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纯真年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纯真年代》读后感10篇

2018-04-23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纯真年代》读后感10篇

  《纯真年代》是一本由[美] 伊迪丝·华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纯真年代》读后感(一):被错失的生命之花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一生只会出现一次。当你见过那一次最好的,余下的都将因此而失色,只是谁也不知道那真正的唯一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所以当她出现时往往因为不知情而任其溜走。伊迪丝·华顿1920年出版的《纯真年代》,就讲了一个没有被抓住的爱情故事

  纽约上流社会出身的纽兰·阿切尔,过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生活。按照家族传统,挑选一位门当户对姑娘订下婚约,挑中的未婚妻梅也有着他喜欢的“纯洁美丽善良。”在一切都将按部就班的继续时,未婚妻的表姐艾伦突然出现。从小过着漂泊生活的艾伦,与他身边的女性有着完全不同气质,纽兰·阿切尔被这种独特的气质吸引。巧的是,艾伦亦对他产生好感

  同样出身名门的伊迪丝·华顿将她所熟悉的纽约上流社会生活图景,都尽数展现在这部小说中。纽兰的爱情故事隐藏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圈中,观剧、舞会、度假、人群里的流言蜚语……纽兰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在一切精致描述中,爱情是渐渐浮现的。阿切尔对艾伦的爱在小说中被描述的篇幅并不长,反而是那种上流社会暗涌的风云占据着更大的空间。正是这种安排,使得纽兰对艾伦的爱被完全的排挤出他们的“上流生活”。从一开始的心动、犹豫,到爱之火被点燃,然后是试探又彷徨,到最后已是绝望。纽兰被艾伦特立独行性格所吸引,他渴望冲破束缚,最后却又还是困在梅所带来的安全感中。梅的漂亮,不会出格的举止是他所熟悉的环境

  因为纽兰对艾伦的爱,是在订婚后再渐渐苏醒,使得《纯真年代》被人称之为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似乎爱情只会发生在婚姻之外。或许说,婚外的爱情因为更具危险性而显得更加迷人,只是因为大家宁可相信,婚姻跟爱情是不一样的。只是好的爱情故事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绝不是仅仅将爱情或是婚姻描述得过于感人那么简单。《纯真年代》除了让人可以一睹老纽约时代上流社会各种真实风貌以外,我们可以从纽兰身上看出许多你我身上都可能存在影子

  纽兰被艾伦的独特气质吸引时,他也激动鼓励未婚妻梅“女人应当和我们一样自由”。而当艾伦为了自由想要离婚时,他却起着关键作用阻止这一“自由的行为”。他仅有的几次向艾伦表明心迹,也想过要私奔,在艾伦主动提出“同居”或是“到你身边来一次”,他却未敢做任何正面的回应。纽兰似乎有着许多可以选择机会,最后选择过的日子却是自己内心的渴望并不相符。这一切与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太过于相似了,面对生活中的太多欲望现实,最后只会惯性地用克制来寻找熟悉感或是安全感,早已忘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爱情也不过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罢了,可以弃之也可以奋勇去追,只是在最恰当时机,很少有人真正懂得他的意义

  当纽兰再回忆那段往事时, “他知道自己错失了什么:生命之花。”或许只是因为被错失了,才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纯真年代》读后感(二):纯真年华,无罪年代

  我相信任何人读伊迪丝的《纯真年代》,都会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仿佛早就遇见过它。我读时想到了《红楼梦》,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和文中的纽兰·阿切尔、梅·韦兰和艾伦·奥兰斯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不管究竟是谁爱恋着谁,纽兰和贾宝玉一样,都是这场恋爱苦结的中心三角恋的情节过了几百年,似乎从未远去。少男少女们,从东方到西方,隔着那么远的距离青春期也依然会躁动,生命里也必然都染过纯真的痕迹

  很多人读《纯真年代》是越读越恼的,我有不少女朋友为艾伦打抱不平,为纽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梅更多时候是被遗忘角落的,因为人们总是容易记住那些“带刺儿”的角色。可是三个人所形成悲剧,纽兰有错吗?艾伦有错吗?梅就有错吗?这样的问题,放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就是在问宝玉有错吗?黛玉有错吗?宝钗有错吗?纽兰和宝玉是如此相似,同是出生优越,同是对女孩子有着相应的敏感

  我想大家都会沉默,谁都不曾错,只是天意弄人。

  在纯真年华里,做过的蠢事,犯过的事儿,那都不是错,只是人性弱点。人性难有罪过之分。于是无端地,人读着读着就会生出无奈,生出痛苦,纯真岁月里的爱情,渐渐褪色,我们将之称为成熟,无罪被演化成了不懂事代名词

  但成熟就意味着懂事吗?这个问题,我觉得序中梁永安的话说得很好:

“生活优越的人最容易犯这样的大错,因为他们可走的路太多,处处都有两可,好像条条道路幸福……他们忘记的只有一条:人的内心是最大的世界,背离了真正的感情,所有的东西都不真实了。”

  懂事意味着正视,意味着承担,成熟却意味着背离,意味着隐藏。

  于是,纽兰在最关键的时刻踌躇不定,他无法在正视与背离中做出选择,而结果必然是将懂事导向成熟,在未来的多年里纽兰隐藏了自己对于表姐艾伦的爱意生命中只剩下那个拉住自己的梅。于是,艾伦在真正的转折点矜持等待被动的选择只能等来失恋的苦果。

  当无罪被纯真掩饰,那些原本的重物被看轻,被看得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当轻与重的量开始颠倒,人也就会分不清人生的真实性,只能演变成“一场空幻的游戏永远只能向前跑,不能向后看,因为看到的都是陌生废墟”。多年之后的纽兰只能在沉默中遥想这段往事,却无从追忆,更无从提起。纽兰的“空”与“幻”同宝玉不同,他是心就这样空了,而宝玉却是人间蒸发般的消失了,心空了,人也空了,丢到幻境外,才知晓是一场戏。

  但是纽兰不会“幻”,因为他本身就在这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环境里,这段纯真年华就像他生命之中的不可承受之轻,总有一天,无罪变成了有罪,纯真一去不返

  《纯真年代》读后感(三):重要的时刻总是那么软弱 ——重看《纯真年代》

  重要的时刻总是那么软弱 ——重看《纯真年代》

  梁永安

  “单身节”前夜,在首尔,把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又看了一遍。本来只打算重新看看其中几个片段,一开了头却停不下来,很凝重地看完了。这个电影是根据伊迪丝•华顿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很想再翻翻小说原著,但人在异国,中文版无处可寻,于是从亚马逊下载英文版,与电影的几个镜头段落对比着读。

  自己也有些不解,在一个生造出来的奇怪节日”前夕,怎么会蓦然想到这个电影?读到小说的结局,看到一段久别重逢文字,才恍然大悟:“沧海桑田由此可见。今天的人们太忙碌忙于各种改革和“运动”,忙于各种风潮、崇拜无聊活动再没有工夫理会邻居家的事情。万千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旋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万花筒中,某个人的过去又算得了什么?”

  伊迪丝•华顿是在1921年写下这段文字,那时一战结束消费主义的新浪潮腾腾升起,精雕细刻的“老日子”恍若隔世,人们都席卷在万商更新、人人购买的欣悦中。在一个天天被陌生的年代里,“过去”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无暇回望,也不值得判断作为在上流社会的生活中历经沧桑贵族遗绪,华顿显然对社会大众这种一往无前文化决绝怊怅若失,她要溯流而上,把发黄的历史重新拉到公众眼前,于是她写了《纯真年代》。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主要人物只有三个,都是贵族圈里的年轻人律师纽兰•阿切尔、女孩梅•韦兰和她的表姐艾伦•奥兰斯卡。纽兰曾经暗恋艾伦,但艾伦嫁给了一个很有“艺术气质”的波兰贵族。暗恋的那个人轻轻地走了,这种事在男孩成长中很多很多,谁见过男人娶了自己的暗恋呢?正常的成长总是又遇上一个女孩,一下子打开人生叙事的正篇。纽兰也是这样,他相遇了梅,很自然喜欢她的美丽和青春活力,进入到相恋、订婚的轨道。偏偏这时候艾伦从欧洲返回纽约,并且要跟风流丈夫离婚。这个举动十分不寻常,它打破了纽约上流社会的规矩。贵族阶层永远是道德的集中代表(尽管败絮其中),他们体现的是婚姻的本质: 社会需要婚姻稳定远大于个人的情感追求没有爱情地球照转不误,但没有婚姻人类就无法存在,所有的财产失去了意义。艾伦的返回,引来昔日亲友无数的白眼,甚至集体拒绝参加欢迎她的盛宴

  在一片冰凉中,重逢艾伦的纽兰心火却越来越旺,他在贵族生活的千篇一律中看到了一个异数,这个异数冲破了富贵价值指向,追求的完全是另外一种东西: “我要自己安排生活,这让她们都有点恼火,尤其是可怜奶奶。她要我留在她身边;但我必须要自由”艾伦的生命指向,在梅的精神地图里是完全看不到的。在与艾伦的对比中,梅显得那么规范优雅,但这正是让纽兰畏惧的地方:“如果“‘美好’到极致而仅仅成为其反面,如果帷幕落下,后面仅仅是虚空呢?”

  小说写到这里,基本上还是十九世纪格局: 快要结婚的男人或女人,突然重逢了另一个吹动心扉异性,然后一番暴风骤雨,划清爱与不爱,该散的散,该合的合,风雨后的阳光有情人幸福相拥。然而华顿毕竟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上流阶层长大的女人,她洞悉那是中下层出身的作家不知深浅,以为爱情就是一跺脚,社会就让出一道裂缝真爱致敬哪有这么简单,赤脚的岂知穿鞋的辛苦,贵族阶层的压力大如山啊!纽兰很清醒地看到,上流社会总是会用冠冕堂皇理由封闭一切扰乱秩序通道,“在此类情况下,个人几乎都要为所谓的团体利益牺牲: 人人都要恪守维系家族的规则。”他知道,对于艾伦来说,“单纯亲切”的纽约上流社会“才是她最不能指望获得宽容的地方”。眼看众人对艾伦冰山一样的阻击,纽兰本能地一边接近艾伦,一边却又向梅要求提前一年举行婚礼

  这种情节看上去有些荒诞,而且后患无穷。但略一体会,就能看到华顿这一笔写得颇不简单。人常有这样的机会主义本能: 为了回避一种两难困境,貌似聪明地躲到另外一种选择中,以为如此避难就易,生存就能驶入不是最好却也不差的道路上。生活优越的人最容易犯这样的大错,因为他们可走的路太多,处处都有两可,好像条条道路通幸福,只不过味道稍有不同。他们忘记的只有一条: 人的内心是最大的世界,背离了真正的感情,所有的东西都不真实了。在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上,人生必然是一场空幻的游戏,永远只能向前跑,不能向后看,因为看到的都是陌生和废墟。

  后面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纽兰一次次凝望艾伦,两个人心知肚明,但都失之毫厘。特别是海边那一幕: 纽兰在山坡上看着艾伦,“要是那帆船驶到石灰山崖的灯塔了她还不转过来,我就回去”。

  “那船随着退去的潮水漂远,来到石灰山崖前,遮住了伊达•刘易斯的小屋,驶过了悬挂灯盏的塔楼。阿切尔等待着,直到船尾和小岛最远处那块礁石之间的宽阔水面闪动起来,那凉亭里的人影依然一动不动。”就这样,在貌似深情期待中,什么也没有发生。倘若艾伦回头望一眼,他很可能会奋不顾身冲过去,和她生死相依远行天涯。就在这一动不动的假设中,游丝般的可能远去了。悲剧在于纽兰并不知道艾伦也在期待,她知道纽兰在眺望,也知道自己一回首,什么都会改变。她多么盼望这个男人不管不顾地奔过来,大声喊出自己的爱,这样的回头才是女人的幸福,然而,他只是站着,如一朵水中花,没有一大步,也没有一小步!心事就这样空寂地摇荡,春天悄悄地过去了。

  小说将近终局出现了意想不到疯狂一笔: 艾伦与纽兰在纽约相会,她忽然提出和纽兰“来一次”,然后各归其位,不再相互牵挂。这是一个让读者顿时凝神屏息的突转,因为再傻的人也知道,这“来一次”之后,绝不会是一刀两断,而是满山野火。小说在这里用了高强度描写,把事态推向极致:“她将手腕挣脱出来,但两人依然对视着,他瞧见她苍白脸庞心底里焕发出光彩。他狂跳的心充满敬畏: 他从未见过如此明白的爱情。”这样的叙事几乎就是古希腊戏剧发现突转”模式的倒叙,仿佛要导向浪漫化的现代喜剧。但彷徨的男人总是会播下悲剧的种子,在这千钧一发的人生关头,梅告论艾伦和纽兰,她怀孕了。一切都烟消云散,因为“纽兰•阿切尔向来是个沉静克制的年轻人,恪守小圈子里的准则几乎已成为他的第二天性”。临近小说结尾的这一连串情节意蕴很深,但构思得其实并不好,不但让人感觉是情节剧的老套路,而且超出了原本的逻辑,使三个人物都变得怪异起来。特别是梅,她对丈夫和艾伦的暗恋心知肚明,故意把尚不确定的怀孕说得板上钉钉,一举粉碎了他们的可能。这样的心机,简直就是个手腕老到可怕女人了。实际上梅这类头脑简单的女子往往心肠很好,遇到事情不知所措,经常因为害怕别人痛苦而把自己逼上了死角。幸好华顿一笔扫过二十六年,在结尾把梅的形象又挽救回来: 梅生了三个孩子,后来染病去世,死前把纽兰的秘密告诉了大儿子,让他带着爸爸去巴黎看艾伦。这一节把梅的善良写得淋漓尽致,而且还有力地反衬出纽兰的本性: 他和儿子到了巴黎,来到艾伦家的楼下,他让儿子上去,自己动情地望着那扇窗,喃喃地想:“对我来说,留在这里比上楼去更真实。”他在长椅上坐了很久,暮色越来越浓,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那阳台。最后,“慢慢站起身,独自朝旅馆走去”。

  这就是一个男人的一生啊!他在每一个最重要的时刻总是那么软弱,空有满腹的脉脉深情。在这苍茫的世界上,这样的男性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看上去拥有很多,实际上连自己也不拥有,浑身挂满了种种未实现。从精神层面上说,这样的男人永远是单身的,他们没有磅礴的力量去融化里里外外的枷锁,只能在无限的憧憬中接受现实。身为女性的华顿,很明白男性人生的南辕北辙,她把纽兰风雨飘摇的心路故事反讽地取名为《纯真年代》,其中有多少感叹,多少期望!写到这里,华顿的苦心一览无余,她想大声告诉人们,“老日子”并不老,它是一代代重复的故事。在人类社会中活着,不但需要自由的渴望,更需要百倍的勇气。不然,生存就如夹在众人之书中的一片枯叶,标本一样存在,如同纽兰最后的伤感:“他知道自己错失了什么!生命之花。”

  《纯真年代》读后感(四):灵与欲的奏鸣曲

  多年前看过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电影《纯真年代》,时间久远故事情节几乎都要淡忘,但华丽的场景、精美的服饰,还有纽约萧瑟冬季寒雪覆盖空旷之地中矗立的那栋灰色房子,薇诺娜•瑞德的美貌,她那眸若星辰、清丽似山谷百合的容颜,却一直让人难以忘怀。一直以为《纯真年代》跟《一位淑女的画像》一样是亨利•詹姆斯的作品,直到打开这本纯白底色《纯真年代》的书页,才发现自己错了,但至少错得不算太离谱,毕竟作者伊迪丝•华顿跟亨利•詹姆斯是很要好的朋友。

  故事发生在1870年代的纽约,彼时印象派在巴黎正风生水起,伦敦正处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辉煌岁月,美国刚结束了南北内战不久,纽约还不是此时四海皆知的纽约,它的荣光时刻尚未到来,彼时的纽约还是偏安一隅、保守势利的纽约。伊迪丝•华顿出身纽约上流社会,深谙上流社会的各种明规则、潜规则。她的小说善于细节描绘,通过丰富细节展示人物的心理,推动故事的走向,一页页读下去,眼前仿若闪过美国著名肖像画家萨金特所绘的一幅幅肖像画,华丽精致又含义丰富,让人不忍释卷。电影《纯真年代》是严格按照书本的故事走向来演绎的,虽有旁白解释,让很多细节一闪而过让人不明所以,书本的细节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则更为丰富,阅读书本与看电影相结合,对理解此故事是相得益彰。

  表面看来是个讲述婚外情未遂的俗套故事,细读深究起来,却让人寒心彻骨,繁华落幕,奢华与唯美终究要归于平凡与苍白。年轻律师阿切尔即将与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梅订婚,订婚前夕,梅的表姐艾伦离开丈夫从欧洲匆匆回到纽约,彼时她与丈夫的离婚不被纽约上流社会允许,艾伦的大胆行为和追求自我的作风在世人眼中,即是异数。阿切尔与艾伦一见如故,情愫顿生。两人喜欢文艺,有着相同的精神世界,阿切尔意识到艾伦追求自由的勇气可贵,并被其个性折服,深深爱上了艾伦。一向遵守社会伦理和世俗习惯的阿切尔明白,如果不能和所爱的人一起,如果一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礼教为体面而活,人生将是多么空虚和苍白。阿切尔想与艾伦私奔,然而她不愿伤害梅,拒绝了。虽然想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为了维持家族的脸面,阿切尔最终选择了放手。婚后几十年,如世人所愿生活平淡温馨,直到梅去世后,经儿子之口,阿切尔才发现了人生的另一面。

  阿切尔为什么爱上艾伦而不爱纯真完美的梅,看电影或许难以理解,但如果看书,很多丰富的细节会揭示其真相。开始阿切尔对梅怀着真摰的感情,如果艾伦不出现,或许可以称之为理想的一对。但阿切尔和梅在兴趣爱好上南辕北辙,小说开始在歌剧院欣赏歌剧《浮士德》,阿切尔看着梅心想:“她连一点儿也看不懂啊。”那时还希望通过努力提升梅在文艺上的修养,畅想婚后蜜月他们可以在意大利的湖畔一起读《浮士德》。书里说,“在他的指导下刚刚萌发的对书籍与思想的兴趣。她已经进步到能与他一起嘲笑《国王牧歌》,但尚不能感受《尤利西斯》与《食忘忧果者》的美妙。”蜜月旅行时,阿切尔就发现梅的容貌令人爱慕,她的谈吐却令对方扫兴。到了书后半部分,“阿切尔……取下一本米什莱的著作。过去,梅若见他拿的是诗集,就会要他朗读,于是他晚上开始读史。并不是他不喜欢自己的噪音,而是因为他总能预准她会说什么。他们订婚时,她就只会重复他告诉她的那些话;而现在他不再对她发表见解,她就开始大胆评论,导致那些作品的趣味立刻荡然无存。”

  至于为什么阿切尔爱艾伦,细节也一样丰富动人。“她的客厅里(通常被认为是“不宜”有书的地方)就随处放了不少书,尽管主要是小说作品,但一些陌生的名字---保罗•布尔热、于斯曼和龚古尔兄弟----却引起了阿切尔的兴趣。”聊聊数语便写出阿切尔与艾伦在阅读上志趣相投,或许思想上艾伦还能影响阿切尔。书中一直用清丽纯白的铃兰来比拟梅,而热烈艳丽的黄玫瑰则是艾伦。艾伦与阿切尔初见面在歌剧院,心灵相通也在歌剧院,阿切尔最喜欢戏剧《流浪汉》中的一幕凄美告别场景,并把之幻想为他与埃伦的告别。“‘你看,’她瞥了一眼舞台,说,‘他第二天早上会给她送一束黄玫瑰去吗?’阿切尔脸一红,心里一惊。他只拜访过奥兰斯卡夫人两次,两次都送了她一盒黄玫瑰,两次都没有留名片。她之前从未提及过那些花,他以为她绝不会想到是他送的。现在她突然提到那礼物,并将它与舞台上温柔话别联系在一起,他心中不由一阵悸动却又喜不自禁。”这大概是那个时代所能拥有的最美丽、最含蓄的表白了,情意相投的两个人多么心有灵犀啊!不爱一个人总能找到千百种理由,而爱一个人仅仅需要一个理由就够了。

  十九世纪后期的纽约上流社会沉溺于表面浮华之中,华丽晚宴、舞会上人们谈吐何其优雅,却又何等乏味,掩盖不了其道貌岸然、势利冷漠的本质。它用流言蜚语排斥艾伦,折磨这个想要追求自由的女人。婚外情的“爱情至上”需要仰仗天时地利方能结合,偏偏他们不肯再自私任性一点,离开令人窒息的纽约,最后只能徒留遗憾。《纯真年代》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华顿对上流社会深刻的洞察力,用自身聪颖幽默的文学天赋揭示了丰富的人性,很多读者在书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推人及己,继而感同身受,这大概就是名著的魅力。

  《纯真年代》读后感(五):人生若只如初见——读《纯真年代》

  究竟是那部由好莱坞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和米歇尔·菲佛主演的电影《纯真年代》让原著小说走进了中国读者的视野,还是小说《纯真年代》为电影的成功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这也许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之类的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凭借192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纯真年代》,获得了普利策奖。而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为了将其改编为电影,足足花了七年时间来研读原著小说;用两年时间做导演前的准备工作。可见《纯真年代.》在这位好莱坞大导演心目中具有何等的地位与魅力。

  《纯真年代》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法国生活的艾伦·奥兰斯卡伯爵夫人由于丈夫在外寻花问柳,导致感情破裂,回到故乡纽约,希望疗治心灵的创伤。在艾伦回来后的舞会上,表妹梅的未婚夫、律师纽兰·阿切尔看见自己青葱岁月的梦中情人,不禁心生波澜。为了抑制自己的情感,他当众宣布了自己与梅订婚的消息。然而,在帮助艾伦办理离婚手续的过程中,阿切尔发现,艾伦丈夫指责“秘书”帮助妻子逃离家庭,对艾伦十分不利,因为“在法律和世俗的眼中,感激将她置于与她那个恶劣丈夫同等的地位”。在阿切尔的劝说下,艾伦答应放弃毫无意义的离婚诉讼。随着两人接触的增多,阿切尔对艾伦的感情不断升温,终于向她大胆表白。艾伦也喜欢阿切尔,但为了不伤害善良纯洁的表妹梅,还是理智地拒绝了阿切尔的求爱。她准备重回巴黎,以不辜负“善待我的人”。这时,艾伦的祖母曼森·明戈特夫人突然病倒了,阿切尔得知艾伦同意留下来照顾老祖母,心中又燃起了爱的火焰。但是,艾伦还是离开了纽约。26年后,阿切尔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梅在照料小儿子时罹患传染性肺炎猝然离世。大儿子达拉斯陪着阿切尔来到巴黎旅行,并告诉父亲,要陪伴他去看望奥兰斯卡伯爵夫人。阿切尔愣住了,达拉斯说这是母亲临终前的遗愿。于是,达拉斯带着父亲来到荣军院附近那个幽静的街区,向艾伦居住的那幢楼走去……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描述19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上流社会一段三角恋情的小说,有些老套。然而,小说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却是电影难以呈现的,因而传达出的内涵要丰富得多。阿切尔之所以爱上艾伦,源于两人的情趣相投,灵犀相通。阿切尔“在智识与艺术方面明显超过纽约的贵胄精英,他恐怕比他们中任何人都更为博览而勤思”。艾伦同样倾心于艺术和文学,她喜欢听歌剧、看画展,会去欣赏小提琴大师萨拉沙蒂的演奏;“她的客厅里(通常被认为是‘不宜’有书的地方)就随处放了不少书,尽管主要是小说作品,但一些陌生的名字——保罗•布尔热、于斯曼和龚古尔兄弟——却引起了阿切尔的兴趣”。高雅的趣味,加之人生沧桑的磨练使她“身上散发的神秘而威严的美,顾盼间流露的毫不做作的沉着”所体现出的高度的教养和自觉的力量,以及区别于浮华而浅薄的上流社会的高贵特质,却是阿切尔的未婚妻梅所缺乏的。梅虽然美丽善良,但她“眼睛如此清澈使她的表情与其说是属于她个人,不如说属于一类人,仿佛她会被选去扮演美德女神或希腊女神”。阿切尔发现,梅原有的诗意和浪漫已在他们短暂的恋爱中用尽。她的天真,或者说单调的个性、贫乏的趣味,无法给他的生活带来激情和心灵的满足。她正慢慢地变成她母亲那样的贤妻良母,言行举止符合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阿切尔非常明白,一旦结婚,他就陷入了上流社会那个狭窄的小圈子,像长辈那样沉入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的浮华生活。这正是他心犹不敢之处,也是艾伦吸引他的思想基础。

  然而,艾伦独立的个性、高雅的趣味,对于势利虚伪的纽约上流社会来说,注定是个异数。她对纽约人的时髦观不以为然,“时髦!你们很在意这个吗?为什么不创造自己的时尚?”她虽然生活在贵族圈,但回到纽约,却不介意住到平民区,会主动为邻居家受伤的孩子包扎伤口,去被上流社会人士所不屑的平民家欣赏家庭音乐会,去看望破产的、声誉欠佳的银行家的妻子。这些,显然跟以金钱、门第为标准的上流社会格格不入。而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旦想结束自己失败的婚姻,发出 “我要自由,我要彻底抹掉过去”的心声时,更是被上流社会视为离经叛道。阿切尔母亲的一番话——“像奥兰斯卡伯爵夫人这样生活在贵族圈的人,应该帮助我们维持阶层差异,而不是无视它”,说得非常露骨。注重门第、保守虚伪的上流社会的家庭观念,是横亘在阿切尔与艾伦之间难以跨越的障碍。就像艾伦对他的伤心之语:“我们只有远隔天涯才能近在咫尺,才能是我们自己。”

  《纯真年代》中有几处场景描写,极具画面感和镜头感,让人回味,也让人情不自禁地为阿切尔与艾伦凄美而无望的爱情所打动,也为电影的改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阿切尔来到海边,在山坡上望着凉亭,他看见艾伦就站在那里,便暗中许愿,如果艾伦能够在帆船绕过灯塔前回头,就奔过去永远和她在一起。但是“直到船尾和小岛最远处那块礁石之间的宽阔水面闪动起来,那凉亭里的人影依然一动不动”,阿切尔希望中的奇迹并没有发生。出乎阿切尔意料的是,艾伦其实知道他在眺望,在等待。但为了不破坏阿切尔的生活,不伤害善良的表妹梅,她只能忍痛不回头。小说的结尾,大儿子达拉斯陪着阿切尔来到巴黎艾伦居住的那幢楼前,但他只是让达拉斯上去,自己则坐到了楼前的长椅上,陷入了沉思。他想象着她也许靠着火炉坐在沙发一角,身后的桌上杜鹃花正在怒放。他忽然感到自己坐在这里比上楼去更真实,因为他害怕失去最后一丝力量。过了好久,一道灯光从窗子透出,一名男仆走上阳台,拉起遮篷,关好百叶窗。于是,“纽兰·阿切尔仿佛看到了久等的信号,慢慢站起身,独自朝旅馆走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阿切尔与艾伦刻骨铭心的爱情,也许只存在于相见不如怀念的美好中。但婚姻的本质、社会的严酷往往成为爱情的终结者,却是生活的真实。

  (此系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或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纯真年代》读后感(六):《纯真年代》:所谓纯真,亦是无罪

  如果只看梗概的话,伊迪丝·华顿的这部经典作品《纯真年代》,其实不过是一个再俗套不过的三角恋故事——里面有一个单纯的小姑娘,一个优雅的贵妇人,再加上摇摆不定的、善良但执意的男青年。故事里的人们就像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似的,整日只知道谈恋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个故事终究是很沉闷的,毕竟爱情,不像风起云涌的时代纷争,也不像恩怨情仇充斥的家族游戏。有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只有在不经意间表露,回过神来却木已成舟,一切都来不及挽回。

  把这样的微妙容纳进字里行间,让足够耐心的读者欣赏到这样一个“典型故事”的百转千回,单凭这一点,伊迪丝·华顿便足以称得上是完成了一项卓越的工作。但另一方面,《纯真年代》其实还有更多层次的表达,比如从根本上看,这其实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20世纪初的美国上流社会,人们努力沿袭着旧大陆的礼俗,但年轻人却已经有了额外的选择。从这一点上讲,男青年阿切尔所面对的两个女孩,一个是心思缜密、依赖传统的“乖乖女”,另一个其实是追求自由、有勇气打破枷锁的“新女性”——两个女孩自己,其实已经选好了自己的生存模式。她们其实都很坚定,因而摇摆不定的,其实只有阿切尔。不过既然如此,结局其实已经昭然若揭——爱情里其实并不存在选择,要选的只是“和谁结婚”,而婚姻既然只是一层关系,一种传统,那么它必然,也理应属于更看重它的人。这里面依旧不存在对与错——人人为之付出的,也正是他们一开始就想要的。

  所以根本上,《纯真年代》其实是一个无比真实的“皆大欢喜”故事——现实圆满,可幻想中仍是留有遗憾的。阿切尔有多少时间来哀叹缅怀呢?时间其实并不多。小说的结尾,他的儿子已然登场,而他对于“父母爱情”必然是困惑不解的。“你们也从来不告诉对方任何事。你们只是作者观察对方,猜测对方的心思。简直就像聋哑人福利院!我敢打赌,你们这代人都知道彼此心里的秘密,而我们却连了解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当年可以抛弃一切追逐爱情的青年人,面对时间的无情,大概也只能经受如此的尴尬了。

  至于“纯真年代”的达成,其实也不过是人人都把秘密藏进心里,彼此默契罢了。可它终究因为一切都未被戳破,而显得分外朦胧美好。不知是谁最开始将英文原名“The Age of Innocence”中的“Innocence”译作了“纯真”,从词语本身,它还有“清白”、“无罪”之意。译作“纯真”当然十分贴近原著的气质,不过在这个故事里,“纯真”与“无罪”其实都是一回事。倘若疯狂与背弃都沉默不语,华彩之下,一切都自然始终纯净、美好、无懈可击。

  《纯真年代》读后感(七):《纯真年代》:有一种爱,叫做望而却步

  文/吴情

  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并不少见。德国文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书写了不伦之爱的致命诱惑,英国小说家萨缪尔·理查德森的《帕美拉,或贞洁得报》,则讴歌了守贞的底层女性,具有浓厚的道德感化色彩,而法国小说家古斯塔夫·福楼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则触及爱情小说对少女命运的深刻影响。爱情,恐怕是世间最美丽、也最让人软弱的力量。谈及爱情,铁石心肠的人,或许都会动容。不过,有时候,爱情布满疑惑,让人止不住发问: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美国小说家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的小说《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1921),一般也被归为爱情小说。不过,与市场流行的爱情小说不同,它并不号召男女为爱情疯狂,大胆地同敌对势力作斗争,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相反,它书写了一桩美丽的爱情悲剧,却又并非惊天动地:两个相爱的人,被外界紧紧束缚,最终错过了彼此。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伊迪丝·沃顿的价值观颇有些落后,但其实,并非所有的爱情,都能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告终。

  《纯真年代》的故事结构比较简单,核心是纽兰、艾伦和梅·韦兰之间的三角恋情,其间,还穿插着里维埃先生与艾伦、奥兰斯卡伯爵之间的三角恋情,以及纽兰、艾伦和银行家裘力斯·波福特之间的三角恋情。除第二组三角恋外,故事的主角几乎都是上流社会中的名人。如果说简·奥斯丁是描绘英国乡绅阶层的家庭生活的高手,那么,伊迪丝·沃顿,便是书写上流社会——在体面与荣光背后,更多的优越感、骄矜和空虚乏味——的能人。

  纽兰·阿切尔是纽约贵族阶层中的一个律师,即将与另一贵族家的千金梅·韦兰结婚。这时,梅·韦兰的表姐,艾伦·奥兰斯卡伯爵夫人从国外归来,旨在远离放荡不羁的丈夫。不过,纽约社交界对她并不怎么欢迎,在表面的客套之下,潜藏着种种非议。纽兰最初劝说艾伦与在国外的丈夫离婚,之后受到纽约社交界的压力和亲家之托,最终还是劝说艾伦不要离婚,维持这桩没有爱情的婚姻,保全她自己的贵妇之名。在劝说艾伦的过程中,纽兰发现自己竟喜欢上了艾伦,希望与之继续这段恋情。然而,纽兰并无抛弃一切的勇气,艾伦也无意强势从表妹那儿抢走其夫婿,这桩爱情,还是不了了之。

  演出、聚会、出游,闲谈、笑语、品评,纽约希冀区别于巴黎、伦敦等都市,却还是发现,自己的上流社会,其实也免不了虚荣、浮夸与保守。在豪门宴饮之余,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其实暗自生长着不合时宜的植株。横亘在纽兰和艾伦之间的,并非她糟糕的现任丈夫,也非曾协助艾伦逃离丈夫魔掌的男士里维埃先生,而是纽约这个大都市,是其上流社会的种种,也包括他们自己,尤其是他们的软弱无能,他们的畏首畏尾。即便逃离了纽约,去往巴黎、伦敦,或者是不知名的小岛,又能如何?他们根本不能保证私奔不会伤害到他们深爱的人。这种爱情里的理性色彩和利他主义,是他们(特别是艾伦)的崇高之处,也是其悲剧的成因。

  小说《纯真年代》共有两卷。在第一卷结尾,纽兰和艾伦互诉衷肠,然而,纽兰的未婚妻,梅·韦兰却答应了纽兰之前提出的早点结婚的请求。面对这一两难境地,纽兰的选择如何?纽兰没有选择,在第二卷中,他与梅·韦兰如期举办了婚礼、度蜜月,演绎上流社会期待中的幸福夫妻的模样。而他,几乎再没有同艾伦见面。沃顿不直面(省略)纽兰选择时的困境,反倒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在结婚之前,纽兰的脑海里是否产生过和艾伦私奔的冲动呢?在小说结尾,数十年后,被视为幸福丈夫的纽兰在妻子死后与儿子一同来到了巴黎,儿子颇有些好事之嫌,让其去见艾伦,惊喜之余,纽兰选择了退却,坐在长椅上,口中喃喃有词:“对我来说,留在这里比上楼去更真实。”

  现代社会的主流观点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有些人的婚姻,真能自己做主吗?这无关时代与道德,而在于不可抗拒的宿命——特定阶层、性格、社会舆论、风俗文化等。小说的结尾颇让人深思,纽兰的子女对纽兰和艾伦之间的恋情及其结局,表示了深切同情。不同于父亲那代人的敏感深思,纽兰的儿子坦诚,他们这代人,“却连了解我们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不过,他们也有些可贵的品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谨言慎行不再被视为美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遗憾与落寞,时间如果充足的话,或许还有后悔嗟叹、重新来过的机会。但对纽兰而言,曾经的过往,那份宝贵的天真与爱情,再也找不回来了,哪怕他坐在长椅上,从清晨到天黑。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