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与地坛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与地坛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5 20: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与地坛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与地坛》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与地坛》读后感(一):罪孽与福祉

  史铁生,这个名字大家可能熟悉语文课本中有他的文章。大家可能也知道,史铁生是个残疾人,21岁以后,他双腿瘫痪。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今天给大家推荐史铁生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

  轮椅限制了史铁生的生活半径,所以他常去的地方,就是离家不远的地坛。

  怕是没有什么打击比21岁失去双腿对一个青年人打击更大了。他常常几个小时专心致志思考,活的意义

  在地坛的15年,他亲眼看到中年情侣不觉中变成了老人热爱歌唱小伙子和他告别去追逐生活,前途未卜;老年饮(酒)者执着的去捕那种罕见的鸟,并未如愿;作者对那美丽人儿爱而不能求;他还与那位被命运捉弄的跑者,互相勉励: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当然还有那个漂亮不幸小姑娘

  不只这个小姑娘,不只作者与书中的这些人,怕是所有人都幸又不幸吧。命运的救赎之路在智慧与悟性。寻不到那智慧与悟性的众生,度化了佛。

  而众生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欲望。佛的本质是不是也是欲望呢?欲望带给你恐慌,也赋予你人性。恐慌与人性同生同灭。

  他不只是在怀念“我”与地坛,而是在思考人与世界

  作者超越了幸与不幸,众生与佛,生与死。在心痛温暖平静永恒。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

  《我与地坛》读后感(二):史铁生终于是一个真实的人

  《我与地坛》不像是我读其他的作品,甚至是王小波的杂文集,有时候都让我觉得想快点跳过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之前在读《沉默的大多数》时,我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都要读读书。那时后读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现在每天都读一读,我的速度也因此变快了。所以读书和写文章有点类似绝大多数人不是靠什么爱好灵感,更多的应该是每天连续的坚持

  《我与地坛》里描绘了很多事情现象,比如“乌合之众”、死亡、友情爱情等。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史铁生的真实,他将自己和盘托出,道出自己的懦弱曾经的谄媚,和自己的悔恨。他终于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审视了自己以往的生活和现在人的生活,如果你不够智慧,那么这个审视的过程很可能是充满仇恨的,是偏激的,是愤怒的。但是史铁生是讲故事心态,平静地剖析自己的过往。我想他写这些文章最主要还是跟自己对话,想讲故事给自己听。

  真实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做一个真实的人。勇气和智慧都很难得,更何况同时拥有这两者呢。很有勇气没有智慧,很可能会一意孤行;有智慧而没有勇气,很可能会沉默懦弱。

  史铁生的勇气不必多说,毕竟一生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跟那么多人相聚离别,只要还坚强地活下去,自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而他那难得的智慧,主要是来自于其同理心对于人性的体察。在《黄土地情歌》一文中他写道:写到这儿我怀疑了很久,反省了很久---也许是我错了?我老了?一个人尽管他虔诚地希望理解所有的人,那也不可能。一代人一代人的历史不同的,这是代沟的永恒保障。沟不是坏东西,有山有水就有沟,地球上如果都是那么平展展的,虽然希望那都是良田但事实那很可能都是沙漠。。。世上的紧张空气多数处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变为穷干涉。

  这是史铁生关于当时的年轻人和他年轻时所流行歌曲,以及两代人的恋爱方式不同所引发的讨论。刚开始史铁生觉得他年轻时的歌曲才是“心灵作为”,而不是“喉咙的市集”。后来,他坦言,他怀疑了很久,反省了自己。最后觉得年轻人想唱什么歌就唱什么歌,别人不必瞎操心。“任何以自己的观念干涉别人爱情的行为,都只是一股逆流”。

  在《我与地坛》中还可以看到史铁生对于自己的反思,是带有同理心的,是平静的,所以才彰显智慧。

  写文章、讲故事真是一件治愈心灵的事,把事情一件件地写出来,就可能一件件的放下,然后思忖一会,继续轻装上阵。“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我们带着这个事实,继续努力

  2018.03.21

  《我与地坛》读后感(三):读《我与地坛》后有感

  这是我寒假看的第四本书,却是第一本开始看的。一开始接触到史铁生的作品,就是课本《合欢树》了吧,在这本书中也看到了。然而,看了四五篇以后,我的内心疑惑慢慢变深,为何这部散文集里面有很多篇都涉及到自身的残疾呢?并非我对其不尊重,我只是觉得,如果将近每一篇都会提到,是否也略有矫情意味?这两天去看了高中语文老师(可以说是真正的文学入门导师),正好也提到此,他说他认为我应该站在作家角度去思考,他只是把残疾看成了自己生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也把它当作一种背景板…细细想来,也很有道理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抒发感情以及心理描写得都很细致,除了两三篇大家都熟知的文章以外,我挺喜欢其中的一篇《“忘了”与“别忘了”》,可以说不仅站在残疾人的角度,更站在了世人的角度,把现实场景批判的十分到位。另外我很喜欢的就是里面的记忆与印象,寓意也很深刻。里面提到的写作的零度的概念,让我思考了很多,也许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灵魂眺望吧,不过有些人想的多有些人想的少,有些人想的完善一点罢了。写作,不要把他当成教学方式,更不是竞争哗众取宠工具,是自己内心多思考,如果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带来多的思考、共鸣那更好,如果不能,至少也是对自己目前状态的一种反映或是“正在旅途中”的呈现。

  不过可惜的是,我对于这本书中的诗歌,并没有很深的研究,只是概览。总的来说,作者还是很伟大的,不过不仅仅是站在他是残疾人的角度,他的内心比现世很多人要健全的多。

  以上都是一枚读书爱好者个人观点感谢豆瓣这个平台,让我可以记录下这一阶段看完书后的内心!

  《我与地坛》读后感(四):我的“地坛”

  早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学习了史铁生的文字,还清晰记得在《语文》课本上,一篇《我与地坛》的节选。配了一张图,是彩色素描画之类的,依稀记得画面上有坐在轮椅上的年轻男人,他的母亲似乎是半蹲在男子膝盖位置。这个故事,给一个十岁上下不谙世事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悲伤沉重的故事。作者讲述的事,如果真的发生到我的身上,我会怎么样呢,我不敢想。那时,史铁生先生还在人世间耕耘笔尖

  几年前的一天,读到新闻,知道史先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心中怅然了许久,史先生写了他的亲身经历,因此读者跟看小说、看电影完全不同了,仿佛作者变成一个你认识长者,你知道了他的遭际,得知去世的消息情感就不同了。此后的很多年间,也没有再读史先生。

  不久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我与地铁》,这个标题,倏的一下,那些与这篇文章,以及这位作者的许多记忆都涌上心头了,那些沉重的记忆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变得浅淡,反而因为时间,从一个不经世事孩童渐渐经历生活中那些无力感与钝重感,有了丧失的经历,也有了难忘孤独时刻。让我一想起,就坚定地感到,史先生的文字,现在来读,可能不仅仅是沉重,应该要收获更多。于是,买到了这本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新版《我与地坛》,这是一本散文集,除了那篇著名的《我与地坛》外,还收录了许多先生关于记忆与回忆的文章,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都是实写。于是,我从其间,史先生的成长轨迹也变得有些轮廓了,而不仅仅将不幸的病痛看成这位作家的全部创作表征。

  先生写他与地坛,其实并不一定是“地坛”这个地点,他又说现在他已经搬到离地坛很远的地方了,再回去地坛,也与那时不同了。“地坛”,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出现了呀,让我想想,在那过去了二十几年间,位于我高中的操场城市中心地带,那些行人罕至的阡陌小巷,就是我的“地坛”啊。高中别的男生都喜欢打球,可我偏偏没有中意的体育项目,我被孤立了,而那时的我不想承认也是不敢承认。那个偌大的操场是我的“地坛”,可以拿一本书,在整个体育课期间,吹着风看书,也可以一圈又一圈的跑步,或者就是简单的坐在操场边的石阶上,看操场里的人,他们在笑,或是低声谈话。

  曾经因为学业的不如意,在放学后,刻意绕开回家途中的大路,而是绕到市中心的一大片平房小巷,耳朵里听着暴躁的摇滚乐,间或抽两口自己偷偷买的烟。不知道在想什么,总之可以不用那么早回家。这里就是我的“地坛”啊。

  还记得那时高中苦闷的一周后,周末,不想约朋友,只想一个人,骑了车子,去城市南边的一座高山上登山,那些明晃晃的太阳就在头上罩着,身旁走过笑着、蹦着的人,但自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也不想高兴,高兴什么,高兴似乎是一种低级情绪,我不需要。就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那么爬,有时候会想想这周看了什么书,有时候,又什么都没有想。那座城市南边的高山,就是自己的“地坛”啊。

  在此后的许多年间,我的“地坛”消失了,后面的日子变得喧嚣热烈起来,没有被孤立,也不经历烦闷,如果有,也就那么一小会,那都算不上烦闷。又到了后面,我的“地坛”又回来了。在那座南方城市,我的大学旁边的小山,这是一座著名的小山,许多英灵在这里安息。在筹备考取研究生那一年,天天图书馆的五楼面对那座民国时代的绿瓦红墙的图书馆,两眼看白纸黑字,看的发昏,下午逃也似的,就从学校哪那条小径缓缓上山,或者爬到山顶,或者只是到山坡,山不高,极其静谧,几百上千年的大树屹立期间,更显得森森,到了山顶,我常常会站在相同的一个地方,那里恰好是两棵大树之间的空隙,从那里可以窥见整个城市,我常常就站在那里凝望许久,罡风吹过,四季消弭。这座小山就是我的“地坛”啊。

  我有幸,在那些生命中时刻,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地坛”。史铁生先生说他在地坛中也许就只是那么坐着,有太阳,有风,看虫子打架,看行人来来去去,以至都熟悉了那些脸庞,如果没有经历过生命中那些孤独时刻,又怎么会体会到“地坛”的况味呢。“地坛”从表面看来,是灰色的,是孤寂的,是冷冰冰的,是秋风萧瑟的;但如果真的曾经身在其中过,就知道这只是表面上看来,因为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地坛”,是独立尘世的、是跳脱的、是饱满鲜艳的,是将所有那些肤浅的、短暂的、易碎的全部灌注到一个窄而深的隧道里,一个极其安全又柔暖的空间就这样诞生了,成为生命的出口。

  再读史先生,“病痛与不幸”我只看作先生的一种生命维度,知道生命的广阔性是超过我们想象的。不幸与病痛成为先生进入到一个许多人得未曾有的一个空间,当然也有许多人曾触碰过它,但试图将其展现一二,还需要深沉的灵魂、机敏的悟性与畅炼的文字。感谢史先生,让我获得寻觅隐藏在枯枝烂木、杂草丛无的的记忆之径,顺着这条路,我生命中的那些“地坛”跃然脑间,成为自我成长的一次有益审视。

  回忆,偶尔会质疑其发生的真实性,当然这种念头令人惊悚,而如果能找到一条合适通道进而自当下印证那些生命中的勾连与结点时,可也就确认无疑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五):命运奈我何

  人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当你身处一生最幸福时光之时却浑然不知,而面对苦难却总盲目乐观,认为坏事已经到了头,却不知命运的的玩笑有多么残忍,苦难只会一个比一个猛烈,毫不手软。

  初中的时候看见“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并没有什么触动,现在重读却幡然领悟了。

  我与地坛

  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温馨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您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你说: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是的,这样说过之后我竟然不那么恐慌了。就像你看穿了死之后所得的那份轻松?一个人质报复一场阴谋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杀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杀死在市场上,那样我就不用参加抢购题材的风潮了。

  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您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我二十一岁那一年

  如今来想,有神无神并不值得争论,但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暝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正如迄今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也都没有实际的验证,但那向往并不因此消灭。

  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有十二间病室,除去1号2号,其余十间我都住过。当然,绝不为此骄傲。即便多么骄傲的人,据我所见,一躺上病床也都谦恭。1号和2号是病危室,是一步登天的地方,上帝认为我住那儿为时尚早。

  如今来想,有神无神并不值得争论,但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暝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正如迄今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也都没有实际的验证,但那向往并不因此消灭。

  记忆与印象1

  死,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陈村有一回对我说:人是一点儿一点儿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

  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比如,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年时光。

  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