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鲍勃·迪伦:诗人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1 21: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是一本由[法] 让-多米尼克·布里埃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读行者品牌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一):找到解药。

  在鲍勃迪伦的歌声结束了《诗人之歌》的阅读。最后一个音符戛然而止,我合上书,盯着封面年轻的鲍勃:叼着手卷烟,痞里痞气地眯着眼,与他的娃娃脸融合出奇特气质

  看这本书之前,每次听鲍勃迪伦的歌,我都会猜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写出如此之多天马行空富有诗意歌词;可以将民谣和摇滚结合天衣无缝,成为鼻祖级的人物;又如何敢于忤逆歌迷和整个世界,只做他自己……要知道,现今太多的明星,那么努力迎合大众,以便获得更加丰厚报酬。迪伦如此与众不同,我着实有很多关于他的想象,但这些猜测,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为加注在迪伦身上更耀眼光环,让他遥远辉煌

  我们读人物传记动机主要源于对偶像崇拜好奇。我们好奇那个在舞台演绎动人音符的人,他背后有哪些传奇故事;我们好奇他为何可以灯塔般引导迷茫众人穿过迷雾,解答心中的疑惑,得到心灵慰藉。然后,我们读他的台前幕后,读他的生活细节,读他不为人知感情,以期满足好奇,获得启示

  读《诗人之歌》之前,我狭隘地以为这将是一本赞美满溢的歌功颂德之书。但当我读完后,我衷心感谢作者客观中肯的记述。布里埃没有因为他是迪伦的铁粉,便替偶像过分粉饰,这让我看到了生动真实有血有肉的迪伦。

  继而,存在在我脑海中旧的、璀璨的迪伦形象被打破了,我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荣誉背后寻觅自我、悲喜参半的唱诗人。他的自由永远伴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焦虑,他找寻自由的焦虑,他找寻自我的焦虑,以及他找寻世界的焦虑。书中呈现的迪伦,他的逃避谎言执拗懦弱惶恐自私,与他的冒险、勇敢勤奋、颠覆、坚定感激一一对应。他在音乐道路上的前行,荣誉也罢,诋毁也罢,都是他倾诉和找寻自我的副产品,他不是为了金钱而战,而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而战。到最后,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才不是简单的民谣和摇滚发展史上的关键点,它以迪伦的人生为例,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解药。

  “站在聚光灯下让我痛苦,但在内心深处,那是我唯一可以感受到的幸福。只有在那里,我才能变成梦想中的样子。在日复一日平凡生活中,这是不能实现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谁,都避免不了被日常生活磨去棱角。但是,我有我的解药:舞台。”

  这段话十分触动我。如此平凡的我们,内心却都有不可湮没的渴望,渴望自己独一无二,渴望自己不是复制和雷同的存在,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渴望我们发出的声音永远独特且嘹亮,永世回响。迪伦就是这么做的,他不顾一切,所幸他做得很好,他找到了自己的解药。我认为这不止是歌手歌唱原因,同样也是作家写作的原因,更是这世上一切有趣且让人坚持不懈事业存在的原因。

  我们总是试图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意义,也总是在揣摩我们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从迪伦每一张专辑的问世,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他探寻的脚步轨迹青春的迷茫里,他沉默寡言,聆听世界,然后偶遇导师般的存在格里思,走上了一段模仿之路。模仿遭到打击后,迪伦意识到他得独自走自己的路,成为自己的偶像。他不断尝试,摸索、失败了就再试。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又主动打破这个世界,创造出另一番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不顾歌迷的期待固执地做着自己,成为人们眼中自由主义者和颠覆者的代名词,只唱那些可以表达自己的歌。

  迪伦也迷失过,也曾与他的歌失去联系过,也曾站在十字路口心中惶恐过,他和我们别无二致,走在充满未知的人生道路,走在一大堆繁杂疑问当中。但他从未放弃过找寻答案,迪伦借助音乐这种他熟悉而擅长的方式,历经艰辛和质疑,做回自己,做着自己。

  我们因何感动,又被什么感染,什么是偶像,我们崇拜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诗人之歌》以鲍勃迪伦之名恰如其分回答了这个问题。你可以不了解民谣,也可以不懂摇滚,你甚至不用知道鲍勃迪伦何许人也,也无需听过他的歌,你都可以从这本传记里明确一点:在找寻自我的路上,你遇到的每一个未知数,都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解出答案。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二):不是传说,一直进行时

  不是传说,一直进行时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的骨灰粉深挖

  对鲍勃·迪伦的印象回忆起来的最大理由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要承认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如果当时用流行的UC震惊体搞个标题,那绝对会是“震惊!那个让村上春树哭泣的男人”或者是“我抽DM,我打女人,我涉嫌抄袭,但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绝对是流量大户,在美国流行乐史上留下了自己的时代的巨星用这种“不想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歌手不是好诗人”的方式,成为了小李子获得小金人之后最大的人生赢家,毕竟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呢。

  所以在各种啪啪打脸的传记之外,能够客观生存并且依旧保持自己能够活下去的对鲍勃·迪伦的人生进行叙述的,果断只有骨灰粉了。作为一个专业音乐史作家的作者,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然,我们出生的年代显然是距离如日中天时候太远,《信仰在风中飘荡》可能是我们几首不多的曾经听过的属于他的歌曲当中最为出名的一首,当然如果我们看了瑞典人对他的赞美——“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肯定会想要了解一下他到底有哪些作品,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故事,并且给他的时代带去了什么样的影响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些出现粉丝眼中信手拈来资料对于我们一般的普通的未曾深入了解过他音乐的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度事情,这显然是我看得比较累的一部传记作品,因为我需要到音乐网站上去找到对应的专辑,并且有相应的发行时间,找到那首歌,再找寻其中的歌词,才能理解作者有时候仅仅只是引用的部分,不过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毕竟谁能想到我们听到的那些经典,会在那么那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今天依旧为人热爱

  我们在这本书当中似乎能够窥见一个音乐家、一个艺术家思想的方式,他在那种遮遮掩掩身份路途当中,其实是要成为每个人的那个“我”,充满了代表性,并且最终不被宗教社会价值、等级政治等等所束缚,去影响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确实见到了一个诗人的灵魂,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就不用再为村上春树捉急,毕竟没有第二个词作家跳出来能够打乱他的计划了。

  当然,因为骨灰级粉丝的执着,我们也见到了一个不断进行时的活跃的音乐人,他不是一个传说,是一个不断再探索,并且热爱音乐本身的伟大的人,这让我们也见到了一个典范意义上的活人传记写作,毕竟没有阖棺定论之前,我们很容易打脸,所以我们并没有见到一个圣徒,而见到了一个不断挣扎和探索的鲍勃·迪伦。

  y 林怿

  2017-4-16 21:22:55

  写于御庭园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三):孤独的吟游诗人

  鲍勃迪伦曾这么评价自己:“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知道鲍勃迪伦,还是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就火了,而我们也知道了他。对于他得了诺贝尔奖,说实话,我是很好奇,可能我并非他的粉丝,所以不了解其中的情怀。他是歌手,同时他也是诗,他是如何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呢?这是个问题,同时也不是问题,他的理由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

  在他的一生中,鲍勃迪伦扮演了很多种角色:他是广为人知的民谣歌手,是著名的摇滚明星,结合了民谣与摇滚,打破的美国民谣的界限,塑造了美国新的音乐表达形式,同时他也是孤独的吟游诗人,只有听过他歌曲的人、度过他诗歌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情怀。但是,有一种角色始终伴随着他,一个自由的人,虽说在人云亦云里美国是个只有的国度,在详细了解这个国家文化历史可以看到,虽理念如此,还有个自由女神像,可真像并非如此。我想也许只有鲍勃迪伦才能算是只有的,他诗歌的情怀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写的出来,朗朗上口的诗歌并非一定是好的诗歌,只有具有灵魂与感染力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而鲍勃迪伦无疑的具有这一点,这也是我认为他自由的所在,非自由,写不出如此情怀。

  种种的角色,构成了鲍勃迪伦的一生,在他传奇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故事,一个人有了诗歌、有了情怀的人是沧桑的,是孤独的。他是过去五十年里世界举足轻重艺术家,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画家、歌手、音乐家、电影制作人、作家等构成了他的一生,但是我更认为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孤独的吟游诗人。

  有很多人好奇他的一生,究竟是怎么的人生才能构成一位如此丰富多彩的鲍勃迪伦,而我也不例外的好奇。这本书叙述的就是鲍勃迪伦的传奇,基于他从1962年到2015年的作品及访谈,再有作者多米尼克书写勾勒了鲍勃迪伦。多米尼克截取了他的电影、歌曲、诗歌及相关人生片段,以时间为主题,涵盖了鲍勃迪伦的感情、电影情节、宗教信仰等人生重要场景

  于此,展现一个真正的鲍勃迪伦,而不是在舞台上的鲍勃迪伦。要了解他,先感受鲍勃的情怀,只有了解他的孤独,才能了解完整的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四):纳兰心事几人知

  在这本自传之前诺奖之后我才知道这个人的-鲍勃迪伦。在看书之前我看过很多报道文章由前期的惊讶道后期有些人支持,看书的时候就想跟这个人一样挺惹人非议的。这段时间一直想到底要如何表达我要说的呢?后来我决定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至于会怎么样顾虑太多也太麻烦的。我还是比较倾向独乐乐。

  作者是个粉丝,曾经也狂热过,不过我没追星过只是倾向某些歌手的歌比较爱听,仅此而已。所以并不理解这部分感情,不过作者说他从音乐的角度来看鲍勃迪伦,至于译者说的这是一部极了解鲍勃迪伦生平的极佳作品就有点言过其实了(我没看过其他类似作品,但是作者说仅是从他的作品角度来写的,而其他很多人也写过很多迪伦的传记)所以只不过换个角度罢了,如果非得给这个角度来个评价,不如说略窥心事。

  心底事几人知?人生得一知己难啊!大概人小时候开始慢慢的把心事藏在心底,知道后来很少有人可以知道的小秘密,只不过有些人的就带着不一样的情怀,比如有些人带着音乐的禀赋,或许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童年歌谣回响在脑海里。这样说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了,就是我曾看到说是华夏文化曾面临灭绝之危,后来考古出来甲骨文,有人比喻到一个老人听到童谣的回响,然后换发青春之光。今日世界大概也是如此罢,不然这个作为全球性文学类奖项,也不过这样给一个歌手,或者带着诗意的歌手。跟很多人的表态不一样的是,我看到这个新闻很默然的,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什么天下事事关心啊!然后就像看表演一样看着他们的把戏。其实我很认可这个的,以为这是人类的自我救赎。其实不过是少数人的妄想罢了。最少我还是这样看的,诺奖这帮人想要振奋人类文化,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我不知道这些人读书太少还是怎么样,或者我看到的新闻只不过是为了赚眼球纯粹为了搏出位还是什么,不知道为啥没人从这个奖的意义来报道,明明这个世界的人在见证历史啊!却表现的太不尽人意了,我曾经质疑到底是这个奖项太高大不接地气,还是你们太低了让人拉你你把都无从下手?最少在我的印象里人类文学的开端是在诗歌,无论是诗经还是史诗,都是由吟游诗人传达给世界的。比如早期的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的,当然未经整理的就是希腊罗马和印度的(这是我接触到的,虽然后来这些诗歌也经人整理了)。而后由诗歌演变出来各种文学,这是我在看过很多书之后的感觉,当然了后来也看到有人关于文学的文章,把我的这种感觉变成文字记录下来,而且这篇文章虽然很早之前浅谈过。只不过为啥我有这感觉别人没有?难道我们的语文烂到不堪入目了?也许是我看到的关于此事的文章只是这部分人见识少罢了,少见多怪。

  还是刚才说的我以为这次是为了振奋文学复兴,毕竟人类又听到童年歌谣的回响(有多少人能听到另说)大概是有感于最近这些年文学的衰败,不仅仅是某个地区而是全球性文学的颓废,不然这个世界性的奖项也不会如此这般,其实这样说是不是有些牵强呢?毕竟在诺奖史上颁给诗人不是第一次,其实在我看来不牵强,诗人只是单纯的作诗而吟游诗人是带着音乐的,貌似在我的印象或者理解里,吟游诗人是唱诗,就像基督教的唱诗班配乐的,就像是诗经、汉乐府、宋词、元曲一般都是带着谱子的,不是念出来,也不是读出来是唱诗。

  把曾经遗忘的从新想起来,迪伦不断听从内心的呼唤尝试着各种音乐的表达,或者说他不断的突破自己,也许是这样的自己不满意所以换一个方式表现自己。人类也是这样换着花样儿来表现自己,到今天已经是百花齐放,但是貌似最初的自己遗失了,说好的不忘初心呢?快想起来吧!

  突然之间想就这样吧,最后的最后分享一个真实的事儿好了,曾经有人说灵感是什么味道,我说灵感的味道只可以自己品,不可以与人分享。即使我品出来的味道用可怜的文字形容了,你也只是略略感受,却品不到我品到的滋味。子非我安知我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非也,非也,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就算我把此人与你看了,你又可曾理解到分毫?假如领悟到了,也不过是我说出来的小部分,其实你何必非得要知道我之乐?

  溪川上

  2017.03.29 下午书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鲍勃•迪伦,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他十次获得格莱美奖,被《时代》杂志选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曲家。诺贝尔奖评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让-多米尼克•布里埃撰写《鲍勃.迪伦诗人之歌》,以时间和主题为双重线索,涵盖了鲍勃•迪伦的感情经历、电影情结、宗教信仰和人生中的重要场景,从1962年到2015年的作品、访谈,截取鲍勃•迪伦的电影、歌曲、诗歌和演讲及其相关的人生片段,勾勒鲍勃•迪伦传奇的一生。

  鲍勃•迪伦从民谣转到摇滚,变成乡村音乐歌手,一直在寻找自己,挑战自己,这让我看到个人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迷茫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来回的彷徨、选择;第二阶段认同期,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或事,开始逐步模仿对方,像鲍勃•迪伦将伍迪•格思里奉为偶像,模仿伍迪•格思里;第三阶段分离与独立期,随着时间的发展,自己的成长,慢慢渴望摆脱对方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观点,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裂,正是因为观点的不合。鲍勃.迪伦因为伍迪•格思里身体原因,不得不寻找自己的风格,突破自己,一度在才思枯竭时,靠鸦片寻找灵感,他感觉诗人必须超越自我,才能自由发挥,实现诗意的自然流露,没有限制与突破限制的过程,就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这让我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第一种入门前的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到第二种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再到第三种日积月累,灵犀一点,参透真谛,入门中的喜悦与释然,历经世事变迁,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

  耳边响起鲍勃•迪伦的歌曲,感受他内心的呐喊与低吟,看到他始终在逃避重复与庸常,技艺在不断演变,他创作五百多首歌曲,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长达二十五年,歌手、音乐家、画家、电影制作人、诗人,身份在不断变化之中,逐步完善,正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六):他只代表他自己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将近有一周左右,拖的比较长,是因为自己对于民谣和音乐了解不算太多。我喜欢听民谣,纯碎、干净,偶尔码字的时候喜欢单曲循环一首自己喜欢的民谣歌,跟着熟悉的旋律有一种回到家的安宁之感。作为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鲍勃·迪伦,他的音乐之路就充满了争议,而这次的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乏争论。看完让-多米尼克·布里埃的《鲍勃·迪伦:诗人之歌》,在这位鲍勃·迪伦粉丝的眼里,鲍勃·迪伦是一个自由的灵魂,他不代表谁,这是一个杰出的歌手,是一位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集民谣、摇滚、诗人的于一体的原创艺术家,作者通过独具匠心的排列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另一面的鲍勃·迪伦,按时间的顺序,结合了他的大量诗歌、歌词、歌曲、访谈、演讲和其他传记的内容,呈现了他的音乐创作之路、感情经历、电影和宗教足迹,勾勒一个不一样的他。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七):鲍勃·迪伦:不想成为好诗人的歌手不是成功的文学家。

  鲍勃·迪伦给他当时的爱人写过一封信。这儿什么也没发生,狗在等着出门,贼在等着老妇人,孩子们在等着上学,条子们在等着揍人,每个人都在等着更凉快的天气,而我,只是在等你。 这是我四年前发的微博,那时我沉迷于泡芙小姐,包括她的生活和写作。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阅读,写作,行走,一个人对着窗外发呆。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觉得是那样温柔和平静,像经历一个平常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让人昏昏欲睡,所有的一切温柔而平静,就在这样的午后,等一个人来。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鲍勃·迪伦,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个作家或是一个诗人,但那样平实温柔的语言,让我相信他是一个作者,但我并未因此深究他的身份。直到三年后的诺贝尔文学家,当我一再感叹村上春树年复一年的陪跑时,鲍勃·迪伦的获奖平地掀起惊涛骇浪,瞬息之间,这个此前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默默无闻的人突然之间占据了媒体和社交网络的版面,许多人都在问:鲍勃·迪伦是谁?他何德何能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他拒绝领奖的消息传来,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世人对于特立独行的人总是抱着好奇心,并且这样的人一旦有才更容易对他产生好感。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八):一首内心的歌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鲍勃·迪伦的名字是在一条新闻中,《鲍勃•迪伦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由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荣获,获奖理由是其“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但是这个很多文坛的大家都想获得的奖项,鲍勃·迪伦却拒绝了。很多人觉得你一个歌手,给你颁奖,你却不接受,真是暴殄天物。这都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鲍勃·迪伦这个人,他,是一个自豪并且倔强的一位歌手,做自己,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九):当之无愧的艺术家

  自从鲍勃迪伦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就火了,也不是说他之前不火,只不过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民众来说,他绝对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之前莫言当选本奖得主,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鲍勃迪伦的当选,也同样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他竟拒绝领奖,这让我对这位摇滚、民谣艺术家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文学奖为什么会颁给一个歌手呢?只有你看了他写的词还有他的生活态度你才会知道,今年的奖其实没什么争议,我觉得非他莫属。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读后感(十):人生可以精彩到什么程度?

  曾经仔细思考过关于人生意义的话题。当然不会相信曾经课本里面说人生最大意义为全人类奉献这样的鬼话。后来猛然间看见孙东纯写的《迟到的间隔年》才知道“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尽力增加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在这个角度上看来看鲍勃·迪伦,可能他的生命就已经达到了我无法企及的宽度与厚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