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弱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弱宋》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5 21: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弱宋》的读后感10篇

  《弱宋》是一本由陈胜利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3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弱宋》读后感(一):历史的读法

  很遗憾,这是一本记流水账的历史书

  我认为,历史书是有几个层次的。

  第一,记流水。类似中学课本和本书,纯叙述,且结构化不强。只是硬邦邦的文字,可读性很差。

  第二,写细节。历史毕竟是由人构成的,如果能结合多类史料,描绘细节,让读者能亲身代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分析历史人物行为喜欢罗胖的一句话“当读到‘不得已’,才算真的读懂了历史”。我理解,读史之前,先抛下前人为我们定好的道德标准自己搭建读历史的逻辑框架,甚至能做到“怀疑史料”,从人性出发,思考历史情境的必然

  第三,盘结构。这点许倬云先生的史书就做得很好。能够把不同节点的史实串起来,结构化地去分析历史演化的必然,进而,由古论今、思考未来

  《弱宋》读后感(二):平平无奇,可惜了好名字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抱有一点期待的,因为书名实在是起的不错,《弱宋:造极之世》,看起来就很有逼格,而且包罗万象样子。然而一路看下来还是有点失望的,书名起的是不错,然而内容写得就像作者的名字一样,平平无奇。

  正如高赞短评写得那样,历史流水账,无论是笔法还是文采乏善可陈平铺直叙一路下来,优点是看起来很顺,而且完全没有晦涩不动的地方,因为实在是太白话太平了;缺点就是平庸,历史科普读物,而且写得还挺无趣,同时甚至缺少一些关键起承转合信息,比如写范纯仁的那一章,居然上来都没有介绍他是范仲淹的儿子,虽然最后说了,但是总感觉不太对劲

  整本书大概的结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先大概总的写一个时期的概况,然后再介绍当时的出众的人物,然后是经济文化想起来就介绍介绍,总分总分总分的结构,分的地方大致上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因为选取的人物的事迹大致上都比较有趣,所以虽然平,但是读起来倒是不太枯燥,毕竟很多事情本身就十分有趣,按照典籍四平八稳的译成白话文,即便没有文采故事也是很生动的。

  得益于历史本身的魅力,读完了还是有些感概的。合上书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时代暗淡群星的闪耀。整本书一半几乎都是在讲两宋的名臣名士,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司马光,文天祥,陆秀夫……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德才兼备,终宋一世,宰相,言官,俊杰层出不穷,然而却一直也没有改变外战连连失利的困局。而宋朝的皇帝,尤其是北宋,除徽宗钦宗外,大多都是中规中矩偶有亮点奇葩没那么多,但是好像都是身不由己,被弱宋的帽子压得死死的。作者起了这么个名字,然而最终也没有回答弱宋究竟为什么是弱宋,而如果没有读过其他的典籍只从这本数来看的话,读者恐怕读完了会更困惑,毕竟书中说了那么多牛人,皇帝那么多贤明的事迹,可现实却是那个样子,实在是不太能想通。

  怕还是写得太浅了吧。

  总之,当作宋朝小科普+牛人小传看看也还是不错的,不算浪费时间。其他的,只能通过自己再多看多想了。

  《弱宋》读后感(三):讲历史,讲真历史,把真历史讲好

  上世纪七十年代,公共史学运动在美国史学界兴起。公共史学的倡导者们认为,公共史学是要让历史回归到公共领域公众生活中不仅如此,还要让公众参与到历史的解释中来,赋予他们解释历史和发出声音机会

  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国内史学界并没有出现对公共史学的特别关注,这或许是由于,中国史学对于史学现实性、社会功用的关注几乎与生俱来。“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春秋》之所以被列为五经之一,在于其一字褒贬对现实政治产生的巨大导向。从《春秋》到《史记》,再到《资治通鉴》,中国史学始终保持对现实强烈关注的传统。这不是一个问题

  在互联网尚不普及的时代,公共史学提出的公众参与性问题,的确是一个问题。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个问题似乎有效解决了。在网络时代,普通公众参与文化创造热情空前高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人都可以写“历史”。网络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的横空出世,以及《甄嬛传》、《琅琊榜》、《芈月传》等历史剧的热播说明,历史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具有深沉历史感的民族而言,始终具有魔力

  但网络时代的公众参与也带来新的问题。点击率决定影响力,极大地强化了大众化、娱乐化的审美趣味。在网络接龙小说的写作中,写手会根据粉丝要求,让生者死,让死者生。一度独霸电视荧屏的宫斗剧,显然迎合了公众对宫廷斗争的丰富想象。一些所谓的“戏说体”历史剧,其荒诞不经之处更令人匪夷所思。这些都不是历史,却有可能成为公众的“历史”。因此,专业学者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应当放弃曲高和寡姿态,放弃琐细的考据和晦涩的语言,放弃与大众文化需求不符的“高深”学问,向公众讲述历史。《弱宋》便是在做这样的工作

  但史学不同于文学,史学注重史料、证据,任何的观点都应当言之有据,再通俗的史学作品也不能与历史小说划等号。《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史小说,但它与历史是两回事。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写得很有趣味,但确是学术著作。通俗史学与学术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助的,前者以后者为根本基础,后者依靠前者来发扬。在通俗、生动的语言风格下,《弱宋》的主体是学术,材料均来自正史,或者是援引那些引用率极高的宋人笔记。它承袭了传统史学的要素,第一编的“宋家天子”显然受到王夫之声名卓著的《宋论》的影响,第四编“士大夫精神”中所涉的诸多人物,采用了传统的传记体写法。

  最重要的是,通俗史学应言之有物,不仅要通俗的讲历史,更要正确地讲历史,特别是要讲讲那些公众不太了解但对当下具有建设意义的历史。《弱宋》的副题“造极之世”,出自史学大家陈寅恪,他的原话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这是极有文化自信心的一句话,《弱宋》其实回答了为什么说宋代是文化的“造极之世”,包括宋代制度文化的完善、文治主义的实行、士大夫精神的重振等等,构成了本书的主干。具有新意的是,本书第三编的“战斗王朝”对宋代军事成就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其最后一节得出“武力的征服者成为‘文化战争’的被征服者”的结论,具有很强的通透力和说服力,反映出宋代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第四编的“士大夫精神”着墨最多,梳理了宋代士风转变发展、激扬的全过程,对贤臣、谏官、良将、烈士的事迹进行了讴歌,读之每每有热血沸腾之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民族的宝贵遗产记忆,是民族精神的伟大代表

  通俗明白,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这是《弱宋》讲述的历史。 7月20日追记

  《弱宋》读后感(四):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爱宋史?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历史教科书中的宋朝是一个丧权辱国被动挨打的羸弱王朝,她与辽、西夏签订“城下之盟”,输出岁币;对金和蒙古(元)屈膝投降,但终究难保半壁江山。宋史的研究也一直比较低调,不太为舆论关注。

  然而近年来,宋史似乎一夜之间成为史学界、历史爱好者乃至普通公众热捧的“明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宋史专家轮番登台,不时引发舆论场的热议。网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公共话题:“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网友们的回答显示,宋朝是最受欢迎的王朝之一。网友甚至创造出“宋粉”这个很潮的新词,以“宋朝第一粉”自居的不乏其人。

  许多专业史家、通俗史家投入到“重新发现宋史”的工作中,《弱宋》无疑是一部见解独到的佳作。

  《弱宋》试图从四个方面还原历史。第一编“宋家天子”带有通史的性质,对宋史做了鸟瞰式的回顾,评点了两宋历代君主得失成败,使读者一开始就进入到两宋的整体面貌中,对其有较完整清晰把握。第二、三、四编有专论的性质,针对“弱宋”的成见,围绕“文治巅峰”、“战斗王朝”、“士大夫精神”,揭示了宋代文人政治的缘起和成效、宋代文化的发展繁盛,描写了宋辽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宋蒙(元)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梳理了两宋士风转变的动因及士大夫精神发展、激扬的脉络。这种通论带专论的叙事结构,使整部书纲举目张、骨骼清晰。材料则信手拈来,内容和细节血肉丰盈,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数百个人物浓墨登场,令本书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气息

  《弱宋》二字其实是应该加引号的,该书写作的目的正是针对和辩驳所谓的“弱宋”观念。其引言中就提到,“弱宋”的定论很大程度源于王夫之的“陋宋”说,以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本教科书。若放之于更宏观的历史文化场域考察,“弱宋”观念的形成还另有两个极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巨大历史变局及“五四”反传统的文化动向。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在军事上屡遭失败,在引入西方科技、近代工业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逐渐演变强大的社会思潮,至“五四”前后达至顶峰,在“打倒孔家店”的号召下,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为代表,几乎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与文化都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国人越来越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认同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根本,宋朝是继先秦以后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二程、朱熹等发扬的理学思想,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体系化和理论化,使其成为南宋晚期及元、明、清三朝的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罪莫大焉!宋史、宋朝自然脱不了干系。

  其次是抗日战争。抗战时期,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空前高涨,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战争的屡次失败,南宋统治者长期奉行投降主义,与鼓动全民抗战的现实需要形成强烈反差。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正是唱着岳飞的《满江红》走向战场,而岳飞被宋高宗残杀,使宋朝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弱宋》并没有回避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失败,对宋高宗的投降主义给予了强烈批判,并且表达了对王夫之所谓“宋本不孤,而孤之者,猜疑之家法也!”的高度认同,但《弱宋》的写作背景已有完全的不同。经历革命改革洗礼,当代中国已经彻底告别了失败的命运,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焕发出巨大活力。传统无法割裂,历史需要重新认识,不能急于做出结论。当初与宋朝征战的少数民族辽、西夏、金、蒙古等,已经全部或部分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这些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始终站在宋朝的立场扼腕叹息,真的有意义吗?《弱宋》对于“澶渊之盟”的积极评价就极有见地,认为,盟约削弱了古人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思想,而“华夷之辨”是华夏民族维护自身正统地位的思想观念,华夏民族要发展成为更大的民族共同体,前提是抛弃这个观念。

  站在文化传承以及重拾民族文化自信心角度,《弱宋》第四编“士大夫精神”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弱宋》不仅详述了宋朝士大夫精神的面貌,而且对其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挖掘、阐发,至少给予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士大夫精神是宋朝国祚绵长的重要因素。宋朝的周边列强环伺,辽、金、蒙古(元)均拥有辽阔的国土和强大的战争机器,但宋朝能坚持三百余年,很大程度上在于士大夫精神强悍,忠臣义士不绝。

  其次,士大夫精神的养成得益于宋朝最高统治者的倡导。《弱宋》记述了太祖对后周忠臣韩通的褒扬、仁宗对包拯的包容,以及欧阳修、司马光对政治“不倒翁”冯道的鞭挞,说明良好的士风需要为上者的正确引领和树立。

  第三,士大夫精神有赖于制度保障。文治主义、文人政治为宋朝良好士风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基础。科举制度是宋朝文人政治的基石,宋朝大兴科举,使得大批平民出身的读书人凭借个人努力而不是靠出身,晋身为王朝的权力阶层,打通了读书人的上升通道,在制度层面确保了文人政治在自上而下的确立,使宋朝的士人阶层彻底抛弃了唐代功利主义倾向,把自身命运同王朝社稷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士风的转变。宋朝谏官制度的发展,也为士风转向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四,士大夫精神是值得珍视的优秀文化遗产。正如本书中所言,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语境中,士是与特定精神气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相当正面的概念。士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现象,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古代士的知识分子——官僚身份独一无二的,这一身份也决定了他们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传承者,是维护社会价值体系、坚守信仰的中坚,宋朝士大夫的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无论是加强官员的信仰教育、“官德”意识、担当意思,还是反腐倡廉,均能从宋朝的士大夫精神中汲取营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