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5 03:32: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精选10篇

  《从幕末到明治》是一本由佐佐木克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3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一):一本不完全的幕末政治

  合卷后最先思考的是为什么出版社会选择引进这样一本书,因为他既不是最新的有关明治维新的书(原著为《幕末史》,筑摩書房 2014年出版),也不是最热门的(我认为是井上勝生 《幕末・維新―シリーズ日本近現代史》岩波書店 2006年出版,其实最火的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文豪夏目漱石的外孙半藤一利的幕末史,但是从对比性而言,井上作为北海道大学的名誉教授,也是位一生致力于幕末史的学院派大家,肯定要比小说家半藤来的更有权威性。)那么这本书的特点究竟在哪里呢?

  然而因为无法忍受激进的长州藩所进行的一系列恐怖活动,天皇将长州藩指为朝敌。这时,身为禁里守卫总督的德川庆喜则借机将天皇重新拉向己方,又凭借出色的政治手腕使第一次征长战争不战而胜,幕府似乎重新站回了上风。然而好景不长,幕府的盲目自信发动的第二次征长战争因为不得人心,而以失败告终,西乡隆盛直接明言,“幕府大限将至”,日本的未来只有依靠雄藩,从萨长盟约开始扩大这一同盟的势力。随后的王政复古和大政奉还作者都提出这并非是讨幕。

  作者将“攘夷”解释为“条约修改”这一大纲穿插在全书,但是为何故意不提因为长州藩引起的下关战争而被迫改税约书?造成国内产业受到了巨大打击,通过作者的描述,使读者以为国内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的经济灾难应该由幕府来背。

  书中雄藩暗地里和外国进行贸易解释为因为幕府不可靠而进行脱藩积累实力。安政开港后,所有港口的关税都由幕府掌握,那么这自然和藩的利益产生了冲突,因此藩的动机就需要进一步的详细讨论。

  鸟羽伏见之战书中也一笔带过,并且说“岩仓回答,如果庆喜提出了谢罪,那么可以即日就议定让他就任。。。。。庆喜的回忆中,他试图控制住强硬论者的势头,却没有成功”,一眼看上去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波澜不惊。其时“江戸薩摩藩邸の焼討事件”才是无法控制住对萨强硬派的真正原因,随后庆喜上表讨萨,拉开了戊辰战争的帷幕。

  作者对自相矛盾的地方也进行一笔带过不加阐述。既然是为了举国一致的条约改正那么以西南战争为代表的士族叛乱究竟是为什么呢?伊藤博文的“一枪不放,一血未流”就实现了日本近代化的演讲真的可谓是笑话,作者居然也是表示认可的。。。。维新志士们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哎!

  王政复古以后的历史事件仅仅是如年表般一一罗列出来,有可能作者已经无法通过对这些的分析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举国一致”的正确性,好像刹车失灵的列车狂奔不止。当然你对一位身患大肠癌的老人实在不忍心批评,但是,这本书的缺陷实在是不能无视,如果你打算通过这本书入门幕末这段混乱的时代,我劝你有必要再接触一下其他的相关的学术书,毕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最后我引用一段日本网友的书评来作为结束。

  ところで、半藤一利氏の「幕末史」への反駁っぽい書き方が多かったが、何か因縁があるんかな?(话说回来,文中对批判半藤一利的幕末史的地方有很多,这是什么道理?)

  と思って経歴を見ると大久保利通の御孫さんが著者の恩師だったとか。(看了简历才知道原来大久保利通的孙子是作者的恩师)

  一方、半藤氏の先祖は長岡藩士。

  、、、まだ戊辰戦争は続いているようです。(好像戊辰战争还在打啊。。。。)

  《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二):读后感二十二

  维新这个词即古老又是东方独有的,指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在近代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是在不进行王朝更替的前提下,从前现代国家向现代国家迈进的努力尝试,用现在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国家的改革与国力的发展。但如果维新失败或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家危机的解决就要靠革命,相较而言,前者是主动的变革,后者是被动的危机,前者通常是理性有序的,后者往往是混乱无序的,革命总是要比改革付出的成本要高,失败的概率和不可预测性要大。

  有关日本维新历史的书,大概读过不下三、四种,我为什么格外关注日本维新这段历史?大概是因为同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兼具东方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家,中国也曾经有过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与“洋务运动”,但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从当时晚清国力和疆域的角度来看,这实在是不应该的,也是值得当下人们充分反思的课题。在当时的历史情景中,促成了近代日本维新成功的要素究竟都是什么呢?两国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差异?

  1、 危机感

  日本处于地震带,是一个多灾而物产相对匮乏的岛国,其国民对于危机本身就有着超常的敏感。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和多年的宗主国,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的冲击下日趋衰落,足以为日本提供前车之鉴。自佩里“黑船来袭”之后(1853~1854),日本同样面对列强的“炮舰政策”,一度也曾走上同清朝一样丧权辱国的道路。强烈的危机感与忧患意识,促使当时日本的各个阶层,公(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公卿)、武(以幕府将军为首的大名、武士阶层)、庶民中的有识之士,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强共识,通过对清国形势的研判,以及几次同欧美列强的小规模冲突,也使得推动日本维新的政治精英们,对双方的实力与差距,以及本身的不足,大多有着较为理性、客观的认识和判断。

  2、 民族性格与文化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对日本民族性格的评价。作为推动日本维新成功的主体——武士阶层,更是将某些极端的民族性格推向极致,比如自尊与耻感。职业军人本身就有着坚毅果敢的行事风格,同时又深受 “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思想影响,以及为追求“大义”而视死如归的尚武精神。相比晚清普遍昏庸腐朽的官僚阶层与君主政治,两者之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相比的,戊戌变法中虽涌现出一批矢志变法图强的志士,但从本质上仍难以脱离中国传统文人式的迂阔与孱弱。

  3、 国家政权结构

  维新前日本的基本政治体系,属于典型的封建制,全国面积约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除将军所有的天领之外(约400万石),土地按粮食产量“石”为单位分配给了276位领主,其行政单位被称为“藩”,将军颁发“朱印”承认藩主合法统治的权力,藩主除对幕府承担相应的义务外,还要分配俸禄给予家臣,家臣效忠藩主而不是天皇或将军。这些藩的领土有大有小,小的只有一万石,大的如维新之中较为活跃的萨摩藩(表高77万石实际85万石)、长州藩(表高37万石实际100万石),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各个藩在尊崇幕府的领导之外,在自己的领土内,实际上有着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但可以召开“藩议”制订“藩政”,同时也可以发展独立的武装,这就造成了幕末时强藩的崛起。当幕府政权无法充分解决国家危机时,数个强藩的结盟就足以成为推动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

  相对于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思想体系,以及历朝历代都是东亚地区宗主国的传统,日本对于其他强大国家的臣服与客观认知,有着相对平和的心态,既不至于自欺欺人,也不至于不自量力。天皇作为日本的文化、精神领袖,与作为最高行政、军事机构的幕府政权,以及名义上受幕府节制但其实各自为政的藩阀体系,形成了这个国家独具特色的双轨多元式的政治结构。从幕府衰落,被动地放弃政权来看,这也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缓冲,成为了政治革新的重要突破口,从而避免了一元政治下,为争夺国家政权而引发更为惨烈的暴力革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欧美诸国对于中国的市场和利益需求,也远比当时的日本为甚,清国也确实分担了更多来自西方文明的冲击与压迫。

  4、思想体系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早在维新之前,日本便有火枪科技和“兰学”的流入,甚至有过相当数量的天主教信徒,日本对西方的商业、文化交流,原本便有一定基础。近代以来,基于“兰学”和“开国论”之上,更为先进的西方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知识与思想,成为教育的主流,如胜海舟之于海军传习所,以及为明治维新培养出大量杰出人物的吉田松阴及其“松下塾”。松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造就能够适合当时政治形势和政治理想的人才,也就是说培养具有尊王攘夷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对于这些即将投身于时代变革的新一代政治精英们而言,其影响和启蒙是有效而进步的。

  在思想启蒙方面,明治时期流行的重要西方学派分为三派。即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英吉利派之功利主义”,以中江兆民为代表的“法兰西派之自由主义”,以加藤弘之为代表的“德意志派之国家主义”。清国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仅是为了巩固满清统治,而拒绝进一步政治改革,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仅限于军事和技术层面。明治维新的核心思想,则是尽快摒弃亚洲的陈旧制度,效法欧洲的新兴制度,目的是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富国强兵。从改革的出发点和立场而言,两者便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三):转载:明治维新是古典精神的自我实现

  文|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李永晶

维新”的真相与意义

  由于明治维新一再被以各种方式谈论与再现,这场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政治变革与今日的距离就显得并不遥远。单就这场变革近于专有的表记方式,即“维新”二字来看,人们也有理由关注它——在原本的意义上它不是当下人们熟悉的“革命”或“改革”。美国的日本史专家马里乌斯·B. 詹森自问道:“这个从十九世纪的传统中摆脱出来的国家如此急剧地从议会立宪主义转向军国主义,接着又转向和平主义,从通过战争追求国力强盛转向通过贸易追求民富国强,凡是有责任感的历史学家都会追问:这到底是为什么?”(詹森主编:《剑桥日本史(第五卷):十九世纪》,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38页)。对中国读者而言,理解邻国史上的这一事件,几乎在理解自身历史时不可或缺——作为近代以来竞争、效仿、敌对、合作对象的日本,作为今日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亦敌亦友、难以定位的日本,正是明治维新的产物。中日关系的这种状况也会激发读者去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

  《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四):一段政权平静过渡的历史

  该书评首发于“书入法”。

  一海之隔,黄皮肤黑眼睛,信奉佛教,有代表着神的传承的皇族。日本和中国如此地相像,但当今的两个社会却是极不同的。尤其在中国这方,日本甚至可以成为朋友之间的敏感词。民族情感就是这样一种情绪,是民族中人,就难以逃开。所以读书之际,尤其读到与中国相关的部分时,会稍稍紧张,生怕作者说了什么“不敬”的话语,让我不能把好好一本书看完。就像在东京骑行被带去靖国神社时,那种窘迫感,好像在背叛自己的祖国。然而在日本民众看来,靖国神社供奉了远早于二战就战死在各种国内国外战场上的士兵,谁家的祖先都有可能在里面供着,着实不是仅仅为了二战。

  作者年逾古稀,患有癌症,写作这本书时困难重重,但是仍兢兢业业,用详尽的史料支持了他的论点,也极其的客观,这一点非常令人钦佩。在写到明治政府建立之后,也坦率承认日本国内政治氛围从自强逐步倒向了对外侵略,并且中国是目的地之一,作者表露出遗憾之情,但这也并非他写书的核心内容,一笔带过。对于学术型的史书来说,这已足够。

  日本人当时还把中国叫做“清国”,并且把这个王朝视作了反面的“前车之鉴”。清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利用英国的势力,却不小心引火烧身,被一步步卷入了鸦片战争。邻居的日本早已派人在上海实地考察过,因此美国扣开日本的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后,他们马上想到不能够内战,一定要团结一致地对外。我们可谓真正地给了这个邻居一个好案例。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有了这样的觉悟,有所行动却仍然是过了二十年。日本当时以诸侯分据而治,诸侯受封及听命于世袭的幕府将军,将军是国家真正的统治人,而天皇则是世袭的神权的象征,他生长在深宫中,甚至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将军和诸侯是武士,文官们是出生高贵的官家,参加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这种政治体制于我而言是全新的知识,尽管知道幕府这个名词,但并不知其细节。所以读来是非常有趣味。

  日本的崛起是源于屈辱,因为被列强视为“未开化文明”,因而没有平等谈判的权力;也源于灭国的风险。匹夫有责,社会上先后涌现了很多有志之士,几个关键人物在诸侯(藩)中甚至没有高的品阶。文中曾多次提到,幕府奖金能够和这些人面对面地对话,在当时是多么罕见的情形。可见,我们的邻居也是有着严格的尊卑阶级概念。但意外的是在这样的阶级差距理念下,他们能够从下往上的推动这种翻天覆地的变革,而且在推动过程中虽然有一些阻碍,但并没有“出于私利”从中作梗,在掌权阶级之间用手段排挤的做法。甚至到了最后的幕府将军还政于天皇,都不动一兵一卒,平静地就实现了过渡。

  这是我不能轻易理解的地方。这种摒弃阶级的热血在中国也有,在民国时的年轻人们都愿意为了国家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然而不同的是我们的革命志士和掌权阶层是对立的,最终是要将他们赶下台取而代之来向前发展的。而日本这个时期的志士们在最后推举管理机构时,仍然想让幕府将军做上议院的首席,等于变革不改变政权核心人物,仅仅是管理方式的改变。天皇的地位也始终是神权的代表,没有实权。

  我一直觉得日本和德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本书中提到日本的使团出国访问时,在德国找到了最多的鼓舞。而碰巧同期在看关于希特勒的书,德国也如同日本一样,也是诸侯邦制的国家。俾斯麦正是武力崛起统一了国家。两个国家最后都成为了二战的恶魔,战后又都崛起为技术强国,以严谨著名。

  我并不觉得这里有一定的关联性,只是觉得各种历史和文明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时候又非常地相似。历史的进程,政治运动的成败,读来更觉得如中国人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日本从幕府走到明治,从天皇到各强有力的诸侯,无不希望国家强大起来,仍然前前后后反反复复走了半个世纪,幕府将军最后交权也经历了跌宕。而希特勒从最开始就梦想着独裁,却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更是时局给了他机会。

  看这样的历史还有的感慨就是乱世出英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领导力,大时代中的领袖其领导力实在令人钦佩,人格的魅力。关于本书还要说的就是很得体,既有详细的大事记,又有通过个人书信和史料对史事的详解,也不至于过多强调史料,读来基脉络清晰,又朴实无华,无浮夸的杜撰和个人情绪的宣泄。只是藩名太多人名也太长,读着读着就有点对应不上了!

  《从幕末到明治》读后感(五):为了将来

  在幕末的史料中,不太能看到“屈辱”这个词,只因为这是个说出来令人痛苦的词语。如果看过大河剧《笃姬》,一定对日本幕末时代不陌生。剧中女主笃姬,是德川幕府末年萨摩藩武士之女。地处日本最南端的萨摩藩,是日后追随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联合推动明治维新的重要力量。正如大河剧以人物传记的视角描述明治维新前的风云变幻一样,本书作者同样跳出以往幕末史的以“倒幕”为中心的惯例。在作者心中,西乡隆盛早已判断过,幕府会自动倒台,萨摩藩不会主动讨幕,如此,又何谈倒幕?因此,作者以现代化国家建筑为角度,讲述了一个建设国家的故事。

  “为了将来”这样的话,对于今天的日本已经难有影响,但在幕末时代绝非如此。无论是支持萨摩、长州的人,还是对幕府心存感激的人,都超越了自身的立场,为了日本的未来携手作战,使幕末时期的日本出现了难得的兼容并包的社会气象,进步速度飞快。1890年,日本正式开设国会,在此之前日本曾宣称要制定国家宪法。英国回应了日本修约的诉求,以示其对日本近代化进程的肯定。至此,佩里来航之后一直附着于日本内心的屈辱感一扫而光,未来,指日可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