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魔桶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7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桶经典读后感10篇

  《魔桶》是一本由[美] 伯纳德·马拉默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桶》读后感(一):犹太裔作家笔下的悲苦人生

  犹太文学在世界文学的长河中,始终以自己独特方式不断发展。随着十九世纪大量东欧犹太人移民美国,写照犹太移民生活的美国犹太小说逐渐兴起,作为一名出身于美国的俄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以强烈城市现实主义色彩刻画了底层犹太人的困苦生活,并展现出充满讽刺意味幽默感、果敢的幻想仁慈的悲悯之心。

  《魔桶》中的作品大多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故事背景是纽约和罗马两座城市。同名短篇小说《魔桶》曾荣获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在这十三篇小说中,有共同的主题,反复出现类型人物,还有作者钟爱的故事情节与犹太人身份。在阅读不同目的小说时,读者既可以看到伯纳德·马拉默德在创作上的多方尝试,也触摸得到他一以贯之的创作灵魂

  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主题通常是贫穷失败挫折疲惫孤独衰老。故事中的人物身份各异,但都逃不脱贫穷的境遇苦难的生活。《头七年》中备受疾病和衰老折磨的老鞋匠;《哀悼者》中承受着孤独而悲凉晚年生活的鸡蛋对光检查员;《天使莱文》中穷苦的裁缝;《账单》中贫穷的威利和同样为生计而苦撑的小店店主潘内萨先生太太,等等。作家笔下的小人物总是做着一份卑微工作为了生活而艰难前行。他们总是会有“两个孩子”,为人善良,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摧残与折磨,为子女婚姻操心、被赶出租住的房子、还不起赊下的账款、做不完应该做完的论文……

  如果说对底层人物的描绘是出于现实主义创作的要求,那么对知识分子的刻画,则是从自身身份发掘出的创作经验。《魔桶》中有几篇涉及作家的篇目,不禁令人联想到是否发端于作家本身的经历

  《头七年》中的老鞋匠的帮手索贝尔是一个为了心上女孩甘愿做皮鞋匠的作家。他的“事业”和爱情同样行进得很艰难,但他选择忍耐等待。《我梦中的女孩》落魄作家米特卡对小说写作与爱情生活的憧憬被贫穷与饥饿,以及残酷的现实撕得粉碎。《湖畔女郎》讲述一个美国观光者弗里曼在小岛上邂逅意大利名门望族家的小姐伊莎贝尔,对她产生爱慕之情。他隐瞒了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想要借由与贵族淑女结为夫妇找到人生转折的契机。不想这个女伯爵却突然变成了贫穷看门人的女儿。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伊莎贝尔对弗里曼的“诱惑”,其实是想向他证明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而弗里曼千方百计隐藏的犹太人身份,则成为了阻碍其爱情实现的“双刃剑”。整部作品色彩浓重明亮,基调浪漫哀伤,是《魔桶》十三篇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篇。

  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小说中,还有几个情节会反复出现,那就是小说中的人物通常为人父母,且都有两个孩子。有时候两个都是女儿,甚至有的篇目中只有一个女儿出现,并且是早已去世的,比如:《我梦中的女孩》和《魔桶》。还有作家(或知识分子)与爱情,他们通常因为贫穷、生活的窘迫而寄希望于爱情,但爱情又常常归于破灭。那个去世的女孩,美丽聪慧,却无法为现实中的作家提供精神和生活的慰藉,因为他们在本质上同样的一无所有

  尽管如此,作家的笔下也始终没有脱离幽默、讽刺,与果敢的幻想。在《哀悼者》、《天使莱文》、《瞧这把钥匙》、《最后一个马西希坎人》等篇目中,我们都能清晰感受到这种独有的创作风格。犹太人的智慧,犹太民族的苦难,移民历史沧桑与贫苦岁月磨砺,都被融汇进作家的创作之中,用令人哀伤、感慨,抑或心碎笔触描绘得无比精彩。而人生的悲苦之味,也在变幻不尽的故事底色中浮现出永恒不变艺术魅力

  《魔桶》读后感(二):读魔桶,天使莱文来没来?

  天使曾来过 ——读马拉默德小说集《魔桶》 一本小说集记录普通犹太人的故事,对准生活底层的小人物身上的困境,也探讨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就是马拉默德的作品《魔桶》的大体概述了。1959年,马拉默德凭此短篇小说集,获得了国家图书奖。评论界并不认为马拉默德是一个纯正的美国犹太作家,但也没必要纠结于作家的身份认定,他的父辈才属于移民美国的犹太人,准确的说,马拉默德出生在美国,并没有经历发生在欧洲的那个黑暗时代。 即便他没有经历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黑暗时代,也在耳濡目染中仿佛置身于民族的灾难史,所以他悲悯的内心一直都在怂恿。一个作家的真挚情感都会体现在文学作品里,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说里这些困顿者就是作者自我的“化身”,是他“受难”的心灵体验。 马拉默德是一位创作丰富的作家,长短篇小说各有建树,除了短篇小说集《魔桶》,其他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有《 店员》、《伙计》、《新生活》。99读书人出品的短经典系列收录了小说集《魔桶》,让我们再次认识马拉默德,小说集《魔桶》有一种整体套路,每一篇都会直接摆出人物的困境,然后开始救赎之路,或者人物继续落魄下去,直至无法维持,这些压垮人物的事情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原由,贫穷或者经受精神压制,就像一篇篇日记体的记录,透露每一个个体社会环境中的反应,汇聚成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 马拉默德对于底层人的一种关注,极易联想到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后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人物命运开阔指向似乎更深远一些,而马拉默德的每个故事只聚焦到单一人物之上,亦有放大的效果。马拉默德笔下的人物,不会是大人物,也不是英雄,他们都是落魄者,经受着困苦,因为主人公都是犹太人,象征着受难者的形象。他带着体谅和怜悯,让人物的困顿直接显露出来,那么,来看看这些小说人物吧:情感受挫的鞋匠,身心忏悔的鸡蛋对光检查员,郁郁不得志的作家,烦愁无助的推销员,不学无术的青年人等等,他们都具有典型职业气质,看似是不同的职业,正是延伸到整个低级阶层,包含芸芸众生的意味,确切的说,是这些卑微而又不屈服生活的犹太人族群。 比如其中一篇典型小说《湖畔女郎》,竟然能读出蒲松龄《聊斋》的味道,如果换调东方的地域特色,故事一样成立(这是戏言),马拉默德的故事倒是成了背景框架的搭配,犹太人受难的主题才是小说的基调。最后,女郎宣示了犹太人身份,她是法西斯迫害中的幸存者,而主人公弗里曼却掩饰了自己犹太人的身份,无奈错过一份情缘鲜明矛盾冲突加深了对历史的一种控诉,这也正是小说的特别之处。 作为一个被迫移民的犹太人后代,不忘先辈的苦难,他选择正视自己的民族历史,体会到其中的艰辛感同身受就是最好的素材。当我们看到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带着历史的伤痕,也就体会到,这些伤痕也是深深地刻印在作者的心上。然而,不论多么艰难,心中还是留存着希望,就像在《天使莱文》这篇小说里,病痛折磨的马尼斯彻维兹明知没有天使来过,仍然说道:相信我,到处都是犹太人。那不正是在表明,到处都是希望所在嘛。

  《魔桶》读后感(三):浪荡的天使

  斯特拉野、没有廉耻、拜金……不配嫁给一个未来的拉比,但利奥为何爱上斯特拉?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5:43、44)

  利奥想当上拉比,紧紧读典籍是不够的,一定还要在生活中领悟罪恶。利奥可以爱上斯特拉,那么他也会爱上人。从“不爱别人,也不被人爱”到爱上斯特拉体现了利奥的新生。

  斯特拉是“中介新娘”,这个浪荡的天使成就了利奥,使利奥重获新生。

  利奥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为何仍然娶斯特拉?

  对于苦难犹太人无处可逃,无法绕过,这是与上帝契约,也是犹太人的命运;也体现了马拉默德作品中那一抹苦笑的意味。

  《魔桶》读后感(四):《魔桶》:那些让人唏嘘的小人物

  文/吴情

  美国当代犹太文学中,有四个人物无法忽视:索尔·贝娄、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以及菲利普·罗斯。若论作品产量,自然是索尔·贝娄和菲利普·罗斯更胜一筹,不过,辛格和马拉默德,他们的某些作品,似乎更值得反复玩味。具体谈到马拉默德,一般都不能错过他的《魔桶》和《装配工》两部代表作。

  与擅长鸿篇巨制的贝娄、各类文体皆备的罗斯很不同,马拉默德,好像总在慢慢打磨什么。他的短篇小说,以《魔桶》为例,没有炫目的开头,也没有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但在故事的自然展开中,读者便慢慢陷入其中。马拉默德的师承似乎并不明晰,却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些具有相似特征的小说大家:福楼拜、契诃夫、欧亨利。在各式先锋文学交迭更替之时,马拉默德的存在,仿佛在说,现实主义,其实并没有完全死亡。

  《魔桶》收录了十三个短篇小说,每篇万把字左右。与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更考验作家的功力——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讲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现代主义者或许会哂笑这一说法,在他们看来,小说不在于完整,而在于开放或破裂),以长篇小说著称的作家,都不敢无视短篇小说的地位。可是对马拉默德来说,短篇小说,好像就生活在你我的周围,潜伏在活动于你我身边的每个人身上。

  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标志,现当代的小说不那么关注英雄(历史小说除外),相反,它关注的是普通的民众,准确说来,是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人。《魔桶》中的人物,便呈现出这样的反英雄特征。这些平凡人中,有为女儿的前途忧心不已的鞋匠菲尔德(《头七年》),也有好争吵、家庭离散、蜗居在小房子里的鸡蛋检查员凯斯勒(《哀悼者》),还有“在逆境屈辱中度过了五十一个寒暑”的裁缝马尼斯彻维兹(《天使莱文》),以及因为生活窘迫和妻子执着无法借给朋友二百美元的面包师(《借款》)。他们的生活中,十几美元都能掀起巨大波澜

  尽管如此,他们的人生,并非毫无可观之处。金钱固然成为其生活中的限制,但他们,总在试图超越这一束缚,进行不懈的抗争,哪怕最后的结果并不一定令人欣喜。菲尔德想为女儿安排婚姻,但意外发现自己的雇员索贝尔喜欢他的女儿,并为此守候了五年,虽想往上攀登,但他还是决心随缘,让索贝尔继续爱的表露。(《头七年》)看门人夫妇欠小杂食店的潘内萨夫妇八十多美元无力偿还,潘内萨先生病危,潘内萨太太请求他们先还十美元救急,看门人经过一番挣扎后典当了自己的物品,但潘内萨先生已经去世,不久他太太也离开了。那笔账,永远无法偿付。(《账单》)

  除了以上提及的,还有别的短篇堪称惊艳,比如《瞧这把钥匙》《怜悯》《湖畔女郎》《借款》。短篇小说集《魔桶》出版后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这或许可以被看作委员会对现实主义的一次致敬。十三个小故事主角都是些小人物,他们一针一线都要算计,些许的波澜都会给原本稳定但并不富足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可他们身上也有不俗的地方,比如引而不发的爱、终生背负的灵魂负担。他们并不深刻,却拥有某种程度上能帮助他们瞬间升入天堂品质。《魔桶》文字简约,少修饰,更无过分煽情,可是我们多数人,恐怕都会在某个时刻被打动——这些人,与我们何其相似!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魔桶》读后感(五):向微小幽暗处凝望

  马拉默德的这个短篇集子随便翻翻像极了欧容的电影登堂入室》片尾的那个公寓画面——每个带落地窗的阳台都能看出一些故事在上演,“每个房间都有办法进入”:只需要翻开这本书。逐篇读完后也不是这个画面了,倒像是亲手挖开了一个一个蚁穴,每一个cell里都有蚂蚁,因为突然暴露在光和风中而惊慌失措,却仍然继续彼此沟通忙碌

  这本小册子里写的没有英雄,没有显赫之人,全都是一些现在网民可能会自称的“盛世蝼蚁”的蝼蚁:小人物,确切的说是异乡中的社会底层之人。讲他们的生活,为了生存所做的挣扎,带着虚荣底色的情爱企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亲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埋怨陌生人之间的同情,贫苦之人之间的纠葛……按照道理来说,这些题材都算不上吸引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读者来说,本国的文学作品都会涉及到这样的故事。这本之所以动人,个人感觉方面因为马拉默德用合理的切入方式去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历程,让平淡的活动因为合理的动机而变得丰满,另一方面是马拉默德似乎总在靠近结尾的地方设置一些转折,让逐渐尘埃落定的阅读感受再次掀起波澜。还有,在文章各处不时闪现的宗教或者是民族特征带来的故事独特性。这些可以解释这本题材寻常读起来却不寻常的小说的奇妙

  故事里的人物总是存在认知偏差:《头七年》里鞋店老板明白(“因为很怪”)读很多书的店员隐藏的心思;《哀悼者》里的房东不明白房客真实的居住情况;《我梦中的女孩》里不得志的作家不知道笔友的真相……在这些认知偏差中,角色往往都会表现得不太友好或者设想得过好,然而在作者掀开隐藏的真相时,几乎每每都触发角色的内疚和同情或者其他的情绪转换,但是这些变化因为混合着角色符合情理的对自我利益的权衡显得有限,反而十分可信。类似于话剧《窝头会馆》里的各种角色表现的那样:底层人民不因为自私就不善良,不因为善良而从来不犯错误。这本故事集里还反映了不因为贫困就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不因为困窘的生活就不能享受艺术带来的震撼,也存在不因为行善就一定有好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和解因为彼此的自私和对不幸的消化与分担而此消彼长。马拉默德的笔法近乎于小心翼翼和蹑手蹑脚,生怕损坏了一丝一毫人心之间的微妙。

  看到一些评论强调了作者的犹太种族和宗教背景的意义,可是我觉得种族和信仰都只是故事的装点(可能与我个人并不熟悉犹太作家有关),从大众的角度来看,这些故事的意义在于用恰到好处的温柔眼神去凝望了微小暗哑之处,捕获那微弱的光亮和温热,承认了生活的艰辛、晦暗和孤独,却总是留着一些可以说语焉不详也可以说是稍纵即逝或者说是镜花水月的结尾,就像生活本身,一切还在发生,其他的一切也将要发生,更好或者更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魔桶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