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扳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扳手》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1 21: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扳手》的读后感10篇

  《扳手》是一本由[意大利] 普里莫·莱维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扳手》读后感(一):警醒世人珍惜热爱平凡生活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同时化学家,更重要的,他还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174517号囚犯,而且是活着被解救出来的。一个能活着走出奥斯维辛的犹太囚犯,一个亲历了那场灾难惨无人道的人,必定有着不同常人内心感受。共同经历那个时代的人,大多选择默默无闻地重新开始生活,当然也有选择向世界发声,进行揭露,警醒世人,比如普里莫•莱维。

  想读莱维的作品,但又怕一下就深入到奥斯维辛的“泥潭”,难以承受那份真实,有人推荐那就先读读《扳手》吧。《扳手》是莱维中后期的作品,是通过与福索内的对话讲述了这个普通建筑工程人员平凡的生活经历,通篇没有惊天动地大事,只有一些日常会发生有趣故事

  莱维是一个化学家,他的作品中从不回避这一身份,反而屡屡在作品中提及,本书中也有一段故事利用了他的专业化学知识。书中的主角作为一家油漆生产厂商的化学专家,参与研发一种涂抹在罐头内壁的涂料,而这种涂料必须能耐得住凤尾鱼的腐蚀,而交货后的涂料总是无法达到使用标准,主角被派到苏联这家罐头厂去实地考察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并最终发现了问题出在工人操作过程中混入的杂质而不是涂料本身。

  莱维讲这个故事一方面可能是要呼应《扳手》之前那部经典作品《元素周期表》中关于杂质的表述,有些元素很纯净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含有杂质时反而会剧烈反应,从而隐喻社会人生类似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说到《元素周期表》,我意外地发现了不知何时淘回来了一本,拿出来粗略地翻看了一下,对莱维能够将化学元素、理论知识与对生命、人生的思考联系起来很是佩服,难怪连《卫报》都评论其为“击败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学著作”,读完《扳手》后要好好研读一下《元素周期表》。

  另一方面莱维是要侧面对苏联进行一定的展现(这部分内容系属猜测,急需品读莱维的其他作品,尤其是关于二战、奥斯维辛的作品加以验证)。莱维是被苏联人救出来的,而在二战时,苏联在东线战场给予德军关键性的打击,为击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很多时候苏联是处在正面形象位置上,而凤尾鱼的故事中,虽然苏联人“顽固疯狂”,但在知道问题真相后,办事又毫不拖泥带水,立即付诸行动

  莱维是经历过那段非人岁月的,所以他深知战后世人的和平时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莱维写《扳手》的原因也大多源于此,是要警醒世人,要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即便再普通的生活也是战时人们无法奢望的,要积极面对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莱维这部《扳手》总的说来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激烈冲突,没有对二战回忆沉重,有的只是普通的故事,平凡的人生,但你能从字里行间品出莱维积极的一面,品出莱维对生活的热爱。不能用精彩来形容的故事却能让你不断回味。

  另外,我一直想从莱维的作品中找到他最终走到那一步的原因,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心境导致他做出了选择,显然,这部《扳手》里并未透露更多的信息倾向,只能留待拜读他其它的作品时再做思考了。

  《扳手》读后感(二):“不想上班综合症”的一剂解药

  如果你每天不想上班,你应该看看《扳手》。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

  “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被卡尔维诺称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有天赋作者之一”——看到普里莫·莱维的这些头衔,我先入为主地认为,《扳手》这本书也一定和奥斯维辛有关

  带着这样的预设,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紧绷着神经担心下一页就出现集中营的场景结果,莱维从头到尾都没提到奥斯维辛,而是认认真真地讲述了一个装配工的故事。《扳手》不但不沉重,甚至时常让人忍俊不禁:原来装配工的生活这么有意思,每次工程都是一次冒险,连那些费劲体力活看起来都充满了欢乐

  故事的主人公叫利贝蒂诺·福索内,如前面所说,他的职业是装配工,经常需要出国做工程,装塔、桥、井架、工厂管道等大型物件。大部分时间,是福索内在对本书的叙述者讲故事,一开始你会觉得他说话啰嗦,半天说不到重点,但是习惯了他的讲话风格后,你会被那些充满钢筋、扳手、起重机的故事深深吸引:

  “那么好吧。那个让我在分别时感到最难过朋友,我要是告诉你它是谁,你一定会从椅子上摔下来。因为,首先他给我惹了大麻烦,其次他甚至不信基督。这是真的。他是只猴子。”

  在这个故事里,福索内在一片林中空地里组装井架。森林里的一只猴子成了他的朋友陪伴他,模仿他的动作,甚至还能打打下手,给他拿个螺丝钉什么的。可是,这个跨越物种友谊却给福索内惹了大麻烦——具体情节就不剧透了。虽然如此,福索内还是很想念那只猴子,毕竟那是他孤独时光里唯一的朋友。

  后面还有很多这样的有趣、生机勃勃却又带点荒谬的情节,福索内还时不时冒金句:“一个蠢客户只会给你制造麻烦”,“如果一个姑娘奇怪,说明她其实比其他姑娘更奇怪,因为她反常”。讽刺一个老板爱管事,说他“是那种遇上猫都要教它怎么挠东西的人”。

  和福索内对话的,是本书的讲述者,他是一名化学师兼作家,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莱维本人。在两人对话的过程中,作家也讲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个悬案:罐头涂漆为什么会不平整?

  他负责研发涂在凤尾鱼罐头上的亮漆,但发去苏联的货物出现了问题,他们测试来测试去,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在哪里,最后只能派他去苏联的工厂实地检测。在那里,他遭遇了各种情况:“不是技术员不在,便是停电,要么就可能全体员工都去开会了”,导致他签证快到期了还没查出原因,不得不回国重新申请签证(延期没有通过)。谜底最终在他第二次去苏联时揭开,根本不是亮漆的问题,而是苏联的工厂操作不规范。——相当于修了半天电器,发现没插电源。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是“工作”。莱维在书里写道:

  “如果除开那些命运能够赠予一个人神奇的和彼此独立时刻,热爱自己的工作(很可惜,这样的荣幸归于少数人)代表了最好的、最具体的人间幸福形式。”

  是的,在生活的荒谬面前,书中的两个人物都选择了用热爱工作来与之抵抗,福索内用扳手,作家用笔,而阅读这本书的你我,也有自己的武器。尽管日常工作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但我们并不是不能享受这个过程:选择一个自己擅长并热爱的工作,大概是平凡人容易实现的幸福了。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治好“不想上班综合症”。

  《扳手》读后感(三):精彩的故事,一句顶一万句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犹太人,作家,化学家,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

  关于这样的履历,人们常规的会将视线落在“奥斯维辛”上。从集中营里走一遭的作家,太多了,他们能写什么呢?还能写什么,除了奥斯维辛,此后他们的生命中还能有什么?

  就像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活着是为了讲述”。对于塔杜施•博罗夫斯基来说,活着是为了记录,因为对于他来说,人生从在奥斯维辛为生存作斗争的那天开始起,就已经结束了。

  你一定对着这灰色的封皮犹豫许久,想着要不要进去一个在奥斯维辛发生的关于”扳手“的故事里。

  这有一搭没一搭的阅读旅程就开始了,原来这是一部短篇集,作者在工作中结识了以为叫福索内的三十多岁的青壮年,这位福索内显然很健谈,他好像走过世界各地,你要读一阵子才知道他原来是个装配工,大段的文字都是福索内的见闻。

  一篇又一篇的文字在指尖飞过,很快,就迷惑了,说好的奥斯维辛呢?说好的那些悲惨人类灾难呢?但是很快你习惯了福索内的唠叨,他那不屑、放荡不羁,带着一种”懒得和你解释“的表情就如同在眼前,很快你就忘却了自己先入为主的印象

  这不但不是一部关于奥斯维辛的书,甚至没有一点苦难阴霾。当我们结束阅读,才会更感慨,作者不止一次在书里论述过的关于作家的理解,没错,专业的作家,应该超越苦难藩篱。后奥斯维辛时代,普里莫·莱维用自己作家的专业素养,摈弃了作家只为讲述的使命,在奥斯维辛的阴影之下,他依然写出了有趣的,正能量满满的好故事。

  所以,《扳手》能更让你体会到卡尔维诺说“莱维是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的真意。对于这位作家来说,奥斯维辛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和一位优秀的作家是可以剥离的两个身份,当然,你难免也会在这部小说中读到战争的底色,有时候你甚至会想,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那样的炼狱,才会对寻常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感恩兴趣,才会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写得如此活色生香。也许之后经历过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苦难,才能享受常人人生所不易察觉的平静与幸福吧。

  当个铜匠,做一名装配工,敲敲打打、电焊、搭设塔台、在海中投放设备……都是幸福的。因为工作是幸福的,热爱工作更是幸福的,有姑娘的日子是幸福的,没有姑娘自己一个人天南海北地走,也是幸福。

  这同时也是一本神奇的小说。它看起啦是什么,但是却不是什么。它看起来是悲伤的,但是实际上是让你感受幸福的;它看起来是独立短篇,但是实际上又是前后连续的;它看起来没有悬念,但是到小说的最后一页你才发现,最大的悬念原来是你自己一直以为的,根本非你所想。

  因为普里莫·莱维正行进在自己幸福地选择的故事讲述者之路上。

  可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化学家。索尔·倍娄曾说,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多余的,每个字都是不可或缺的。

  是的,在一个会讲故事,讲故事讲得精彩的人的文字中,一句顶一万句。

  《扳手》读后感(四):174517号囚犯铸造了一柄击碎痛苦的扳手

  很多人都看过史蒂芬·皮斯尔伯格1993年拍摄的《辛德勒名单》,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权利不是滥杀无辜,而是你本可以杀死他,你却告诉他,“我饶恕你”。”

  没有人能在奥斯维辛的幸存者面前谈“饶恕”和“宽容”,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讲述犹太人经历和犹太背景的作家作品被引进国内,那段伴随恐惧、杀戮、血腥的历史开始向所有人讲述起它最深刻的一面,夺去生命的人带着对命运不公的愤恨被永远铭记,活下来的人却也终生无法逃脱梦寐的折磨。奥斯维辛集中营174517号囚犯普里莫·莱维亦是如此。

  普里莫·莱维被称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同时也是一名化学家。从194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这是不是个人》至今,莱维几乎所有的小说都能看出他始终无法摆脱曾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11月的阴影,较之其他对大屠杀的见证、评判和控诉的文章,莱维的文字中带着他化学家身份里独有的“符号逻辑——

  历史+观察+叙述+思考+虚构化=酝酿发酵情感洪流

  《扳手》是普里莫·莱维在国内被引进出版的第8本小说,故事从化学师兼作家的主人公和名为利贝蒂诺·福索内的装配工相遇的对话开始,使人不禁一开始就联系到普里莫·莱维自己的身份,全文中不乏几篇带着荒诞色彩的叙述,像是福索内和偶然相识的猴子结为好友闹出的一系列囧事,亦或者是文中的“我”,和福索内笑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罐头涂漆不平整”之谜等等,通过这些对话让两个看似索然无味单调无趣的专业工种变得既跳跃又顽皮,你会发现书中原文中那句 “对我来说,每份我接下的活就像初恋一样。”应该就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

  可以说这部把“工作比作初恋”的小说和之前普里莫·莱维关于奥斯维辛的题材都不同,不带有一丝沉痛和阴霾,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更像是普通人那样快乐,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个形象看做莱维理想中的自己。

  我并不知道本书在国外的出版时间,只是从一篇采访中大致推算出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是莱维步入中年岁之后,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作家埃利·维瑟尔说过:“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时隔一年之后莱维坠楼自杀身亡,《扳手》可以说是莱维作品中赞颂生活的奇妙和生命的坚韧的代表作,没有人不曾向往幸福和平静,但是对于一个终生都被记忆困扰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奢侈幻想,《扳手》中所记述的日常和乐趣或许就是莱维的一场心魔,但是无论如何,他依旧铸造了一柄击碎痛苦的扳手。装配起那些忽视的自由的、伟大可能性

  《扳手》读后感(五):被一个不会讲故事的人圈粉

  《扳手》,听起来十分硬的书名,不知道现在很多人知不知道扳手的模样,我从小看过老爸使用。所以,看到书名时,就一个感觉,很硬,没有生气。但书名不能代表内容,看过书你就会发现,福索内用扳手代表了他的工作,很平淡,却不可缺少。

  书里分了若干个小章节,体格健壮、经历丰富的装配工利贝蒂诺·福索内分享了一系列人生故事,这些故事很平凡,很普通,普通到你平时都注意不到,但福索内那股热爱工作、享受劳动的劲儿感染了我。还有文中时不时出现的“金句”,常常触动我的心弦。

  为什么说他不太会讲故事,这个定义我是从书中借来的,这位聆听者——一位作家、化学家——在文中说福索内可不太会讲故事。他还不时打断福索内,进行补充解释说明。内容全是大段大段的个人叙述,可讲述能被打断,热情和叙述欲望却打不断。可以说,福索内和他的故事使这本书更富意义。

  说说书中的“金句”吧。第一句印象深刻想马上分享的就是“生活给你什么,你都得接着。”这句话适用于每个时代,算是一种安慰和妥协,但我自己认为,可以在这种妥协里,活出自己的样子。接?还是不接?好,我接了。但接了以后怎么办,还是我自己说了算。毕竟,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第二句印象深刻的是福索内说“我不抱怨啊,因为这是我自己选得。”

  现在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觉悟?哪个不是喜欢怨天尤人?结合第一句话看,接受了,就尽量不要抱怨。有抱怨的时间,不如去做更多的事情。

  身边总有喜欢不停抱怨的人,我们称之为负能量,能做的,一开始是安慰,当第四次、第五次,这个人还在抱怨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拉开和他的距离了,因为,给你带来的都是负能量,没有什么正面影响。哦对,还有一种选择,扔给他一本《扳手》,让他好好学习一下福索内。这个虽然不怎么会讲故事,但成功圈了很多粉的人,至少有我。

  金句很多,需要大家共同发现,从书中的故事,我们还能想起一个又一个被忽视的瞬间,跟随福索内的视角,你能看到和想到很多美好、可笑的事情,不要因为步伐太快,忘记发现生活的美好。

  《扳手》读后感(六):一把扳手的功用

  初读的时候,只觉得似乎也没有什么。作者就是个倾听者,在听一个约摸三十五岁的意大利工人在讲他自己工作以及生活中的故事;而他所要做的工作,除了倾听,就是记录。通篇下来,都是福索内在讲,而“我”,也就是普里莫·莱维在听。看似平淡无奇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但能够感受到的却是,即使是一个不起眼的人,他所经历的事情也未必就不能成为“挺好的故事”;即使只是一把扳手,它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种种乐趣——开心或者悲伤,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福索内就是这样的一把“扳手”。按照“我”的印象,福索内“说话时语病颇多”,“讲故事不是特别擅长”,而且“语调变化不多,时常轻描淡写,颇为简略”!即使如此,但“我”仍然在听他讲自己的事情。工作中,一把扳手并不起眼,能够发挥的功能似乎也颇为有限,但在它擅长的领域内,它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如福索内这样的普通工人也有很多,在庞大的工人群体中,他也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他的故事,他对自己这些工作中、生活中这些故事的态度,恰恰在证明着一个事实——他很自信,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热爱,也愿意讲给别人听;并且还会提出他的建议来:普里莫·莱维只需要“花点儿心思,好好打磨、修边儿,把它敲锤成形”,最后就能够“写出一个好故事”。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初读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就像“我”刚开始的感觉一样。福索内喜欢使用“那些烂大街的词句”,并且认为“这些表达新颖又机智”——但很显然,“我”大概是不很同意这样的一种认为的,但还是在听。听得多了,最后写成的故事多了;再返回去感受那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也许前后的印象就会来一个大逆转——量变果然引起质变了!而且,不仅仅是“我”会这样认为,读者——只要认真读了这些故事的读者们——也会持有这样的看法。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效果呢?!

  福索内的讲述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他说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工作等经历,甚至还会谈到姑娘,而且不乏自得之意——“在这里,姑娘们总是缺男人,我们就变得紧俏。”或许,理解这样一种说法以及作者对此的态度,有必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作者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犹太人,是作家、化学家,也曾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第174517号囚犯——他在那里待了两年的时间——这一点意味着什么,似乎不需要多说;而普里莫·莱维能够最终活到了战后,并且成为作家和化学家,似乎更值得一提。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两年期间,他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并没说;但他对福索内的态度,对他谈自己的生活、工作,哪怕是使用了“烂大街的词句”,却并没有排斥。因为,只有在如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样的地方待过的人,才知道自由意味着什么,才知道生存的意义何在。

  福索内说自己“不管是那时还是后来”,他“都没学会游泳”——那是因为“每次下水”,他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出可怕的念头”。与其是普里莫·莱维在记述福索内的这些话,倒不如说,他是在回忆自己的往事,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期间的经历。毫无疑问,那一定是一种“可怕的念头”。虽然如今一切的一切早就过去了,但亲历者又怎能就此放下呢?1919年出生的普里莫·莱维,在1987年4月11日,他68岁的那一年,从他出生的房子坠落身亡。也许,在坠落身亡的那一瞬间,普里莫·莱维知道,他终于解脱了!

  《扳手》读后感(七):莱维:奥斯维辛之后,写作只为救赎

  文/吴情

  如果对二十世纪进行概括,或许有人会提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基因工程、航空航天上都取得了不俗成就,或许有人会专注哲学思潮的推陈出新,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批判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互相诘难,可谓百家争鸣,或许有人会要求我们铭记这是一段革命与反革命、流血与牺牲、大屠杀及种族灭绝的年代。过来人也好,后继者也罢,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二十世纪。对意大利人普里莫·莱维而言,也许,二十世纪,势必永远无法同“174517”这个数字撇清关系。

  1919年,“一战”结束,在意大利都灵一个犹太人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年轻的男婴,父母为其取名为“普里莫·莱维”。像那个时代多数的青年一样,他平平常常而又略带骚动地度过了青春期。不过,意大利国内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政府似乎变质了,原先许下的承诺,竟成一纸空文,这个人唤“普里莫·莱维”的青年,在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游击队,决心以自己和同道中人的力量,多多少少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变化。然而不幸的是,1943年,莱维被逮捕,随后被送至佛索利集中营,不久转到莫诺维茨集中营,囚犯编号为“174517”。

  《这就是奥斯维辛》:牢记黑暗历史,对抗惯性遗忘

  在莫诺维茨集中营,莱维和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医生,都见证了集中营内部的恐怖场景,并将自己回忆的种种,记录在《这就是奥斯维辛》一书里,书中还包括他们为审判某些战犯,比如约瑟夫·艾希曼,提供的证词。

  奥斯维辛,应当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让我们这些普通的、通常情况下自诩为善良的人,笨拙而又震惊地领会到,人性的黑暗一面,多么富有想象力、创造力。从取消囚犯的名字,为他们配备编号消解他们的记忆、自我意识,到让他们饱受饥饿、严寒之苦,剥夺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再到奴役他们使其无偿强力劳动、遣送他们至毒气室,最终彻底毁灭他们的身体,以奥斯维辛为代表的集中营,让哲学家阿多诺都不禁感叹: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就是野蛮。

  作为文学之文学的诗歌,在面对奥斯维辛,或许是无力的。但是《这就是奥斯维辛》,显然或多或少令人重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在平淡的叙述下,法西斯分子的惨无人道无所遁形,至于其中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更是令人发指。战后一代人,或许偶尔会追问,父辈的罪责,子孙真的必须永远承担吗?对此,莱维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所谓的真实,并不局限于你所生活其中的当下,还包括你背后的宏大历史;缺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惯性遗忘曾经的罪孽,可能会导致悲剧的重演——这绝非耸人听闻。

  《元素周期表》:亦真亦幻的元素人生

  在197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元素周期表》中,莱维书写了一个家族的沉浮历史。家族叙事,尽管颇为常见,但拥有化学家、作家双重身份的莱维,还是写出了不少新意。他将化学元素的性质与人的个性联系在一起,二十一个元素取代或作为二十一个章节,从“氩”到“镍”,“我”回忆家族诸人和犹太传统,并回想青年友伴、求学历程以及谋职经历。接下来,“铅”和“汞”插入两份旁者自述。从“磷”到“铈”,“我”回忆起自由不再直至入集中营的种种。从“铬”到“钒”,“我”从集中营中走出来,却发现早已换了人间,物是人非,不得不重新适应一切,从零开始,天真不再,浪漫不再。

  那么,究竟是谁造成了一切呢?“我”在战后的生活中反复追问,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回答。是德意志民族?还是野心家希特勒?还是凡俗个人的“平庸之恶”?或许兼有,或许全不是。但对于生命轨迹早已偏离正常的个人来说,这样的质问早就苍白无力,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现实面前,历史或记忆已是沉重的肩负,拖拽着你,使人难以稍稍前行,更别提重新来过。于是,人只好在虚无疼痛的夹缝中艰难喘息,挣扎生存。而那所谓“存在”的意义与秘旨,只能搁置在身后,等待他人发掘。

  《扳手》: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幸存于世

  奥斯维辛之后,思想界或许还要很久才开始真正反思悲剧的成因与现代性、启蒙理性的关系。不过,对普通人在奥斯维辛之后,可以或者应当怎样过活,莱维有着自己的思考,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的选择上。他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一点是,未曾任由“平庸之恶”主宰自己,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他还是选择拒绝向法西斯分子求饶,即便关押在集中营,他也不曾以蹂躏、折磨通病相邻者换取自己的生存。

  在另一部小说《扳手》中,莱维让我们见识到人性的光芒,哪怕这个人身上承载了集中营的巨大黑影。《扳手》讲述了小人物利贝蒂诺·福索内的故事。整部小说以福索内与叙述者“我”交谈,串出他的平生经历。像文学史上诸多惹人喜爱的形象一样,福索内其人,“没有定性”,总是在路上,在一份又一份工作中经历新的冒险——开车在冰天雪地里迷路,叫天天不应;认识了一只猴子,两个生物似乎成为朋友,然而猴子却在他的工作上闯了祸,留下烂摊子,如此等等——对待每份工作如初恋。

  在福索内身上,似乎隐藏着一种身份的焦虑,一种对平淡、静止的生活感到无所适从的不安;同时,他体内拥有一种让人放心的力量——对现实的肯定与接收,哪怕它不那么顺遂通畅。他始终在工作中学习,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他的自我意识,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大大咧咧,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在工作中,但他并非工作狂,相反,在这方面,他充其量是本分而已,他是一个活力论者,永远为了快乐而活着。

  每个作家在特定时候,都会被问及自己为何写作。除却经济因素的考量(作家也需谋生),对莱维来说,写作,或许是一种抵抗和救赎。抵抗来自荒诞世界的绝望,为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所有人,向上帝祈求救赎。上帝可能会可能不会阅读莱维的文字,但是在不完美的人间,他向我们射出了一道又一道微弱的光,击中了遗忘的头脑,击中了冰冷的心灵,留在黑夜,指引着不久也将前行的我们。

  (刊载于《参考消息》,2017年12月4日

  链接:http://m.cankaoxiaoxi.com/culture/culture20171204/2246059.shtml?fr=mb&from=singlemessag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