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5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经典读后感10篇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是一本由村上春樹著作,時報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80,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读后感(一):出发

  《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2017农历年始读完的第一本书。

  第一次看村上的游记,相当的入谜。全书涉及到许多的全世界各地的一些地名,在搜索网站打开地图对照着地名或相关图片一个一个的来看,这样画面感很强。因为暂时只有台湾翻译版(也很庆幸自己在诚品书局毫不犹豫的买了,虽然价格有些小贵,网上对于台版的翻译有许多诟病,但我觉得蛮有意思的,让村上有了些嗲嗲的台湾腔。过一阵子想再看英文版)。特地百度了一下,台译老挝为寮国,初看到书名时还想着这个完全没有熟悉感的国家到底在哪里。

  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个新奇事物,村上春树也总是天马行空想象不着边际东西,波士顿观鲸时他会想着大部分时间耗在捕食上的鲸是没有时间音乐上网,做体检的……然后用哲学观点归纳为和人类的每天的奔忙也许没什么一样而已;看着媚公河湍急的流水他一直在想像水底的鱼儿是什么样子……当晚上佛塔出现白光时,就想着鱼儿们开始准备入睡了吧……在可惜熊本县的万田坑成为世界遗产时却又想到,也不知道万田坑的想法如何……他的游记还不时的会出现一些小幽默,因为文化的差异可能我能get到的点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这本游记是作者去过的众多地方的一小部分,实在令人羡慕的很。如果可以像他那样在这么多的国度留下自己的脚印感受如此丰富各异的文化该是多么美妙事情! 或许终其一生,我们能去到的地方始终有限,想着想着,我不禁又在脑中思索着下一次的旅行目地的……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读后感(二):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我会选择读村上春树

  一

  我是在旅居北京的那段时光里,真正地喜欢上了村上春树。

  2014年的春末,结束在深圳的工作,做了一趟沿着海岸线北上的旅行。在8月初抵达北京,想着这里挺好玩,又想等着看陶喆九月份演唱会,就找了份工作,在这个城市做短期的盘桓。这不是人们常常说的北漂,而是带了一点点浪漫的旅居。

  那一年零2个月的生活是有那么点浪漫的:同事们都好相处,工作也相对轻松,因为合作伙伴缘故,有各种话剧、音乐剧的免费票拿,所以那一年我看了很多演出,也借此走遍了北京的大小场馆。

  当然,看得更多的,是书。也是在那一段时光里,认真地读起了村上春树。

  二

  记得最早是在中学,《挪威的森林》被当做小黄书读过,还囫囵吞枣的读了《海边的卡夫卡》及两三本短篇集子,记得有《东京奇谭集》和《遇到百分之百女孩》。然而当时根本没有读出个所以然,是随大流的草草翻阅。

  2015年初,村上春树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男人们》上市,我有幸提前拿到了该书的试读本,读完后略显失望,难道这就是人们常常谈论起的那个村上?便想着系统的读一读村上春树的作品,试图弄明白他的好。

  从《且听风吟》开始,3个月的时间里,读了近20本村上春树的书。

  记得当时连着写了几篇阅读笔记记录这趟阅读村上的所得。其中有一篇写道:

  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有一种可以称作“村上氛围”的东西,它没那么惊艳,但也决不俗气,如一阵微风,扫过山岗、河流、森林、城市、人心......这是属于春秋季节和煦的风,想必是没人会拒绝,只要你耐着性子读一读,稍不留神就“滑”进了村上的文字世界。

  如今读来,仍然是我喜欢村上的原因

  三

  今年2月的某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主题为《身为村上春树:畅销的青春迷茫孤独》。主笔陈晓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们什么时候会阅读村上春树?当离家后面对一个陌生世界不知所措时,当因为这种迷失需要安慰时,村上的文字以一种诚恳简单方式提供着安慰。”

  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在独居北京的那段时光里,读村上读到入迷。

  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有很多孤独,主角们总是在寻找,可这种孤独与寻找并未传递给读者孤独感和迷失感,反而是一种共鸣认同。仿佛我们发现生活中同类,两个孤独的灵魂突然知晓了对方,虽然依旧在各自的世界孤独着,却多了一份安心

  这样的文字总让我想起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1882—1967)的画,画里的人明明是那样的孤独(一个人在深夜的咖啡馆,在异乡的旅店,在远行的火车上),却总能给看画的人带来抚慰

  你瞧,即使我们卑微地身处在这个庞大的城市里,却并不是拥有唯一频率的鲸鱼,在水泥森林的角角落落,总有默默散发着相同气息同伴

  这种感觉,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称之为忧伤快乐

  “我觉得寂寞,却是一种温和甚至令人愉悦的寂寞感受,因为我不必在别人的欢笑与交谊中当中独自忍受自己的寂寞与周遭情景对比,而是在这个所有人都相互陌生的环境里品尝着寂寞。”

  所以,当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我就会读村上春树。不管在何时何地有着何种心境,村上的文字总能让我快速地平静下来,然后跟着作者一起去到某个虚构的或现实的地方。

  这样说来,村上春树就是我文学上的舒适区。

  - END -

  关注微信公号【小贝书单】获取更多......

  视频说书/原创书评/精选书单/线下读书会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读后感(三):【读书半杯茶】之23 秋雨与春树

  《门孔》by 余秋雨

  《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by 村上春树

  写下了这个题目注意到两位作者的名字还多少有个呼应,一秋一春,一雨一树。画家朋友们,这可是个好题材

  这两本书都是出差时在机场书店买的。一个在大陆,一个在台湾。两本书大部分都是在飞机上读的。读完后我这个对比一下的想法怎么也丢不了。

  余先生的这本书,由十二篇人物事件回忆组成,写到了巴金、谢晋、林怀民、星云大师华人中的名人,也写了自己的妻子马兰,甚至包括一篇给母亲的悼词。余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不少他与这些名人交往趣事,也介绍了其中几位值得尊敬前辈处世为人。比如介绍巴金先生的文章中说到他62年的一次发言中对当时上海文化界"棍子横行"的声讨,他的80年代的自醒,和张春桥所谓的对巴金"不枪毙就是落实政策"的无耻言论。余先生总结巴金的前半生是"反封建"、"争人道",后半生是"斥棍子"、"说真话"。这样来评价、总结一位"文豪",对不了解中国当代史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文不对题,但对于我们这些多少有过些经历的人,这样的评价却是难能可贵。的确没几个生活在二十世纪文人能做到。余先生也不愧是一位文学家开篇文章"门孔"中一段情节描写谢晋与残疾儿子之间的父子情深让人感动

  但这本书看下来,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失望。就像在饭店吃饭,买了碗荷包蛋面,吃完了面,却没看见荷包蛋。

  余先生的书中,充满了大量对自己过去成就不可抑制的吹嘘。比如无数次地提到自己是当年是最年轻的在某次大会上的发言人,比如当年被"民意测验"推上了高校领导岗位,比如自己几十次提请辞职才获批准,比如自己对文革当权者的抵制,比如自己中东之行后对全球恐怖主义行将兴起的警告,等等。这些事可能都对,但几乎每篇文章都这样那样地提出来,就像让人在吃荷包蛋面条的时候,老是咬到骨头。另外一些细节小事,此如说让别的名人等自己回电话描述,就很小家子气了。书中最后一章写妻子马兰得罪安徽领导,似乎还为余先生在事业上受挫折,就非常的半遮面。我总觉一个本来可以很凄美爱情故事,被写得不明不白半途而废

  余先生早年的书比如《文化苦旅》,我很喜欢。所以这次在机场看见了这本书就匆忙买下来。可惜,没有吃到荷包蛋。

  村上先生的书,却让人拿起了就放不下。十篇或客居他乡,或行游四方轻描淡写的回忆文章,让人看见一个心智成熟,对人生充满感悟的壮年男子的刚毅、深邃淡定。村上先生的文章中也提到过自己的过去,比如重访在意大利写自己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小镇娓娓道来,让我们看见的不是一个有先知先明充满战斗力的青年(比如余先生提到的自己在文革期间的情况),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努力寻找自己在世界上位置的青葱的少年,一个能寻找爱情、生活,也会被爱情、生活眷顾的年青人,让人由不得地置身处地。文章的美妙之处,也就出来了。

  村上先生的这本书是文学作品,不好介绍太多。转一小段他回答朋友问他为什么要去湄公河上落后地区旅行的话:

  "我从寮国(笔者注:就是老挝)带回来的东西,说起来除了少数土产之外,只有一些风景记忆而已。不过那风景中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感触。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那些风景是否会对什么有帮助?我还不知道。结果或许并没有多大用处,只不过是回忆而已。但本来,那就是所谓旅行不是吗?那就是所谓人生,不是吗?"

  推荐村上春树先生的这本书。

  高嵩 10.22.2017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读后感(四):世界旅行者的好奇之眸 ——读村上春树《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

  不知道什么原因,作家这个职业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宅宅的”。这种刻板印象,大概是无论写什么东西,作家都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缘故。但是,这世界上也有完全不宅的作家,村上春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不看不知道,散文奇妙。自从村上出版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几本散文集之后,他的生活一股脑地被展示在读者面前,我们才蓦然发现:村上居然是一个马拉松爱好者,他的写作无比地遵循规矩,他翻译了好多英语的小说,更重要的是他好喜欢去全世界各地旅行!

  既然已经去旅行了,自然不能白去。村上把旅行中间的见闻写成文字,发表杂志上,积累到一定数量编辑成书,于是便有了一本又一本的“纪行文集”。我看过的就有好几本,而在台湾地区出版的这本《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则是最新出版的一部“旅行记”。书名中的“寮国”指的是老挝,但是整本书却未必只是关于老挝,而是村上在世界各地旅行后写下的文字,其中就包括美国、冰岛、希腊、芬兰、老挝、意大利、日本等等,所以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村上真的是一个“不安于室”的作家。他一言不合就出走,还特别懂得如何旅行。他的旅行方式不是观光客式的赶场子,而是在旅行的地方安安心心住下来,慢慢体验当地的生活,同时还带着自己的书稿去写。似乎逃开了日本的环境他才能创作得更好,例如书里就提到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是在希腊的小岛上写的。书里还说起的另外一段经历是他在意大利的好时光,他和太太两人经常开着车去托斯卡纳选购超好喝葡萄酒,并且到城镇里的餐馆享受美食,在小旅馆投宿。这种漫无目的的旅行持续一周左右,又满载着葡萄酒回到罗马,随后在家一边拿着葡萄酒杯一边在书桌前写小说。

  这样的村上,不再是那个带有神秘感的作家,而是懂得享受生活普通人。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天真的、对世界抱有好奇的大男孩。在书中,村上身为作家的细腻观察冷静思考比比皆是,同时又带有些许的冷幽默。在冰岛,他发现由于远离欧陆导致的古老语言的留存,发现冰岛的羊、马和猫的特殊性。在熊本,他会思考作为地方代表的熊本熊在增殖、衍生、膨胀成一个产业之后带来的后果。更有趣的,是他在波士顿对鲸鱼为了活下去只能不停地吃而没有任何娱乐与精神活动的换位思考。这些旅行中的经验和省思,因为带有村上式的古灵精怪、异想天开而别有生趣。

  书中,村上写到旅行与记忆的关系问题。在他看来,旅行中曾经去过的地方,所有的美景带来的感动,都是瞬间性的,只能用心去记忆下来,存放在记忆的抽屉中。他写道:“我从寮国带回来的东西,说起来除了少数土产之外,只有一些风景的记忆而已。不过那风景中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的感触。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耳里还留下谁口中发出的声音。还记得当时心的震动。那是和只有照片不同的地方。”(第189页)那旅行过的地方,那曾经逗留过的场所,在旅行者后续的记忆中,或许都会如村上所写的这般柔软蕴藉吧。

  但是,对于旅行者来说,更加值得思辨的是日常与反日常的关系。毋庸置疑,旅行是一种反日常的经验,是从日常之中抽身而出,在另一重时空中进行体验,而旅行的悲哀正在于我们终将要回到日常之中。“回到我本来所属的时间性中。迟早都必须回去的那个场所。”(第121页)但是,旅行的经验却是非常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并以此重新擦亮被习以为常的生活所遮蔽和压抑的“好奇之眸”:

  “不过在琅勃拉邦,我们自己想看什么,要自己去发现,必须以自己的眼睛,花时间去观察才行(只有时间多得是)。而且必须随时勤快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因为那里并不是我们可以适用现成基准和知识,以大量生产的作业流程处理情报的地方。我们对各种食物必须去除成见地去观察、主动去想象(有时妄想)、去衡量对照前后、做出取舍选择。”(第183页)

  旅行激活了眼睛,也激活想象力,促使旅行者去省思既有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框架,并且开始发现世界的多重性和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村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无疑是有启发性的。

  村上是一个职业写作者,他虽然以小说家举世闻名,但是其散文也别有风味,这种风味尤其体现在“旅行记”和“专栏”中。身为“小确幸”的始作俑者,村上的确对日常生活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也发明了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往复之间,他不仅发现了旅行的美,也发现了日常的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