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青年编剧的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青年编剧的信》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0 20: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青年编剧的信》的读后感10篇

  《给青年编剧的信》是一本由宋方金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 / ONE BOOK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需要行业人共同的努力

  中国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影视发展的快车道,所有的人,演戏的、唱歌的、主持的、写书的、画画的、摄影的……反正和艺术沾边的,都想到这个行业里打个滚。演择优则导,写得出来就能拍,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吃瓜群众,都已经感觉到这个行业已经火得不能再火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甚至都可以翻译成,人少、钱多、速来。

  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问题是,你有分羹的能力吗?

  老梁在节目里说,中国的电影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空缺,但是却有三分之二的人才缺口(这话我是凭记忆啊,要是万一数据有个偏差的表打我)。我去,就说有这么多的人才缺口,得解决中国多少人的就业啊?简直就是就业市场的福音嘛,在讲《大鱼海棠》的时候老梁还讲过,其实中国的技术已经世界前沿,但是缺少一个好故事,缺乏原创性。

  那么,什么是一个“好故事”呢?

  要说好故事,我们先来说说新故事。《圣经》中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于正老师说,早就没有什么新故事了,无非是你抄抄我,我借鉴借鉴你,然后我们一起为经典致敬。虽然于正老师无耻至极,连一个吃瓜群众都被不齿,但是曾经,作为一个外行,我也认为真是没啥好故事了。

  近几年中国通俗小说原创的,画面感极强,内容及其丰富,故事吸引人心,我只服《鬼吹灯》,但是连一个吃瓜群众也知道,从小说到影视有多么难,哪怕就是画出个漫画来,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鬼吹灯》。再加上创作环境,中国又不允许盗墓——盗墓本来就是缺大德的事情,又不让怪力乱神——想想吧,黑驴蹄子那么神奇,不科学啊。乌尔善倒是出了一部超级成功商业片《寻龙诀》,但是《鬼吹灯》粉都知道,这属于艺术再创造。就像方金老师所讲,现成的文本,但是工作简单,在文本之上还要原创。整个《寻龙诀》的剧本,其实只是用到了原著中的几个人物,某一个场景,整个故事都是全新的,可以视觉呈现的。要是矫情一点,我肯定要告诉你,这不是我们的《鬼吹灯》,但是我是很喜欢的,因为编剧另辟小径,他也没有毁掉我们借助文字魔力自己头脑中构建的《鬼吹灯》世界。

  文学和剧本绝对不同,虽然都是用文字来表现。你内心戏那么多谁知道啊,别的不说,我曾经细细对比了《步步惊心》小说和电视剧,最后发现,要是想深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的内心世界,还得看书。不过现在看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看剧的人还是在增多,那就更凸显一个编剧之重要了。

  然而,悲催的现实是,编剧似乎成为了影视产业的螺丝钉了。想靠文字赚钱的人,没有几个没有被人骗文的心酸史,这其中,以编剧为最惨。在那些侵占你权益的人看来,不过是轻飘飘的“不就写了几个字”的事嘛,但是你知道那些字,字字泣血好吗?如果你不相信我一个吃瓜群众,你可以去看宋方金老师的《给青年编剧的信》嘛。他绝对不会鼓励那一腔热血的文学小青年,现在行业形势一片大好有钱,速来。他反而板着脸告诉你,合约,合同,你要钱你要说,不给钱不给写。写完大纲出分镜,出完分镜写场景,写完场景写细节,一切都妥了,你累得像条狗一样,还得配着谄媚的微笑,一心期待导演、制片人等等人“善意”地发给你几个钱,却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不好意思,不拍了。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说不拍了,过了几天你在电视上看见了自己似曾相识的一切,那时候,哭也没有地方去哭啊。

  理解不能当饭吃,同时,一个行业的规范,争取话语权还是得靠自己。我觉得这才是方金老师最想说给青年编剧的话吧,毕竟,青年们,你们是行业的未来,将来的中流砥柱

  看这本书之前,正好看了《锦绣未央》抄了200多本还火得不要不要的新闻,连软件都流出了,分享到朋友圈,言之:心寒啊。我们写字的人,一年趴在个电脑才能产出多少呢?我们还得看很多书,好多的夜晚睡不着觉苦苦思索,然而,人家动动小手,就能炮制出个万字文轻轻松松,所付出的不过是淘宝上小软件的价钱。一旦被抓住,立刻痛苦流涕:妈呀,我只是个小编剧啊,我也要吃饭啊……请问下,你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多少?

  分享完这条新闻后的一分钟后,我朋友圈就看到有人po出正在追《锦绣未央》剧的图,另外,还看到过未央教给你的人生法则经验鸡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看完方金老师这本书,虽然心也拔凉拔凉,但是好像又有了一点希望。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希望行业终将辉煌吧。

  也希望写字的人能写得有尊严,活得有尊严,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二):慢慢来,别着急

  宋老师的文字畅快

  各种论坛论剑时,他的演讲稿就好读。这本书拿到手,我正好重感冒在家休病假,一口气读完。

  我马上建议合作的编剧小伙伴读。编剧出身的制片人我,一直觉得自己和时代格格不入

  我做编剧的时候,片方经常拖欠款项。著名的片方让我和搭档曾悦同学,写完大纲写分集,写完分集写分场,过完分场出脚本,前三集都定稿了,一分钱都没看到。后来片方说自己不开这个戏了,然而片方开不开戏,跟我们编剧有什么关系?曾悦经此一役,彻底退出编剧界,他后来成了《光影星播客》的制片人,并在北京房价涨起的时候卖了房子去大理开酒吧,每日和猫厮混,天天嘲笑我居然还在写剧本。

  我遇见过各种拖款的理由,有一个少年认识的制片人跟我说:哎呀,小环,我知道你家里情况,你又不等钱用。这件事情一直让我耿耿:我父母勤劳努力是我的骄傲,我剧本写得不好你可以不给钱,怎么能因为我父母还愿意补贴我而不给劳动所得呢?我于是把此制片人列为工作拒绝往来户。

  我碰见过宋老师说的数据引导的制片人,各种分析后告诉我不靠谱。然而电视剧是往后看两年制作期的创作,我坚持自己不见得高明审美,没办法了,只好转做制作人。

  更是一言难尽

  首先可以让宋老师和广大编剧们开心的是,现在是编剧可以说话的年代了。至少在我这里,编剧同学们地位很高。和一帮制片人聊天,大家吐槽,要求创作环境的编剧们也不少,拖稿理由可以出本书。我确实在后悔,自己现在去当个纯编剧该多好。签合同一个字没写先要一笔钱,然后开会为主,各种助手枪手。动不动就拿十年前成功的作品说事。时代进步了没错,也不能因为您看了几部美剧就觉得自己是美剧水平了啊。

  果然是各有各难。

  我尤其同意宋老师的两点:一是人人都资本化。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个编剧,刚被上市公司买下,各种条件不说,但是我担心的是他的创作时间。所有对赌都有时限,而写剧本本身的时间是一点折扣都打不了的。所谓大ip只是阅读层面的一个接受保证,从小说到剧本的道路有时比上市还遥远。这一年各种新公司成立时的IP发布,我感觉随便一个公司的存量我一辈子都做不完。

  二是着急。大家似乎都很着急。

  从制片人有想法开始到正式开机,好多项目都只有8-10个月的时间,至少在我,做剧本是不够的。800场戏的主演不给我90-100个工作日,我不知道怎么拍。文戏都用替身?那我的中近景就不敢有变化了。这怎么拍?作为一个远远赶不上美剧制作标准的浅资历制片人,我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各有缘法。我只能看好自己。不着急,慢慢来。

  祝所有上市队伍里的同行们完成对赌。希望看完宋老师书的编剧们都慢下来,我不介意用王兴东老师的编剧合同版本,只要大家都活好。

  补充提示的是:本书最后几封信对编剧实际操作指导意义人物压力下的关系转折是电视剧的好故事方向。电影我没有发言权。我是一个电视剧编剧出身的电视剧制片人。我是专一的。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三):致XXX的一封信——我也不知道给谁的,谁看谁赚吧。

  可能是因为我最近太焦虑了,所以看谁都不太顺眼年轻的时候比较在乎别人的眼光感受,现在一把年纪了,凡事都由着性子来,喜欢便是喜欢,乐于相处不喜欢是连招呼都懒得打,也不怕被人说礼貌全无的样子。 不知道是越活越明白了,还是越活越糊涂了。 最近没看电影,连那部约稿连篇的《战狼2》也没看,推掉了一个专栏和几个订阅号,其中还一个是我的老相识《电影世界》。 然而,今天让我从焦虑的深山老林里冒头出来的是一本叫做《给青年编剧的信》。 下午听完讲座,到书店里找几本台版的书准备下个月去台湾买回来。结果在在内地出版社的书架前立立整整的看完整本的《给青年编剧的信》,看完了还不甘心买回来了。 要知道,自打过上了极简生活,我已经告别实体书好几个月了,连最珍藏的DK大百科都在孔夫子上卖了二手。现在入书只有两个标准:值得收藏或者绝版。 很显然,这本去年10月才出版的还是韩寒给出的书绝对不符合以上的要求。但是,但可是,我就是喜欢啊,爱不释手啊。大概,它戳到了我的痛点。 平生特别喜欢文字,当然,也可能是心理暗示,因为我妈跟我说当年我抓周的时候抓了只笔。一直以为老天爷给我的职业暗示是作家。 结果,后来写论文材料成了我的工作,正如我爸说的“咱们社区收发室的大爷也是拿笔杆子的,天天签快递.....”从此后,没有了作家梦,只有坐在家里的梦了。 但是,却养成了不好好说话,一定要写字去怼人的习惯。写影评去怼那些看不上的电影,写毒鸡汤去骂那些看不上的人。 现在写字的人太多了,读过两本书的都敢称学者了,没读过书的都敢写订阅号了。其实想想挺可怕的,越是小丑,越能引人驻足,弄不好还整出一堆粉丝,这怎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呀。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有灵性的,是活的。那种不是你模仿或者煞有介事的一装就能装出来的,更不是用一堆理论或者词藻堆出来的。我最怕看一种文章,就是所谓“专家”或者知名人士的文字。尤其是中国这种人情社会,人抬人高捧出来的名气,实则草包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出门参加活动的时候,好多人给我贴标签“知名这个”“领导那个”,我知名屁啊,就我认识我是谁;我领导谁啊,还不是个打工岗位。但我特别喜欢琢磨人,写故事。 宋方金,其实我只看过他一本书,就是那本悬疑小说《清明上河图》,还就只看了封皮上的故事梗概。当时我想,不就是本网络小说嘛,能怎样啊。 今晚看了方金老师的书,真是提气有个性的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知道他是中央戏剧学院戏文专业的,但真不知道他这么有风骨啊。 很多人不解我们中戏人,总把中国戏曲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相提并论。我就不给您科普了。中戏是国家艺术类一级学科教学单位,圈里有句话“做明星去北电(没有诋毁北电的意思,毕竟咱也是考过北电研究生的),学演戏去中戏”。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是这个理儿。大概就是我的学术气太浓了,才不喜欢花了呼哨的东西和假模假式的人。 这本书适合想做编剧的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甚至适合所有人。这本书貌似是在讲编剧,其实是在讲人生世间人有千千万,其实不过是两种人:有见识的人和没见识的人;懂的人和不懂的人。 方金老师告诉那些想写东西的人一个道理:无论电影多么的产业化,写故事的一定是门手工艺术;没有好的创作环境,没有好的行业秩序,写得再好你也没有尊严。” 最后,看似再说编剧的书,其实讲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你若热爱,就别当赚钱的工具,好好干。 本来,已经读完了整本,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恰好扫到了放在这本书旁边的是咪蒙的书,心里咯噔一下子,二话不说付了49大洋买了这本《给青年编剧的信》。因为我想起了刘震云老师的那句话:没见识自觉有见识,不懂装懂出路只有两条——1、成为傻子;2、成为骗子。 庆幸方金老师依然信奉”真正的作家,是人性的作家,是写根本性的作家”,没有成为一个哗众取宠写毒鸡汤的骗子。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四):编剧的时代

  刘震云说,这本书是个青年编剧读,也适合不编剧的任何人。因为:方金貌似在讲影视,其实是在讲人生。

  对于编剧一直很是羡慕,而现在生活中当一部好的作品出现时,尤其是电影,大多数都是关注到了演员的本身,因此对于幕后的这些导演、编剧,人们往往会忽略,也不容易的去了解他们的情况。然而,编剧不似演员,一生中有很高的产量,每一部作品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制作。演好的电影,好的编剧十分重要。本书,就为读者讲述了给编剧的三十三封信。作者言浅意深,用直白通俗的话语,讲述了一个青年编剧可能面临的问题等。

  编剧行业就如其他的行业一般,都有着自身的行业规则、权利之争、市场压力等等,同时作为编剧本书还同时面临着创作困境等问题。本书中,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大量生动的内幕故事,给青年的编剧们讲述了这一行发生的事情,以及对于看过这样的内幕之后,作为编剧的自己改如何去坚持下去。比如会遇到改剧本的演员,有不在场的导演,有只押前三集的投资方。还有掐头去尾的播出平台、跟风上市的文化公司、日夜码字的网络写手等等众多的现象。各种的行业怪相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发生的是编剧的主体地位被不断架空,编剧标准合同模板四处碰壁,职业编剧紧缺,故事源头枯竭。想想那些取代剧本的吸金新贵大IP、被网感改变的游戏规则、被狗血操盘的影视美学,整个编剧行业都面临着这样的现象。作者认为在大IP横行的时代,编剧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在文字中,我们可以看的到作者的愤怒,也同时感觉到他对于编剧行业职责的清醒态度。所有的复杂情感,都源于对编剧的热爱;所有复杂的情绪,都源于一颗纯粹的编剧的心。三十三封信,会让读者知道了保持对现实世界质疑的同时,还能继续爱和憧憬。当青年的编剧一步步成长起来,保持初心,也将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作品。

  《双城记》中有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此话形容目前的中国电影,颇为恰当。跟随作者一起可以看的出来,当下是影视产业最好的时代,却也是行业最坏的时代。希望青年编剧们能够保持本心,创作出有着魔术师一般的剧本,给人看到最棒的作品享受。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五):不忘初心

  看完《给青年编剧的信》后,第一感觉就是宋方金的言语好激进啊,锥锥见血有没有。这本书可谓是真的剖析了现在影视业的一些怪现象,坏现象,作为一名资深编剧宋方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你可能会疑问这书是写给谁的?给青年编剧的,管我们什么事?其实不然。《给青年编剧的信》貌似讲影视,实则讲人生。刘震云在序言中也透露说这本书“适合青年编剧读,也适合不编剧的任何人”,因为“方金貌似在讲影视,其实是在讲人生”。里面的每一封信,你如果去好好品味,都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感慨。

  正如宋方金所说:故事是人生的必需品,故事是每个人的神明。影视的核心那就是故事,宋方金透过影视直指人性,在这本以信为名的书中,写下了有关于故事的故事,投递给那些讲故事的人或有故事的人或渴望故事的人。我们到底要怎样写出好故事?他给出的答案是:“每个人都是一段故事,要么是故事的开始,要么是结局。如果一时兴起,也许能成为故事的转折和高潮。我一直对我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心怀期待,也包括对我自己。”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讲不好故事的时代,其结果是颓废与堕落”转身看一下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不就是那样个时代吗?宋方金的这本书正是点醒这个时代的一个触发点。雪山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如今这个时代是不是个人都能当编剧,当导演。编剧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他们不是机器,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好的作品,而现在的人总是操之过急,当出不了好作品的时候,又回去抱怨其作品不好,仿佛一切都是编剧的错。

  电影或电视剧上映,一般只有两种评价,好和坏。而中国的影视不局限于此,他们自创了假电影,当电影电影上映,他们的水军们就蜂拥而至,这种假票房,我们好像经常能够看到。至于宋方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你要亲自读了这本书才能够品味。

  宋方金在书的最后一封信提到了编剧的剧本的成型之路,从大纲开始,事件、人物、假设、转折、纠葛、人性、独创、平等、等,从各个方面阐述编剧的初心。正如文中所说:写作是从内部开始的,戏剧是人性的源泉,必须丰富如山如海。还望中国的影视行业能够被这样不忘初心的优秀编剧带的繁荣起来。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六):给青年编剧的信

  正如刘震云老师所说;“这本书适合青年编剧阅读,也适合不编剧的任何人,因为方金貌似在讲影视行业,实则也在谈人生。”对我来说,我讨厌以物论理的大道理;也讨厌前辈高高在上讲道理,这并不是说我只是一个鲁莽不听劝的毛头小子,而是很多大道理需要自己来体验,感悟,更何况不排除有些喜欢不懂装懂或倚老卖老的前辈,这是我所厌恶的。但方金老师是我所喜欢的,没有说教、没有刻意抬高自我、只是简简单单根据自己入行十几年的经验告诉青年编剧和其他朋友这一行的现状、发展以及我们该怎么做。

  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对影视行业现状的堪忧,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富商人数急剧上升,资本迅速泛滥,影视行业也不可避免被资本所盯着,挖煤的、杀猪的、做手机的……但凡身上赚了一点小钱的人都想进军影视业这个文化产业,结果是资本拥有了话语权,市场决定一切,导演、编剧……通通都得让路。这导致着为了迎合大众的快餐剧本急速增加,而耐得住性子的好编剧都没活路,少了时间和精力的雕琢,这个恶习使得中国影视产业电影电视在技术层面提高不少的前提下质量反而大不如前。

  方金老师在书中穿插着大量自身与同行、进军影视的老板以及看电视电影的普通人的小故事。对同行,感叹身边虽不乏有刘震云这样耐得住性子的好编剧,但大多都是不假思索便在键盘上敲打剧本的网络好手,这样的剧本哪来的生命力和活力呢?对这些有钱人,一次一位大老板找方金老师写一篇剧本,但又没把握不愿先付钱,于是一直自己捣鼓想一个素材,但方金老师一直坚持“艺术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原则不愿动笔,事后这位有钱人居然把老师给拉黑了。是啊,编剧的话语权仅仅是配合投资方修改时用的,哪能提出反对意见呢?对观影者,有一次回家,村长向方金老师诉苦,现在电视越拍越差,村里很多人都不喜欢看电视,天天聚在一起赌博,这个锅到底谁背,我想,投资方赚了钱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到头来还得导演编剧背。

  作为一本献给青年编剧的书籍,书中不可避免提到一些方法与劝告。方金老师并不想把这本书写成一本技术书,因此方法都十分通俗易懂,如;要想拍出一部好的电视电影,如何制造戏剧化?如何设置阻力?如何设计整个框架结构?等等问题,不关是编剧,文学、艺术本一体,写小说、故事、画画也同样需要这些思维和体验。更重要的是,方金老师提到了自己作为一名编剧的气节,号召编剧别那么目光短浅,坚守自我,脚踏实地,别总想着赚钱或成名,回应刘震云开头的话这不就是一本讲人生的书吗?

  本书给我一种坦诚相待、谆谆教诲的感觉,没有大道理全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不管你是不是编剧,相信你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点东西。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七):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搞创作——读《给青年编剧的信》

  文/岸晓风

  著名编剧宋方金的《给青年编剧的信》,其内容是关于洞见编剧行业本质的33封信。要论及本质,首先我们肯定要弄清楚背景或者说现状。这里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互联网。正如作者所认为的,现在中国有两张网令人恐惧:一是中国的渔网,所到之处,让你年年无鱼;一是中国的互联网,所到之处,焚琴煮鹤,饮鸩止渴。音乐行业被他们灭了很多年。故事行业现在也岌岌可危。

  这个岌岌可危其实是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传统故事创作者的危机。以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为例,其有一千万部文学作品,即使大浪淘沙,也有一千部优质IP,这都是惊人 的数字。就拿编剧行业来说(其他创作领域也大同小异),现在新兴资本用大IP概念把影视行业的水搅浑了,他们架空了编剧的地位,把编剧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码字的环节。因此,我们看一部电影、电视剧,往往关注的是它的导演是谁、有哪些名角,而编剧往往是最默默无闻的那个人,有时候甚至连灯光师都不如。

  另一方面,则是故事行业的危机。虽然现在网上所谓的IP很多,但是大部分是穿越、悬疑、后宫等题材,类型化现象严重,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大家看中国所谓的大片,因为有雄厚的资金保障,在特效、画面等方面都可以与世界接轨,但是却讲不好故事,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书中也进行了总结,那就是故事行业是特殊行业,首先是作品,其次才是产品;首先是文化属性,其次才是商业属性。而目前的现状,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种危机,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是创作者,大家必须发出声音,走一条不同的路。互联网和金融资本负责把水搅浑,我们负责把水加深,把故事行业变成深水区。其次,要沉下心来,善待你遇到的每一个好故事。作者秉承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不能发明故事,我们只能发现故事,它先于存在而存在。简单来说,就是故事是遗迹,属于一个未被发现但已经存在的世界。创作者的工作就是利用工具箱里的工具把每个故事尽量完好无损地从地里挖出来。

  刘震云在这本书的序里所说,它适合青年编剧读,也适合不编剧的任何人。因为,宋方金貌似在讲影视,其实是在讲人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每个搞文字的人,或者热爱文字的人,都可得到一些启示。(转载请联系:anxiaofeng998@126.com)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八):宋方金自序:纸短意长 见字如面

  在我的故乡,有一种神奇的动物,叫闪蛹。闪蛹神秘难寻。于是,我常去田野上找闪蛹。

  最好是秋天。庄稼被全部放倒,天空蔚蓝,云朵游动,田野一望无边,目光尽可以一纵再纵。选定一个地点,向远处吆喝一声,若声音远去消散,则再换一个地点继续吆喝,往往要吆喝数十次、换数十个地点,会突然从远方清晰地传回一声同样的吆喝。这时我就赶紧圈定我站立的地点,然后向下挖,直到挖出一个比拳头大一点的泥球。轻轻掰开泥球,就会看见闪蛹:一只白胖蜷缩的虫子,裸如赤子。

  根据我的经验,闪蛹多在田埂上。当然,至今我也不清楚吆喝、闪蛹跟远方回响的关系。甚至根据我现在的理性推断,它非常不科学。但在我童年的田野中,它的确传递给我一种神秘的经验:人跟虚空,有一种呼应的可能。

  在我小学三年级时,从东北转学来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学习成绩不佳,我的同桌学习成绩优秀,老师指定他辅导女孩学习。他跟女孩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半年后,女孩转学回去了。我的同桌常给女孩写信,也常收到女孩来信。他是我们学校第一个有书信往来的学生。他每次写信时苦思冥想,每次读信时眉开眼笑。

  在我小学四年级时,从东北又转学来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学习成绩优秀,不需要人辅导。我很想跟她结下深厚的友谊。有次女孩跟我的同桌争执狗吃不吃雪的问题。女孩说狗吃雪,我同桌说狗不吃雪。我说我家的狗就吃雪。女孩赢了。从此跟我结下深厚的友谊。半年后,我忐忑地问女孩什么时候回东北。女孩说你放心,我不回东北了,我们在这儿安家了。瞬间眼前一暗,我向远方写信的愿望就这样破灭了。

  在我童年时代,我们村识字的人不多。我父亲常替人写信。一般是夜晚,在灯下,来人坐在一边等,他一字一句写,写完要给人读一遍。我常听见父亲念:“某某某:见字如面。”“见字如面”这四个字延伸了我们村跟远方世界的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我人生中第一封信写于小学五年级,是写给父亲。有次我一支钢笔坏了,怕父亲责骂,便给父亲写了封信,夹在钢笔的笔帽上,放到窗台。父亲看完后给我修好了钢笔,还表扬了我,说:“这学,没白上。”那次我知道信可以说嘴上不能说、不敢说、不想说或说不了的话。心里话。

  后来,我就长大了。信不再叫信了,叫短信。又后来,也不叫短信了,叫微信。但是写信的梦想还一直在;它照进了现实,就是这本书的形状。

  这本以信为名的书,写的是有关于故事的事。故事是信史,也是未来之史。讲故事的人则是穿梭于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信使。亚里士多德说:“一个讲不好故事的时代,其结果是颓废与堕落。”而我们正身处这样一个时代。需要有人投递出信使之函。

  于是,我将这些有关于故事的文字以信的名义寄往远方。希望它们越过高山大河,投递给那些讲故事的人或有故事的人或渴望故事的人,像雪静静落在火焰上,像水相通于另外的水,像一树树梅花照眼。更希望如在童年的田野上一样,从远方,从虚空,传来清晰的回响。

  纸短意长。那么,见字如面。

  宋方金

  2016年7月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九):一个文化保守主义编剧的担忧

  去年年底,娱乐圈发生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几家主流媒体同时发文抨击豆瓣和猫眼的影评,指责它们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说这件事可大可小,是因为往小了说,对于吃瓜群众这就是鸡毛蒜皮,甚至有不少人都不知道豆瓣是个什么玩意。然而往大了说,对于豆瓣深度用户来说,这就是件大事。在豆瓣网友看来,这就是要强拆精神家园的节奏啊。

  那一天很热闹,人人都在奔走相告,并通过给几部院线影片打一星评价来表达不满。说来有趣,这件事之前不久,豆瓣正在经历一次改版风波。改版,就好像给房子重新装修,这让很多老住户相当不满意,豆瓣创始人阿北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不少网友扬言要离开豆瓣。就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对豆瓣的抨击来了,网友们的注意力就完全转移到这个事情上来,改版的风波就这么过去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整个过程很情绪化,但这就是一种情结,就像豆瓣网友袁长庚说的:得感谢这件事,要不你怎么能相信我们这些各自躲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小世界里罪过一样留恋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的物种,能相互勉励?

  大部落

  打开手机的豆瓣APP你会看到一句话:我们的精神角落。这话对我来说恰如其分。今年是我在豆瓣上流连的第11个年头。2006年的时候,我偶然听说了一个叫豆瓣的网站,那时候我正在混迹各大论坛,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生存。从天涯社区到西祠胡同,从新浪博客到时光网,我都驻足过,然后又离开了,有的是因为人员太芜杂,有的是因为社区太冷清,有的干脆是因为界面太繁琐,用户体验太差。最后,我留在了豆瓣。

  实际上,如今的豆瓣和以前也不太一样了,人比过去多了太多,评论的整体质量在下降,很多老用户对此也多有抱怨。不过豆瓣按照书籍、电影、音乐、电视剧分类讨论的方式,以及兴趣小组的模式,仍然很好地完成了人们物以类聚的需求。多极端的主张在这里也能找到同类,比如那个大名鼎鼎的“父母皆祸害”小组。

  在虚拟世界混迹时间久了,就会对现实世界产生疏离感。道理很简单,虚拟世界的社群和小组,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而现实世界则不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梳理这件事,也许能够观察到族群形成的过程。在传统社会,族群的形成往往是不由自主的,而且充满了偶然性。

  你偶然生在了这个家庭,血缘赋予了你很多亲属关系,父母不可以选择,七大姑八大姨不可以选择,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们,这些关系都是注定的。同样,你偶然生长在一个地方,你就成了这个地方、这个种族的人,说着同样的语言,养成同样的习惯,也许你喜欢,也许你不喜欢,但这一切都成为你生命中的羁绊。再往后,虽然你可以稍微自主地选择学校和工作,但你的同学和同事,你的师长和领导却都是偶然组合起来的,不管你愿不愿意,都需要共同学习和工作。这一切组成了你的生活环境,假如你喜欢,那很幸运,假如不喜欢,却也无法轻易逃离。

  虚拟的互联网世界构成了新的社会,这个社会里也构建了新的群落和“种族”,只不过划分的方式不是偶然的血缘或者地域,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结果。这些群落也同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把异族人屏蔽在群落之外。

  新群落的形成,让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传统的群落,表现出来,就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冷漠和疏离,这让很多父辈感慨,社会正在失去亲情的温暖,然而真相却是,年轻人找到了更温暖的所在,在那里,他们更安心更舒适,过去,这样的所在也许是教堂、咖啡馆、书店或是酒吧,如今则是互联网。这些所在,统统可以看做是精神家园,这是人们逃避或是对抗现实苦闷的精神支柱。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豆瓣遭受攻击,网友们会变得这么歇斯底里,因为豆瓣没有了,人们就无家可归了。

  背锅侠

  话说回来,电影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只不过这家园装修得不大理想,住在里面我们老做噩梦。但做噩梦这件事不能赖在好心把我们叫醒的人头上啊,只要不自欺欺人,我们都该明白,电影不卖座和影评人以及评分网站没有什么关系。评分网站和影评人可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还能破坏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他们充其量也就是给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的征途上丢一块绊脚石而已。只不过当今年的票房增长从过去几年的30%一下子掉到了个位数,有些慌了的电影制作方和管理方需要找到一个原因,一个敌人。而倒霉的影评人就被当做是软柿子给捏了,没料想一下了捏爆了,溅得到处都是。

  当然,背黑锅的不仅仅是影评人和评分网站,还有倒霉的编剧。9月份《光明日报》发了一篇文章,矛头直指编剧:“叫座不叫好”的影视作品频现、甚至出现观众“边追边骂,边看边吐”的奇特景象,好剧本荒导致行业对“IP”的盲目追捧……在中国影视行业规模爆发式扩张的当下,影视作品的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当狂热降温,泡沫褪去,受众的不满逐渐浮出水面,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一剧之本”的创作群体———编剧。

  文章搞反了因果关系,不是好剧本荒导致行业对IP的追捧,而是行业对IP的追捧导致了好剧本荒。只不过,因为编剧这个行业不像影评人行业,可以直接面对受众,所以他们的声音很难强有力的发出来,这看上去就像是默认了这种指责,成了名副其实的背锅侠。

  然而事实终究不是这个样子。在我们这里,编剧也许是比影评人更加弱势的群体,一盘散沙的编剧背后并没有像是美国编剧工会那样强大的博弈力量支撑;而我国先审后播的制度又让编剧们难以获得韩国编剧那样的主导权。但是泥人也有三分土性,编剧们也不打算背这个锅,起码那些勤勤恳恳靠手艺吃饭的编剧们不愿意,比如说著名电视剧编剧宋方金。

  在编剧这个行当里,宋编剧声名不显,或者是我孤陋寡闻,只知道他是电视剧版《手机》的编剧,而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还是因为他与宋丹丹那场骂战。一切都源于宋丹丹那句“拍戏不需要剧本”,这显然践踏了编剧们的职业尊严。于是宋编剧出手了,他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写故事的人写评论能够犀利到什么地步。最后宋编剧有理有利有节地教育了自己的本家。

  然而面对整个行业对编剧的不尊重,就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解决的了。这需要一系列文章,或是一本书。于是乎,宋编剧一口气给新入行或想要入行的年轻编剧们写了三十几封信,提点他们江湖险恶、世态炎凉,以及一个编剧应有的自我修养和职业尊严。可谓纸短意长。

  暴发户

  如果要描述当今中国的电影市场,可以说非常类似于现如今的楼市。首先,在经济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电影市场和楼市都成为了罕见的逆势增长的行业。不算去年,往前数连续5年,中国的电影票房都以30%的比率递增。这就是经济奇迹啊,这奇迹吸引了热钱蜂拥而入。如今的电影市场早就不是煤老板的天下了,各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一拥而上,但凡有点规模的企业,下面不设立个电影公司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

  另一个和楼市相似之处在于,这么多热钱可不是雨露均沾地分配到行业的各个领域。就像楼市里的热钱全都集中到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一样,娱乐圈里的资源也几乎全都向大导演、大明星倾斜,如今还得加上大IP。热钱的追捧导致这些大导演和大明星身价奇高,一部影片或电视剧预算有限,导演和演员分得多了,其他环节就捉襟见肘了。

  第三个和楼市相似之处在于,投资方就像房地产商一样跑马圈地。房地产商囤积的是土地,而影视公司囤积的是IP。据说腾讯旗下的文学网站有一千万部作品,那就是一千万个IP啊。这把宋编剧给吓了一跳,这完全是一场文化大跃进。从汉字诞生到现在,中国有一千万部文学作品吗?编剧高大庸在朋友圈里吐槽所:一千万部文学作品听上去很震撼,其实是四部,分别是霸道皇帝爱上我,三百万部;满朝文武爱上我,三百万部;花魁大长腿之贴身鬼奴,三百万部;鬼吹灯鬼吹蜡鬼吹喇叭,一百万部。这么合并同类项之后好像就能莫着点眉目了。

  有了大导演、大明星和大IP,票房就有了保障,其余的就不必在意了,尤其是编剧,更是可有可无。在2015年12月份的一次影视论坛上,投资方的发言把资本的心声给体现出来了。他们将剧本创作分成两截,一是先找百度贴吧吧主或者是网络作家,写出一个创意,然后再找职业编剧和导演,发展成剧本。这么做的结果是,谁都没有版权,只有资本有。而随着我国版权保护的加强,以及版权意识的提高,未来的经济正是版权经济,谁拥有了版权,谁就拥有了未来。在宋方金看来,资本通过炒作大IP概念,不但矮化了创作者,也绑架了渠道和平台,现在他们甚至导致中国电影美学的倒退。粗制滥造、大干快上、故事虚假、内容苍白,中国影视一片虚假繁荣,富有得只剩下钱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盛世美颜呢?宋编剧讲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记起了小时候村子里的暴发户。

  村里有两家暴发户,一家住在村东头,是收破烂的。他们家靠收破烂发了家,堪称破烂王。这家人的特点是,胳膊上都戴着套袖,手里面永远都捏着一个什么东西,可能是个破酒瓶子,可能是个破纸壳箱子,这算是职业习惯吧。所以村东头的人,胳膊上都爱戴个套袖,手里也往往捏着个破酒瓶子或破纸壳箱子,随时准备给收破烂那家送去。

  还有一家住在村西头,是杀猪的。他们家搞屠宰发了家。他们家的特点是嘴唇永远油光锃亮,膝盖上打着厚厚的补丁。打补丁的原因是他们家最早买了摩托车,冬天怕膝盖受冻,就打了补丁。所以村西头的人们,膝盖上都打上补丁,尽管家里并没有摩托车。这两家暴发户在漫长的年代里统治着村里的审美。村民们非常low却浑然不知,以为那就叫有范儿,后来这两家还结成了亲家,更是不可阻挡。

  今天的影视界,也被俩暴发户给统治了审美。在宋编剧看来,互联网就是那家收破烂的,戴着个大数据的套袖,手里永远捏这个破IP。另外那家搞屠宰的暴发户叫做资本。两家也结成了亲家,全称叫互联网资本。一个提供平台,一个提供屠刀,将好作品屠杀得干干净净。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假收视率、假票房、真水军。以及一群热锅上的影视工作者。“非常惊悚地说,现在你抬眼一望,影视界遍布着犯罪嫌疑人。长此以往,谁都难逃原罪。”

  守望者

  宋编剧很愤怒,后果很严重。在宋编剧看来,这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他甚至喊出“IP概念不死,斗争不止”的口号。尽管作为一个互联网的拥趸,我无法完全赞同宋编剧的主张,但我能够理解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担忧,就好像实体经济大佬们对于虚拟经济的担忧。

  虚拟经济的运营模式的确存在风险。对于目前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他们的营利模式并不像实体经济那样靠卖出产品和服务为生,而更多的是通过吸引流量然后一轮轮的拉风险投资,如果能够上市,那就发达了。这看上去就好像在画大饼、编故事圈钱。而如果未来没有真实的财富做支撑,那所有的市场估值就都只是泡沫,整件事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庞氏骗局。最近股票跌停的乐视,就面临着这样的质疑。而目前的娱乐圈,正沿用着这样的思维模式,有IP,有炒作,就是没有好电影来支撑。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也堪称“编剧”。

  整本书看下来,宋编剧就像是堂吉诃德,单枪匹马地冲向了风车。也许他的思想透着老派、保守与不合时宜,但这恰恰是必要的不合时宜,任何社会的稳健前行,都需要那些食古不化的保守主义者来充当守望者。而且对于宋方金来说,任何概念都是浮云,只有故事永恒。

  “其实我们编剧,跟导演、演员、制片人、影视投资人并不是一个行业,他们那个行业叫影视行业,我们编剧从事的这个行业叫故事行业。他们靠的是电,我们靠的是心。没有电,就没有电影电视了。他们就干别的去了。但是没有电,我们还可以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遥远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听白胡子老头给我们讲沧海桑田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坐在田间地头坐在茶馆酒楼,听说书先生讲那些过了几个世纪永远也不翻篇儿的故事;或者三五知己燃一堆篝火,听有故事的人说说他的故事。我们就是那妈妈,就是那白胡子老头,就是那说书先生,就是那个有故事的人。 我们在,故事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给青年编剧的信》读后感(十):奇思妙想的开端与不可替代的结局

  我小的时候,美术老师和自然老师会布置同一个作业,制作植物标本。

  为了寻找不同植物的叶片,夹在书中晾干,然后在纸上粘贴成小动物、花朵形状,我们常去树丛下捡树叶。特别是在秋天,当长空辽阔,云朵漂游,叶子哗啦啦飘落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围着榆树、槐树、柳树,穿过灌木丛寻找不同颜色的叶子,是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偶尔运气好,还会捡到漂亮的花瓣和饱满的种子。虽然是为了完成作业,这却让我感悟到了生命的规律与自然轮回。

  我在童年里制作过很多美丽的植物标本。因为每片叶子都不一样,每个标本制作出来的图案也不一样,有的生动活泼,有的静谧柔和,它传递了小朋友最初用叶片看世界的独特审美。

  记得上二三年级的时候,电视剧《渴望》热播,万人空巷。我的家人每晚守在电视机前等剧集开播,然后专心致志的看完整集故事,特别是碰上某集结尾有剧情转折的时候,大人们热烈讨论,仿佛没有讨论出结果晚上都睡不着觉一般。在这之后,琼瑶剧开始在大江南北播出,从《海鸥飞处彩云飞》到《婉君》,从《青青河边草》到后来的《梅花三弄》、《新月格格》……琼瑶阿姨的一部部剧作成为了70、80、90后几代人心中共同的回忆。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这世界上却有无数相似的剧情。因为人生的悲喜,终归是生老病死、爱恨离别,和由这引起的一切痴缠。

  小时候,因为频道少影视剧产量不高,我几乎是电视播什么剧就看什么。尽管布景简陋人物衣着简单,但那些陪我长大的剧集情节引人入胜,逻辑经得起推敲,演员演技纯熟,所有人都在用心做一部剧。我一直笃信,看影视剧不仅仅是一种消遣,一部好看的剧作,是可以传递给你一种信念,一个价值观,它甚至能帮助你看透生活、看穿人性。曾几何时,创作出直抵心灵的作品,是那个年代很多编剧的毕生追求。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追求变了。当资本狂风刮进影视行业的时候,委托创作的剧本成了工业化流水线作品,剧情已不再是第一生产力,当红明星才是、大投入大制作才是、好莱坞特效团队才是。我不禁感到惋惜,我只是想看一个完整的好故事,但这似乎很难。

  当电影、电视剧开始模板化,从剧情的设置、台词的堆砌到广告植入的方式、演员的长相,一切可以照本宣科。创新好辛苦,有那么多的大IP可以翻拍,有那么多的故事架构可以采用,而且这些都是最固定最保险的方式,是来钱最快的方式,为什么编剧还要费尽心思苦想怎样讲故事,为什么?

  宋老师用三十三封给青年编剧的信,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三十三封信,不仅适合青年编剧,也适合想了解这个行业的任何人。它不仅对中国当下影视行业的乱象给予解读,也向青年编剧提出警示,关于怎样创作出赢得口碑和收视率的好作品,关于怎样在私利和职业理想中寻找平衡。

  如果你以为这是本学术著作就错了,宋老师的这些信或者说经验,是以聊天的方式点到即止,作为一个普通入行多年的前辈,把自己的心得说与你听。看似讲的是编剧圈的事,实则也涵盖不少人生哲理。就像宋老师说,好的编剧,不要把自己当作文人,要把自己当作匠人、说书人、手艺人。我想,许多编剧和业内人士,是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抄抄”的心理,只想在资本横行的年代快捞一笔走人。这不仅仅是影视行业,所有在生活中负重前行的我们,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对于理想,难道不都应该怀揣匠心,坚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吗?

  就像书中提到,讲故事,一个简单的道理,是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现在遇到的大部分业内人士,脸上都写着,我是谁,我还没上市,我要去上市。书里宋老师了说了最牛的一句话,您的公司需要上市,但我的人生不需要圈钱!我真想为这些身处资本浪潮仍坚守职业信仰的剧作人鼓掌。

  观众不是傻鸭子,张嘴等着填食,观众可以是读者、看客,也可以是解说员、评论家。观众绝不会用手中的遥控器和电影票选择再一次上当。

  即使在大IP横行的当下,看一部剧的时候,最吸引我的仍然是剧情、是故事,其次才是导演的拍摄技巧、演员的演技、摄像、美术、灯光、剪辑、后期制作……

  故事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剧之本的剧本才是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存在主体。编剧创作人物,生产故事,应当为剧情是否好看负责。

  我推荐给所有的青年编剧和从事着其他职业的你看这本书,因为即使作为浏览,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怎样拒绝诱惑、掌握话语权,怎样认清前路漫漫创作艰辛,怎样明晰坚守阵地,做自己故事的主人。

  莎士比亚的投资人已经死了,莎士比亚的故事仍在历史长河流传,像阳光,像星辰,闪耀至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