荐下,弗林成为了韦德家的图书管理员。然而在三人的情感越来越密切的同时,弗林逐渐感觉到劳拉和韦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的师生关系。而劳拉的前男友又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纠缠不休。于是弗林驱车前往韦德的家中想要一探究竟。回忆录却在这儿戛然而止,那个夜晚的秘密又再一次被搁浅,石沉大海。

  小记者约翰受彼得的委托,决定找出那一晚的真相。在找到改名换姓的劳拉后,约翰却发现原来弗林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叙述者。据劳拉的回忆,弗林不过是她的一个疯狂爱慕者,他们从未相爱过。并且当时,劳拉死心塌地爱着前男友,弗林才是那个纠缠不休的人。

  事件到这里,充满了谜团。到底谁的记忆才是真实的,又是在哪里分了叉。巧合的是,劳拉的成名作正是三十年前韦德家中失窃的那一份,是学生偷窃了老师的作品,还是老师想把学生的作品占为己有,我们也无从知晓了。

  案件最后在退休警探罗伊的抽丝剥茧下终于揭开了谜底。讽刺的是,罗伊恰恰是一个阿兹海默症患者,他正在逐渐丧失自己的记忆,却帮助案件相关的所有人拼凑完整了最真实的记忆。

  在记忆的迷宫里,你的那一部分记忆是否已经被篡改了而不自知呢?你是否还能够笃定你心心念念的那些回忆是真实存在过的还是只是你想要自己筑建的海市蜃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