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学的精神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7: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学精神》是一本由蒲实 / 陈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一):努力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

  斯多亚学派是希腊化时代针对人类幸福的门派之一。像所有其它哲学门派一样,他们积极地思考着关于幸福的话题,但在这一切思考的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要求:不要把任何可以从我们手中夺走的东西视为有价值。

  这种说法可能太过于绝对,但它的宗旨却是极其有说服力的:不要让幸福依赖于那些自己不能掌控的东西,也不要追求那些你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八零后的那一代,对读书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是,这已经不是一个读了大学就是社会精英的时代了。

  且不说社会持续的更新换代,我们面对的,最残酷的还是命运的无常。日本小说家野坂昭在亲身经历了二战,看着自己的妹妹瘦弱死去的模样,怀着悔恨的心情写下了《萤火虫之墓》。里面有一句很发人深醒的话: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26岁,还拥有人生无限可能性的周西却突然被查出卵巢癌,她在《我是演讲家》中声泪俱下地引用了这句话: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是啊,只要明天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就永远不知道还会发生些什么。知乎里有一个高达40千赞的答案是这样说的:像是《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没有什么你得到的东西,真的是你的。钱,房子,家庭,事业,莫不如此。只有我们能抓住的,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而知识,它进了你的脑袋,就偷不走啊。

  这个时候,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有关学习,有关教育,有关求知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基于此,《三联生活周刊》派出编辑,历时7年,追寻7所世界知名大学的精神底色,重新思考关于教育的意义。《大学的精神》主要由毕业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一直从事国际政经、文化和科技报道的蒲实和毕业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赛主笔。他们通过实地探访,深入了解这7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学习氛围等,让我们接触到一个个更真实的知名大学。

  大学是向社会过渡的一个时期,所以,无论是哈佛、耶鲁、斯坦福,还是麻省理工、牛津和剑桥,都无一不在强调着成为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性。

  哈佛最重视的不是专业课,而是它占了课程比例34的通识课。在通识课中,学生要学习从人文到社科,从哲学到航天,从古至今,思考关于自身和社会的话题,也思考人类和宇宙。因为哈佛认为,先是知识的广度使一个人有温暖有趣的灵魂,再是知识的深度使这个人出类拔萃。

  位于硅谷心脏地段的斯坦福大学,则弥漫着浓厚的创业气息。老斯坦福在校训中明明白白地写着他们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功和人生的直接有用性。这很直白,但也很真实。硅谷的由来也离不开斯坦福大学在1951年时做出的决定:将土地租给当时的高科技公司,在校园里创办工业园区。所以,在斯坦福的课堂里,经常会有facebook创始人的亲自教导,也会有英特网CEO、苹果的创始人的亲自指导。有想法就要去实现,这是每一个斯坦福人的理念。在这样的氛围下,没有人会想进一所大公司然后干到最高层,他们想的是:我这个想法怎么能实现?可以开个公司吗?然而在追求现实的成功之下,斯坦福人还有更大的野心,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的力量,通过科技的力量,来改变和影响全人类,让生活更加美好。

  耶鲁人的教育理念相对来说就显得不那么现实,他们坚持一个人最大的贡献是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很多耶鲁人在毕业以后,宁愿不去高薪有保障的单位,而是选择为非营利性组织工作,维护穷人的利益。这也被调侃为耶鲁的理想主义。是啊,谁能放下自己生活的柴米油盐,饿着肚子去帮助别人呢?但是,耶鲁人绝对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他们的学校、校友都坚守着这一传统,所以会拨很多资金来保障那些在非营利组织工作的耶鲁人。再者,耶鲁人可是有实力的人啊,大不了再撸起袖子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一样过得风生水起。这就是他们的实力——不在乎身外之物,却随时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争取得到。

  麻省理工则更强调用创意改变生活。有一位传奇人物让我无比感叹知识和科技的美好。休·赫尔是麻省理工的一名教授,但在那之前,他是一名攀岩爱好者。但是很不幸,一次事故之后他的双腿被截了肢。在这种时候,生活是多么残忍啊。然而,他回到实验室,做出了比自己的腿性能更好的假肢,然后又去参加了攀岩比赛。他的同伴从一开始的同情到最后嚷嚷着不公平,因为他的“双腿”给了他更大的优势。

  正如媒体实验室主任弗兰克·莫斯所说:“麻省理工学院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的问题。”是的,就像休·赫尔所相信的那样,这么多的人类苦难,是可以通过技术弥补的。

  幸福研究认为,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因素有:健康、家庭、爱情、友谊、工作、财富以及信仰。这些因素,也不是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能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但是在我们自己能争取的那部分,为什么不努力争取呢?

  就像剑桥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一样,人生也只有一张入场券。一路上有很多随机场景,并不是像火车过站一样每一站都会靠站。努力学习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也许是让我们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尽力去争取我们能争取到的幸福吧!而这种幸福,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谁也偷不走的心安理得和胜券在握。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二):大学的精神是什么

  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是对比了国外大学和国内大学学生的读书书目,国内一般都是以流行小说为主例如:《花千骨》、《三生三世》等。而国外大学以读经典名著和哲学为主《哈姆雷特》、《唐璜》、《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沉思录》、《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等书。这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学生在大学中的生活状况。

  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世界上的一些成功人士并没有读完大学。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都在哈佛大学未完成学业。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也没有上过大学。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没有读过一个完整的大学。同样成功的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都完成了大学。大学对那些未读完大学的人来说没有影响吗? 比尔•盖茨.在许多场合说过还是希望那些学弟学妹们继续读完大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哈佛大学造就了比尔•盖茨。总之,大学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

  最近一些年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那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都争先恐后的到国外大学去读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每年都会有全球的大学排名。而在中国的清华北大两所顶尖大学排名其实并不理想。优秀的学生去优秀的大学无可厚非。另外一方面那些在名校毕业的学生的成功故事依然在激励着他们继续去深造。那么这些名校有那些过人之处呢?

  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哈佛大学,在美国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大学,一个大学的成功肯定是多方面的成功。随着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课风靡全球。哈佛大学的名望再次提升。哈佛大学毕业生也是著名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说:“在哈佛大学,我一开始学的是文学史,我想寻找探索人的创造力的道路。但随着我的成长,我明白,科学史才是通向理解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应用的唯一正取道路。” 正是在从事知识生产上,哈佛大学确立了它作为知识帝国的独立威望,而哈佛大学崇高的声誉最终来源于其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

  耶鲁大学作为卓越灵魂与领袖的摇篮。克林顿夫妇,老布什和小布什以及福特总统他们都是在耶鲁大学毕业的。如果说哈佛大学像是政治局,而耶鲁就像是梵蒂冈。耶鲁大学的校长理查德•查尔斯•莱文曾说过,耶鲁有两个有别于其他伟大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一是更加致力于本科教育,二是注重培养“领袖”。在耶鲁大学中另外一个让人好奇的是各种社团,例如:著名的“骷髅会”。

  斯坦福大学可谓影响力空前。当今的热门话题人工智能,在硅谷可谓无数的公司参与其中。从惠普的两位创始人在其导师的支持下创建惠普那一刻起,斯坦福大学就和硅谷联系在一起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苹果、谷歌、英特尔、思科等这些全球伟大的公司以及那些无数在硅谷不知名的角落里孵育着小公司都将影响未来。若以科技公司市值,以及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硅谷成了世界的中心。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19世纪的巴黎、20世纪的纽约。硅谷的文化是工程师文化这也是其成功的奥秘。

  麻省理工学院的魅力在于为学生提供最集中、最先进和最有效的教育。可以说在生物学、物理学、电磁学、遗传学等这些工科上是无与伦比的。在科技领域中像人工智能,探索火星,月球等他们的研究可谓是空前绝后,任何人的研究很有可能会改变世界以及全人类。

  牛津和剑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在这两所大学中像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大作家J.R.R托尔金、C.S.刘易斯哲学家约翰•洛克。牛顿、培根、罗素、霍金等这些闻名于世的人都在这两所大学待过。历史的沉淀使得这两所大学更是理想的读书之地。

  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是一个理想的思辨之地,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这位德国经济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是“现代社会学奠基人”,“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等。可以说他是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应以为傲的人物。在德国的大学中更注重的哲学以及你的思辨能力,他们也许不会像美国大学那样上大学为了毕业后更好的工作。而哲学和科学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经验科学的知识是不断前进的,物理学的洞见可以锁定在数学公式里,代代相传,今天的物理学家比牛顿、爱因斯坦懂得更多:但是哲学思想却是难以固定的,很容易在时间的流逝中遗失,就哲学的核心问题而言,康德可能比今天的哲学家懂得更多,思想更加深刻。哲学本质上还是要不断地回到经典的。

  对比中国和国外的一些名校,还是由许多不同之处。中国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往往以成绩为导向,而国外的名校成绩往往不是唯一因素。为什么国外的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都非常强?一些国内优秀的学生即使在国外成绩很好,但是好像除了成绩好其余的都不怎么好。可以明显的发现那些高考状元在大学毕业后很多都默默无闻。而那些不是最好的往往很成功。在选修科目上也是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往往是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选好科目,而且选定了很难更改。国外就很不一样了,学生入学可以不必急着选,可以完成必修的,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在中国,很难想象一个学生能够随随便便从北大到复旦,或者从南开换到中山大学。但是在德国,一个学生在求学期间换几所大学很正常。这些更改很可能成就了另外一个人。大学的意义就是使得学生的生活得丰富多彩。

  本书的作者蒲实和陈赛他们都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编辑。本书都是由他们一手采访以及参观几所名校的经历。以前都是以杂志发表过,此次联手中信出版社整理成册,更是让许多人找到了记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至关重要。而大学的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借鉴国外的优秀大学也是一条捷径。而大学改革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三):大学的意义

  文:薇薇爱阅读

  离开校园已经多年了。 但仍然记得,高中的那三年让人觉得无比的辛苦。 曾经有网友说,高三是人生的巅峰, 那时候的你, 什么难题都会解,记住的知识现在的你是不会的。 好吧, 确实那时候的各种练习题、考试卷子。 终于到了大学里, 相对没有了高中那种高压。 自己在课余的时候也有了很多可以自行安排的时间。

  《大学的精神》的作者,蒲实,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至今,任主笔,一直从事国际政经、文化与科技报道。封面代表作品包括《硅谷乌托邦》《美国之惑:特朗普时代》《“一战”百年启示录》等。陈赛,1978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至今,现任周刊主笔,《新知》杂志编辑。

  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了7所大学。 这些都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名校。

  用最直观的视角,展现最真实的大学的面貌。

  走进哈佛,引入眼帘的是致你们风格或新古典主义的建筑,罗马式的公共大厅和哥特式的教堂。 还有爬满了常青藤的古老红砖墙。 哈佛创立者的意图至今仍然镌刻在哈佛的中心校园门口的墙上:“在神让我们安全抵达新英格兰之后,我们建立家园、提供谋生必需品,设立方便地点好敬拜神,并使之延及后代,唯恐当我们的现任牧师归于尘土时,留给众教会的是一群茫然无知的牧师。”

  关于耶鲁,作者是这样描述的, 美国大概没有哪所大学,能够与耶鲁丰富的文化与艺术生活相媲美了。 在耶鲁的12个专业学院中, 除了注明的法学院,还有3个全美顶尖的专业:戏剧学院,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 耶鲁戏剧学院有三个剧院,大学剧院,耶鲁剧院和卡巴莱剧院。其中卡巴莱剧院是有耶鲁的学生经营的, 在剧院里工作的人员,都是这里的学生。 耶鲁的法学院是全美最好的, 他们招收的学生要提交的神奇材料里有本科成绩单,LSAT(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两页个人陈述和250字的小论文。 使其脱颖而出的,是申请人在陈述与论文中表现出的激情与兴趣。这里要培养的人,是能够创造性运用法律框架实现某种目标的人。

  125年前,加州铁路大王利兰.斯坦福为了缅怀独子的早夭,出资4000万美元和8180公顷的牧场土地,用于兴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以使加州所有孩子都可以在这里免费接受教育。 经过百年的发展,如今这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授,都想着怎么以最小的资源获取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影响力。

  2001年4月,麻省理工宣布,将把2000余门课程陆续放上互联网,这项开放课程计划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这里的媒体实验室里, 人们发挥着自己的所能,创造着自己希望能达成的目标。 最让我觉得惊奇的是休.赫尔, 他无疑是一个非常乐观并且特别有创造力的人。 在17岁攀岩遭遇登山事故之后,他被截肢并且被医生告知再也不能参加攀岩项目了, 3个月后,她造了一幅假肢,可以根据山的地形自由伸缩, 很快,他就攀登上了比事故前更高水平的岩壁。他的超级腿给了他更多的优势。 他设计了更多的假肢,登山专用,跑步专用,走路专用。在媒体实验室里,他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的从假肢的设计拓展到如何使正常的身体更强,更快,更有效。 他们发明的外骨骼,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能模拟自然步态的辅助系统,可以完全自然地行走,与军事用途的外骨骼系统不同,它更小、更轻,需要很少的能量。他希望这种技术能使普通人走得更远,跑得更久,或者提起更重的东西。

  作者还详细的细数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海德堡大学。 一个人的处事风格以及他的气质上都被盖上了这个学校的印章。 而学校亦然。 大学的意义不是让人们仅仅掌握他们的专业, 而是在模糊专业的概念的同时, 让人们学会如何提升自己。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四):享受不一般的教育,铸就不一样的人生

  自猿人时代起,人类为了记录捕获猎物的数量,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随着古代农业的持续发展,文字也应运而生,甲骨文便是其中一种。关于甲骨文是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目前尚在研究当中,但是可以发现,甲骨文中不少的文字直至今日,仍然在使用,足以证明中国人的祖先是何等的聪明。文字的诞生,逐步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道家和儒家学派的创立便是最好的证明,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传播,相当于给人类的文化教育种下了一粒种子——科举。科举萌芽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到了明朝,科举迎来了它最鼎盛的时期,各项制度和科举方法都较过去更加严密。

  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风格迥异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国外的大学对于中国学子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麻省理工和海德堡是世界顶尖大学中,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尤其是哈佛。依昔记得多年以前,《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一经面市,立刻成为多数家长用来激励孩子的一本炙手可热的书,当然,这多数家长也包括了我妈,所以,对于哈佛的印象,我多半是留在那个当年考入哈佛的刘亦婷身上。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精神。哈佛崇尚自由教育,在自由探究精神指导下的不预设目标,不与职业挂钩的教育,是哈佛近400年历史上从未背弃过的原则。相对于中国大学的纯粹单一的课程分类,国外大学分类的更细致一些。2013年,哈佛新的通识教育计划正式推行,重新划分了学生需要涉猎的八大知识范畴领域,八个领域竟细分出了400多门课程,数量实在惊人。在耶鲁,有一种从不公开表述、无法明确指明,却极被看重的高贵意识,那就是服务社会、贡献国家。耶鲁是个生产成功的大学,完美无缺的牙齿,标准的笑容,恰如其分的正式的礼貌,某种程式化的幸福饱满的语调……学生与学校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被时间段细致分割的日程表占据了,同样被细致分割的还有彼此的感情……。创业精神是斯坦福大学最根本的精神气质;创意以一种最纯粹的形式在麻省理工发生着;现世短暂与精神永恒的混合是牛津人的时间观;启蒙之所,智识之源是剑桥大学一直坚守的校训;海德堡大学在追求哲学的路上培养精神贵族……不难发现,这七所大学,更倾向于注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翻阅完《大学的精神》,才明白教育并非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这么简单。从学识、品质、精神、品德、人品、素质等等各个方面着手,享受不一般的教育,铸就不一样的人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最优秀的人。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五):大学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精神

  我很庆幸跨过了高考的分水岭,进入了大学这道门槛,而对大学的憧憬随时间的流逝也逐渐消磨了。依然记得,高中三年,各科老师的耳提面命“熬过这三年,到大学就解放了”“只有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于是大部分同学都是疯了般的学习,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可是终于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又能收获多少呢?一流名校与普通大学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大差异,师资力量,学术氛围等都会让曾经同一起跑线的同学,发展出不同的际遇,但究竟怎样的大学教育才更好呢?

  我想,大学之所以跟中学、小学不同,除了有更为高深的学术知识,还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或许这才是大学的魅力所在。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精神在教育中应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本由蒲实和陈赛共同编著的《大学的精神》算是一本很好的答案之书,作者实地探访了七所世界名校,总结了大量的采访稿,较为全面的解读了大学的精神所在,因此,我们不妨从中一探究竟。

  作者用七章的笔墨,细致的介绍了七所世界名校,分别是代表精英意志的哈佛、培养社会领袖的耶鲁、作为硅谷心脏的斯坦福、让梦想起飞的麻省理工、成为现代绅士摇篮的牛津、为读书而生的剑桥、思辨之地海德堡。从作者详尽的文字来看,全书围绕着从氛围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从制度到精神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大学的魅力与品格,以及百年传承下来的积淀与气质。

  简单的概括一下:哈佛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和注重人文;耶鲁体现出对卓越的追求,其次是自由而公开的辩论;斯坦福除了创业和改变世界外,更重要的是thinking 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麻省理工鼓励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对未知领域的专研;而牛津强调绅士和开放,以及对卓越的绝对追求;剑桥则是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批判性的、逻辑性的和刨根究底的思维方式;海德堡的精神是对哲学的领悟,探寻真理、自由与时间。

  从这些世界名校对学生的培养中,我们不仅会领悟教育的真谛,还会反思国内教育的现状,不过教育的体制只是一个方面,真正想受到好的教育,还是要靠自身的掌控,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周围又是什么样的人,一定要坚定学习的信念,扎实的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一种好的自我提升。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六):何为大学?

  说来也巧,上学期刚刚选修了一门名为《高等教育漫谈》的课程。课上老师给我们分析了中外一流大学的成功之处。这些一流大学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学子聚集的地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所真正的大学,有他独特的背景和精神,是学问的天堂。这才能被称为大学!

  作者蒲实和陈赛都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三联生活周刊》工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历时7年,在各大学进行实地探访,集中采访了大学校长、学院领导、教授、大学学生等,收集信息,将大学最本真的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作者笔下,为我们讲述了7所世界名校的魅力与品格、积淀与气质:代表精英意志的哈佛、培养社会领袖的耶鲁、作为硅谷心脏的斯坦福、成为现代绅士摇篮的牛津、为读书而生的剑桥、思辨之地海德堡、让梦想起飞的麻省理工。

  首先,作者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这些一流大学的特点,让我们对这些学校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其次,

  从氛围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从制度到精神,作者对这7所世界名校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让我们更加系统的认识了这些一流学校的整体面貌。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总会跳出这么一个想法,为什么这些一流大学都出现在西方国家而没有中国的,这只能说明我国的大学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那整个国家不也就成为更好的国家了吗?这应该也可以说是各个国家都注重教育的原因之一吧。一所好的大学,对国家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

  除了介绍大学,作者在这本书中还着重体现了一种思想——终身学习。“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不应该被限定于一个时间段。学习是无止境的!读书求知,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也许并不依赖于外部环境,也不在于你所就读的大学。只要从心底想学,哪里都是“课堂”,哪里都会遇到“老师”!这一终身学习的理念我是非常支持的。我们这一生中,从呱呱坠地到挥手告别这个世界,一直都要学习,只不过学习的地点和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再有,不管处于何种环境中,也许所在的学校学习氛围不算浓厚,但这并不会成为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因素,最主要的是自己!作者在书中所阐述的这一思想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虽然我的学校很普通,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将这一观念长存心底,激励自己!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七):这种精神真的存在

  所谓教育,说白了就是有经验的人将这些经验传授给没有经验的人,在我看来,如今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在从事着教育事业。就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我就读的是一所二本院校,从大一开始,老师就经常不来上课,就算来上课也大都是自学。大学给我的明显感觉就是和高中之前的教育天差地别,终于知道为什么人们会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连课都没有,能不轻松么。我们的学校如此,但是并不能代表所有大学,可是这种现象在国内早已普遍存在了。而对于外国来说,大学才是真正开始学习知识的时候,对于社会上的实践教育才刚刚开始。

  所谓的大学精神,是一种对于教育的认真态度,本书的作者蒲实等人,经过7年的实地探访,集中采访大学领导和大学生等,通过7所世界名校来针对谈谈教育问题,到底什么才是大学的精神,随着书名翻开书去探索一番。

  书中谈及的7所院校各分一章,分别是:

  一、哈佛大学:从绅士到精英。

  二、耶鲁大学:卓越灵魂与领袖的摇篮。

  三、斯坦福大学:硅谷的心脏。

  四、麻省理工:一个让想象飞翔的地方。

  五、牛津大学:现代绅士的摇篮。

  六、剑桥大学:一个完美的读书地方。

  七、海德堡大学:一个思辨之地。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概括出每所院校各自的特色,本书注重实际情况,官方人员写的这类文章肯定都是各种吹捧,但是本书就和作者的名字一样很朴实。这些院校现实是什么样,在书中得以完美的体现,在多种角度的看法下,呈现出了一个个完整的教育环境。看完这些不由得感叹,原来这些学校真的这么好,原来教育真的可以达到这种水准,这值得许多徒有虚名的教育家反思。这样的书值得所有人借鉴与学习,教育能够改变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比教育更加能从根本影响一个人的了,就像书中说的,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一所大学的精神,是经过长年累计和所有师生领导共同的精神结合,这样才造就了一所大学的未来,这种精神也必须是经受时间的打磨与考验才能够扎稳根基,从而流传后世。真正的教育家是值得被人尊重的,说到底,事在人为,只要每个人都能本着虚心教学的态度,这种大学精神也就成了我们自己的精神。有些东西光是有人反映是不足够的,需要的正是这本《大学的精神》这样的书来影响人,从而打动他们。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八):缺少的是通识教育

  这本《大学的精神》真的非常棒。如果豆瓣能给六颗星的话,我一定会当仁不让的点上去。

  这是一本《三联生活周刊》出的书,对于《三联生活周刊》,爱读书的人应该比较熟悉。它的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1995年由三联书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于北京复刊,其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栏目丰富,涵盖现代生活方方面面。虽然三联自己的定位是这样,但实际上,三联出的书大多都非常有内涵,有文化。三联的读者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关心时代发展进程,不断从中寻找自己的新型知识分子。这些人他们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积极作用的主流人群,有较宽的视野,敏感于社会变革;有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观念;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会阅读专业杂志。这本《大学的精神》自然也是毫不例外。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考上了大学。作为一名上过大学的人,对大学都有自己的了解。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上的大学虽然勉强称得上二流学校,算不上什么草鸡大学,可是在大学的精神上的理解,却几近于零。上大学的时候,我很爱读书,图书馆里的书虽然没有读遍,但是每本书放在什么地方,我了如指掌。虽然自己读了不少的书,但是对于大学的精神,却并没有太多的体验。现在想想,一是因为我们的学校建校历史不够,二是中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这本《大学的精神》提及的几所学校,几乎都在提倡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名词是我们的大学里面没有提过的,大抵相当于我们这边像英语、政治这一类的必修课。所以,我们的大学并没有在通识教育上缺失,只不过没有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这么重视。因为从比例上来看,我们大学期间的专业课程要远多于必修课程,我们在必修课程上设计的课数较少,类别较窄。在这方面上的缺失,可以由学生自己的阅读来补足,但是现阶段的大学生们,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都被更具吸引力的网游、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吸引,图书馆的上座率并不算高。如果咱们的大学生缺乏这种通识教育和自由教育的熏陶,的确是他们上大学的一个损失。

  除去优雅的文字,这本四百多页的书里面还有不少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均是采景于书中提及的几所著名大学。看到这些图片,多少也可以慰藉一下我们这些向往名校却无缘前去的人。书中提到了美国、英国以及德国的名校,但是我最喜欢的普林斯顿大学却没有提及,不得不说这一点上也是个遗憾。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九):何为大学的精神?

  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系列图书的第三本,这一次,他们结集整理了有关七所世界名校的文章,和我们谈谈,大学的精神所在。

  即便是在大学扩招多年的今天,依旧有很多人无法读大学,有成绩的原因、有经济的原因、有身体的原因。。。。。。可以说,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大学的,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时与我们并肩前行的小伙伴们其实能够坚持到大学的没有太多,很庆幸,我算是过了这一关,虽然只是勉强过关,上了一所三流的学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其实也是有分三六九等的,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学术氛围、学生的天资和水平等等,那么,一流大学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比普通大学更优秀的呢?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什么?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书为我们收集了大量《三联生活周刊》多年来有关这七所世界名校的文稿,为我们揭晓答案。

  作者通过七年的实地采访,从大学校长、学院领导、教授、到大学学生等,追寻7所世界名校的魅力与品格、积淀与气质:代表精英意志的哈佛、培养社会领袖的耶鲁、作为硅谷心脏的斯坦福、成为现代绅士摇篮的牛津、为读书而生的剑桥、思辨之地海德堡、让梦想起飞的麻省理工。为我们展示了这些名校从氛围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从制度到精神的非凡之处,向我们没能有时间和精力亲身体验这些大学精彩的国人提供真正了解它们提供全面、翔实的一手资料。 同时,面对国人对于大学生培养、大学定位、教育体制等问题的争论,本书能为国内教育实践者、大学生、学生家长等反思教育现状提供优秀范例与方向。可以说,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名校,皆是有其独特之处,无论是学术氛围、学生素质、师资力量、校园环境、还是财政支撑等等,皆是能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其院校综合实力,我们有目共睹。

  那么,是不是读不了这些世界一流名校,我们就肯定不如别人了呢?那是不是三流院校我们可以干脆不读了呢?错,本书作者在书中介绍这些优秀院校时,认为与其幻想着靠学校的教学,不如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倡导一个叫做“终身学习”的概念,“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不应该被限定于一个时间段。读书求知,这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也许并不依赖于外部环境,不在于你在哪里读大学。阅读本书,可以帮助更多人燃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这种智识生活的愿望长存于内心。这也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的一个真理。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十):大学,大学

  百年前,梅先生曾谈及到大学的概念,他曾说,除却建筑,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大师。这样的一番言语,在今日看来,依然颇为受益。

  这本书讲述的均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每年的毕业生,很多成为了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在歆羡的同时,更让我对大学有着反思。不同的国家对于大学的侧重点不同,美国的高校关心同学的实践,他们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万卷书可读,万里路更是要行。每当,有了新的创意抑或构思,他们就信心满满地去投入,去实践。不怕最后的结果,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他们以一个项目为出发点,向着周围延伸。

  英国为代表的欧洲高校,关注的是古典学识的积累,读书破万卷,在这里是最为易见的事情。人们爱读书,人们重视读书。在这里求学,是安静的、平和的,理论的求知,没有边际,苦读的人随处可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