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背对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背对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背对世界》读后感10篇

  《背对世界》是一本由[德] 埃尔克·海登莱希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背对世界》读后感(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最初以为,选择背对世界时,就是选择了逃避

  现实总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遇到问题就选择回避,更甚者是躲避。为何我没有说他们是逃避,那是因为他们明知道自己现在的做法不对,可是他们就是没有决心改变,总是给自己找好多理由原谅自己懦弱,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掩盖自己的不足,既害怕别人瞧不起,又努力做一些让人瞧不起的事,很可悲,还好的是,他还没选择逃避,所以还有药可救。

  我现在读的这本书是埃尔克·海登莱希著的短篇小说集《背对世界》,收录了《最美丽岁月》《银婚》《鲍里斯·贝克尔挂拍时》《一家广播电视台的庆典活动》《卡尔、鲍勃·迪伦和我》《香肠与爱情》《背对世界》等七篇小说。正如编者所说,抛开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小说中的人物普通人一般无二挣扎亲情家庭、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之中,历经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母女之间的误解愤懑夫妻之间激情的褪去,对衰老疾病的无力抗争,爱情中的得而复失、柳暗花明信仰的挫败与自我背弃,“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的矛盾,以及关于一往无前的岁月的唏嘘。海登莱希以自己的理解,为主人公和读者设想了一种突破僵局的可能。所以读海登莱希的短篇小说,我反而没有了以前读外国作家小说那种困惑,读得很顺畅,也读懂了作者所要表达思想

  我简单透露一下,我读过《背对世界》的感受吧,这篇文章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女性生活观,她还是少女渴望成长,于是她找到了一位心仪的大兵,并疯狂地与这位大兵激情了十天,十天过后,她们分道扬镳,彼此都重新开始。后来这位女性也结婚了,过得也算幸福,虽然这期间她也有过一两次外遇,但这对于生活在开放国度里的女人来说,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三十年后,他的丈夫要去外地做生意,而她也正好想利用这个时间出去散心,事与愿违,她没有到达目的地,但是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第一次,于是她鼓起勇气,找到了那位大兵,他们再一次相遇,再一次激情相拥了四天。当她们再次分离后,才知道这四天竟然发生惊天动地大事,也就是一九八九年的十一月六日至十一日,柏林墙倒了。如果从读故事角度来看,似乎整篇故事与社会大背景交代之间没有任何交集,柏林墙倒了又会改变什么呢?这与我们之前看惯了大背景下的爱情故事正好相反,作者所撰写的却是个体存在,写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与那些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粉身碎骨仁人志士正好是一个鲜明对比。我想这也是海登莱希所要达到的效果,就如我们之前看过的《美丽人生》,那个被抓进监狱男人为了让自己孩子活下去,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这本小说集中讲述了很多不满背叛,但是读完整部小说,你会发现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人们自己导演出来的。举个很简单的事例,我们都有过对某人有坏印象,如果你一直觉得这个人靠谱,那么你就会一直寻找他的不足之处,甚至进行夸大。当你远离他时,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你又会发现他身上很多的优点。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这个人时,总是渴望他能成为自己的友人,一旦没有达到你的预期值时,你自然就会将他列为自己的敌对对象,只有你离开了那样的环境,背对他时,你才会发现,你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可笑的。

  抛开我们对作者所描述社会环境的影响,毕竟国度不同,对一些是非观念判断也是不同的。如果按照我们的是非观来断定一个人的话,《背对世界》中的女主人公就应该是一位被人唾弃的人,因为她的不忠,因为她的放荡不羁。但是当你读完这个短篇时,你却对女主人公恨不起来。是我们变得大度了吗?也不是,而是我们都想通了一个事实,人总会做一些出格的事,很多时候,你不去责怪她,她自己就会谴责自己,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面朝大海,看潮起潮落,春暖花开吧,又何必纠结那些已经改变不了的过去。

  《背对世界》读后感(二):能够面对自己,背对世界又何妨

  文/叶子

  奥地利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说,“你的心别有留恋的地方”。一个人的心总是有限的,若他留恋了别处,也许就会忽略此处。一为面对,一为背对,阅罢埃尔克•海登莱希《背对世界》一书后,七个短篇让我不禁感慨:只要能够面对自己,即使背对世界又何妨?

  《背对世界》是德国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埃尔克•海登莱希的畅销代表作,收录了《最美丽的岁月》《银婚》《鲍里斯•贝克尔挂拍时》《一家广播电视台的庆典活动》《卡尔、鲍勃•迪伦和我》《香肠与爱情》《背对世界》七篇小说。抛开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小说中的人物和普通人一般无二,挣扎于亲情与家庭、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之中,历经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海登莱希以自己的理解,为主人公和读者设想了一种突破僵局的可能。

  《最美丽的岁月》中,母亲艰苦战争年代生下女儿,却对女儿“挑三拣四”“带有怨恨”。母女关系一度非常紧张。没想到在母亲八十岁生日时,却执意要与女儿前往米兰旅游。女儿措手不及但只能无奈答应。路上她们有了一些沟通,但母亲脸上第一次露出欣慰却是猜到了女儿与她所谓的同事同性恋人的时候。女儿不想告诉母亲的却是母亲欣慰的。母亲欣慰的是,这么多年了,女儿终于愿意面对自己,给出自己真实的爱,而不是按照社会规则用着虚假的爱这样过一生。但这个答案,直到女儿看见母亲的遗书才发现。此时,母女之间的误解和愤懑才消失。但我想,母亲是真的欣慰,即使女儿背对了她以及世界,但只要她真正面对自己,为自己而活,就无憾了。

  《银婚》中,结婚二十五年的夫妻,妻子在银婚纪念日宴请朋友的那天,却突然发现夫妻之间激情褪去,幸福的表面下是婚姻生活的死亡微澜。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夫妻彼此之间靠的太近,就像两棵老树,他们之间不可能再有什么东西生长。就连去曾经幸福过的地方旧地重游感觉到的只有损失,以及这种损失带来的痛。最后,宴会结束后,妻子决定面对这个现实,面对这个现实中的自己,提出离婚,即使背对婚姻也不后悔

  《一家广播电视台的庆典活动》中,电视台退休的三个主人公被邀请参加电视台庆典活动,看似热闹的庆典实际上却无趣且混乱,走过一个个展示区,他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自己也是这样平庸碌碌无为,看似风光的表面其实全是虚浮的光环。在这一天,他们终于能够面对自己,面对自己逝去的青春,面对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即使他们背对了他们的过往

  《卡尔、鲍勃•迪伦和我》中,女子男子从小一起长大,是最好的朋友,都遭遇了令人烦恼恋情,他们经常在一起相互吐槽。在女子的一段旧情即将复燃的那天,她本来是很期待的,之后却慢慢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对门铃置之不理。那一天门铃响了好几次,直到最后一次,青梅竹马的男子打开门,奇怪她在家为什么不开门,并表明自己是想和她一起看鲍勃•迪伦之夜节目。女子欣然接受。在鲍勃唱到“你失去了你自己,你再现了;你突然发现,你无所畏惧”,男子和女子对视着,泪水夺眶而出,之后接吻。在二十年的弯路之后,他们终于直面了两人之间的感情,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即使他们背对了门铃外的旧情。

  《背对世界》中,女子一直在寻找她的理想型来度过她的除夜,直到碰见那个男子,他给予了她第一次性爱美好的,享受的,让她这一生不会留下性爱是痛苦的印象,他们幸福的十天,世界却遭遇了“古巴危机”,他们沉浸在私情中,第一次背对世界,之后他们友好分手;很多年后,两人都已中年,经过当年那个城市时,女子突生渴望,想见男子,之后他们重温了美好的幸福,平庸的男子也在这样的幸福中找回当年的自信,而这第二次幸福间,柏林墙倒塌,这是他们第二次背对世界。即使背对世界,他们却面对了最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按照自己的心去行动,所以,背对世界又何妨?

  海登莱希的这几个短篇,在普通人身随处可见,但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按照原来的生活轨迹走下去,而忽视了自己内心蠢蠢欲动的改变。平时希望改变,但当改变的契机到来时,却怯懦止步。海登莱希用细腻描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打破常规方法,故事感人生动,印象深刻

  《背对世界》读后感(三):生而为人的一种出路:背对世界,发现自己

  打开这本书看到的第一句话,是法国大作家罗曼·加里说的,“……因为一对恋人的幸福总是背对世界的”。当我把这本书阅毕合上,我猜想埃尔克·海登莱希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是满脸坏笑,鱼尾纹里塞满了狡黠:她要说的可能不是爱情之幸福,而只是爱情中的一方——女人。如果我可以鲁莽地做个总结,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全都是关于年轻女人、中年女人、老年女人的自我追寻,混合着久经世故淡漠、隐而不彰的自嘲,以及离经叛道结局

  德国女作家埃尔克·海登莱希(Eike Heidenreich)写《背对世界》这部短篇集的时候,已经年近六十。《世界文学杂志曾在2007年发过她的三部短篇小说,当年的编辑焦洱说,他读海登莱希的小说读出来一种“老来俏”的味道,还读出了一种“无行小女子才有的摩登和张狂”。

  如果把这七个短篇小说重新排排序,足可拼出一部知识女性的自我发现史:发现性,发现爱情,发现衰老,发现记忆,发现自我与历史进程的关系;发现自己终于可以与母亲和解、可以亲吻一个哥们、可以有勇气结束一段亲密关系,可以与另一位女性共同生活、可以不管它是战火纷飞还是世界大同,和一个男人尽情缠绵上五天十天、不问世事

  然而,这部短篇集并不全然像听上去这般理想主义或女权主义事实上,短篇小说里没有主义,这七个故事触及了德国社会不同层面与社会背景之下的现实,海登莱希从女性出发,将生活的不易、两难与唏嘘囊入,在战后欧洲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之下,通过这些与平常人一般无二的主人公的承受或选择,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或出走的路径

  在小说《最美丽的岁月》里,独生女儿照料孀居的母亲,却宁肯住旅馆也从不在家过夜,二人之间磕磕绊绊、水火不容,无法接受、宽容和给予对方。女儿只知道,自己的出生是父亲战争期间休假回家造成的一个意外,却全然不知母亲隐秘的感情与痛苦的过往。直到在母亲八十岁这一年,她与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共同旅行,母亲坐在车里吟诗(她竟知道那么多诗歌)。而女儿是不情愿的,因为她本打算去米兰见自己的女朋友,一个让她在结婚24年之后终于再度拥有爱情知觉的人。母亲见到了女儿深爱的那位“普通朋友”,一眼看穿,知晓了真相。她们出人意料地由此和解,而直到母亲去世,女儿才在老照片里发现了在战争时代里母亲压抑的爱情真相。

  在《银婚》一篇中,阿尔玛在银婚纪念日这一天,决定离开自己的丈夫,投入“生活的谜”里去。她在衰老的途中,见惯了朋友的死亡、生存的辛苦和凑合的婚姻,阿尔玛一边刷着纪念日晚餐酒杯,一边平静地跟友人讲:“我大概还能活十五到二十年,我想再为自己活一回。”时间是一切的关键,曾经无比重要的,在另一个时间变得毫无意义,幸福啊,短暂而意外,“就像旅馆壁纸上的阳光”。

  海登莱希写阿尔玛,不是易卜生笔下出走的娜拉,也不似鲁迅《伤逝》中失意于爱情的子君,阿尔玛是二战后德国的某一位(甚至所有)普通中年女性,面对着德国(西德)社会当时正在发生的一切变化:华德福学校方兴未艾,莱昂纳德·科恩的歌曲流行;人们讨厌东柏林,向往去欧洲其他国家旅行;曾经的激进左翼青年已人到中年,在富足保守生活中深感空虚;渐多的同性伴侣让阿尔玛不知如何对待是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让她和朋友们潜意识里滋生焦虑

  从《银婚》扩大到《背对世界》这整部短篇集,海登莱希写的不是女性励志成长故事和德国女性觉醒之路,而是二战后德国的世相与人情、激变与潜流。

  最后一篇故事的倒数第二句是“柏林墙倒了”,我在一瞬间觉得把这篇同名小说放在集子最末还挺妙的。柏林墙倒掉那几天,《背对世界》的女主人公弗兰卡正在跟那位大她16岁的男人缱绻温柔乡,两人不分日夜做爱,就像二十多年前那样。

  在1968年西德大学生掀起性解放运动之前,姑娘们被母亲教导,要守身如玉到新婚之夜。“人们期待年轻男子积累经验、能够宣泄自己的激情,但年轻姑娘则必须洁身自好。”不满20岁的弗兰卡对男人、对性爱、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她决定找个行家办这档子事,不要毛头小伙子也不要情场半吊子,她要亲自筛选自己的第一个男人。她一边读大学一边当邮差,见过不少男人,总以为“就是今天”“就是这个人”了,却什么都没有发生。直到遇到了35岁的钳工海因里希,弗兰卡终于如愿以偿,为自己的面颊染上了幸福的潮红而快乐无边。他们一同度过了“爱的十天”,心醉神迷,不分时间和地点缠绵,而后便各奔东西——世界在那些天里差点儿堕入深渊,因为发生了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而弗兰卡背对着世界,在战火的边缘孜孜不倦学习着性与人生的乐趣。

  27年后,弗兰卡46岁,已婚,无子,成功人士;海因里希62岁,提前退休,饮酒过度,5年没跟任何女人睡过觉。弗兰卡突发奇想去见了他,并共同度过了五天时间,“以同样的乐趣重复当年的所有姿势,只不过动作慢了些”;弗兰卡把当年从海因里希身上获得的快乐和自信,又充满感激地回馈给了这位老人。他们分别,像上次一样不留电话,并意识到彼此再也不会相见。这五天里,柏林墙倒了,他们不管不顾,背对着全世界,第二次在只属于自己的真实快乐中,松动着整个世界对贞洁的偏执与对女性的囚锢。

  弗兰卡和生于40年代的海登莱希无疑都是女权运动的孩子,性的自由与性别的平等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探索的一部分。努力争取来的这一分自由和平等,并不比世界和平的意义更小。宏大的世界格局变迁——无论是古巴危机或是柏林墙倒——对于一位女性由性而获得的自我满足和成长而言,没有丝毫削弱。一个小个体背对着大世界,堂堂正正“偷欢”,亦是人的权利之一。这不仅仅是海登莱希所提供的女性经验,也是生而为人的一种出路:背对世界,发现自己。

  【首发在公众号“作品”(ID:manduyibenshu)】

  《背对世界》读后感(四):世界会更好

  埃尔克·海登莱希在德国算是很有名的一位作家了,她是短篇小说界的大师,她出版过很多部作品,听说在德国买的都不错,但是传到国内之后可能读者不是那么多,但是只要是看过她作品的人基本上都成了回头客。她的文章很接近生活,有幽默也有哀伤,有相遇也有离别,重要的是能够引起读者的反思,有一种代入感。这本《背对世界》更像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倾诉,对于一位1943年出生的德国女作家来说,那个年代还是有很多事值得留念的。她的文章极具开放性,婚恋、同性恋、破除等等只要是身边发生的,她都能写出来,而且很真实、很生动。

  文章中对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十分细致,使文章有一种可触感,比如说:“在套房里他们飞快地脱掉了衣服,互相打量着彼此的身子,虽然这么多年夺取了,他们仍旧毫无拘束,一点也不害羞。他们俩都发福了,两人都有了不少皱纹。她的胸脯不再像从前那么紧绷绷的,他的肚子也一样……”随便抽出一段,就能够看出作者写的就是简单的生活,她的语言不拘谨,也不那么天花乱坠。气氛轻轻松松的就营造了起来,她写爱情从来不会显得俗,反而都显得很优雅。每篇文章都很清新,都是娓娓道来,从来不会为了营造气氛而突下猛药,搞得读者摸不清头脑。

  书中7个故事,主角的原型仿佛都是作者本人,虽然这些故事都是虚假的,没准也有真实的,但是主角处事的态度好像都很相似。一个有经历的作者,笔下的故事是写也写不尽的,从一个人的文章中就能够看出来。她写的文章也都能看出她自己的特色,从风格上就能体现出来,这种主角情感的微妙变化,不仔细品味还很难体会。

  作者对于女性的了解很深刻,在她那个年代,无论是女性的地位还是其他的束缚,都在文章中有所体现。她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一个成功女性,虽然她身处一个动荡的时代,也许是形势所逼,但是这种坚强的意志是与生俱来的。书中的故事可能都有悲惨的元素,但是它要教会我们的不是向困难低头,而是一种面对困难时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看似与世界相背离,越走越远,实则随着成长,我们的前方是更加美丽的新世界。

  《背对世界》读后感(五):Hang

  Ghhhhhhhhhhhhhhjjj kkkkkk

  Hjjjkkkkk

  Jkkkkkkkkk

  Jjjjjjjjjhgggyuhgggyhhh bbjjjjj iuhhjjjjjj and the new coach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first time the company has been able to make a decision on the new deal with the new law is not a good idea to be

  《背对世界》读后感(六):追寻

  七个短篇小说,每一篇都给我一种意料之外的结局,就像开的平平稳稳的汽车忽然来了一个大转弯一样,经过了还是处于惊讶状态。 作者笔风很平和,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件一件就像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经历一般,减少了疏离感,多了一种带入感的味道,以致于人设多了一份共鸣,这于我而言是很少能够做到的。 亲情,爱情,友情;生活,战争,挫败;每一点都能在作者的笔下发现不一样的角度。而以笔墨居多的爱情来看,似乎又不仅仅是在讲爱情,其中还掺杂着亲情,友情,生活,自我,过去与战争。多元素的融合,使爱情这个古老的话题散发着一股清香,不浓烈,而又给人以警醒。没有以往的轰轰烈烈,没有以往的罗曼蒂克,无论是不为俗世所容的恋情,还是多年友情升华为爱情,还是已经褪色了的婚姻,都呈现给读者一个不同以往的爱情篇章。 而整本书读完,颇有一种洗礼般的感受。书本上的典型语录都用铅笔画上了歪歪斜斜的直线,想为自己的阅读做一份记录,其实更多的是,想要在自己的人生画上这些直线,想让自己的人生时时刻刻有着这些重要直线存在着,给自己迷茫的时候可以有个方向,做个导航,不至于迷失自己。 而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一篇是《银婚》。追寻自我,追寻生活的阿尔玛,不被婚姻羁绊的阿尔玛,银婚又怎样,彼此靠的太近,就像两棵老树,彼此之间不可能再有什么生长。再想让自己活一回,多洒脱的一句话,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婚姻,还能保持着这份赤子之心,该是多么让人艳羡。这则短篇对当下很多家庭无疑是一声平地惊雷。因为婚姻,因为孩子,即使没有了爱也要守着这一纸婚约,殊不知这种丧失了热情的婚姻已经使他们丧失了内心的自我。没有了年轻时代的朝气,只愿浑浑噩噩读过余生,只愿过着一种稳定的生活,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是多么大的一种嘲讽。内心充满爱,才有勇气直面世界。 而当人们沉湎于私人情感时,又会彻底背离整个世界。可是又有谁说的清楚呢,此世界于彼世界。我背离了大众的世界,可是却拥抱了我自己的世界,谁又能够说不呢?我愿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我愿为自己活一回,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谁又能为此来苛责我呢?

  《背对世界》读后感(七):在普通人的悲喜间隙中,瞥见世界真实的影子

  埃尔克·海登莱希是记者出身,所以小说里有记者的影子。

  我们经常说,人生苦短,就要努力行乐。就要努力为了增加生命的长度和厚度。

  德国人对生活有一种偏执,但是对感情却毫不拖泥带水。以至于,结婚离婚劈腿单亲以及同性恋成为司空见惯。

  所有故事的背景其实有点远,从德国二战后,到80-90年代,这活脱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移风易俗的一个另类写照,性解放如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对同性之间的恋情开始包容。

  我对第一个故事印象尤为深刻,其实说的是主人公对母亲以及自身性取向的一种和解与认知。

  表面上粗糙、絮叨、冷漠的母亲,和中年感情平淡如水,孩子成家立业,却意外发现与同性产生激情的女儿,在一次次的探望中,母女之间的感情开始产生共鸣,最终在一次去米兰的旅途中,两个人彼此洞悉各自的情感和过往,但更多的是,女儿对母亲在二战时的生活让她明白了为什么母亲对自己如此冷漠,而母亲看到自己同性女友的一瞬间,两人之间真正产生了纽带。

  其实,爱就是理解和包容。一向如此。

  其他的故事,都不约而同的指向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中年危机。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或释然,感情趋于平淡,对过往却有一丝潜伏的耿耿于怀。

  想到步入中年的自己,就不得不感同身受。

  《背对世界》读后感(八):世界风云变化,于你又有何干——读《背对世界》

  本文关键词:爱情、世界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多年以前看白兰度饱受争议的一部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我有一个感受——当人没有任何枷锁只想着最原始的欲望和追求,那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就什么都不是。

  这真的算不上什么高深的观点,因为支撑现行世界的基础,无非就是道德、法律、正义、组织、民主……但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都是人类的发明创造。几万年前在没有这些世界观的时候,智人的生活简单纯粹的多。当然我说的是简单纯粹,没说幸福美满。

  那么我肤浅的认为当原始欲望出现的时候——生(shi)存(yu)和繁(xing)衍(yu)——其他所有别的价值观,都会退居幕后。这个认定我觉得没什么争议,连死亡都得给这两条让路,因为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一时半会儿怕是没得改变。

  当然,这种肤浅的观点,并没有阻碍我的前进,在完成初步欲望以后,我还是做了很多建设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儿。所以这种价值认定,表面看来依然是冠冕堂皇的,和绝大多数人差不多。

  然而当我看到,能触发这个价值认定的东西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极其强烈的共鸣。很多电影、书籍都有这个能力,导演和作者只是随着基因的律动,演绎出真实的人性。

  这种作品不在少数,现在要说的是最近在看的《背对世界》,看这本书的初衷只是因为作者是德国人——最近我对德国比较感兴趣,所以顺带看看德国女小说家的作品,也算是一种观察的角度。本来没报什么期望,结果,绝对超越期望值。这本短篇小说集真实的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不做作不虚伪,也没有非主流,这个小尺度拿捏的——恰到好处。

  作者埃尔克•海登莱希(这个名字我又回头拿了一下书,真的比较陌生),她的小说感觉就像是生活写照;也像是她随意拿捏之后,抛出来嘲弄一下道貌岸然的卫道士。重点说说单篇《背对世界》,就像专辑的主打歌一样,这本书的灵魂都在这一篇中。

  其实故事刚开始很肥皂,青春期少女的破处梦,伴随着青涩的成长一路纠结。但随着主人公由弗兰西斯卡变成弗兰卡,似乎新的生活开始了。在不断的追求后,大胆的找到了理想的情人——海因里希(不是那个纳粹)。在他们享受爱的时候——注意,是爱,不是爱情——古巴危机爆发,世界差点儿被核武器消灭。

  当爱结束,一切回到正轨,弗兰卡又变回了弗兰西斯卡,她有了自己的爱人、家庭和美满的生活。这时候故事才真正精彩了起来,已经被遗忘的海因里希,在弗兰西斯卡的记忆里出现。46岁的中年女人,又一次找到了当年的冲动和欲望。当她出现在海因里希的面前,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60多了),重新焕发了青春。他们又享受了5天的爱——这5天里——柏林墙倒了。

  故事就这样狗血的结束了,但是我觉得非常赞,这不是一个叛逆少女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出轨人妇的故事,更不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这只是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心路历程,而且我感觉,挺特么完美的。弗兰卡完美了,连海因里希这个浪子都完美了,柏林墙也倒了,各种完美。

  但是,小说的题目——背对世界——在这个故事里表现的轻描淡写。享受爱的人,忘了世界的危机,忘了世界的变化。作者也尽量用快把世界忘了的描述,来体现这对爱人是怎么背对世界的,他们不关注世界,即便世界末日了,他们也会爱着,就这么简单。

  我之所以觉得这个故事完美,就是因为我看完了,也觉得世界末日和我有毛关系?

如果我在幸福着,这个世界的风云变化,于我又有何干;同样,于你又有何干——如果你也在爱着、在幸福着。

  力荐:《背对世界》

  ——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用,可以关注并点有用。

  l

  《背对世界》读后感(九):书评天下-《最美的岁月》

  这是一本德国作家埃尔克•海登莱希的短篇集,一共收录了她的七篇经典作品。

  这里说说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吧——《最美的时光》。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主人公是一对关系并不亲密的母女。故事以女儿的视角作为第一视角。在我眼里,母亲是一位性格乖张脾气又倔的老人。我从小到大都未曾在她那里获得过温暖的鼓励和耐心,所做的任何事也都在她那里找不到认同感。

  一次意想不到的旅行将母女间的僵局逐步打破。母亲在旅途中竟表现出可爱的一面,她会背诵很多诗歌和台词,这些都来自于战争年代躲避空袭的时光。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家庭生活的不幸福和压力磨练出了这个脾气有些暴躁,性格独立倔强的母亲。也从母亲的往事中了解到,她在那个特殊年代生养我的不容易。我越来越理解她,我们之间的亲情正在从沉睡中苏醒。但我始终没有向她坦白自己是同性恋这个秘密。

  后来,在母亲的弥留之际,她看穿了我,也很理解,看到我幸福她很欣慰的离开了世界。母亲生前不止一次说过她自己一生只爱过一次,却从未告诉我这是一段怎样的感情经历。而我终于在母亲的遗物中找到了真相,原来她和卡拉姑妈曾经相爱过,在躲避战火的时期,她们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女儿对母亲的感情十分复杂,一方面,她从小没有得到更多关爱。而作为她的独女,照顾她是不得不承担的义务,她们之间充斥着的是责任、是客气、是冷漠。另一方面,她的内心深处渴望和母亲好好交流谈心。

  而母亲呢,一开始就没有做好成为人母的准备,这个和她不爱的男人的结晶的意外到来,一度给她造成了慌乱,恐惧。在特殊的年代,一个孩子无疑会成为最大的拖累。而新生命的到来又给她带来了希望和感动。

  母女两个长期都生活在矛盾之中,相互伤害,她们不懂得怎么表现爱。她们其实很相像,都曾对生活对爱充满迷茫,脾气都一样倔强,又有着坚忍不拔的心。直到遇到真爱,一切豁然开朗,她们敢于直面内心。

  “第三张照片上,母亲坐在一张沙发椅里,小女孩一样娇小。卡拉姑妈坐在扶手上,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两人凝视着对方。第四张照片上,我的母亲和我的卡拉姑妈忘情地亲吻着,闭着眼睛。

  我翻过照片,在四张照片背后看到了同一句话,深棕色的墨水已经褪色,是母亲秀美的字迹:1940-1945,和卡拉在一起,我最美的岁月。”

  作者的文笔十分细腻,很能够打动人心。母亲曾与卡拉度过一段最美的岁月,而她与女儿的那一段旅程也是她们之间一段最美的岁月。结尾处,母亲的秘密大白于天下,我已经热泪盈眶,突然感觉豁然开朗,好像积蓄已久的感情瞬间迸发在胸口,这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带给我的感动。

  《背对世界》读后感(十):背对世界:我们是否能够诚实的面对自身?

  《背对世界》是德国女作家、评论家、记者、节目主持人埃尔克.海登莱希于2001年完成的短篇小说集,她那时58岁,已经过了中国人的“知天命”的年龄、预备步入“耳顺”的60岁。距她于1992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爱情流放地》也才不足十年。十年的时光,不足以改变时代的趋势,却足以让一位敏感的作家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拓土。

  王安忆曾评价好的短篇小说是“极具弹性的精灵,是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任何一种叙事艺术,无法逃脱要结构一个好故事的使命,中篇或者长篇,有着较大的可以周旋的余地,而短篇小说,要在一个近乎逼仄的空间内完成人物的塑造和细节的把握,最后达至故事的自圆其说,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很多出版社青睐中长篇故事,而对短篇则提不起兴趣。

  女性作家的言说往往以比男性作家更加细腻的文笔、更具个人化的思考以及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而成为在男权主导的现代社会里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写作。前有女性文学的“双星”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多丽丝.莱辛,后有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与最近大热的《毒木圣经》的作者芭芭拉.金索沃。无论长篇、中篇还是短篇,女性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男性分庭抗礼。同样是女性短篇小说,埃尔克.海登莱希的《背对世界》和爱丽丝.门罗的《快乐影子之舞》有着共通之处,但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两部作品都以细腻的笔触挖掘出了女性的情感经历和内心波澜,但门罗以冷静疏离的内心戏见长,而海登莱希则在冷静的表层带着些许欢脱与孟浪。

  以最后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来命名全书,透着一种超脱世外的淡然与无所畏惧的笃定。《背对世界》在将近30页的篇幅里却结构出一个精巧、调皮、弥漫着青春的荷尔蒙气息、韵味悠长的故事。讲述了少女弗兰奇斯卡的第一次“性经历”。如此敏感的主题,海登莱希却写出了只有青春才拥有的云淡风轻,与其说弗兰奇斯卡是在寻找一个又一个能让他心动的“性伴侣”,不如说她在一次又一次的追寻中一遍遍的确认自己真正的情感归属和生命价值。青春是喧哗与骚动,是激情与浪漫,是火花与飞瀑。弗兰奇斯卡感谢带给她愉悦的对方,是他点燃了自己的青春之火,让她明白自己的人生使命,教会她人生中难得的一课,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之所向,也更加明白了这只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快感。我们在爱情里跌跌撞撞,却在人生之路上不再彷徨。多少年后,当弗兰奇斯卡与当初带给她性体验的小伙子海因里希再见面时,两人再度重新寻回那逝去的温存,然后友好的告别,这一次,是永久的告别。同时,这一天,也是柏林墙倒塌的日子。二十多年的光阴,活力四射的少女成长为鬓发苍苍的老人,她像一只麋鹿,只是欢脱的蹦跳在自己的森林里,对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小说以“他们一点儿没有察觉到”作结,他们真的是“背对世界”,只是沉浸在自己温柔的小世界里。他们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么?不,当你完全陷入一个使你精神自足、心驰神往的境界里的时候,你是会遗忘整个世界的。

  开篇的第一个故事《最美丽的岁月》让人不禁感动落泪。开头的第一句话就很有代入感:“我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与我的母亲一起旅行。”这句话的抓人之处在于:她道出了故事中的“我”与母亲尴尬的疏离状况。这个短篇在回忆“我”与母亲琐碎然而温馨的生活片段的同时,隐晦的道出了“我”与同性密友之间小心翼翼的相处(不敢告诉母亲自己爱的是同性),但在最后却意外的在一张照片上发现了母亲与自己的姑妈卡拉亲吻的瞬间,照片的背后写着一句话:“1940-1945,和卡拉在一起,我最美丽的岁月。”女儿一直小心保护着自己情感的私密性,在看到这张照片后,作为女儿的“我”是会怎样的热泪盈眶。在那一刻,年少时母亲将赞美之语的刻意隐藏、年长后母亲毫不留情的咄咄逼人、战争年月里母亲是如何艰难的把“我”生下、上了年纪的母亲衰弱而苍老的身体,都已化作泪眼中迷蒙的风景。读者被海登莱希的叙事策略所折服,因为故事是以一次旅行开始,然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这趟“唯一的一次旅行”,而是话锋一转,将故事引向了那些被时光遮蔽的记忆,在记忆与现实的来回交织中,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内心波澜娓娓道来。而正是这趟珍贵的旅行,慢慢的将本来疏离的母女关系渐渐的粘合在一起。生命中至亲的人之间有天大的仇恨,也会在时间的浇灌下达成和解,更何况“我”与母亲本来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我”那份骨子里的倔强和坚执,在看到瘫痪的母亲时,也本能的变得柔顺和驯服。因为当一个至亲的人的生命在你眼前凋零,你始终不能选择“背对世界”,而是要去面对。

  不论是同性之间的欲说还休,还是异性之间的一见钟情,抑或与老一辈人的纠葛龃龉,埃尔克.海登莱希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类的普世性的主题在讲述,那就是“爱”。爱,千姿百态。有的爱生猛有力,有的爱激情澎湃,有的爱细水长流,有的爱克制疏离。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文学史上对于“爱”这一主题的各种言说方式,不断的丰富着文学的内涵,也让我们对文学与人类的前景充满信心。“背对世界”——不是逃避,抑不是疏离,而是为了更诚实的面对自身,不断向内探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