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10篇

2018-04-09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10篇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是一本由卫西谛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一):那种正好用来佐酒的味道,就是人生的味道

  首先要说,书名起得很好。这不是一本单纯电影评论,而是借电影之名来谈论人生的随笔。每一篇文章,都不只是针对一部电影的讨论,而是把不同的电影——有时是电影和书,以及作者自己经历联系起来,探讨一个话题。不同的电影,就像是不同的素材,由作者这个匠心独具的大厨精心烹调出一道好菜。

  这样的电影随笔,看起来很舒服,也让人受益良多。好的电影的确是可以教会我们人生的很多东西。我们在电影里看见别人的人生,从而增长了自己的勇气智慧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跟书同名,“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这部分主要与成长梦想、人生的抉择困境有关

  第二部分:在爱情里,每个人都想被找到。“每个人都希望被找到”(Everyone wants to be found)是《迷失东京》的宣传语。这一部分的文章当然都跟爱情有关。其中有一篇《我们都像马达一样寻找爱情》,写的是娄烨的《苏州河》。但是作者把自己的一段恋爱写了进来,电影剧情真实的人生在这篇文章里真正的交融在一起了,让人看完之后觉得真切动人

  第三部分是跟食物有关的电影。”热爱食物,是热爱生活方式。“作者通过电影里的食物来参透电影,观察人生。其中一篇写小津的《秋刀鱼之味》,我以为是最好的一篇。作者谈了小津的几部电影,谈了秋刀鱼这种食物的特点,最后点题的时候,他写道:那种有苦腥的味道,廉价的味道,正好用来佐酒的味道,就是人生的味道。

  卫西谛先生文笔很好,赋予洞见语言平实而温暖。文章都不长,很适合每天花点时间读上几篇。而每一篇文章里的电影,也是一份高质量私人影单。读完卫先生的书,再去找电影看。或者看完电影,再来读这样的文章,都是很适合的。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二):电影中的人生百味

  迷茫时候、心烦时候、无聊时候……总是喜欢看场电影,让自己沉浸在屏幕中的世界里忽悲忽喜,体验一种别样生活。坐在黑暗之中,仿佛现实的世界消失不见了。灯光总有亮起的一刻。那一刻,现实的世界再次出现。然而电影中体验的感觉还在脑中,自己多少有些不一样了,自己眼中的世界仿佛也有些不一样了。就像卫西谛在《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中说的那样:电影将我们带往别处,也告诉我们身在何处。

  人生路上,我们都像个小学徒,在各自的旅途中成长着。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体验,但总体来说,轰轰烈烈者少,平平常常者多,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可生活是广阔的,于是我们多数人都爱电影,爱电影中展现给我们的多彩世界。在那里,我们体会感慨、回味,把自己的五官感觉都调动起来,充分感受。这些感觉叠加到现实体验之后,变得更加丰富细腻,让我们把现实看的更清楚心态变得更平和,也让我们学会更好的与生活相处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三):关于卫西谛,关于这本书

  那天下午,我在办公室里面拆书的塑封,精装书的塑封要比平装书的塑封好拆,手指抠进去,一划拉,啪一声,塑封就拆开了。那天真闷热极了,拆完一百多本塑封后,背上已经有些汗湿了。卫西谛老师是在三点钟来的,来了,没什么寒暄,他便开始签书,我就继续拆塑封。真是静默极了,我们两个人都是不怎么说话的,两三个小时过后,我们也不过说了几句话。而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是他来北京,我们部门和他一起吃了个饭,是去年的事情了,那时这本书还没有出来呢,我提出了修改意见,写在一张纸上给他看,他是性格很好的人,说是回去就按照这个修改。

  后来在网上多有联系,一般都是书稿的修改。我这边提了许多要求稿子改动较多,删掉了许多很专业的电影分析文章,让他新写了好些篇文章,还让他多写写自己的经历(后来他在新增的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前女友,这是意想不到八卦资料,那篇文章写得很美,有种电影《重庆森林》里的梦幻,也许卫西谛老师在多年前就是那个每天去买一罐凤梨罐头吃的人),和电影结合起来。他在很忙的工作中完成了这些反复的琐碎的修改工程,我自己也是作者,知道修改文章是最恼人的,我没有卫西谛老师这么好的耐心,我的编辑让我修改某篇文章时,我都是特别懒于修改的。这点可见卫西谛老师的耐心和认真,我需要学习地方尚多。

  卫西谛老师的稿子是我遇到的作者中最清爽的一个,每次他修改的文章,在修改的地方都会标红,让人一目了然。所有的文章都分出了章节,还做了大纲视图,勾上文档结构图就能完整地看到文章的目录,知道哪些是修改的,哪些是新增的,做他的稿子并不是那么费力。能将一份稿子做到这么细致的人,想必在生活中也是细致耐心的吧,卫西谛老师的外表便是那种温文尔雅而认真的人,有着江南地方的那种文人气质

  这本书耗时颇长,从2016年中旬到2017年3月才最终出来,耗时近一年。这么久的时间,都在打磨这本书的稿件,我曾想过早些把这本书做出来,但是卫西谛老师比较优容,他一直告诉我,不需要着急地去做这本书,做慢些,做好些才好。这点让我很受益,不管是在做书,还是写作上,因为年纪关系,总不是免不了些许浮躁。卫西谛老师在写作上浸淫多年,早就掌握到了一种节奏,一种心境,这是值得许多人艳羡的地方,不急不躁是一种优雅力量,愿我到他那个年纪也能学会。

  所以这本书是时间熬出来的,我知道好的汤,好的酒,都需要时间,有时间才能够纯,够醇,才能够有厚重顺滑的滋味,一篇文章、一本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稍加细心的读者,一定是可以分辨出哪篇文章是匆匆写就,那本书是匆匆做出来的,一定能分辨出费时用心与否的滋味区别

  这本书的确是关于电影的,但是电影绝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里的电影,就像是食物中的一条鱼,就像是一杯酒的大米高粱,最后一个菜的好吃与否,一杯酒的好喝与否,绝不主要是因为这条鱼或者大米高粱的原因,还有别的许许多多的东西。这本书是在电影这个原材料上,加了许多心意,许多人生经验,再加上卫西谛老师简洁优美的文笔,才最终成为了这本书。这本书到底还是关于人生的,是关注人的用心之作。

  不管是人生经历,是爱情,是食物,都自有一种情感,有些人善于从别人的故事中发掘出这种情感,有些人善于从自己身上发掘这种情感。卫西谛老师则选择了从电影中发掘这种情感。这基于三个因素,一是他有大量看电影,有着庞大的观影量;二是他对于电影有比常人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从电影中得到的东西要比常人多,常人看不到的幽深细节处,他却总能看到;三是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更为丰富,人生感悟更为敏锐深刻,这些恰好和电影结合了起来。我觉得这三个因素是这本书值得一看的原因。

  再来谈谈这本书别的方面吧,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是卫西谛老师的夫人设计的,而封面摄影和内文摄影,都是卫西谛老师的手笔(可见卫西谛老师的多才多艺)。其中有一张图片,是地中海的风景,而书中有一篇文章,也恰好是写地中海的,说是在地中海见到绿光的人就会得到幸福。记得一次和卫西谛老师讨论,他说他正在地中海,我想,他是不是也像电影中的人那样,有了一次奇妙的人生邂逅呢?

  我不能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人,但是如果你恰好喜欢电影,恰好对人生、对食物、对爱情都抱着温暖的期待,那么你真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如果你能收获一些什么,那是最好的,如果你不能收获些什么,只是消磨了一下午的光阴,那也是很好的。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四):光影人生

  因为一些原因,我看过的电影比较少,对于电影,也仅仅只是肤浅的认为只是剧情紧凑、看得过去就行的娱乐项目。而对于卫西谛来说,电影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优秀影评人,多次担任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委,他也是中国独立电影选片评委,而在此书之前,他早已出版了近十本影评集,包括曾是国内唯一的世界电影评论年鉴《电影+》系列丛书,他在1998年创建西祠“后窗看电影”论坛,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电影论坛。可以说,在观影界,卫西谛这个名字早已镶了金边,他对电影评优劣、观技法、谈立场、论思想,从每一帧画面里细细品味出真美,再以此为基础,附以个人见解,多年以来的评论受到众多影迷追捧而非谩骂,可见其鉴赏影评和文学能力之高。影评对于无时间观看所有电影和无精力一步一步鉴别“烂片”的观影大众来说可谓是不可或缺存在,而近年来各大影视公司了解到影评的作用而纷纷开始发展影评人成为“水军”,使影评成为宣传手段之一,在这样的当下,独立而客观的影评人的存在显得格为珍贵,卫西谛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影评人之一。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是卫西谛一本非影评作品,这本随笔集,从他的观影经历出发,讲他的故事,评他的人生,可以说,他是开始一步一步地从电影中走出来,走回到属于他自己的生活中去,毕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我们人却是确确实实离不开生活的嘛。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叫卫西谛的人属于自己人生的“影评”。每一篇都是讲他的故事、他的经历,间或提及他看过的电影和书,每篇一个话题就这样和我们娓娓道来。从生活的意义、爱情乐观主义追求自我、孤独苦难、抉择、到美食烹饪,他所看过的电影和书籍全部都融入到他的人生之中去。

  他和我们谈生活、谈爱情、谈美食。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些动人的故事,全部被他翻出来再次细细品味,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路都不同,但是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他人的人生、他人的故事,光影的世界是如此的奇妙多彩,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多彩的生活、美好的爱情、丰富的美食。。。正如卫西谛所讲的,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边学边行,所有看过听过的学会过的,终将成为我们的血肉。所以,让我们用心的去对待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精进吧。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五):我们的选择

  这并不是一篇完全意义的书评,只是看完这本书,想到我自己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感悟

  这本书是作者卫西谛的一部人生随笔集,透过电影看人生。然而,书中提到的电影我了解甚少,但不可否认,最令人深思的电影大都来自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

  书中有一句话很打动我,“电影将我们带到别处,也告诉我们身在何处。”这也是电影的奇妙之处,它能照见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内心

  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自由,希望,信念体制化······

  《肖申克的救赎》里讲,体制化,一开始你恨它,它剥夺了你的自由,接着你会慢慢的习惯它,熟悉它,最后你会离不开它。

  对于体制化,我更喜欢这样的表述,它就像你走进地铁时面临的选择一样。你可以走扶梯,也可以走楼梯。选择走扶梯时,扶梯会带着你往前走,相对轻松省力,但扶梯的速度固定的,每个人的位置顺序也是相对固定的。选择走楼梯时,则走得辛苦费力很多,但如果你体力状态好,又努力地往前赶,调整位置的机会比较大。

  当初毕业时,我们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还是体制外的工作?也许在我们的印象中,体制内代表稳定安逸,体制外代表着竞争、拼搏。钱钟书先生说,婚姻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去。其实体制也是这样一座围城,作为一个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听到看到感受到很多关于它负面的东西,但有人说“体制内就是一份报纸一份茶、或者就是僵化黑暗”,这样的论调也着实过于偏激

  之前,和一个在不同体制内工作的朋友聊天,我们对于体制,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体制带给我们的安逸,似乎已经习惯了体制带给我们的按部就班。虽然也有很多人喊着要“离开体制”,但其实,真正禁锢自己的不是体制,是人心。要保持随时能离开体制的能力必须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才是一种选择。

  同样,毕业时,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选择,是小城市的一间房还是大城市的一张床,我更倾向于把它归结于对于未来是选择幸福和还是精彩。每一种生活都有酸甜苦辣,究竟选择那一种,要看你自己的偏好和胃口了。

  书中说,电影让我们的视线不必受限于当下,但是真正教会我们生活的仍是生活本身。对于未来有怎样的选择,也许只有生活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一起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六):逆旅人生,何不放空?

  拆包装后大致翻了一下,看到满篇的电影名,毫不犹豫地将其归类为影评集。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书里都是几十部电影浓缩的精华,而电影,又是一段微观的人生,恍然间,我手里便集聚了很多段人生,怎能不沉甸甸?

  以前没看过影评集,书里的很多电影也并没有欣赏过,和书的作者一对比,顿觉自己是个俗人,书里评论了那么多经典的电影,我看过的竟然两只手就数得过来。因此,打算写书评的时候心里是发虚的,毕竟要评论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心中总是没底且不安的,害怕自己离班门弄斧都有很大的距离,毕竟我对电影的了解,远远比不上作者。

  然而仔仔细细一篇篇文章翻下去,发现在严格意义上,电影并不算这本书的主角,如书名所言,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不论是书里,还是现实中,人生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书中的每篇小文,几乎都以电影引出一个颇为宏达的关于人生的命题,从《苏州河》里成为神话的爱情,到《饮食男女》里“星期天晚餐”式的亲情;从《骄傲》里同性恋者和煤矿工人展现出的勇气,到《花火》中北野武扮演者所怀有的赤子之心。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和大学室友们各种天马行空的对话,想起以前一群女孩儿故作高深地谈论着这些人生的宏大命题,叽叽喳喳,但最后可能还是会回归到每个人心里的那个“他”。

  作者谈到《花火》,所配的标题是“最洒脱的人生来自赤子之心”,看完影评,忍不住去看了电影,色彩果然绚丽,默默看下去,很难想象导演北野武是出于何种心境在拍电影。电影刚刚开始播放,我就先入为主地带着卫西谛对电影的深层解读,想到电影里的冒险,最后的死忙,慢慢地看着一帧帧画面迅速闪过,此时我好像是一位已知晓未来的先知,好像留住电影中间那段极富温情的时光。然而,正如“花火”所预示,终究还是逃脱不了死忙。当影片的最后结束于两声枪响,我心里空落落的,不知所措。毕竟这般洒脱的人生,总是离我很远。

  上学时,总认为应当如此洒脱,才不负生而为人,但工作后,我却妥妥地变成了一个“俗人”。毕竟心里曾经的远方,只能在梦里神游,有时还会被房东的电话吵醒。生而为人,我也想洒脱,但每每想到日渐老去的父母,以后嗷嗷待哺的小孩,又无法张开双臂去飞翔。但赤子之心,希望可以永存。

  也许,我们的生活总是有很多磕磕绊绊,但电影让我们在人生逆旅中暂时放空了自己,去更好地理解生命。如书中所言,“电影将我们带往别处,也告诉我们身在何处”。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七):人不是因为弄清了一切的奥秘与原委才生活的

  带我去别处,也告诉我身在何处

  人不是因为弄清了一切的奥秘与原委才生活的,人是因为询问着、体察着、感受着且信且疑着才享受了生活的滋味的。不知,不尽知,有期待,所以一切才这么迷人。

  即使是命运悲惨的烂人,一生中也该得到一朵红花

  赤子之心,发乎于心,干脆利落,不被任何世俗左右

  人生失意需要拥抱和聆听,像餐桌一样温暖的地方,坐一会吃一点东西,

  生活就还不至于让那些不幸的人绝望。

  人生像暗房,奇迹在时间中彰显

  ‘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爱情在于寻找。

  关于背叛,每个人的记忆和无法忘却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八):人生不会告诉我们的事

  好无聊啊。为什么我的生活如此平淡,为什么我如此平庸,为什么闪光灯从来没光顾过。是不是你也曾经如此的想?平淡如白开水的日子已经很厌倦,却没有机会改变,每天都是单调的重复,越来越觉得生活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多姿多彩,越来越被这种单调压抑的透不过气,想要逃避却没办法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究竟那里才是自在的场所,找来找去才发现我们的根本还在原地。

  时光如流水,相信你我都已不再是青春懵懂的年纪,我们已经开始了解生活的压力,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也都背负着自己的责任,成长的时光总是太快的溜走,十几二十几年的重复生活已经让我们感到厌倦,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每当看到网络上多姿多彩的世界,甚至是周围朋友们争相晒出的美好,愈发觉得自己生活平庸,正如别人说的现代人越来越浮躁,生活越来越有戾气。也许你会抱怨自己的家庭平凡,但是却没有想过自己为这个平凡的家庭做过什么,我们总是习惯了汲取,从来没有想过付出也是我们的责任,即使这样,这个平凡的家庭还是把你养育成人,这个平凡的家庭给你的关爱一点也不比别人少,这些关爱,不管是来自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是你平凡生活里最温暖的光。

  你我都是生活中的梦想家,想要飞到梦中的婚礼乌托邦理想国。但是梦想没有翅膀,不要总在做梦中渡过自己的青春。有句话叫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在坟墓里创作的梦想只能是镜花水月,你是选择在被窝里做梦还是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筑梦,都是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不要抱怨梦想的光太暗。梦想家不需要过去和未来,我们知道对我们最重要的是把我现在,学校里、家里已经听到过太多次,但是从来也没听到心里去,所以还是梦想着未来,遗憾着过去,抛弃了现在。

  当我们成长以后,没有了童年的无忧无虑,偶然的怦然心动,开始幻想爱情的美好。年轻的我们想的太过简单,不知道是应该定义为纯粹还是考虑不周,爱情很多时候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遇见那个对的人更是难上加难,甚至很多人错的人也没遇见过一个。当我们自怨自艾抱怨未来的那个人在哪里的时候,又忘了生活教给我们的教训,与其站在那里傻傻等待,为什么不把时间花在雕塑自己的身上,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以后,站在更高的山顶,给正在走向你的人最鲜艳的光。

  我们都是生活的学生,人生教育我们的成长也不应该是徒有其表,其中教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想要获得更多,就把自己塑造的更强大。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九):我们对电影,要的太多了

  看完《一念无明》,感觉非常愤恨,不是作品的问题,电影极好,是自己进入的那场观众素质堪忧。有所谓“脑残粉”一直在屏摄余文乐,也有大开手机玩游戏与大声吃喝者。

  回家后在微信上与朋友聊,依旧愤懑,有人劝:别想太多,影迷是有原罪的。

  我们想要专注地进入电影的世界,想要成为光影的俘虏,我们确实“有罪”,我们不能要求世间每一位都懂得影迷对佳片奉若神明的心。

  也时常反思另一种极端:有时候我们对影片苛责地过深,进入学究的境地,甚至不惜“拉片式”地观察每一帧,指摘评判。当然,就督促艺术进步的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当过多的人都来做这样一件事,是不是我们的心态已经有些扭曲?

  一定有一种更健康地享受电影的方式,既不亵渎,也不强求。

  老实承认自己陷于文艺青年的清高光环多年不是什么坏事,这样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认识到商业大片是“无罪”的时刻,更显得震撼。

  可能是漫长的叛逆期拖累了心智成熟,成年后重新和父母一起看电影,竟然已经是3D IMAX时代。第一次帮他们戴3D眼镜,预先解释好IMAX的效果和配套音响的特质,在他们身边略带紧张地坐着,大银幕开始倒数十秒,他们发出轻微的赞叹……放映结束从影厅出来,我随口问了一句“好看吗”,竟然引得母亲愣了一会儿,她说:“以后都要一起看这样的电影。”

  忽然心头波动,一件这么容易做到的事,我拖到今时今日。看电影,这件我从前觉得只能独享,或必须要与志趣相投者才能分享的“高雅活动”,在父母享受完大片的那个当下,被彻底改写。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常常会想:我们为什么,以及如何,看待电影。

  当然会非常非常喜欢《陆上行舟》的疯狂,在热带雨林里建造歌剧院这样的狂妄,不是过着庸常日子的人能够想出来的孤绝。但可能更多人会和卫西谛一样,对山田洋次的这段话久久难忘:

  浪人一人走在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骑马。快速到达不是目的,比浮云还慢也无所谓。因为浪人要感受这个星球所带来的一切。

  更多的人,大约都更向往浪人,或者就是浪人本身。成为不了《1900》里的海上钢琴师,甚至也没有《刺客聂隐娘》里面对过往的决绝与勇气,我们之中的多数,可能也就只是堕入《土拨鼠之日》的重复生活,可能就是不愿醒来的《楚门的世界》。但即便如此,电影,还是可以帮助我们,活下去。

  卫西谛的这本书,虽然是谈电影,但更多的,确实是在谈生活本身,像是黄昏向晚,天边的云犹如一只大手,你以为那只是与光影嬉戏,其实它轻轻拢下,覆盖人间。

  假如我们也能够这般温柔,像面对寻常那样面对电影——当然,是面对那些真正的电影——可能我们会在对其内涵的精读与爬梳之后感到疲惫,感到需要靠在这些作品编织成的沙发上歇一歇脚。有时候电影的意义在于技巧,更在于情感,要是在每一帧里都标上辅助线去读解,那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而非艺术佳片。

  和电影和解吧,像和不理解自己的路人挥别一样,像不在商业与文艺之间生硬地划上“三八线”,像拥抱被丢弃的玩具,像书里援引萨缪尔·约翰逊在《漫步者》里的话:“几乎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试图表现出某种自己并不具备的品格,或赢得某些自己无法享有的喝彩上。”我们为何要苦苦地自我折磨,而非徜徉其间,攫取光亮呢。

  我们自然也需要许多严谨的学术的书去学习电影知识,但这一本从情感维度探入电影内部,并拽出神经组织,接通目下生活轨道的书,可能是你的案头与枕边,正需要的。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读后感(十):不管明天怎么样,我们已经拥有了今天 文/慢书房羊毛

  不管明天怎么样,我们已经拥有了今天 文/慢书房羊毛 昨天去参加一个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其中有个小小的环节,是对高考学子讲几句话。每每想到十几年后自己的女儿也要面临高考,心里除了不忍,就是妄想,妄想那时已经没有高考这件事了。这样的我能说出怎样励志的话呢? “过几天,成绩出来了,如果你考得很不错,要记得这个开心只属于当下;如果你考得不理想,要知道你的人生还有很多精彩等待被开启。所以考完就好,别太当回事了。” 工作人员听完后露出的尴尬表情我很理解,陪伴孩子一路考来的家长们听到后,若是愤怒,也在情理之中,而那些十几岁的少年是怎样顶着压力扛过来的,我更加感同身受。可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真的越来越不明白:这万众瞩目的“奋力一搏”,意义究竟是什么? 回程的火车上,我读影评人卫西谛的《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其中有一篇讲伍迪·艾伦的文章,恰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1977年伍迪·艾伦在他最著名的爱情电影《安妮·霍尔》中,就表明:人生的意义就是无意义,因为我们最终消亡,所以一切辛劳都是徒劳;30年后,步入晚年的他初心不改,干脆拍了一部《怎么都行》,原文是《Whatever works》,借主人公之口,告诉我们:既然生命无常,就别太当回事。 卫西谛的解读非常有趣,他说:“听上去伍迪·艾伦的悲观主义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但这个‘悲观主义者’每年都会拍一部新电影,持续半个多世纪。”为什么他认定无意义的人生却要过得这么勤奋?因为“生命并非只有尽头,生命是无数段的旅程。每一段都是具体的,有意义的。就像我们曾经逝去的爱情,也不因它终究逝去而失去意义,它会因为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喜悦、一个又一个悲伤而让我们珍惜。虽然伍迪·艾伦认为人生一切都是虚无的,但是他自己却用行动对抗这种虚无——只要他活着,他就每年一部电影地拍下去。” 读到这里时,心头恍然,那些刚刚走出考场的孩子,需要听到的绝不是“考试无意义”,也许我可以说:你和父母所有的付出,已经赋予了这一段生命旅程以意义,这个意义远大于结果。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昨天这段体验,恰巧贴合书名,因着卫西谛的分享,我在那个时刻,变得豁达了一些,这大约就是我喜欢此书的原因。曾经当过金马奖、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的知名影评人,此刻,以极谦卑的态度告诉我们他在电影里学到的事。他说:“电影把我们带到别处,也告诉我们身在何处。”二十年电影写作之后,无数次分析技法、探讨立场之后,他发现自己内心最愿意谈论的是电影里呈现的爱和生活,于是,这本书更像是一场工作之外的倾诉,听着听着你会发现,说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演的不是剧情,而是生活。 我喜欢《迷失东京》,喜欢斯嘉丽·约翰逊明亮又放肆的笑容;喜欢他们躺在床上只是聊天,喜欢他们在人群中紧紧拥抱,说着我们不知道的秘密……他们是不同的人,他们没有在一起的理由,他们没说过那是爱情,通常的爱情片,而且是婚外恋情,当然不会这么拍。可是,为什么荧幕前的我们会那么感动,那么憧憬?看到卫西谛写下:“因为人生彷徨,而‘每个人都想被找到’”,我会心一笑。是啊,人人都会面临孤独的困境,你会希望一转身,听到“你在这里啊。”即使不再相遇,也会多一点走下去的勇气。 看《苏州河》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不知道娄烨是谁,不知道苏州河其实在上海。“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如书中所写,这句台词常常从热恋女孩的口中说出来。这些女孩中,也包括我。我们不是美美,不是牡丹,却总愿意将恋爱中的自己幻想成困在高塔里的公主,等待王子赴汤蹈火,找不到,就一直找,救不出,就终身不娶,这就是毫无逻辑的爱情逻辑。他看完《苏州河》后,反而不再去找一直出走的女朋友了,直到分手之后,他才明白“当我停止去找她,我们的爱情就已经消亡了。” 朱丽叶·比诺什是我最喜欢的法国女演员,书里写到的《新桥恋人》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记得那是某一年回新疆过春节,家里非常热闹,吃饭、喝酒、看电视、聊天……我一个人猫在角落里,抱着电脑,带着耳机,看这部电影,仿佛与现实隔绝。片子很压抑,埃里克斯的形象并不让人舒服,我甚至不相信米歇尔会爱他,可是在内心深处,有点羡慕那样的疯狂,疯狂到现实之外,结尾处的烟花有如一声呐喊:爱就爱了,与他人何干?我在这本书里才知道,拍这部电影时,朱丽叶·比诺什与导演6年恋情结束,于是她坚持要一个温暖的结局。“随之岁月渐长,激情就像一场烟火,虽然终将消散,但它并非虚幻,而是曾经爱过的灿烂的证据。”有多少人会后悔,他们从未以本来的姿态,疯狂地爱一次,留下灿烂的证据。 我是个记忆力很差的人,所以看过的电影都很难记得剧情,留在脑海中极少的场景,就是心里被打动的部分吧。而在这本书里,有一部电影,我和作者看到的竟全然不同。《一天》,安妮·海瑟薇主演,有点像《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故事。我回想起来都会难过,因为他们终于不顾一切地在一起生活之后,爱玛却因车祸死了。我哭了好久,那一天,她出门时的漂亮笑容变成了悲伤的隐喻。可是,在这本书里,没有提到这个情节,而是在讲他们不曾恋爱的漫长岁月里,每年7月15日的仪式感,让爱情有了“增长点”。“如果没有这一天,也许爱玛和德克斯特的爱情早就消亡不见了。”我的记忆由此开始一点点复苏,是的,爱玛说过:“不管明天怎么样,我们已经拥有了今天。”这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电影都是在教我们勇敢一点,勇敢一点面对这个当下和未知的将来。 / 卫西谛 / 读这本书的过程,非常不像读书。里面有很多没看过的电影,像是听朋友在讲述,而那些熟悉的名字,像是和朋友在讨论。卫西谛保持着影评人的水准,却在这里放弃了从业者的姿态。他说90年代中期,刚入社会,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一台昂贵的VCD,配在14寸的电视机上,那里就成为了他在现实里小小的避难所。跟着屏幕一起哭一起笑,逃避生活,也学会生活。我看了看柜子最下面一箱一箱早已无处播放的DVD,回望与电影相伴的无数夜晚,以及与之同步的一件件往事,恍然发现,那就是我的青春期。 电影让卫西谛看见了生活,这本书让我看见了自己。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 (标题有更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